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2959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32 大小:1.0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 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73.100 D 97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Powered support for coal mine一Part 1 : General specification 2011-01-10发布2011-06-01实施数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痊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煤矿用液压支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 25974.1-2010 司酝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 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

2、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祷开本880X 1230 1/16 印张2字数58千字2011年6月第一版2011年6月第一次印刷晤书号:155066 1-42378定价30.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GB 25974.1-2010 目次前言.田引言.凹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要求4. 1 一般要求.4.2 外观质量.44.3 操作性能.44.4 密封性能.44.5 支护性能4.6 适应性能4. 7 让缩性能4.8 结构强度.4.9 耐久性能.4. 10 液压元部件.4.11 材料.4.12 焊接.4.13 许用

3、应力和静力计算.5 试验方法.5.1 试验条件5.2 起吊点.5. 3 外观质量.5.4 操作性能.5. 5 密封性能.5.6 支护性能.85. 7 适应性能.8 5.8 让缩性能.85.9 结构强度5.10 耐久性能.16 5.11 液压系统和支架集成.19 5.12 材料196 检验规则.19 6.1 检验分类.6.2 检验项目.206.3 出厂检验.20 6.4 型式检验20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GB 25974.1-2010 7.1 标志. 7.2 包装、运输和贮存.21 附录A(资料性附录)危险情况表.23 附录B(资料性附录)许用应力和静力计算.M附录c(资料性附录)产品使用

4、说明书25E GB 25974.1-2010 目IJ 本部分的4.3.1、4.4-4.6.2、4.8和4.9为强制性的,其余为推荐性的。GB 25974(煤矿用液压支架分为以下4个部分: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顶技术条件;一一第3部分z液压控制系统及间;一一第4部分:电液控制系统技术条件。本部分为GB25974的第1部分,对应于欧洲标准EN1804-1 :2001(液压支架安全性要求第1部分:液压支架的一般要求。本部分与EN1804-1: 2001的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主要差异如下:一一增加了液压支架分类(见3.1); 增加了整架性能的要求(见4.3、4.5、4.6); 增

5、加了整架检验和非主体结构件加载检验内容(见5.4、5.6、5.7、5.10.3);增加了检验规则(见第6章)。本部分的附录A、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开采设计研究分院。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检测研究分院。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王国法、赵志礼、王晓东、宋智鹰、傅京星、姜金球、朱军、孟二存、杜忠孝、刘欣科。mm GB 25974.1-2010 51 液压支架是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设备,我国自1984年开始实施MT86-1984(液压支架型式试验规范),1992年制定了MT312-1992(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

6、,2000年修订为MT312-2000(液压支架通用技术条件),并于2001年5月1日实施。该标准经过两次修订,技术要求逐次提高,从而促进了液压支架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煤矿高产高效综合机械化开采技术的发展。在加入WTO后,为了促进国际贸易和技术交流,制定煤矿用液压支架国家标准,本标准的结构如前言所述。本标准的制定以我国液压支架设计、试验和使用研究成果为基础,并广泛参考世界各主要产煤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相关标准。N 本部分指明并考虑了以下情况z一一由于液压支架运行而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一一发生危险情况的危险部分和工作条件;可能发生使人受伤和损害健康的情况。本部分对以下情况未规定专门的要求:特别腐蚀性的环

7、境;一在制造、运输和停止使用期间;一一地震。执行本部分时的前提条件:一一只有经过培训取得岗位资格的人员才能操作和使用液压支架;一对于未提出特殊要求的一些元部件,应符合以下要求: 经过良好的机械加工; 元缺陷;一一元部件都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一一在制造厂和用户之间对液压支架的使用进行了充分协商;采用经工程实践证实和公认的计算方法设计。GB 25974.1-2010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GB 25974的本部分规定了煤矿用液压支架(以下简称支架)的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部分适用于在CO60)OC之间的环境温度时使用的支架。2 规范性

8、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GB25974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228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CGB/T228-2002,巳qvISO 6892: 1998) GB/T 229金属材料夏比摆锤冲击试验方法CGB/T 229-2007 , ISO 148-1: 2006 , MOD) GB 3836. 1-2000 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要求CeqvIEC 6

