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 05 备案号: 湖 北 省 地 方 标 准 DB42 DB42/T 11642016 鄂麦 580 栽培技术规程 Cultiv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Emai580 (报批稿) 2016-05-18 发布 2016-10-01 实施 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42/T 1164 201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4.1 温度 . 1 4.2 日照 . 1 4.3 降水 . 1 4.4 土壤条件 . 2 4.5 灌溉条 件
2、 . 2 5 主要生育指标 . 2 5.1 冬前壮苗指标 . 2 5.2 群体动态指标 . 2 6 栽培技术 . 2 6.1 整地 . 2 6.2 施肥 . 2 6.3 播种 . 2 6.4 苗期管理 . 3 6.5 中后期管理 . 3 7 收获 . 4 DB42/T 1164 2016 I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 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提出。 本标准由湖北省农业科学院归口 管理 。 本标准起草单位: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 湖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高春保、郭子平 、
3、刘易科 、 羿国香、朱展望、汤颢军、 佟汉文、张宇庆、 鲍文杰、陈泠 、 邹娟 、许甫超 。 DB42/T 1164 2016 1 鄂麦 580 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弱筋小麦 品种 鄂麦 580 栽培的 环境条件 、 主要生育指标 、 栽培技术 以及 收获 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麦区鄂麦 580的推广应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 1部分 : 禾谷类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4、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鄂麦 580 Emai580 系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用太谷核不育系做母本, 95756 做父本有性杂交,经过系普 法选择育成的常规小麦品种。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麦 2012001。 4 环境条件 4.1 温度 小麦全生育期 0 以上积温 2200 2300 ,越冬前积温 500 600 , 极端最低温度不低于 12 。 4.2 日照 小麦生育期间日照时数不少于 1000 h。 4.3 降水 小 麦生育期间降水 量 不大于 450 mm。 DB42/T 1164 2016 2 4.4 土壤条件 要求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 土壤环
5、境质量 符合 GB 15618。 4.5 灌溉条件 全生育期排灌方便。 5 主要生育指标 5.1 冬前壮苗指标 越冬期茎蘖数 ( 50 70) 万 667m2,主茎叶数 5叶 1心 6叶 1心,单株分蘖 3个 4个,单株次生根 5条 8条。 5.2 群体动态指标 基本苗 ( 15 20) 万 /667m2, 冬至苗 ( 50 70) 万 667m2, 拔节最高 苗 ( 70 90) 万 /667m2,抽 穗期 穗数 ( 32 35) 万 /667m2。 6 栽培技术 6.1 整地 适墒整地, 深耕 20 cm-25 cm以上 ,及时开沟作厢,一般厢宽 2 m-2.5 m。 “三沟 ”配套,沟直
6、底平。 6.2 施肥 每 667m2 施纯氮 12 kg 14 kg、五氧化二磷 4 kg 6 kg、氧化钾 5 kg 7 kg,微量元素缺乏的地区 补施锌、硼等微肥。磷、钾及微肥作底肥一次性施入,氮肥 80%作底肥, 20%作追肥于拔节期施入。 6.3 播种 6.3.1 选种 选用的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种子纯度 99.0,净度 99.0,发芽率 85.0,水份 13.0。 6.3.2 种子处理 药剂拌种 。 50 kg麦种用 50 %辛硫磷乳油 50 ml加上 20 %三唑酮乳油 50 ml或者 2 %戊唑醇湿拌剂 75g 放入喷雾器内,加水 3 kg斤 搅匀边喷边拌。拌种凉
7、干 后 播种。 6.3.3 播期 DB42/T 1164 2016 3 10 月中下旬播种,鄂东地区及江汉平原宜 10 月下旬至 11 月初播种。 6.3.4 播量 ( 8 10) kg/667m2。 6.3.5 播种方式及质量 机械条播,行距 20 cm 25 cm,播种深度 2 cm 3 cm。播种均匀 ,不重播,不漏播,深浅一致, 覆土严 实 ,地头整齐。旋耕地块播种后要镇压。 6.4 苗期管理 6.4.1 壮苗标准 小麦进入越冬期:主茎 5叶 1心到 6叶 1心,单株 2 3个分蘖,总茎蘖数 ( 50 60) 万 /667m2。 6.4.2 管理措施 6.4.2.1 查苗 补种 出苗后
8、及时查苗补种、疏密补稀。对行内 10 cm以上缺苗断垄地段,及早催芽补种。 6.4.2.2 化学除草 根据 杂草 的不同类型,采用以下三种方法进行。 a) 阔叶杂草的防治: 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 50 ml 70 ml /667m2,或 75%苯磺隆干悬浮剂 1 g 2 g /667m2,或 48 %麦草畏水剂 20ml 30ml /667m2,于杂草 3 5 叶期兑水(手动喷雾器亩用水量 40 kg, 机动弥雾机用水量 20 kg 均匀喷雾。 b) 禾本科杂草的防治:用 6.9 %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 50 ml 70 ml /667m2,或 15 %炔草酯可湿性 粉剂 20g 30g /6
9、67m2,于杂草 3 5 叶期,兑水均匀喷雾。 c) 阔叶 与 禾本科杂草混生的防治: 3.6 %二磺 甲碘隆水分散粒剂 15g 25g /667m2,或 7.5 %啶磺草 胺水分散粒剂 10g 13g /667m2, 于杂草 3 5 叶期,兑水均匀喷雾。 6.4.3 控制旺 苗 播种偏早、播种量过大,有旺长迹象的田块,冬前可进行深中耕,在小麦行间深锄 5cm 7cm,切 断部分根系, 控制麦苗旺长;镇压或五叶一心期施多效挫控旺 。 6.5 中后期管理 DB42/T 1164 2016 4 6.5.1 清沟排水 小麦拔节前后, 及时清沟 ,确保排水畅通,做到雨后无积水。 6.5.2 化控 防
10、倒 小麦起身期 每 667m2用助壮素水剂 15 ml 20 ml、缩节胺粉剂 3.5 g 5 g等植物生长抑制剂 ,兑水 40 kg 50 kg进行化控防倒 。 6.5.3 主要 病虫害 防治 6.5.3.1 纹枯病 小麦 拔节 初期病株 率达 20 %的田块 每 667m2选用 20%井冈霉素 ( 有效成分 9 g) ,或丙环唑乳油 ( 有 效成分 9 g) ,兑水 40 kg喷药,重点喷施小麦茎基部 。 6.5.3.2 条锈病 春季病叶率达 5%时,每 667m2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 9 g 15 g),或 12.5 %烯唑醇可湿 粉或乳油(有效成分 8g 12g)兑水
11、喷雾防治。重病田 7d 10d后再补喷一次。 6.5.3.3 白粉病 春季病叶率达 20%时, 每 667m2用 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有效成分 9 g 15 g),或 12.5%烯唑醇可湿 粉或乳油 (有效成分 8g 12g) 兑水喷雾防治。重病田 7 10d后再补喷一次 。 6.5.3.4 赤霉病 抽穗期到扬花期每 667m2用 50%多菌灵悬浮剂(有效成分 50g 75g),或 75%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 剂(有效成分 50g 75g)兑水 40kg均匀喷雾于小麦穗部 。 6.5.3.5 蚜虫 当百株蚜量苗期大于 500头、穗期大于 800头, 每 667m2选用吡虫啉有效成分 3g 10g,或啶虫脒 (有 效成分 1.5g 2g), 兑水 40kg喷雾防治 。 7 收获 完熟期收获,单收、单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