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99 CCS B41 4117 驻马店市 地方 标准 DB 4117/T 169.33 202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 33 部分:牛结节性皮肤病 2021 - 09 - 29 发布 2021 - 10 - 29 实施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 4117/T 169.33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标准由驻马店市畜牧局提出。 本标准 由驻马 店市畜牧兽医标准 化技术 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驻马店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焦作市畜产品质量
2、安全监测中心、西华县动物 卫生监督所、河南省现代中兽医研究院、济源市畜牧技术推广站、遂平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正阳 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扶沟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上蔡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武陟县动物 卫生监督所、滑县动物卫生监督所、焦作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泌阳县畜牧技术服务中心、泌阳县 兽药饲料监督监察所、西华县畜牧技术指导站、泌阳县种畜场、确山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泌阳县 动物卫生监督所、泌阳县家畜改良站、滑县农业农村局、正阳县兽药饲料质 量检验监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永彬、马超越、关婷婷 、 李晓庆、陈鹏举、陈利霞、李春芳、黄树林、闫雪 萍、杨海洋、 李俊伟 、
3、刘瑞博、吴莹丽、赵培任、李朋、李建、李 保聚、张永光、曹华栋、曹继伟、张 勇、邢龙、李欣蔚、吉大尉、陈会芳 、孙政豪。 本文件为首次发布。 DB4117/T 169.33 2021 2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技术规范 第 33 部分 : 牛结节性皮肤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术语和定义、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常规流行病学调查、紧急流 行病学调查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牛结节性皮肤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39602 牛结节性皮肤病诊断技术 NY/T 541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 DB4117/T 217.1 动物疫病紧急流行病学调查技术指南 第 1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牛结节性皮肤病 牛结节性皮肤病是由痘病毒科山羊痘病毒属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引起的牛全身性感染疫病 ,临床以 皮肤出现结节为特征 ,该病不传染人 ,不属于 人兽共患病。 4 现场调查生物安全防护 调查采样人员防护 4.1 4.1.1 个人防护穿戴顺序。依次是口罩、工作帽、防护服、防护眼睛、防护靴、双层手套,将手套套 在防护服袖口外面。 4.1.2
5、 个人防护脱掉顺序。依次是脱第一层手套、摘下防护眼睛、脱防护服、脱防护靴、摘帽子、脱 一只手套、摘口罩、脱掉另一只手套。 安全防护要求 4.2 疑似炭疽时,不得解剖。 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严防人畜共患病感染,同时做好环境消毒及动物活组织的无害 化处理。 调查采样人员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不得造成流行病学调查点之间交叉感染。 DB4117/T 169.33 2021 3 5 诊断指标 流行病学 5.1 5.1.1 传染源 感染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的牛。感染牛和发病牛的皮肤结节、唾液、精液等含有病毒。 5.1.2 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吸血昆虫 (蚊、蝇、蠓、虻、蜱等 )叮咬传播。可通过相
6、互舔舐传播 ,摄入被污染的饲料和 饮水也会感染该病 ,共用污染的针头也会导致在群内传播。感染公牛的精液中带有病毒 ,可通过自然交配 或人工授精传播 。 5.1.3 易感动物 能感染所有牛 ,黄牛、奶牛、水牛等易感 ,无年龄差异。 5.1.4 潜伏期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 ,潜伏期为 28天。 5.1.5 发病率和病死率 发病率可达 2 % 45 %。病死率一般低于 10 %。 5.1.6 季节性 该病主要发生于吸血虫媒活跃季节。 临床症状 5.2 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跟动物的健康状况和感染的病毒量有关。体温升高 ,可达 41 ,可持续 1周。浅 表淋巴结肿大 ,特别是肩前淋巴结肿大。奶牛
