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1 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pdf

上传人:李朗 文档编号:160058 上传时间:2019-07-15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4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1 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DB11 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DB11 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DB11 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DB11 T 291-2005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65.040.30 P 35 备案号:17159-2005 北 京 市 地 方 标 准DBDB11/T 2912005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The regulation of sunlight greenhouse building 2005-06-28 发布 2005-08-01 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1/T 2912005 I 目 录 1 范围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1 4 构造与布局 . . 3 4.1 日光温室的基本构造 . 3 4.2 日光温室主要参数 . 3 4.3 日光温室的布局. . 4 5 日光温室结构设计荷载及

2、要求 . 4 6 日光温室的采光设计 . 4 7 日光温室的保温设计 . 4 DB11/T 2912005 II 前 言 本标准由北京市农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市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推广站、北京市农业机械研究所、北京京鹏环球温室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伊宝仓、谢杰、王荣雪、张京开、尹雪琴。DB11/T 2912005 1 日光温室建造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日光温室建造结构、荷载、采光、保温等主要技术规范。 本标准适用于北京地区建造钢骨架日光温室。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

3、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9165-2003 日光温室和塑料大棚结构与性能要求 DB11/T 292 日光温室钢骨架技术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日光温室 sunlight greenhouse 一种充分利用太阳能为主要光、热能源,南侧前屋面白天为采集、透入日光能源屋面,夜间需要覆盖保温覆盖物,北侧后屋面为保温屋面,北墙及东、西山墙为保温蓄能围护墙体,主要用于农作物栽培的农业设施。 (图 1 为日光温室横剖面简图)

4、。 3.2 骨架 structure 用以支撑温室整体屋面并承受各种附加荷载的全部(除墙体外)建造构件单元(按规定的程序、方法、标准)安装组合或焊接架设而成的建造结构体。 3.3 桁架 truss 骨架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温室用以承载屋面和各种附加荷载的类似拱形的主要建造构件单元。只有上弦而无下弦的桁架称为单拱桁架;同时具有上、下弦和腹杆的桁架,称为双拱桁架。 3.4 前地锚 front anchor 与温室骨架的桁架向阳(南)坡着地端互相连结、固定的基础预埋构件。 3.5 后支座板 back bra cing plate 全称为桁架后支座板。它焊于桁架后坡弦底部着力端,向后墙传递顶部荷载并承受

5、后墙的支座反力。 3.6 北墙 north wall 形成日光温室北侧以承载、蓄能和保温的围护墙体。是由砌筑材料和保温材料复合砌筑的建筑墙体结构。 DB11/T 2912005 2 3.7 北墙高度 north wall height 日光温室后坡内表面与北墙内表面的交线至水平面与室内设计标高之间的距离。其代号用字母 h表示,见图 1,单位: m。 3.8 后屋面坡长 slope length of north roof 后屋面板内表面与北墙平面交线至后屋面板内表面顶部边缘线之间的距离,其代号用字母 A 表示,单位: m。 A 在室内地面的投影距 a ,称为后屋面投影。 3.9 最低作业高度

6、operating lo west height 温室内距前屋面落地线 0.5m 处的净空高度。其代号用字母 h1表示,单位: m。 室内0.000前屋面装配式双拱桁架底顶3.10 山墙 gable 日光温室东西两端,用砌筑材料和保温材料复合砌筑而成的承载、蓄能和保温的围护墙体;东端山墙称作东山墙,西端山墙称作西山墙。 3.11 基础 foundation 承受日光温室全部自重和骨架传下来的全部外荷载的建筑结构体。 3.12 跨度 span 日光温室北墙内侧面至前屋面骨架桁架上弦(桁架上部最外构件)几何中心线与前地锚上平面交点的水平距离。其代号用字母 B 来表示,单位: m。 3.13 长度

7、length 日光温室东、西两端山墙外墙面之间的距离。其代号用字母 L 表示,单位: m。 DB11/T 2912005 3 3.14 面积 area 日光温室长度 L 与跨度 B 的乘积,用字母 F 表示,单位:。 F 即本文计算用的“地面面积” 。它与常用的术语“建筑面积”或“建筑物轴线面积”均有区别。 3.15 脊高 ridge height 日光温室室内设计地坪平面至骨架脊部顶端的垂直距离。其代号用字母 H 表示,见图 1,单位: m。 3.16 后坡仰角 angle of elevation of rear slope 后坡屋面板下平面与水平面间的夹角,称为后坡仰角。用字母 表示,单

