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100 B 17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29082017 种子处理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Guidelines for the field efficacy trials of seed treatment agents 文稿版次选择 2017 - 06 - 30 发布 2017 - 07 - 30 实施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4/T 29082017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药检定所提出。 本标准归口单位: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药检定所、安徽农业大学植保
2、学院、阜阳市植检植保站、宿州市植检 植保站、怀远县植检植保站、毫州市谯城区植保植检站、枞阳县植物检疫植物保护站、临泉县植保植 检站、阜南县植保植检站、枞阳县偶山镇政府。 本标准起草人:曹明坤、黄秋云、宁伟文、汪晓红、潘月敏、王云、许殿武、马书芳、王同岁、 李运超、张林明、赵伟、赵其苍、疏万里。 DB34/T 29082017 1 种子处理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种子处理剂田间药效小区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规范性引用文件、 试验条件、试验设计 和安排、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结果。 本标准适用于种子处理剂田间药效小区试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
3、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7980.36-2000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一) 杀菌剂种子处理防治苗期病害 GB/T 17980.77-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77部分:杀虫剂防治水稻蓟马 GB/T 17980.93-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93部分:杀菌剂种子处理防治棉花苗期病害 GB/T 17980.104-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04部分:杀菌剂防治水稻恶苗病 GB/T 17980.106-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4、) 第106部分:杀菌剂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GB/T 17980.108-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08部分:杀菌剂防治小麦纹枯病 GB/T 17980.109-2004 农药 田间药效试验准则(二) 第109部分:杀菌剂防治小麦全蚀病 NY/T 1464.14-2007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14部分:杀菌剂防治水稻立枯病 NY/T 1464.16-2007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准则 第16部分:杀菌剂防治小麦根腐病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种子处理剂 seed treatment agents 一类用于种子表面处理的农药,有浸种、拌种、种子包衣、
5、丸化等方式。 3.2 田间药效试验 the field ef ficacy trials 在田间开展农药防治有害生物的试验,考察试验药剂对试验作物的安全性和对病虫害的防治效果, 本标准所称田间药效试验为小区试验。 4 试验条件 4.1 试验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DB34/T 29082017 2 试验作物为水稻、小麦、玉米、棉花等,选用当地主栽敏感品种,记录品种名称。 4.2 环境条件 田间试验须选在历年病虫害发生的地区或地块。供试试验小区的栽培条件(土壤类型、施肥、播种 期、生育阶段、株行距等)须一致,且符合当地良好的农业实践规范(GAP)。 需记录降水量或灌溉时间、方式、方法和灌溉量。 5 试
6、验设计和安排 5.1 药剂 5.1.1 试验药剂 注明药剂中文通用名称/代号、剂型、有效成份含量和生产厂家。试验药剂处理不少于三个剂量或 依据协议(试验委托方与试验承担方签订的试验协议)规定的用药剂量。 5.1.2 对照药剂 对照药剂须选择已登记产品,并在实践中证明有较好药效的产品。对照药剂的类型和作用方式应同 试验药剂相同或相近,使用量选择当地常用剂量(特殊情况可根据试验需求设定)。 复配制剂应分别选取相应有效成份的单剂品种作对照药剂,同时选取当地常用药剂作对照药剂。 5.2 小区安排 5.2.1 小区排列 试验药剂、对照药剂以及空白对照处理的小区采用随机区组排列。在每个小区就近定量播种相应
7、处 理的种子 100 粒,用于评价各处理对出苗率的影响,特殊情况须加以说明。 5.2.2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30 50 。 重复次数: 4 次重复。 5.3 施药方式 5.3.1 使用方法 按协议要求及标签说明进行种子处理(浸种、拌种、种子包衣、丸化等方式) ,对照药剂的施药方 式原则上应与试验药剂一致,并与当地良好的农业实践规范相适应。 5.3.2 使用器械 记录所用器械类型。应保证药量准确,分布均匀。 5.3.3 药剂处理时间和次数 按协议要求进行,在播种前处理(拌种、浸种、种子包衣或丸化)一次。 5.3.4 使用剂量和容量 DB34/T 29082017 3 按协议要求的剂量使用
