【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

上传人:eastlab115 文档编号:1438408 上传时间:2020-01-1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学类职业资格】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1及答案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 1及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体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是( )。(分数:2.00)A.六腑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C.物质和精神一体观D.物质与功能一体观E.形神一体观2.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 )。(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制约C.阴阳的互根D.阴阳的互用E.阴阳的消长平衡3.阴阳互根的内容包括( )。(分数:2.00)A.阴阳的依存关系B.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C.阴阳的相对属性D.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E.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4.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包括( )。(分数

2、:2.00)A.阴消阳长B.阴长阳消C.阳消阴长D.阳消阴消E.阴长阳长5.性质升浮属阳的药具有的功效( )。(分数:2.00)A.祛风散寒B.涌吐、开窍C.清热、利尿、泻下D.重镇安神、潜阳息风E.升阳发表二、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2.00)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B.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整体观念D.异病同治和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7.中医学认为,是以下哪项构成人体的中心( )。(分数:2.00)A.五体B.形体官窍C.九窍D.五脏E.六腑8.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 )。(分数:2.00)A.辨证论治B

3、.整体观念C.恒动观念D.阴阳互化E.中和思想9.属于症的是( )。(分数:2.00)A.咽喉肿痛B.肺胃实热C.肝阳上亢D.风热感冒E.痰热阻肺10.属于证的是( )。(分数:2.00)A.咳嗽B.感冒C.发烧D.头痛E.肝郁11.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分数:2.00)A.感冒B.咳嗽C.风寒犯肺D.鼻痒喷嚏E.恶寒发热12.同病异治的依据是( )。(分数:2.00)A.病证不同B.病种不同C.病因不同D.体质不同E.环境不同13.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 )。(分数:2.00)A.辨病论治B.辨果论治C.辨因论治D.辨症论治

4、E.辨证论治14.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 )。(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动态平衡15.阴阳的对立制约主要体现于何种过程中( )。(分数:2.00)A.阴阳的互用B.阴阳的互根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相对平衡16.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是( )。(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制约C.阴阳的互根D.阴阳的互用E.阴阳的消长平衡17.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 )。(分数:2.00)A.对立制约性B.相互消长性C.有限可分性D.无限可分性E.互根互用性18.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极

5、生寒属于阴阳的( )。(分数:2.00)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互相转化19.以下脉象属于阳的是( )。(分数:2.00)A.沉B.小C.洪D.细E.涩20.以下属于阴的是( )。(分数:2.00)A.苍白B.红肿C.热痛D.高亢E.鲜明2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分数:2.00)A.补其不足B.损其有余C.益火之源D.壮水之主E.泻南补北22.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分数:2.00)A.阴阳双补B.阴中求阳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阴病治阳23.其性属阳的是( )。(分数:2.00)A.利尿B.重镇安神C.潜阳息风D.涌吐E.消导积滞24.其性属阴的是

6、( )。(分数:2.00)A.祛风B.收敛C.散寒D.涌吐E.开窍25.阴阳的动态平衡称为( )。(分数:2.00)A.阴消阳长B.阴平阳秘C.阳消阴长D.阴阳相成E.阴阳互根26.在阴阳学说中,“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什么治疗原则( )。(分数:2.00)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阴阳双补27.在阴阳学说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什么治疗原则( )。(分数:2.00)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双补28.下列药物的性味属阳的是( )。(分数:2.00)A.祛风散寒B.清热导滞C.降气收敛D.消积导滞E.降逆收敛29.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7、( )。(分数:2.00)A.曲直B.炎上C.稼穑D.从革E.润下30.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分数:2.00)A.肝B.肾C.心D.脾E.胃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医理论基础)-试卷 1答案解析(总分:60.00,做题时间:90 分钟)一、X 型题(总题数:5,分数:10.00)1.体现人是一个有机整体的是( )。(分数:2.00)A.六腑一体观B.五脏一体观 C.物质和精神一体观D.物质与功能一体观 E.形神一体观 解析:2.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 )。(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制约C.阴阳的互根 D.阴阳的互用 E.阴阳的消长平衡解析:3.阴阳互根

