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11731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56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DB T 9-2004 地震台站建设规范.地磁台站.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Fh应不大于lnT/m; 一一仪器架设:架设l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探头架设高度I.Sm;一观测:在测线测量之前,日变站应提前30min投入记录,采样间隔IOso B.4测线测量B.4.1 磁力仪时间校准测量前应对使用的3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设置统一时间,时间系统采用北京时,准确到秒。测量结束后应对仪器时钟进行检查,以保证日变站观测仪器和测线观测仪器时间同步。B.4.2 测定仪器差测量前后应测定使用的3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的仪器差dF,dF = F Fl阳F测线,准确到0.1町,以保证整个测量过程中所有仪器工作状态正常。B.4.3 测量时间选择测量应避开磁扰日。受到人为干扰的观测数据应重测。B.

2、4.4 技术要求测量时,质子旋进式磁力仪探头的架设高度为I.Sm,采样间隔为!Os,每测点读取6个数。测量结果按表B.l的格式进行记录。7 DB/T9-2制M表B.1地磁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跨度测量记录表测线名称:测线编号:测点编号起止时间1 仪器型号:仪器差dF:2 一一16 注:F为F的平均值,F百二FioB.5 测量结果表述B.5.1 数据处理B.5.1.1 数据处理方法1=1 3 测量人员:记录人员:F/nT 4 5 6 页码:日期:FlnT 设i为测点序号,j为磁力仪在测点i的读数序号,相应磁力仪读数为F,i相同时刻日变站的观测值为F1o则t:.Fij : FiJ - F1 + dF

3、 叫泛;叫F, =ft(t:.川F川t:.F;反映测点i处相对于日变站处的磁场空间差别,Fi反映观测值离散程度。B.5.1.2数据处理要求计算结果应取位到0.1nT。所有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B.5.2 AF分布曲线制作( B. l) (B.2) ( B.3) 以日变站为原点,以测线为横轴,t:.F值为纵轴,作沿测线的t:.F分布曲线。横轴单位为千米(km),纵轴单位为纳特(nT)。B.5.3结果分析t:.F分布曲线应是水平或稍有倾斜的直线。若异常点偏离直线不大于50日,则观测场址合格。B.5.4资料归档所有原始记录、计算结果、t:.F分布曲线和结果分析应整理归档。8 DB/T9-2例如4附录C

4、(规范性附录)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密跨度测量方法C.1 定义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密跨度测量,是为进一步勘察观测场地范围内的磁场分布以及是否存在局部隐伏干扰体,在观测场地范围内对F进行的测量。C.2测量设备测量设备包括:一质子旋进式磁力仪2台:分辨力不大于0.1nT,精密度不大于0.3nT;一一量尺1个:长度50m或IOOm,最小刻度O.Olm;一秒表l个;一一测量花杆3根;一一铁锤2把及木桩若干。C.3测量准备C.3.1 布设测线C.3.1.1 初测在观测场地200mx 200m范围内,沿东西或南北方向以lOm线距布设测线,在测线上自西向东或自南向北按lOm点距设点,打桩设标,依次编号,如15

5、/Il代表第H条测线上的第15个测点。C.3.1.2 细测在初测合格基础上确定场址并征地后,在场址IOOmlOOm范围内,沿东西或南北方向以5m线距布设测线,在测线上自西向东或自南向北按5m点距设点,打桩设标,依次编号。C.3.2 日变站设立和观测按B.3.2条规定执行。C.4测量实施除每测点读数3次、测量结果按表C.l的格式进行记录外,其他按B.4条执行。细测过程中,当相邻两测点磁场观测值差异相对于其他测点间的差异明显较大时,应首先检查日变站的观测值变化情况。如日变站观测值发生同步明显变化,则说明磁场有扰动,应暂停测量,等磁场平静后再测;如日变站观测值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则应在测点周围水平方向