9、0079-0:1998) GB 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T 11352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CGB/T 11352-2009 , ISO 3755: 1991; ISO 4990: 2003 , MOD) GB/T 12361 钢质模锻件通用技术条件GB/T 12467C所有部分)金属材料熔焊质量要求CGB/T12467.112467. 5-2009 , ISO 3834-1 3834-4: 2005 , IDT) GB/T 13264-2008 不合格品百分数的小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GB/T 13306 标牌GB 25974.2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2部分:立柱和千斤顶技

10、术条件GB 25974.3 煤矿用液压支架第3部分z液压控制系统及阀MT 76 液压支架(柱)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MT/T 98 液压支架用软管及软管总成检验规范MT/T 587 液压支架结构件制造技术条件MT/T 986 矿用U形销式快速接头及附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25974的本部分。3. 1 支架3. 1. 1 支架powered support 以液压为动力实现升降、前移等运动,进行顶板支护的设备。3. 1. 2 二柱掩护式支架2-legs shield powered support 在顶梁和底座之间通过两根立柱支撑并且具有掩护梁的支架。1 GB 259

11、74.1-2010 3.1.3 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4-1egs shield powered support 在顶梁和底座之间通过四根立柱支撑并且具有掩护梁的支架。3.1.4 支撑式支架chock support 在顶梁和底座之间通过立柱支撑而没有掩护梁的支架。3. 1.5 A类支架powered support in A class 用于年产500万吨以上工作面或用户要求按高可靠性设计的支架。3.1.6 B类支架powered support in B class A类之外的其他支架及放顶煤工作面支架。3.2 主体结构件3.2. 1 主体结构件support components 承受和传递

12、顶板压力的支架主要组成部件,包括顶梁、掩护梁、连杆或摆杆和底座。3.2.2 顶梁canopy 支架的一个单的或组合的部件,它直接与顶板接触,传递支撑力。3.2.3 底座base 支架的一个单的或组合的部件,它直接与底板接触,把支架的支撑力传递到底板。3.2.4 掩护梁goaf shield 支架的一个部件,它全部或部分地吸收和传递支架的支撑力、水平力和扭转力,直接或通过连杆与顶梁和底座连接,掩护工作面与老塘隔离,同时承受冒落研石的载荷。3.2.5 连杆Iinkage 连接掩护梁与底座形成四连杆机构的部件,其中底座上的钱点低的连杆为后连杆,钱点高的连杆为前连杆。3.3 非主体结构件3.3. 1

13、非主体结构件support accessories 不承受支架的支撑力,但对于保证支架功能应有的部件。3.3.2 推移机构advancing mechanism 用于推移工作面输送机和拉移支架的装置。3.3.3 护帮板sprag 钱接在支架顶梁前端,用于支撑工作面煤帮,防止支架前部冒落肝石和煤进入工作面空间的装置。3.3.4 超前支护装置forepoling device 用以支护由煤壁片帮或采煤机切割后形成的新裸露顶板(支架尚不能及时前移)的装置。2 GB 25974.1-2010 3.3.5 锚固装置anchoring device 用于防止工作面支架、输送机和采煤机非控制移动的装置。3.

14、4力3.4.1 额定工作阻力yield force 支架立柱在其安全阀设定开启压力时产生的工作力之和(忽略摩擦力)。3.4.2 设计力rated force 支架或支架部件设计的最大受力,由支架的几何尺寸和额定工作阻力来决定的计算值(忽略摩擦力)。3.4.3 支撑力support bearing force 支架达到额定工作阻力时垂直作用于顶板的力,它与支撑高度有关。3.4.4 附加力additional force 在额定工作阻力作用下由支架机构产生的力,它与支撑高度有关。3.5 其他3.5. 1 外渗漏exosmic leakge 液压元件的外渗漏处,平均每5rnin内工作液渗出多于一滴的

