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7.120.30 B 51 DB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2552019 代替DB35/T 12552012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 The germplasm of Epinephelus moara 2019 - 06 - 14 发布 2019 - 09 - 14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5/T 12552019 I 目 次 前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学名与分类 . . 1 5 分布与生态习性 . . 2 6 形态特征 . . 2 7 生长与繁殖特性 . . 3 8 遗传学特
2、性 . . 4 9 检验方法 . . 5 10 判定规则 . . 6 附录 A(资料性附录) 云纹石斑鱼中期分裂相及核型图 . 7 DB35/T 12552019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5/T 12552012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与D B35/T 12552012相比主要技术变化 如下: 修改了石斑鱼的分类地位(见 4.3,2012 年版 3.3); 删除了云纹石斑鱼体长、体重生长方程式(2012 年版 6.1.1); 删除了肌肉生化组分和主要氨基酸组成相关内容(2012 年版第 7 章); 删除了分子遗传特征和随机扩增多态性 DNA
3、 相关内容(2012 年版 8.2); 增加了 DNA 条形码标准基因 COI 和核基因 RYR3 的序列信息(见 8.2.2)。 本标准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漳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漳州市海洋环境监测与预报 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焕阳、丁少雄、肖佳媚、刘巧红、吴昊昊、曲朦、曾凡荣、王艺红、尤颖哲。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35/T 12552012。 DB35/T 12552019 1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云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Schle gel,18
4、42)种质的学名与分类、 分布与生态习性、形态特征、生长与繁殖特性、遗传学特性、检验方法和判定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云纹石斑鱼的种质鉴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 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 18654.6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 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5、 GB/T 18654.14 养殖鱼 类种质检验 第14部分:DNA含量的测定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性反转 sex-reversal 有功能的雌性云纹石斑鱼个体转变成有功能的雄性云纹石斑鱼的现象。 注: 性反转只发生在生殖腺性别水平以及由此引起的表型性征的变化,而不涉及染色体性别。 4 学名与分类 4.1 学名 云纹石斑鱼 Epinephelus moara(Temminck&Schlegel,1842)。 4.2 俗名 草斑、油斑。 4.3 分类地位 辐鳍亚纲(Actinopterygii),鲈形目(Perciformes),鲈亚目(Percoidei),石
6、斑鱼科 (Epinephelidae),石斑鱼属( Epinephelus)。 DB35/T 12552019 2 5 分布与生态习性 云纹石斑鱼分布于中国的南海、东海和日本海域等,为暖水性中下层鱼类,底质类型为岩礁。其生 存耐受温度为10 35 ,适宜生长温度范围为20 30 ,耐受盐度范围1141。肉食性鱼类。 6 形态特征 6.1 外部形态 鱼体粗壮偏扁,眼中大,眼径短于吻长,眼间隔微突。口大,两颌具犬齿,上颌前端具2圆锥牙及1 个能向后倾伏的牙丛,两侧外行牙较大,内行牙细尖,下颌牙细尖,排列不规则。具明显的辅上颌骨, 腭骨具齿,舌上平滑无齿。前鳃盖骨隅角有56枚细锯齿棘,具假鳃,鳃条骨
7、7条。体被细栉鳞。背鳍 鳍棘部与鳍条部相连,无缺刻。胸鳍后端圆形,尾鳍圆形。正常环境下体褐色或棕色,体侧布满云状白 色斑块。背鳍、尾鳍和臀鳍的边缘具白边。 云纹石斑鱼的外部形态如图 1 所示。 图1 云纹石斑鱼外形 6.2 可数性状 6.2.1 背鳍鳍式 D. XI-1516。 6.2.2 臀鳍鳍式 A. -8。 6.2.3 胸鳍鳍式 P. 1718。 6.2.4 腹鳍鳍式 V. I-5。 DB35/T 12552019 3 6.2.5 尾鳍条数 C. 1819。 6.2.6 鳃耙数 左侧第一鳃弓外鳃耙数:11+19。 6.3 可量性状 体长为体高的3.33.7倍,为头长的2.42.6倍,为肛
