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离心式炉灶吹风机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离心式炉灶吹风机的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JB 5881-91 代替JB2575一79JB 2576一79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环境条件下,家用及类似用途的单相,三相离心式炉灶吹风机(以下称吹风机。本标准不适用于其他特殊条件下使用的吹风机。2 引用标准GB 4706. 1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通用要求GB 4214 家用电器噪声声功率级的测定GB 2828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 2829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GB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236 通风机空气动力性能试验方法JB 3189 日用电器产
2、品型号JB 5880 离心式炉灶吹风机的安全要求GB 1019 家用电器包装通则3 产品分类3. 1 吹风机按所装配的单相或三相封闭型异步电动机区分,规格按出风口内径尺寸划分。3. 1. 1 电容运转的单相交流吹风机用CZR表示。3. 1. 2 其他型式的单相交流吹风机用CZQ表示。3. 1. 3三相交流吹风机用CZT表示。3. 1. 4 吹风机为离心式交流吹风机,从进口方向看又分为左旋及右旋两种,分别以KZ和LY表示,其基本参数及尺寸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额定电压v 220 380 额定频率Hz 50 50 规格mm 30 45 60 75 75 90 推荐叶轮直径mm 100 150 20
3、0 250 250 290 额定电压V 380 额定频率Hz 50 规格mm 105 120 135 推荐叶轮直径mm 330 370 400 机械电子工业部1991-10-24批准1992-10-01实施10 JB 5881-91 3.2 产品代号曰口囚口4 技术要求4. 1 使用环境4. 1. 1 环境空气温度不超过+SO.C;4. 1. 2 海拔不超过1000m; 4. 1. 3 周围空气最大相对湿度90%(温度为+2S.C时。4.2 安装尺寸规格代号(按表1)型别代号,(离心式左/右旋)按3.1. 4条型号系列代号,按3.1条规定(吹风机别代号吹风机的安装尺寸,出风口中心高及连接方式应
4、符合表2及图1的规定。 F D F :口A 图111 J85881-91 表2mm 安装尺寸出风口出风出风速出风口连接尺寸口径孔距孔径中心高接方法孔数H A B M d D F G L 30 2 80 70 7 30 直接30 40 45 2 120 80 9 45 直接45 55 60 2 160 90 11 55 直接60 75 75 4 200 140 85 11 65 直接75 90 90 4 240 160 110 11 80 法兰90 110 10 125 105 4 270 180 120 13 90 法兰105 125 12 145 120 4 300 200 130 13 1
5、05 法兰120 140 12 160 135 4 310 215 150 14 110 法兰135 145 14 190 4.3输出风量,全压吹风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全速运转时的风量,全压应不小子表3的规定.表3规格30 45 60 75 90 105 120 135 mm 风量8.33X 3.33X 7.50X 14.16 X 23.33X 33.33X 45X 58.33X m/s 10- 10- 10吨E10- 10- 10- 10- 10- 全压98 294 539 784 980 1078 1176 1274 Pa 4.4 功率因数和全效率吹风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全速运转时
