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D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23940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67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YD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YD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YD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YD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YD 5112-2008 2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亲,该文档总共6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1(lD) YD 5112-2008 2 GHz TD-SCDMA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王程设计暂行规定Temporary 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Design for 2 GHz T D-SCDMA Digit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2008-12-06发布2009-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2 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王程设计暂行规定Temporary Specification of Engineering D

2、esign for 2 GHz TD-SCDMA Digilal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YD 51l22008 主编部门,r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t业和信息化部施行H期2009年1月1日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 北京关于发布(2GHz ID-配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定等两项通信建设规定的通知工信部通2008J35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各相关单位现发布(2GHz TD -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设计暂行规

3、定)(编号YD5112-2008)和优GHz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工程验收暂行规定)(编号YD/T5174-2008).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上两项暂行规定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并监督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00八年十二月六日前L一-H本暂行规定是根据原信怠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J508号)的要求制定的。本暂行规定主要包括基于3GPPR4版本以及HSDPA技术的2 G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网和无线网网络设计,以及相关信令、接口要求、服务质量指标、局(站)

4、址选择和设备安装I艺要求等内容。文巾用黑体字标注的内容,为强制执行条文,必须严格执行。本暂行规定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暂行规定在使用过程巾,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通信发展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通信发展司(地址:北京巾内七二安街13号,邮编,100804)。主编单位: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规划研究院主要起草人2胡坚波贺丰潘峰张从武参编单位.中国移动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参加人:张鹏飞张小刚刘超清高鹏日次I 总则2 名词和术语. . . . . . . . . . . 3 3 服务质量指标 . 4 4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 6 5 核心网网络设计. 9 5.1

5、网络结构划分. 9 5.2 电路域节点设置5.3 分组域节点设置.115.4 电路域网络组织135. 5 分组域网络组织.14 5. 6 与其他网络的互通. 15 5. 7 网络安全 15 6 元线网网络设计. . . . . . . . 17 6. 1 一般原则.-E176. 2 无线网网络覆盖设计.176. 3 无线网网络容量设计.19 6. 4 RC分区、位置区及路由区设计206.5 引人HSDPA时的无线网络设计206.6 系统频率配置和码规划、时隙规划 21 6.7 系统间干扰协调 22 6.8 元线系统天馈系统设计.22 7 中继线路、信令和接口设计要求 24 7. 1 电路域中继

6、和接口要求-.247.2 分组域中继和接口要求. 24 1 7.3 信令方式. . 24 7.4 元线网相关接口要求. . 25 7.5 与业务平台的接口要求 . . . 25 8 编号方式 . . . . . 27 8. 1 电路域编号方式 27 8. 2 分组域编号方式. . 28 9 计费与网管.-. 30 9. 1 电路域计费要求.30 9.2 分组域计费要求. . . 30 9.3 网管要求. . . 31 10 同步要求. . . . 32 10.1 时钟同步方式 . 32 10.2 时间同步方式 . 33 11 局址和站扯选择. 11. 1 核心网局址选择 31 11. 2 元线

7、网站址选择. 34 12 设备安装工艺要求 . 36 12.1 核心网机房丁-艺要求. 36 12.2 基站机房工艺要求. 36 12. 3 天馈线安装工艺要求. . . . 37 12.4 铁塔设计要求. . . . . 39 附录A本规定用词说明-. . . 40 条文说明. 41 -nu . 1总则1. O. 1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2G Hz TD-S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一程的设计,其他移动通信网的工程设计可参照执行,其网络组织、使用频段等按相关规定执行。1. O. 2 电信基本建设中涉及国防安全的,应执行原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基本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基本规定的有关规定。1. O. 3

8、工程设计必须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和技术经济政策,符合同家相关技术体制及技术标准,同时应密切结合我国通信发展的实际,合理利用频率资源,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1. O. 4 本暂行规定的编制中,核心网基于3GPPR4版本,无线网充分考虑了HSDPA的技术和组网特点.本暂行规定不包含业务平台的详细设计内容。今后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网络的演进,将对本暂行规定进行相应的修订和补充。1. O. 5 在T程设计中应充分调查和预测用户需求及运营维护需要,充分号虑移动数据业务对网络结构、容量及服务质量的影响,不断修正和完善数据业务模型,合理配置网络资源,适应用户不断增长和业务发展的需要。1

9、. O. 6 工程设计应满足节约土地、能源和原材料的消耗,保护自然环境和景观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的基础设施,减少电信重复建设,提高电信基础设施利用率,最大化地做好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1. O. 7 T程中所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入网许可证,未取得入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下程中使用。 1 在我国抗震设防烈度7烈度以上(含7烈度)地区公用电信网中使用的交换、基站、传输、电源等主要设备,应取得t业和信息化部(含原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抗地震性能检测合格证,未取得合格证的不得在工程中使用。1. o. 8 本暂行规定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相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的相

