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90-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程.pdf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211819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25 大小:352.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490-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DB34 T 490-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DB34 T 490-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程.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DB34 T 490-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程.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DB34 T 490-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程.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自- . DB34 安徽省地方标准了何。DB 34/XXX-2005 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 i gn spec i f i cat i ons for secur i ty and protection for residential district C7 L 2.1 1)2.远2005-XX-XX发布2005-XX-XX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安徽省建设厅安徽省地方标准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DB 34/XXX-2005 Design specifications of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for residentia

2、l district 主编部门z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合肥市公安局科技处参编部门=合肥万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三川自控工程有限公司。施行日期:2005-XX-XX 2005 合肥 关于发布地方标准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2005Jxxx 号由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和合肥市公安局科技处主编的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规范省地方标准,已经审查,现批准为安徽省地方标准,自2005年X月X日起施行。该项标准由安徽省建设厅负责管理。具体解释委托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负责,出版发行自省工程建设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安徽省建设厅二00五年月日前言随着本省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不断提

3、高,对居住的安全需求己成为重要的社会需求之一。为加强和规范本省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施的建设,切实有效提高住宅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安全,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共分五章,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系统设计要求、验收、维护保养。本标准由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负责解释。主编单位=安徽省公安厅科技处合肥市公安局科技处参编单位z合肥万申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合肥三川自控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李军张军刘玉斌陈万胜李保目次I总则.2术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3系统设计

4、. -. . . 5 3. 1规范性引用文件. .5 3. 2设计等级. .6 3. 3配置要求. . .6 3.4系统技术要求.8 3.4. 1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 .8 3.4.2周界报警系统. .9 3.4.3电子巡查系统.103.4.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 . . 10 3.4.5楼寓对讲(可视)系统.13 3.4.6住户报警系统.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4 3.4.7监控中心. . 16 3.4.8管线敷设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 . 18 4验收. . . . . . . . . . . 19 5维护保养. . . .20 1总则1.0.1为加强和规范本省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施的建设,切实有效提高住宅安全防范能力,保障居民安全,特制汀本规范。1.0.2本规范适用于本省新建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本省已建住宅小区、住宅安全防范E程的改建设计亦可参照执行。1.0.3本标准规定了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规范,即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等级、配置要求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是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工程设计、审查的依据。1.0.4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应纳入住宅建设总体规划,与住宅E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

6、收、同时交付使用。1.0.5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中使用的设备,必须符合国家法规和现行标准的要求,并经检验或认证合格。1.0.6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和施工应奋严格的质量控制,并达到规定的验收标准。1.0.7住宅小庆安全防范系统应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可罪而运用的设备。1.0.8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应遵从人防、物防、技防有机结合的原则,提高住宅小区整体安全防范的能力。1人防2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技防产品、技防设施的使用单位,应当配置保安队伍,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范的各项制度,落实各项防范措施。2物防2住宅小区设置围墙围栏、出入口大门、住户防盗安全门或防护窗等防护设施。3技防:应包括周界报警系统

7、、电子巡查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楼宇对讲(可视)系统、住户报警系统、监控中心等。1.0.9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设计、施工、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现行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有关规定。2 2术语2.0.1住宅小区又称居住小区,指被居住区级道路或自然分界线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有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民生活聚居地。2.0.2安全防范产品用于防入侵、防盗窃、防抢劫、防破坏、防爆炸和安全检查等方面的设备和器材。2.0.3安全技术防范以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实施安全防范1程为手段,结合各种相关科学技术和相关设备,预防和制止违法犯罪及

8、治安事件,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的活动。2.0.4 安全防范系统(工程)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和预防、和IJtl:重大治安事故为目的,综合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等所组成的系统或网络。2.0.5其他GB/T 7401、GB10408. 1、GB12663、GB15209、GB17565、3 GB 50198、GB50348、GA/T72、GA/T75、GA/T74、GA/T269、GA308、GA/T367、GA/T368、DB34/221已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3系统设计3.1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

9、改单或修订版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7401 彩色图像质量主观评价方法GB 10408. 1 入侵探测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2663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 15209 磁开关入侵探测器GB 17565 防盗安全门通用技术条件GB 50198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I程技术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A/T 72 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通用技术条件GA/T 74 安全防范系统通用图形符号GA/T 75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及要求GA/T 269 黑白可视对讲系统GA 308 安全防范系统验收规则5 GA/T 367 视频安防监控系

