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 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Ⅱ类内燃机.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1803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1.2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 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Ⅱ类内燃机.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 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Ⅱ类内燃机.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 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Ⅱ类内燃机.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 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Ⅱ类内燃机.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 第1部分 可燃性气体和蒸汽环境用Ⅱ类内燃机.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29.260.20 K 35 中华人民共租国国家标准GB 20800.1-2006 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第1部分: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环境用E类内燃机General rnl臼ofexpl倒ion-prot创阳hniqu创of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for explosive atmospher,倒一Part1 : Group II engines for use in flammable gas and vapor atmospheres 2006-12-01发布2007-06-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

2、验检瘟总局也古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IJ GB 20800.1-2006 目次前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m l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 . . . . . . . . . . . . 2 4 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5 安全要求和安全措施的检验. 制造商向用户提供的资料.7 标志与标牌守.,15 附录A(资料性附录附录B(资料性附录)附录C(资料性附录附录D

3、C规范性附录)附录E(规范性附录)附录F(规范性附录各种危险一览表本部分章条编号与EN1834-1: 2000章杂编号对照一览表II. . . . . . . 18 本部分与EN1834-1: 200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内燃机的工况和点燃掘. .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内燃机分级和场所分区之间的对应关系. . . . . . . . . I I . . 23 排气口阻火器阻火性能试验程序. . . . . . . . I . . . . . . . . 24 GB 20800.1-2006 前本部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本标

4、准在GB20800(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总标题下,包含以下部分=第1部分z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环境用H类内燃机;第2部分z可燃性粉尘环境用E类内燃机;第3部分z存在甲烧和(或)可燃性粉尘的地下矿区巷道用I类内燃机。本部分是GB20800(爆炸性环境用往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的第1部分,标准编号为GB 20800. 1-20060 本部分是根据欧洲标准EN1834-1: 2000(往复式内燃机潜在爆炸性环境用内燃机设计制造安全要求第1部分:可燃性气体和蒸气环境用E类内燃机)(英文版)制定的,在技术内容上,根据EN 1834町1:2000的技术要求,修改采用重新起草;在编写格式上,符合

5、GB/T1. 1-2000(,-1 m m II C 1 | 最大网孔宽度l j:LLF? 1 3Ji V 2 4. 13. 2 电费平衡,.二:yy 牢固4. 13 4.14 建议内燃机时散装压制。如果在特妹情况下需要娥压料的话,啡注拉下列问题:一如果空栩帷场所进斗,则选用的乓缩机的内部温度和时不应成为问事;固定要求压力4川1旧5帕J?1艺艺T:甘?t斗飞忖树:i怦甘i肘甘咐抖时(阳严阿验4. 15 4. 15 自动停机装置应在民问如时使内燃机自动停机。/ / 报警、气、ALfUhd/;/ 井且停机装置应是安全可靠的o川,-/ 只有停机装置手动复位之后,村自重新13动内燃机。表rc:自动报瞥

6、项目自动报警项目2G级或3G级内燃机液冷系统中冷却液超温飞/润滑油压力低J 水基火星熄灭器的水位低J 水基阻火器的水位低J 排出气体超温(见4.3)J 风冷型内燃机表面温度过高飞J注:飞/表示应提供自动报警。B GB 20800.1-2006 4. 15. 3 内燃机停机系统内燃机的正常停机装置和紧急自动停机装置,应安装在位于喷油泵上的或靠近l质抽泵的燃料关闭装置旁。所有内燃机者11m配置进气截止阀。超速保护装置动作应能自动切断燃料供应,并关闭进气截止间。进气截止阀应能手动操作。对有人看管的内燃机,应在操作者的位置控制;对于无人看管的内燃机,应在内燃机外壳外部明显的、能接近的位置控制。对于大型

