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

上传人:孙刚 文档编号:229440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1.6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GB 17945-201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3.220.20 Q77 gB 中华人民圭t-、和国国家标准GB 17945-2010 代替GB17945-2000 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Fire emergency lighting and evacuate indicating system 2010-09-02发布2011-05-01实施数码防f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技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GB 17945-2010 目次前言.1 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4 分类-5 防护等级46 要求47 试验8 检验规则229 标志2210 使用说明书23附录A(资料性附录)消防应急照明和

2、疏散指示系统组成24附录B(规范性附录)疏散指示标志27附录c(规范性附录)产品型号m附录D(规范性附录)密封铺镇、氢镇可充蓄电池31附录E(规范性附录)阔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M附录F(规范性附录)研磨轮示意图.39 GB 17945-2010 目。吕本标准的第5章、第6章、第7章、第8章、第9章、第10章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本标准代替GB17945-2000l000 mm的标志灯,属于特大型E 面板尺寸1000 mmD500 mm的标志灯,属于大型E 面板尺寸500mm二三D350mm的标志灯,属于中型I 面板尺寸350mm二三D的标志灯,属于小型1 标志灯中单面2 标志灯中双面L

3、标志灯的疏散方向向左R 标志灯的疏散方向向右LR 标志灯的疏散方向为双向。标志灯元疏散方向Y 光源类型为荧光灯29 GB 17945-2010 表C.2(续)产品代码含义B 光源类型为白炽灯P 光源类型为场致发光屏E 光源类型为发光二极管w 灯具的额定功率KVA 应急照明集中电源输出功率C.2 型号编制方法型号编制方法如图C.l所示。口口-口口口口| 一一一一一产品代码l 类别代码企业代码示例:中华应急灯厂生产的自带电源非集中控制持续型标志灯,灯具采用发光二极管为光源,单面小型灯,标志疏散方向向左,额定功率3W。该产品的型号可为ZH-BLZD-ILEI3W. 圄C.1消防应急标志灯具的型号编制

4、方法30 GB 17945-2010 附录D(规范性附录)密封铺镇、氢镇可充蓄电池D.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用于系统的密封铺镇、氢镰可充单只蓄电池的要求及试验步骤。D.2 试验样品及试验程序D. 2.1 试验样品试验前,制造商应提供每种规格的电池九只作为试验样品,并由检测人员随机编号(l#9仆。D.2.2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见表D.10项目编号D. 3. 1 D. 3. 2 D. 3. 3 D. 3.4 D.3.5 D.3.6 D. 3. 7 D.3 试验D.3.1 外观及结构试验D. 3.1.1 目的表D.1试验程序试验项目外观及结构试验电池的实际容量试验过充电性能试验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高温充放

5、电性能试验电池循环寿命试验恢复性能试验检查电池外观、内部结构是否满足要求。D. 3.1.2 试验步骤试样编号1梓-9掉1拌俨1排、2梓3挤、4梓3掉、4埠5荡、6绰7拌、8将D. 3. 1. 2.1 用游标卡尺检测电池外形尺寸是否符合电池的标称尺寸。D. 3. 1. 2. 2 检查电池外观及标识。D. 3. 1. 3 试验结果D. 3. 1. 3. 1 外形尺寸符合标称规定的要求。D. 3. 1. 3. 2 电池外观应规整,元破损、变形、腐蚀等现象。试验组数9 8 2 2 2 2 2 D. 3. 1. 3. 3 电池标识应清晰,标识应包括制造厂名、种类、型号、额定容量、标称电压、制造年和月。D

6、.3.2 电池的实际容量试验D. 3. 2.1 目的检查电池容量与标称容量是否一致。D. 3. 2. 2 试验步骤将编号为1样俨的八只电池在20oC士5oC温度条件下,以0.2CsA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然后以0.1CsA恒流充电16h,静置1h后,以0.2Cs A的电流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检31 GB 17945一2010查放电时间。若该试验第一次结果出现放电时间小于4h 45 min,可再连续进行3次循环,循环后放电时间应不小于4h 4码5min D. 3.2.3 试验结果D. 3. 2. 3.1 正常环境下电池实际容量不应低于标称容量的95%。D.3.2.3.2 测试过程中

7、,电池应无爬碱、漏液、严重变形、爆裂等现象。D. 3. 3 过充电性能试验D. 3. 3.1 目的检测电池在长期浮充电条件下正常工作的能力。D.3.3.2 试验步骤取1祥、2#电池在200C士5oC温度条件下,以0.1CsA电流恒流充电28d,以0.2CsA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检查放电时间和电池是否有爬碱、漏液、严重变形、爆裂等现象。D. 3. 3. 3 试验结果电池放电时间不应小于4h,且电池无爬碱、漏液、严重变形、爆裂等现象。D.3.4 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D. 3. 4.1 目的检测电池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低温条件下的充放电性能。D. 3. 4. 2 试验步骤取3绊、俨电池在oo