15、渗漏。3.5.2 相对残余变形量value of relative remaining distortion 当顶梁和底座弯曲时,为最大残余变形量与两垫块间距离之比;当顶梁和底座扭转时,为最大残余变形量与其测点到长垫块距离之比。4 要求4.1 一般要求4. 1. 1 行人通道4. 1. 1. 1 支架内的行人通道的宽度应不小于0.6rn,高度应不小于0.4rn,在拐角处允许有如图l所示的倾斜。单位为毫米固1最小行人通道4. 1. 1. 2 支架使用时应有足够的行人空间,并且在行人范围内不应有妨碍行走的突出部件。4. 1. 1. 3 踩踏面应采取防滑措施,例如用花纹钢板、塑性耐磨防滑垫等。4.

16、1. 1.4 在倾斜煤层工作时应有合适的装置以保证行人安全。3 GB 25974.1-2010 4. 1. 2 灭尘和防漏砰装置4. 1. 2. 1 支架的结构应能安装灭尘装置,灭尘装置的种类和安装位置应协商确定。4. 1. 2. 2 支架的结构应使行人通道得到安全防护,防止肝石从顶板和采空区进入工作面空间。4. 1. 3 液压元件防护支架的结构应使其按规定工作时不损坏液压元件。4. 1.4 防片帮装置支架最大高度大于或等于3.5m时,应安设护帮板装置,护帮板在护帮和收回时要闭锁,护帮千斤顶应安装安全闹。4.1.5 起吊点支架整架和主要部件应设有起吊点,起吊点结构应能承受4倍起吊重量的力。起吊

17、点应有永久(例如通过焊接)醒目标记,并在产品使用说明书中标明设计承载能力。4. 1. 6 超前支护装置用于采高大于3m、破碎顶板工作面时应设置超前支护装置。4. 1.7 单体支柱眼位座支架顶梁宜设有用于单体支柱支撑的限位座。4. 1.8 装配性能支架应有良好的装配性能,支架的所有部件应满足互换性要求,不应通过选配组装。4. 1.9 结构尺寸4. 1. 9. 1 支架最小高度和最大高度的高度偏差为:f:50mmo 4. 1. 9. 2 支架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的宽度偏差为士20mmo 4. 1. 10 危险情况评估支架应进行危险评估,应采取措施消除或减少各种危险隐患。支架运行、安装和维护过程中易发

18、生的危险和危险情况参见附录Ao4.2 外观质量4.2. 1 支架的零部件和管路系统应按图样规定的位置安装,连接可靠,排列整齐、美观。支架上应装有明显表示支架各种动作操作的指示标牌。4.2.2 支架外表面应涂攘,漆层应均匀,无漏涂、起泡、脱皮、裂纹等缺陷。4.2.3 外露焊缝应符合MT/T587的规定。4.2.4 铸件外观应符合GB/T11352的规定。4.2.5 锻件外观应符合GB/T12361的规定。4.2.6 外露镀锚层应符合GB25974.2的规定。4.3 操作性能4.3. 1 支架应操作方便,各运动部件动作准确、灵活、元滞涩、别卡、干涉等现象,各运动部件达到极限状态时无损伤。4.3.2

19、 在支架的额定供液压力、流量和设计的进回液管路系统条件下,支架完成降柱-移架-升柱动作的最长循环时间应不大于设计值的1.1倍。4.4 密封性能4.4. 1 立柱及前梁千斤顶的活塞腔在额定工作压力的90%时,稳压5min,压力不应下降。4.4.2 立柱的活柱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自然状态下放置16h,活柱回缩量应小于2mm(排除温度的影响)。4.4.3 前梁千斤顶活塞杆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自然状态下放置16h,活塞杆回缩量应小于2mm (排除温度的影响)。4.4.4 在额定供液压力下,按支架规定动作操作,各液压元件不应出现外渗漏。GB 25974.1-2010 4.5 支护性能4.5. 1

