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J 1-19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3424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1,017.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J 1-19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GBJ 1-19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GBJ 1-19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GBJ 1-19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GBJ 1-198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亲,该文档总共6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建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主编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批准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 年 月 日关于发布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的通知计标 号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的通知 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单位对 建筑制图标准 进行修订 修订后的 建筑制图标准 共分为六本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为其中之一 已经有关部门审查 现批准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为国家标准 自一九八七年七月一日起实行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原 建筑制图标准 中的有关部分自行废止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 其具体解释工作

2、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 出版发行工作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国家计划委员会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修订说明本标准是根据原国家建委 建发设字第 号文 关于一九八二年 一九八五年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规范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由我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本标准是在原建筑制图标准 的基础上 将各专业的通用部分 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编制的 并改名为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原标准中的各专业部分 已分专业另行编制专业制图标准 本标准应与各专业标准配套使用本标准在修订过程中 认真总结了我国实践经验 结合我国实际情况 积极采用了国际标准 图纸规格 图线 字体 比例轴线编号 投影

3、法 尺寸注法等基本与国际标准协调一致 并考虑了缩微要求 基本符合当前国内的技术水平 在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设计 施工 科研和高等院校等单位意见的基础上 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本标准共分十章和四个附录 其主要内容有 总则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 图线 字体 比例 符号 定位轴线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 图样画法 尺寸标注等在执行本标准过程中 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认真总结经验 注意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资料寄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 以便修订时参考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年 月目录第一章 总 则第二章 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第一节 图纸幅面第二节 标题栏与会签栏第三节 图纸编

4、排顺序第三章 图 线第四章 字 体第五章 比 例第六章 符 号第一节 剖切符号第二节 索引符号与详图符号第三节 引 出 线第四节 其它符号第七章 定位轴线第八章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二节 常用建筑材料图例第九章 图样画法第一节 投 影 法第二节 图样布置第三节 断面图与剖面图第四节 简化画法第五节 轴 测 图第十章 尺寸标注第一节 尺寸界线 尺寸线及尺寸起止符号第二节 尺寸数字第三节 尺寸的排列与布置第四节 半径 直径 球的尺寸标注第五节 角度 弧长 弦长的标注第六节 薄板厚度 正方形 坡度 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第七节 尺寸的简化标注第八节 标 高附录一 复制图纸的折叠方法附录二

5、圆形 折线形平面的轴线编号方法 示例附录三 名词解释附录四 本标准用词说明附加说明第一章总则第条为了做到房屋建筑制图基本统一 清晰简明 保证图面质量 提高制图效率 符合设计 施工 存档等的要求 以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 特制订本标准第条本标准是房屋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 适用于下列工程制图一 新建 改建 扩建工程的各阶段设计图及竣工图二 原有建筑物 构筑物 总图等的实测图三 通用图 标准图第条房屋建筑制图 除应遵守本标准外 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及各有关专业的制图规定ccablc幅面线会签栏图框线对中标志 对中标志对中标志装订边对中标志标题栏第二章图纸幅面规格与图纸编排顺序第一节图纸幅面第

6、条图纸的幅面及图框尺寸 应符合表 的规定及图 的格式幅面及图框尺寸表尺寸代号幅面代号第条需要缩微复制的图纸 其一个边上应附有一段准确的米制尺度 四个边上均应附有对中标志 米制尺度的总长应图 横式幅面ccchla标题栏对中标志图框线对中标志装订边幅面线会签栏a cblcc会签栏装订边对中标志图框线标题栏幅面线为 分格应为 对中标志应画在幅面线中点处 线宽应为 伸入图框内应为 图图 立式幅面 图 幅面图纸长边加长尺寸表幅面代号 长边尺寸 长 边 加 长 后 尺 寸注 有特殊需要的图纸 可采用 为 与的幅面18040(30、50)设计单位名称图号区签字区 图名区工程名称第条图纸的短边不得加长 长边可

7、加长 但应符合表 的规定 见上页第条图纸以短边作垂直边称为横式 以短边作水平边称为立式 一般 图纸宜横式使用 必要时 也可立式使用第条一个专业所用的图纸 不宜多于两种幅面 目录及表格所采用的 幅面 可不在此限第二节标题栏与会签栏第条图纸标题栏 简称图标 会签栏及装订边的位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一 横式使用的图纸 应按图 的形式布置二 立式使用的图纸 宜按图 的形式布置三 立式使用的 图纸 应按图 的形式布置第条图标长边的长度 应为 短边的长度 宜采用第条图标应按图 的格式分区 涉外工程图标内 各项主要内容的中文下方应附有译文 设计单位名称的上方应加 中华人民共和国 字样 图图 标题栏第条会签栏应按

