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 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158177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15 大小:25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SY 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SY 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SY 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SY 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SY T 6687-2007 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巧7518010E 11备案号:22067-2007 S Y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687-2007井中一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borehole to surface geoelectric method2007一lO08发布 20080301实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发布目 次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一4方法功能及应用条件一5技术设计-,6资料采集工作7野外资料验收8资料处理与解释9成果报告附录A(资料性附录)井地电法记录班报格式附录B(资料性附录)统计表格式SYT 66872007I11112366

2、781SYT 6687-2007刖 昌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均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石油物探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综合物化探事业部。本标准起草人:刘雪军、黄洲、唐必晏、赵国。井中一地面电法勘探技术规程SYT 6687-2007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油气勘探开发井中地面电法勘探的技术设计、资料采集、资料处理、资料解释等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标准适用于陆上油气勘探开发井中激发、地面观测频率域电法勘探。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

3、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T 5171石油物探测量规范sYT 5930大地电磁测深仪使用与维护SYT 6055石油重力、磁力、电法、地球化学勘探图件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井中一地面电法勘探borehole to surface geoelectric method(BSEM)是利用变频方波电流,在目标储层上、下方分别激发,在地面进行电场、磁场分量观测的电法勘探,简称“井地电法”。32激发井excited well用于井中地面电法勘探时布设激发电极的钻井。33地电模型geo

4、electric model也称地层电阻率及厚度模型,是利用地质、录井、电测井和地球物理等资料建立的一维层状介质电阻率及厚度模型。34径向电场分量(E,)和水平切向磁场分量Itangentgal magnetic component(Hm)测量偶极方向都是沿以井为中心的径向方向磁场分量H。方向与径向电场分量垂直。4方法功能及应用条件41方法功能凰) radial electric component(E,)&horizontal观测的电场分量称为径向电场分量Er,水平切向411探测并确定激发井中已知目标储层的含油气边界。412预测并圈定激发井相邻圈闭的含油气有利范围。SYT 6687-2007

5、42应用条件421目标储层深度小于3000m时,目标储层厚度不小于5m。422探测范围以激发井为中心,半径宜小于4000m。423激发井应为可敞口作业的直井。424探测目标所引起的异常能够观测到并且能被提取出来。425电磁噪声和人文干扰因素不会产生难以控制的影响。426探测范围内没有地下金属管网和跨度大于200m的沟壑、河流。5技术设计51设计前的准备工作511应收集的主要资料:激发井的钻井、固井、录井、电测井、试油、综合解释等资料;激发井的井况资料。512可选择收集以下资料:探区地质资料;地层、岩石等物性资料;探测范围内其他井分布及施工情况;重点钻井、固井、录井、电测井、试油、综合解释等资料

6、;目的层解释评价图件;物探资料;测绘资料;自然、人文、经济及地理资料;其他。513测区踏勘:了解激发井的地面设施、井中激发电极的施工条件(套管结构、人工井底及其液面深度等)、地面施工条件(地形、交通、人文、气候等),调查电磁干扰源及其特征。52施工参数设计521建立地电模型:根据收集的地质、录井、电测井和地球物理资料,建立激发井或测区地电模型,激发井中探测目标储层宜划分为单独的一层。522激发场源设计:根据激发井的地电模型模拟结果,确定激发井中激发电极的数量和沉放深度。523激发频率设计:根据激发井的地电模型研究结果,确定激发源的最佳激发频率范围。53测网及测点设计531测网设计:根据地质条件

7、、地表接收条件和地形条件,围绕激发井设计测网,测网可设计为放射状、网格状、不规则状三种形式或是其中任意形式的组合方式,见图1。测线的长度宜超过探测目标边界5个10个测点。532设计测线宜与研究区内已知物探测线重合,测点宜与已有的钻孔靠近。533设计测线要避开城镇、密集的居民点及强干扰源。534测点设计:测点距为25m100m,一般采用50m点距。54设计书541主要内容包括:a)地质任务和工作量;b)测区地理、地质概况、激发井试油情况及地层和岩石物性特征;c)激发源、测线和测点布设;d)资料采集施工方法及技术要求;2j、t”鼻:r。a)放射状:潆e)资料处理解释工作和预期提交成果f)队伍组织、

