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SN/T 0400.6一2005代替SN0400. 5-1995 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6部分:热力杀菌Rules for inspection of canned food for import and export Part 6: Thermal processing 2005-09-30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6-05-01实施060509000100 前言SN/T 0400(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分为12个部分:一一第1部分:总则;一一第2部分:原辅材料;一第3部分:加工卫生;-一第4部分:容器;一一第5部分:罐装p一一第6
2、部分z热力杀菌;一一第7部分:成品;第8部分:包装;第9部分:标签;一一第10部分z蒸煮袋食品;一一第11部分:玻璃容器;第12部分:口岸检验。本部分为SN/T0400的第6部分。本部分代替SN0400.5一1995(出口罐头检验规程热力杀菌。本部分与SN0400.5-19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由原只适用金属容器的低酸罐头改变为适用于所有罐头食品;增加了规范的热力杀菌备案审查程序;一一杀菌设备检查增加部分内容;一一杀菌记录与杀菌操作偏差顺序有所改变;一一-新增附录A、附录C。本部分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提出并归口。SN/T
3、 0400.6-2005 本部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珠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仇桂琴、肖平、谢丹。本部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0400.5一1995。I 1 范围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6部分:热力杀菌SN/T 0400的本部分规定了罐头食品热力杀菌的备案、检查和判定。SN/T 0400.6-2005 本部分适用于罐头食品热力杀菌工艺规程备案审核、杀菌设备检查、杀菌操作检查、杀菌记录审核、杀菌操作人员资格审查、偏差审核和杀菌判定。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SN/T0400的本部分。2. 1 最
4、低热力杀菌minimum thermal process 装在密封容器内的食品密封后在一定泪度下,经一定时间所受到的,经科学测定可足以保证消灭致病性微生物的热力杀菌。2. 2 热力杀菌工艺规程scheduled process 罐头食品厂所选用的使某一特定产品在生产条件下达到商业无菌的热力杀菌。该杀菌不低于最低热力杀菌,并至少相当于热力杀菌主管当局为使食品达到商业无菌而制定的热力杀菌。2.3 热力杀菌操作规程operating process 罐头食品厂所选用的达到或超过热力杀菌工艺规程中最低要求的热力杀菌。2.4 杀菌、排气、关键因素的偏差deviations in processing,
5、venting , or control of critical factors 杀菌过程中排气和杀菌的温度或时间低于热力杀菌工艺规程,或关键因素不符合热力杀菌工艺规程的要求。2.5 杀菌设备sterilization equipment 处于密封状态的罐装食品为使达到商业无菌而进行热处理的设备,包括常压杀菌设备和加压杀菌设备。2.6 无菌处理与包装asepsis and package 经商业杀菌的产品被包装在消毒过的无菌的密封容器内。3 热力杀菌备案审核罐头食品热力杀菌备案内容包括热力杀菌工艺规程、热力杀菌设备以及杀菌设备热分布测试的备案。审核热力杀菌备案程序应按附录A的要求进行。4 杀菌
