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44 T113-2000 火炬松工业用材林.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1164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4 大小:201.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44 T113-2000 火炬松工业用材林.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DB 44 T113-2000 火炬松工业用材林.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DB 44 T113-2000 火炬松工业用材林.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DB 44 T113-2000 火炬松工业用材林.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DB 44 T113-2000 火炬松工业用材林.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广东省地方标准DB4DB44/T1132000火炬松工业用材林20000331发布 20000430实施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44/T11320002目次前言1 范围12引用标准13丰产指标14适宜立地25造林规划设计26种子苗木37造林技术48抚育管理59采伐更新610验收与建档7附录A造林规划设计报表9附录B检查验收报表1前言原产美洲大陆的火炬松,在我省引种已有50多年历史。七十年代开始进行大面积生产性造林,多数林分表现了造林成功率高,生长迅速,适应性广的特点,逐渐成为我省重要的造纸材、建筑材造林树种。但也有部分林分由于生态环境不适合或营林措施不合理,火炬松生长不理想。应用近年

2、来对火炬松营林的研究成果,规范火炬松造林、经营管理各环节的技术要求,对保证造林成功,实现林分的速生丰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标准规范了我省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生长指标、适宜立地范围、造林规划设计、种子苗木、造林技术、抚育管护、采伐更新、验收与建立技术档案等营林重要环节的技术要求。标准制定过程充分探讨了20多年来省内外火炬松营林研究的成果,结合我省具体情况,编制了适于在本省实施的技术措施和生长指标。本标准的一些指标对不同的营林目的,不同的条件有一定的变动范围,应用时应根据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都是本标准的附录。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科技处提出。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局归口。本标准主

3、要起草单位:华南农业大学林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炳铨、谢正生、陈义刚、陈红跃。DB44/T11320001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速生丰产指标、适宜栽植立地、造林规划设计、种子与苗木、造林技术、抚育管护、验收建档、采伐更新等指标与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内国有林、集体所有林和接受国家计划指导的各种形式合股、合作经营的规模化营林单位的火炬松速生丰产用材林。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构成为本标准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方法GB/T6001-

4、1985育苗技术规程GB/T15776-1995造林技术规程GB/T15782-1995集约经营用材林基地造林总体设计规程GB/T16620-1996林木育种及种子管理术语LY1000-1991容器育苗技术LY/T1078-1992速生丰产林检验方法3丰产指标3.1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当年成活率应达到设计株数的95以上,第二年保存率90以上,第三年保存率85以上。3.2生长指标火炬松工业用材林各龄阶的高、胸径和单位面积蓄积量,应不低于表1所列的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3-31批准 2000-04-30实施DB44/T11320002DB44/T113-2000水平。表1 工业用材林生

5、长指标4适宜立地根据广东省的气候条件和已有引种林分的生长水平,适宜营造火炬松工业用材林的立地条件为:北纬24以北,海拔500m以下,1月份平均气温13左右的低山丘陵区,阴坡、半阴坡中、下部,土壤为由花岗岩类、砂页岩类和泥质岩类等成土母岩发育的红壤、赤红壤,土层厚度80cm,pH4.56.5。;北回归线以北至北纬24的区域,在好的立地条件下也可种植火炬松工业用材林。5造林规划设计工业用材林是优质、高产、高效的人工用材林,造林前应进行调查研究,编制具有先进性、科学性、实用性的可操作的造林规划设计文件,包括总体规划,年度作业设计和规划设计图。5.1造林规划设计应在造林地区的经营区划基础上进行。5.2

6、设计单位造林规划设计由林业部门调查规划设计队组织进行,这项工作应在造林前一年的八月底前完成。规划设计的资料一式三份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批,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各一份,。5.3外业调查进行造林小班划分,可采用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的小班划分资料。作火炬松纯林经营的小班,面积应不超过20hm2。林龄 4 6 8 10 12 14 16平均高(m)4.2 5.97.59.210.712.0 12.9平均胸径(cm)6.98.810.913.616.218.420.1蓄积(m3/hm2) 纸浆材10.223.345.5 86.9 143.4 211.4 255.8锯材、建筑材7.1 16.2 31.6 45.27

