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20/29 DB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 37/ T 18892011 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Production technical procedure of winter wheat-summer maize rotation system for high grain yield and efficiency 2011 - 06 - 01 发布 2011 - 07 - 01 实施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37/T 1889-2011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山东省农业厅提出。 本
2、标准由山东农业大学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明荣 张吉旺 王振林 王开运。 DB37/T 1889-2011 1 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小麦玉米一体化高产高效生产的产地环境和生产技术等要求。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周年产量在18000kg hm -2 以上的地块,其它自然生态要素相 似的小麦玉米一年两作区亦可参考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4
3、04.1 粮食作物种子 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8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4 无公害农产品肥料施用原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产 high grain yield 是指小麦产量8250kghm -2 、玉米产量10500kghm -2 ,小麦-玉米周年产量18000kghm -2 。 3.2 高效 high efficiency 是指氮肥偏生产率 40kgkg -1 45 kgkg -1 ,肥料利用效率、水分利用率分别比当地农民常规管理
4、 条件下平均水平提高 10%15%,净收益比当地农民常规管理条件下平均水平提高 15%20%。 3.3 一体化 integrated management 包括光热资源利用、养分与水分管理、产量和效益规划等方面的一体化。光热资源利用一体化主要 指统筹小麦、玉米品种生育期配置,确定与区域光热资源相适应的种植制度(播种期、播种量、合理群 DB37/T 1889-2011 2 体构建等),实现周年光热资源的高效利用。养分与水分管理一体化是指依据小麦- 玉米周年养分与水分 的吸收、利用特性及水肥互作效应,建立小麦- 玉米养分、水分高效利用且环境友好的施肥与灌溉制度。 产量和效益规划一体化即生产过程立足
5、于周年产量、效益的协同提高。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产地大气质量应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5)二级标准,产地土壤质量应符合土壤环境 质量标准 (GB 15618)二级标准。土壤肥沃,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 1.0%以上,速效氮 90mgkg -1 以 上,速效磷 20mgkg -1 以上,速效钾 90mgkg -1 以上,灌排条件好。 4.2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国家或山东省审定的高产优质高效小麦品种和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应符合或高于 GB 4404.1 的规定。 4.3 合理的群体结构 4.3.1 小麦 分蘖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种基本苗为 230 万hm -2 270 万hm
6、 -2 ;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基本 苗195万hm -2 230万hm -2 ; 冬前总茎数900万hm -2 , 春季最高总茎数1125万hm -2 1350万hm -2 ; 大穗型品种成穗 450 万hm -2 510万hm -2 ,中穗型品种成穗 600 万hm -2 675 万hm -2 。 4.3.2 玉米 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 67500 株hm -2 75000 株hm -2 ,紧凑大穗型品种留苗 52500 株hm -2 60000 株hm -2 ,留苗密度可根据品种特性适当调整。 5 整地与播种技术 5.1 小麦 5.1.1 选用良种 选用单株生产力高、分蘖成穗能力和综合抗
