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B 52 D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51/T 15772013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2013 - 06 - 01 发布 2013 - 07 - 01 实施 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布 DB51/T 15772013 I 目 次 前 言 . . II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解释 . . 1 4 环境条件 . . 1 5 设施 . . 2 6 亲蟹培育 . . 3 7 人工促产 . . 4 8 抱卵蟹孵化 . . 5 9 人工育苗 . . 5 10 出池 . . 7 11 档案记录 . . 7 DB51/T 1577
2、2013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四川省水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本标准由绵阳市水产站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赖文安、陈显友、庞卫红、刘 勇、唐 琪。 DB51/T 15772013 1 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 人工繁殖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人工繁殖的环境条件、亲蟹选育、人工促产、抱卵 蟹孵化、溞状幼体培育、大眼幼体淡化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中华绒螯蟹的工厂化人工繁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
3、(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T 18407 4 农产品安全质量 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DB34/T 218-2001 长江中华绒螯蟹原种选择标准及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2003)第 31号令 3 术语解释 Z1:刚从蟹卵中孵出脱离母体到完成第一次变态的溞状幼体。 Z2: Z1到完成第二次变态的溞状幼体。 Z3: Z2到完成第三次变态的溞状幼体。 Z4: Z3到
4、完成第四次变态的溞状幼体。 Z5: Z4到完成第五次变态的溞状幼体。 M:即河蟹大眼幼体。指溞状幼体经五次变态后的蟹苗。 4 环境条件 4.1 场地选择 环境安静,背风向阳,水量充足,排灌方便。符合 GB/T 18407 4的规定。 4.2 水质 水源水质符合 GB 11607的规定,养殖用水符合 NY 5051的规定。 4.2.1 亲蟹培育 DB51/T 15772013 2 水体溶氧 5mg/L; pH7.0 9.0;透 明 度 30cm; NH3N 0.1 mg/L,不 含 H2S。其他应符合 NY 5051 的规定。 4.2.2 产卵孵化 总盐度 8 33,含 Ca2+144 mg/L
5、 335 mg/L、 Mg2+461 mg/L 935 mg/L、 K+200 mg/L 400 mg/L、 Fe2+0.02 mg/L 0.05 mg/L, Mg2+: Ca2+为 2.0:1 3.0:1。其他应符合 NY 5051的规定。 4.2.3 育苗 pH 7.5 8.5,总氨氮控制在 1.5mg/L以下,亚硝态氮控制在 0.5mg/L以下。其他同 4.2.3。 5 设施 5.1 亲蟹培育池 5.1.1 土池 面积 667 2000,池深 1.5m 2.0m,池角圆弧形,底泥厚度 10,底泥总氮 0.1%,蟹池四周 或中央垒上土埂。 5.1.2 水泥池 池底铺 5 10厚壤土,池底放
