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 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0025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1.6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CJ 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CJ 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CJ 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CJ 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CJ 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E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Random Polypropylene/ Aluminum stable composite pipe 2005-05-16发布2005-10-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发布CJ/T 210-2005 前言本标准的编写主要参考了GB/T18742. 1 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2总则KGB/T 18742. 2-2002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等标准,同时参考了GB/T18475 2001热塑性塑料压力管材和管件用材料分级和命名总体使用(设计)系数、DIN8077:

2、 1997聚丙烯管材、DIN8078: 1997聚丙烯管材(PP-H、PP-B、PP-R)的质量要求及测试、GB/T18997. 1-2003铝塑复合压力管第1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等标准的部分内容。本标准为第一次制定。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建设部给水排水产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武汉金牛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顺新、姚光伟、朱剑锋、何荣山、郭兵、王勇、陈伟、程得才、涂向群。I CJ/T 210-2005 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元规共聚聚丙烯CPP-R)塑铝稳态复合管(以下简称PP-R塑铝稳态管)的定义、

3、符号、缩略语、使用条件级别、产品分类、管系列S值的选择、材料、要求、试验方法、检测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及热水采暖、中央空调系统等。本标准不适用于灭火系统。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计划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1033一1986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

4、法GB/T 2828. 1 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C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GB/T 2918-1998 塑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GB/T 3682-2000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GB/T 4608-1984 部分结晶聚合物熔点试验方法光学法GB/T 6111-2003 流体输送用热塑性塑料管材耐内压试验方法GB/T 6671-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纵向回缩率的测定GB/T 8806-1988 塑料管材尺寸测量方法GB/T 10798 2001 热塑性塑料管材料通用壁厚表GB/T 13663-2000 给水用聚乙烯CPE)管材

5、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GB/T 18742. 1-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GB/T 18742. 2 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GB/T 18742. 3-2002 冷热水用聚丙烯管道系统第3部分:管件GB/T 18991-2003 冷热水系统用热塑性塑料管材和管件GB/T 18997. 1一2003铝塑复合压力管第l部分:铝管搭接焊式铝塑管3 定义、符号和缩畸语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符号和缩略语。3. 1 定义3. 1. 1 无规共聚聚丙烯CPP-R)塑铝稳态复合管一种内层为PP-R,外层包敷铝层及塑料保护

6、层,各层间通过热熔胶粘接而成五层结构的管材(见图1)。CJ/T 210-2005 3. 1. 4 外覆层暴露于外部,内管3. 1. 2 内管由PP-R材料匍A口复接己“粘刷起岳阳W层作覆哥的外如强组问3. 1. 6 外胶层位于铝层和夕3. 1. 7. 3 平均外径(dem)管材任一横截面外圆周长零数字进位。3.1. 7.4 最小平均外径(dem,min平均外径的最小值。3.1. 7.5 最大平均外径(d吼叫)平均外径的最大值。3.1.7.6 不圆度管材同一横截面的最大外径与最小外径测量值的差值,单位为mmo3. 1. 7. 7 公称壁厚(en)管材壁厚的规定值,单位为mm。3. 1. 7. 8

7、 任一点壁厚(e)管材任一点壁厚的测量值,精确到0.1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零数字进位。U 0.1 mm,小数点后第二位非2 3.1.7.9 最小壁厚(emm)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小值。3. 1. 7. 10 最大壁厚Cemax) 管材圆周上任一点壁厚的最大值。3.1.7.11 管系列(的根据GB/T10798-2001,用以表示管材规格的无量纲数值系列,可按式。)计算:S一生兰兰- 2en 式中:dn一一公称直径,单位为mm;e 内管公称壁厚,单位为mmo3. 1. 8 与使用条件有关的定义3. 1. 8. 1 设计压力CPn)管道系统压力的最大设计值,单位为MPaa3. 1. 8. 2