6、和垂直方向进行加密测量,查明并清除测点附近的浅层磁性干扰体,然后重新测定该点的磁场值。9 DB/T 9-2004 视线名称:测线编号:视点编号起止时间C.5测量结果表述C.5.1 数据处理表C.1地磁观测场地地磁场总强度密跨度测量记录表仪器型号:仪器差dF:测量人员:记录人员:F/nT 2 3 页码:日期:F/nT 计算各测点观测值的均值与同时段日变站观测值均值的差值t,Fifi为测点编号,j为测线编号c计算结果取位到O.lnT。所有计算结果应进行复核。C.5.2 图件绘制利用t,Fif值绘制场地地磁场分布等值线图,等值线间距为1nTc对等值线密集部位,可按3nT或5 nT间距绘制。C.5.3

7、结果分析C.5.3.1 初测结果分析考察等值线图,磁场分布基本均匀,磁场梯度大体在2nT/m以下,且磁场梯度在1日Im以下的区域范围不小于lOOmlOOm,则初测结果合格,该lOOmxlOOm的区域可被征作地磁台站的观测场地,并对此区域进行细测。C.5.3.2 细测结果分析考察等值线图,选择磁场梯度最小的地段作为地磁绝对观测室的最佳位置。在此基础上对台站布局进行整体规划。C.5.4资料归档所有原始记录、计算结果、等值线图和结果分析报告等资料应整理归档。10 DB/T9-2例如4附录D(规范性附录)建筑物磁性跟踪控制方法D.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在地磁观测设施和观测室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及时发现和

8、排除氓入建筑体内的磁性物质,对建筑物的基础、墙体、地面、墩体等的磁性进行跟踪式控制的方法。D.2设备质子旋进式磁力仪2套:分辨力不大于0.1nT,精密度不大于0.3nTo D.3步骤D.3.1 场地清理开工前应对建设场地进行认真的清理,排除磁污染源,使建设场地磁场水平梯度.0.Fh运lnT/mo D.3.2 建筑物磁性跟踪控制D.3.2.1 基础、基座和墙体测试基础、基座和墙体采用砖、石等块体砌筑时,每铺高0.3m时,以0.3m为间隔,在每点上作标记,持磁力仪探头在距被测物IOOmm处逐点进行测试,每测点读数1次,相邻两点的差值超过0.5nT时须重测,必要时应开挖被测物,寻找并排除暗埋的铁磁性

9、物质,直到合格为止。基础、基座和墙体建设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灌技术时,不必照上述方法进行测试,但应对混凝土的磁性进行严格控制。D.3.2.2地面测试回填士每增高0.3m时及地面铺设完毕后,沿地面以0.3m0.3m为网格,按D.3.2.1条的测量和处理要求进行地面测试。D.3.2.3墩体测试在墩体上表面0.25m高处,以0.2m0.2m的网格密度对墩面的水平梯度.0.Fh进行测量c在墩面中心上方l.5m范围内,以0.5m的问距对墩体的垂直梯度.0.Fv进行测量。D.3.3.4 整体建筑测试建筑物主体完成后,应对室内空间进行整体梯度测试。将室内空间进行布网、编号,每个测点的编号由测点号、测线号、高度编

10、号、房间编号四部分组成,测网网点间距为0.5mx0.5m0.5m。测量采用2台质子旋进式磁力仪同步进行,一台磁力仪在固定的参考点上记录日变,另一台按顺序进行逐点测量。D.4 结果表述D.4.1 数据处理计算各测点与参考点对应时刻的磁力仪读数差值.0.F,取位到0.1nT。D.4.2 圄件制作应制作下列图件:一一室内分层.0.F图;一一所有观测墩、记录墩的墩面.0.Fh图;一一所有观测墩、记录墩的.0.Fv图。11 DB/T9-2004 D.4.3数据分析与处理墩体测试结果应满足5.1.1.5条的要求,其他测试结果应满足6.1.3条的要求。达不到要求时,应进行复测,查找并清除异常源。D.4.4技术资料归档所有原始记录、数据处理结果、图件、根据测量数据对建筑采取的处理行动及结果均应整理归档。12 参考文献周锦屏、高玉芬等译,1996.地磁测量与地磁台站工作指南北京:地震出版社曾小平等译,1979.地磁台站及巡测工作要点北京:地震出版社DB/T 9-2004 中国地震局,2001,地震及前兆数字观测技术规范(试行)一一电磁观测北京:地震出版社1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