6、砖瓦、块石等作成人工蟹穴。其它同 5.1.1。 5.1.3 防逃设施 用钙塑板,石棉板、玻璃钢、白铁皮、尼龙薄膜等材料设置防逃墙,高 0.6m以上,在顶部向池内出 檐 15 20。在进水口、排水口和溢水口安装用铁丝网做成的防逃设施。 5.2 亲蟹交配池 面积 300 1500,水深 1.5 m,池底铺细沙 10 15。防逃设施同 5.1.3。 5.3 育苗车间 屋顶为玻璃钢、尼龙薄膜或塑料板,进光面 80%,建筑面积 1000左右,室内建育苗池 700 800 。 5.3.1 水泥育苗池 近方形或略呈长方形,大小规格无严格要求,一般每个 20 m 3 30m 3 。 5.3.2 玻璃钢育苗器
7、圆筒形,直径为 8 m,深 1.6 2.0 m。底略呈锅底状,并有出水孔一个。 5.4 饵料车间 同 5.3。 5.5 蟹笼 直径 50,高 20,外罩 5目聚乙烯网片。 DB51/T 15772013 3 6 亲蟹培育 6.1 亲蟹 6.1.1 来源 中华绒螯蟹良(原)种场培育的亲蟹,江河、湖泊捕捉的性成熟野生蟹。雌雄亲蟹最好来源于不同 地点,并经检疫合格。 6.1.2 亲蟹选择 6.1.2.1 时间 每年 10月 12月,最好在立冬前后。 6.1.2.2 性状 符合 DB34/T 218-2001的规定,性腺发育良好。成熟雌蟹腹部呈圆形,成熟雄蟹腹部呈细长钟形。 6.1.3 年龄与体重 二
8、秋龄绿蟹。雌蟹体重 100g,雄蟹体重 150g。 6.1.4 雌雄比例 =2: 1 3 1。 6.2 亲蟹运输 将选好的亲蟹腹部朝下,平放入湿蒲包内扎紧,每包放亲蟹 10 15kg,放入竹筐内,勿使受压晃 动,途中不可日晒、风吹、雨淋,也不可置于不通风的室内。 6.3 放养前准备 6.3.1 亲蟹池消毒 亲蟹放养前 7d 10d,排干池水,每 667用 50 75kg生石灰或 6 10福尔马林消毒。 6.3.2 种草 在蟹池四周或中央的土埂上种植挺水植物和沉水植物。 6.3.3 注水 注水深至 1.0m 1.5m。 6.4 亲蟹放养 6.4.1 消毒 高锰酸钾溶液 15 mg/L 20mg/
9、L,浸泡 15min 20 min,药液现用现配,药浴(泡)时避光。或用硫 酸铜溶液 8 mg/L浸泡 10 min 15 min。 6.4.2 放养密度 DB51/T 15772013 4 120 250kg/ 666.7,雌雄分养。 6.5 饲养管理 6.5.1 投饲 6.5.1.1 饲料种类 小杂鱼、螺蛳、蚕蛹、豆饼、谷类、水草、菜类、瓜果、配合饲料。 6.5.1.2 饲料质量 鲜活饲料新鲜、适口、营养丰富,无污染。配合饲料符合 NY 5072的规定。 6.5.1.3 鲜活饲料消毒 用 20 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碾碎的的鲜活饵料 10 min 20 min;或以 0.1mg/L二氧
10、化氯溶液养殖 饵料生物 8h 3d。 6.5.1.4 投喂方法 饲料投放于池四周的浅水区,坚持 “四定 ”投喂。 6.5.1.5 投喂量 水温 10开始投饵,日投喂量为蟹体 2% 5%。 6.5.2 水质调节 每 7d 10d加注新水一次,水温 15时,增加注换水次数。 6.5.3 日常管理 经常检查防逃设备,防止亲蟹逃逸;仔细观察亲蟹摄食、活动情况及水质变化情况;及时清除残饵、 污物,保持池塘清洁;定时测定温度、溶氧、氨氮、亚硝酸盐、 pH等环境因子。 7 人工促产 7.1 促产时间 每年 1月 3月,水温 10左右时。 7.2 配制人工半咸水 添加各种盐类溶入水中,充分搅拌,使配制的半咸水
11、达到 4.2.2要求的浓度。将配制好的人工半咸水 沉淀、过滤、曝气, 1d 2d后可用。 7.3 交配池消毒 用 150 mg/L 200 mg/L的漂白粉液冲刷,再用淡水冲净。 7.4 交配池注水 放入配制好的人工半咸水,注水深度 0.5m 0.6m。 DB51/T 15772013 5 7.5 亲蟹放养 将雌雄亲蟹按 6.4.1的方法消毒后,按 6.1.4要求的比例放入交配池, 3只 5只 /。抱卵蟹移出 7d 15d后, 90左右的雌蟹抱卵后,将抱卵蟹捕出,放入温室内的水泥育苗池或玻璃钢育苗器进行培育。 8 抱卵蟹孵化 8.1 培育池水温 适宜水温为 10 20。温度变化不超过 0.5