6、设备检查4.1 管道颜色检查杀菌间内用于杀菌操作的蒸汽管(红色)、水管(绿色)、压缩空气管(黄色)等管道的颜色是否正SN/T 0400.6-2005 确区分。4.2 蒸汽供应检查通向杀菌间的蒸汽压力是否足够;检查用汽高峰时,供汽能否满足杀菌锅排气和杀菌的需要;检查杀商锅升温时有否时间过长现象F检查用汽高峰时,杀菌温度是否有波动。4.3 蒸汽总管检查杀菌间蒸汽总管管径尺寸。4.4 杀菌锅进汽口检查杀菌锅进汽口口径、位置和控制阀。4.5 蒸汽旁路管检查蒸汽旁路管的管径和控制阀。4.6 蒸汽自动控制阑检查蒸汽自动控制阀的控温精度、传感器位置及阅径。4. 7 蒸汽扩散管检查蒸汽扩散管的管径,分布形式,
7、喷汽孔的方向,直径及数量;检查喷汽孔洞有否被沉积物堵塞。4.8 排气孔检查杀菌锅上的排气孔的孔径、设置位置和控制阀的阀型;检查是否存在排气管道过长,弯曲过多或其他妨碍空气迅速排除的因素;如隘流管兼作排气用时,检查在排水管之前是否已设有排气口。4.9 排气联管在使用排气联管排气的情况下,检查杀菌锅上的排气联管的管径及控制阅阅型;检查是否存在排气联管过长,弯曲过多或其他妨碍空气迅速排除的因素;如与排水管相联接时,检查在排水管之前是否已设有排气口。4. 10 排气总管在使用排气总管排气的情况下,检查排气总管的管径,检查有否安装阀门;检查是否存在排气总管过长、弯曲过多或其他妨碍空气迅速排除的因素;如与
8、排水管相联接时,检查在排水管之前是否已设有排气口。4. 11 排气装置检查排气装置是否符合要求;检查排气阀、蒸汽阅是否灵活,启闭完全;检查进水阀和空气间有无泄漏。4. 12 泄气孔检查泄气孔的孔径、数量、安装位置和控制阀阀型;检查油气阀是否灵活,启闭完全。4. 13 消音器检查消音器操作是否正常,有否堵塞或失修。4.14 排水管检查排水管的管径及控制阀阅型。4. 15 水路管道检查管道的压力和管径及控制阀阀型;检查控制阀密封是否良好、无世漏;进水方式是否适当;如卧式锅通过水扩散管排气,孔洞数是否符合排气要求。4. 16 溢流管检查溢流管的安装位置及控制阀阅型;如兼作排气用时,在排水管之前是否设
9、有排气口。4.17 空气管道检查供反压冷却使用的空气管道密封是否良好。4. 18 篮筐支架检查在立式杀菌锅的锅底是否安装有支撑篮筐的角铁支架。2 SN/T 0400.6-2005 4. 19 安全阀检查安全阀的容量,是否符合压力容器安全要求。4.20 杀菌篮筐(笼筐、托盘)检查杀菌篮筐(笼筐、托盘)结构是否符合要求。4.21 分隔极检查分隔板结构是否符合要求。4.22 指示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检查每只杀菌锅是否已安装了规格符合规定的玻璃水银温度计;安装方式和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4.23 温度记录仪检查每只杀菌锅是否已安装了规格符合规定的温度记录仪;安装方式和使用管理是否符合要求。4.24 压力表
10、检查杀菌锅压力表读数范围、表盘直径及其安装仿式。4.25 计时装置检查杀菌间内的计时装置、安装位置和走时的准确性。4.26 水循环装置检查喷水管的喷孔分布是否均匀,总面积是否大于循环泵出口管道的截面积;吸水管是否装有筛滤网;循环泵是否有信号装置和泄气口。4.27 冷却水装置检查立式杀菌锅的冷却水是否在锅的顶部引人;卧式杀菌锅的冷却水是否在泵的汇总管一侧引人;冷却水管路是否有检测阀。5 杀菌操作检查5.1 杀菌间检查检查杀菌间的计时装置和水银温度计表面的照明度是否大于5001x。检查杀菌间内产品流向是否存在将未经杀菌的罐头误送入下一道工序的可能性。检查杀菌间是否张贴与杀菌操作有关的规程;位置是否
11、明显。5.2 罐头杀菌前检查检查罐头密封后到开始杀菌之间可能搁置的最长时间。审查与杀菌关键因素有关的记录,包括:装罐量、固形物重、封口机真空度、内容物装罐方向、包装形式、调味汁配方、固形物重与净重的比值、糖水浓度、粘度、罐内顶隙等是否符合热力杀菌工艺规程的规定。检查罐头在篮筐内的摆放是否符合杀菌规程的规定。检查罐头杀菌前是否测定了初温,杀菌前后的产品是否有明显标识。5.3 杀菌过程检查5.3. 1 排气检查通入蒸汽后,排气孔、泄气孔是否完全开启,排气时间和排气温度要符合附录B中的要求。排气开始时是否将杀菌锅内积水排除。排气时间是否用准确的记时装置记录时间。加压水杀菌预热水温是否在70C以上。热