7、内燃机,应能在几个位置同时提供手动控制。对于紧急停机的情况,将惰性气体注入进气管道内,并同时关闭进气截止阀。进气管道内不能有其他类型的灭火破。4. 16 燃料输入为了减少世漏造成的危险,应尽可能减少燃料输送管道长面。注入孔和排出孔应去装单向阀。f5 安全要求和安盒措施的检验:5. 证5. 5. 5. 5. 的5. 类5.2.2.3 试验装置a) 四冲程内燃机别IIA IIB IIC 试验时需用下列装置:.C 、飞IJ卢试验气体混合物(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丙烧,(4.6土0.3)%乙烯,(8土0.5)%第一次试验用氨,(31土1.0) % 第二次试验用乙:快,(14士0.5)% 以重1) 模拟气

8、缸体。它代替气缸体,用于安装配件。模拟气缸体应装有-个容积不大于气缸容GB 20800.1-2006 积的模拟燃烧室。如果证实气缸盖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则可用相应的体积代替。注:试验已表明气缸容积对试验结果没有影响。2) 低能点燃畴。它安装在模拟燃烧室内的底板上。底板的设计应能使点燃掘安装在模拟燃班室的每个出人口处。进气间。它们安装在模拟燃烧室内的底板上。4) 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记录系统。至少有3个压力传感器,安装在底板上靠近点燃掘和远离点燃掘、阻火器内或靠近阻火器址。测量系统应采用5(1士10%)kHz的频事限值,以便得出平滑的测量压力。5) 供给相应试验气体?昆合物的装置。6) 试验容器。它

9、由下列单元组成:(1) 容纳隔爆外壳(进气系统和/或排气系统用的气密试验罩,如透明塑料袋或铜制容器,或二者的组合;或者,(2) 透明塑料袋,用于封闭远离管道和各个接合面的系统端部。试验容器的任何部分都不应在距隔爆外壳上任何排气口或接合面300mm范围之内。b) 二冲程内燃机一一排气系统试验装置应符合5.2. 2. 3a)的规定。c) 二冲程内燃机一一进气系统试验时需用下列装置z1) 内燃机气缸内径上进气口用的密封装置。2) 债能点燃掘。试验装置的设计应能使点燃掘依次安装在距每个气缸进气口30mm范围内。3) 试验气体?昆合物引人内燃机扫气箱内的进气间。的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记录系统。压力传感器至少

10、应安装二个,一个安装在扫气箱内,一个安装在紧靠进气口阻火器的内燃机侧。测量系统应采用5(1士10%)kHz的频率限值,以便得出平滑的测量压力。5) 供给相应试验气体混合物的装置。的试验容器。它由下列单元组成:(1) 容纳隔爆外壳(进气系统和/或排气系统)用的气密试验罩,如透明塑料袋或钢制容器,或二者的组合;或者,(2) 透明塑料袋,用于封闭远离管道和各个接合面的系统端部。试验容器的任何部分都不应在距隔爆外壳上任何排气口或接合面300mm m:围之内。d) 四冲程或二冲程内燃机的特殊情况如果对于特殊内燃机进行试验时不能用上述装置,应尽可能根据5.2. 2. 3a) ,b)或c)的要求来制造试验装

11、置。设计制造试验装置时应遵循下列原则z试验气体的点燃点应在距正常运行条件下燃烧室的进气口或排气口30mm毡围内。5. 2.2. 4 试验程序10 a) 安装受试隔爆外壳,它包括气缸盖(如果采用的话)以及从内燃机气缸(燃烧室的进气口或排气口到阻火器(见图1B图1D),或者,从内燃机气缸(燃烧室)的排气口到危险场所边沿(见图lD)的所有内燃机系统部件,也包括与阻火器紧邻的部件。有关的阀门应处于打开位置Eb) 安装井密封气密试验罩或透明塑料袋,作为容纳受试隔爆外壳和气体的试验容器。GB 20800.1-2006 c) 至少用6倍受试系统容积的试验气体?昆合物冲洗受试系统并确定试验气体混合物的状况:一

12、一环境温度(040.C); 一一大气压力。d) 冲洗之后用低能点燃源点火引爆,记录所得到的爆炸压力。的重新充入符合要求的试验气体?昆合物,确认系统连接正确,再次引爆。用每一个位于出人口处的点燃源分别对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各试验2次。在出现最大压力的出人口处至少试验5次。记录这些试验中出现的最大压力作为最大爆炸压力。对水基阻火器进行试验时,试验前的液位应为制造商规定的最高液位,并且应在静态条件下(无气流进行爆炸。注:爆炸有危险,应采取预防保护措施。5.2.3 过压试验5. 2. 3. 1 概述进行这项试验的目的是,对隔爆外壳施加一个大于在最严重的爆炸条件下曾经出现过的最大爆炸压力的控制压力,用以表

