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220 CCS S 90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582 2022 生态环境 监测生物 安全管理 技术导则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biosafety manag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2022 05-30 发布 2022-06-30 实施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1/T 3582 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和定 义.1 4 监测 过程 生物 安全 风险 等级分 级.2 5 管
2、理 要求.2 6 人员 要求.2 7 实验 室要 求.3 8 设备 材料 要求.3 9 现场 监测 要求.3 9.1 一 般要 求.3 9.2 医 疗废 水.4 9.3 污 水处 理厂 出水.4 10 监 测过 程生 物安 全防 护 要求.4 10.1 现场 监测 及采 样过 程 防护要 求.4 10.2 样品 运输 过程 防护 要 求.4 10.3 实验 室检 测 过 程防 护 要求.5 10.4 废弃 物处 置 过 程防 护 要求.5 11 应 急处 置措 施.5 11.1 样品 接触.5 11.2 人员 受伤.5 11.3 样品 洒溢.5 11.4 应急 响应.6 DB21/T 3582
3、 2022 前 言 本文件 依据GB/T 1.1-2020 标 准化 工作导 则 第1 部 分:标准 化文件 的结 构和 起草规 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辽 宁省 生态 环境 厅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辽 宁省 大连生 态环 境监 测中 心。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孙沛 雯、刘 景泰、王 琳琳、刘 子成、王中 卫、王晴 萱、马骏、王迎 春、韦 丹、荀钰娴、曹 姗姗。本文件 为首 次发 布。本文件 发布 实施 后,任何 单 位和个 人如 有问 题和 意见 建议,均可 以通 过来 电 或 来 函等方 式进 行 反 馈,我们将 及时 答复 并认 真处 理,根 据实 际情 况依 法进
4、行评估 及复 审。归口管 理部 门通 讯地 址 和 联系电 话:辽宁 省 沈 阳市 浑南区 双园 路30 号甲 024-62788591。文件 起 草单 位通 讯地 址 和 联系电 话:辽宁 省 大 连市 沙河口 区连 山街58号 0411-84671399。DB21/T 3582 2022 1 生态 环境监 测生物 安全管 理技术导 则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生 态环 境监 测 过程 生物 安全 风险 等 级 分级、管理 要求、人 员要 求、实 验室 要求、设 备材料要 求、现场 监测 要求、监测 过程 防护 要求 和应 急处置 措施 等内 容。本文件 适用 于生 态环 境监 测机构 的
5、生 物安 全防护,以 及相 关 部门 对生 态环 境监 测机构 的生 物安 全 管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 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 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8599 大型 蒸汽 灭菌 器 技术要 求 自动 控制 型 GB 14866 个人 用眼 护具 技术要 求 GB 19083 医用 防护 口罩 技术要 求 GB 19082 医用 一次 性防 护服技 术要 求 GB 19489
6、实验 室 生物 安全通 用要 求 GB/T 28851 生 化培 养箱 技术条 件 GB/T 30435 电 热干 燥箱 及电热 鼓风 干燥 箱 GB 50346 生物 安全 实验 室建筑 技术 规范 HG/T 20570.14 人 身防 护 应急系 统的 设置 JJF 1609 余氯 测定 仪校 准规范 YY 0469 医用 外科 口罩 YY 0569 级 生物 安全 柜 YY/T 0646 小 型蒸 汽灭 菌 器 自 动控 制型 YY/T 1007 立 式蒸 汽灭 菌 器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生物安 全 biosafety 通过 有 效防 范 和