8、 静液压应力()以水为介质,管材受内压时管壁内的环应力,单位为MPaa3. 1. 8. 3 设计温度CTn)系统设计的输送水的温度或温度组合。3. 1. 8. 4 最高设计温度(T max) 仅在短时间内出现的To最高值。3. 1. 8. 5 故障温度(Tmel系统超出控制极限时出现的最高温度。3. 1. 8. 6 冷水温度CT,。ld ) 输送冷水的温度,最高接近25。设计时用20。3. 1. 9 与材料性能有关的定义3. 1. 9. 1 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的置信下限(旧,)CJ/T 210-2005 ( 1 ) 一个与应力有相同量纲的量,单位为MPa。它表示在温度T和时间t预测的静液压强

9、度的97.5% 置信下限。3. 1. 9. 2 设计应力(o)对于给定的使用条件所允许的应力,单位为MPa03. 1. 9. 3 总使用系数CC)一个大于1的系数,考虑了未在置信下限LPL体现出的管道系统的性能和使用条件。3.2 符号dn:公称直径zd,:任一点外径;d,m:平均外径;d肌mm:最小平均外径;d,m,max:最大平均外径;en:公称壁厚;e;:内管公称壁厚;E:任一点壁厚;em川最小壁厚;emax:最大壁厚;3 CJ/T 210-2005 Po:设计压力;:静液压应力;To:设计温度;Tmax:最高设计温度;Tmal:故障温度;T,01d:冷水温度;LPL:预测的长期静液压强度

10、的置信下限;D z设计应力。3. 3 缩略语应用级别To 在下的时间 年级别160 级别270 20 I 级别440 60 20 级别5| 60 唱队:,80 表1中所列各使用条件级别的管道z良?的要求。4. 2 产品分类个应用级别,见在.m.J下h的时日型的应用范围- - .iof-1t. y地板采时温毒草散热器采暖9FY1 高温散热器采暖4. 2. 1 pp R塑铝稳态管按内管尺寸分为S4、S3.2、S2.5三个管系列。4. 2. 2 pp R塑铝稳态管按公称直径尺寸(mm)分类,其规格分为dn20、dn25、dn32、dn40、dn50、dn63、dn 75、dn90、dllO。4.3

11、管系列S值的选择管材按使用条件级别及设计压力选择对应的S值,见表2。其他情况,可按表3、表4选择对应的S值。4 设计压力MP a 0.4 0. 6 0. 8 1. 0 表2PP-R塑铝稳态管管系到S值的选择I管系列S级别1级别2级别4D = 3. 28 句2.52 0=3. 54 4 4 4 4 4 4 4 工作温度:旋在遇5k用、S4。C20 1. 96 1. 64 1. 54 40 I .ll!tif圃1. 49 1. 43 1. 39 表4工作温度75、,z,飞二1_11温75JII II 、同90 70, N幅其10 1. 02 l. j! 10 80。C、中25 0. 70 1. 1

12、2 三25 哼扣42.5 0. 61 0. 77 0.日- 37. 5 年有5 0. 78 0. 98 1. 25 5 70。C.30 10 0. 75 0. 94 1. 21 其10 天85。C75 25 0. 63 0. 79 1. 02 中25 在37.5 0.57 0. 72 0. 92 每45 年5 0. 71 0.89 1. 15 有5 90C 1 10 0.69 0. 86 1. ll 60 10 天80 25 0.55 0. 69 o. 89 25 35 0.51 o. 64 o. 82 在40 o. 70 0. 61 0.81 0. 78 0. 62 0. 56 0. 88

13、0. 85 0. 72 0. 62 0.82 o. 79 0. 66 0.58 CJ/T 210-2005 级别50=2. 19 S3.2 1. 47 1. 37 1. 33 1. 28 1. 23 1. 24 1. 15 1. ll 0.97 0. 82 4 3. 2 2. 5 S3.2 1. 09 1. 05 o. 88 0. 76 1. 01 o. 98 0. 78 0. 71 1. 10 1. 06 o. 90 0. 78 1. 03 0. 99 0. 82 0. 73 S2. 5 1. 86 1. 73 1. 67 1. 61 1. 55 1. 56 1. 45 1. 40 1. 2

14、2 1. 03 S2.5 1. 39 1. 35 1. 13 0. 98 1. 29 1. 25 1. 00 0. 91 1. 41 1. 36 1. 16 1. 00 1. 32 1. 27 1. 05 0. 94 5 CJ/T 210-2005 表4(续)使用S4 53.2 52.5 使用S4 S3. 2 S2. 5 工作温度年限允许工作压力MPa 工作温度年限允许工作压力MPa 5 o. 75 0.94 1. 21 5 o. 74 0.93 1. 19 70, 70, 其10 o. 71 0.89 1. 15 其10 0.67 0.83 1. 07 85 85C 中25 0.57 0.