13、明在这种条件下隔爆外壳能保持其完整性。5.2.3.2 静态过压试验的试验装置试验时需用下列装置:1) 模拟气缸体。它代替气缸体,并密封通向周围环境的开口。2) 增压装置。用于充水和增压。3) 压力计。用于记录静压试验的压力。b) 试验程序1) 安装受试系统、底板和充水系统。2) 把系统加压至试验压力,即一一5.2.2.4中测得的进气系统最大爆炸压力的1.5倍值,再乘以压力比,最大为1.5 MPa; 一一-5.2.2.4中测得的排气系统最大爆炸压力的1.5倍值,最大为1.0MPa。3) 断开增压系统。c) 合格标准如果被压压力保持1min以上没有减少,且隔爆外壳没有发生有损其完整性的可见的变形,

14、则认为系统组件试验合格。5.2.3.3 动态过压试验过压试验允许用动态过压试验替代。动态过压试验可按GB3836. 2-2000的15.1. 2. 2的规定进行。5.2.4 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5. 2. 4. 1 概述进行这项试验的目的是,在进气系统或排气系统中制造一次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爆炸,并以此证明,在这些条件下隔爆外壳能承受住爆炸,且爆炸不会通过相关部件和阻火器传到周围环境中。不传爆试验应用制造商规定的隔爆外壳的最大间隙进行。对于进气增压装置的常压系统和不受压部件,应用在常压下的试验气体泪合物进行不传爆试验;对于进气增压装置的受压部件,应用在大气压力乘以压力比的压力下的试验气体掘合物进行

15、不传爆试验。5.2.4.2 试验用气体混合物进气侧隔爆外壳系统不传爆试验用爆炸性气体?昆合物应符合表7的规定。11 GB 20800.1-2006 表7试验用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类别试验次数试验气体混合物(在空气中的体积百分比)llA 10 氢,(55土1)%ITB 10 氢,(37土1)%10 第一次试验用氢,(27士1)%llC 10 第二次试验用乙快,(7. 5士1)%物应符合表7的规定;对于nA,允许使用在常压下棋度为(4.2土0.1)% (体积比)的丙:境空气?昆合物。5.2.4.3 试验装置试验装置应符合5.2.2.3的规定。对于温度组别为T4、TF和tmJJ或最高温度不高于135C的

16、内燃机,排气口阻火器应在环境温度条件下进行试验。二.,:;二:F下进5. 2. 在试5. 2. 5.2. 5.2. 气系温度条件壳应放置在出现最大时阳的出人叫至少应进行,10次爆炸。对于水基阻fj柿爆试验在在下列条件下进行: i -试验前啤业的液位应为制造商规定的最小值;! 一阻火器抽固和纵向倾岸的制造商规定的最大值i;JYi i 最大流速应由制前啡。l 5. 2. 5. 2 试验装置、12 气:、h试验时需要用下列装置:飞、,叫一,-二a) 曲轴箱内的机油应全部排空,叫_:,/, b) 隔爆用的密封措施应去掉,不包括金属或不燃金属镀层密封层以及等效的其他密封措施。c) 安装在曲轴箱上的低能点

17、燃源。点火位置设置在第一个气缸下面、并尽可能远离第一个气缸的地方,以及设置在气缸盖内。d) 安装在曲轴箱上和气缸盖罩上的进气间和排气阀。巳)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记录系统。传感器应安装在:1) 曲轴箱上,尽可能远离点燃掘;2) 正时齿轮上;3) 气缸盖罩上,尽可能远离点燃源。测量系统应采用5(1士10%)kHz的频率限值,以使得出平滑的测量压力。GB 20800.1-2006 f) 供给相应试验气体混合物的装置。g) 容纳内燃机的试验容器。5.2.5.3 试验程序5.2. 可见5.3 5.3. 5.3. a) 试验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一一一环境阻度(O40.C); 一一大气压力;一一采用制造商规定的

