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df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18462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74 大小:6.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df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GB 50615-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df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GB 50615 - 2010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ode for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etallurgical Industry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P 实施2011 - 06 -01 发布2010 - 08 -18 e1圃计划生版必S/N:1S80177.S82 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一一一一一一一-哺唰协统一书号:1580177 582 定价:27.00元2711 91115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Code for

2、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岛1etallurgicalIndustry GB 50615 - 2010 主编部门:中国冶金建设协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1 年6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GB 50615-2010 女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木樨地北里甲11号国宏大厦C座4层)(邮政编码:100038电话:6390643363906381) 新华书店北京发行所发行世界知识印刷厂印刷850X1168毫米1/32 4.5印张114千字2011年5月第1版

3、2011年5月第l次印刷印数1-6000册女统一书号:1580177 582 定价:27.00元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755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0615-2010,自2011年6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5.1.16、9.4.1、10.0.2、11.1. 1、12.0.2、12.O. 5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f了。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一0年八月十八日目IJI=l 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200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

4、计划(第二批)的通知)(建标(2006J136号)的要求,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调查研究和专题技术论证;结合近年来有关新规范的使用和新技术的应用;征求了生产、科研、设计等部门和单位的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本规范共分13章和2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基本规定,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水文地质钻探,水文地质试验与测试,地下水动态观测,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地下水水量评价,地下水水质评价,工程降水勘察,地下水资源保护,环境调查、评价与保护等。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示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规范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

5、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中国冶金建设协会负责日常管理,由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至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规范管理组(地址: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7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范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主编单位:中冶集团武汉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中勘冶金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中冶沈勘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1 中冶集团成都勘察研究院中基发展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东北岩土工程勘察总公司湖北中南勘

6、察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陈树林丁洪元李天成马阿雨彭祥陈志辉李生陈宝仁何世达主要审查人:范士凯彭易华王举平肖长来靳孟贵靳德武王军杨世松朱中道目次1总则(1 ) 2 基本规定( 2 ) 3 水文地质测绘( 4 ) 3.1 一般规定( 4 ) 3.2 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 5 ) 3.3 各类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专门要求(7 ) 4 水文地质物探(1 0) 5 水文地质钻探(1 2 ) 5. 1 勘探线、钻孔的布置原则u5. 2 钻探要求(1 4 ) 5. 3 过滤器(15) 5.4 洗井(17)5.5 土样、岩样及水样的采取(17)5. 6 地层描述门的6 水文地质试验与测试( 1 9 )

7、 6.1 抽水试验(1 9 ) 6.2 渗、注水试验(22) 6. 3 压水试验 6.4 回灌试验5 ) 6. 5 地下水流向和流速的测试( 26) 6. 6 其他测试( 26) 7 地下水动态观测( 27) 8 水文地质参数计算( 30) 8. 1 一般规定( 30) 1 2 (38) Contents nuqnzhvRUnxu qnunq吨unU数系水数价储系、平数径和渗圭一系半度人-K透响水水口渗影给降刊JJJJ地。00凸0600nud 9.1 一般规定. 1 General provisions ( 1 ) 2 Basic requirement ( 2 ) 3 Hydrogeolog

8、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 ( 4 ) 3. 1 General requirement ( 4 ) 3. 2 Contents and requirements of hydro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 . . . . ( 5 ) 3. 3 Special requirements of hydrogeological surveying and mappmg m vanous reglOns ( 7 ) 4 Geophysical exploration for hydrogeological lllvestlgat

9、lOn (1 0) 5 Hydrogeological drilling (1 2 ) 9. 2 补给量的确定.9.3 储存量的计算9.4 允许开采量的计算和确定 (42) 10 地下水水质评价11 工程降水勘察.11. 1 般规定11. 2 土层工程降水勘察11. 3 岩体工程降水勘察12 地下水资源保护.13 环境调查、评价与保护附录A主要物探方法的应用范围和适用条件(58) 附录B水文地质参数计算公式本规范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附:条文说明5. 1 Arrangement principle of explorotory line and drilling (1 2 ) 5. 2 Dri