10、统技术要求GA/T 368 入侵报警系统技术要求DB 34/221 安全技术防范工程检验规范3.2设计等级根据设备配置、系统功能的不同,将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划分为三个等级。即:A级一先进型B级-提高型C级基本型3.3配置要求根据住宅小区的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划分为主个等级的不同要求,其设施基本配置应符合F列表3.3的规定(其中C级为基本配置)。6 表3.3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配置等级与要求防护量世项目世置区域或覆盖范围C级B级A级人防保安管队理伍制配度置、住宅小区了瓮* * 小区或组团围墙、围栏告食* 小区出入口、停率场出入口防护门栏食* 食响防出入口控制管理各单兀出入口防护门*

11、食叫k各户住宅防护窗、分户防直安全门食食* 周界报警军统小区或小区组团的外围墙、围栏* 食* 电于巡查罩统周界重普通道、各楼宇阐等公共区域* ,传小区出入口食* 主要道路、室外广场食* 闭路电罩统钮监控周界围墙围栏.停李场* 电梯间或酋层电梯入口* 全所、设备间尊重要部位* 捶栋单冗口与住户之间食* * 楼寓时讲罩可视统监控中心、小区出入口与住户闻联同 食技防监控中心、4、区出入口与住户间可视联同食住宅卧室、喜厅紧急求救撞钮* * 住户报警系统住户的门窗入慢报警食* 厨房、浴室气体描漏探测器食报警信息的自动监控与记最传才k圈惶主时监控阳是惶食,传查圭防监但报警信息终端图吊显示电子地图食持中监控

12、中心心警与区域报警中心的联网* ,告) 有线、无线专用通讯士具* 食,曾供电初撞地,与撞处警中心的联网接门* * * 注茬33巾,曲草本配置.其他为推荐配置.7 3.4系统技术要求3.4.1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3.4.1.1住宅小区的出入口大门、停幸场及重要通道应使用电动伸缩门、电动起落护栏或其他金属门体。A级和B级的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宜和禁系统联合使用。3.4.1.2住宅层宣设置内置式防护窗。3.4.1.3住宅分户门应使用防盗安全门。防盗安全门应符合GB17565有关规定,等级应不低于A级标准。3.4.1.4出入口控制管理系统应具备以下基本要求:1电动伸缩门或电动起落护栏应有防止挤、砸过往军辆

13、的功能。2电动伸缩门或电动起落护栏在运行时应有警示装置。3电动伸缩门或电动起落护栏的电源引入端、电缆线与外壳或金属门体之间的绝缘电阻在正常环境条件下不小于200MQ,湿热条件下不小T51,1 Q ,其电源引入端与外壳或金属门体之间,应能承受50Hz,2KV交流电压的抗电实验,历时Imin应无击穿和飞弧现象。4电动伸缩门、电动起落护栏的材料厚度和其他技术指标应参照、有关技术标准执行。8 3.4.2周界报警系统3.4.2.1住宅小区围墙、围栏等封闭屏障处应设置周界报警系统。3.4.2.2周界报警系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周界报警系统设防应全面,无盲区和死角,防区划分应有利于报警时准确定位。2周界报

14、警系统宣根据环境场地和使用要求选用相应的报警探测器。3探测器应能抗不良天气环境干扰。4应具备防拆和断路报警功能。5报警系统响应时间不大于2s。6应能在监控中心通过显示屏、报警控制器或电子地图准确地识别报警区域。7中心报警控制主机收到警情时能同时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具有记录、储存、打印功能。3.4.2.3主动红外入侵探测器设置用符合以F要求:1入侵探测器的探测距离不宜大T-100m。周界入侵探测器在设置时,应充分考虑气候对有效探测距离的影响,实际使用距离不超过标称探测距离的80%。9 Z入侵探测器应采用交叉安装的方式,即在同一处安装两只指向相反的发射装置或接收装置。3入侵探测器设置在围墙、围栏上

15、端时,最下一道光轴与围墙、围栏顶端的问距应为150皿士10皿。入侵探测器设置在侧面时,应设置在围墙、围栏外侧的上端,且最下道光轴与围墙、用栏外侧的间距应为175皿土25皿。3.4.3电子巡查系统3.4.3.1电子巡查系统根据住安全防范的需要在小区周界、重要通道、各楼宇间等公共区域应设置巡查点,设定保安人员巡查路线。3.4.3.2可在小区巡查路线上设置在线式或离线式巡查站点。3.4.3.3实现巡查路线、巡查时间的设定和修改。3.4.3.4监控中心应能奇阅、打印各巡查人员的到位时间,应具有对巡资时间、地点、人员和顺序等数据的显示、查询、归档和打印等功能。3.4.3.5应具有巡责违规记录提示。3.4