18、最大间隙。b) 至少用6倍被试容积的表7规定的试验气体混合物来冲洗受试系统。然后,检查试验气体报合物的浓度。c) 冲洗之后用低能点燃顿点火爆炸.i每个点火位置至少点燃3二次。记录试验过程中显示的是未压为非为最:、飞-.I i V /1川!J /万整性的果机壳和通风装置的封辑推确地代表食用的民际邸,则可理过版时的驱动设司、叫机或采取其他适当的5.3. 明进5.3. 商的说在内燃机运行板对境气体比测量并记录均数据thJf f a) 环境空气盟成句但jfC)。/J Jr i J J 值。用示温度二/置和报警装置的运行状况。率。工/二ye) 在使用单独冷却系统时,内燃机冷却液和隔爆单元冷却液的最高温度

19、。冷却系统中温度自动调节器的功能应符合制造商的要求。f) 用低惯性测植装置,例如裸露的热电偶,直接在排气口阻火器的出口处则量排出气体的最高温度。g) 在内燃机空载情况下,增大内燃机转速,直至进气截止阅或燃料关闭间关闭。记录内燃机最大转速。进行该试验时,可能需要使内燃机调速器超限。5.4 火星熄灭器试验5. 4. 1 概述火星熄灭器应按5.4.2或5.4.3的要求进行试验。13 GB 20800.1一20065.4.2 捐集效率试验火星熄灭器捕集敢率试验应使用包含有下列装置的试验设备E-一一鼓风机;一一微粒喷射器;一一试验用火星熄灭器;一一-捕集通过火星熄灭器的微粒的过滤器;一一测量通过火星熄灭

20、器的气体疏量的测量装置。在内燃机上对火星熄灭器进行试验时,应使用内燃机排出的气体来代替鼓风机的吹气。不需要对排出气体流量进行测量。为了确定捕集效率,需要把试验用微植喷人鼓风机鼓吹的空气中或内燃机排出的气流中。捕集效率为过津、器内捕集的微粒的质量与喷人的微粒的质量之比。试验微粒应是不燃的,视在密度应小于0.9g/cm3,做粒规格等级应为0.1mm、0.2mm、0.5mm。应以代表火星熄灭器设计的排气梳速范围的中间值进行该试验。在内j燃机上对火星熄灭器进行试验时,至少应分别以怠速,以50%的额定功率和额定速度,以及以100%的棋定功率和额定速度进行该试验。在每种流速和每种做桂规格等级情况下,至少进

21、行一次测量来确定火星熄灭器的捕集效率。撒粒对空气或微粒对排出气体的质量比应约为1/1000试验微粒应以均匀的比率喷入鼓风机鼓吹的空气中或内燃机排出的气流中,喷人时间大约1min。注:在内燃机上进行该试验时,应注意对水、燃烧过的和未燃烧过的微位进行调整。5.4.3 目测检查火星熄灭器可安装在受试内燃机上进行型式试验,或者,安装在有类似排气流速的内燃机上进行型式试验。进行型式试验时,火星熄灭器应尽可能安装在靠近内燃机排气管道的位置。试验时应使用新研磨的炭,粒度在0.5mm和1mm之间。内燃机在去掉进气口的空气愤、清器和阻火器的情况下达到运行稳定温度。排气口阻火器应保留在原位置上。在进气口以均匀的速

22、率(L/4)g/s注入粉末状炭,注入时间为30s(L一一内燃机排量,单位为L)。试验应在暗室条件下进行,观察试验情况,并用摄相方法来记录试验结果。内燃机应在下列条件下进行试验:a) 最大功率;b) 空载且高怠速;c) 在30s的时间内,从低怠速加速到高怠速。如果看到从火星熄灭器内喷出火星,则认为试验不合格。5.5 管道泄漏试验在20kPa的试验压力作用下,历时1min,管道应无可见的永久性变形,且在停止压缩空气供给之|后,空气的试验压力在3min内下降不超过4kPao 5.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含下列内容:的内燃机型号(包括出厂铺号hb) 内燃机排量;c) 内燃机制造商对内燃机规定的全部性能