10、lling requirements (1 4 ) 5. 3 Filter (1 5 ) 5.4 Well flushing (1 7) 5. 5 Sampling for soil, rock and water samples (1 7 ) 5. 6 Stratum description (1 8 ) 6 Hydrogeological testU川6. 1 Pumping test (1 9 ) 6.2 Water Penetration and water injection test ( 22) 6. 3 Packer test ( 23) 6.4 Reinjection test

11、 ( 25) 6. 5 Groundwater flow direction and velocity measuring ( 2 6 ) 6. 6 Other test ( 2 6 ) 2 3 7 Dynamic observation of groundwater (2 7) 8 Hydrogeological parameters calculation ( 30) 8. 1 General requirement (30) 8. 2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 30) 8. 3 Radius of influence . (35) 8. 4 Specific

12、yield and storage coefficient ( 36) 8. 5 Infiltration coefficient of precipitation ( 36) 9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ntity ( 38) 9. 1 General requirement ( 38) 9. 2 Ascertainment of recharge ( 39) 9.3 Calculation of storage . (41) 9.4 Calculation and ascertainment of the allowable yield of ground

13、water (42) 10 Evaluation of groundwater quality (47) 11 Engineering dewa t巳ringinvestigation (48) 11. 1 General requirement (48) 11. 2 E口gineeringdewatering investigation in siol formation (49) 11. 3 Engi口eeringdewatering investigation in rockmass ( 51) 12 Protection of groundwater resources ( 54) 1

14、3 Environmental investigation、evaluationand protection ( 56) Appendix A Applications and applicable conditions of main geophysical methods ( 58) Appendix B Param巳tersCalculation Formula of Hydrog巳dogy( 60)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8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 8 6 ) Addition: Explanati

15、on of provisions (8 7) 1 凸d巳品、JHHd mm川 1 1. 0.1 为做好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提高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技术的质量和水平,制定本规范。1. O. 2 本规范适用于冶金工业供水、工程降水的水文地质勘察。1. O. 3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应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的产业发展政策,坚持循环经济的原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环保和成果准确可靠。1. O. 4 冶金工业水文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4 2基本规定2.0.1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开始前,应明确勘察任务和勘察技术要求,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提出勘察

16、纲要。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结束后,应编写水文地质勘察报告。2. O. 2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范围、内容和工作量,应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需水量或工程降水复杂程度、不同勘察阶段、勘察区已进行工作的程度、拟选用的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或工程降水措施、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确定。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应符合表2.0.2的要求。表2.0.2供水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类别水文地质特征岩体岩层水平或倾角很缓,构造简单,岩性稳定均一,多为低山丘陵;第四简单系沉积物均匀分布,河谷平原宽广;含水层埋藏浅,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遣条件清楚,水质类型较单一岩体榴皱和断裂变动明显,岩性岩相不稳定,地貌形态多样;

17、第四系沉积物中等分布不均匀,有多级阶地且显示不清;含水层埋藏深浅不一,地下水形成条件较复杂,补给和边界条件不易查清;水质类型较复杂岩体榕皱和断裂变动强烈,构造复杂,火成岩大量分布,岩相变化极大,地复杂貌形态多且难鉴别;第四系沉积物分布错综复杂;含水层不稳定,其规模、补给和边界难以判定;水质类型复杂2.0.3 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应符合下列要求:1 应查明含水层的特征、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地下水的类型和补给、径流、排泄条件;2 对于供水勘察,应确定水源地的取水地段,并应建议取水构筑物的型式和布局;应评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及其水质;应分析地下水的动态规律,并应预测水源地开采后地下水可能发生的变化;3 对

18、于降水勘察,应提出工程降水的降排水措施建议,并应 2 预测降排水量大小及其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2. O. 4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宜分为可行性研究、详查、勘探和开采阶段。不同勘察阶段的工作成果应满足相应设计阶段的要求。降水水文地质勘察可按一个阶段进行。2.0.5 供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可行性研究阶段,应概略评价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并应提出用户所需水源的资料;可行性研究阶段推断的可能富水地段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应满足D级的精度要求;2 详查阶段,应在可能富水的地段,基本查明水文地质条件,初步评价地下水资源,进行水源地的方案比较,并应推荐最优方案;详查阶段控制的允许开采量应满足C