8、图 的格式绘制 其尺寸应为栏内应填写会签人员所代表的专业 姓名 日25 25 2575555520(专业) (姓名) (日期)期 年 月 日 一个会签栏不够用时 可另加一个 两个会签栏应并列 不需会签的图纸 可不设会签栏图 会签栏第三节图纸编排顺序第条工程图纸应按专业顺序编排 一般应为图纸目录 总图及说明 建筑图 结构图 给水排水图 采暖通风图 电气图 动力图 以某专业为主体的工程 应突出该专业的图纸第条各专业的图纸 应按图纸内容的主次关系 有系统地排列第三章图线第条图线的宽度 应从下列线宽系列中选取每个图样 应根据复杂程度与比例大小 先确定基本线宽再选用表 中适当的线宽组线宽组表线宽比 线

9、宽 组注 需要缩微的图纸 不宜采用 线宽在同一张图纸内 各不同线宽组中的细线 可统一采用较细的线宽组的细线第条工程建设制图 应选用表 所示的线型线型表名 称 线 型 线宽 一般用途实线粗 主要可见轮郭线中 可见轮郭线细 可见轮郭线 图例线等线型续表名 称 线 型 线宽 一般用途虚线粗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中 不可见轮郭线细 不可见轮郭线 图例线等点划线粗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中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细 中心线 对称线等双点划线粗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中 见有关专业制图标准细 假想轮郭线 成型前原始轮廓线折断线 断开界线波浪线 断开界线第条在同一张图纸内 相同比例的各图样 应选用相同的线宽组第条图纸的图

10、框线和标题栏线 可采用表 的线宽图框线标题栏线的宽度表幅 面 代 号 图 框 线 标题栏外框线 标题栏分格线会签栏线第条相互平行的图线 其间隙不宜小于其中的粗线的宽度 且不宜小于第条虚线 点划线或双点划线的线段长度和间隔 宜各自相等第条点划线或双点划线 当在较小图形中绘制有困难时 可用实线代替第条点划线或双点划线的两端 不应是点 点划线与点划线交接或点划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 应是线段交接第条虚线与虚线交接或虚线与其它图线交接时 应是线段交接 虚线为实线的延长线时 不得与实线连接第条图线不得与文字 数字或符号重叠 混淆 不可避免时 应首先保证文字等的清晰第四章字体第条图纸上所需书写的文字 数字或符

11、号等 均应笔画清晰 字体端正 排列整齐 标点符号应清楚正确第条图纸上的文字 数字或符号等 必须用黑墨水书写第条文字的字高 应从下列系列中选用如需书写更大的字 其高度应按 的比值递增第条图及说明的汉字 应采用长仿宋体 宽度与高度的关系 应符合表 的规定长仿宋体字高宽关系表字高字宽大标题 图册封面 地形图等的汉字 也可书写成其它字体但应易于辨认第条汉字的简化书写 必须遵守国务院公布的 汉字简化方案 和有关规定第条拉丁字母 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的书写与排列等 应符合表 的规定 见下页第条拉丁字母 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 如需写成斜体字 其斜度应是从字的底线逆时针向上倾斜 斜体字的高度与宽度应与相应的直

12、体字相等第条汉字的字高 应不小于 拉丁字母 阿拉伯数字或罗马数字的字高 应不小于拉丁字母阿拉伯数字罗马数字书写规则表一般字体 窄 字 体字母高大写字母小写字母 上下均无延伸小写字母向上或向下延伸部分笔画宽度间隔字母间上下行底线间最小间隔文字间最小间隔注 小写拉丁字母 等上下均无延伸 上下均有延伸字母的间隔 如需排列紧凑 可按表中字母的最小间隔减少一半第条表示数量的数字 应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计量单位应符合国家颁布的有关规定 例如三千五百毫米应写成三百二十五吨应写成 五十千克每立方米应写成第条表示分数时 不得将数字与文字混合书写 例如四分之三应写成 不得写成 分之 百分之三十五应写成不得写成百分之