8、C士2oC条件下搁置8h,然后在相同条件下以0.1CsA电流恒流充电14h,以0.2 CsA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检查电池放电时间和是否有爬碱、漏液、严重变形、爆裂等现象。D.3.4.3 试验结果电池放电时间不应小于4h,且电池无爬碱、漏液、严重变形、爆裂等现象。D.3.5 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D. 3. 5.1 目的检查电池在系统实际使用过程中的高温条件下充放电的充放电性能。D. 3. 5. 2 试验步骤3#、俨电池经过低温充放电性能试验后,先将电池恢复到室温,然后以0.2CsA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再按表D.2进行七个充放电循环,电池应满足放电时间要求。项目环境温度第一次循环30

9、 c土2C第二次循环30 c士2C第三次循环30 c土2C第四次循环40.C士2.C第五次循环30 .C士2.C第六次循环30 c土2C第七次循环30 c士2.C D.3.6 电池循环寿命试验D. 3. 6.1 目的表D.2高温充放电性能试验充电条件放电条件O. 062 5 Cs A 48 h 0.25 CsA放至标称电压的80%O. 062 5 Cs A 24 h 0.25 CsA放标称电压的80%O. 062 5 Cs A 24 h 0.25 CsA放至标称电压的80%O. 062 5 Cs A 24 h 0.25 CsA放至标称电压的80%0.0625 CsA 48 h 0.25 CsA

10、放至标称电压的80%O. 062 5 Cs A 24 h 0.25 CsA放至标称电压的80%O. 062 5 Cs A 24 h 0.25CsA放至标称电压的80%检验电池在循环使用过程中的工作次数。D. 3. 6. 2 试验步骤要求二三3h 二主3h 二,3h 二三3h 取5转、俨电池按表D.3温度在20oC士5oC条件下进行循环寿命试验,在进行循环寿命测试之前,32 GB 17945-2010 电池应以0.2CsA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充放电应按表D.3规定的条件下始终以恒定电流进行。测试过程中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电池壳体温度超过30.C。表D.3电池组循环寿命试验循环次数充电充电态搁

11、置放电1 0.1 CsA充电16h 元0.25 CsA放电2h 20 min 248 0.25 CsA充电3h 10 min 元0.25 CsA放电2h 20 min 49 0.25 CsA充电3h 10 min 元0.25 CsA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50 0.1 CsA充电16h (l4)h 0.2 CsA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注:如果电压降至标称电压的80%,放电停止s、七、D.3.6.3 试验结果, 小电池按表D.3进行循环充放电试验,经50次循环后,放电时间不应小子3h。D.3.7 恢复性能试验D. 3. 7.1 目的检查电池放完电后的充电恢复性能及电池的耐存放性能。D. 3. 7.

12、 2 试验步骤将编号为7#俨电池温度在20.C士5.C条件下,按表D.4进行试验:表D.4试验步骤试验步骤试验方法试验要求第一步以0.2CsA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第二步0.1 CsA恒流充电16h.静置1h后,以0.2C; A的电流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0%二注4h 45 min 第三步以O.1 CA的电流恒流放电至ov第四步将ov的电池短路7d 第五步0.1 CsA恒流充电16h.静置1h后.以0.2cs人的电流恒流放电至标称电压的8Q%二:0:3h D. 3. 7. 3 试验结果D. 3. 7. 3.1 电池按表D.4进行试验后,第豆步放电时间应不小于3h,若结果第五步出现放电时间小

13、于3h,可再连续进行5次循环,循环后放电时间应不小于3h. D.3.7.3.2 试验过程中,电池应元爬碱、漏液、严重变形、爆裂等现象二/ / 33 GB 17945-2010 附录E(规范性附录)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E. 1 范围本附录规定了用于系统的小型、中型、大型阅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组(以下简称电池组)的要求及试验步骤。其中小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称小密电池)通常指容量在24Ah以下的铅酸蓄电池,中型阀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称中密电池)通常指容量为24Ah及24Ah以上的铅酸蓄电池,大型阔控密封式铅酸蓄电池(以下称大密电池)通常指电压固定为2V的铅酸蓄电池。E.2 试验样晶及试验

14、程序E. 2. 1 试验样品试验前,制造商应提供每种规格电池六支作为试验样品,并由检测人员随机编号。梓-6勺。E.2.2 试验程序试验程序见表E.l。项目编号E. 3. 1 E. 3. 2 E. 3. 3 E.3.4 E. 3. 5 E.3.6 E. 3. 7 E. 3. 8 E. 3. 9 E.3.10 E.3.11 E. 3 试验E. 3.1 电池外观及结构试验E. 3. 1. 1 目的表E.1试验程序试验程序试验项目电池外观及结构试验电压一致性试验电池容量试验冲击放电试验循环充放电性能试验过放电性能试验最大放电电流试验密闭反应效率试验防爆性能试验防沫性能试验耐冲击性能试验检查电池外观、内