8、长的1.51.7倍;头长为吻长的3.74.4 倍,为眼径的6.57.3倍,为眼间距的4.96.1倍;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41.6倍;背鳍基长为臀鳍基 长的3.23.6倍。最大个体全长可达128 cm。 6.4 内部构造特征 6.4.1 鳔 单室,无鳔管。 6.4.2 幽门盲囊 呈树叶状,基部支数912条,分支数68183条。 6.5 骨骼主要特征 脊椎骨为24枚,其中躯椎10枚,尾椎14枚。 7 生长与繁殖特性 7.1 体长与体重关系式 云纹石斑鱼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见式( 1): W=0.010 2L 3.294 R 2 =0.985 3 . (1) 式中: W体重,单位为克( g); L体长
9、,单位为厘米(cm)。 7.2 年龄鉴定 云纹石斑鱼年龄鉴定采用钙化组织分析法,利用矢耳石生长轮纹判别鉴定年龄。 7.3 繁殖特性 7.3.1 性成熟年龄 云纹石斑鱼具有性反转现象,初次性成熟时为雌性,6龄以上部分雌鱼转为雄鱼。最小性成熟年龄 雌鱼4龄、雄鱼6龄。 7.3.2 产卵习性 主要产卵季节6月至7月,产卵水温18 25 ,分批产卵。随个体增大而增多,一般为50350 万粒每尾。 DB35/T 12552019 4 8 遗传学特性 8.1 细胞遗传学特性 8.1.1 染色体数 2n=48。 8.1.2 核型公式 2n=2sm+46t;NF=50。 云纹石斑鱼中期分裂相及核型参见附录A。
10、 8.2 分子遗传学特征 8.2.1 DNA 含量 2C=(2.520.12)pg。 8.2.2 DNA 条形码 8.2.2.1 DNA 条形码靶基因 以线粒体基因COI和ND2及核基因RYR3作为云纹石斑鱼DNA条形码靶基因。 8.2.2.2 COI 基因 DNA 条形码 云纹石斑鱼COI条形码基因共654 bp,种内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小于0.5%。与近缘种褐石斑鱼( E. bruneus)最小遗传距离为2%。云纹石斑鱼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如下: 1 CTTTATCTTGTATTTGGTGCCTGAGCCGGTATAGTAGGAACAGCCCTCAGCCTGCTAATT 60 61 C
11、GAGCTGAGCTAAGCCAACCAGGGGCTCTACTAGGCGACGACCAGATCTATAATGTAATT 120 121 GTTACAGCACACGCTTTTGTAATAATCTTTTTTATAGTAATACCAATTATGATTGGTGGC 180 181 TTTGGAAACTGACTTATCCCACTTATAATTGGTGCCCCAGACATAGCATTCCCTCGAATG 240 241 AATAATATAAGCTTCTGACTTCTTCCCCCATCTTTCCTGCTCCTTCTTGCCTCTTCTGGG 300 301 GTAGAAGCTGGTGCCGGTACTGGCT
12、GAACGGTCTACCCGCCCTTAGCCGGAAACCTAGCC 360 361 CATGCAGGTGCATCCGTAGACTTAACCATCTTCTCATTACATTTAGCAGGAATCTCATCA 420 421 ATTCTAGGTGCAATTAACTTTATTACAACCATCATTAACATGAAACCCCCTGCCATCTCT 480 481 CAATACCAAACACCTTTATTTGTGTGAGCGGTCTTAATCACAGCAGTACTTCTGCTCCTC 540 541 TCTCTTCCTGTTCTTGCCGCCGGCATTACAATGTTACTTACAGATCGTA
13、ACCTTAACACC 600 601 ACTTTCTTCGACCCTGCCGGAGGAGGAGACCCGATTCTTTACCAACACTTATTC 654 8.2.2.3 ND2 基因 DNA 条形码 云纹石斑鱼ND2条形码基因共678 bp,种内个体间最大遗传 距离小于0.5%。与近缘种褐石斑鱼最小 遗传距离为5%。云纹石斑鱼ND2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如下: 1 ATGAATCCATATATCTTAGCTACTTTACTATTTAGCCTTGGACTAGGAACCACCATTACA 60 61 CTCACAAGCTCTCACTGACTATTTGCCTGAATAGGCTTAGAAATTAAT
14、ACTCTAGCCATC 120 121 CTCCCCCTCATAGCCCAACAACACCACCCCCGAGCAGTTGAGGCCACCATAAAATATTTC 180 181 CTCACCCAAGCAACAGGAGCGGCTACCCTCTTATTTGCCAGCACGACCAATGCATGACTA 240 241 ACAGGCCAATGGGACATCCTACAAATATCCCACCCCCTCGCAATTACTATGGTGATTCTT 300 DB35/T 12552019 5 301 GCCCTCTCCCTGAAAGTTGGCCTTGCCCCCTTGCACACATGACTGCCCGAAGTA