16、.4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4.4.1住宅小区主要山入口、停车场(库)出入口应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10 3.4.4.2住宅小区的主要通道、周界围墙围栏、重要部位、重要区域、电梯轿厢内宜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3.4.4.3室外应选用动态范围大、具有低照度功能的摄像机和自动光圈镜头,大范围监控宜选用带有电动云台和变焦镜头的摄像机,并配置室外防护罩,摄像机的观察视角应考虑到保护住户的隐私。3.4.4.4监控中心应配置图像显示、记录装置。3.4.4.5系统应能自动、手动切换图像,遥控云台及镜头。3.4.4.6系统应具有时间、日期的显示、记录功能。3.4.4.7住宅小区周界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系统应具

17、有报警联动功能,当周界入侵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时,报警区域的电视监控图像(夜间与周界照明灯联动)应能立即自动显示在监控中心的监视器上。3.4.4.8电梯轿厢内安装摄像机,应安装在电梯门的左上方或右上方的厢顶部,系统在配置电梯楼层显示器。3.4.4.9硬盘录像机、磁带录像机应能设定为多种工作方式。硬盘录像机应进行每秒不小于12帧的lOh24h图像记录。记录保存时间不少于7夭。3.4.4.10在摄像机的标准照度情况F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11 号的技术指标应符合表3.4.4.10的规定。表3.4.4.10系统图像信号的技术指标项目指标值复合视频信号幅度(1:!: O. 3) Vpp 黑白电视水平清晰

18、度二主350TVL彩色电视水平清晰度二三270TVL黑白电视灰度等级二三日级信噪比注37dB3.4.4.11闭路电视监控系统的图像质量要求:在摄像机正常工作条件下按GB/T7401的规定评价图像质量,评分等级采用五级损伤制(见表3.4.4.11).图像质量不应低于4级要求。表3.4. 4. 11 五级损伤制评分图像等级圈像质量损伤的主观评价D 不觉察4 可觉察,但并不令人讨厌3 杳明显觉察,令人感到讨厌2 校严重,令人相当讨厌1 极严重,不能观看3.4.4.12住宅小区出入口设置的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能清楚地12 显示人员及出入军辆的的重要特征。3.4.4.13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设计、安装的其他要

19、求应符合GB50198的有关规定。3.4.5楼寓对讲(可视)系统3.4.5.1住宅楼桥、单元口应设置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楼栋单元口应设置楼寓对i井主机,住宅内应设置楼寓对讲分机。联网型对讲系统住宅小区监控中心、出入口应设置管理机或大门口机。3.4.5.2楼寓对讲(可视)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z1主机能正确选呼任一对讲分机,并能听到归铃声或显示回铃信号。2主机j在呼后,能实现小区出入口与住户、单元口与住户间对讲或可视对i井,语音(图像)清晰。3住户对讲分机能实现遥控开锁。4楼寓对讲(可视)系统可使用钥匙、密码、指纹、感应卡等方式开启楼寓对讲电控防盗门锁。5A级、B级楼寓对讲系统应具有监控中心或住宅小

20、区出入口与住户之间联网功能。6 A级楼寓对讲系统阿设置联网可视功能,可视对讲主机内置摄像头宣具有逆光补偿功能或环境亮度处理装置。13 7楼寓可视对讲系统图像质量不应低于3级要求。8应配置不间断电源。9高层住宅在灾情报警情况下应自动开启(单元门口)防盗门锁。10住户对讲主机、住户对讲分机安装高度应适宜操作,下口距地1300mm。11楼寓对讲(可视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A/T72、GA/T269有关规定。3.4.6住户报警系统3.4.6.1住户报警系统由入侵探测器、紧急报警(求助)装置、防盗报警控制器、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和传输网络组成。当探测器探测到警青、紧急报警(求助)装置被启动或报警装置出现