8、的内容包括( )。(分数:2.00)A.阴阳的依存关系 B.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C.阴阳的相对属性D.阴阳转化的内在依据 E.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 解析:4.阴阳消长的基本形式包括( )。(分数:2.00)A.阴消阳长 B.阴长阳消 C.阳消阴长 D.阳消阴消 E.阴长阳长 解析:5.性质升浮属阳的药具有的功效( )。(分数:2.00)A.祛风散寒 B.涌吐、开窍 C.清热、利尿、泻下D.重镇安神、潜阳息风E.升阳发表 解析:二、A1 型题(总题数:25,分数:50.00)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 )。(分数:2.00)A.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 B.恒动观念和辨证论治C.同病异治和整体观念D.异病同

9、治和整体观念E.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解析:7.中医学认为,是以下哪项构成人体的中心( )。(分数:2.00)A.五体B.形体官窍C.九窍D.五脏 E.六腑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为整体观念。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包括整体观念,整体观念包括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中又包含五脏一体观、形神一体观、物质与功能一体观。五脏一体观指人体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通过经络系统的联系以及精、气、血、津液的作用,构成了心、肝、脾、肺、肾五个生理系统。8.人体内外环境的统一性,中医学称为( )。(分数:2.00)A.辨证论治B.整体观念 C.恒动观念D.阴阳互化E.中和思想解析:

10、9.属于症的是( )。(分数:2.00)A.咽喉肿痛 B.肺胃实热C.肝阳上亢D.风热感冒E.痰热阻肺解析:解析:此题考查的重点内容为病、症、证的区别。病是疾病的简称,指有特定的致病因素、发病规律和病理演变的异常病变过程,具有特定的症状和体征,如感冒、咳嗽、胸痹、消渴等。症即疾病的外在表现,也就是症状。如发热、咳嗽、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泄泻等。证即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原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能够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如外感风寒、肝胃不和、心脾两虚、肝气郁结等。故属于症的为咽喉肿痛。风热感冒为病,肺胃实热、肝阳上亢、痰热阻肺为证。1

11、0.属于证的是( )。(分数:2.00)A.咳嗽B.感冒C.发烧D.头痛E.肝郁 解析:11.中医理论认为。“症”“证”“病”含义不同,下列表述中,属于“证”的是( )。(分数:2.00)A.感冒B.咳嗽C.风寒犯肺 D.鼻痒喷嚏E.恶寒发热解析:12.同病异治的依据是( )。(分数:2.00)A.病证不同 B.病种不同C.病因不同D.体质不同E.环境不同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同病异治。“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所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如风寒感冒和风热感冒,二者虽然都为感冒,但风寒感冒是因外感风寒所致,故治疗时应采取的治疗原则为发散风寒,选用可辛温解表之麻黄、桂枝、荆芥等药;风热

12、感冒则是因为外感风热所致,治疗时当采取的治疗原则为疏散风热,选用可辛凉解表之薄荷、菊花、桑叶等药。13.中医学认识疾病和治疗疾病的过程是( )。(分数:2.00)A.辨病论治B.辨果论治C.辨因论治D.辨症论治E.辨证论治 解析:14.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 )。(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制约B.阴阳的互根互用 C.阴阳的消长平衡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动态平衡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的相互关系。阴阳互根互用,是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具有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又称“阴阳相成”。阴阳的互根互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15.阴阳的对立制约主要体现于何种过程中( )

13、。(分数:2.00)A.阴阳的互用B.阴阳的互根C.阴阳相互消长 D.阴阳的相互转化E.阴阳的相对平衡解析:16.事物运动变化的形式是( )。(分数:2.00)A.阴阳的对立B.阴阳的制约C.阴阳的互根D.阴阳的互用E.阴阳的消长平衡 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的消长平衡。阴阳的消长平衡,是事物运动变化的量变形式。其基本形式为:此消彼长,包括阴消阳长和阳消阴长;此长彼消,包括阳长阴消和阴长阳消;此消彼消和此长彼长。17.阴和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因而存在着( )。(分数:2.00)A.对立制约性B.相互消长性C.有限可分性D.无限可分性 E.互根互用性解析:18.根据阴阳相互关系,寒极生热,热