7、4.6110.1 138.5林龄 18 2022 24 26 28 30平均高(m)13.614.214.615.015.315.615.9平均胸径(cm)21.422.423.3 23.924.525.025.5锯材、建筑材蓄积(m3/hm2) 124.2 142.0158.0157.1179.5 194.4 206.1DB44/T11320003DB44/T113-20005.4造林规划应遵循科学造林、适地适树的原则。从立地适宜、良种壮苗、技术先进、经营集约等方面,保障营造的林分能达到优质、高产。6种子苗木6.1良种6.1.1种子实生林应采用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确认的,火炬松种子

8、园生产的优良种子;或经种源试验证实并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审定的,适于在栽植地区生长的原产地优良种源区直接引进的优良种子。种子的播种品质应符合GB2772-81林木种子检验方法中规定的一级种子水平。6.1.2无性系无性系造林应采用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确认的优良无性系材料;或经国内省级以上林木良种审定单位确认的,优良家系及优良杂交组合种子培育的一年生苗木,从中选择超级苗,用适当的无性繁殖方法繁育的无性系苗。6.2圃地选择苗圃地应符合GB6001育苗技术规程对固定苗圃或临时苗圃的圃地要求。并注意圃地要有较充足光照,排灌方便。6.3播种期造林前一年23月份播种,以一年生苗造林。或在

9、910月份播种,以6个月苗龄的苗木造林。6.4种子处理种子用清水浸泡24小时,除去浮起的空粒,0.5高锰酸钾溶液表面消毒5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拌干净的湿润河沙,用透水的容器层积低温催芽,层积厚度不超过15cm,温度46,时间23周。6.5沙床催芽播种沙床设在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上,床宽不超过1m,高15cm,播种前710天,用5的福尔马林或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床面。垫上57cm经消毒、过筛的干净河沙。经消毒和低温催芽的种子按100150gm2的播种量均匀撒播在沙床上,沙土盖至不见种子为度,用干净的稻草复盖后随即浇水,芽苗出土前保持床面湿润,注意防鸟、鼠危害。必要时可用塑料薄膜架空复盖,晴天苗

10、床温度高于40时,要及时打开薄膜降温。6.6育苗容器与基质DB44/T11320004DB44/T113-2000容器用高1620cm,直径57cm的塑料薄膜育苗袋或纸质育苗杯。育苗基质用60%黄心土30火烧土3粉碎的腐熟过磷酸钙7菌根土。菌根土可用人工培养的菌种按比例接种配制。也可用从健康的火炬松林分中,生长优良的个体根系主要分布范围采集,特别困难的地方可以在健康的马尾松林分中采集。基质pH5.05.5。6.7芽苗上杯种子萌芽胚根长出1cm以后至种壳未脱落,侧根形成前上杯。上杯后至真叶长出前,应注意保持容器基质湿润,必要时用透光50以上的遮光网作短期遮荫。6.8苗木管理6.8.1水肥管理移苗

11、后视苗木、苗床情况及时淋水、除草、松土。芽苗移植后子叶期不宜追肥。真叶长出后追肥以稀薄的腐熟人粪尿为好,也可用0.1尿素或硫酸铵溶液。追肥要及时、勤施、薄施,每次追肥后立即洒水洗苗。6.8.2病虫害防治苗期密切注意病虫害的发生,要及时采取相应防治措施。幼苗期常见的主要病害为立枯病(猝倒病),播种后每隔710天喷0.5波尔多液或50退菌特8001000倍液一次可防止发病。病害发生时可用0.1托布津、0.5硫酸亚铁、1波尔多液交替喷洒、淋根进行防治。地下害虫可用毒饵诱杀。6.9苗木出圃标准苗木出圃前应进行调查和分级,一年生苗木苗高在25cm以上、半年生苗木苗高15cm以上,顶芽完好,生长健壮,无病