12、水注入时,检查油气闽、排气阀、回流管阅、热水阀、水位阀是否全开;压缩空气阀、冷却水阅是否全关;达到杀菌温度时,校测水银温度表与温度记录仪是否致,压力是否符合工艺要求。5.3.2 排气后的升温阶段当杀菌工艺要求控制时,检查升温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工艺要求。3 SN/T 0400.6-2005 5.3.3 杀菌恒温阶段检查是否在水银温度计指示的温度达到了规定的杀菌温度后开始杀菌恒温计时,恒温的温度和时间是否符合要求,祖度记录仪是否工作正常。检查在发生杀菌偏差的情况下,采取的纠偏措施是否规范、是否符合要求。5.4 冷却阶段的检查检查罐头冷却时间是否符合工艺规定的要求。检查罐头冷却水的游离余氯是否不低于
13、0.5mg/kg。罐头冷却温度是否低于380C。检查罐头干燥方式是否合理。6 杀菌记录检查检查杀菌记录是否由杀菌操作人员或其指定人员在观察时填写,并在记录表格内签名。检查杀菌记录的内容是否包括品名、代号、日期、杀菌锅号码、罐型大小、每一锅大致罐数、初温、排气时间和温度、实际杀菌时间、水银温度计和温度记录仪记录读数等必需的杀菌数据。检查杀菌工艺规程规定的临界因子是否记录。检查人工记录表中各个项目是否填写完整、准确,修改是否规范。检查杀菌记录是否在实际杀菌后的第二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7 杀菌操作人员资格审查检查杀菌操作人员是否具备必要的资格,是否经过培训并经考核合格。8 杀菌偏差审核杀菌偏差操作参
14、见附录D要求审核。9 杀菌判定9.1 基本规定按第38章检查,结果符合要求的,判定该热力杀菌系统是有效的。9.2 热力杀菌工艺规程备案检查的判定按第4章对热力杀菌工艺规程备案检查,发现规程制定依据不足或无法证明产品经杀菌后能达到商业无菌者,判定该杀菌工艺规程无效。9.3 热力杀菌设备检查的判定按第5章对热力杀菌设备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设备要求或无法提供足够证据证明设备符合杀菌要求的,判定该杀菌设备不能用于罐头食品的生产。9.4 热力杀菌操作检查的判定按第6章对热力杀菌操作进行检查,发现操作不符合杀菌工艺规程要求,判定该操作下的产品为不合格。9.5 热力杀菌记录检查的判定按第7章对热力杀菌记录进
15、行检查,发现记录及其管理不符合要求,使杀菌记录的检查难以判断罐头食品杀菌安全性的,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9.6 热力杀菌操作人员资格审查的判定按第8章对热力杀菌操作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发现操作人员未经培训或虽经培训但未达到要求者,判定该操作人员不得从事杀菌操作。9. 7 操作偏差审核检查的判定按第9章对操作中偏差审核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审核及其处理不符合要求,且无法提供依据证明该审核及处理方法是正确的,判定该批产品为不合格。附录A(规范性附录)罐头热力杀菌的备案程序A.l 热力杀菌工艺规程的制定各种罐头均应由授权机构按规定的程序制定加热杀菌工艺规程,供企业采用。A.2 制定杀菌工艺规程的依据必须根
16、据以下基本因素制定杀菌工艺规程:一一罐头食品中微生物的种类及其耐热性的有关参数;一一罐型大小和形状;一一产品的pH值、成分或配方;一一固形物量;一一储藏温度。SN/T 0400.6-2005 根据杀菌设备的具体情况,正确选定各种罐头的冷点,在实际生产中反复进行热穿透试验。依据实验取得的数据,拟定试验性杀菌工艺规程。根据试验性杀菌工艺规程,进行样品试验、接种试验和生产线上的试验阶段得到的样罐都要经过足够时间的保温储藏,观察分析。经充分考虑加热杀菌时测定的各项数据和预先确定的各项关键因素,最后确定生产用杀菌工艺规程。杀菌工艺规程至少应有下列各项数据:一一产品的种类、技术条件和配方;一一罐型大小及形
17、状;一一罐头在杀菌锅内的排列方式;一一最大装罐量(包括液体),装罐方法;最低温度,排气方法;一一杀菌系统的形式和特征,杀菌温度和时间,反压和冷却方法等。当产品技术条件有改变时,要判定对杀菌效果是否有影响才日发现原杀菌工艺己不适合,必须重新制定。A.3 罐头热力杀菌的备案A. 3.1 罐头食品热力杀菌工艺的备案罐头食品生产企业递交的热力杀菌工艺规程备案技术资料应包括以下内容:罐头品种、罐型、杀菌方法、杀菌锅类型、最低初温、杀菌温度和时间、杀菌(Fo)值、罐头在杀菌锅内的排列方式、排汽规程、影响热渗透的关键因子、杀菌工艺规程制定的依据和日期等。热力杀菌工艺规程不得低于国家或进口国热力杀菌主管当局制
