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 CCS B 22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5272021 代替 DB35/T 15272015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范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the ratooning rice 2021 - 11 - 23发布 2022 - 02 - 23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 15272021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一般要求 . 2 5 人工插秧人工收割再生稻栽培技术 . 2 6 机插机收再生稻栽培技术 . 4 DB35/T 15272021 I
2、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代替DB35/T 15272015再生稻栽培技术规范,与DB35/T 1527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 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增加了“倒节位”的术语和定义(见 3.5); b) 增加了“机插机收再生稻栽培技术”(见第 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农林大学提出。 本文件由福建省农业农村厅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农村厅。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鸿飞、张志兴、方长旬、林武、
3、傅志伟、陈濠、姚文辉、林文雄。 本文件于2015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5/T 15272021 1 再生稻栽培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再生稻的一般要求、人工插秧人工收割再生稻栽培技术、机插机收再生稻栽培技术。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再生稻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
4、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847 水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15322007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技术规程 NY/T 1922 机插育秧技术规程 NY/T 5117 无公害食品 水稻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再生稻 ratoon rice 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稻桩上存活的腋芽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的水稻种植方式,即种一茬 收获两回,包含头季稻和再生季稻。 3.2 头季稻 first crop 在再生稻栽培中,第一季收获的水稻。 3.3 再生季稻 ratoonin
5、g rice 头季稻收割后,通过栽培技术措施使稻桩上腋芽萌发生长成穗再收获的一季水稻。 3.4 再生力 ratooning ability 头季稻收割后稻桩存活的腋芽长成的最高再生分蘖数。 3.5 倒节位 node from the top to the bottom 从稻株上部向下部计算节位顺序,用以表示该节位在稻株上的位置。 DB35/T 15272021 2 4 一般要求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847的规定。 4.2 优选良田 选择耕层深厚、耕性良好、肥力较高、田面平整、排灌方便、保水力强的田块。 4.3 品种选择 选用通过审定、低节位再生能力强、适宜当地种植的水稻品种,种子
6、质量应符合GB 4404.1的要求。 4.4 播期选择 早稻再生稻栽培模式的头季稻播种时间,在3月旬平均气温12 的适宜播种期内尽量早播。 4.5 肥料使用 应符合NY/T 496和NY/T 5117的规定。 4.6 农药使用 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和NY/T 5117的规定。 4.7 有害生物控制 应符合NY/T 5117的规定。 5 人工插秧人工收割再生稻栽培技术 5.1 育秧技术 选用旱育秧技术,按照NY/T 1532-2007的5.2.2规定执行。 5.2 开沟起垄(畦) 采用垄(畦)栽培;移栽前,在大田四周和田中开好排水沟和工作沟,四周排水沟要求沟宽
7、30 cm, 沟深20 cm25 cm,田中每1.5 m开一条工作沟,沟宽30 cm,沟深15 cm20 cm,使沟与沟连通,利于 排灌,开好排水沟后,耙平厢面。 5.3 移栽秧龄 秧龄25 d35 d,叶龄5.56.5叶,秧苗带23个蘖时适时移栽。 5.4 插植密度 采用行株距9寸4寸或6寸5寸插植,一般每667 m 2 插1.72.0万蔸(丛),常规稻丛插34粒谷, 杂交稻丛插12粒谷。 DB35/T 15272021 3 5.5 头季稻施肥管理 5.5.1 施肥总量及比例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头季稻施肥量:每667 m 2 施纯氮(N)12 kg15 kg,磷(P2O5