7、应 对 危险生 物 因 子及 相 关因 素 威胁,生 命 健康 相 对处 于 没有危 险 和 不受 威 胁的 状态。3.2 DB21/T 3582 2022 病原微 生物 pathogenic microbes 可以侵 犯人、动 物引 起感 染甚至 传染 病的 微生 物,包括病 毒、细菌、真 菌、立克次 体、寄 生 虫 等。3.3 生物安 全防 护水 平 bio-safety level,BSL 根据所 操作 生物 因子 采取 的防护 措施,将 实验 室生 物安全 防护 水平 分为 一级、二级、三 级和 四 级,一级防 护水 平最 低,四级 防护水 平最 高。来源:GB 19489 2008,
8、4.1 3.4 生态环 境监 测机 构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organization 依法成 立,依据 相关 标准 或规范 开展 生态 环境 监测,向社 会出 具具 有证 明作 用的数 据、结果,并 能够承担 相应 法律 责任 的专 业技术 机构。3.5 监测过 程 the monitoring process 生态环 境监 测工 作中 现场 监测、样品 采集、样 品运 输、实 验室 检测 和废 弃物 处置等 过程。4 监测过 程生 物安 全风 险等 级分级 按照 人 间传 染的 病原 微 生物名 录(卫 科教发 2006 15号)中的 病原微
9、生物 分类,依据GB 19489的风险 评估 要求,对 监测 过程的 风险 进行 分级,具 体见表1。表1 监测过程 生 物安 全风 险等 级 风险等级 分级原则 低风险 未受病原微生物 污染的环境介质和污染源等全部 监测过程 受(或可能受)第二类、第三 类病原微生物 污染 消毒后的环境介质和污染源的现场监测、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实验室 理化检测和 废弃物处置等监测过程 高风险 受(或可能受)第二类、第三类 病原微生物污染的 环境介质和污染源的现场监测、样品采集、样品运输、实验室微生物 检测和废弃物处置等监测过程 受(或可能受)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污染消毒灭活后 环境介质和污染源等全部监测过程
10、5 管理要 求 生态环境监测机构应参 照GB 19489 的 管理要求建立 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制 定 应急预案,并有效 运行。6 人员要 求 工作人 员在 独立 工作 前应 进行生 物安 全上 岗培 训,合格后 方可 开始 工作。DB21/T 3582 2022 3 7 实验室 要求 从事低 风险 样品 检测 的实 验室应 符合GB 19489 和GB 50346 规 定的 一级 生物 安 全实验 室标 准,从事高风险 样品 微生 物检 测的 实验室 应符 合GB 19489 和GB 50346 规 定的 二 级 生物 安全实 验室 标准。8 设备材 料要 求 低风险 监测 过程 使用 符合
11、相关监 测 规 范和 标准 的现 场监测、采样、运输 和实 验 室检测 设备 即可。高风险监 测过 程 生 物安 全相 关的现 场采 样和 运输 设备、现 场监 测设 备、实 验室 微 生物检 测设 备、个 人防 护装备、应符 合表2要求。表2 生物安 全相 关设 备材 料要 求 类别 名称 要求 采样和运输设备 微生物专用采样器 微生物专用的单层和多层采水器 高风险微生物样品瓶 防水、防泄漏、防破损的玻璃、金属或塑料瓶,要求密封、无菌 用于高风险样品运输的第二层包装 专用二级包装桶或耐高压塑料袋,贴生物安全标志 生物安全运输箱 运 输 包 装 箱 为 有 防 震 措 施 的 金 属 或 高
12、强 度 塑 料 外 壳 的 生 物 安 全 运 输箱,符合 Doc 9284 危险品航 空安全运输技术细则PI650 分类 要求,有保持低温冷藏功能,贴生物安全标志 现场监测设备及材料 余氯试纸 测量范围 0.051 mg/L;0.510 mg/L 便携式余氯测定仪 示值误差和重复性指标符合 JJF 1609 要求 实验室微生物检测设备 电热干燥箱(干热灭菌箱)符合 GB/T 30435 要求 高压蒸汽灭菌器 符合 GB 8599 或 YY/T 1007、YY/T 0646 要求 恒温培养箱 符合 GB/T 28851 要求 生物安全柜 符合 YY 0569 要求 喷淋洗眼装置 符合 HG/T