7、产奶量下降。精神消沉 ,不愿活动。眼结膜炎 ,流鼻涕 ,流涎。 发热后 48小时皮肤上会出现直径 10 mm 50 mm的结节 ,以头、颈、肩部、乳房、外阴、阴囊等部位居多。 结节可能破溃 ,吸引蝇蛆 ,反复结痂 ,迁延数月不愈。口腔黏膜出现水泡 ,继而溃破和糜烂。牛的四肢及腹 部、会阴等部位水肿 ,导致牛不愿活动。 公牛可能暂时或永久性不育。怀孕母牛流产 ,发情延迟可达数月。 病理变化 5.3 消化道和呼吸道内表面有结节病变。淋巴结肿大 ,出血。心脏肿大 ,心肌外表充血、出血 ,呈现斑 块状瘀血。肺脏肿大 ,有少量出血点。肾脏表面有出血点。气管粘膜充血 ,气管内有大量粘液。肝脏 肿大 ,边缘
8、钝圆。胆囊肿大 ,为正常 2 3 倍 ,外壁有出血斑。脾脏肿大 ,质地变硬 ,有出血状况。胃粘膜 出血。小肠弥漫性出血。 实验室检测 5.4 5.4.1 样品采集 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时,应立即按照 GB/T 39602和 NY/T 541的要求采集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 附录 C,进一步进行实验室诊断 。 DB4117/T 169.33 2021 4 5.4.2 病原学检测 5.4.2.1 病毒核酸检测 可采用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实时荧光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普通 PCR方法)等方法。 具体 操作可 按照 GB/T 39602规定执行 。 5.4.2.2 抗体检测 可采集全血分离血
9、清用于抗体检测,可采用病毒中和试验等试验方法。 具体操作可按照 GB/T 39602 规定执行。 综合判定 5.5 5.5.1 疑似 凡符合牛结节性皮肤病流行病学特点,具有 5.2和 5.3临床诊断特点的病例,可判为牛结节性皮肤病 疑似病例。 5.5.2 确诊 5.5.2.1 临床判定为疑似的易感牛群,经病毒核酸检测(见 5.4.2.1)任一项检测出牛结节性皮肤病 病毒核酸的,可判定为牛结节性皮肤病发病。 5.5.2.2 临床无明显特异症状的非免疫牛群经病毒中和试验(见 5.4.2.2)检测出抗体,可判为该动 物曾经疑似感染过牛结节性皮肤病病毒,需结合其他方法进行综合诊断。 5.5.2.3 临
10、床无明显特异症状的易感牛群 , 经 5.4.2.1 中任一项检测出阳性的,可判为牛结节性皮肤 病带毒(潜伏感染或持续感染)。 6 常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任务 6.1 调查 牛结节性皮肤病 的发生情况,了解其临床症状、流行强度和流行规律,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 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调查程序 6.2 6.2.1 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县级监测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 2 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 1 次,每月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写附 录 A、附录 B 相关表格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6.2.2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级监测
11、网点和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为流行病学调查点,每个监 测网点每年不少于 2 次,固定流行病学调查点每月实施 1 次 ,每月对全市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汇总同时填 写附录 A、附录 B 相关表格并上报至省、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 。 6.2.3 国家有特殊要求的,按照要求进行。 调查要求 6.3 DB4117/T 169.33 2021 5 采用询问、信访、问卷填写、现场查看、查阅资料和检测等方式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分动物种 类填写常规流行病学调查表及相关养殖场信息 (附录 A、附录 B)。 7 紧急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任务 7.1 在紧急调查过程中发现牛结节性皮肤病较短 时候内出现大批牛群发病,且蔓延
12、较快时启动流行病学 调查, 掌握牛结节性皮肤病突发情况,分析可能扩散范围,为预警预报提供依据,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调查程序 7.2 7.2.1 市、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疑似病例报告或调查中发现疑 似病例,应立即核实信息, 进行初步调查并填写紧急流行病学调查表按照 DB4117/T 217.1 附录 A、附录 B、附录 C、附录 D,同时 按规定报告疫情至市 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市级动物疫病预 防控制机构开展现场调查。 7.2.2 市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按照市动物疫情主管部门的要求及时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开展 流行病学调查。 7.2.3 采集样品