6、的功率因数和全效率不得低于表4的规定。表4出风口内径30 45 60 75 mm 型号CZQ CZR CZQ CZR CZQ CZR CZQ CZR CZT 否一旦贾事5 8 10 15 20 25 30 35 36 功率因数0.55 0.82 0.64 0.85 0.70 0.88 0.72 0.90 0.78 出风口内径90 105 120 135 mm 型号CZT CZT CZT CZT 王菠%萃38 39 40 41 功率因数0.81 0.85 0.86 0.86 4.5噪声吹风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全速运转时,其A计权最大噪声声功率级应不大于表5的规定.12 J85881-91 表
7、5出风口内径30 45 60 75 90 105 120 mm 噪声级A 73 85 88 93 95 63 dB 4.6 一般结构4.6.1 吹风机的紧固件及其它器件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应规定,其易损件应便于更换.4;6.2 吹风机的安装结构应能防止反复冲击而引起的松动或磨损.4.6.3 吹风机叶轮的装配应牢固可靠,平衡良好.4.7 外观97 135 98 4.7.1 吹风机所有金属壳体及紧固件表面应有防腐蚀保护层,表面漆层应干燥,色泽均匀,不得有明显的斑点、皱纹、气泡、裂痕、损伤及粘附污物,经湿热试验后不得出现气泡和锈蚀.4.7.2 吹风机的铭牌,标记应经久耐用,经型式试验后,不得变形,脱落
8、,其图案与字迹仍清晰。4.8 寿命4.8.1吹风机在正常条件下,经5000h的连续使用后应仍正常运转5 试验方法吹风机风量试验应在室内空气温度为20土5C的风量试验室内进行,其余试验可在温度不高于40C,无外界气流和热辐射作用的室内进行.5. 1 试验用仪器、仪表5. 1. 1 用于型式试验的电压表、电流表、功率表、频率表的准确度不应低于O.5级,出厂试验则不低于1.0级.5. 1. 2 测量温度用的仪表,其允许误差为土O.5C. 5.1.3 测量湿度用的仪表,其准确度为1%.5.1.4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其精度为O.1 S. 5.1.5测量转速用的仪表,应为非接触式,其精度为士1r/min.
9、5. 1. 6 测量风压用的补偿式微压计或U型压差计的量程为0-1960Pa,其精度为4.9Pa. 5.1.7 测动压用的C一Z型毕托管动压管),应有校正曲线.5. 1. 8 用于一般检查的量具,误差不大于0.02mm. 5.2试验电压和频率试验应在额定电压和额定频率下进行,试验电源,电压和频率应不超过额定值的土1%。5.3运输包装检验在打开包装箱前必须检查包装及包装箱是否符合本标准第7.1、7.2条的规定。5.4 一般检查主要检查吹风机的制造和装配质量、铭牌、标志等是否符合本标准的有关规定,检查内容如下35.4.1 吹风机的安装尺寸应符合本标准4.2条的规定.5.4.2 吹风机的外观检查应符
10、合本标准4.7. 1条的规定.5.4.3 吹风机的一般结构检查,应符合本标准4.6条的规定-5.5大气条件测量5.5.1大气压力计应安放在5.5.2条规定的位置,不得受任何高温物体传热影响,并防止日光直射和大气对流的影响.在试验过程中,每次测量的问隔时间应为30min. 13 JB 5881-91 5.5.2 温度计安放在吹风机进气口前,在速度为零的区域中测量大气温度,温度场平均温度与最大温度差超过1C时,应测量温度场,取其平均值。5.6 风量、全压特性测量5.6.1 测试条件5. 6. 1. 1 采用图2所示风管式出气试验装置在吹风机出风口端测量风量和风压,图2中D为风管内径。1 试验吹风机
11、,5一一多孔整流栅,10. 75D 0.75D5 1.5D 5 图2陆叫I2一一接头I3一一试验管,6一一动压管和差压计I7一一节流器4 压力计,5.6.1.2 风管式试验装置由测试管路,流量调节装置,整流装置及锥形连接管等组成。5.6. 1. 3 测试管采用圆形管,测试管路截面积应尽可能分别与吹风机出风口面积相同,当不同时,应另用图3所示的锥形连接管连接。5. 6. 1. 4 测试管路采用收敛形或扩散形连接管,其两截面积比不超过0.7-1.3。5.6.1.5连接管的锥形收敛角应小子300,扩散形应小于140。,咱. -同- 一-圄、-扩散收敛图35. 6. 1. 6 测试管路的内壁应平整光沽