8、位:。 4 构造与布局 4.1 日光温室的基本构造 4.1.1 日光温室主要由前屋面、后屋面、骨架、北墙(后墙)和东、西山墙、前基础墙、保温覆盖物、卷铺机构等组成,并配有多功能的缓冲间。 4.1.2 日光温室钢骨架应符合 DB11/T 292 的规定。 4.1.3 日光温室钢骨架的桁架排布应符合 DB11/T 292 的规定。 4.1.4 北墙(1.11.2)m 标高处每隔 3m 处应设一个(0.40.4)m 的通风孔。通风孔应设双层窗或双层挡板,空隙内腔冬季应填保温隔热材料。 4.2 日光温室主要参数 4.2.1 温室的长度模数应为 3m,其长度分为普通和加长两个系列: a) 普通温室长度

9、L(4260)m;卷铺机构为端设置; b) 加长温室长度在 72mL120m 之间;卷铺机构为中设置。 4.2.2 温室跨度 B 宜为:(78)m。 4.2.3 日光温室的后屋面坡长的确定,应优化设计兼顾光照和保温。可选择如下: a) 后屋面坡长一般为:(1.12.0)m; DB11/T 2912005 4 b) 北京地区由于冬季夜间保温要求高,后屋面板宜为 1.7m; c) 日照充足,大气透明度高,缩短前屋面长度后日光辐射量仍不能满足种植要求的地域,可以加长后屋面板用以强化保温效果。 4.2.4 后坡仰角应大于 32。 4.2.5 弧形前屋面日光温室的前屋面底角底一般推荐在(7075)之间。

10、 4.2.6 作业最低高度 h10.8m(见图 1)。 4.2.7 卷铺电机减速器应以低转速、大扭矩输出,输出转速应为:(24)r/min,输出方式分单向和双向两种。卷铺电机所配卷铺作业长度应根据保温覆盖物的重量、温室桁架曲线、气候因素(如:雨、雪)、减速电机输出扭矩等力学分析计算后确定。 4.3 日光温室的布局 4.3.1 方位的确定 方位的确定按 GB/T 191652003 执行。 4.3.2 缓冲间 日光温室的缓冲间可布置在温室的东侧或西侧。缓冲间占地墙体轴线尺寸推荐为(33)m。 5 日光温室结构设计荷载及要求 5.1 日光温室荷载分类 日光温室荷载的分类见 DB11/T 292。

11、5.2 设计荷载 设计荷载见 DB11/T 292。 5.3 钢骨架设计寿命 日光温室的钢骨架设计寿命为 15 年。 5.4 其它要求 日光温室零部件加工以及建造、验收应按技术条件和相关标准执行。在安全性、耐久性、美观性、经济性各方面,应满足设计和使用要求。 6 日光温室的屋面设计 6.1 应考虑适宜的前底角 底 和最低作业高度 h 1。 6.2 适当的后坡仰角和适当长度的后屋面坡长,以及适当的跨高比HB对结构经济性的影响。 6.3 所选用的透光覆盖材质应耐用,透光率至少 65以上,尽可能高的保温性以及阻挡紫外线射入功能,防结露的内表面、防雨水渗透,并俱备环保、防火性能等。 7 日光温室的保温

12、设计 7.1 保温性能 7.1.1 冬季室外温度最低温度在15以上,晴天室内不加温的情况下,室内平均气温在 15以上,夜间平均气温不低于 8,最低不应低于 6。 7.1.2 冬季室外温度最低温度在15及以下,根据低温持续的时间和实际情况,进行辅助加温,辅助加温以保证晴天室内平均气温在 10以上。 7.2 墙体设计 墙体宜采用双 24 砖墙加 10 聚苯板。聚苯板位于两层砖墙之间。 7.3 覆膜和保温被的安装 7.3.1 裁膜时应预留余量,预留位置及预留量为: a) 上膜脊部纵向压膜折叠量: ( 100 150) mm; DB11/T 2912005 5 b) 中膜上部纵向压膜线烫入用折叠量:

13、( 50 100) mm; c) 下膜上部纵向压膜线烫入用折叠量: ( 50 100) mm 及其下部密封(如用土压住)用的余量:( 150 200) mm 左右; d) 沿东、西长度方向的膜长度尺寸,应在裁切时预留 1m 左右的余量备用; e) 三道膜搭接的两处,应预留不少于 300 mm 的搭接重合量。 7.3.2 覆膜前,应先区分出膜的向阳面与内面;使用时,向阳面应处室外,内面面向室内。 7.3.3 覆膜时一般以上、中、下三道膜将温室前屋面覆罩完整、密闭,以保证温室的密封性。 7.3.4 保温被的安装 a) 保温被的安装按“品”字型搭接,如图 3 图3 保温被品字型搭接示意图 b) 相邻保温被的搭接重叠宽度不少于90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