19、级的精度要求;3 勘探阶段,应查明拟建水源地范围的水文地质条件,并应详细评价地下水资源;勘探阶段探明的允许开采量应满足B级的精度要求;4 开采阶段勘察,水源地投入生产后,当需要扩大地下水水源或查明水量减少、水质恶化和不良工程地质作用等原因时,应在开采动态或专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验证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开采阶段验证的地下水允许开采量应满足A级的精度要求。2. O. 6 供水勘察工作地段的确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宜选择靠近厂矿用水地点;2 应选择地下水较丰富的地段;3 应掌握附近农业用水和巳建厂矿供水、排水情况。2.0.7 勘察生产井的施工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GB50296的有关

20、规定执行。 3 3 水文地质测绘3.1一般规定3. 1. 1 水文地质测绘,宜在比例尺大于或等于测绘比例尺的地形地质图基础上进行。当只有地形图而无地质图或地质图的精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同时进行地质、水文地质测绘。3. 1. 2 水文地质测绘的比例尺,可行性研究阶段宜为1: 100000 1 : 50000;详查阶段宜为1: 50000 1 : 25000;勘探阶段宜为1 : 10000或更大的比例尺。3. 1. 3 水文地质测绘的范围宜为一个水文地质单元。3. 1. 4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路线,宜按下列要求布置:1 沿垂直岩层(或岩浆岩体)、构造线走向;2 沿地貌变化显著方向;3 沿河谷、沟谷

21、和地下水露头多的地带;4 沿含水层(带)走向。3. 1. 5 水文地质测绘的观测点,宜布置在下列地点:1 地层界线、断层线、榴皱轴线、岩浆岩与围岩接触带、标志层、典型露头和岩性、岩相变化带等;2 地貌分界线和自然地质现象发育处;3 井、泉、钻孔、矿井、坎儿井、地表塌陷、岩溶水点和地表水体等。3. 1. 6 水文地质测绘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和路线长度,可按表3.1.6确定。表3.1.6 水文地质测绘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和观测路线长度视绘比例尺1 : 100000 4 地质观测点数(个/km2)松散层地区| 岩体地区O. 100.30 I 0.250. 75 水文地质观测i观测路线长度点数(个/km2

22、)I (km/km2) O. 100.25 I 0.501.00 续表3.1.6测绘比例尺I 地质观测点数(个/km2)水文地质观测观测路线长度松散层地区岩体地区点数(个/km2)(km/km2 ) 1 : 50000 O. 300. 60 O. 752. 00 O. 200. 60 1. 002. 00 1 : 25000 O. 60 1. 80 1. 503. 00 1. 002. 50 2. 504. 00 1 : 10000 1. 803. 60 3. 008. 00 2. 507. 50 4. 006. 00 1 : 5000 3. 607. 20 6. OO 16.0。5. OO

23、15.00 6. 0012. 0。注:1 同时进行地质和水文地质测绘时,表中地质观测点数应乘以2.5;复核性水文地质m绘时,观测点数为规定数的40%50%; 2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采用小值,复杂时采用大值,条件中等时采用中间值。3. 1. 7 进行水文地质测绘时,应搜集、利用现有遥感影像资料进行判释与填图。遥感影像资料宜根据水文地质测绘的目的要求确定种类和比例尺。3. 1. 8 遥感影像填图的野外工作量、每平方公里的观测点数和路线长度,宜符合下列要求:1 地质观测点数宜为水文地质测绘地质观测点数的30%:50% ; 2 水文地质观测点数宜为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观测点数的70%100%; 3 观

24、测路线长度宜为水文地质测绘观测路线长度的40%60%。3.2 水文地质测绘内容和要求3.2.1 地貌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地貌的形态、成因类型、各地貌单元间的界线及其相互关系;2 地形、地貌与含水层的分布及地下水的埋藏、补给、径流、排泄的关系;3 新构造运动的特征、强度及其对地貌和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3.2.2 地层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5 1 地层的成因类型、时代、层序及接触关系;2 地层的产状、厚度及分布范围;3 不同地层的透水性、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3.2.3 地质构造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榴皱类型,榴皱轴的位置、长度及延伸和倾伏方向,两翼和核部地层的产状,裂隙发育特征及富水地段