23、参数,包括与认可有关的功率和速度设置;d) 防火防爆设备制造商对安装在内燃机上的设备规定的全部性能参数;的被审查认可的试验条件(例如,是全负荷全速度试验台,或是特定应用特定试验循环hf) 内燃机适用的气体分组;g) 植度组别或其他规定的温度;14 h) 内燃机级别;i) 限定的环境温度条件;j) 参考本部分的内容;k) 试验室标识。6 制造商向用户提供的资料6. 1 总贝UGB 20800.1-2006 制造商向用户提供的资料,除符合GB/T15706. 2一1995的第5章中提出的要求外,还应特别满足下列要求。6.2 随机文件除了GB/T15706.2-1995的5.5的要求之外,制造商还应

24、提供随机文件,具体规定本部分所包含的内燃机维修的所有要求,以及内燃机限制使用的条件。由于使用条件不同,可能会出现后续危险,随机文件应指出采取附加安全措施。安装设计者应把这些因素考虑在内。特别指出的是,在随机文件中应指出爆炸性气体棍合物的点燃温度应大于4.3中规定的内燃机热表面和气体分组的植度,并且还应规定有撞击和摩擦危险的外部可接触表面应符合GB3836. 1-2000 的8.1的要求。6. 3 检查项目随机文件应根据使用环境和内燃机工作制的不同,至少对下列项目规定进行检查的周期ta) 内燃机的普通维护保养条件和外部清洁状况以及被体的世漏情况;b) 阻火器检查:尺寸、工况、清洁状况、腐蚀损坏程

25、度;c) 排气系统,包括火星熄灭器检查z积炭、腐蚀和损坏情况;d) 旋转机械部件检查:牢固性、与静止部件应无接触;的风扇皮带检查z工况和松紧度;f) 电气设备检查:损坏和老化程度;g) 停机系统中的传感器检查t设定限值的功能状态;h) 进气截止阀和超速燃料关闭间检查z调整和运行状况;i) 通气阀和呼吸器检查z调整和清洁状况;j) 紧固件和接合面检查:紧固性;k) 起动装置和蓄电池的电气连接检查:坚固性;1) 挠性管和软管检查:损坏情况。注:建议使用者用维护记录来记录检查的具体情况。6.4 特殊说明制造商应说明对各种固定连接和隔爆接合面的使用限制条件,应提供各个使用阶段或接合面有故障时连接和接合

26、面维修方法的详细说明。例如,如何拆卸、安装,如何打开接合面,应提供详细说明。7 标志与标牌7. 1 标志在内燃机的明显部位应设置和内燃机体积大小相适合的永久性的Ex标志,表示内燃机为防爆型的。7.2 铭牌内燃机应设置清晰的永久性铭牌,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一一-制造商名称或标志;15 GB 20800.1-2006 16 一一国家授权的质量监督检验机构的名称或标志;一一产品名称;一一产品型机一一表示防爆的专用标志Ex符号;一一气体分级(IIA、IIB或IIC) (如果为IIC,则标志上应表明不包括CS2); 一一温度组别或最高温度;注:铭牌上可标志防爆标志,以代表上述相关内容。防爆标志的标示方法

27、见GB3836. 1-2000。一一防爆合格证编号;一一内燃机应用区域;一一制造日期;一一本部分的标准编号。GB 20800.1-2006 附录A(资料性附录)各种危险一览表本部分根据GB/T16856-1997对潜在爆炸性环境中使用的内燃机所具有的危险状况列举如下。一一由机械加工和材料处理时排出或喷出的材料和物质形成的火灾和爆炸危险(见4.2、4.10) ; 一一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或误操作造成的各种危险(见4.15);一一防护装置或与安全有关的装置,包括起动和停机装置,也包括安全标志和安全信号、报警装置和报警信息等,没有或位置不正确而造成的各种危险(Jii!,4. 5、4.6、4.7)。主要的