12、1.0 8.2 放养密度 按 6.4.1的方法消毒, 3只 /。 8.3 饲料投喂 投饲方法同 6.5.1.4,饲料要求质优量足。 8.4 水质调节 每 d的换水量为总水体的 20 25;每 d用鼓风机鼓风充气,保证溶氧充足。 8.5 抱卵蟹装笼 8.5.1 装笼时机 当腹部所怀卵粒绝大部分透明,胚胎出现眼点和心脏跳动,至心跳 120次 / min 180次 / min时。 8.5.2 装笼密度 选择发育时相一致的抱卵蟹装笼,每笼装蟹 4只 6只。 9 人工育苗 9.1 育苗池准备 9.1.1 清池消毒 用 200mg/L漂白粉溶液泼洒池壁,保持 1天,冲洗干净后再用 20mg/L的高锰酸钾泼
13、洒墙壁, 1h后用 经过滤的水冲洗池子,直至冲洗干净。 9.1.2 设置增氧设备 摆好气泡石, 2个 /。 9.1.3 培育天然饵料 9.1.3.1 注水 注入经过滤的人工配制半咸水 50 ,用 50mg/L 的漂白粉消毒,曝气 1 天后用 3mg/L 硫代硫酸钠泼洒。 9.1.3.2 施肥 全池泼洒 2mg/L 的硝酸钠和 0.4mg/L 的磷酸二氢钾。隔 1d2d 施肥 1 次。 9.1.3.3 接种 按海水与纯种藻 20:1 的比例进行接种入池。 DB51/T 15772013 6 9.2 布苗 9.2.1 挂笼入池 将经消毒装笼的抱卵蟹挂入育苗池。抱卵蟹数量 (幼体放养密度 培育池水体
14、体积 ) (平均每只蟹 抱卵量 孵化率 )。 9.2.2 布苗密度 当育苗池溞状幼体密度达到 15万只 /m3 30万只 /m3,及时将还未孵幼的抱卵蟹转移放入另一只孵 幼池继续孵幼,将孵出幼体的雌蟹转入亲蟹饲养池进行强化培育。 9.2.3 注意事项 要求同一池的抱卵蟹能在 8h内放散溞状幼体达到规定的放养密度。 9.3 投饵 9.3.1 饵料来源 9.3.1.1 饵料车间培育 根据蟹苗生长发育需要,抱卵蟹入池孵幼前半个月,在饵料车间内培育轮虫、丰年虫、大型浮游动 物等鲜活饵料。 9.3.1.2 人工饲料 鱼、虾肉或鸡蛋黄。 9.3.2 投饵时机 镜检天然饵料摄食率, 70%饱胃率开始增加投喂
15、人工饵料。 9.3.3 饵料消毒 投喂前用 20 mg/L 200 mg/L二氧化氯溶液,浸泡鲜活饵料 10 min 20 min。 9.3.4 投饵原则 少量多次,根据幼体数量、摄食、生长情况变化而增减,动物性活饵料必须当天吃完,投喂人工饲 料不得引起水质恶化。 9.3.5 投饵次数 全池泼洒, 4次 /d 6次 /d。 9.4 调控水质 保持池水盐度、 pH值的稳定,定时排污,防止发生突然变化。定期加、换水: Z1、 Z2每天加水一 次,加水量为池水的 1/5,不排水。 Z3每天换水一次,换水量以 25%左右为宜。 Z4每天换水一次,换水 量不高于 50%。 Z5和 M每天换水 2次,换水
16、量 100-200%。 9.4.1 人工控温 Z1 Z5控制在 22 23,在变态时间延长或变态不整齐时突升 1 ;变 M时突升 2。 DB51/T 15772013 7 9.4.2 充气 用罗茨鼓风机持续向育苗池充气,保证溶氧 5 mg/L,上下水体溶氧分布均匀,幼体在池内始终保 持分散状态。 9.5 疾病防治 药物的使用按 NY 5071规定执行。 Z3变齐后,育苗池用 25mg/L 30mg/L甲醛消毒处理 1次,时间为 10h;Z4 Z5每天用 0.5mg/L的高锰 酸钾或 1mg/L的二氧化氯全池泼洒一次 ;Z5变态整齐后第二天用 35mg/L 40mg/L甲醛处理 1次时间为 8h
17、; 如育苗池底有臭味,将蟹苗移至与旧池水质情况接近的就近新池,时间选在 Z4期以后到 Z5期第二天。 9.6 日常管理 每天早、中、晚各检查 1次幼体生长发育变态情况;每天早、中、晚用显微镜各检查 1次幼体的摄食 情况;定时测试水温、水质;根据检查掌握的情况,调整各项饲养管理技术措施;检查发电机以及发电 用油情况,遇停电及时发电,保证温室和增氧用电。 10 出池 淡化 3日龄 M后,开始不断向育苗池中注入淡水,降低盐度,至 6日龄 M,池水盐度下降至 3以下; 降低水温 逐渐与室外一致。出池时间, M变态整齐后 6.5d 8d,出池销售或转入淡水养殖。 11 档案记录 根据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做好记录。 _ DB51/T 1577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