10、关规定办理。1. O. 9 在特殊条件下,执行本规定中的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论述理由,提出采取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2. 2 术语和符号英文缩写英文名称中文名称八PNAccess Point Name 接人点名BG Border Gateway 边界网关BICC Bearer Independent Call Control 承载无关的呼叫控制mTS Building Tntegrated Timing Supply 大楼综合定时提供系统CG Charging Gateway 计费网关CMN Ca l1 Media Node 呼叫媒体节点CN Core Network 核心网

11、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信道分配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引导时隙GGSN Gateway GPRS Support Nocle GPRS支持节点网关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下行分组接人MGW Media Gateway 媒体同关P-CCPCH Primary Conunon Control Physcal Channel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RSCP Received Signal Code Powe 接收信号码功率SGSN Serving GPRS Su

12、pport Node 服务GPRS支持节点TD- SCDMA Time Division Synchronous CDMA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DD Time Division Duplex 时分双主UE User Equipment 用户设备.3. 3 服务质量指标3. O. 1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的无线可通率应满足覆盖区内的移动台在90%的位置可以接人网络。3.0.2 不包括区内无线可通率的影响,元线电路信道的呼损率应不大于5%,在话务密度高的地区宜不大于2%。当考虑可通率时,实际呼损率可用式(3.0.2)计算2实际呼损率=1-(L-r%)Fu式中,Fu表示无线可通率;r%表示无线信道呼损率

13、。3.0.3 各类业务目标BLER宜符合以下要求z1.话音,1%。2. CS64K,0. 1% O. 5%。3. PS数据,10%。4其他业务指标根据工程具体情况确定。(3.0.2) 3.0.4 核心网服务质量指标包括电路域服务质量指标和分组域接续质量指标。1.电路域服务质量指标应符合以F要求:(1)网络接通率应不小于85%; (2)网络建设初期掉话率宜不大于3%,后期应不大于1%;(3)中继电路呼损应不大于1%;(4)移动终端所在地的MSCServer从接到呼叫至寻呼到该终端的时延应少于4s(一次寻呼)或15s (多次寻呼); (5)端到端的业务处理时延要求不超过300ms,其中用户终端与核

14、心网Iu-CS接口之间的时延应不超过90ms;核心网络内任意两台MGW之间的包处理时延应不超过120ms o 4 2.分组域接续质量指标应符合以下要求:(1)移动用户从开机至用户附着成功的时延应不超过10的(2)移动用户发起PDP激活到激活完成时延应不超过4S; (3) 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应不小于95%;(4)长时间保持通信成功率应不小于95%。.5. 4 网络设计的一般要求4. 0.1 2 GHz TD-SCDMA系统结构包括移动台CUE)、无线接入网络系统CRNS)和核心网系统CCN)。系统结构如图4.O. 1所示。Gp CN 如IS附中粗钱Ji.符II:l/业务的接川/.刘线支持伯令

15、的接门图4.O. 1 T-SCDMA网络结构图6 1.用户终端设备UE包括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USIM)。2.陆地无线接入网UTRAN包括基站(NodeB)和无线网络控制器(RNC)。3.核心网01包括电路交换网络刊S,以下简称电路域)和分组交换网络(PS,以下简称分组域),其中电路域设备包括MSC服务器(MSCServer)、GMSC服务器(G MSC Server)、媒体网关(MGW)、信令网关(SG)、拜访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等g分组域设备包括服务GPRS支持节点(SGSN)、网关GPRS支持节点(GGSN)、计费网关(CG)、边界

16、网关CBG)和域名服务器CDNS)等。4. O. 2 TD-SCDMA系统的接口包括以下内容z1. USIM卡和ME之间为电气接口。2.陆地无线接人网UTRAN接口包括,UE与网络之间的无线接口Uu接口、NodeB与RNC之间的Iub接口、RNC之间的Iur接口、RNC与核心网之间的Iu接口(包括面向核心网电路域的Iu-CS接口和面向核心网分组域Iu-PS接口)。3.核心网CN内电路域主要接口包括,(G) MSC Server之间的Nc接U、(G ) MSC Server与MGW之间的Mc接口、MGW之间的Nb接口,其他MAP接口与GSM网络相同。4.核心网CN内分组域主要接口包括,GSN之间

