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637-2006 高山茭白.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11850 上传时间:2019-07-14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35.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34 T 637-2006 高山茭白.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DB34 T 637-2006 高山茭白.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DB34 T 637-2006 高山茭白.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DB34 T 637-2006 高山茭白.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DB34 T 637-2006 高山茭白.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ICS 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 6372006高山茭白 2006-10-17 发布 2006-10-17 实施DB34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6372006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要求 . 1 5 试验方法 . 2 6 检验规则 . 2 7 标志和包 装 . 3 8 运输和贮 藏 . 3 DB34/T6372006 II 前 言 高山茭白生产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其产品较好的填补了市场的伏缺与秋淡,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加快高山茭白产业化进程,提高高山茭白的市场竞争力,树立高山茭白品

2、牌,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岳西县蔬菜办公室提出,安徽省岳西县高山果菜有限责任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煜 吴根苗 储海峰 程建新 胡流芳 本标准于2006年10月17日首次发布。 DB34/T6372006 1 高山茭白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食品高山茭白的质量要求、分级标准、实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与标志、贮藏与运输等。 本标准适用于鲜销高山茭白。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

3、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5009.11 食品中总砷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2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5 食品中镉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7 食品中总汞的测定方法 GB/T 5009.33 食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方法 GB/T 5009.103 植物性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5009.104 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脂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GB/T 8855 新鲜水果和蔬菜的取样方法 GB/T 18406.1 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蔬菜安全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3.1 单季茭 又称一熟茭,春季栽植,

4、当年秋季收获,以后每年秋季采收一次。 3.2 双季茭 又称两熟茭,栽植后可连收两季。当年秋季采收一次,称秋茭;翌年夏季再采收一次,称夏茭。 4 要求 4.1 感观要求 新鲜肥大,外观清洁,无腐烂、无霉变、无异味,无影响食用的病虫为害状及机械损伤。 4.2 安全要求 按照GB/T 18406.1的规定执行。 4.3 分级标准 高山茭白按其商品品质划分为一等、二等、三等3级,分级标准见表1、表2。 DB34/T6372006 2 表1 单季茭的分级标准 等级 规 格 外 观 一 壳茭长2530cm 横径5.0cm 单茭重150g 二 壳茭长2530cm 横径3.65.0cm 单茭重121150g

5、三 壳茭长2530cm 横径1.53.5cm 单茭重70120g 茭形完整,茭白组织鲜嫩,叶鞘34片,青绿色,包紧,不带根,无病虫斑,无伤痕,中间膨大部分匀称,露白部分不超过1cm,露白处茭白肉色白不青,新鲜。 表2 双季茭的分级标准 等级 规 格 外 观 一 壳茭长2022cm 横径5.0cm 单茭重120g 二 壳茭长2022cm 横径3.65.0cm 单茭重101120g 三 壳茭长2022cm 横径2.03.5cm 单茭重70100g 茭形完整,茭白组织鲜嫩,叶鞘34片,青绿色,包紧,不带根,无病虫斑,无伤痕,中间膨大部分匀称,露白部分不超过1cm,露白处茭白肉色白不青,新鲜。 5 试

6、验方法 5.1 砷的含量测定按 GB/T5009.11 的规定执行。 5.2 铅的含量测定按 GB/T5009.12 的规定执行。 5.3 镉的含量测定按 GB/T5009.15 的规定执行。 5.4 汞的含量测定按 GB/T5009.17 的规定执行。 5.5 亚硝酸的测定按 GB/T5009.33 的规定执行。 5.6 甲胺磷的测定按 GB/T5009.103 的规定执行。 5.7 呋喃丹的测定按 GB/T5009.104 的规定执行。 6 检验规则 6.1 检验分类 6.1.1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是对产品进行全面考核,即对本标准规定的全部要求进行检验,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 D

7、B34/T6372006 3 6.1.1.1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或行业主管部门提出型式检验要求; 6.1.1.2 前后两次抽样检验结果差异较大; 6.1.1.3 因为人为或自然因素使生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 。 6.1.2 交收检验 每批产品的交收前,生产者应进行交收检验,交收检验内容包括分级、标志和包装。 6.2 组批 同一产地、同时采收的高山茭白作为一个检验批次。 6.3 抽样 按GB/T8855的规定执行。 6.4 判定规则 6.4.1 每批受检样 的抽样检验时,对有缺陷的样品作记录,不合格百分率按有缺陷的壳茭数计算,每批受检样的平均不合格率不超过 5%。 6.4.2 安全要求有一项不合格,则该批次产品为不合格。 7 标志和包装 7.1 标志 标明商标、名称、产地、等级、净含量、生产日期。 7.2 包装 7.2.1 包装容器(框、箱、袋)应清洁、无害、牢固。 7.2.2 每批高山茭白,其包装规格、单位净含量应一致 。 8 运输和贮藏 8.1 运输 8.1.1 高山茭白收获后应尽快修整、分级、包装、运输。 8.1.2 运输时要轻 装轻卸,严防机械损伤。运输工具要清洁卫生,无污染,无杂物。短途运输要严防日晒雨淋,长途运输要采取保鲜措施,防止高温腐烂。 8.2 贮藏 不得与有毒有害物质混贮。壳茭清水浸泡可贮存35天,冷库贮藏可保鲜24个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