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7 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1484391 上传时间:2020-09-29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8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7 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DB37 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DB37 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DB37 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DB37 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020.20 B 05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T 20182012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Operating Rules For Producing Green Food of kidney bean 2012 - 01 - 10 发布 2012 - 02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20182012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守华、焦自高、王崇启

2、、董玉梅、刘祥礼、邱金泽、韩风浩、翟广华、张建 怀、李文东、杨宁、王淑芬、王克安。 DB37/T 20182012 1 绿色食品 菜豆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菜豆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 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绿色食品菜豆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3、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3 产地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符合NY/T 391的要求。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 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 4 栽培技术 4.1 保护设施 菜豆生产上采用的保护设施包括:日光温室、拱圆式大棚、小拱棚等。 4.2 栽培茬次 4.2.1 春早栽培 设施栽培:终霜前30d左右定植,初夏上市。 4.2.2 春夏栽培 晚霜结束后定植,夏季上市。春季露地直播栽培4月中旬播种, 10cm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播后 覆盖地膜,67月上市。 4.2.3 夏秋栽培 夏季育苗移栽,秋季上市。秋季露地栽培以7月中下旬播种,10月上旬始收上市。

4、 4.2.4 秋冬栽培 DB37/T 20182012 2 保护地秋季定植 ,初冬上市。 4.3 品种选择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符合市场消费习惯的品种。 4.4 育苗 4.4.1 育苗设施 根据早春、秋延迟栽季节不同,选用温室、拱圆式大棚、小拱棚等设施。 4.4.2 育苗营养土配制 营养土要有良好的保肥保水性能。配制比例为6份新园土,加4份充分腐熟的有机圈肥,再按1m营 养土掺入硫酸钾型复合肥1kg,100g甲基硫菌灵和50g70g锰锌颗粒剂,拌匀后均匀铺于播种床上,厚 度10cm。 4.4.3 用种量 设施育苗移栽每667m 栽培面积用种量:蔓生种2.5kg3kg,矮生种4kg5

5、kg;露地直播每667m 用 种量6kg8kg。 4.4.4 种子处理 菜豆种子播前应进行晾晒,晾晒后的种子用55温水浸泡15min,不断搅拌,使水温降至(室温) 下继续浸种3h4h捞出待播。 4.4.5 育苗设施消毒 菜豆育苗设施应在育苗前进行消毒处理。对育苗器具等用1%福尔马林或0.1%高锰酸钾溶液喷淋或浸 泡消毒。 4.5 播种 4.5.1 育苗移栽 将浸泡后的种子点播于营养钵(或育苗穴盘)中,每钵(穴)23粒。 4.5.2 露地直播 按确定的栽培方式和密度穴播23粒干种子。 4.5.3 苗期管理 播种后应保持25左右的温度;出苗后白天保持2025,夜间1315;第一片真叶展开至 定植前

6、一周,白天1822,夜间1013;定植前7d开始通风控水,降温炼苗,白天1618 ,夜间610。 4.5.4 壮苗的标准 子叶完好、茎粗壮、第一片复叶初展,无病虫害。 4.6 定植(播种)前的准备 DB37/T 20182012 3 设施栽培:定植前一周,浇水造墒,结合整地每667m 2 施用腐熟的圈肥4m 3 5m 3 ,硫酸钾型复合肥 35kg50kg,硼砂0.5kg1kg,或磷酸二铵20kg,硫酸钾10kg。施肥深翻耙细,整平后按南北向起垄, 大行距90cm100cm,小行距50cm60cm,垄高 20cm;露地采用平畦栽培,畦宽100cm110cm,畦面宽 80cm90cm,畦背高15

7、cm20cm。 4.7 定植 4.7.1 定植适期的确定 地表下10cm 地温稳定在12以上时,为春提早菜豆栽培的适宜定植期,此时也是春夏露地菜豆栽 培的适宜播种期。 4.7.2 定植密度 选晴天定植,矮生种每667m 2 栽植50005500穴,穴距30cm左右,每穴栽 3株;蔓生种栽培,每667m 2 栽培20002500穴,穴距50cm60cm,每穴2株。 4.7.3 定植后管理 4.7.3.1 前期管理 定植缓苗后,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中耕,促进根系生长,白天保持室内温度2025,夜间12 18。白天气温超过28时及时放风降温。 4.7.3.2 伸蔓期管理 伸蔓期追施速效氮肥一次,每6

8、67m 2 追施尿素10kg15kg,追肥后浇水一次,并配合进行中耕。接 近开花期要控水。及时搭架或用吊绳吊蔓。露地可搭建人字型支架。 4.7.3.3 开花结荚期管理 设施栽培,室内白天保持气温2027,夜间1518。尽量延长菜豆植株见光时间。深冬季 节,草苫适当晚揭早盖增强保温。 当嫩荚坐住后,结合浇攻荚水,每667m 开浅沟追施氮、磷、钾(15-15-15)复合肥20kg30kg, 每采收15d 20d后,追施一次氮钾复合肥,每667m 用量15kg左右。开花中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更 能提高产量。 4.7.3.4 湿度管理 菜豆设施栽培生长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保持75%85%,适宜的土壤

9、相对湿度为60%70%。 5 病虫害防治 5.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优先使用农业、物理和生物防治措施。 5.2 主要病虫害 锈病、豆荚暝、根腐病、 灰霉病、叶枯病、蚜虫、斑潜蝇等。 5.3 农业防治 DB37/T 20182012 4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适龄壮苗;通过放风、增强覆盖、辅助加温等措施,控制各生育期温湿度,避 免低温和高温伤害;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减少化肥用量;及时清洁田园,降低病虫基数;及时摘除 病叶、病株,集中销毁。 5.4 物理防治 露地栽培采用银灰膜驱蚜,可兼防病毒病。日光温室及大棚内通风口处增设40目防虫网,室内设置 黄板诱杀白粉虱、蚜

10、虫、美洲斑潜蝇等,每667m 2 设3040块。 5.5 生物防治 可用0.6%苦参碱水剂1500 2000倍液,或1.5%除虫菊素水乳剂1800倍液喷雾。 5.6 化学防治 5.6.1 防治原则 农药使用应符合GB 4285、GB/T 83 21以及NY/T 393的要求,注意各种药剂交替使用,严格控制各种 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 5.6.2 锈病 用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原烟碱乳油8001000倍液喷雾。 5.6.3 豆荚暝 用90%敌百虫 可湿性粉剂800 1000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800 1000倍液,10%吡虫啉可湿粉剂 1000 1500倍液。在成

11、虫盛发期和幼虫孵化盛期前喷药。 5.6.4 根腐病 用16%咪鲜胺异菌脲1000 1200 倍液、或70%敌磺钠可湿性粉剂800 1000 倍灌根。 5.6.5 灰霉病 用6.5%乙霉威硫菌灵粉尘剂每667m 2 用1kg喷粉,或28%多霉威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异菌脲 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液12001500倍液喷雾。 5.6.6 叶枯病 用53.8氢氧化铜干悬浮剂10001200倍液,或25%噻菌酮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喷雾。 5.6.7 蚜虫、美洲斑潜蝇 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或2.5%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喷雾。 6 收获 当菜豆果实充分肥大,果皮未发硬前及时采收。 7 生产技术档案 DB37/T 20182012 5 建立绿色食品菜豆生产技术档案,详细记录产地环境、生产技术、生产资料使用、病虫害防治和采 收等各环节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并保存3年以上。 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