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5 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1522726 上传时间:2021-11-27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545.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5 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B15 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B15 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B15 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B15 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20.01 CCS B1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110202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Sorghum Resistance to Anthracnose 2021-03-25发布 2021-04-25实施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5/T 21102021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内蒙古自治区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M/TC 20)归口。

2、本文件起草单位: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岩、徐秀德、文辉、王盛男、王立新、娜日娜、巴图、成慧娟、陈琪、赵剑 平、荣迪、邓宇、边丽梅、刘迎春、乌仁图雅、李红梅、李银换、张立华。 DB15/T 21102021 1 高粱炭疽病抗性鉴定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粱抗炭疽病 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a (Ces.) G. W. Wilson鉴定技术中病 原物接种体制备、田间接种方法、病情调查、抗性评价和鉴定。 本文件适用于高粱Sorghum bicolor (L.) Moench品系、品种、杂交种及高粱种质资源对炭疽病 田间抗性鉴定。 2 规范性引

3、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粱炭疽病 sorghum anthracnose 高粱炭疽病由禾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raminicolum (Ces.) G. W. Wilson,Colletotrichum sublineolum P. Henn in Kabat & Bubk侵染引起的病害。 3.2 抗病性鉴定identification of disease resistance 通过适宜技术方法鉴别植物对其特定侵染性病害的抵抗水平。 4 高粱炭疽病菌接种体制备 4.1 病原物分离 将采集的高粱炭疽病叶片用清

4、水洗净表面,在病斑的病健交界处剪取3 mm 5 mm的发病组织,用2 % 的次氯酸钠溶液表面消毒2 min,无菌水漂洗3次,置于水琼脂培养基(WA)上,25 培养3 d5 d。 待病组织周围出现菌落后,进行单孢纯化,经致病性测定,确定为高粱炭疽病病原菌后,4 短期保存 或20 %甘油液体中-40 长期保存。 4.2 接种体繁殖 接种前在酪蛋白-乳糖水解液培养基(CLH,配方见附录A)上进行病原物接种体的繁殖,具体操作程 序:打取5块直径9 mm高粱炭疽病菌的菌块均匀放置在CLH培养基平板上,23 光暗交替培养10 d15 d。 待菌落表面产生橘红色的分生孢子团时,用无菌水将分生孢子洗下,配制成

5、孢子悬浮液(浓度3 105 个/mL),供田间接种使用。 DB15/T 21102021 2 5 田间抗性鉴定 5.1 鉴定小区设计 鉴定材料按品种生育期分组,组内鉴定的品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0 m2,3次重复。每20份鉴定材 料设1组感病对照。 5.2 种植要求 鉴定材料播种时间与大田生产播种时间相同,土壤肥力水平和栽培管理与大田生产相同。 5.3 接种 5.3.1 接种期 接种期为植株喇叭口期,即911片叶的展叶期接种。 5.3.2 接种方法 在上述配制好的病菌孢子悬浮液中按照500 :1的比例加入Tween20溶液,以增加孢子悬浮液的展布性。 将配制好的接种液均匀喷雾到喇叭口中,每株接

6、种10 mL。接种应在阴天或傍晚进行。在接种期间若遇 干旱天气,应在接种后24 h内进行人工辅助喷雾保湿。 6 病情调查 6.1 调查时间 接种后60 d左右,即高粱籽粒乳熟期进行调查。 6.2 调查方法 对小区内全部样本进行调查。调查按照表1高粱抗炭疽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标准进行。 DB15/T 21102021 3 表1 高粱抗炭疽病鉴定病情级别划分标准 病情级别 病害症状描述 0 植株健康,叶片上无可见病斑。 1 植株无明显症状,叶片上有少量褪绿斑点,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以下。 3 植株叶片上有红色或褐色病斑,病斑面积占叶面积5%20%;病斑上不产生或有少量分生孢 子器产生。 5 植株叶片

7、上病斑较多,病斑面积占叶面积21%40%;病斑上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器。 7 植株叶片上病斑连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41%70%;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分生孢子器,部分 叶片枯死。 9 大部分叶片病斑连片,病斑面积占叶面积70%以上,病斑上产生大量黑色分生孢子器,植株 整株枯死。 6.3 病情指数计算 根据高粱接种后的病情级别,调查并记录各级发病株数,计算病情指数。 病情指数=(各级病株数相应病级)/调查总株数最高级别100。 7 抗性评价 7.1 鉴定有效性判别 当感病对照材料达到9级,该批次高粱抗炭疽病水平鉴定视为有效。 7.2 抗性评价标准 依据鉴定材料接种后的病情指数,按照表2进行抗性级别划分。

8、 表2 高粱对炭疽病抗性评价标准 抗性评价 病情指数(DI)范围 免疫Immunity(IM) DI=0 高抗Highly resistant(HR) 0DI20.0 中抗Moderately resistant(MR) 20.0DI55.0 感 Susceptible (S) 55.0DI80.0 高感Highly susceptible(HS) DI80.0 8 鉴定记载表格 高粱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记载表格见表3。 DB15/T 21102021 4 表3 年高粱抗炭疽病鉴定结果记载表 编 号 品种名称 来 源 病情级 别 植株数 抗性评价 0 1 3 5 7 9 0 1 3 5 7 9 注

9、 1: 鉴定地点 注 2: 接种病原菌分离物编号 注 3: 接种日期 调查日期 鉴定技术负责人(签字): DB15/T 21102021 5 附录A (资料性) 酪蛋白-乳糖水解液培养基 配方:乳糖37.5 g,干酪素水解物3.0 g,磷酸二氢钾1.0 g,硫酸镁0.5 g,微量元素九水硝酸铁 723.5 mg,七水硫酸锌439.8 mg,四水硫酸锰203.0 mg,蒸馏水1000 mL,加入硫酸使之变成澄清的溶液2.0 mL,琼脂15.0 g,加水至1 L,121 高压灭菌15 min,调节pH到6,冷却后备用。 DB15/T 21102021 6 参考文献 1Monika Singh K. Chaudhary K. S. Boora. RAPD-based SCAR marker SCA 12 linked to recessive gene conferring resistance to anthracnose in sorghum Sorghum bicolor (L.) Moench.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2006,114:1871Mo 2张长伟,潘学贤,汪远宏,等.高粱炭疽病的严重度和品种抗性分级标准J.云南农业大学学 报,1998,13(1):37-4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