8、仪器配备及进度安排;g)完成任务的措施;h)其他。542主要图件应包括:a)工区位置图;b)测线设计图。6资料采集工作SYT 6687-2007。磔i61仪器测试与准备611发射仪器的测试:开工前和收工后应对发射仪器进行测试,测试其发射脉冲波的前沿陡度和电流纹波,施工期间定期测试,两次测试间隔不大于一个月,发射脉冲波的前沿陡度要求小于2ms,电流纹波应小于发射波幅度的5。612接收仪器的标定:开工前和收工后应采用标准信号对仪器进行标定,施工期间定期标定,两次标定间隔不大于一个月,相邻两次标定的振幅和相位相对误差m的绝对值均应不大于2X。m根据式(1)、式(2)计算: m一士上妻上垒型100(1

9、)m;i A1。瓦一(A,:+Alit)2 (2)式中:m仪器标定相对误差;”,仪器标定频点数,个;A。第一次标定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A,。第二次标定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A。相邻两次标定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平均值,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613接收仪器的一致性测定:两台或两台以上仪器在同一测区施工时,施工前、后应进行一致性测定,其振幅和相位的均方相对误差m,的绝对值均应不大于2。m,根据式(3)、式(4)计算:in)一瓦1蚤n2(等笋)2灿删 c,SYT 6687-2007A2,一击A。 (4)

10、,3l式中:m,一致性测定均方相对误差;仪器观测频点数,个;M投入施工仪器台数,台;A。第j台仪器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A:,所有仪器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平均值,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62激发源的布设621激发源采用偶极源,井口附近电极B与井中电极A构成激发源两极。622井门B极埋设位置应在离井口30m以内,并根据钻井资料提供的井斜位移和方位角确定,宜选择在井中A极的投影上方。623井中A极沉放前,应确定目标层深度,并按设计位置分别布设在目标层上方和_F方与井口B极共同构成激发源AB一1和AB 2。624井中A极应巾耐酸碱、抗腐蚀、抗氧

11、化的材料制作,可选用高纯度铜棒。625井中A极应与供电电缆相接,沉放到设计位置。626供电电缆的技术指标应满足:一电阻R不大于30km;一额定电流不小十50A;额定电压不低f800V;绝缘电阻大于5Mn;一额定温度人于120;抗拉力大于1t)kN。627施工时激发电流应不小于30A,井口附近排列可适当缩小。63测线和测点的布设631嘲格状测线可在设计测线距10范围内调整,施工困难地区可放宽至2()。632施工中如所获资料表明原设计的测线长度不足以完成地质任务时,应延长测线。633全区测点距宜保持一致。634测点偏移距离应不超过点距的20,在地形复杂区,测点偏移距离可放宽至30。635测点不应选

12、在山顶、狭窄的深沟、岩石裸露区或明显的局部电性不均匀体L,并要避开电磁干扰源。在地形复杂区,两极相对高差与极距之比应小于2()。636测点平面坐标和高程应实测,测点应埋设木桩,并标明测线、测点编号。64观测装置及布设641观测采用排列、多道同步观测方式进行,丽个排列之间至少应有1个重复测点。642观测参数可为电场分量和磁场分量。电场一般采集径向分量Er,磁场一般采集水平切向分量H。与垂直分量H。643全区测点电场分量E方位应采用对井方向,方位偏差应小于1。,M极为近井点,N为远井点,测点为MN中点。644电极距根据观测信号的强弱可在2(1m100m之间选择一般为25m或50m,在近井点根据信号