12、,无尘埃和无皱纹,管路长度应符合图2的规定。5.6. 1. 7 测试管路上应分别设有测量静压和动压的孔,孔应分别符合下述规定。B. 测量静压的孔,在规定的间一截面的管壁上,沿圆周均布,钻四个孔,该孔须垂直于管壁,管路的内壁面与孔交界处须平滑无毛刺,孔的内径为3mm.在管路的外壁面的静压孔处焊接一便于连接的短导管,短导管的内径应与测量静压的孔径一至,如困4所示,然后用三通T形管和接管按图5所示使其互相联通并接至测压计上,所用三通管的内径也应与静压孔径一至,接管为能套在短导管上且不漏气的塑性管。14 J85881-91 短导管管路内侧面/一11 T 图4图5b. 安装动压管的孔,按管路上规定的位置
13、在垂直于管路的同一截面壁上沿圆周间隔90。钻二孔,以便于安装动压管,而且要使动压管放入时管头的全压孔在测量平面上。5. 6. 1. 8 整流栅(见图的尺寸形状应符合下述规定。8. 整流栅栅格(正方形)节距t应为测试管路内径D的1/4-1/120b. 整流栅的轴向长度l应大于或等于栅距约3倍。rq叫一jD图65.6. 1. 9锥形流量调节器的表团应光滑,锥角为600。5.6.2 测试程序s. 6. 2. 1 试验前待测吹风机在额定电压,额定频率下至少运转1ho 5.6. 2. 2按图2安装好被测吹风机,使其稳定运转,在试验过程中,电压变动范围应不超出额定值的土1%,但是读取输入功率时,必须为额定
14、电压值。5.6.2.3 用锥形流量调节器堵死测试管路的出风口,用测压计测出管壁静压和出口处静压,此时动压为零,静压即为全压孔,同时测量其输入功率和转速,并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3 _ 1_ 1 S. 6. 2. 4调节锥形流量调节器的位置,使测压计的静压读数分别为zp、EP、P及无节流器时将动压管位于图7的六点位置上,测量动压和相应的静压,同时测量输入功率和转速,记录环境温度,相对湿度、大气压力。S. 6. 2. 5测量动压时,动压管的直管必须垂直管壁,动压管的弯管咀应正向气流方向,且与风管轴线平行,其平行偏差不得大于50,测量位置和点数应符合图7的要求。15 J85881-91
15、已=马、已HUueq.巳QKY吨句。叫、-QhvuYG QE吨.巳N由qNG图75. 6. 2. 6 调好动压管,2 min后读数-5. 6. 2. 7 风量和全压的计算a. 忽略空气湿度和压缩性,计算测量平面的平均空气流速V和空气流量Q。v= 2Pd , 一一一.m/s P . . d d1 + .JP:, + JP:. + JP:. +币二+币二r. . (2) b Pd = Po + Ps P = 3.485 X 10(一一一一一一) . . . . . . (3) 273 + t P, =p, SI + P S2 + P S3 + P s, + P岛+Ps6 . . . .,. (4)
16、 o 6 式中:P。一一标准大气压,Pa , Pb一一测量平面上的动压,Pa d1-d.一一点数sp一一测量平面上的空气密度,kg/m3, Ps一一管壁静压,Pa; t一一温度。风量Q=V.S . . . . . (5) D2 s=-z一,m 2 . . . . . . (6) 式中:Q一一风量,m3/s; S一一测试管道测量平面面积,m2 D一一测试管道直径,m. b. 吹风机静压P.Ps=Ps+Pf, Pa . .t. . .t . . . . . (7) pgz002tpupaHH-. . . . . . . . . . . . . . 式中:p,一一风摩压力损失,Pa, L一一测点到吹
17、风机出口的长度,m. C. 吹风机全压PP=Pd+丑,Pa. . . . . . .t . (9) 5. 6. 2. 8 全效率的确定16 J85881-91 可QP=一一. . . (10) N 式中g可一一全效率FQ一一-风量,m3/s, P一一全压,Pa , N一一咱相应P时的功率,W5.7 转速测量采用非接触式转速表直接测量吹风机主轴转速。5.8 输入功率、电流、功率因数测量采用5.1.1条规定的试验仪表直接测量电流,电压,功率因数和功率等参数,此时,吹风机处于自由吹风状态.5.9 吹风机特性曲线根据吹风机性能测试结果,换算为给定转速下标准进气状态的空气动力性能,并绘制吹风机特性曲线如
18、图8.忌、V K 队N 飞去电.、P 。图8Q ,m/s 5.9. 1 性能数据换算标准进气状态是指压力P.=101325Pa,温度为293K相对湿度为50%大气密度几=1.2 kg/m3 风量也=Q寺,m3/s . . . . . . . . . . . . . . . .,. 压力功率P. = P(旦)2(丘), Pa .,. ,. .,. (12) n p 凡=N(旦)3(丘),k W .,. . . .,. . (13) n p 效率守。=甲式中g注脚0表示标准进气状态下的参数,Q、P、N、n、为吹风机性能测试时所测定的数值。上式适用范围亏=川川n一一吹风机检验时转速,r/min 5.