13、 20570.14 要求 防护装备 个人防护装备 医用外科口罩(符合 YY 0469 要求)、医用防护口罩(符合 GB 19083要求)、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符合 GB 19082 要求)、护目镜 或防护面罩(符合 GB 14866 要求)9 现场监 测要求 9.1 一般要 求 DB21/T 3582 2022 医疗机 构废 水、污水 处理 厂未处 理的 原水、疫 情期 间受(或可 能受)病 原微 生物污 染的 环境 介 质 和污染源 等高 风险 样品 原则 上不采 集。有 在线 监测 数 据的,采 用在 线监 测数 据;确需实 验室 内 检 测理 化指标的,应 在现 场对 样品 进 行加 氯
14、消毒,加氯 后样 品 中余氯 含量 为1525 mg/L,受 加氯 影响 的指 标可 不 检测,样品 处理 情况 在检 测 报告中 注明;余氯 指标 应 按照相 关标 准 规 范要 求 在 现场检 测,采 用余 氯试 纸 或便携式 余氯 测定 仪测 定余 氯的,应 进行 方法 比对;采 集和运 输用 于微 生物 指标 检测的 样品,应使 用符 合表2要 求的 设备。9.2 医疗废 水 医疗废 水消毒后监测的,应确认 消毒效果。用含氯消毒剂 消毒的,要按照9.1 中余氯 监测要求确 认接触池 出口 总余 氯为310 mg/L,接触池接 触时 间 1 h;采用 紫外 线消 毒的,照 射剂量 为30
15、40 mJ/cm2,照射接 触时 间大 于10 s;采 用臭氧 消毒 的,臭氧 用量 应大于10 mg/L,接触时间 应大于12 min。采用 紫 外线和臭 氧消 毒的,现 场监 测人员 需对 消毒 处理 参数 的记录 进行 核实。9.3 污水处 理厂 出水 污水处 理厂 出水(经消 毒 后的出 水)应 确认 消毒 效 果满足 要求 后方 能进 行样 品采集。用含 氯消 毒剂消毒的,要按 照9.1中余 氯 监测要求确认 接触池出口 总余氯大于等于1.0 mg/L,或管网末端 大于等于0.2 mg/L;采用紫外线 消毒 的,照射 剂量 为1525 mJ/cm2,照射 接触 时间 满足 设计 要求
16、;采用 臭氧 消毒 的,臭氧用 量或 出水 中剩 余臭 氧浓度 应符 合设 计要 求。采用紫 外 线 和臭 氧消 毒的,现场 监测 人员 需 对 消 毒 处理参数 的记 录进 行核 实。10 监测过 程生 物安 全防 护要 求 10.1 现场监 测及 采样 过程 防护 要求 10.1.1 低风险 现场 监测 和采 样过 程防护 要求 工作人 员 应 根据 工作 环境 穿戴相 关的 物理、化 学等 防护装 备,一般 不需 要穿 戴生物 安全 防护 装 备。采样结 束后,现 场监 测仪 器 设备 应清 洗接 触样 品部 分,如 导线、探 头等。10.1.2 高风险 现场 监测 和采 样过 程防护
17、要求 工作人 员进入 工作 区域应穿 戴符 合表2 要求的 医用 防 护口罩、一次 性医 用防护 服,以及 一次 性乳 胶或丁腈 手套,必 要时 佩戴 防护面 罩、鞋套、防 水靴 等。进 入现 场人 员应 相互 检查、确认 防护 到位。离 开工 作区 域途中 严禁 摘 下防护 装备。离开 作业 区 后使用75%酒精 制品 对防 护装备、监测 设备、采样器具 及样 品瓶 表面 进行 消毒,监测 设备 接触 样品 部分 消 毒后 用清 水清 洗。参与运 输样 品的 工 作 人 员 继续穿戴 防护 装备。不参 与 运输样 品的 工作 人员 取下 防护装 备,放 置在 专用 密 封袋中,采样 过程 产
18、生 的 废弃物和 尖锐 物品 放入 塑料 容器中 密封,按照 相 关要 求进行 运输 与处 置。10.2 样品运 输过 程防 护要 求 10.2.1 低风险 样品 运输 过程 防护 要求 运输低 风险 样品 时,除防 震、防 沾污、避 免日 光照 射 和避 免样 品倒 置 外,还 应将样 品瓶 用泡 沫 塑 料等减震 材料 分隔 固定,以 防破损。运 输人 员 一 般不 需 要穿 戴生 物安 全防 护装 备。10.2.2 高风险 样品 运输 过程 防护 要求 DB21/T 3582 2022 5 高风险 样品应 用符 合表2 要 求的三 层包装(高 风险微 生物样 品瓶、用于 高风险 样品运
19、输的第 二层 包装、生 物安 全运 输箱)运输。样 品运 输由 专人 负责,专车 运送,不 得通 过公 共交通 工具 运输。运输样 品人 员返回 实 验室 后,使 用75%酒 精制 品(或 规定的 其他 消毒 剂)对 防 护装备 消毒,取下 防护装备 后立 即洗 手,换下 的 防护 装备 放置 在专用 密 封袋中,再 次洗 手,如有 条件 应 冲淋。采样和现场监测的仪 器设 备入 库前 用75%酒精 制品 单向 擦拭 相关 部位进 行二 次消 毒,采样 设备用 清水 冲洗、晾 干 后 保存。换 下的 防护 装备 按相 关要求 进行 处置。10.3 实验室 检测 过程 防护 要求 10.3.1