13、第条不够整数的小数数字 应在小数点前加 定位 例如 等第条长仿宋体汉字字例排列整齐字体端正笔划清晰注意起落字体笔划基本上是横平竖直结构匀称写字前先画好格子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罗马数字和汉字并列书写时它们的字高比汉字高小大学系专业班级绘制描图审核校对序号名称材料件数备注比例重共第张工程种类设计负责人平立剖侧切截断面轴测示意主俯仰前后左右视向东西南北中心内外高低顶底长宽厚尺寸分厘毫米矩方第条拉丁字母 阿拉伯数字与罗马数字字例一 一般字体 笔画宽度为字高的二 窄体字 笔画宽度为字高的51:201:100第五章比例第条图样的比例 应为图形与实物相对应的线性尺寸之比 比例的大小 是指比值的大小 如 大于第

14、条比例应以阿拉伯数字表示 如等第条比例宜注写在图名的右侧 字的底线应取平 比例的字高 应比图名的字高小一号或二号 图图 比例的注写第条绘图所用的比例 应根据图样的用途与被绘对象的复杂程度 从表 中选用 并应优先选用表中的常用比例绘图所用的比例表常用比例可用比例第条一般情况下 一个图样应选用一种比例 根据专业制图的需要 同一图样可选用两种比例21312333第六章符号第一节剖切符号第条剖面剖切符号一 剖面的剖切符号 应由剖切位置线及剖视方向线组成 均应以粗实线绘制 剖切位置线的长度 宜为 剖视方向线应垂直于剖切位置线 长度应短于剖切位置线 宜为图 绘图时 剖面剖切符号不宜与图面上的图线相接触图

15、剖面剖切符号二 剖面剖切符号的编号 宜采用阿拉伯数字 按顺序由左至右 由下至上连续编排 并应注写在剖视方向线的端部三 需要转折的剖切位置线 在转折处如与其它图线发生混淆 应在转角的外侧加注与该符号相同的编号第条断 截 面剖切符号2112结施 8一 断 截 面的剖切符号 应只用剖切位置线表示 并应以粗实线绘制 长度宜为二 断 截 面剖切符号的编号 宜采用阿拉伯数字 按顺序连续编排 并应注写在剖切位置线的一侧 编号所在的一侧应为该断 截 面的剖视方向 图图 断 截 面剖切符号第条剖面图或断面图 如与被剖切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可在剖切位置线的另一侧注明其所在图纸的图纸号 也可在图上集中说明第二节索

16、引符号与详图符号第条图样中的某一局部或构件 如需另见详图 应以索引符号索引 图 索引符号的圆及直径均应以细实线绘制 圆的直径应为 索引符号应按下列规定编写一 索引出的详图 如与被索引的图样同在一张图纸内 应在索引符号的上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的编号 并在下半圆中间画一段水平细实线 图二 索引出的详图 如与被索引的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应在索引符号的下半圆中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该详图所在图纸的图纸号 图三 索引出的详图 如采用标准图 应在索引符号水平直径ab c d5J10352521 2 3445J103的延长线上加注该标准图册的编号 图图 索引符号第条索引符号如用于索引剖面详图 应在被剖切

17、的部位绘制剖切位置线 并应以引出线引出索引符号 引出线所在的一侧应为剖视方向 索引符号的编写同第 条的规定 图图 用于索引剖面详图的索引符号第条零件 钢筋 杆件 设备等的编号 应以直径为 的细实线圆表示 其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按顺序编写图图 零件 钢筋等的编号第条详图的位置和编号 应以详图符号表示 详图符号应以粗实线绘制 直径应为 详图应按下列规定编号一 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同在一张图纸内时 应在详图符号内用阿拉伯数字注明详图的编号 图553512(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文字说明) (文字说明)二 详图与被索引的图样 如不在同一张图纸内 可用细实线在详图符号内画一水平直径 在上半圆中注明详图编

18、号 在下半圆中注明被索引图纸的图纸号 图 也可用本条第一款的方法 不注被索引图纸的图纸号图 与被索引图样同在一张图纸内的详图符号图 与被索引图样不在同一张图纸内的详图符号第三节引出线第条引出线应以细实线绘制 宜采用水平方向的直线 与水平方向成 的直线 或经上述角度再折为水平的折线 文字说明宜注写在横线的上方 图 也可注写在横线的端部 图 索引详图的引出线 应对准索引符号的圆心 图图 引出线第条同时引出几个相同部分的引出线 宜互相平行 图 也可画成集中于一点的放 图 共用引出线(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文字说明)射线 图第条多层构造或多层管道共用引出线 应通过被引出的各层 文字说明宜