20、 在额定供液压力下,支架初撑力应不小于其试验高度时额定初撑力的95%(或测立柱下腔压力,应不小于额定供液压力的95%)。4.5.2 支架工作压力应不大于额定开启压力的110%,不小于额定开启压力的90%。4.5.3 前梁千斤顶和平衡千斤顶工作腔压力应不大于其额定工作压力的110%,关闭压力应不小于额定工作压力的90%。4.6 适应性能4.6.1 移架机构在收回位置,连接头与配套输送机的连接孔向上抬起量应不小于200mm(薄煤层支架或带提底座装置的支架应不小于100mm),下落量应不小于60mm。4.6.2 支架在最大高度时,顶梁摆动俯角应不小于150。支架在最小高度升高300mm时,顶梁摆动仰

21、角应不小于100。4.6.3 底座对底板比压有特殊要求的支架,应进行比压测定,其值应小于底板允许抗压强度要求。4. 7 让缩性能支架应有让缩性以承受顶板下沉,当顶板下沉支架下缩时,支撑力最大应不超过额定工作阻力的110%。支架结构应不因冒落研石而妨碍支架下缩时的动作。4.8 结构强度4.8. 1 主体结构件强度支架主体结构件按5.9.1和5.9.2试验,进行各种加载试验后,主体结构件不应有焊缝和母材开裂。顶梁和底座相对残余变形量应不大于0.4%;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心线偏移角度变化量应不大于30,其他部件不应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4.8.2 非主体结构件强度4.8.2. 1 顶梁侧护板按5.

22、9.1和5.9.3.1试验后,主要受力部件不应损坏和焊缝开裂,残余变形不应影响侧护板自由伸出。4.8.2.2 平衡千斤顶连接结构件按5.9.1和5.9.3.2试验后,平衡千斤顶及其连接结构件不应有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4.8.2.3 护帮板按5.9.1和5.9.3.3试验后,其结构件不应有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4.8.2.4 前梁按5.9.1和5.9.3.4试验后,前梁及各连接结构件不应有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4.8.2.5 伸缩梁按5.9.1和5.9.3.5试验后,伸缩梁不应有损坏和有影响伸缩的残余变形。4.8.2.6 推移机构按5.9.1和5.9.3.6试验后,推移机构不应有损坏和有

23、影响使用的变形。4.8.2.7 立柱连接件按5.9.1和5.9.3.7试验后,以额定供液压力的1.2倍收缩单根立柱后,各连接销轴不应有残余变形。以额定供液压力的1.5倍收缩立柱后,立柱柱底销允许断裂,但其余连接件不应有影响拆装的变形。4.8.2.8 底座底调机构按5.9.1和5.9.3.8试验后,底调机构不应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4.9 耐久性能耐久性能试验按5.10进行,试验后不应出现母材开裂,同一部件的焊缝裂纹应不多于2处,焊缝不应有大于50mm长的裂纹;残余变形应不大于相应支点距离的0.5%;扭翘变形应不大于部件最大方GB 25974.1-2010 向长度的0.5%;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

24、中L线偏移角度变化量应不大于30;各部件不应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4. 10 液压元部件4. 10. 1 立柱和千斤顶立柱和千斤顶应符合GB25974.2的规定。4. 10.2 液压控制系统及阔支架液压控制系统及阀应符合GB25974.3的规定。4.10.3 软管总成与接头附件软管总成应符合MT/T98的规定。U形销式快速接头及附件应符合MT/T986的规定。4. 11 材料4. 11. 1 钢材4. 11. 1. 1 一般要求支架零部件的材料要满足设计图纸所要求的性能。当计算应力达到许用应力的90%,所用钢种的抗拉强度应大于屈服极限的1.08倍以上。材料伸长率A应不小于10%;销轴的延伸率

25、应不小于9%。4. 11. 1. 2 焊接部件用钢应选用杂质分布均匀、晶粒稳定,适用于焊接的镇静钢,并应满足zu 铁素体品粒度级别大于或等于6;b) 温度-20.C时至少应有如下的缺口冲击功(应与试样轧制方向元关): 1) 屈服极限小于或等于620N/m旷的钢,为20J; 2) 屈服极限大于620N/mm2的钢,为25J。4.11. 1. 3 非焊接部件用钢钢材应脱氧,在温度20.C时的缺口冲击功应不小于25J。4. 11. 2 轻金属支架零部件和附件的外表面(包括涂、刷或镀层)不应使用轻金属或轻金属合金材料,应符合GB 3836. 1 2000第8幸的规定。4. 11. 3 其他材料其他所用