12、虫害,无机械损伤为可以出圃的合格苗。7造林技术7.1林地清理造林地内全面砍伐树木和较高灌木。植穴周围11.5m范围,清除杂草灌木。7.2整地整地应在造林前3个月完成。采用块状整地方式。坡度15的林地开明穴,规格为50cm50cm40cm;坡度15的山地,明穴规格40cm40cm30cm。每穴穴底施用复合肥250g磷肥150g作基肥,表土回底,清除穴内石块。7.3初植密度纸浆材林植距2m2m2.5m2.5m;锯材、建筑材林植距2.7m2.7m3m3m。DB44/T11320005DB44/T113-20007.4栽植7.4.1栽植季节早春栽植或雨季栽植。冬季干旱地区应在早春透雨后栽植。7.4.2

13、按苗木分级造林,栽植时除去育苗容器,保持营养土团完整,不损伤根系,坡度平缓的林地苗木置于植穴中央,坡度较陡的林地,苗木应靠近上坡栽植;栽植深度比苗木根颈位置略深3cm5cm,周围填土压紧。8抚育管护8.1幼林抚育造林当年夏、秋水平带状铲草抚育1次,抚育宽度1m,冬季割灌一次;次年冬季于植株周围1m1m穴状铲草抚育1次。8.2追肥纸浆材专用林在2年生和4年生时各追肥一次,每次每株施用尿素100g过磷酸钙50g;培育大径级锯材的林分,追肥三次,分别在2年、5年、12年生时追施。施肥量分别为每株100g、150G和200g采用穴施法,各次施肥穴距离植株分别为0.5m、1m和1.5m,穴深20cm,施

14、肥后即时覆土。土层特别深厚,肥力较高的林地,可减少追肥次数,或不追肥。8.3抚育间伐8.3.1修枝林分郁闭度达0.7以上,下部枝条明显衰弱时对下部枝条进行修枝,修枝高度在树高的1312以下。8.3.2间伐开始期及方法林分郁闭度达0.8以上,被压木占20以上时可进行第一次间伐。林分生长较均匀的采用下层抚育间伐法,林分分化特别大的采用综合抚育间伐法,林木遭病虫害或其它特殊损害时应及时进行卫生伐。8.3.3间伐次数、林龄及强度根据培育目标、预期主伐年龄、初植密度确定首次间伐林龄、次数和强度(见表2)。DB44/T11320006DB44/T113-2000表2 抚育间伐的林龄和强度注:间伐强度为间伐

15、株数占总株数的百分比。8.3.3间伐作业设计抚育间伐前应对林分作抽样调查,进行作业设计,并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方可施工。8.4森林保护8.4.1病虫害预测预报注意松针褐斑病、松梢枯病、芽流脂病、松赤枯病、松落针病、松毛虫、松毒蛾、松突圆蚧、松材线虫、微红梢斑螟、松梢小卷蛾、白蚁等,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病虫害的发生、发展情况的监测和防治。8.4.2护林防火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以火炬松纯林经营的相邻小班界线作防火线,防火线宽度15m30m,种植耐火阔叶树种构成防火林带。9采伐更新9.1主伐年龄据森林成熟龄和经营目的决定。纸浆材主伐年龄14年16年;锯材、建筑材20年26年。9.2采伐方式主伐采用

16、小面积块状皆伐。采伐前进行伐区设计。9.3更新方法采用人工造林更新。注意避免连续三代火炬松连栽。纸浆材 锯材、建筑材主伐龄(年)株行距(m)首次间伐二次间伐主伐龄(年) 株行距(m)首次间伐二次间伐林龄(年) 强度() 林龄(年) 强度() 林龄(年) 强度() 林龄(年) 强度()1522 67 151115202.72.710251520152.52.5不作间伐2533 10251725DB44/T11320007DB44/T113-200010验收与建档10.1验收验收分造林作业施工、未成林和新造成林三个阶段进行。10.1.1造林作业施工验收10.1.1.1验收方式造林作业施工过程由营林

17、技术员负责,按造林施工设计书设定的作业阶段逐项验收,并提交验收报告单一式三份,原设计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施工单位各一份。施工单位或主管部门在造林结束后进行全面验收。10.1.1.2验收内容:a)施工作业设计文件是否齐全b)执行造林作业设计和有关规定的情况c)作业施工质量(包括整地、种苗、栽植规格)10.1.2未成林阶段验收10.1.2.1验收方式造林1年后由业务主管部门组织进行未成林阶段验收。验收合格由验收组负责人签发造林验收合格证一式三份,验收单位、施工单位、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各一份。10.1.2.2验收内容:a)造林面积核实;b)造林成活率;c)抚育施肥的实施情况;d)生长量测定。10.