13、强弱电极距可缩短。645电极距及方位应实测,测距误差应小J:1,力向误差应小于1。646测量电极应采用不极化电极,电极埋人土中应小小于30cm,保持与土壤接触良好,两电极埋置条件要求相同,不应把电极埋在树根处、流水旁、繁忙的公路边,同时应避免埋设在沟、坎处。接SYT 6687-2007地电阻应小大于2()(J()n,在接地困难区,可采用多电极并联、电极四周垫土等措施降低接地电阻。647测量磁场分量时,水平磁棒方位偏差和水、卜度偏差均廊不大于1。,埋深应不小于N)cm。水甲磁棒埋置后需用土压实,保证磁棒与士_壤接触良好、稳定。垂直磁棒人:深度应人下磁棒长度的23,露出地面部分用L压实,且磁棒水泡

14、届中。6,48 电极、磁棒迮线及接入仪器的电缆均不应悬卒或并行放置,需压实或掩埋,防晃动。65数据采集与记录651测点布没完毕后,应检查道号与点号对应关系足台正确,各道是否接通,连接是否牢固。测量并记录电极接地电阻。652仪器启动后首先进行噪声、增益等测试和记录参数榆查。仪器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以及输入参数检查无误后方可进行数据采集。653同一排列的数据应按设计频率扫频观测,分别采集每个激发源的激发电流数据和测点观测数据。654每次采集结束,操作员应及时回放,显示信号随收发距变化的振幅曲线,初步衡量发射、接收的记录质量,出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并重新采集。655激发源T作时,应现场填写激发源记录班

15、报,格式参见图A1、表A 1。656观测接收站T作时,应现场填写接收站记录班报,格式参见表A 2。657数据采集完成,激发源和测点观测数据应制作备份保存并及时转交室内处理组。66检查点661检查点是不同时间、不同采集站的重复测点。检在点应选在干扰背景平静的地区。662检查点应在测区内和时间卜-分布均匀。663检查点的总数不得少于测点数的3。664检查观测与生产观测的全频段振幅和相位数值应接近,经畸变点处理、插值后两次观测振幅和相位的均方相对瀑差绝对值均应不大于5,并编制误差统计表,格式参见表B I。均方相对误差m根据式(5)、式(6)计算:而一杀蓦(垒学)2t00 -(s)A3。一(A“+A3

16、,)2 -(6)式中:而 检查点均方相对误差;n2仪器观测频点数,个;A。检查观测时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A3。7生产观测时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A,第i个频点的振幅或相位的平均值,单位为毫伏或毫弧度(mV或mrad)。67资料质量评价671全频段振幅曲线和相位曲线的质量评价分为:a)I级:8j以上频点的数据连续性好,能唯一确定曲线;b)级:75以卜频点的数据无明显脱节现象,没有三个以上的连续畸变频点;c)级(不合格):数据点分散,不能满足级的要求。672每个测点的振幅和相位曲线应分别评定,并对两条曲线按级登记,格

17、式参见表B 2,对级曲线应注明不合格原因。673测点质量评价分为:a)T级:一个测点的振幅曲线和相位曲线全部为T级;5SYT 6687-2007b)级:一个测点的振幅曲线和相位曲线均为级以上;c)级(不合格):不满足级要求。674测点质量评价级品率不超过3,视为野外工程质量合格。68仪器的使用与维护仪器的使用与维护按SYT 5930的规定执行。69测量工作测量工作按SYT 5171的规定执行。7野外资料验收71原始资料应包括:a)接收和发射时间序列原始记录数据;b)仪器使用、维护和测试记录;c)记录班报。72现场处理资料主要包括:实际材料图;全频段振幅和相位曲线;测线预处理振幅特征曲线。73统