25、的位置;2 断层的位置、类型、规模、产状、断距、力学性质和活动性,断层破碎带、断层影响带宽度,断层上、下盘的节理裂隙发育程度,断层带充填物的性质和胶结情况,断层带的导水性、含水性和富水地段的位置;3 不同岩层层位和构造部位中节理的力学性质、发育特征、充填情况、延伸和交接关系及其富水性;4 测区所属的地质构造类型、规模、等级和测区所在的构造部位及其富水性。3.2.4 泉的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泉的出露条件、成因类型和补给来源;2 泉的流量、水质、水温、气体成分和沉淀物;3 泉的动态变化、利用情况;若有供水意义时,应设观测站进行动态观测。3.2.5 水井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井的类型、深度、井

26、结构;井的建成时间、成井方法;井周地层剖面;井的出水量、水位、水质及其动态变化;2 地下水的开采方式、开采量、用途;开采后的变化及曾出现的问题;3 选择有代表性的水井进行简易抽水试验。3.2.6 地表水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地表水的流量、水位、水质、水温、含砂量及动态变化;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补排关系;2 地表水利用现状;作为人工补给地下水源的可能性; 6 3 河床或湖底的岩性和淤塞情况以及岸边的稳定性。3.2.7 水质调查应包括下列内容:1 水质简易分析,取样水点数不应少于本规范表3.1.6中水文地质观测点总数的40%。分析项目应包括颜色、透明度、嗅和味、沉淀、Ca2十、Mg2十、CNa+K十

27、)、HC03、Cl一、SO-,pH值、可溶性固形物总量:总硬度等;2水质专门分析,取样水点数不应少于简易分析点数的20%。分析项目中,生活饮用水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的有关规定;3 划分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了解地下水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4 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来源、途径、范围和危害程度。3.3 各类地区水文地质测绘的专门要求3.3.1 各类地区的水文地质测绘,应根据勘察任务要求和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确定调查的内容、范围及其工作精度。3.3.2 山间河谷及冲洪积平原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古河道的变迁、古河床的分布和多种成因沉积物的叠置情况及其特点;2 阶地的形态

28、、分布范围、地质结构、成因和叠置关系。3.3.3 冲洪积扇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冲洪积扇的边界、规模和分布,扇轴的位置和走向,沿扇轴方向的岩性变化规律;2 地下水溢出带的位置和水文地质特征。3.3.4 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和沿海岛屿地区的调查,直包括下列内容:1 涨潮、落潮时海水水边线位置,咸水与淡水的分界面及其变化规律;2 淡水层(透镜体)的分布范围、厚度和水位,及其动态变化;3 咸水区中谈水泉的成因、补给来源、出露条件、水质和泉水流量;4 潮沙规律及对地下水动态的影响。3.3.5 黄土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黄土层中所夹粉士、姜结石和砂卵石含水层的分布范围、埋藏条件和富水

29、性;2 黄土柱状节理、孔隙、溶蚀孔洞的发育特征和含水性;3 黄土晾上洼地的分布、成因和含水性;4 黄土下伏岩层的含水性或隔水性。3.3.6 沙漠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古河道、潜蚀洼地和微地貌的分布及其与地下淡水层的关系;2 喜水植物的分布及其与地下水的埋深和化学成分的关系;3 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下水的矿化度变化规律;淡水层的分布范围。3.3.7 冻土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的分布范围;2 冻土地貌的分布规律及其与地下水的关系;3 多年冻土层的上下限、厚度、分布规律和赋存的地下水类型;4 连续多年冻土层中的岛状融区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和水文地质特征。3

30、.3.8 可榕岩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微地貌和岩溶泉与地下水分布的关系;2 构造、岩性、地下水径流和地表水文网等因素与岩溶发育的关系;3 暗?可和地下湖的位置、规模、水位、流量、水温、动态特征及其补给条件和开发条件;4 大型洞穴的形状、规模和充填物。3.3.9 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和含水性;2 岩体和岩脉的岩性、产状、规模、穿插特征及其与围岩接触带的破碎程度和含水性;3 玄武岩的柱状节理和孔洞的发育特征及其含水性。3.3.10 碎屑岩地区的调查,宜包括下列内容:1 岩层的互层情况,风化裂隙、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深度及其与地下水赋存的