8、) 6 kg7.5 kg,钾(K2O)12 kg15 kg,氮:磷:钾(N:P2O5:K2O)比例为1:0.5:1。 5.5.2 施肥方法 氮肥用量的40%作为基肥,30%作为分蘖肥,30%作为穗肥;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用量的 50%作为基肥,30%作为分蘖肥,20%作为穗肥。 5.6 头季稻收割留桩 头季稻完熟期抢晴收割。在海拔300 m500 m中稻区留高桩,割桩位置在倒2节位芽上方10 cm;在 海拔300 m以下或“早稻再生稻”区留中高桩,割桩位置在倒3节位芽上方8 cm10 cm,收割时齐割、 平割,不踩稻桩,不伤稻桩。 5.7 再生季稻施肥管理 5.7.1 施肥总量 肥料使
9、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再季稻施肥量:每667 m 2 施纯氮(N)11.5 kg14.5 kg,钾(K2O) 8 kg10 kg。 5.7.2 施肥方法 氮肥用量的80%作为促芽肥,20%作为促苗肥;钾肥用量的60%作为促芽肥,40%作为促苗肥。促芽肥 于头季稻齐穗后15 d20 d分两次隔天施用,促苗肥于头季稻收割后2 d3 d内结合复水施用。 5.8 水分管理 5.8.1 灌溉水质要求 应符合GB 5084的要求。 5.8.2 头季稻水分管理 头季稻水分管理上掌握“三水三湿两干”原则。返青期、孕穗期、开花期灌寸水;分蘖期、穗形成 期和灌浆前中期采用湿润间歇性灌溉为主。 做好烤田和
10、搁田: 烤田在苗数达到够苗数的80%90%时进行, 烤到田面微裂呈鸡爪痕, 脚踩不陷泥, 有脚印不粘泥为度; 搁田在头季稻收割前施用促芽肥或保根肥后, 让水层自然落干后进行搁田,直至头季收割,头季采用机收的,搁田以收割机碾压时稻田土壤不明显沉 降破坏,但不过度发白为宜。 5.8.3 再生季稻水分管理 再生季稻采取“湿润发苗、浅水长苗、水层养穗、干湿交替”的原则。头季稻收割后至腋芽长出时, 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腋芽萌发后,保持浅水直至齐穗;齐穗后,采用干湿交替直到成熟;遇到“寒 流”灌深水护苗保穗,“寒流”过后渐排水至畦面以下。 DB35/T 15272021 4 5.9 再生季稻生长调节剂使
11、用 在再生季稻抽穗60%70%时,每667 m 2 用“赤霉素”2 g、磷酸二氢钾100 g150 g,兑水50 kg喷 施。 5.10 再生稻病虫害防治 依据田间病虫测报,头季稻重点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再生季稻重点防 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掌握二化螟枯鞘3%、稻飞虱每丛有5头、纹枯病丛发病率10%、叶 瘟始发期时进行喷药防治,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NY/T 1276和NY/T 5117的规定合理用药。 5.11 再生季稻收割、晒谷、贮藏 再生季稻完熟期收割;不应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稻谷应在避光、 常温、干燥和有防潮
12、设施的地方贮藏。 6 机插机收再生稻栽培技术 6.1 育秧技术 按照NY/T 1922的规定执行。 6.2 机械整地 以旋耕为主,深度达10 cm15 cm,土壤细碎均匀一致,地表平整,高低差不超过3 cm,泡田后达 到上细下粗、细而不糊、上烂下实、泥浆沉实。 6.3 机插秧秧龄 秧龄25 d30 d,叶龄3.54.0叶时适时移栽。 6.4 机插密度 采用行株距30 cm(14 cm17 cm)机插,每667 m 2 插1.311.58万蔸(丛),栽插深度控制在 1.5 cm以内,使秧苗不漂不倒,越浅越好,杂交稻丛插35粒谷,常规稻丛插68粒谷。 6.5 机械开沟 在够苗或有效分蘖终止期,稻田
13、排干水、沉实泥后采用开沟机第一次开沟,田块四周开环沟,田中 开若干条腰沟;1 d3 d后沟中无水清沟,施穗肥前,清沟加深,达到沟深20 cm25cm,沟宽25 cm 30 cm。 6.6 头季稻施肥管理 6.6.1 施肥总量及比例 参照5.5.1执行。 6.6.2 施肥方法 氮肥用量的30%作为基肥,30%作为分蘖肥,40%作为穗肥;分蘖肥分两次施用,一次在移栽后5 d7 d 左右秧苗返青后施用,施用氮肥用量的10%,另一次在移栽后15 d叶色褪淡时施用,施用氮肥用量的20%; 磷肥作为基肥一次性施用,钾肥用量的50%作为基肥,50%作为穗肥。 DB35/T 15272021 5 6.7 头季
14、稻收割留桩 头季稻在九黄成熟时抢晴收割;在海拔300 m500 m中稻区留中低桩,割桩位置在倒3节位芽上方 5 cm10 cm;在海拔300 m以下或“早稻再生稻”区留低桩,割桩位置在倒4节位芽上方5 cm8 cm; 收后当日把堆压在稻桩上的稻草及时清理于株间。收割机收割时根据田块大小和形状采用不同收割走 向,对于比较大块的田,采用四边收割法走向,一行收割到头,收割机转弯90度,继续收割;对于长度 较长而宽度不大的田块,采用两边收割法走向,先沿长方向割到头后,转弯绕到割区另一边进行收割。 6.8 再生季稻施肥管理 6.8.1 施肥总量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的规定。再生季稻施肥量:每6
15、67 m 2 施纯氮(N)12.5 kg15.0 kg, 钾(K2O)8 kg10 kg。 6.8.2 施肥方法 氮肥用量的40%50%作为保根肥,50%60%作为促苗肥;钾肥用量的40%作为保根肥,60%作为促苗 肥;保根肥于头季稻齐穗后20 d25 d施用,促苗肥于头季稻收割后3 d5 d内结合复水施用。 6.9 水分管理 参照5.8执行。 6.10 再生季稻生长调节剂使用 参照5.9执行。 6.11 再生稻病虫害防治 参照5.10执行。 6.12 再生季稻收割、晒谷、贮藏 再生季稻谷成熟不一致,宜适当迟收,九黄以上成熟后再收割;避免在公路、沥青路面及粉尘污染 严重的地方脱粒、晒谷;稻谷应选择在避光、常温、干燥和有防潮设施的地方贮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