19、9.2 特性曲线绘制将吹风机在标准进气状态的压力、功率、效率随流量变化的关系绘制成P.-Q ,N.-Q,弘一Q等一组曲线,如图8所示。5.10噪声测量5. 10. 1 测试条件5. 10. 1. 1噪声测试环境为半消声室,其他环境下的测试应符合GB4214的规定。17 JB 5881-91 5. 10. 1. 2 将吹风机放置半消声室中央地面上,并在吹风机底部垫以厚20-30mm弹性垫层(面积不大于风机投影的1.2倍)5.10.2测试方法将传声器置于图的所示的1、2、3、4各测试点。用声级计(A计权测定噪声,读取噪声的声压级值。以四点噪声的对数平均值按下式进行计算。(如四点噪声中的任意二点之间
20、的噪声值之差小于5dB,可取四点噪声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该机的平均声压级噪声)。五=10fg(iLoo-山), dB . . . . . . (14) . - n j=1 式中25一一平均声压级估计权),dB; LPi一一第1点测得的噪声声压级(A计权),dB, n一一测量点总数。Y / Z , 1,4 .900 图95.10.3 半消声室声功率级计算巳 、,X X 与=五十盹去,dB . . . . (1 式中zLw一一声功率级,dB , 五一一平均声压级,dB; S.-基准面积,S.=lm2; S一一半球包络面,S=2R2. 5.10.4 吹风机的半包络面积S=2ItR2,R=lm时的声功率级
21、。Lw=Lp+ 10lg2R2=Lp+8 (dB) , dB . . . . . . . . . . (16) 6 检验规则18 JB 5881-91 6. 1 每台吹风机需要经制造厂质量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并附有合格证,使用(安装说明书及固定在吹风机壳体相应部位上的电气线路图。6.2 吹风机的检验分为出厂检验及型式检验。6.2. 1 出厂检验出厂检验的试验项目如表6所示。表6本标准所属章、条、JB 5880所属章、条、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试验方法l 冷态电气强度2 启动试验3 输入总功率4 外观检查第4.7条第5.4.2条5 一般结构第4.6条第5.4.3条6 安装尺寸检查第4.2条.第5.