7、逆性强、株型较紧凑、光合能力强、经济系数高、后期 落黄好的小麦良种。 5.1.2 种子处理 播种前用高效低毒的专用种衣剂包衣,以防治地下害虫和苗期病害。种衣剂的使用应按照产品说明 书进行且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T 8321.8)。 5.1.3 整地 提倡玉米秸秆还田,并做到切碎和抛匀秸秆,然后施基肥。已连续3年以上旋耕的地块,须深耕20cm 以上,破除犁底层,耕耙配套,耕层土壤紧实适中,无明暗坷垃,无架空暗垡,达到上松下实;实行旋 DB37/T 1889-2011 3 耕的地块须旋耕2遍,深度大于10cm。必须确保 旋耕质量,以防影响播种质量,造成缺苗断垄。播前土 壤墒情不足的应造墒,坚
8、持足墒播种。 5.1.4 播种 播期依据当地冬前常年平均积温确定。 冬前0积温以550 日600 日左右为宜。其中,鲁东、 鲁中、鲁北适宜播期为10月5日10日,鲁西为10月7日12日,鲁南、鲁西南为10月9日14日。在适 宜播种期内应先播冬性品种,后播半冬性品种。 选用带镇压器的小麦播种机播种,播种深度为3cm5cm,要求播种均匀,播深一致。分蘖成穗率低 的大穗型品种播种量为115kg hm -2 135kg hm -2 ;分蘖成穗率高的中穗型品种播种量为95 kg hm -2 115 kghm -2 。 一般畦宽为 2.5m3.0m,畦埂宽不超过 40cm,以充分利用地力和光能。采用等行距
9、或大小行种植, 平均行距为 23cm25cm。采用秸秆还田的地块播后务必镇压,以利于出苗和保墒。 5.2 玉米 5.2.1 选种 选用生育期 100 天左右耐密高产的玉米杂交种,种子质量应高于 GB 4404.1 要求。种子纯度99%, 发芽率95%,净度99%,含水量13%。 5.2.2 拌种 根据种植区域常发病虫害进行拌种或种衣剂包衣。可选择 5.4%吡虫啉戊唑醇等高效低毒无公害 的玉米种衣剂包衣,控制苗期灰飞虱、蚜虫、丝黑穗病和纹枯病等;用辛硫磷、毒死蜱等药剂拌种,防 治地老虎、金针虫、蝼蛄和蛴螬等地下害虫。禁止使用含有克百威(呋喃丹) 、甲拌磷(3911)等的种 衣剂。种衣剂及拌种剂的
10、使用应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且符合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8321.8) 。 5.2.3 播种期 播种时间在6月10日15日,即小麦收获后抢茬播种。 5.2.4 播种量 播种量一般在30kghm -2 45kghm -2 ,根据品种特性酌情增减。 5.2.5 播种方式 采用等行距或大小行种植。等行距应为60cm65cm,大小行时,大行距应为80cm90cm,小行距应 为30cm40cm;播种深度为3cm5cm。采用玉米精量播种机播种,确保播种质量。 6 肥水管理技术 6.1 肥料施用 肥料使用应统筹小麦-玉米周年养分需求和土壤 、肥料养分供应平衡,并符合NY/T 394的规定。提 倡增施有
11、机肥,小麦-玉米两季秸秆还田,追肥开沟施用。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合理施用硫、锌、锰、硼 等中微量元素肥料。 DB37/T 1889-2011 4 6.1.1 氮肥 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以18000kg hm -2 21000 kg hm -2 计算,周年氮素吸收量为480kg hm -2 550kg hm -2 , 小麦季氮肥推荐用量210kg hm -2 240kg hm -2 ,其中50%作为基肥,50%在起身-拔节期追施(群体偏小的 宜起身前施用,群体适宜的在拔节期施用,群体偏大的拔节后期追施)。 玉米季氮肥推荐用量220kg hm -2 260kghm -2 ,其中苗肥(拔节期即第6片叶展开
12、时)用量占30%,穗肥(大喇叭口期即第12片叶展开时) 占50%,花粒肥(开花后10天15天)占20%。 6.1.2 磷肥 小麦- 玉米周年产量以 18000kghm -2 21000 kghm -2 计算,周年磷素吸收量为 180kghm -2 210kghm -2 , 全年秸秆还田条件下,收获产品磷素带走量为 145kghm -2 165kghm -2 P 2 O 5 。当土壤中有效磷含量介于 30mgkg -1 40mgkg -1 时,磷肥施用量以 72.5kghm -2 82.5kghm -2 P 2 O 5 为宜;当土壤速效磷含量在 20 mgkg -1 30 mgkg -1 之间时