28、点燃源有:一一热表面;一一火焰(火星)和热气f体r一一机械火花;一电气设备和丰台系统;一一静电。/往复式内燃机阳市战为点燃糠的主要部分毕阳D.2ojilli 111 飞飞 飞、飞飞飞、飞、飞 飞 、飞牛、飞飞、17 GB 20800.1-2006 附录B(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章条编号与EN1834-1 : 2000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部分章杂编号与EN1834-1 :2000章条编号对照见表8.10表B.1 本部分章条编号与EN1834国1:2000章条编号对照一览表本部分章条编号EN 1834-1: 2000章条编号本部分章条编号EN 1834币1:2000章条编号1 4. 10 5.10 2

29、 2 4. 10. 1 5. 10. 1 3. 1 3. 1 4.10.2 5.10.2 3. 2 3.2 4. 10.3 5.10.3 3. 3 3. 3 4.11 5.11 3. 4 3.4 4. 11. 1 5.11. 1 3.5 3.5 4. 11. 2 5. 11. 2 3.6 3. 6 4.11. 3 5. 11. 3 3. 7 3.7 4 11.4 5. 11. 4 3. 8 3.8 4. 12 5. 12 4 4.13 5. 13 4. 1 5.1 4.13.1 5.13.1 4. 2 5. 2 4. 13. 2 5.13.2 4.3 5.3 4. 13. 3 5.13.3 4

30、. 4 5.4 4. 14 5. 14 4. 5 5. 5 4. 15 5. 15 4. 6 5. 6 4. 15. 1 4.6.1 5.6.1 4. 15. 2 5.15. 1 4.6.2 5.6.2 4. 15. 3 5.15. 2 4. 7 5. 7 4. 16 5.16 4.7.1 5.7. 1 5 6 4.7.2 5.7.2 5. 1 6. 1 4.8 5.8 5.2 6. 2 4. 8. 1 5.8.1 5. 2. 1 4.8.2 5. 8. 1. 2 5. 2. 2 6. 2. 1 4. 8. 3 5.8.2 5.2.3 6.2.2 4. 8.4 5.8.3 5.2.4 6.2.

31、3 4.8.5 5.8.4 5.2.5 6.2.4 4.8.6 5.8.5 5.3 6. 3 4.9 5. 9 5. 3. 1 18 GB 20800.1-2006 表B.1(续)本部分章条编号EN 1834-1: 2000章条编号本部分章条编号EN 1834-1: 2000章条编号5.3.2 6. 3. 1 6.3 7.2 5.3.3 6.3.2 6.4 7.3 5. 3. 4 6.3.3 7 8 5.4 6.4 7.1 5.4.1 7.2 8 5.4.2 6. 4. 1 附录A4 5.4.3 6.4.2 附录B5. 5 6. 5 附录C一5. 6 6. 6 附录D附录A6 7 附录E附录C

32、6. 1 附录F附录B6.2 7.1 附录ZA19 GB 20800.1-2006 附录C(资料性附录)本部分与EN1834-1 : 200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本部分与EN1834-1: 200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见表C.10 表C.1 本部分与EN1834斗:200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一览表本部分章条编号技术性差异原因l 遵照GB/T1. 1-2000的规定10段增加的防爆结构设计L制飞造和检验飞斗3 4.4 J!;与学前日注i 遵照啡叫11-2000的规定4.12 jifr级内燃机时设于?如燃叫删!5阳的规定容i| 1lA 叼飞川/l i j 5. 2. 2. 2表6 代替EN1834-1

33、 2肌62(it的表/ 遵照仲叫1.2-2000的规定5. 2. 4. 2表75. 5 时恰如|可lyrJ(l/便于本条/实施增捕;白ft脚部她部位标识Ex咐号的规定._, j参照卢3肌1-20叫规定7. 1 7.2 酬吭附录,用内容(/ 会照GB3836. 1-2000的规定附录A代替川、ijilqx剖协第4飞章J 门道ftGB/T 1. 1-2000的规定附录B增加搏精明、号七、与飞怕剧川响而牵制呵JY? 1,卢遵照GB/T20000. 2-2001的照一览表规定也.,.凶._,.U. ._ 卢.-附录C增加本部分与EN1834-1,2000技术性差异及其原因遵照GB/T20000. 2-

