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3502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标准 DB3502/T 0332022 代替 DB3502/T 0332015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sweet potato 2022-11-16 发布 2022-11-16 实施 厦门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02/T 0332022 I 目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栽培环境.1 5 栽培管理技术.1 6 病虫害防治.3 7 采收.4 8 生产档案管理.4 附录 A(资料性)主要病虫
2、害化学防治.5 附录 B(资料性)生产档案管理记录.6 DB3502/T 033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3502/T 0332015无公害甘薯栽培技术规程,与DB3502/T 033201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更改了栽培环境的规定(见第 4 章,2015 年版的第 3 章);b)删除了具体品种名称及产量(见 2015 年版的 4.1、4.4);c)更改了种薯质量要求(见 5.1.2,2015 年版的 4.1);d)更改了种薯消毒的方法(见 5.1.3,
3、2015 年版的 4.1);e)更改了育苗的内容(见 5.2.2,2015 年版的 4.2);f)更改了施肥及扦插的内容(见 5.3、5.4,2015 年版的 4.4);g)更改了田间管理的内容(见 5.5,2015 年版的 4.5);h)更改了农业防治的规定(见 6.3,2015 年版的 4.6.3.1);i)增加了化学防治中药剂使用的原则和要求,并更改了病虫害防治可用的农药种类(见 6.5、附录 A,2015 年版的 4.6.3.4);j)更改了采收的规定(见第 7 章,2015 年版的第 5 章)。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厦门市农
4、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厦门市翔安区庄家宝蔬菜专业合作社、厦门市标准化研究院、厦门市翔安区农林水技术推广中心、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园。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洪丽萍、明艳林、林杰、郭防、叶明鑫、叶婷、张金梅、李俊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5 年首次发布为 DB3502/T 0332015;本次为第一次修订。DB3502/T 0332022 1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的栽培环境、栽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治、采收及生产档案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薯的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
5、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6 种薯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栽培环境 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宜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污染源、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的地块。5 栽培管理技术 5.1 品种选择 5.1.1 选择良种 根据不同用
6、途,选择适宜本地种植、高产优质、抗病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优质品种。5.1.2 种薯质量 5.1.2.1 应符合 GB 4406 的规定。宜使用脱毒种薯。5.1.2.2 选用薯皮鲜亮光滑,无病无伤,未受冻害和湿害,大小均匀一致,单个重量 200 g250 g的薯块进行块薯育苗,并剔除杂薯。DB3502/T 0332022 2 5.1.3 种薯消毒 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1000倍液浸泡薯块5 min,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600倍2000倍液浸泡薯块5 min10 min。5.2 培育壮苗 5.2.1 苗床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地势高、排水良好和管理方便的地块建立苗床。若
7、是用旧苗床,应在排种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洒消毒。苗床在排种前应施足基肥。5.2.2 育苗 5.2.2.1 育苗时间为栽插期前 60 d80 d 左右。土壤厚度以 25 cm30 cm 为宜,其上铺 4 cm5 cm细土,即可排放种薯,上覆 2 cm3 cm 细土,搭建小拱棚,覆盖薄膜增温(3 月份后不必覆盖薄膜)。中午太阳大的时候,及时把薄膜翻开避免高温灼伤。按以下方式排种:排种时间:早甘薯秋季育苗,晚甘薯 4 月上中旬育苗;排种方式:斜排;排种密度:20 kg/m225 kg/m2。5.2.2.2 育苗不同阶段应注意以下事项:排种到出苗阶段:床温保持在 25 30、相对湿度
8、80左右;幼苗生长阶段:保持床温 24 28,随着薯苗生长,增加浇水量,保持床土相对湿度 7080为宜;炼苗阶段:苗高 25 cm 左右时,转为炼苗,停止浇水,揭开薄膜等覆盖物,使薯苗充分见光,经 3 d4 d 锻炼后可剪苗扦插;为了第二次剪苗,第一次剪苗后应及时补施有机肥。5.2.3 假植 上述培育出的苗先摘心,再剪苗假植。5.3 起垄施肥 5.3.1 起垄前施足基肥,每 667 m2 施商品有机肥 800 kg1200 kg,复合肥(N-P2O5-K2O 15-15-15)20 kg30 kg。耕翻深度以 25 cm30 cm 为宜,整细整平后起垄,起垄前施足包心肥,以粉碎的绿肥、稻草、花