13、,磷肥施用量应为 145 kghm -2 165kghm -2 P 2 O 5 。上述总施磷量中,小麦季施 用 2/3,玉米季施用 1/3。小麦季施用的磷肥全部作为基肥;玉米免耕直播条件下,可在拔节期一次施 用,若整地后播种宜作为基肥施用。应注意每隔 3 年5 年对土壤有效磷进行监测,以调整磷肥用量。 6.1.3 钾肥 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以18000kg hm -2 21000 kg hm -2 计算,周年钾素吸收量为510kg hm -2 570kg hm -2 。 全年秸秆还田条件下,收获产品钾素带走量为100 kg hm -2 115kg hm -2 K2O。当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介于90
14、mgkg -1 120mg kg -1 时,钾肥施用量应为100 kg hm -2 115kg hm -2 K2O;当土壤中有效钾含量介于120 mgkg -1 150mg kg -1 时,钾肥施用量以50kg hm -2 57.5kg hm -2 K2O为宜。考虑到高产抗逆的需要,推荐施 钾量可在上述指标基础上再增加钾肥用量50 kg hm -2 K 2O。其中,1/3钾肥用在小麦季,2/3钾肥用在玉米 季。小麦季钾肥70%作为基肥施用,30%在起身-拔节期追施;玉米免耕直 播条件下,钾肥可在拔节期施 用60%,大喇叭口期施用40%;整地后播种宜50%作为基肥施用,50%在拔节期追施。注意每
15、隔3年5年对 土壤有效钾进行监测,以调整钾肥用量。 6.2 灌溉 灌溉用水质量符合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灌溉原则是测墒补灌,即根据小麦-玉米 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水分的要求掌握灌溉时期和灌溉量。 要求小麦出苗期,0cm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80%,三叶期到拔节期0cm40cm土层土壤 相对含水量为75%左右,拔节到抽穗期0cm100cm土层土壤相 对含水量为70%80%,开花至灌浆中期 0cm1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左右。 要求玉米播种至出苗期,0cm4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75%,出苗至拔节0cm40cm土层土 壤相对含水量60%左右,拔节至抽雄
16、期0cm8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0%75%,抽雄至吐丝期0cm 10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80%左右,吐丝至乳熟期0cm1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75%70%,完熟 期0cm120cm土层土壤相对含水量为60%左右。 灌水量(mm)=相应土壤湿润层土壤容重(g cm -3 ) 阶段要求土壤湿润层深度(cm) (要求含水 量-灌溉前土壤含水量) 10 7 主要病虫草害防治技术 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8和NY/T 1276的规定。 DB37/T 1889-2011 5 7.1 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防治 7.1.1 杂草防治 于冬前小麦分蘖期,双子叶杂草可用10%苯磺隆可湿性
17、粉剂等,单子叶杂草用3%骠马乳油 450mlhm -2 ,加水450kg稀释喷雾防除。 7.1.2 纹枯病 当病株率达15%20%,病情指数达6%7%时,用5井岗霉素水剂1500 ml hm -2 或40%戊唑双可湿性 粉剂900g hm -2 加水750kg稀释喷于小麦茎基部防治。 7.1.3 赤霉病 开花期如遇阴雨,雨后立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750g hm -2 加水稀释 1000倍1500倍,雨后立即对穗喷雾防治。 7.1.4 白粉病 当病情指数达1.83,病叶率达10%时,用40%戊唑 双可湿性粉剂450g或20%三唑酮乳油450mlhm -2 加 水
18、750kg稀释喷雾防治。 7.1.5 条锈病 本区域菌源病叶率达5%,外来菌源病叶率达1%时,用2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或40%戊唑双可湿性粉剂 900ghm -2 加水750kg喷雾防治。 7.1.6 黏虫 当麦田幼虫达15头m -2 时,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300mlhm -2 ,或90%敌百虫原粉450ghm -2 ,或 40%辛敌乳油450mlhm -2 ,加水450kg稀释喷雾防治。 7.1.7 麦红蜘蛛 当小麦红蜘蛛发生时,用20%甲氰菊酯乳油450ml hm -2 或20%双甲脒乳油450ml hm -2 ,加水450kg稀释 喷雾防治;或1.8%阿维菌素乳油120ml hm