26、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非金属材料应符合GB3836. 1-2000第7章的规定。4. 12 焊接焊接作业应符合GB/T12467(所有部分)的规定。4.13 许用应力和静力计算支架部件的许用应力和静力计算参见附录B。5 试验方法5. 1 试验条件5. 1. 1 试验要求5. 1. 1. 1 试验应在一个完整的支架上进行,也允许在支架部件上或联合作用的部件组上进行试验。5. 1. 1.2 加载试验结束后支架部件的基体材料不应有损坏和有影响使用的变形或焊缝裂纹。5. 1. 1.3 试验的所有测试值和结果应有完整记录。5. 1. 1. 4 加载方式除5.8外均为内加载。5.1.2 试验装置和条件5.

27、1. 2. 1 试验装置有外加载试验台和内加载试验台,其加载能力和高度应满足被试支架要求。5. 1. 2. 2 工作液源的流量和压力应等于或大于被试支架的设计流量和压力。GB 25974.1-2010 5. 1. 2. 3 供液系统中应有增压功能,可增压到被试支架额定工作压力的1.5倍。5. 1. 2. 4 连接被试支架的进、回液管的管径应与设计进、回液管的管径相一致或不小于设计管径。5. 1. 2. 5 供液系统可辅有自动循环加载功能。5.1.2.6 测试仪器和仪表应符合有关计量规程,并要溯源到国家级的计量基准。5. 1.2.7 工作液采用MT76所规定的乳化油或浓缩物与中性软水按5: 95

28、质量比配制的高含水液压液。5. 1. 2. 8 试验过程中工作液温度控制在(1050).C,工作液采用40m精度的过滤器,并应设有磁性过滤装置。5. 1. 2. 9 测量准确度采用C级,测量系统的允许误差应符合表l的规定。表1测量系统的允许系统误差测量项目A级B级C级流量误差/%士0.5士l.5士2.5压力误差(表压力o.2 MPa)/% 土0.5土l.5土2.5温度误差/C士0.5士l.0士2.05.1.3 加载垫块用于传递对称的弯曲载荷的垫块应使平均比压不大于25MPa,宽度应为150mm,长度应达到部件的全宽。若试验时的比压超过25MPa,垫块应相应加大。传递扭转载荷的垫块应使比压不大于

29、25 MPa,宽度应为200mm,长度应达到部件宽度的1/4;若是可分底座,在此种载荷时垫块的长度应达到单个分底座的全宽。垫块应放在传递力的中心处以及被试支架部件的端部,如有必要也可以与这些位置不同,以便达到稳定的载荷。垫块结构应不妨碍部件自由灵活地运动,并且不让边棱受挤压。其高度应保证在试验时不妨碍支架部件的变形。若顶梁和底座的端部有斜角或圆弧,加载垫块见图2.7 d d A一一-垫块pd-一垫块与结构件边缘的距离,其值为(2050)mm。图2垫块位置5.2 起吊点支架或支架部件的起吊点应进行起吊载荷试验。在达到4倍设计力之前不应产生损坏。该试验也允许按一次性检验方式进行,例如在一个可比较的

30、试件体上进行。5.3 外观质量在日光下或正常光照下使用普通量具和专用测量仪进行检查。5.4 操作性能5.4. 1 操作换向阀使各运动部件按设计规定的动作各动作3次,每次均达到其极限位置。5.4.2 将支架推移杆伸出移架步距,端部固定。以额定流量和额定供液压力操作,降架100mm,然后支架前移设计移架步距,再升架100mm,测量完成上述操作所用时间。5.5 密封性能5.5.1 支架放置在试验台内,试验台测试高度调整到支架最大高度减去支架行程的1/3处。操作换向GB 25974.1-2010 阀向立柱及有关动作油缸供液,使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并使活塞腔内压力达到额定工作压力的90%,稳压5min,