15、CTTCAA 360 361 GGGTTAGACTTAACCACAGGCCTCATTTTATCAACCTGGCAAAAACTAGCACCCTTCGCC 420 421 CTATTTCTTCAAATTCAACCCGCCAACCCCCAAATCTTAATTATACTGGGCATTACCTCT 480 481 ACCCTTGTCGGTGGCTGAGGGGGGCTAAATCAAACACAACTCCGAAAAATCCTAGCATAC 540 541 TCCTCCACAGCCCACTTAGGCTGAATAATTTTAATCCTCCAGTTCTCACCCTCCTTGGCC 600 601 CTCCTAACC
16、TTAATTACATACTTGATCATAACATCCTCAACATTCCTTGTGTTCAAACTA 660 661 AACAAATCAACAAGCATC 678 8.2.2.4 RYR3 基因 DNA 条形码 云纹石斑鱼RYR3条形码基因共846 bp,种内个体间最大遗传距离小于0.1%,与近缘种褐石斑鱼最小 遗传距离为2%。云纹石斑鱼RYR3基因DNA条形码序列如下: 1 CTCAAACTGAAGGACCTGACGACCTCTGACAGCTTCAGAGAGTATGACCCCGAGTGTAAA 60 61 GGCCTTATTTCAAAGAAGGAGTTCCAGAAGTCAATGGAGAGC
17、CAGAAGCAGTACATCCAG 120 121 TCTGAGATTGAATTCCTGCTCTCGTGCGCAGAGGCCGATGAGAATGACATGTTCAACTAC 180 181 AAGGAGTTTGTAGAGCGGTTCCACGAGCCGGCCAAAGAAATCGGCTTCAACGTGGCAGTG 240 241 CTTCTGACCAACCTGTCTGAACACATGCCACACGACTCCAGACTCGCCACCTTCTTAGAC 300 301 CTAGCAGAGAGCGTACTCAGCTACTTTGAGCCTTACCTGGGTCGTATTGAAATCATGGGC 360 3
18、61 AGCGCAAAGCGTATCGAGAGGGTGTACTTTGAGATCAGTGAGTCGAGCCGTGAGCAGTGG 420 421 GAAAAGCCGCAGGTCAAGGAGTCCAAGCGCCAGTTCATCTTTGACGTGGTCAATGAGGGC 480 481 ACGGAGAGCGAGAAGATGGAGATGTTTGTGAATTTCTGCGAGGACACCATTTTTGAGATG 540 541 CAGCTGGCCTCACAGATCTCTGAGCCAGATGCAGTTGAACAACCTGAGGAGGAGGAAGAG 600 601 GAAGAAACACACAGTATCCTG
19、GACGAGTTGGCTGAAGAGGAAGAGGGCGCCCTGGAGTCT 660 661 GCCTCAGCCTTTACCACCGCATGCCGCTCAGTCAAGAAAAAGGTGGCCGCCGTCCGCCAA 720 721 ATCTTTTCTATGAAAAACGTACGTAAGCAGTTCAAGAAAATGAAGAACCTGAGCATCAGG 780 781 GAGATTATCACCGGCTTCTTCTCCTTCTTCTGGATGCTCTTCACCGGCTTCTTCAAGGGA 840 841 ATCTAC 846 9 检验方法 9.1 性状检测 按照GB/T 18654.3执行。
20、9.2 生长与繁殖测定 按照GB/T 18654.4和GB/T 18654.6执行。 9.3 染色体的检测标准 按照GB/T 18654.12执行。 9.4 DNA 含量的测定标准 按照GB/T 18654.14执行。 DB35/T 12552019 6 9.5 DNA 条形码检测 9.5.1 PCR 扩增 云纹石斑鱼DNA条形码基因引物序列见表1。 表1 云纹石斑鱼 DNA 条形码基因引物序列 引物名称 引物序列(5-3) 扩增基因 COI F1 TCAACCAACCACAAAGACATTGGGAC COI R1 TAGACTTCTGGGTGGCCAAAGAATCA COI ND2-1L A
21、AGGGCCACTTTGATAGAGTG ND2-1H GTRAGTRYGGGGGYTTTTGCYCA ND2 RYR3 F48 TGACAGCTTCAGAGAGTATGACCCT RYR3 R849 GCCAGTGAAGAGCATCCAGAAGAAG RYR3 扩增反应条件:反应体系为25 L,其中含10PCR 缓冲液 2.5 L,25 mmol/L Mg 2+ 2 L,5 pmol 引物各1 L,2.5 mmol/L d NTP 1 L,DNA模板25 ng ,Taq酶1 U,无菌超纯水补足25 L。 扩增程序为: a) 预变性:95 2 min; b) 变性:95 1 min; c) 退
22、火:52 1 min; d) 延伸:72 1 min; e) 循环数:30次; f) 再延伸:72 5 min。 9.5.2 序列测定 将PCR产物纯化后双向测序。 10 判定规则 检测结果不符合第6章、第8章中任意一条要求的,则判定为不合格项;有不合格项的样品为不符合 样品。 DB35/T 12552019 7 A A 附 录 A (资料性附录) 云纹石斑鱼中期分裂相及核型图 云纹石斑鱼中期分裂相及核型如图A.1所示。 a) 云纹石斑鱼染色体中期分裂相 b) 云纹石斑鱼染色体核型 图A.1 云纹石斑鱼中期分裂相及染色体核型图 _ DB35/T 12552019 福建省地方标准 云纹石斑鱼种质标准 DB35/T 1255 2019 * 2019 年 6 月第一版 2019 年 6 月第一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