21、故障时,监控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应能准确显示报警或故障发生的地区、防区、日期、时间及类型等信息。3.4.6.2 A级住宅小庆的住户报警系统宣单独设计,不与楼寓对讲(可视)系统集成。3.4.6.3住宅内应设置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多层、高层住宅楼的、二层、顶层住宅应安装入侵探测器。3.4.6.4其它层面住宅的阳台、窗户以及住宅通向公共走道的14 门、窗等部位宜设置入侵探测器。A级住宅小区的室内重点部位,应使用微波与被动红外双鉴探测器,厨房、浴室应设置气体泄漏探测器。3.4.6.5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设置在客厅和卧室内隐蔽、便于操作的部位:被启动后能立即发出紧急报警(求助)信号。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应

22、有防误触发措施,触发报警后能自锁,复位需采用钥匙等人工操作方式。3.4.6.6防盗报警控制器应能接收入侵探测器和紧急报警(求助)装置发出的报警及故障信号,具有按时间、部位任意布防和撤防、外出与进入延迟的编程和设置,以及自检、防破坏、声光报警等功能。3.4.6.7防盗报警控制器与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应通过专线或其他方式联网。3.4.6.8入侵探测器的设置JZ符合以下规定:1壁挂式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距地面应在2.2m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成90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或覆盖范围确定。2壁挂式微波被动红外入侵探测器,安装高度为2.2m 15

23、. 左右或按产品技术说明书规定安装。视场中心轴与可能入侵的方向成45角左右,入侵探测器与墙壁的倾角应视防护区或覆盖范围确定。3吸顶式入侵探测器,一般安装在需要防护部位的上方,且水平安装。4入侵探测器的视窗不应正对强光源或阳光直射的方向。5入侵探测器的附近及视场内不应有温度快速变化的热源,如暖气、火炉、电加热器、空调出风口等。6入侵探测器的防护区内不应有障碍物。7磁开关入侵探测器,应设置在门、窗开合处(干簧管安装在门、窗框上,磁铁安装在门、窗扇上。两者问应对准),间距应保证能可靠工作。8门磁开关产品选型应考虑铁门安装,避免长期使用磁化影响。3.4.6.9住户报警系统的其他技术要求应符合GB104

24、08.1的有关规定。3.4.7监控中心3.4.7.1监控中心应配置中心报警控制主机,能监视和记录入网用户向中心发送的各种信息。该中心能实施对监控目标的监视、16 监控图像的切换、云台及镜头的控制,并进行录像。3.4.7.2监控中心应配置能与报警同步的终端图形显示装置,能实时显示发生警情的区域、日期、时间及报警类型等信息。在A级住宅小区应配置小区电子地图,实时弹出和显示发生事件的区域和位置。3.4.7.3监控中心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要求,并应采用一点接地的方式。采用联合接地时接地电阻三10.单独接地时接地电阻三4003.4.7.4设置与区域报警中心联网的紧急报警装置,应配备报警电话和无线对讲

25、机。A级、B级住宅小区在监控中心内应设置紧急报警电话,用于保安队伍和公安部门的联系。3.4.7.5监控中心应考虑设置自身防护措施。3.4.7.6监控中心报警控制主机应具有如F功能:1应有编程和联网功能。2所具有显示、存储住户报警控制器发送的报警、布撤防、求助、保障、自检,以及声光报警、打印、统计、巡检、查询和记录报警发生的地址、日期、时间、报警类型等各种信息的功能。3应有密码操作保护功能。17 . 4至少能存储30天的报警信息。5紧急报警和入侵报警同时发生时,应符合GB12663的要求。6应配置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应满足正常工作24h的需要。7监控中心室内应无高温、高湿、尘士及腐蚀气体,显示屏幕

26、和面板应尽量避免阳光直接照射。3.4工7A级、B级住宅小区监控中心内应铺设防静电地扳,地板架空高度应大子250酬,并应根据机柜、控制台等设备的安装位置预留迸线槽或进线孔。3.4.7.8从电缆桥架或预埋管道进入控制室的电缆和电线用配线整齐,线端应压接线号标识。3.4.8管线敷设要求3.4.8.1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的管线敷设应做到安全合理、先进、可靠。管线敷设1吨统一规划、统设计、统一施L3.4.8.2信号传输可以采用有线或无线介质,利用调制解调等方法:可以利用专线或公其通信网路传输。3.4.8.3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的布线宣设计成独立的系统。18 4验收住宅小区的安全防范系统竣工后应进行技术检测,并按照本标准、GB50348、DB34/221的规定进行验收。19 . -. 5维护保养住宅小区安全防范系统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测,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