15、72 o. 92 中25 o. 53 0.67 0.85 每35 0. 55 o. 69 0.88 哼户】32.5 0.50 0.62 0.80 年年有5 0.69 0.86 1. 11 有5 o. 66 o. 82 1. 06 60 10 0.61 o.76 0.97 90 10 0.56 0. 7 0.89 天90 天90 25 0.48 0.61 0. 78 25 0.44 0.56 0. 71 在30 0.46 0.58 o. 74 在5 材料5. 1 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PP-R)其性能应符合GB/T18742. 12002对材料的要求。5.2 聚乙烯树脂其性能应符合GB/T1366

16、3-2000对材料的要求。5.3 铝材采用铝合金材料,按GB/T228-2002进行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不应小于12%,抗拉强度不应小于110 MPao 5.4 热熔胶5. 4. 1 位于铝层与ppR塑料层的热熔胶应是丙烯共聚物,按GB/T1033一1986中的B法测试,其密度应大于0.87 g/cm3;按GB/T3682-2000方法测试,其熔体流动速率应小于7g/10 min( 190C、2.16 kg);按GB/T4608-1984方法测试,其熔点不应低于120。5. 4.2 位于铝层与PE塑料层的热熔胶应是乙烯共聚物,按GB/T1033-1986中的B法测试,其密度应大于0.9 g/cm

17、3;按GB/T3682-2000方法测试,其熔体流动速率应小于5g/10 min090、2.16 kg);按GB/T46081984方法测试,其熔点不应低于120。5.5 回用料生产厂在自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内管树脂回用料可以再使用,使用时按不大于10%的比例加到未用过的新料中,不允许使用其他来源的回用料。6 技术要求6. 1 颜色一般内管及外覆层均为灰色,其他颜色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6.2 外观管材的色泽应基本一致。管材的内外表面应光滑平整,无气泡和其他影响性能的表面缺陷。管材不应含有明显的杂质。管材端面应切割平整并与轴线垂直。6.3 规格及结构尺寸6. 3. 1 PP-R塑铝

18、稳态管的规格用管系列S、公称直径dn及内管公称壁厚r;表示。6 例:管系列54、公称直径为20mm、内管公称壁厚为2.3 mmo 表示为54dn20e 2. 3 mm CJ/T 210-2005 6.3. 2 结构尺寸6. 3. 2. 1 PP-R塑铝稳态管的公称直径、平均外径、参考内径、管壁厚、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见表5及表6。d. 表5管材外径及参考内径尺寸平均外径最小值I一最大值单位为毫米公称直径参考内径25 21. 6 14. 1 川一川一川S4 S3 . 2 20 32 17. 6 22.5 20 . 6 40 25. 9 50 32. 6 63 41. 0 75 49. 8 9

19、0 59. 8 110 73 . 2 单位为毫米公称直径铝最厚S2.5 d. 差厚一壁一公管一值民一称公值+o. 5 20 . 8 I 3. 4 。+o. 6 25 4. 2 。+o. 7 32 0.20 7. o I 5. 4 。+o. s 40 0.20 8. 6 I 6. 7 。+LO 50 0.20 6. 7 9. 4 I 10. 4 I 8. 3 。+o. 9 +LO + L 2 63 0.25 8.4 I 9.3 I 7.1 10.o I 11.0 I 8.6 11. 8 I 13. o I 10. 5 。+LO 75 0.30 9.6 I 11.0 I 8. 4 11. 5 I

20、13. o I 10. 3 13 . s I 15. 4 I 12. s 十1.4 0 +L 6 + l. 2 。十1.2 +L 4 90 0.35 11. 5 I 12. 9 I 10. 1 13. 7 I 15. 2 I 12. 3 16. 4 I 18. 2 I 15. o 。十1.4 + L 7 +2. 0 110 0.35 13. 7 I 15. 2 I 12 . 3 16. 6 I 18. 3 I 15. 1 19. 8 I 21. 8 I 18. 3 。7 CJ/T 210-2005 6.3.2.2 铝层搭接(重叠部分)最小宽度为0.5 mmo 6.3.3 管材的长度6. 3.