17、的Gn接口、GGSN与PDN之间的Gi接U、SGSN与HLR之间的Gr接口等。4. O. 3 TD-SCDMA工程设it应遵循下列要求z1.遵循国家及行业管理部门的相关技术要求和规范。2.要适应我国地域f大、经济发展不平衡、用户及业务分布不均匀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建设原则。3.要适应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的企业发展、业务发展、技术发展和发展规模,并考虑网络的可持续发展。4保证和其他网络的互联互通。 7 5.建网要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问I靠、结构清晰。6.应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基础设施的资源共享。7.在充分进行多方案比较的基础上确定最终方案。4.0.1 T程设计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工程设计目标2

18、.业务预测与业务模型的确定3.核心网网络设计4.无线网网络设计5.编号计划和拨号方式6.计费和网管要求7 同步方式8.设备配置说明9.局、站址选择10.设备安装及工艺要求11.环保和节能要求12.工程概预算与投资分析4. O. 5 当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从现有移动通信网向TD-SCDMA通信网演进时,应保证现网业务的安全性和现网资源的合理利用。 8 5 核心网网络设计5. 1 网络结构划分5. 1. 1 TD-SCDMA系统核心网电路域宜划分为移动业务本地网、省内网及省际网三级结构,移动业务本地网的范围原则上与固定本地电话网(PSTNl的范围一敛。其中省内网由省内多个移动业务本地网组成,省际网

19、则由各省网组成。5. 1. 2 T-SCDMA系统核心网分组域宜划分为省网和全国骨干网二级结构。5. 1. 3 国际通信网与国内网彼此相互独立,通过国际出入口交换系统可实现彼此的主i匾。5. 2 电路域节点设置5.2. 1 T.SCDMA网络中应设置的电路域节点包括,(GlMSC Serv町、VLR、CGlMGW、SG、GMSC、HLR、AuC、CMN等。5.2.2 MSC Server、VLR的设置原则1. MSC Server宜采用集中设置的方式,多个本地网可以共用1套MSCServer,应集中设置在技术和维护力量较强、传输资源较好、IP承载网骨干节点所在的省会或业务量较大的城市。2. M

20、SC Server应与VLR综合设置,每个MSCServer中合设一个VLR,且MSCServer应具备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凹的功能。3. MSC Server建设过程中宜考虑定的安全备份机制。容量较大时,应采取必要的容灾措施。4. MSC Server的容量配置应满足所辖业务区内本地用户及.9. 漫游人用户的业务需求,处理能力宜考虑相应的预留。5.2.3 MGW的设置原则1. MGW宜根据业务量情况.分散设置在业务量较大的各个本地网.TD-SCDMA网络建设初期也可以几个本地网合设,随着业务量的发展逐步增加MGW的数量。2. MGW应设置在IP承载网络资源丰富的局址。5.2.4 SG的设置

21、原则1.建网初期.SG宜与MSCServer或MGW合设。2.网中需设置独立的SG时,应成对设置。5.2.5 GMSC(或GMSCServ盯+GMGW)的设置原则1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现网中已经建设有关口局的情况,GMSC可以与现网的关口局共用g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现网中没有关口局的情况,宜建设关口局,其中GMSCScrv盯宜集中设置,GMGW宜设置在各本地网。2. GMSC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关口局之间宜设置直达中继电路,尽量避免经中间电信业务经营者关口局的转接。3. GMSC Serv盯应具备智能网业务交换点(SS凹的功能。5.2.6 HLR的设置原则1. HLR应与AuC综合设置,宜采用大

22、容量设备。2对于电信业务经营者现网中已经建设有GSMHLR设备的情况,在充分比较技术方案和建设成本的基础上,选择新建HLR或升级现网HLR.旦宜以升级现网阳_R设备为主。3. HLR宜考虑合理的容灾备份机制。5.2.7 CMN的设置原则I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宜在网中设置CMN节点转接不同CG)MSC SERVER间的BICC信令消息。2.网络建设初期CMN设备可按大区设置,随着业务量的发展可增加CMN的数量,宜按省设置。3. CMN应设置在IP承载网络资源丰富的局址,且应充分考 10 虑系统的安全可靠性。5.2.8 TMSC的设置原则1.电信业务经营者现网有TMSCC或TMSCServer +

23、 TMGW)设备时,网络初期可以利用现网设备转接话务。2电信业务经营者现网没有TMSCC或TMSCServer十TMGW)设备时,不宜再考虑建设TMSC设备。5.2.9 STP的设置原则l省内可根据信令业务量分等级设置高级信令转接点CHSTP)和低级信令转接点CLSTP)。2. STP设备应尽量利用现网STP设备。需要新建,则应成对设置,并分别设置在不同的局址。STP的设置应遵循YD/T 5094-2005(No. 7信令网工程设计规范。5.3 分纽域节点设置5.3. 1 TISCD网络中应设置的分组域节点包括部川、GGSN、CG、BG及DNS等。5.3.2 SGSN的设置原则1.现网SGSN