15、部结构是否满足要求。E. 3. 1. 2 试验步骤试样编号1# -俨1拌俨1辖-3咎3样4拌-6符5样3符、6埠1样2符3拌4拌E. 3. 1. 2. 1 用游标卡尺检测电池外形尺寸、端子外形尺寸是否符合制造商提供的标称尺寸。E. 3. 1. 2. 2 用电压表测量电池两极极性是否与极性标志一致。34 E. 3. 1. 2. 3 检查电池的外观。E. 3. 1. 3 试验结果E. 3. 1. 3. 1 电池外形尺寸、端子外形尺寸应符合制造商提供的标称尺寸。E. 3. 1. 3. 2 电池两极极性应与极性标志一致且正负极端子便于用螺栓连接。E. 3. 1. 3. 3 电池外观应规整,不应有裂纹、

16、变形及爬碱、漏液等现象。E. 3. 2 电压一致性试验E. 3. 2.1 目的检查电池组完全充电后电池电压的一致性。E. 3. 2. 2 试验步骤GB 17945-2010 将编号为1梓6绣的电池串联成电池组,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知平对电池充电48h,然后开路并保持24h。测量每节电池的开路电压。飞KE.3.2.3 试验结果 飞电池开路电压的最大与最小电压差值不应大于表E.2的规定。表E.2电池开路电压的最大与最小电压差值标称电压开路电压的最大与最小电压差值二E. 3. 3 电池容量试验E. 3. 3. 1 目的2 6 12 检查电池在常温条件下和低温条件下的容量与标称容量是否4致。E. 3.

17、 3. 2 试验步骤E. 3. 3. 2. 1 小密电池0.03 0.0,1 0.06 单位为伏将编号为1拌-3桦的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将电池在25.C士3.C的环境下静置12h,以0.05C20A恒疏放F1_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75 V /单体,测量放电时间,用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为电池实际容量。循环上述试验三次3将r在一10.C士3.C的环境下静置24h,以0.05 C20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75 V /单体,测量放电时间,用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为电池实际容量。;二/E. 3. 3. 2. 2 中密、大密电池/俨二/将编号为1样3体的电池,依据制造商规

18、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升8h。将电池在25.C土3.C的环境下静置12h,以0.1C20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80 V (单体,测量放电时间,用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为电池实际容量。循环上述试验三次。将3排在一10.C士3.C的环境下静置24h,以0.lC2o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80 V /单体,测量放电时间,用放电电流乘以放电时间为电池实际容量。E. 3. 3. 3 试验结果正常环境下电池实际容量不应低于标称容量的95%,低温条件下电池实际容量不应低于标称容量的70%。E. 3. 4 冲击放电试验E. 3. 4. 1 目的检测电池耐冲击放电的性能。E. 3. 4. 2 试验步

19、骤将3样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将电池在25.C士3.C的环境下静置12h , GB 17945-2010 对大密电池组(l2V,2VX6只)以0.1C20A恒流放电1h,然后在放电电流上叠加0.8C20A冲击放电0.5 S;对中密、小密电池以0.2C20A恒流放电1h,然后在放电电流上叠加2.2C20 A冲击放电0.5S。E. 3. 4. 3 试验结果大密电池组冲击放电时端电压不应低于11.65V,中密、小密电池冲击放电时端电压不应低于1. 94 V /单体。E. 3. 5 循环充放电性能试验E. 3. 5.1 目的检测电池在循环充放电条件下的容量保存性能。E. 3.

20、5. 2 试验步骤取俨俨电池串联为电池组,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在大气环境下静置12 h,以0.5C20 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1.8 V,测量放电时间,计算电池容量并用C表示。以0.1 C20A恒流充电48h,在大气环境下静置12h,以0.5C20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1.8V测量放电时间,计算电池容量并用C2表示,依次类推循环10次。E. 3. 5. 3 试验结果其中CClO中的最小值不应低于标称容量的90%。E. 3. 6 过肢电性能试验E. 3. 6. 1 目的检查电池在过放电条件下容量的变化范围。E. 3. 6. 2 试验步骤将5梓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