21、3. 1 直管的长度一般为4m,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管材长度不允许有负偏差。6.3.3.2 小于及等于dn32的管材可做盘管,其长度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6. 4 PP-R塑铝稳态管的性能要求6. 4. 1 PP-R塑铝稳态管的卫生性能应符合GB/T17219的规定。6. 4. 2 PP-R塑铝稳态管的物理性能应符合表7的规定。表7管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试验参数项目温度时间静液压试验压力MPa 。Ch S4 S3.2 S2.5 en 16 mm: 4 20 1 4.00 5.00 6.40 95 22 1. 05 1. 31 1. 68 静液压试验95 165 0.95 1. 19

22、 1. 52 95 1 000 0.88 1. 09 1. 40 静液压状态下的热110 8 760 稳定性试验0.48 0.59 o. 76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2302.16 kg) g/10 min 6.4.3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试样指标数量3 主二2%元破裂3 元渗漏1 无破裂无渗漏3 变化率原料的30%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应符合表8的要求,且任意一件试样的最小剥离力应不小于表8规定值的表8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公称外径d0/mm20 25 32 40 50 63 75 90 110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N28 30 35 40 50 60 70 75 80 6.5 系统适用性6. 5.

23、 1 与PP-R塑铝稳态管配套的管件应符合GB/T18742. 3-2002的规定。6. 5. 2 PP-R塑铝稳态管与符合GB/T18742. 3-2002规定的管件连接后应通过内压试验和热循环二项组合试验。6. 5. 2. 1 内压试验应符合表9的规定。8 CJ/T 210-2005 表9内压试验项目试验温度试验压力试验时间试样数量指标管系列。CMP a h S4 0.80 S3. 2 95 1. 11 1 000 3 无破裂无渗漏S2.5 1. 31 6.5.2.2 热循环试验应符合表10的规定。表10热循环试验最高试验温度最低试验温度试验压力循环次数试样数量指标 MP a 95 20

24、1. 0 5 000 1 元破裂元渗漏注一个循环的时间为(30)min,包括(LS)min最高试验温度及(15)min最低试验温度。7 试验方法7. 1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应在管材下线48h后取样。按GB/T2918-1998规定,在温度为(232),湿度为(5010)%条件下进行状态调节,时间不少于24h,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试验。7.2 外观及颜色用肉眼观察。7.3 结构尺寸7. 3. 1 长度用精度为1mm的卷尺测量。7.3.2 铝层搭接最小宽度用游标卡尺测量。7.3.3 平均外径及管壁厚按GB/T8806 1988规定的方法测量。7. 3. 4 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的测量方法如

25、下:a) 随机抽取样品并截取管环试样,应保持管环试样的不圆度小于0,ldn; b) 利用带刻度尺的放大镜或显微镜(精度0.05 mm),量取圆周六等分点的厚度,分别测量内管壁厚及铝层最小厚度,取其中最小值。7.4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按GB/T18997. 1-2003中附录A规定的方法测试。7.5 静液压试验7. 5. 1 按GB/T6111-2003规定的方法测试(a型封头)。7.5.2 试验条件中的温度、时间及静液压试验压力按表7的规定。试验介质为水。7.6 纵向回缩率按GB/T6671一2001中的方法B测试。7. 7 卫生性能试验按GB/T17219规定的方法测试。7. 8 系统适用性