18、定的能达到商业元菌的热力杀菌。低酸性罐头的杀菌强度不低于12D飞酸性罐头及酸化罐头的杀菌强度不低于6Dj如因保持产品特性需要采用低于上述杀菌强度的杀菌工艺,企业应当提供科学依据。热力杀菌操作过程必须与热力杀菌工艺规程相匹配,通常要求前者比后者稍高。若罐头食品企业对已经备案的热力杀菌工艺规程进行改动,应重新评估,向检验检疫部门办理变更备案并获得批准。如产品已出口多年,而目前企业无法提供本条第一段中规定的备案资料,可允许按现用杀菌备案,SN/T 0400.6一2005但必须限期补充杀菌工艺规程制定资料。A. 3. 2 罐头食品热力杀菌设备的的备案罐头食品企业应按照要求装备热力杀菌设备,低酸性罐头食
19、品可按附录B或附录C中的要求装备热力杀菌设备。罐头食品企业按照要求,对热力杀菌设备的装备进行自我核查,填写杀菌设备检查表经申报人签字盖章后交主管部门办理变更备案并获准批准。A. 3. 3 罐头食品热力杀菌热分布测试备案罐头食品企业在热力杀菌设备进行自我核查,确认完全符合有关法规和标准规定的基础上进行杀菌设备热分布的测试。杀菌设备热分布测试要求每年至少一次。罐头食品企业递交的杀菌设备热分布测试资料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罐型、杀菌设备类型、杀菌方法、排气规程、杀菌间蒸汽总管压力、装填和排列方式、每锅罐头容量、篮数、测试用介质、热电偶数量及布点情况,以及最终的热分布情况或测试结果原始数据、最大/最小值
20、数据和权威机构的评定意见。A.4 企业备案罐头食品企业应按A.3的规定要求递交相关资料,经签字盖章后向检验检疫部门备案。A.5 主管部门审核检验检疫部门根据杀菌权威机构的评定意见受理罐头食品企业的热力杀菌备案申报、初审对杀菌设备进行验证,对罐头食品企业的热力杀菌工作进行日常监督管理。6 SN/T 0400.6一2005附录B(规范性附录)静止式高压蒸汽杀菌的设备规范B.l 蒸汽供应杀菌过程中进入杀菌锅的总管道蒸汽压力要达0.62MPa(6. 3 kgf/cm2)以上。B. 2 蒸汽总管长度为4.57m(15英尺)以内的立式、卧式杀菌锅的蒸汽总管规格见表B.L表B.1 蒸汽总管规格杀菌锅数1)l
21、 2 3 50.8 mm 63.5 mm 76.2 mm 总管直径(2英寸)什英寸)(3英寸)1) 杀菌锅数指同时用汽锅数B.3 杀菌锅进汽口88.9 mm (3英寸)杀菌锅的进汽口必须足够大,位置与排气管相对,采用蒸汽球阀控制。对卧式锅,如锅长为2. 44 m3. 66 m(812英尺),为3.75mm(li英寸);如为3.664. 87 m(12 16英尺),为38.1mm 4 (1英寸);如为4.87m06英尺)以上,至少为50.8mm(2英寸),对装载3只杀菌篮筐,直径为1. 04 m(41英寸),高度为1.83 m(明寸)的立式锅,为3175mMlt英寸)。B. 4 蒸汽旁路曹进汽装
22、置的旁通管道。当蒸汽自动控制阅失灵时可代替之。蒸汽旁路管与进泊口的口径大小相同,采用蒸汽球阀控制。另外为加速升温,可开启旁通阅升温。B.5 蒸汽自动控制阀每只杀菌锅必须装置一只自动控制间,控制精度为土O.50C,其温度传感器与水银温度计相邻。当不使用蒸汽旁路管时,阅径尺寸与进汽口大小相同。当使用蒸汽路管时,阀径可适当减少。B.6 蒸汽扩散管蒸汽在锅内的扩散管。管径与进汽口大小相同。立式杀菌锅底部蒸汽扩散管应以十字交叉形式排列,喷孔分布在管顶或管侧;卧式锅底部蒸汽扩散管必须沿着锅底排列在整个锅长上,喷孔应分布在管顶中心线左右和圆心角各为的位置上。喷孔数应使其总载面积等于进汽管道上最窄管径横载面积
23、的1.5倍2倍,见表B.2。7 SN/T 0400.6-2005 表B.2蒸汽扩散管规格喷孔直径/mm4刊(A)5叫马)6叫;)7叫人)9叫;)12.7(+) (或英寸)最窄管径为25.4 mm 4763 3546 2736 1723 1216 (1英寸)最窄管径为31. 75 mm 82 109 6080 4661 3040 2128 1216 (1;英寸)最窄管径为38.1 mm 111148 82109 6383 4054 2837 1621 (1;英寸)B.7 排气孔杀菌锅上用以在排气时排除锅内空气的开孔,位置要与进汽口相对,必须采用闸阅控制。需检查是否存在妨碍空气迅速排除的因素。B.