31、关系;2 可溶盐的分布和榕蚀程度,咸水与淡水的分界面。 9 4 水文地质物探4.0.1 采用水文地质物探方法,应根据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被探测体的物理特征和需要查明的水文地质问题等因素确定。物探工作时,宜采用多种物探方法综合测定。4.0.2 采用物探时,被探测体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刁亏。1 与相邻介质对同一物性参数有明显的差异;2 有一定的规模;3 在干扰条件下,被探测体所引起的异常值应有足够的显4. O. 3 物探方法可用于探测下列内容:1 覆盖层的厚度、隐伏的古河道和掩埋的冲积扇的位置;2 断层、裂隙带、岩脉等的产状和位置;3 含水层、隔水层的埋藏深度、宽度和厚度;4 地层剖面;5 地下水

32、的水位、流向和渗透速度;6 地下水的可溶性固体物和戚、淡水的分布范围;7 暗河的位置和隐伏岩溶的分布;8 多年冻土层下限的埋藏深度。4. O. 4 对勘探钻孔宜进行水文测井工作,配合钻探取样划分地层,并取得有关参数。4.0.5 物探工作的布置、测网的密度、参数的确定、检查点的数量及精度要求,应按现行行业标准冶金勘察物探规程YBJ41的有关规定执行。4. O. 6 对物探的实测资料,应结合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并应提出具有与任务要求相应的水文地质解释的物探成果。 10 4.0.7 物探成果资料应包括物探工作报告、物探平面布置图、物探工作成果图等。4. O. 8 物探的方法可按本规范附录

33、A选择。 11 5 水文地质钻探5.1 勘探线、钻孔的布置原则5. 1. 1 水文地质钻探工作的布置,应根据不同的水文地质勘察目的,在综合分析和研究水文地质测绘、水文地质物探以及既有勘察资料的基础上,按下列因素确定:1 水文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2 需水量和勘察阶段;3 保护环境,少受干扰,不受破坏;4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法。5. 1. 2 钻探工作应查明下列内容:牛;1 含水层的岩性、厚度、数量、埋藏深度、分布范围及边界条2 地下水的水力性质、水位、流向、水力坡度;3 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4 含水层和地表水体的水力联系;5 含水层的渗透性能;6 基岩裂隙、榕洞的空间位置及发育程度。5. 1. 3

34、 宽度小于5km的山间河谷、冲积阶地内的勘探线布置,应垂直地下水流向或地貌单元。对傍河或河床下取渗透水时,应结合拟建取水构筑物类型布置垂直和平行河床的勘探线。5. 1. 4 冲洪积平原和宽度大于5让km应垂直地下水流向。5. 1. 5 冲洪积扇地区的勘探线,应在富水地段沿扇轴的垂线布置。5. 1. 6 滨海沉积地区勘探线的布置,应先垂直海岸线布置,再在淡水一侧,垂直地下水流向布置勘探线。5. 1. 7 黄土地区的勘探线,应垂直和沿河谷、黄土洼地以及平行黄土楞的长轴布置。5. 1. 8 沙漠地区的勘探线,应垂直和沿河流、古河道和潜蚀洼地或垂直沙丘覆盖的冲积、湖积含水层地下水流向布置。5. 1.

35、9 多年冻土地区的勘探线应垂直河流布置,并应查明融区类型;应结合地貌横切耐寒或喜水植物生长地段布置,并应查明冻土与融区分布界线。5. 1. 10 碎屑岩地区勘探钻孔,应布置在下列地段:位;1 厚层砂岩、砾岩分布区的断裂破碎带;2 榴皱轴迹方向剧变的外侧;3 岩层倾角由陡变缓的偏缓地段;4 背斜轴部及其倾没端等构造变动显著的地段;5 产状近于水平的岩层的裂隙密集带和共扼裂隙的密集部6 碎屑岩与岩浆岩岩脉或侵入体的接触带附近;7 地下水的集中排世带。5. 1. 11 可溶岩地区勘探钻孔除应按本规范5.1. 10条的规定布置外,尚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或弱可溶岩的接触带;2 裂隙岩溶