19、注写在横线的上方 也可注写在横线的端部 说明的顺序应由上至下 并应与被说明的层次相互一致 如层次为横向排列 则由上至下的说明顺序应与由左至右的层次相互一致 图图 多层构造引出线第四节其它符号第条对称符号应按图 用细线绘制 平行线的长AAAA度宜为 平行线的间距宜为 平行线在对称线两侧的长度应相等图 对称符号第条连接符号应以折断线表示需连接的部位 应以折断线两端靠图样一侧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连接编号 两个被连接的图样 必须用相同的字母编号 图第条指北针宜用细实线绘制 其形状如图 所示 圆的直径宜为 指针尾部的宽度宜为 需用较大直径绘制指北针时 指针尾部宽度宜为直径的连接编号图 连接符号 图 指北针

20、AB1 2 3 4 5第七章定位轴线第条定位轴线应用细点划线绘制第条定位轴线 一般应编号 编号应注写在轴线端部的圆内 圆应用细实线绘制 直径应为 详图上可增为定位轴线圆的圆心 应在定位轴线的延长线上或延长线的折线上第条平面图上定位轴线的编号 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与左侧 横向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 从左至右顺序编写 竖向编号应用大写拉丁字母 从下至上顺序编写 图图 定位轴线编号顺序第条拉丁字母中的 不得用为轴线编号 如字母数量不够使用 可增用双字母或单字母加数字注脚 如或第条定位轴线也可采用分区编号 图 编号的注写形式应为分区号 该区轴线号1-1 1-2 1-3 1-4 1-5 1-6 1-7 2-2

21、2-12-A2-B2-C2-D2-E2-F2-G2-H2-J3-63-53-43-33-23-13-B3-A1-D1-C1-B1-A1 23图 轴线分区编号第条附加轴线的编号 应以分数表示 并应按下列规定编写一 两根轴线之间的附加轴线 应以分母表示前一轴线的编号 分子表示附加轴线的编号 编号宜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写如表示 号轴线后附加的第一根轴线表示 号轴线后附加的第三根轴线二 号轴线或 号轴线之前的附加轴线应以分母 分别表示位于 号轴线或 号轴线之前的轴线 如30A1011 11531313.6 表示 号轴线之前附加的第一根轴线表示 号轴线之前附加的第三根轴线第条一个详图适用几根定位轴线时 应

22、同时注明各有关轴线的编号 图用于两根轴线时 用于三根或三根以上轴线时用于三根以上连续编号的轴线时图 详图的轴线编号第条通用详图的定位轴线 应只画圆 不注写轴线编号第八章常用建筑材料图例第一节一般规定第条本标准只规定常用建筑材料的图例画法 对其尺度比例不作具体规定 使用时 应根据图样大小而定 并应注意下列事项一 图例线应间隔匀称 疏密适度 做到图例正确 表示清楚二 同类材料不同品种使用同一图例时 如 混凝土 砖 石材 木材 金属等 应在图上附加必要的说明三 两个相同的图例相接时 图例线宜错开或倾斜方向相反图错开 倾斜的方向相反图 相同图例相接时画法四 两个相邻的涂黑图例间 应留有空隙 其宽度不得

23、小于图图 相邻涂黑图例的画法第条下列情况可不画建筑材料图例 但应加文字说明一 一张图纸内的图样 只用一种建筑材料时二 图形小而无法画出建筑材料图例时第条面积过大的建筑材料图例 可在断面轮廓线内沿轮廓线局部表示 图图 局部表示图例第条使用本标准的图例中未包括的建筑材料 可自编图例 但自编的图例不得与本标准所列的图例重复 应在图纸上适当位置画出该材料图例 并加以说明第二节常用建筑材料图例序号 名 称 图 例 说 明自 然 土 壤 包括各种自然土壤夯实土壤砂 灰 土 靠近轮廓线点较密的点砂砾石 碎砖三合土天然石材包括岩层 砌体 铺地 贴面等材料毛石普通砖包括砌体 砌块断面较窄 不易画出图例线时 可涂