19、-2 150 mlhm -2 ,加水750 kg1125 kg喷雾。 7.1.8 麦蚜 当出苗至拔节期百株蚜量达 30 头 50 头,小麦开花末期至灌浆初期百穗蚜量达 500 头,用2%蚜必 杀乳油 450mlhm -2 ,或 2.5%蚜虱立克乳油 450mlhm -2 ,或 3%吡蚜灵乳油 450mlhm -2 ,加水 450kg 稀 释喷雾防治。 7.2 玉米病虫草综合防治 7.2.1 灰飞虱 及时全面防治灰飞虱,防止粗缩病毒病的发生与传播。防治措施参考粗缩病毒病防治办法。 7.2.2 粗缩病毒病 进行种衣剂包衣或拌种,预防灰飞虱,详见7.2.1。苗期喷洒吡虫啉或啶虫脒药剂,有效控制灰飞
20、虱,防止病毒的再传播。 DB37/T 1889-2011 6 7.2.3 黏虫、蓟马 黏虫成虫盛发期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汞灯诱杀。幼虫发生期可用 40%辛硫磷乳油(或 25%灭 幼脲悬浮剂)等 1000 倍1500 倍喷雾防治。蓟马可用 5%吡虫啉乳油 1500 倍2000倍喷雾防治。 7.2.4 地老虎 成虫盛发期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汞灯诱杀,降低虫口密度。出苗后早晨撬开新为害植株根部附 近的土块,人工捕捉幼虫;也可通过种子包衣(见5.2.2)防治;亦可于出苗后用40% 辛硫磷乳油 3.75kghm -2 (加水稀释200倍液)和炒熟的豆粕75kghm -2 混合成毒饵,沿幼苗一侧集中
21、撒施防治地老 虎。 7.2.5 褐斑病 发病初期可用丙环唑或苯醚甲环唑等药剂喷雾防治,5天7天后再喷一次。发病重的地块,玉米收 获后清除病株残体。 7.2.6 玉米螟 在玉米螟成虫发生盛期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或高压汞灯诱杀, 当田间百株卵块达34块时释放松毛 虫赤眼蜂,释放量为30万头hm -2 45万头hm -2 ,共分两次释放,间隔5天7天。在小喇叭口期,也 可用1.5%辛硫磷颗粒剂和细砂按14的比例混合,于傍晚前混匀后撒入心叶,每株1.5 g2.0g。 7.2.7 杂草防治 结合中耕除草,以人工灭除为主,化学防治为辅。播种后 ,墒情好时可直接喷施40%乙阿合剂等 3000 mlhm -2
22、3750mlhm -2 加750kg水进行封闭式喷雾;墒情差时,于玉米幼苗35叶、杂草25叶 期用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隆)1500mlhm -2 加750kg水喷雾,也可在玉米7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 20%百草枯(克芜踪)2250ml水剂加水750kg定向喷雾。 8 其它管理技术 8.1 小麦 8.1.1 冬前管理 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浸种催芽的种子;地面有裂缝时适时划锄或耙压保墒。 8.1.2 春季管理 返青时进行顶凌耙压或划锄保墒,促进麦苗早发稳长,对生长正常和过旺麦田及早镇压。 8.1.3 后期管理 可用2%3%的尿素溶液或0.3%0.4%磷酸二氢钾溶液,750kg hm -2
23、进行叶面喷施,防衰增重。 8.2 玉米 8.2.1 间苗、定苗 DB37/T 1889-2011 7 于3叶期间苗,5叶期定苗,不得延迟,严防苗荒。紧凑型玉米品种留苗67500株hm -2 75000 株hm -2 ,紧凑大穗型品种留苗52500株hm -2 60000株hm -2 。 8.2.2 拔除小弱株 在小喇叭口期(第9叶展开时)和抽雄期拔除小弱株,提高群体整齐度,改善群体通风透光条件。 8.2.3 化学调控 在拔节(第6叶展开时)到小喇叭口期,对长势过旺的玉米,合理喷施安全高效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如健壮素等),以防止倒伏。长势正常的玉米田不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8.2.4 去雄和辅助
24、授粉 当雄穗抽出而未开花散粉时,隔行或隔株去除雄穗,但地头、地边4m内的不去。于盛花期人工辅助 授粉。 8.2.5 中耕松土 于苗期和穗期,结合除草和施肥及时中耕2次。 9 收获 9.1 小麦 蜡熟末期收获,即植株茎秆全部为黄色,叶片枯黄,茎秆 尚有弹性,籽粒含水率15%左右,籽粒颜 色接近本品种固有光泽、籽粒较为坚硬。提倡用联合收割机收割,麦秸还田。适宜收获期为6月5日6 月10日。 9.2 玉米 成熟期收获,玉米成熟的标志为籽粒基部黑层出现、乳线基本消失。可在10月3日10月8日收获。 收获后及时晾晒,脱粒。 玉米收获后,严禁焚烧秸秆,提倡秸秆还田,以培肥地力。秸秆还田要求见5.1.3。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