20、低风险 样品 实验 室检 测 过 程防护 要求 检测 理 化项 目时,按照 生 态环境 监测 标准 规范 要求 进行物 理和 化学 防护。检测 微生 物项 目时,可以在一级 及以 上生 物安 全实 验室中 检测,检 测人 员应 穿戴工 作服、一 次性 防护 帽、医 用外 科口 罩。10.3.2 高风险 样品 实验 室检 测 过 程防护 要求 检测 高 风险样 品微 生物项 目应在 二级生 物安 全实验 室中检 测,实 验室 配有符 合表2规 定的 实验 室 微生物检 测设 备。检测 人 员 应穿戴 一次 性医 用防 护服、一 次性 防护 帽、一 次性 乳 胶或丁 腈手 套和 医用 防护口罩,必
21、要 时佩 戴护 目镜 或防护 面罩。10.4 废弃物 处置 过程 防护 要求 10.4.1 低风险 废弃 物处 置过 程防 护要求 盛放 低 风险 样品 的器 具使 用后按 标准 规范 要求 洗刷 或弃置,微 生物 项目 产生 的培养 物及 器皿 等,应经高压 蒸汽 灭菌 后按 标准 规范要 求 洗 刷、处 置或 弃 置。检测 人员 处置 废弃 物 过程中,应佩 戴与 低风 险 样品检测 过程 同样 的防 护装 备。10.4.2 高风险 废弃 物处 置过 程防 护要求 盛放高 风险 样品 的器 具、微生物 项目 产生 的培 养物 及器皿 等,经高 压蒸 汽灭 菌后按 标准 规范 要 求 洗刷、
22、处 置或 弃置。废 弃的 外包装、防 护用 品放 置在 塑料袋 中密 封,消毒 后按 规定弃 置。检测 人 员 处 置 废弃物过 程中,应 佩戴 与高 风险样 品检 测过 程同 样的 生物安 全防 护装 备。11 应急处 置措 施 11.1 样品接 触 采集高 风险 样品 时如 样品 喷溅至 暴露 部位,应离 开 风险区 域。如 果暴 露部 位 是皮肤,应该 用流 水或者生理 盐水 彻底 的清 洗,再用 75%酒精 制品 消毒;如果暴 露部 位是 衣物,应 该立即 用 75%酒精 消毒 处理,脱 掉污 染的 衣物,再 用 75%酒精 制品 进行 手部 消毒,必要 时紧 急冲 淋。11.2 人员
23、受 伤 采集和 检测高风险样品时如遇刺伤、割伤,应脱下防护装备,清洗双手和受伤部位,使用 75%酒精制品 消毒,必 要时 进行 医学处 理。记录 受伤 原因 和病原 微生 物,以及 应急 处理措 施,保留 完 整 适 当 的医疗记 录。11.3 样品洒 溢 DB21/T 3582 2022 采集运输高风险样品时如样品洒溢,样品瓶未破碎的,用 75%酒精制品对外 表消毒。样品箱用布或纸巾 覆盖,喷 洒含 氯消 毒剂,至少 半小 时后 擦净。如样 品瓶 破碎,应 穿戴 好防护 装备,用 镊 子 将 样 品瓶碎片 捡出,置 于锐 器盒 或具保 护性 容器(密 封塑 料容器)中,带 回实 验室 灭 菌
24、或用 消毒 剂消 毒后 弃置。用布或纸巾覆盖并吸收洒 溢水样,并用 75%酒精或 消毒剂喷洒废弃物及周围 区域后,将废弃物装入密封塑料 袋,带回 实验 室灭 菌后弃 置。在生物 安全 柜内 高风 险样 品容器 破碎 及感 染性 物质 溢出,立 即用 布或 纸巾 覆 盖,喷洒 消毒 剂,作 用适当时 间后,清 理布、纸 巾及破 碎物 品,玻璃 碎片 用镊子 清理,然 后再 用 消 毒剂擦 拭污 染区 域。如 果 用簸箕清 理破 碎物,应 对其 进行高 压灭 菌或 放在 有效 的消毒 液内 浸泡 半小 时以 上。如 实验 表格 等 文 件 被 污染,应 复制 信息 后将 原件 废弃。所有 废弃 物
25、应 置于 盛放污 染性 废弃 物的 容器 内。操 作过 程均 应 戴 手 套。在实验 室内 生物 安全 柜以 外高风 险样 品洒 溢的,所 有人员 立即 撤离 实验 室,并通知 实验 室负 责 人。样品洒 溢后,启 动通 风系 统,在 一定 时间 内严 禁人 员进入,并 张贴“禁止 进 入”的 标志。如果 实验 室 没有通风 系统,一 段时 间后,处置 人员 穿戴 适当 的防 护服和 呼吸 保护 装备,进 行空气、物 体表 面 和 地 面 消毒。任 何暴 露人 员均 应接 受医学 观察 和处 理。11.4 应急响 应 在发生 火灾、自 然灾 害和 高风险 暴露 时,除采 取上 述样品 接触、人 员受 伤、样品洒 溢等 应急 处 置 措施外,还应 启动 应急 预案,分级 响应,分 级报 告,分级处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