24、红耐火砖 包括耐酸砖等空 心 砖 包括各种多孔砖饰面砖包括铺地砖 马赛克 陶瓷锦砖 人造大理石等序号 名 称 图 例 说 明混凝土钢筋混凝土本图例仅适用于能承重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包括各种标号 骨料 添加剂的混凝土在剖面图上画出钢筋时 不画图例线断面较窄 不易画出图例线时 可涂黑焦渣 矿渣包括与水泥 石灰等混合而成的材料多孔材料包括水泥珍珠岩 沥青珍珠岩 泡沫混凝土 非承重加气混凝土 泡沫塑料 软木等纤维材料包括麻丝 玻璃棉 矿渣棉 木丝板 纤维板等松散材料包括木屑 石灰木屑 稻壳等木材上图为横断面 左上图为垫木 木砖 木龙骨下图为纵断面胶合板 应注明 层胶合板序号 名 称 图 例 说 明石膏

25、板金属包括各种金属图形小时 可涂黑网状材料包括金属 塑料等网状材料注明材料液 体 注明液体名称玻璃包括平板玻璃 磨砂玻璃夹丝玻璃 钢化玻璃等橡胶塑料包括各种软 硬塑料及有机玻璃等防水材料构造层次多或比例较大时 采用上面图例粉 刷 本图例点以较稀的点注 序号 图例中的斜线 短斜线 交叉斜线等一律为ACDFBCAEDFEB正立面图 左侧正立面图 右侧正立面图底面图平面图 背立面图第九章图样画法第一节投影法第条房屋建筑的图样 应按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图图 直接正投影法第条某些工程构造 当用直接正投影法绘制不易表达时 可用镜像投影法绘制 但应在图名后注写 镜像 二字图镜面平面图 (镜像)图 镜像投影法第

26、二节图样布置第条在同一张图纸上 如绘制几个图样时 图样的顺序 宜按主次关系从左至右依次排列第条每个图样 一般均应标注图名 图名宜标注在图样的下方或一侧 并在图名下绘一粗横线 其长度应以图名所占长度为准 使用详图符号作为图名时 符号下不画粗横线第条分区绘制的建筑平面图 应绘制组合示意图 指出该区在建筑平面中的位置 各分区图样的分区部位及编号均应一致 并应与组合示意图一致A B C191461ABBA6 14B区平面图图 组合示意图第条同一工程不同专业的总平面图 在图纸上的布图方向均应一致 个体建 构 筑物平面图在图纸上的布图方向必要时可与其在总平面图上的布图方向不一致 但必须标明方位不同专业的个

27、体建 构 筑物的平面图 在图纸上的布图方向均应一致第条立面的某些部分 如与投影面不平行 如圆形折线形 曲线形等 可将该部分展至与投影面平行 再以直接正投影法绘制 并应在图名后注写 展开 字样第三节断面图与剖面图第条断面图内只宜画出剖切面切到部分的图形 剖面图内除应画出断面图形外 还应画出沿投影方向看到的部分图211 21 - 1 2 - 2(断面图) (剖面图)图 断面图与剖面图的差别第条剖 断 面图 应按下列方法剖切后绘制一 用一个剖切面剖切 图二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的剖切面剖切 图图 一个剖切面剖切 图 两个平行的剖切面剖切三 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交的剖切面剖切 图 用此法剖切时 应在剖面

28、图的图名后加注 展开 字样图 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第条分层剖切剖面图 应按层次以波浪线将各层隔开 波浪线不应与任何图线重合 图图 分层剖切剖面图第条断面图宜按顺序依次排列 图 杆件的断面图也可绘制在靠近杆件的端部处或中断处 图 结构梁板断面图可画在结构布置图上 图11221 - 12 - 2图 断面图按顺序排列图 断面图画在杆件中断处图 断面图画在布置图上第四节简化画法第条构配件的对称图形 可只画该图形的一半 并画出对称符号 图 也可稍超出图形的对称线 此时不宜画对称符号 图图 画出对称符号图 不画对称符号对称的形体 需画剖 断 面图时 也可以对称符号为界 一半画外形图 一半画剖 断 面图第条