14、极生寒属于阴阳的( )。(分数:2.00)A.相互交感B.对立制约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互相转化 解析:19.以下脉象属于阳的是( )。(分数:2.00)A.沉B.小C.洪 D.细E.涩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学说在 I临床中的应用。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的结果。以脉象部位分阴阳,则寸为阳,尺为阴;以至数分,则数者为阳,迟者为阴;以形态分,则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为阴。故属阳的脉象为洪脉。20.以下属于阴的是( )。(分数:2.00)A.苍白 B.红肿C.热痛D.高亢E.鲜明解析:21.阴阳偏盛的治疗原则是( )。(分数:2.00)A.补

15、其不足B.损其有余 C.益火之源D.壮水之主E.泻南补北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调整阴阳,即补其不足,泻其有余,恢复阴阳的相对平衡。对于阳盛,即为实热证,宜用寒凉药以制其阳,治热以寒,即“热者寒之”。阴盛则寒属实寒证,宜用温热药以制其阴,治寒以热,即“寒者热之”。22.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分数:2.00)A.阴阳双补B.阴中求阳C.阳病治阴D.阳中求阴E.阴病治阳 解析:23.其性属阳的是( )。(分数:2.00)A.利尿B.重镇安神C.潜阳息风D.涌吐 E.消导积滞解析:24.其性属阴的是( )。(分数:2.00)A.祛风B.收敛 C.散寒D.涌

16、吐E.开窍解析:25.阴阳的动态平衡称为( )。(分数:2.00)A.阴消阳长B.阴平阳秘 C.阳消阴长D.阴阳相成E.阴阳互根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学说。阴阳的对立制约阴阳对立,即阴阳相反。阴阳的相互对立,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阴与阳相互制约和相互消长的结果,取得了统一,即取得了动态平衡,称之为“阴平阳秘”。阴阳制约,主要体现在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之中。人体之所以能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就是阴与阳相互制约、相互消长取得统一的结果。只有阴与阳之间相互制约、相互消长,事物才能发展变化,自然界才能生生不息。26.在阴阳学说中,“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什么治疗原则( )。(分数:

17、2.00)A.阴病治阳 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阳D.阳中求阴E.阴阳双补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学说的临床应用。阴阳偏衰,即阴或阳的虚损不足,或为阴虚或为阳虚。阴阳虚衰的治疗原则是“补其不足”“虚则补之”。对于阳虚不能制阴而造成阴盛者,属虚寒证,不宜用辛温发散药以散阴寒,须用“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扶阳益火之法,以消退阴盛,这种治疗原则也称为“阴病治阳”。27.在阴阳学说中,“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指什么治疗原则( )。(分数:2.00)A.阳病治阴 B.阴病治阳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阴阳双补解析:28.下列药物的性味属阳的是( )。(分数:2.00)A.祛风散寒 B.清热导滞C.降气

18、收敛D.消积导滞E.降逆收敛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阴阳学说在归纳药物的性能方面的应用。中药的性能,主要根据其气、味、升降沉浮来决定。根据药物的升降沉浮,质轻上浮,作用部位偏于人体上部上焦,起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作用的药物为阳;质重潜坠,作用部位偏于人体下部下焦,起泻下、清热、利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导积滞、降逆、收敛作用的药物为阴。29.五行中“木”的特性是( )。(分数:2.00)A.曲直 B.炎上C.稼穑D.从革E.润下解析:30.根据五行生克规律,肺的所不胜是( )。(分数:2.00)A.肝B.肾C.心 D.脾E.胃解析:解析:此题重点考查五行相克。五行相克,是指木、火、土、金、水之间存在着有序的克制、制约的作用。五行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相克关系来说,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存在着“克我”“我克”两方面的联系。在内经中称作“所不胜”和“所胜”。即“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所胜”。肺属金,火克金,心属火,故肺的“所不胜”为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