31、测定3次。5.5.2 空载升架,使立柱活柱(活塞杆)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然后静止停放16h,测量活柱(活塞杆)回缩量。5.5.3 装有前梁的支架,空载升前梁,使前梁千斤顶活塞杆外伸至全行程的2/3处,然后静止停放16 h,测量活塞杆的回缩量。5.5.4 操作换向阅使各运动部件往复动作并达到极限位置,分别操作5次,其中一次在额定供液压力下保持5min,检查液压元部件(包括立柱、千斤顶、阀类、软管与接头)。5.6 支护性能支架放置在外加载或内加载试验台内进行试验。5.6. 1 操作换向阀使支架立柱下腔压力达到额定供被压力,切断供攘,稳压5min,测量立柱下腔压力值,测量3次。5.6.2 支架升

32、柱达到额定供液压力后,以缓慢速度外加载或内加载使安全阀溢流(23)次,测量立柱下腔压力值。当安全阀停止泄液5min后,再测立柱下腔压力值,测量3次。5.6.3 对前梁千斤顶和平衡千斤顶以缓慢速度外加载或内加载使安全阀溢流(23)次,测量其压力值。当安全阀停止泄液5min后,再测千斤顶压力值,测量3次。5. 7 适应性能5.7.1 按图3所示,移架机构在收回位置,推杆在水平状态时,连接头抬起和下落,测量连接头的连接孔的中心抬起量Ll和下落量L2。圈3连接头5.7.2 通过操作使顶梁前端低头(四柱支架通过收缩立柱,二柱支架通过收缩立柱和平衡千斤顶),顶梁后端保持在支架最大高度,测量顶梁的俯角。5.

33、7.3 在底座的整个面积内,放置压缩刨花板(见图的,并加上垫块垫块长度等于底座长度,垫块宽度尺寸以压缩刨花板压出压痕为限,垫块厚为30mm50 mm)。支架均匀加载到额定工作压力,保压1 min,撤出包II花板,1h后测量垫块的压入深度,与样块进行对比,计算底座各处的比压。A一一垫块zB一一刨花板。5.8 让缩性能A 图4底座支架顶梁具有强制导向时(如掩护式支架),应在额定工作压力下进行下沉试验。试验高度分别为8 a GB 25974.1-2010 支架调高范围的高、中、低三处,下沉量大于100mm,下沉速度不超过100mm/min。在支架最高和最低50mm范围内不做该项试验。支架作用于试验台

34、的水平载荷限制为0.3倍的工作阻力。试验时,立柱和千斤顶安全阀都调到规定的额定工作压力。5.9 结构强度5.9.1 一般规定支架放置在内加载试验台内,试验台调整到支架试验高度。顶梁偏载试验时,支架高度为支架最低高度加300mm;其余项目试验时,支架高度为支架最大高度减去支架行程1/3,每次试验均保压5min, 每变换1次垫块位置,加载3次。试验前,测量顶梁上平面、底座侧面的下边缘的原始挠曲度,以及顶梁中心线相对底座中心线在水平方向上的偏离量(支架处于自由状态在底座前端处测量)。试验后,用5倍放大镜观察焊缝和母材是否有裂纹。测量顶梁和底座的相对残余变形量和偏移角度。5.9.2 主体结构件强度二柱

35、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按表2中图5a)图15逐项进行支架主体结构件强度试验;除对柱窝加载按1.3倍额定工作压力进行试验外,其他加载按1.2倍额定工作压力进行试验。无稳定机构的支撑式支架的水平加载试验按表2中图12a)图12c)进行时,作用于顶梁上的力的方向指向老塘,加载水平力等于移架机构的推移力,或对于每米支架高度而言,给顶梁施加向着老塘方向相对于底座产生至少80mm的相对运动所需的力。试验时取其中较大者。此外还要进行一项试验,按每米支架高度40mm计算使顶梁向煤壁方向和两侧方向产生水平运动。重复进行该试验,直到有5个连续的测试结果,表明加载力保持稳定。表2支架主体结构件加载试验圄例图号加