24、8 排气联管杀菌锅排气联管用闸阀控制;其管径必须使联管的横载面积大于所有联接的排气管总横载面积之和。B.9 排气总管排气总管不要装阀门,其横截面积至少等于所联排气管横截面积的总和。如太长,其管径应相应增大。B.10 排气装置及方法B. 10. 1 方法一卧式杀菌锅通过25.4mm(l英寸)组合式排气孔排气每1.52 m(5英尺)锅长装25.4mm(l英寸)排气孔1个;每个排气孔装25.4mm(l英寸)闸阅一只,直通大气。靠近锅端的排气孔与锅体两端距离不超过。76m(2. 5或2英尺)。方法:排气间全开,时间至少5min,温度至少达到107.20C;或时间至少7min,温度至少达到104.40C
25、。示意图见图B.1。2.54 cm闸阀2.54 cm排汽阀固B.18 SN/T 0400. 6-2005 B. 10.2 方法二卧式杀菌锅采用排气联瞥,通过25.4mm( 1英寸)组合式排气每1.52 m(5英尺)锅长装25.4mm(l英寸)排气孔1个。靠近锅端的排气孔与锅体两端距离不超过0.76m(2. 5英尺)。如排气为3个时,排气联管为50.8mm(2英寸);如为4至5个时,为63.5mm (2. 5英寸);如为6至7个时,为76.2mm(3英寸)。方法:排气联管闸阀全开,时间至少6min,温度至少达到107.2C,或时间至少8min,温度至少达到104.4C。示意图见图B.2o/闸阀喷
26、汽管排汽主管圄B.2B.10.3 方法三卧式杀菌锅通过水扩散管排气如锅长在4.57m(l5英尺)内,排气管及其闸阀均为50.8mm(2英寸),水扩散管为38.1mm(1. 5 英寸);如锅长超过4.57m(l5英尺),排气管及其闸阅均为63.5mm(2. 5英寸),水扩散管为50.8mm (2英寸)。方法:排气阀全开,时间至少5min,温度至少达到107.20C;或时间至少7min,温度至少到104.40C。示意图见图B.3。排汽口-、闸阀一+一进水管、啧汽管唱一-进汽管固B.3B.10.4 方法四卧式杀菌锅通过单个63.5mm(2. 5英寸)顶排气孔排气杀菌锅长度不超过4.57m(15英尺)
27、在锅中心0.61m(2英尺)以内装一个63.5mm(2. 5英寸)的闸阀控制。方法:排气阅全开,时间至少4min.温度至少达到104.4C。示意图见图B.4o排汽口、4一一一-闸阀喷汽管4一一进汽管圄B.49 SN/T 0400.6一2005B.10.5 方法五立式杀菌锅通过38.1 mm( 1. 5英寸)溢流管或顶排气孔排气装设38.1mm(1. 5英寸)溢流管或顶排气孔排气,用38.1mm( 1. 5英寸)闸阅控制。用溢流管排气时,其排气阀至大气出口或排气总管的管长不得超过1.83 m(6英寸)。用顶排气孔排气时,其排气阀至大气出口或至排气总管长不得超过1.22m(4英尺)。方法:排气阀全
28、开,时间至少4mn,温度至少达到103.3C;或时间至少5mn,温度至少达到107.70C。示意图见图B.5。闸阀啧汽管固B.5B.10.6 方法六立式杀菌锅通过25.4mm(l英寸)溢流管或顶排气孔排气装设25.4mm(1英寸)溢流管或顶排气孔排气,用25.4mm(1英寸)闸阀控制。用溢流管排气时,其排气阀至大气出口或至排气总管长不得超过1.83m(6英尺)。用顶排气时,其排气阀至大气出口或排气总管的管长不得超过1.22 m(4英尺)。方法:排气阔全开,时间至少5mn,温度至少达到1l00C;或时间至少7mn,温度至少达到104.4 c。示意图见图B.6。啧汽管圄B.6B. 10.7 方法七
29、罐头层间如使用分隔板,则以上列出的排气方法不适用,除非已证明有效者外。B.10.8 方法八如果用其他装置及方法排气,则必须提供热分布图,充分证明排气结束时杀菌锅内空气已被完全排除,锅内有良好的蒸汽流通和分布。B. 11 泄气孔用于排除伴随蒸汽进入锅内的空气,并保持蒸汽在锅内的流通。泄气孔在整个升温、杀菌期间必须全开,能自由、连续地泄射蒸汽。除温度计或记录仪腔内可用1.6rnrn(i英寸)的泄气孔外,其余的所16 有泄气孔必须等于或大于3.2rnrn(i英寸)。卧式锅必须在沿着锅顶两端罐头最外侧位置的0.30m 8 0英尺)内设置泄气孔各1只,其余地气孔以不超过2.44m(8英尺)的间距沿着锅顶