18、计表主要包括:仪器标定误差统计表;一致性误差统计表;检查点误差统计表,参见表B1;物理点振幅、相位曲线及物理点质量评定表,参见表B2生产时效统计表,参见表B3。74测量资料应包括:a)点位测量记录;b)检查点误差统计表。75野外生产工作总结报告内容主要有:a)任务来源、地质任务、工区位置、工作量;b)任务完成情况;c)仪器测试、使用情况;d)方法技术及质量情况;e)质量保证措施;f)初步成果分析;g)其他。8资料处理与解释81预处理811删除零道和级品测点,对曲线进行去噪、叠加。6SYT 6687-2007812利用激发电流资料对观测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标定各道原始采集数据。813处理离散畸变

19、点,计算振幅和相位。814计算相关电性和极化参数,并对其编辑、滤波等处理。82异常信息提取821提取各测线电阻率异常信息,绘制相关剖面图件。822提取各测线极化异常信息,绘制相关剖面图件。823计算相位、层电阻率等,绘制平面分布图。83资料的解释831结合区域地质情况分析本工区内含油储层分布情况。832分析全测区主要参数沿测线变化,研究与圈闭含油气性有关的电阻率和极化性参数的分布规律。833统计工区内已知钻井电测井资料,对相应测线的异常进行标定。834分析测区平面参数异常图,研究与目的层有关的含油气性参数的平面分布规律。835综合分析剖面、平面和地质资料,预测相应目标储层的含油气有利范围。83

20、6通过剖面和平面的标定,预测已知含油气储层中油气藏的边界。84提交的解释图件内容主要有:测线剖面参数异常图;平面参数异常图;目的层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平面图(含油气预测及边界范围);其他。85图件的制作图件的制作按sYT 6055的规定执行。9成果报告91正文:a)地质任务及任务完成情况;b)工区位置、概况、以往工作程度及主要研究成果c)测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d)资料采集技术及质量情况;e)资料处理及解释;f)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解释;g)结论与建议。92附图。93附件:需要说明的材料。SYT 6687-2007附录A(资料性附录)井地电法记录班报格式A1 井地电法记录班报封面格式井地电法记录

21、班报封面格式见图A 1。图A1 井地电法记录班报封面格式A2井地电法激发源记录班报格式井地电法激发源记录班报格式见表A 1。表A。l井地电法激发源记录班报SYT 6687-2007T区 日期 时间测线号 排列号 仪器号 天气频率表 采样率 电压 电流 接地电阻 文件名编号 V jl nABl频率表 采样率 电压 电流 接地电阻文件名编号 VA nB2频率表 采样率 电压 电流 接地电阻文件名编号 V A nAB3频率表 采样率 电压 电流 接地电阻文件名编号V A nAB4操作员A3接收站记录班报格式接收站记录班报格式见表A 2。记录员SYT 6687-2007表A2并地电法接收站记录班报工区

22、 日期 时间测线号 排列号 仪器号 天气极距 接地电阻 极距 接地电阻道号 点号 道号 点号m k,fl 121 kn1 132 143 154 165 176 187 198 209 21IO 2211 2312 24频率表 采样率 频率表 采样率编号 文件名 文件名编号ABl AB2AB3 AB4备注:10操作员 记录员附录B(资料性附录统计表格式B1井地电法检查点误差统计表格式井地电法检查点误差统计表格式见表B 1。表B1井地电法检查点误差统计表检查点号SYT 6687-2007振 幅 相 位序号 频率 备注牛产观测 检查观测 生产观测 检查观测均方相对误差: B2井地电法振幅、相位曲线及物理点质量评定表格式井地电法振幅、相位曲线及物理点质量评定表格式见表B2。表B2井地电法振幅、相位曲线及物理点质量评定表振幅级别 相位级矧 物理点级别线点号 备注I I I B3井地电法生产时效统计表格式井地电法生产时效统计表格式见表B 3。SYT 6687-2007表B3井地电法生产时效统计表物理点剖面个月日历天数 生产天数 备注份计划 完成 测点 检查点 点日km km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SY油气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