36、载方式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说明5a) 顶梁两端d d a a 加载5b) 顶梁纵向中间加载5c) 顶梁横向?飞中间加载今 今今今L.:. 9 GB 25974.1-2010 图号!加载方式5d) I顶梁对角加载6a) I底座两端加载6b) I底座横向中间加载7a) 加载加载8a) 加载10 :00 M 叼表2(续)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z1 今d. a a ,d + r- L_J a d 以r+因d c a d 说明分体式顶梁、底座的支架不做此项试验架不做此项试验分体式顶梁、底座的支架不做此项试验相互可活动偏转角大于6。时,不做此项试验GB 25974.1-2010 图号|加载方式8b) I底座

37、扭转加载表2(续)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d a c d 座川口底于半大两角量明一的转MM一座偏时说一底动回式活削体可刊分互J相时9 I顶梁偏心|对于在10%试验载荷加载| 时,顶梁和底座之间的横向倾斜角大于10。时不做一一下一此项试验;一仨王三二二二=三三1-顶梁横向自由旋转角度a lE 寸! 一J日载于8。时,按8。时的压力, 电-t- 对于放顶煤支架垫块中一-E:-三三:三王一心线与一侧立柱纵向中心线一致10 I桂窝加载I队止LMi、I L2、L3值应大于柱窝长度,垫块内缘距柱窝外缘距离为(40-60)mm:t: X=0.3H X是支架合力的垂直分力到底座下垫块内缘水平距离。二柱掩护式支架合力

38、垂直分力取上饺点距离点11a) I水平加载11b) I水平加载X=0.3H 11 GB 25974.1-2010 图号|加载方式llc) I水平加载lld) I水平加载12a) I 支撑式支架水平加载12b) I 支撑式支架水平加载12c) I支撑式支架水平加载12 : =口表2(续)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心: 豆豆: 交关说明X=O.3H 囚柱支撑掩护式支架合力垂直分力取前后排立柱上饺点距离的中点X=O.3H 向煤壁运动O.04H向老塘运动O.08H向侧面运动O.04HGB 25974.1-2010 表2(续)图号|加载方式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说明13底座四角Y主筋内缘尺寸(翘曲和|园园|W=Y

39、-100 弯曲)加载门园|阔-i|对角加载: 时,不做此项试验15 I底座侧边对称加载注:a=150 rnm;b=200 mm;c二300mm;d= (2050)mmo 5.9.3 非主体结构件强度5.9.3. 1 顶梁侧护板按表3中图16试验。5.9.3.2 平衡千斤顶连接结构件按表3中图17试验a5.9.3.3 护帮板按表3中图18a)在垂直状态加偏载试验;可翻转护帮板按表3中图18a)和图18b)试验。5.9.3.4 前梁按表3中图19试验。5.9.3.5 伸缩梁按表3中图20试验。5.9.3.6 推移机构按表3中图21a)、图21b)和图21c)试验。5.9.3.7 立柱连接件按表3中

40、图22试验。5.9.3.8 底座底调机构按表3中图23试验。表3支架非主体结构件加载检验图例图号|加载方式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16 动板t活护罔可侧力b b d 说明顶梁可活动侧护板全部伸出。顶梁两侧各加一长度(1800 - 2 000) mm的垫块。对立柱加载,试验压力为支架额定工作压力的1.2倍13 GB 25974.1-2010 式一斤E方一千垃载载一衡时加加平I号7图1表3(续)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说明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对平衡千斤顶上、下腔加载,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3倍扭转加载忠心学、以沪、?这心在护帮板左、右两侧下方分别加垫块,对护帮千斤顶活塞腔加载,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