26、试验7. 8. 1 内压试验内压试验由管材和管件组合而成,其中最少应包括两种以上管件,试验方法按GB/T6111-2003 规定(a型封头)。试验介质:管内外均为水。9 CJ/T 210-2005 7.8.2 热循环试验按GB/T18742. 2-2002附录A规定的方法进行试验。试验介质:管内为水,管外为空气。7.9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从管材上切取足够2nun 5 nun大小的颗粒作为试样,按表7和GB/T3682 2000的规定进行试验。熔体流动速率仪应用标样进行校正。试验时,先用氮气吹扫料筒5s 10 s(氮气压力为0.05MPa), 然后在205内迅速将试样加入料筒进行试验。7. 10

27、静班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7. 10. 1 试验设备循环控温烘箱。7. 10. 2 试验条件按表7规定,循环控温烘箱温度为110习。C。试验介质:内部为水,外部为空气。7. 10. 3 试验方法试样经状态调节后,安装在循环控温烘箱内,按GB/T6111-2003的规定进行试验(a型封头)。8 检验规则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型式检验及定型检验。8. 1 组批同一原料、配方和工艺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产品,每90km作为一个检查批。如不足90km,以上述生产方式七天产量作为一个检查批。不足七天产量,也作为一个检查批。8.2 定型检验定型检验的项目为第6章规定的全部技术要求。同一设备制造厂的同类型设备首次投

28、产或原材料发生变动时,选取任一规格的管材进行定型检验。8.3 出厂检验8. 3. 1 产品经企业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并附有合格标志方可出厂。8.3.2 出厂检验的项目如下:a) 颜色及外观pb) 结构尺寸;c) 纵向回缩率pd) 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e) 静液压强度实验中的201h和9522h(或95l65 h)试验。8.3.3 颜色、外观、尺寸按GB/T2828. 1-2003采用正常检验一次抽样方案,取一般检验水平I,合格质量水平6.5,抽样方案见表lL表11抽样方案批量范围样本大小合格质量水平6.5 N n 合格判定数Ac不合格判定数Re 150 8 1 2 151 280 13 2 3

29、281 500 20 3 4 501 1 200 32 5 6 1 201 3 200 50 7 8 3 201 10 000 80 10 11 10 CJ/T 210-2005 8.3.4 在颜色、外观及尺寸抽样合格的产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性能试验(包括纵向四缩率、管环最小平均剥离力及201h的静液压强度试验)。8.3.5 选择9522h的静液压强度试验时,每24h做一次;选择95165h的静液压强度试验时,每168h做一次。8.4 型式检验8. 4. 1 型式检验的项目为除6.4.2中的静掖压状态下的热稳定性试验和6.5系统适用性试验以外的全部技术要求。8.4.2 按本标准技术要

30、求并按8.3. 3规定对颜色、外观、尺寸进行检验;在检验合格的样品中随机抽取足够的样品进行其他性能试验。8. 4. 3 一般情况下,每隔两年进行一次型式检验。但若有以下情况之一,应进行型式检验。a) 正式生产后,若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b) 产品因任何原因停产半年以上恢复生产时;c)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结果有较大差异时zd)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8.5 判定规则外观、尺寸按表11进行判定。卫生指标有一项不合格判为不合格批。其他指标有一项达不到规定时,则随机抽取双倍样品进行该项复验,如仍不合格,则判该批为不合格批。9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9

31、. 1 标志9. 1. 1 pp R塑铝稳态管应具有标记,标记应牢固、持久并易识别,其间距不超过lm。标记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a) 商标;b) 生产企业名称;c) 产品名称;d) 规格及尺寸:管系列S、公称直径dn和内管公称壁厚en; e) 本标准号;f) 生产日期。9. 1. 2 管材包装至少应有下列标记:a) 商标;b) 产品名称;c) 企业名称及厂址;d) 产品规格;e) 产品数量;f) 生产日期及批号。9.2 包装产品应按相同规格装入包装袋捆扎、封口,也可根据用户的要求协商确定。9.3 运输管材在装卸及运输时不得抛掷、暴晒、沾污、重压及损伤。9.4 贮存管材应合理堆放于室内库房,远离热源,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5 m。mCON-OFNH3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无规共聚聚丙烯(PP-R)塑铝稳态复合管CJ/T 210-2005 恰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1字数23千字2005年8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12301/16 2005年8月第一版4唔定价12.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 68533533 书号:155066 2-16389 CJ/T 210-20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CJ城镇建设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