30、分布。立式锅必SN/T 0400.6一2005须在进汽口对面位置装设1只泄气孔。任何杀菌锅的底部均可装设泄气孔,以排除冷凝水。所有世气孔的安装都必须能观察到蒸汽的泄射,世气孔用旋塞阀控制。B. 12 消啬器为了降低杀菌间内的噪音,可以在杀菌锅的排气或泄气系统上装设消音器。如果用消音器,则以热分布资料证明其不会明显地阻碍空气排除为证据,并须存入卷宗。如消音器堵塞或失灵要立即修理或更换。B. 13 排水管排除锅内冷凝水的管道。有时锅底的排水管也可用来排除排气初期的冷凝积水。要求管径足够大,排水间用闸阅。B. 14 水路管道水路管道的进水阅密封性能要良好,必须用球间控制。立式锅的顶部进水应通过淋水圈
31、或通过环绕锅壁的一些小孔进水。对于卧式锅,水应通过安装在锅内同体长的扩散管从顶部进入和通过一或数个开孔从底部进入。顶部水扩散管上要钻三排孔,使冷却水分布均匀、充足。卧式锅通过水扩散管排气,其孔洞数要使孔洞的横截面积总和至少等于排气出口管最窄横载面积。例如,当其为50.8mm(2英寸)时,孔洞直径及数量见表B.3:表B.3喷孔直径/mm(或英寸)4叫去)I 5叫主)I 6白(士)17.94(主)I 9叫去)I 12.7 C ) 孔洞数量122 90 69 44 31 I 18 B. 15 溢流管杀菌锅冷却水溢水管道。溢水阀必须采用闸阀。溢水管安装在高于罐头顶层、接近锅顶的位置上。B. 16 空气
32、管道罐头反压冷却的空气管道,必须密封良好,不泄漏。B.17 篮筐支架对于立式锅必须装有强度足够的篮筐支架。B.18 忻流挡椒不论何种杀菌锅均不准使用折流挡板。B.19 安全阀必须装有安全阀并且容量及安全要符合杀菌锅使用要求。B.20 杀菌篮筐、笼筐或托盘用条铁或打孔的金属板制成,底部孔径为25.4mm(1英寸),孔中心距离为50.8mm(2英寸),或其他开孔面积相当的孔。11 SN/T 0400.6-2005 B.21 分隔板如杀菌容器间使用分隔板,其打孔方式应与篮筐底板相同。不可用阻碍蒸汽流通的材料作分隔物。B.22 指示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每只杀菌锅必须至少安装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温度计每厘米
33、不超过3.70C;刻线分度值易读到0.50C。温度计感温棒如装在依附于锅体的外腔内时,外腔或接管与锅体联结的圆孔直径不小于19mm (?英寸)。外腔的地气孔必须等于或大于16mm(击英寸)。温度计不得装在锅盖上。温度计每年至少校正一次,每支温度计附有标志,表明最近精确校验的日期。有关校验记录要妥为存档。杀菌温度的法定指示仪表为玻璃水银温度计。B.23 温度记录仪每只杀菌锅必须安装一台准确的自动温度记录装置。在杀菌上下5.60C (lOF)的范围内,图表刻度每格不得超过1.10C(20F)。在杀菌温度上下11.20C(20F)范围内,每25.4mm(l英寸)范围刻度不得超过30.60C(55F)
34、。在安装时泄气孔大小和与锅体联结圆孔的直径必须与安装水银玻璃温度计相一致。杀菌时,必须尽可能调整到与水银温度计相同,但决不能高于水银温度计。记录仪一经调整完毕,就应加锁或贴告示,以防非指定人员拨动。B.24 压力襄压力表范围为(OO.25)MPa(0 kgf/cm2 2. 5 kgf/cm勺,每格刻度为0.014MPa(O. 14 kgf/cm2) 或以下,此外,表盘的直径应达到89mm什英寸)以上。B.25 计时装置每个杀菌间内,装有一只在各个杀菌操作的位置上都能清晰地看清时间的准确的带秒针时钟。不得使用如手表等个人计时器。12 SN/T 0400.6-2005 附录C(规范性附录)静止加压
35、水杀菌锅的装备和操作规程C.l 指示用玻璃水银温度计每一产品的杀菌锅至少必须装备一支玻璃水银温度计或类似的温度指示装置如热电偶记录仪等。玻璃水银温度计的分刻度必须易于读到0.50C或1F,其温度标刻范围每英寸(2.54cm)不超过17F。温度计必须在安装前用精确性己知标准温度计校验其准确性,而后至少每年一次,如有必要可以多次校验其准确性。填明日期、所用方法和校验人员的校验记录应予保存。每支温度计应有包括最近校验日期在内的识别标签、封条或其他方法。凡有水银柱断裂的或无法校正到和标准一致的温度计、必须送修或调换后再用于杀菌锅。温度计必须装在能准确且容易视读之处。指示温度计整个杀菌过程中必须安放在水
36、面以下的位置上。在卧式杀菌锅中它应在锅侧中部插入而其水银球直接插入锅壳内。不论立式或卧式杀菌锅,温度计水银球必须直接伸入水中至少5.08cm或2英寸,不需要用插座室或套管。杀菌温度最终依据的是水银温度计而不是记录仪的记录纸。C. 2 温度记录装置每支静止杀菌锅必须有一台准确的温度记录装置。温度记录装置上的标度在杀菌植度50C或10F范围内各自不超过lOC或20F。每张记录图表纸上在杀菌温度100C或20F范围内每2cm或每英寸的工作标度不应各自超过240C或55F。在杀菌期间,温度记录纸应尽可能调整到跟准确度己知的水银瘟度计一致,但不可能超过它。记录装置必须有防止有人擅自调整的措施。防止有人擅
