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水稻品种 皖稻 43 DB34/T 106.4-1995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本品种的选育来源、类型、适宜栽培范围、产量水平、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本品种的原、良种生产、繁殖、选留良种和良种、原种的经营。 2 品种来源和类型 2.1 品种来源 本品种系宣城地区农科所用中籼水源 287 与早籼 8B40 杂交,经多次南繁加代于1989 年选育而成,1994 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原名称早籼 240。 2.2 类型 属中熟早籼品种 3 适宜范围及产量水平 适宜在我省沿江江南地区,作双季早稻栽培。正常年份每公顷产量 6000
2、-6750kg。 4 特征特性: 4.1 植物学特征: 4.1.1 植株 株高 70-75cm,茎杆较粗、叶鞘、叶缘为绿色,叶耳淡绿色、株形集散适中,叶片宽挺、叶色较深、主茎叶片数 11-12 片,伸长节间 4 个,剑叶长挺,与主茎夹角 15 度根系发达,活力较强。 4.1.2 穗 穗为弧形,着粒较密,穗长 17-19cm,单本栽插每穗 90-100 粒,丛插每穗 80-90 粒,结实率 80%以上。 4.1.3 谷粒 谷粒长椭圆形,谷壳及护颖淡黄色,无芒或有顶芒。谷粒长 7.5mm,宽 3.1mm,长宽比1:2.4。千粒重 23 克。米粒腹白中、心白小,据中国水稻所谷化系测定,糙米率 80.
3、95%;精米率73.04%,整精米率 52.94%,糊化温度中(碱消值 5.0),胶稠度 59mm,直链淀粉含量 24.37%,蛋白质含量 11.33%。 4.2 生物学特性: 4.2.1 生育特性 感光性较强,全生育期有效积温 1154.3,活动积温为 2230.8。4 月中上旬播种,播种至始穗 75-77d,齐穗至成熟 29d,全生育期 107-109d。 4.2.2 分蘖性 分蘖中等,单株分蘖数 8 个,丛插分蘖数 2.5 个。大田分蘖 30d,成穗 83-87%。 4.2.3 抗逆性 苗期耐寒性较强,抗稻瘟病。 5 栽培技术要点: 5.1 播种期 作两熟制早稻种植,育秧可在 3 月底
4、4 月上旬播种,4 月底 5 月上旬移栽,每公顷播量 600-750kg。作油菜或大麦茬三热制早稻种植,育秧宜在 4 月中旬播种,每公顷播量 600kg,5 月中旬移栽,秧龄 30d 以内。 5.2 栽插密度 每公顷栽插 45 万穴,作二熟制早种植,每穴 5 苗,每公顷插基本亩 225 万;作三熟制早稻种植,每穴 6-7 茎蘖苗,每公顷基本苗 270-300 万。 5.3 肥水运筹 中等肥力田块,每公顷施纯氮 165-180kg 和相应的磷钾肥。施足基肥, 安徽省技术监督局 1995-03-15 批准 1995-04-01 实施 DB34/T106.4-1995 以施有机肥为主,用量占总用量的 60-70%,早施追肥,力争转青快,起发早。栽后 20d,在每公顷茎蘖苗发足 375 万时,及时排水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促进主茎和分蘖生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要勤灌跑马水,保持土壤湿润,维护根系活力,达到成熟时杆青籽黄。 5.4 防治病虫害 注意防治二化螟及稻纵卷叶螟等虫害。生产繁茂田间郁闭的田块,孕穗期可施井岗霉素、多菌灵防治纹枯病。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厅提出 本标准由安徽省种子管理站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安东、胡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