21、对电池充电48h,以0.5C20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 8 V,测量放电时间,计算电池容量并用Ca表示。继续以0.02C20 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V。将电池正负级用1n、200W的电阻连接并保持24h,然后以开路状态保持7d。再以0.1C20 A 恒流充电48h,以0.5C20 A恒流放电至电池终止电压为1.8 V,测量放电时间,计算电池容量并用Cr表示。E.3.6.3 试验结果容量保存性能Cr与Ca的比值不应小于O.9。E.3.7 最大放电电流试验E. 3.7.1 目的检验电池承受大电流放电的性能。E. 3.7.2 试验步骤将编号为俨、V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

22、48h。将3#电池在25.C士3.C的环境下静置12h,将俨电池在一10.C士3.C的环境下静置12ho分别以5CzoA的恒流持续放电30S。检查电池及极柱外观,测量电池电压。E. 3.7.3 试验结果E. 3. 7. 3. 1 电池外观应元显著变形,极柱元熔断痕迹。E. 3. 7. 3. 2 常温条件下的电池放电后电压不应小于1.83 V,低温条件下的电池放电后电压不应小于1. 67 V。E. 3. 8 密闭反应效率试验E. 3. 8. 1 目的检验电池的密闭反应效率。E. 3. 8. 2 试验步骤E. 3. 8. 2.1 将1#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然后以0.01C

23、20 A的恒流充电GB 17945-2010 96 h,安装排放气体收集装置,以0.005C20 A的恒流充电24h,然后保持电池充电并收集1h的排放气体。E. 3.8.2.2 按式(E.l)计算气体排放量:v=(/。)x 298/(t+273)J X (v/Q) ( E.1 ) 式中:V一一气体排放量,单位为毫升每安培小时mL/(A.h)J; 当前的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 。标准大气压,单位为千帕(kPa); t一一当前温度,单位为摄氏度CC);U一一收集的气体量,单位为毫升(mL);Q 收集气体期间的充电量,单位为安培小时(A.h)。E. 3. 8. 2. 3 按照式(E.2)计算

24、密闭效率。平=(1- V/684) X 100% 式中:? 密闭效率;V一一气体排放量,单位为毫升每安培小时mL/(A.h)J。E. 3. 8. 3 试验结果密闭反应效率可值不应小于95%。E.3.9 防爆性能试验E. 3. 9.1 目的检验电池的防爆性能。E. 3. 9. 2 试验步骤. ( E.2 ) 将编号为2#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在以0.05C20A的恒流充电1h , 保持充电状态。在电池排气孔上方2mm处放置一个1A的保险丝,用24V直流电游、熔断保险丝,重复二次。期间观察电池外观是否有破裂,端子是否有酸化痕迹。E. 3. 9. 3 试验结果电池不应产生破裂

25、现象,端子元酸化痕迹。E. 3.10 防沫性能试验E. 3.10.1 目的检验电池的防沫性能。E. 3. 10.2 试验步骤将编号为3#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在以0.05C20A的恒流充电4h , 保持充电状态。在电池排气孔上方放置一个浸湿的pH试纸,观察试纸变化情况。E. 3. 10.3 试验结果试纸不应产生酸化反应。E. 3.11 耐冲击性能试验E. 3. 11. 1 目的检验电池的耐冲击性能。E. 3. 11. 2 试验步骤将编号为俨电池依据制造商规定的充电条件对电池充电48h,测量电池开路电压和内阻。使电池在20cm的高度自由下落三次,观察电池外观变化并测量电池

26、开路电压和内阻。37 GB 17945-2010 E. 3.11.3 试验结果电池不应产生漏液现象,电池极柱不应有断裂现象;试样开路电压和内阻的变化值不应大于10%。38 附录F(规范性附录)研磨轮示意图GB 17945-2010 图F.1为研磨轮示意图,内圈由纸质或布质层压板制成;厚度为12.7mm士0.2mm,直径为38.1 mm:!:O. 2 mm,中心为一直径为16.0mm十0.4mm的孔,外面包一层肖氏硬度5055的橡胶层,宽度为12.7mm士0.2mm,厚度为6.3mm,用氯丁橡胶胶粘剂粘于研磨轮内圈上,最外层是宽度为12.7mm士0.2mm的AP180/3砂布,用聚醋酸乙烯脂乳液

27、或5%10%的聚乙烯醇榕液粘于橡胶轮上。制好的研磨轮的最后外径应为51.4 mm土0.6mmo轮的质量为27g士2g。胶接时应防止胶液污染砂粒,砂布接头处应既不重叠又不离缝。每只研磨轮只能使用一次,试件调换时应更换新的砂布。当研磨轮的外包橡胶层硬度超过规定范围时,应予调换。单位为毫米i|i|i 图F.1研磨轮示意图OFONilm叮mh阁。华人民共和国家标准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国白GB 17945-2010 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唔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晤印张2.75 字数76千字2010年9月第一次印刷1/16 2010年9月第一版开本880X1230 峰定价39.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 1-40394 GB 17945-2010 打印H期:2010年12月2日F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