29、构配件内多个完全相同而连续排列的构造要素 可仅在两端或适当位置画出其完整形状 其余部分以中心线或中心线交点表示 图n个n如相同构造要素少于中心线交点 则其余部分应在相同构造要素位置的中心线交点处用小圆点表示 图图 相同要素省略画法 图 相同要素省略画法第条较长的构件 如沿长度方向的形状相同或按一定规律变化 可断开省略绘制 断开处应以折断线表示 图图 折断省略画法第条一个构配件 如绘制位置不够 可分成几个部分绘制 并应以连接符号表示相连第条一个构配件 如与另一构配件仅部分不相同 该构配件可只画不同部分 但应在两个构配件的相同部分与不同部分的分界线处 分别绘制连接符号 两个连接符号应对准在同一线上

30、 图AAAAlllXYZ3090120120图 构件局部不同省略画法第五节轴测图第条房屋建筑的轴测图 应采用下列轴测投影法绘制一 正等轴测法 简称正等测图 正等轴测图画法XZYl/2ll41907XYZ30、45、60lll二 正二等轴测法 简称正二测图 正二等轴测图画法三 正面斜轴测法 包括斜等轴测和斜二轴测图 正面斜轴测图画法XZY30、45、60lllXYZll/2lXYZXYZl/2ll四 水平斜轴测法 包括水平斜等测和水平斜二测图 水平斜轴测图画法第条轴测图的轮廓线 可见轮廓线宜用中粗实线绘制 断面轮廓线宜用粗实线绘制 不可见轮廓线一般不绘出 必要时 可用细虚线绘出所需部分第条轴测图

31、的断面上应画出其材料图例线 图例线正等测 正二测 斜二测图 轴测图断面图例线画法10010075502L30062001201205L40304108388应按其断面所在坐标面的轴测方向绘制 如以 斜线为材料图例线时 其画法见图 见上页第条轴测图的线性尺寸 应标注在各自所在的坐标面内 尺寸线应与被注长度平行 尺寸界线应平行于相应的轴测轴 尺寸数字的方向应平行于尺寸界线 如出现字头向下倾斜时应将尺寸线断开 在尺寸线断开处水平方向注写尺寸数字 轴测图的尺寸起止符号宜用小圆点 图图 轴测图线性尺寸的标注方法第条轴测图中的圆直径尺寸 应标注在圆所在的坐标面内 尺寸线与尺寸界线应分别平行于各自的轴测轴

32、圆弧半径和小圆直径尺寸也可引出标注 但尺寸数字应注写在平行于轴测轴的引出线上 图图 轴测图圆直径标注方法第条轴测图的角度尺寸 应标注在该角所在的坐标面内 尺寸线应画成相应的椭圆弧 必要时 也可用适当的圆弧909060309025653060代替 尺寸数字应水平方向注写 图图 轴测图角度的标注方法6050尺寸数字尺寸界线尺寸起止符号尺寸线23mm23mm第十章尺寸标注第一节尺寸界线尺寸线及尺寸起止符号第条图样上的尺寸 应包括尺寸界线 尺寸线 尺寸起止符号和尺寸数字 图图 尺寸的组成第条尺寸界线应用细实线绘制 一般应与被注长度垂直 其一端应离开图样轮廓线不小于 另一端宜超出尺寸线 必要时 图样轮廓

33、线可用作尺寸界线 图图 尺寸界线第条尺寸线应用细实线绘制 应与被注长度平行且不宜超出尺寸界线 任何图线均不得用作尺寸线第条尺寸起止符号一般应用中粗斜短线绘制 其倾斜方向应与尺寸界线成顺时针 角 长度宜为半径 直径 角度与弧长的尺寸起止符号 宜用箭头表示154b5b4254254254254254254254254254254254253030425425图图 箭头尺寸起止符号第二节尺寸数字第条图样上的尺寸 应以尺寸数字为准 不得从图上直接量取第条图样上的尺寸单位 除标高及总平面图以米为单位外 均必须以毫米为单位第条尺寸数字的读数方向 应按图 的规定注写 若尺寸数字在 斜线区内 宜按图 的形式注

34、写图 尺寸数字的读数方向第条尺寸数字应依据其读数方向注写在靠近尺寸线的上方中部 如没有足够的注写位置 最外边的尺寸数字可注写60420 90 505050505030150120 120 60120370120120240在尺寸界线的外侧 中间相邻的尺寸数字可错开注写 也可引出注写 图图 尺寸数字的注写位置第三节尺寸的排列与布置第条尺寸宜标注在图样轮廓线以外 不宜与图线文字及符号等相交图 尺寸不宜与图线相交 图 尺寸数字处图线应断开第条图线不得穿过尺寸数字 不可避免时 应将尺寸数字处的图线断开 图第条互相平行的尺寸线 应从被注的图样轮廓线由近向远整齐排列 小尺寸应离轮廓线较近 大尺寸应离轮廓线