18、1.3成林阶段验收10.1.3.1验收方式造林3年后由业务主管部门采用定期调查、逐块核实方法,进行成林达标验收。验收合格由验收组负责人签发成林合格证,进入资源档案。10.1.3.2验收内容a)造林保存面积;b)抚育间伐情况;c)生长量和蓄积量测定。10.1.4验收标准与方法造林作业施工验收的有关方法和标准按GB/T15776造林技术规程的有关DB44/T11320008DB44/T113-2000规定执行;未成林阶段及成林阶段验收有关方法和标准按LY/T1078速生丰产用材林检验方法的有关规定执行。验收的时间、方案由造林设计单位制定。10.2造林经营技术档案10.2.1建档单位以小班为单位建立

19、造林经营技术档案。10.2.2档案内容a)造林设计文件、图表,小班基本情况;b)造林作业施工时间、质量要求、施工组织管理、投工、投资情况、验收结果;c)林分抚育管理,病、虫、兽害种类和防治情况,抚育间伐的实施情况及经济核算;d)未成林阶段、成林阶段验收结果。10.2.3档案的管理根据立地条件建立固定标准地信息采集点,连续收集经营管理活动和林木生长信息,建立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造林经营技术档案由专人负责按时填写。由业务领导和技术人员审查签字。DB44/T11320009附录A火炬松工业用材林规划设计报表表A1年度造林小班调查表县 乡、镇(林场、造林单位)单位:hm2、m、cm调查者:年月日 校核

20、者:表A2 年度造林小班作业设计表县 乡、镇(林场、造林单位)单位:hm2、m、cm调查者:年月日 校核者:林班号小班号小班面积设计面积立地类型 小班立地条件 备注地貌 土壤 植被坡向坡位坡度海拔土壤类型土层厚质地含石量(%)pH值地下水种类盖度(%)平均高分林班、小班调查林班号小班号造林设计 抚育设计施肥设计 附属设计树种造林方式混交方式整地植穴造林密度基 追肥方法规格时间规格施工时间株行距株hm2小班总株数栽植时间次数安排年度抚育季节肥料名称Kg株小班合计肥料名称Kg株小班合计DB44/T113200010表A3种苗需要量及育苗面积统计表县 单位:kg、万株、hm2注:统计到乡、镇(场)统

21、计者:年月日复核者:表A4各项作业用工、投资县统计者: 年月日复核者:单位 良种需用量 需苗量 育苗面积育苗地点备注合计造林总面积单位需种量合计 其中实生苗扦插苗合计单位林班号小班号造林面积树种组成造林用工(个)造林投资(元)合计林地清理整地造林抚育施肥林道、防火线其他合计 各项费用总投资其中自筹种苗造林抚育工具材料肥料森防管理DB44/T11320001附录B火炬松工业用材林验收报表表B1造林验收调查登记表(未成林阶段)县 乡(镇、场)单位:hm2、m、株表B2造林验收调查登记表(成林阶段)县 乡(镇、场)表B3 造林验收汇总表县林班号小班号设计面积作业面积造林年月成活率调查树高生长调查总株数成活株数成活率(%)总株数达标株数达标率(%)平均高林班号小班号造林年度小班面积(hm2)树高生长调查胸径生长调查蓄积生长调查平均高(m)平均生长量(m/年)平均胸径(cm)平均生长量(cm/年)每公顷蓄积(m3) 生长量(m3hm2.年)乡(镇/场)名称小班数量(个)面积(hm2) 成活率(保存率) 树高生长胸径生长蓄积生长合计其中设计面积作业面积95以上小班数8590小班数85%以下小班数平均树高(m)达标小班数达标面积(hm2)平均胸径(cm)达标小班数达标面积(hm2)平均蓄积(m3/hm2)达标小班数达标面积(hm2)达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