37、自调整的有效方法是加锁或在记录装置处或其侧旁贴有警告只有指定人员允许调整的通告。记录仪可与蒸汽控制器组合成为一台记录控制仪。温度记录仪的感温球位于玻璃水银温度计水银球的旁边,但是装有组合记录控制仪的立式杀菌锅例外。在这种立式杀菌锅内,温度记录控制仪的感温球必须装在杀菌锅底部最低篮筐下面而蒸汽不会直接冲击到的位置上。在卧式杀菌内,温度记录控制仪的感温球必须装在锅内水面和经过中心的水平面,以便蒸汽不会直接冲击感温球。气功的温度控制仪应有合适的过滤系统以保证供应清洁干燥的空气。C.3 压力表每支杀菌锅应装有分刻度小于O.14大气压或2磅/平方英寸的压力表。每支杀菌锅应装有可调节压力的安全阀或足以在进
38、水阀敞开时防止锅压过度升高的控制阀,而且它们应装在溢流管道上。C.4 蒸汽控制器每只杀菌锅必须装置一个自动蒸汽控制器以保持杀菌锅温度。它与温度记录仪组合成为控制仪。C.5 蒸汽的进入蒸汽必须在锅底分布成能在整个杀菌锅内获得均匀的热分布。立式杀菌锅内可采用多种方法中任何一种以获得均匀的热分布。卧式杀菌锅内,蒸汽分布管须和锅底同长,而喷汽孔则均匀分布在管子的上部。13 SN/T 0400.6一2005C.6 篮筐支架立式静止杀菌锅内底部必须装有篮筐支架,杀菌锅底部不应使用金属挡板。为了确保篮筐侧壁和杀菌锅壁间留有3.8cm( 1. 5英寸)间隙就应装有篮筐定位导轨。C.7 堆装设备和罐头装法盛装罐
39、头的篮筐、载盘、吊篮等必须用条铁,合理冲孔金属板或其他适当材料制作而成。若篮筐底部用冲孔金属板制成,孔径应约为2.54cm(l英寸)而孔心间距则为5.08cm(2英寸)。若在各层罐头之间垫放隔板,隔板的孔径也应符合上述规定。如热力杀菌工艺规程对杀菌锅内罐头装法(位置)有所规定,必须符合所规定的要求。软罐头所用的隔板、支架、载盘或其他盛装方法必须确保杀菌锅内加热介质能绕容器均匀循环。C.8 排水阀应该装配阻碍性的水控制阀。在所有排水口上要安装阻挡物。C.9 水平面指示器应该采用一种测量杀菌时杀菌锅内水平面的方法,例如:使用仪表、测高玻璃或小型活栓。水必须在升温阶段和杀菌阶段覆盖容器的顶层,最好在
40、冷却阶段覆盖容器的顶层。操作员要每隔适当时间检查并记录水平面,以保证水平面处在正确的位置。C. 10 空气供应和控制、水循环C. 10. 1 空气供应和控制对卧式和立式加压水杀菌锅,应向杀菌锅内灌入适当压力和比率的压缩空气。要使用自动压力控制设备来调节压力。必须在空气供应管路上安装检测阅防止水进入空气供应系统。在升温阶段、杀菌阶段和冷却阶段必须维持空气和水不断循环;应按照有经验的加工权威认可的方法来设置空气和水的循环方式,以确保热量在杀菌锅内均匀分布,所有的记录都要备案;如果空气是用来促进循环的,它就应该在杀菌锅和杀菌锅底部的蒸汽控制阅间灌入蒸汽管路。C.10.2 水循环当水循环系统用来均匀分
41、布热量时,它应该安装成让水在锅底集合汇总管收集并通过沿锅内全长延伸的散布管排放。散布管的孔眼应均匀分布并它们的总面积应不大于泵排水管道口截面积。汇总管出口应该安装防堵塞屏障以防止碎片进入循环系统。应在泵上安装指示灯或其他指示性设备以在设备不运转时提醒操作者并应安装泄气口以在操作开始时排出空气。可以使用权威设定的能使热量均匀分布的替代性的水循环方法。C. 11 冷却供水对立式杀菌锅,冷却水应在锅顶部的水面和容器之间引入;对卧式杀菌锅,冷却水应在泵的汇总管一侧引人。冷却水管路应装有检测阀。C.12 杀菌锅顶隙度在水平面和杀菌锅顶之间,应留有适当的顶隙度以控制气压。C.13 立式和卧式静止杀菌锅只要
42、有记录在案的热分布数据或其他适当的数据表明分布是均匀的,也可以使用其他安装方法和14 SN/T 0400.6-2005 操作规程。C. 14 临界因子使用适当的频率测量并记录加工规程中指定的临界因子以保证其在加工规程指定的限度之内。a) 当加工规程指定了最大填装或脱水重量时,应使用适当的频率测量并记录重量以保证不超过加工规程中指定的一定尺寸容器的重量的最大值。b) 制作真空包装产品的密闭机器的真空度应使用适当的频率来监控并记录以保证真空度符合加工规程的要求。c) 这些测量和记录的时间间隔不能超过15mino d) 对在容器中分层的主要产品,应按照加工规程放置它们在杀菌锅中的位置。15 SN/T