22、4.1条7 接地线颜色梭查6.2.2 型式检验6. 2. 2. 1 型式检验应在下列情况之一时进行。a. 试制新产品zb. 设计、工艺或所用的材料有重大改变时PC. 产品长期停产后,恢复生产时Fd. 对成批或大量生产的产品进行定期抽试,每年至少一次Fe. 出厂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肘,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试验要求时。技术要求第3.6条第3.1条第3.2条第3.12.3条6.2. 2. 2 型式检验的内容包括本标准和JB5880所规定的全部项目如表7所示。表7序号不合格本标准所属章、条检验项目类别技术要求试验方法l 包装、标志、检查C 7.1.7条2 外观检查C 4. 7
23、条5.4.2条3 一般结构检查C 4.6条5.4.3条4 出风日内径与风叶直径C 3.1.4旦垒茶一4. 5.4.1条5 电源、线检查和试坠B 6 接地装置及符号检查B 7 启动试验B 8 输入总功率C g 风量,全压特性测定金效率B 1主1主茶垒5. 6条10 噪音试验B 4.5条5. 10条11 防触电保护试验B 试验方法第4.8条第4.3条第4.4条JB 5880所属章、条技术要求试验方法3. II条4.12条3.12条3. 1条4.3条3.2条4.4条3.10条4.11条19 J85881-91 续表7 不合格本标准所属章、条JB 5880所属章、条序J检验项目类别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技术
24、要求试验方法12 温升试验B 3.3条4.5条13 泄漏电流测定B 3.4条4.6条14 热态绝缘电阻测定A 3. 5. 1条4.7.1条15 潮态绝缘电阻测定A 3.5.2条4.7.2条16 电气强度试验A 3.6条4.8条17 耐久性试验C 3.7条4.9条18 非正常工作试验C 3.8条4.10条19 接地电阻测定B 3. 12. 1条4.13条20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测定B 3.14条4.15条21 电容端电压测定B 3.13条4.14条22 振动检测C 3.9条4.15条23 功率因素测定C 4.4条5.1.1条24 寿命试验B 4.8.1条6.2. 2. 3 本标准6.2. 2条中
25、a、b两种情况下的型式试验,应抽取不少于4台的样本(长期运转试验可在同一批产品中另行抽取相同数量的样本,单独进行。检验时如任一台样本任一个试验项目不合格时,改进后,重新抽取样本,对不合格的项目及有联系的项目,至全部项目复测,直至全部合格为止。6.2. 2. 4 型式试验基本上按表7的顺序进行,当某些试验项目的试验结果与试验的先后次序无关,并不影响后来的试验,则可更动试验顺序。6.2.2.5 型式试验的抽样采用GB2829中的二次抽样,方案为gA类不合格:RQL=30 h,=4 A,=O h.=4 A,=l B类不合格:RQL=50 h,=4 A,=O h.=4 A.=3 C类不合格:RQL=6
26、5 h,=4 h.=4 A,=l A.=4 DL=I R,=2 R.=2 DL=I R,=3 R.=4 DL=I R,=3 R.=5 6.2.2.6 供货方应提供产品生产一年内完整的型式检验报告。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7.1 标志7. 1. 1 产品上应有耐久性铭牌。7. 1. 2 铭牌上应清晰地标出以下各项g产品名称z产品型号z额定电V,20 额定电流A;额定频率Hz;额定转速r/min;风量m3/s;全压Pa;输入功率W;绝缘等级F制造厂名F出厂日期和编号。7.2 包装J85881-91 吹风机的包装应符合GB1019要求并应有防潮措施,以保证其绝缘性能和表面保护层不致损坏;包装应牢固
27、可靠,以保证产品在正常运输及装卸时不致损坏。7.2.1 包装箱外壁应用不退色涂料清晰标出下列l标志,产品名称s产品型号、规格F产品数量F包装件质量,kg; 包装件尺寸、长宽高cm;制造厂名称z装箱日期.7.2.2 每台吹风机均应附有下列文件g8. 产品合格证Fb. 使用维护说明书.7.2.3 产品在运输途中应避免碰撞,并须采取免于受潮的措施。7.2.4 产品应贮存在通风良好的仓库中,周围空气干燥并应无腐蚀性气体存在。7.2.5 凡产品经拆箱检查后仍需继续贮存者,应按要求重新包装。附加说明g本标准由全国家用电器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广州日用电器研究所、天津交电商品检测站负责起草.本标准起草人邓健维、孙碧波、戴开缸.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