36、发育带;3 岩溶微地貌发育处。5. 1. 12 岩浆岩和变质岩地区勘探钻孔,应布置在下列地段:1 断裂破碎带;2 岩脉发育带;3 不同岩体接触带;4 弱风化裂隙发育带;5 原生柱状节理和原生空洞发育部位。5. 1. 13 松散层地区勘探线和勘探点距离宜按表5.1. 13确定。表5.1.13松散层地区勘探线和勘探点距离详查勘察阶段勘探阶段勘察区分类线距(km)点距(km)线距(km)点距(km)堆积平原地区3. O5. 0 1. O3. 0 1. O2. 0 O.51.5 冲洪积扇地区1. O4. 0 o. 52. 0 o. 31. 5 o. 21. 0 河漫宽度为3km5km2. O4. 0

37、1. O2. 0 1. O2. 0 1.01.5 滩及宽度为lkm3km1. O3. 0 o. 51. 0 O.51.5 O.51.0 冲积阶地宽度小于lkmO. 51. 0 一般应在拟建取水构O. lO. 4 筑物处布置钻孔注:1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时取大值,复杂时取小值;条件中等时取中值;2 河漫滩及冲积阶地的宽度是指河流一侧的宽度;3 当搜集的钻孔资料、物探资料准确度较高时,可作为勘探点加以利用。5瓦.1.14当在岸边修彦建渗透性取水构筑物日时才,勘探点至河水边线的距离,应根据河水污染、河岸冲刷淤积以及对水质5.1.1臼5当需水量较小或水源地面积不大时,钻孔应布置在拟建生产井的地点或直接凿

38、勘察生产井。5. 1. 16 在岩溶地区布置钻孔时,必须根据影响半径、抽排水量、地层特征等因素控制地面沉降或地表塌陷对已有建筑物的影晌。5.2钻探要求5.2.1 钻孔深度应钻穿有供水或降水意义的含水层(带)或含水构造带。5.2.2 钻孔应垂直。钻孔的孔斜率不宜大于1%。5.2.3 抽水试验钻孔的直径宜满足安装抽水设备和设计抽水量的要求;观测孔的直径应满足止水和观测水位的要求。5.2.4 钻孔的钻进应符合下列要求:1 岩体钻孔,应采用清水钻进;2 松散层钻孔,可采用水压或泥浆钻进。当采用泥浆钻进时,在下过滤器和填滤料前,应将孔内的稠泥浆换为稀泥浆;3 钻进有供水或降水意义的含水层或构造带时,严禁

39、用自泥块和教土球护壁。5.2.5 当分层查明含水层(带)的水位、水质、水温、透水性或隔离含水层时,应进行止水工作。止水后应检查止水效果。5.2.6 在钻进过程中,应对水位、水温、冲洗液消耗量、漏水位置、自流水的水头和流量、钻进现象、气体逸出情况、岩层变层界限、含水构造和溶洞的起止深度进行观测和记录。5.2.7 岩体钻探过程中采取的岩芯应按顺序及时编录,并应标明岩芯的上、下方向深度。岩芯采取率宜符合下列要求:1 完整岩层不宜小于70%;2 构造破碎带、风化带、岩榕带不宜小于30%。5.2.8 同一钻孔应采用同一量具测量深度,测量读数应至cm。每钻进50m和变径及终孔时,应检查孔深。钻孔深度测量误

40、差不宜大于2%0。5.2.9 对需要回填的钻孔应根据含水层的水头、水质情况,分别进行回填或隔离封孔。对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部位,不应采用勃土四填和隔离。5.2.10 钻孔均应测量孔口坐标和高程。5.3过滤器5.3.1 抽水孔过滤器的类型宜按表5.3.1选用。表5.3.1抽水孔过滤器类型含水层过滤器类型具有裂隙、溶洞(其中有大量充填物)骨架过滤器、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的基岩卵(碎)石、圆(角)砾粗砂、中砂细砂、粉砂包网过滤器、缠丝过滤器或填砾过滤器填砾过滤器注:1 基岩含水层,当裂隙、溶洞(其中很少充填物稳定时,可不设置过滤器;2 观视tl孔可采用包网过滤器。 15 D50