35、较远 图R20第条图样轮廓线以外的尺寸线 距图样最外轮廓线之间的距离 不宜小于 平行排列的尺寸线的间距 宜为并应保持一致 图第条总尺寸的尺寸界线 应靠近所指部位 中间的分尺寸的尺寸界线可稍短 但其长度应相等 图图 尺寸的排列第四节半径直径球的尺寸标注第条半径的尺寸线 应一端从圆心开始 另一端画箭头指至圆弧 半径数字前应加注半径符号 图图 半径标注方法第条较小圆弧的半径 可按图 形式标注R16R10R16R5a bR150R150600600ab图 小圆弧半径的标注方法第条较大圆弧的半径 可按图 形式标注图 大圆弧半径的标注方法第条标注圆的直径尺寸时 直径数字前 应加符号在圆内标注的直径尺寸线应

36、通过圆心 两端画箭头指至圆弧 图图 圆直径标注方法242412161647520560956第条较小圆的直径尺寸 可标注在圆外 图图 小圆直径的标注方法第条标注球的半径尺寸时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 标注球的直径尺寸时 应在尺寸数字前加注符号注写方法与圆弧半径和圆直径的尺寸标注方法相同第五节角度弧长弦长的标注第条角度的尺寸线 应以圆弧线表示 该圆弧的圆心应是该角的顶点 角的两个边为尺寸界线 角度的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 如没有足够位置画箭头 可用圆点代替 角度数字应水平方向注写 图图 角度标注方法第条标注圆弧的弧长时 尺寸线应以与该圆弧同心120113300180 120601602207010

37、的圆弧线表示 尺寸界线应垂直于该圆弧的弦 起止符号应以箭头表示 弧长数字的上方应加注圆弧符号 图图 弧长标注方法第条标注圆弧的弦长时 尺寸线应以平行于该弦的直线表示 尺寸界线应垂直于该弦 起止符号应以中粗斜短线表示 图图 弦长标注方法第六节薄板厚度正方形坡度非圆曲线等尺寸标注第条在薄板板面标注板厚尺寸时 应在厚度数字前加厚度符号 图图 薄板厚度标注方法30502040602%1:22%2.51abc第条如需在正方形的侧面标注该正方形的尺寸 除可用 边长 边长 外 也可在边长数字前加正方形符号 图图 侧面标注正方形尺寸第条标注坡度时 在坡度数字下 应加注坡度符号图 坡度符号的箭头 一般应指向下坡

38、方向坡度也可用直角三角形形式标注 图图 坡度标注方法240556750880972306100050400500500500500500680050012100=12008100=800第条外形为非圆曲线的构件 可用坐标形式标注尺寸 图图 坐标法标注曲线尺寸第条复杂的图形 可用网格形式标注尺寸 图图 网格法标注曲线尺寸第七节尺寸的简化标注第条杆件或管线的长度 在单线图 桁架简图 钢筋简图 管线图等 上 可直接将尺寸数字沿杆件或管线的一6000167716771677150015001500750265250400400266265250400266ab140 5100=500602001206

39、40侧注写 图图 单线图尺寸标注方法第条连续排列的等长尺寸 可用 个数 等长尺寸总长 的形式标注 图图 等长尺寸简化标注方法第条构配件内的构造要素 如孔 槽等 如相同可仅标法其中一个要素的尺寸 图图 相同要素尺寸标注方法200300026002501600(2500)2502100(3000)400600cba构件Z-1a200编号Z-2Z-3250200400450450b200c200200第条对称构配件采用对称省略画法时 该对称构配件的尺寸线应略超过对称符号 仅在尺寸线的一端画尺寸起止符号 尺寸数字应按整体全尺寸注写 其注写位置宜与对称符号对直 图图 对称构件尺寸标注方法第条两个构配件