8、。通常药剂中有效成分含量表示为 g/10 0Kg 种子(克/100千克种子),同 时注明商品药量与种子的比例,记录所用水量。 5.3.5 防治其它病虫害药剂的资料要求 如果要使用其它药剂, 应选择对试验药剂和试验对象无影响的药剂, 并对所有的小区进行均一处理, 而且要与试验药剂和对照药剂分开使用,使这些药剂的干扰控制在最小程度。 记录这类药剂施用的准确数据。 6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 6.1 气象和土壤资料 6.1.1 气象资料 记录整个试验期间的试验地的气象资料, 包括降雨量 (降雨类型和降雨量, 以 mm 表示) 和温度 (日 平均温度、最高和最低温度,以 表示)等。 6.1.2 土壤资料
9、 记录土壤的类型、有机质含量、pH 值、水分、土壤覆盖物等有关资料。 6.2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6.2.1 调查方法 6.2.1.1 病害调查方法 6.2.1.1.1 水稻恶苗病调查方法 按 GB/T 1798 0.104-2004 中 4.2.1 进行。 6.2.1.1.2 水稻立枯病调查方法 按 NY/T 1464.14-2007 中 4.2.1 进行。 6.2.1.1.3 小麦散黑穗病调查方法 每小区 5 点,每点 1 m 双行调查总穗数及病穗数。 6.2.1.1.4 小麦纹枯病调查方法 按 GB/T 1798 0.108-2004 中 4.2.1 进行。 6.2.1.1.5 小麦全
10、蚀病调查方法 按 GB/T 1798 0.109-2004 中 4.2.1 进行。 6.2.1.1.6 小麦根腐病调查方法 按 NY/T 1464.16-2007 中 4.2.1 进行。 6.2.1.1.7 棉花苗期病害调查方法 DB34/T 29082017 4 按 GB/T 17980.93-2004 中 4.2.1 进行。 6.2.1.1.8 玉米丝黑穗病调查方法 按 GB/T 1798 0.106-2004 中4 .2.1 进行。 6.2.1.2 虫害调查方法 6.2.1.2.1 旱地作物地下害虫(蛴螬、蝼蛄、金针虫、地老虎等)调查方法 密植作物(小麦、水稻),试验各小区 Z 字型 5
11、 点取样,每样点 1 垄长,查样点内总株数、死 株数等受害情况;株距较大的作物(玉米、 高粱等) ,可根据小区面积而定,若小区面积较小可全区内 调查总苗数和受害苗数,若小区面积较大,可 取样调查小区内总苗数的 1/31/2,分别调查总株数和 受害株。调查受害株的同时,根据被害状,分别记载害虫种类。 6.2.1.2.2 小麦蚜虫(苗蚜、穗蚜)调查方法 每小区 5 点取样,每点固定 5 株10 株有蚜株 (穗),调查定株(穗)上的蚜虫头数。防治麦蚜, 空白处理区的蚜虫基数不得少于 500 头。 6.2.1.2.3 棉花蚜虫(苗蚜、伏蚜)调查方法 空白对照区蚜虫基数不得少于 500 头苗蚜或 800
12、 头伏蚜。 每小区 5 点取样, 对于苗蚜, 在棉花 2 叶3 叶期(真叶)时,每点固定 2 株3 株有蚜棉苗,调查定株上的蚜虫头数;在棉花 4 叶期(真 叶)后,每点固定 2 株,每株固定中部有蚜叶片 1 片2 片,调查固定叶处理上的蚜虫头数。对于伏 蚜,每点固定 2 侏,每株固定上部有蚜叶片 2 片3 片,调查固定叶片上的蚜虫数。 6.2.1.2.4 水稻蓟马调查方法 按 GB/T 17980.77-2004 中 4.2.1 进行。 6.2.2 调查时间和次数 出苗率调查:当空白对照小区齐苗时,调查所有小区定量播种行的出苗数。 防效调查:对于苗期病(虫)害,在空白对照小区出现明显病状时(虫
13、害发生盛期)调查所有小区 病苗数(或各级病株数、被害株数、活虫数) ;棉花苗期病害,在出苗 50左右开始调查,每 3 天调 查一次死病苗数,至不再死苗。对于穗期病(虫)害,在空白对照小区出现明显病状时(虫害发生盛期) , 调查所有小区病苗数(病株数或各级病株数、病穗数或各级病穗数、枯白穗数、活虫数) 。 6.2.3 药效计算方法 根据调查数据,出苗率 X 1() 、病苗率(或死苗率、白穗率、被害株率)X 2() 、病情指数 X 3 () 、防治效果 X 4()分别按式(1) 、式(2) 、式(3) 、式(4)计算: X1 0 1 N N 100. (1) X2 0 1 W W 100 . (2
14、) DB34/T 29082017 5 X3 )( )( 79 0 2 W pW 100 . (3) 4 CK PTCK 100. (4) 式中: CK 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病情指数、病苗/株/穗率、死苗数或活虫数),; N0 播种数; N1 出苗数; p 对应病害级数值; PT 药剂处理区被害株率(病情指数、病苗/株/穗率、死苗数或活虫数),; W 空白对照区被害株率(病情指数); W0 调查总苗数(总株/穗数); W1 调查病苗数(或死苗数、各级病株/穗数、被害株数); W2 各级病株数; 9(7) 小麦全蚀病最高病级数(小麦纹枯病最高病级数)。 6.3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按 GB/T 17980.36-2000 中 4.3 进行。 6.4 对其它生物的影响 6.4.1 对其它病虫害的影响 对其它病虫害任何一种影响均应记录,包括有益或无益的影响。 6.4.2 对其它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记录药剂对野生生物、鱼类和有益昆虫的影响。 7 结果 采用邓肯氏新复极差(DMRT)法对试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特殊情况用相应的生物统计学方法。写 出正式试验报告,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评价。 试验报告应列出原始数据。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