41、.3倍C向E草公18b) I可翻转护吧?险到肾、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帮板集在翻转护帮板上方加一长中加载条垫块。对翻转护帮千斤顶活塞腔加载,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3倍c 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在前梁左右两侧分别加垫块,对前梁千斤顶活塞腔加载,试验压力为额定工作压力的1.3倍19 前梁加偏载14 GB 25974.1-2010 图号|加载方式20 I伸缩梁集中载荷及偏载表3(续)加载简图和垫块位置a a d 说明伸缩梁千斤顶伸出行程的2/3,对立柱加载,试验压力为1.1倍额定工作压力。当顶梁为饺接式分体顶梁时,对前梁千斤顶加载,试验压力为1.2倍额定工作压力21a) I 推移机构偏载。国同o

42、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推杆推出行程的3/4长度,使推杆孔中心相对支架中心偏置150mm进行推拉试验。试验压力为额定供液压力的1.5倍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推杆长、短推杆)推出全行程,侧向加载,加载载荷为本架额定推溜力的1月,但不小于100kN 21b) I推移机构侧向加载2 |推移机构(1. 5X拾底力有抬底机构的推移装置垂直加载m占m切SIa22 |立柱连接支架在试验台内撑紧,件加载分别以1.2倍和1.5倍试验压力收缩单根立柱23 I底座底调机构端部加载将支架放置在试验台内两个固定导向横梁中,底座一侧靠住导向梁上两个支点。另一侧底调千斤顶伸出2/3行程,以额定供液压力的1.2倍顶住另一横梁。然后

43、支架前移注:a=150 mm;b=200 mm;c=300 mm;d=(20-50)mm. 15 GB 25974.1-2010 5. 10 耐久性能5. 10. 1 一般要求耐久性能试验应在其他试验(水平加载强度试验除外)全部合格后进行。循环加载采用内加载方式,其过程按图24曲线进行。其中t3注2s , T EhH川国社HT一一循环周期;p,-试验压力Ec 供液压力3r一一卸载压力(0.25户,); tj一一初撑加压期;t,一一增压期;t3 稳压期;t, 卸载期。图24加载周期支架或支架部件的耐久性能试验按图5a)图15和要求的载荷条件及相应的循环加载次数进行。耐久性能试验的加载压力分别交替

44、为1.05倍的额定工作压力(最大载荷)和0.25倍的额定工作压力(最小载荷)。每500次循环加载应检查一次,并调换一次垫块位置。图5a)图15包括了主要应用的支架类型(二柱掩护式和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对其他架型(如支撑式支架)应类似地规定加载条件和加载循环次数。不同的加载试验可以部分地组合进行。5. 10.2 主体结构件耐久性能5.10.2.1 A类二柱掩护式支架主体结构件耐久性能试验加载方式按表4,加载次数不小于表4中数值;A类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主体结构件耐久性能试验加载方式按表5,加载次数不小于表5中数值。表4循环加载组合一一二柱掩护式支架(A类)序号加载方式图号加载次数1 顶梁两端加载

45、+水平加载5a)+lla) 5000 2 顶梁两端加载十水平加载5a) + llb) 5000 3 顶梁两端加载+底座对角加载5a)+14 2000 4 顶梁两端加载十底座侧边对称加载5a) +15 2000 5 顶梁纵向中间加载+底座两端加载5b)+6a) 2000 6 顶梁扭转加载十底座两端加载7a) +6a) 2000 7 顶梁扭转加载+底座两端加载7b)十6a)2000 8 顶梁偏心加载9 2000 9 底座扭转加载8a) 1 000 16 GB 25974.1-2010 表4(续)序号加载方式图号加载次数10 底座扭转加载8b) 1000 11 顶梁对角加载+底座对角加载5d)十142000 12 柱窝加载10 1 000 总计27000 表5循环加载组合一一四柱支撑掩护式支架(A类)序号加载方式图号加载次数1 顶梁两端加载十水平加载5a)+l1c) 3000 2 顶梁两端加载+水平加载5a) + lld) 7000 3 顶梁两端加载十底座对角加载5a) + 14 2000 4 顶梁两端加载+底座侧边对称加载5a) + 15 2000 5 顶梁纵向中间加载+底座两端加载5b)+6a) 2000 6 顶梁扭转加载十底座两端加载7a)十6a)2000 7 顶梁扭转加载十底座两端加载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