9、生蔓、豆壳作为包心肥。垄高 35 cm40 cm,垄距 80 cm100 cm。起垄时每 667 m2撒入 5辛硫磷颗粒剂 2 kg 防治地下害虫。5.3.2 有机肥应符合 NY/T 525 的规定,施肥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5.4 适时栽插 5.4.1 剪苗准备 剪苗前2 d各喷施保护性广谱杀菌剂、生物杀虫剂1次。5.4.2 扦插密度 根据品种特性、水肥条件及栽种时间等确定适宜的扦插密度。667 m2大田可扦插早甘薯3500株4000株、晚甘薯3000株3500株。5.4.3 扦插日期 DB3502/T 0332022 3 早甘薯扦插时间从2月3月,晚甘薯可从7月下旬持续到8月上
10、旬。5.4.4 扦插方法 旱地采用斜插,水田采用水平插、船底插等。斜插入土中3个节4个节,露出土表约1个节2个节,斜插生出来的薯块比较多比较小。水平插入土中3个节4个节,外露约2个节3个节。5.5 田间管理 5.5.1 肥水管理 5.5.1.1 水分管理 扦插之前宜停水饿苗1 d2 d,栽插后浇透水。早甘薯扦插后40 d,以及晚甘薯扦插后20 d应保持土壤湿润。薯块膨大期可适当增加灌溉,后期少灌水。干旱时应适当灌水;若遇涝积水,应尽快排水。收获前20 d25 d应停止灌溉。5.5.1.2 追肥 扦插后1个月内,茎叶长势较弱时可适当追施氮肥(宜早不宜迟),增产效果显著。当长势过旺时,应控水控肥,
11、并可适当提蔓,使茎节上的不定根离土。晚甘薯生长30 d40 d后,在垄背侧翻土晾晒7 d10 d,结合培土施夹边肥,每667 m2商品有机肥500 kg800 kg,复合肥20 kg30 kg。5.5.2 查苗补苗,中耕除草 扦插后4 d5 d内完成查苗补苗,补苗时应选用壮苗,栽后浇透水。茎叶封垄前中耕除草2遍3遍,宜结合施用夹边肥和培土进行。6 病虫害防治 6.1 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黑斑病、根腐病、甘薯瘟、蔓割病、疮痂病等。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和斜纹夜蛾、甘薯小象甲、短夜蛾等地上害虫。6.2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
12、治,辅以合理的化学防治。6.3 农业防治 6.3.1 科学布局,采取合理耕作制度,实行轮作换茬,清洁田园,合理密植,控制田间湿度,预防根腐病。宜与水稻轮种,或是在翻耕前泡水晒田 10 d 以上,可以防治地下虫害。6.3.2 选用抗(耐)病优良品种;加强管理,使苗势健壮。6.4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诱虫板诱杀害虫。6.5 生物防治 DB3502/T 0332022 4 保护利用天敌;宜使用苦参碱、印楝素等植物源农药和BT(苏云金杆菌)、核型多角体病毒等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6.6 化学防治 应符合GB/T 8321(所有部分)的规定;农药操作人员应遵守NY/T 1276的规定。主要病虫害化学防
13、治见附录A。7 采收 根据品种特性,薯块充分膨大时采收。早甘薯种植3个月4个月即可收获,晚甘薯宜在冬至前后下霜前收获。8 生产档案管理 应建立田间生产管理档案,包括环境检测情况、田间生产技术措施、病虫防治、农业投入品使用和采收等,并储存相关电子档案。生产档案管理记录见附录B。DB3502/T 0332022 5 A A 附录A (资料性)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 甘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见表A.1。表A.1 甘薯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建议表 序号 病虫害名称 药剂及使用方法 1 黑斑病 可用中生菌素,或异菌脲,或乙蒜素与苯醚甲环唑复配防治,同时注意防治甘薯小象甲。2 根腐病 可用用苯醚甲环唑,或噻菌铜,或
14、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防治。3 甘薯瘟 可用春雷王铜,或中生菌素防治。4 蔓割病 可用甲基硫菌灵、或苯菌灵、或苯醚甲环唑浸种,用春雷霉素浇灌防治。5 疮痂病 可用苯醚甲环唑,或噻菌铜,或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防治。6 蝼蛄、蛴螬、地老虎 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或氯虫苯甲酰胺,或噻虫腈防治。7 斜纹夜蛾、短夜蛾 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或氯虫苯甲酰胺,或溴氰虫酰胺,或溴虫氟苯双酰胺防治。8 甘薯小象甲 可用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或氯虫苯甲酰胺,或噻虫胺联苯菊酯,或杀螟松防治。注:药剂使用量、浓度及安全间隔期严格参照使用说明书。DB3502/T 0332022 6 B B 附录B (资料性)生产档案
15、管理记录 甘薯种植肥料使用记录见表B.1,甘薯种植农药使用记录见表B.2,甘薯安全生产记录见表B.3,甘薯收获记录见表B.4,甘薯施肥记录见表B.5,甘薯病虫害防治记录见表B.6。表B.1 甘薯种植肥料使用记录 种植户:_地块所属:_镇_村_小组 肥料名称 生产商 出仓日期 使用日期 每亩使用量 生产主管签名 表B.2 甘薯种植农药使用记录 种植户:_地块所属:_镇_村_小组 生物农药名称 生产商 出仓日期 使用日期 每亩使用量 生产主管签名 表B.3 甘薯安全生产记录 生产日期 田块编号 面 积 作物名称 上茬作物 负责人 种子来源 表B.4 甘薯收获记录 日 期 摘 要 操作人签名 表B.5 甘薯施肥记录 日 期 肥料名称 数量 操作人签名 DB3502/T 0332022 7 表B.6 甘薯病虫害防治记录 日 期 药剂名称及稀释倍数 防治对象 使用方法 操作人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