43、 0400. 6-2005 D.l 基本要求附录D(资料性附录)热力杀菌纠偏措施杀菌未达到热力杀菌工艺规程或排气及临界因子控制上存在着偏差,则必须将所涉及的产品进行全面重新杀菌,并保存再杀菌的记录;或对该部分产品另行堆放,主管机构按照进口国杀菌主管当局或国家杀菌主管当局制定的公认方法对杀菌的安全性进行评定。如果评定该批产品没有达到最低热力杀菌的杀菌要求,产品要全部再杀菌使达到商业无菌或另做处理。对所采用的评审方法和结果要予以记录。D.2 操作偏差的处理要求D. 2.1 对抽查发现的最大装罐量超过热力杀菌工艺规程的半成品可扩大抽样查验,如确实超过,要重新评估后再杀菌或做其他处理。D.2.2 因蒸
44、汽压力原因,排气时间已到而排气温度未到或排气时间未到而排气温度已到的,均要重新排气。D. 2.3 在排气后的升温阶段如温度波动有低于排气温度情况,必须重新排气升温。D.2.4 在杀菌恒温阶段,水银温度计出现杀菌温度偏差,可按表D.l对杀菌温度偏差进行纠正;或在不低于表D.l延长时间的前提下,按水银温度计测出温度下跌时间(min)延长恒温杀菌时间;或升至操作杀菌温度后重新杀菌。表D.l因杀菌温度偏差所需增加的杀菌时间温度下跌的程度温度下跌的持续时间/1. lOC (20F) 2.20C性。F)3. 30C WF) 4.40C(8F) 5. 60C (10F) 口un杀菌要延长的时间,min1)l
45、 2 32) 32) 5) 5) 2 32) 3) 5) 6) 62) 3 42) 42) 62) 7 82) 4 4 52) 72) 82) 82) 5 5 5 72) 8) 9) 6 5 6 8 9) 102) 7 6 6 82) 102) 112) 8 6 7 92) 10) 122) 9 6 7 9 112) 12 10 6 7 10 122) 132) 11 7 8 10 12 142) 12 7 8 11 132) 152) 13 7 9 11 142) 152) 14 7 9 12 14 162) 16 SN/T 0400.6-2005 表D.1 (续)温度下跌的程度温度下跌的持
46、续时间/1. 1.C (2F) 2.2.C(4F) 3.3.C(6F) 4.4.C(8.F) 5. 6.C C1 0.F) 口un杀菌要延长的时间,min115 8 9 12 15 17) 16 8 10 13 15 18) 17 8 10 13 16 18) 18 8 10 14 17 19) 19 8 11 14 17 20) 20 9 11 15 18 20 21 9 11 15 19 21 22 9 12 16 19 22 23 9 12 16 20 23 24 10 13 16 20 23 25 10 13 17 21 24 26 10 13 17 22 25 27 10 14 18
47、 22 26 28 10 14 19 23 26 1) 如杀菌要延长的时间(min)带有分数值,则要归化为下一个较长的时间(min)。2) 当杀菌温度下跌接近于杀菌末端时,热力杀菌的纠正是按温度下跌的时间(min)延长杀菌时间。D.2.5 在杀菌恒温阶段,发现泄气阅未打开,需重新杀菌。D. 2. 6 当罐头食品容器的材料、杀菌温度、内容物的传热方式、容器的大小和杀菌时温度下跌的程度及持续时间符合下列规定条件时,可以采用表D.1的数据对热力杀菌温度的偏差予以纠正。规定条件为za) 容器的材料为金属制成;b) 所采用的杀菌温度范围为115.60C121.10C(240F250F); c) 容器内内
48、容物的传热是以热对流的方式进行的;d) 容器的大小z罐型为307X 409 (外径87.3mmX外高125.9 mm)至603X 700 (外径为157.2 mmX外高177.8mm)的金属容器。17 的CON-.oogH军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进出口罐头食品检验规程第6部分:热力杀菌SN/T 0400. 6-2005 峙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怜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1.5字数33千字2006年1月第一版2006年1月第-次印刷印数1-2000定价13.00元祷书号:155066. 2-16621 SN/T 0400.6-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