34、2001的规定删去EN1834一1,2000附录ZA不适合我国国情a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94月/EC号指令,(关于各成员国有关潜在爆炸性环境用设备和保护系统的法律的一致性(1994.5.23) )(英文版),简称ATEX指令20 D. 1 内燃机的工况D. 1.4 严重故障严重故障包括:一一曲轴断裂;一-曲轴箱爆裂(由于负压引起)。D.2 点燃源D. 2. 1 热表面附录D(规范性附录)内燃机的工况和点燃源能接触爆炸性气体-空气说合物的热表面包括:一一接触进入气体的燃烧室的内表面;GB 20800.1-2006 21 GB 20800.1-2006 一一温度,尤其是排气阔的温度,在正常运行工

35、况下可能高于各种可燃性气体的点燃温度;一一排气系统接触周围空气的外部表面,在满载工况、可预见故障和不常见故障情况下确定的温度;一一增压器接触周围空气的外部表面,在满载工况、可预见故障和不常见故障情况下确定的温度;一一永久固定在内燃机上的附属配件(包括起动电动机、泵和压缩机)的外部表面,在满载工况、可预见故障和不常见故障情况下确定的盟度。D. 2. 2 热气体和火星a) 由排出口喷出的废气在精载工况、可预见故障和不常见故障情况下确定的植度。b) 由排气口喷出的火星任何火星都能点燃各种可燃性植合物,应把火星看作是可预见故障或不常见故障。D. 2. 3 火星(火花)由可预见故障或不常见故障引起排气口

36、喷出的火星,能够点燃可燃性泪合物。应根据有关可燃性棍合物的特性予以考虑。外物撞击到内燃机静止部件上,或被风扇吸人,都会产生机械火花。应把它看作是可预见故障或不常见故障。D. 2. 4 电气设备D. 2. 5静电D. 2. 6 绝热压蠕由内燃机驱动的作为附属配件的涡轮增压装置和压缩机可能会出现绝热压缩。这种情况应在运行条件下,根据有关可燃性报合物的特性予以考虑。22 GB 20800.1-2006 附录E(规范性附录)内燃机分组和场所分区之间的对应关系爆炸性气体环境分区按GB3836. 14-2000的有关规定。内燃机分级与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分区的对应关系如表E.L表E.1内燃机分辑和场所分区之

37、间的关系内燃机分级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分区2G l区3G 2区23 GB 20800.1-2006 附录F(规范性附录)排气口阻火器阻火性能试验程序F. 1 试验设备F.2 F.2. F.2. F.2. F.2. F.2. 24 a) 受试内燃机应选用,例如,在下列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内燃机:一一点火周期(2冲程,4冲程); 一)空气吸入方法(自然吸人,涡轮增压); b) 对受试内燃机排气管道进行冷却,把在额定运行工况下的排气幅度限制到2250C0 c) 受试内燃机在下列条件下运行:(1) 怠速,空载。(2) 最大扭矩转速,空载。(3) 最大扭矩转速,50%负载。(4) 最大扭矩转速,100%负载。

38、(5) 额定转速,空载。(6) 额定转速,50%负载。试验进行GB 20800.1-2006 (7) 额定转速,100%负载。d) 在每次试验过程中,用逐渐增加注人量的方式,把乙烯注入内燃机的进气管道中。记录下列数据=(1) 气缸盖排气口的排出气体咀度;(2) 进入排气口阻火器的排出气体盟度;(3) 距排出气体排出口50mm附近出现火焰(火星) D 水基阻火器即混型废气热交换器选用水基阻火器重复进行上述这些试验(在内燃机额定工况下排出气体的温度为700ClOO.C)。3) 波妓带型排气口阻火器选用披坟带型排气口阻火器重复进行上述这些试验。F.2.2.2 试验结果如果试验出现d)(3)的情况和/

39、或排出气体的温度超过温度组别规定值或最高温度,则认为阻火器试验不合格口DON-F.00ON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爆炸性两境用在复式内燃机防爆技术通则第1部分:可燃性气体和藕气环境用E类内燃机GB 20800. 1-2006 国中斗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祷印张2字数45千字2007年6且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 1230 1/16 2007年6月第一版定价24.00元争夺书号,155066 1-29455 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GB 20800.1-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