40、如仅个别尺寸数字不同 可在同一图样中 将其中一个构配件的不同尺寸数字注写在括号内 该构配件的名称也应注写在相应的括号内 图图 相似构件尺寸标注方法第条数个构配件 如仅某些尺寸不同 这些有变化的尺寸数字 可用拉丁字母注写在同一图样中 另列表格写明其具体尺寸 图图 相似构配件尺寸表格式标注方法a b45l约3mm45l约3mmhc d45约3mma b5.2505.250第八节标高第条个体建筑物图样上的标高符号 应按图所示形式以细实线绘制 如标注位置不够 可按图 所示形式绘制 标高符号的具体画法如图 图 所示注写标高数字的长度 应做到注写后匀称高度 视需要而定图 个体建筑标高符号第条总平面图上的标

41、高符号 宜用涂黑的三角形表示 图 具体画法如图 所示图 总平面图标高符号第条标高符号的尖端 应指至被注的高度 尖端可向下 也可向上 图图 标高的指向(9,600)(6,400)3,200第条标高数字应以米为单位 注写到小数点以后第三位 在总平面图中 可注写到小数点以后第二位第 条 零点标高应注写成 正数标高不注负数标高应注 例如第条在图样的同一位置需表示几个不同标高时 标高数字可按图 的形式注写图 一个标高符号标注数个标高数字21 7 6 5 4 398210 120 119 185185 185 18511892972972978414613589附录一 复制图纸的折叠方法一 折叠复制图纸时

42、 应将图面折向外方 使图标露在外面图纸可折叠成 幅面的大小 装订的图纸也可折叠成 幅面的大小二 折叠后需要装订成册的图纸 可采用附图 至附图的折叠方法附图 折成1 5 36135642210 130 131 185 1852972975944513165942971234206344 52121 96 96 96 1852974201122130105185附图 折成附图 折成附图 折成1 3513424297297247841410 384 395118952344233236 210395841297297594附图 折成附图 折成3 42123112 873955942971234207

43、65 4 3 2 1139 210 210 210 210 21011892972972978412413576附图 折成折叠后不装订的图纸 可采用附图 至附图 的折叠方法附图 折成 不装订3 214210 210 2102108412972975942134212 13174 210 2105942971234203297210 21042011附图 折成 不装订附图 折成 不装订附图 折成 不装订54631 2ABCBA1 2 3 4 5678附录二 圆形 折线形平面的轴线编号方法 示例一圆形二折线形附录三 名词解释现用名词 曾用名词 说 明图 纸 指包括已绘图样与未绘图样的带有图标的绘图

44、用纸图纸幅面指图纸的大小规格 例如 一般工程的图纸 不得多于两种幅面图 线 在图纸上绘制的线条图样指在图纸上按一定规则绘制的能表示被绘物体的位置大小 构造 功能 原理 流程的图图 面 一般指绘有图样的图纸的表面 例如 图面清晰简明图形指图样的形状 例如 一个图样中 两边的图形对称 这个图样中上部的图形大 下部图形小间隔指两个图样 文字或两条线之间的距离 例如 图例线的间隔 应疏密适度间隙指窄小的间隔 例如 互相平行的图线 其间隙不得小于标 注 包括画出图线及注出文字 例如 尺寸标注注写单指在图纸上注出文字 数字等 例如 编号应用阿拉伯数字注写尺寸本标准中 尺寸 二字的含义 既包括长度 也包括角

45、度 实际上是 度量 的转义 相当于英文中的所以第十章的尺寸标注 既包括长度的标注 也包括角度的标注 标注长度的是线性尺寸 它随图样比例的变化而变化 标注角度的是角度尺寸 它不随图样比例变化图 例 以图形规定出的画法 例如建筑材料图例例 图 作为实例的图样附录四 本标准用词说明一 执行本标准条文时 对于要求严格程度的用词说明如下以便执行中区别对待表示很严格 非这样作不可的用词正面采用 必须表示严格 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采用 应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 不得表示允许稍有选择 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作的用词正面词采用 宜 或 可反面词采用 不宜二 条文中指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 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应按 执行 或 应符合 要求或规定 非必须按所指定的标准和规范执行的写法为 可参照附加说明本标准主编单位 参加单位和主要起草人名单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参加单位华中工学院同济大学南京工学院天津市建筑设计院甘肃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铁道部专业设计院冶金部包头钢铁设计研究院冶金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水电部华北电力设计院四川省建筑勘测设计院主要起草人孟 谭彦忠 顾善德 张正良 王宏祖唐人卫 邱德礼 刘建鑫 宋兆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