13、时进行实验室检测。疑似牛结节性皮肤病时,应立即按照 GB/T 18645 和 NY/T 541 的 要求采集 病料并填写样品采集登记表 附录 C 进行实验室诊断 。 7.2.4 现场调查人员进一步核实情况后,采集有关信息,详细、全面、准确收集相关信息。 7.2.5 现场调查人员根据获取的信息,描述动物疫情现状(时间、空间和群间分布等),分析疫病来 源,判断疫情发展趋势,提出控制措施建议,形成调查评估报告。怀疑疫情扩散时,在高风险地区开展 追踪调查。 7.2.6 对现场调查人员的调查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并及时上报至市级动物疫情主管部门。 工作要求 7.3 采取问卷调查、现场调查、查阅历史资料和采样检
14、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结合全市流行病学调查方案按时完成调查、采样和检测工作,并及时收集数据、汇总和分析,撰写 调查报告。 调查步骤和内容 7.4 组织准备、确定疫情存在、建立病例定义、开展调查按照 DB4117/T 217.1执行。 结果分析和报告 7.5 描述病例的三间分布、建立并验证假设、措施建议及报告按照 DB4117/T 217.1执行 。 A A DB4117/T 169.33 2021 6 附录 A (规范性) 牛场 /户流行病学调查表 A.1 表 A.1 规定了牛场 /户流行病学调查表式样。 表 A.1 牛场 /户流行病学调查表 场 /户名称 开始养牛时间 年 月 牛场地址 县
15、乡 /镇 /街道办 村;东经 ,北纬 。 1 现养殖情况(头) 奶牛 肉牛 水牛 其它 品 种 现存栏 2防疫状况 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有 无 防疫设施: 场舍有门禁 入口有 消毒设施 进场消毒、换胶靴 定期消毒 养殖场相对独立 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场内有 场内无 交无害化处理厂 3疫苗使用情况 疫苗种类 毒 株 生产企业 4临床疑似疫病发病情况(时间是发病的月份;发病数、死亡数是绝对数,不是 %)。 病 种 时间 发病数 死亡数 主要症状 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请如实填写。 填表人: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DB4117/T 169.33 2021 7
16、B B 附录 B (规范性) 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 B.1 表 B.1、 B.2 规定了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式样。 表 B.1 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式样 说 明: 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 养殖场户名称 启用时间 年 月 地 址 市 县(区、市) 乡(镇) 村 一、养殖情况 犊牛 育成牛 青年牛 泌乳牛 干奶牛 存栏数 二、口蹄疫疫苗应用情况 疫苗类型 疫苗毒株 生产企业 三、免疫注射安全 (免疫注射 3 天内,发生的临床现象) 疫苗类型 生产企业 免 疫 数 免疫前 3 天 产奶量(吨) 免疫后 3 天 产奶量(吨) 应激反 应数 应激发 病数
17、 应激死 亡数 妊娠母 牛数 流产数 四、疫苗使用后有效性(免疫保护期内,口蹄疫发病情况) 生产企业 免 疫 数 发病时间 发 病 数 死 亡 数 干奶牛 泌乳牛 青年牛 育成牛 犊牛 总体评价: 好 一般 效果不明显 无效 免疫程序: 填表人: 联系方式: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DB4117/T 169.33 2021 8 表 B.2 疫苗临床应用效果流行病学调查表 养殖场户名称 启用时间 地 址 市 县(区、市) 乡(镇) 村 一、养殖情况 育成牛 犊 牛 存栏数 二、口蹄疫疫苗应用情况 疫苗类型 疫苗毒株及 生产企业 三、免疫注射安全 (免疫注射 3 天内,发生的临床现象) 疫苗类型
18、生产企业 免疫数 应激反应数 应激发病数 应激死亡数 妊娠母牛数 流产数 四、疫苗使用后有效性(免疫保护期内,口蹄疫发病情况) 生产企业 免疫数 发病时间 发 病 数 死 亡 数 育成牛 犊 牛 总体评价: 好 一般 效果不明显 无效 免疫程序: 填表人: 联系方式: 填表时间: 年 月 日 说 明: 本表格仅作为流行病学调查专用,信息严格保密。 DB4117/T 169.33 2021 9 C C 附录 C (规范性) 样品采集登记表 C.1 表 C.1 规定了样品采集登记表式样。 表 C.1 样品采集登记表 县 /乡名称 : 被采样单位名称 采样地点 联系人 联系电话 邮编 动物类别 样品
19、名称 采样日期 动物种类 日龄 存栏量 样品数量 样品编号 被采样动物 临床情况 被采样 动物免 疫情况 免疫 病种 疫苗 类型 疫苗 厂家 疫苗批号 免疫 次数 末次免疫剂量 末次免疫至采样的 间隔天数 检测目的 被采样单位盖章或签名 年 月 日 采样单位盖章 采样人 签名 年 月 日 备注 注 1: 样品类型指全血、血清、拭子、组织样品等。 注 2: 动物种类指种公猪、种母猪、后备母猪、蛋种鸡、肉种鸡、商品鸡、蛋鸭、肉鸭、犬等。 注 3: 疫苗类型应注明,如口蹄疫疫苗应注明是 O型、 A型、 O型 -亚洲型或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应注明是细胞苗 或组织苗,禽流感疫苗标注毒株类型。 此单一式三份,第一联由采样单位保存、第二联随样品、第三联由被采样单位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