41、 = (68)品。(5.3.6-1)2 当碎石士类含水层的品。小于2mm时,填砾规格应采用下式计算:Dso = (68)d20 (5.3.6-2) 3 当碎石土类含水层品。大于或等于2mm时,可充填粒径为10mm20mm的填砾;4 填砾过滤器填的币2值应小于或等于2; 5 填砾过滤器的缠丝间隙和不缠丝过滤器的孔隙尺寸,应采用D10;6 填砾过滤器的填砾厚度,粗砂和颗粒大于粗砂的含水层宜为75mm;中砂、细砂和粉砂含水层直为100mmo5.4.1 在井管、过滤器安装(填砾)完毕后应及时对抽水孔、观测孔、抽水管井进行洗孔(井)。5.4.2 洗井可根据含水层类型、抽水孔结构、成井工艺等选用水泵、压缩

42、空气、活塞、物理化学等洗井方法,并宜采用两种以上方法联合洗井。5.4.3 洗井的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井水中不应含有泥浆等管井施工物质,井水应无色透明;2 出水量宜接近设计要求或连续两次单位出水量之差小于10%; 3 在24h的连续洗井过程中,井水含砂量应无明显的下降趋势;4 观测孔也应进行洗孔,宜洗至水位变化反应灵敏。5.5 土样、岩样及7.14时:K一O.6Ql(l 2L Lh b r (8. 2. 6-4) 8.2.7 式中:K渗透系数(cm/s); Q一稳定时的注入水量(cm3/s); hJ一注水水柱高度(cm); L一注水试验段长度(cm); r一-注水孔半径(cm)。利用压水试验

43、资料计算渗透系数时,可采用下列公式:当试验段底部以下含水层厚度大于或等于试验段长度时:4 1 L nhu nb-r nu一ub 巧iq Ru nu - K (8.2.7-1) 2 当试验段底部以下含水层厚度小于试验段长度时:1. 32L K=O.527wlg一干一8.2.8 (8. 2. 7-2) =Q/(p. l) P=PB+Pz-P, 式中:K渗透系数(m/d); (8.2.7-3) (8.2.7-4) 8.3.1 利用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资料计算影响半径时,可采用下列公式:1 承压水完整孔:一二单位吸水量Cl/min m2) ; r 钻孔半径(m); 1-r Eb -h z-

44、2 eu-P3 2-I r-5 ub一l-1-c-R ub i (8.3.1一1)L一试验段长度(m); 2 潜水完整孔:Q一-钻孔压水的稳定流量Cl/min); P一一试验段总压力(m); 19R Ah 19r2 -6.h 19r1 6.h -6.h (8.3. 1-2) PB一-压力表压力(m); 式中:R影响半径(m); . 34 . 35 町、rz一一分别为两个观测孔距抽水孔的距离(m); Sj、Sz一一分别为观测孔中的水位下降值(m)。3 承压水含水层可按下式计算:R=10S JK (8.3.1-3) 式中:S抽水井水位下降值(m); K一一渗透系数(m/d)。4 潜水含水层可按下式

45、计算R=ZS JHK (8.3.1-4) 式中:S一一抽水井水位下降值(m); K一一一渗透系数(m/d); H一一潜水含水层厚度(m)。8.3.2 利用勘察地段已知渗透系数,抽水孔出水量和水位下降值等,可按有关公式计算影响半径。8.3.3 影响半径可根据含水层的岩性和富水特征采用经验数据。8.4 给7.1 15 4 基坑深度(rr)6 610 二105 基坑面积(m2)三三50005000 10000 二,100006 涌水量(m3/d)主三50005000 10000 二,10000基坑与有水力联系的地表水水平X500 2002 注:复杂程度分类按就高原则,且具备相应复杂程度中的2个因素确定。11. 2. 2 工作量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49 1 每个含水层的勘察孔不应少于1个抽水孔、1个观测孔、1个2个取样钻探孔;勘察孔的数量应在收集既有地质资料的基础上,根据工程降水复杂程度按表11.2. 2的规定确定;表11.2.2勘察孔数量(个)勘探孔12 23 3 抽水孔12 二,2观测孔12 24 二,42 当基坑面积大或地层变化大时,应增加勘探孔数,并应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