24、设备能够升级改造的,宜优先考虑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2.现网SGSN设备升级困难或升级后容量受限明显的,宜新建SGSN设备。3. SGSN应设置在业务需求较大的本地网内,业务需求较小的本地网宜合设SGSN,在同一本地网内,根据用户发展情况可设一个或若干个SGSN.当设置多个SGSN时,宜分不同局址设置。4. SGSN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其容量应能满足所辖区域内本地用户和漫游用户业务处理和数据存储的需求,设备处理能力宜考虑一定的冗余。5.3.3 省网GGSN的设置原则1. GGSN的设置方案应综合考虑容量、安全性、传输条件以及11 接人的业务等因素,每个省网至少设置一个GGSN,当设置

25、多个GGSN时,应设计为备份关系,并设在不同的局址。当只设置一个GGSN设备时,设备配置应有冗余备份。2.现网设置有GGSN设备的,宜升级改造现网设备。对于新建GGSN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并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余地。3. GGSN设备的设置方案需要根据业务量、业务分布情况确定,初期GGSN宜独立设置.且集中设置在中心城市,省内所有SGSN设备均连接至该GGSN,根据业务量增长的需要,可在适当时增设适当数量的GGSN设备。5.3.4 骨干GGSN的设置原则1.骨干GGSN宜设置在具有网间互联点且有IP承载网骨干节点的城市内,应根据网间漫游业务量的大小采用与所在城市内的省网GGSN综合设置

26、或独立设置的方式。2.骨干GGSN应成对设置,成对GGSN间互为备份。3.骨干GGSN应选用大容量、高处理能力的设备。5.3.5 CG的设置原则1.建网初期,业务量较小时CG可与省网SGSN和GGSN合设。当业务量较大时.CG宜采用独立设置的方式,且应成对设置。2.独立设置的CG应选用高处理能力的设备。5.3.6 BG的设置原则1. BG宜设置在具有网间互联点且有IP承载网骨干节点的城市内,采用独立设置的方式,应成对设置,互为备份。2. BG应选用高处理能力设备。5.3.7 DNS的设置原则1.在设置GSN的省内,宜设置省网DNS.且应成对设置。2.根据DNS完成的功能.DNS分为骨干DNSC

27、或根DNS)和省内DNS,3. DNS设备可以与GPRS网中DNS设备共用。 12 5.4电路域网络组织5.4. 1 TD-SCDMA电路域网络组织原则1. TD-SCDMA网省内话务宜优先采用控制层和承载层均由IP承载网直接疏通,不经汇接。2. TD-SCDMA网省际CM:-,r节点的11入应根据实际工程需求分阶段实施。初期术引人省际CMN节点时,控制层网络应采用扁平化一级组网模式,( G J MSC Server之间的BICC信令通过IP承载网疏通。3.同电信业务经营者内,TD-SCDMA网与TDM网之间的互通话务宜优先采用就近人网、就远出网的原则在TD-SCDMA网内疏通;在TD-SCD

28、MA网络不完善或IP承载网络不成熟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就届人网、就近出网的原则作为过渡。5.4.2 电路域网络组织设计满足以F要求21.本地网内RNC与MSC之间的Iu-CS接口可通过El或STM-l连接。2本地网内无线覆盖区重叠的RNC之间宜通过El或STM-l接口连接,用于Iur接口切换。3. TD-SCDMA网内语音业务由IP网承载,MSCServer间的控制信令经IP承载网直接疏通或通过CMN转接,MGW间的媒体流通过IP承载网直接疏通。4.同一电信业务经营者同一本地网内的MGW与TDMMSC 之间可以通过直达电路疏通,也可以通过GMSC转接疏通。5.4.3 电路域中高级信令转接点HS

29、TPJ负责转接各省之间的省际信令消息,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J负责转接省内各本地网之内和本地网之间的省内信令消息,其他网元设备均可作为信令点。P)。5.4.4 路由选择原则1.移动网中设置的各种路由,应按照首先选择最靠近被叫方所在局的路由,先选高效直达路由,后选低呼损路曲。 13 2.同一移动业务汇接l互内的话务应在本汇接区内疏通。3.路由选择中遇低呼损路由时,话务不再溢出到其他路由。5.5 分组域网络组织5.5.1 RNC与SGSN之间的Iu-PS接口可通过El或STM-l连接。5.5.2 核心网内节点间的.!i.连原则1.分组域设备承载在IP网上.SGSN、GGSN、DNS、BG等节点通

30、过IP承载网互连,可根据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实际情况选择IP专网或公网作为分组域的承载网,但从网络安全可靠角度,宜选择IP专网。2. SGSN、GGSN、DNS、BG应根据IP承载网的网络组织原则连至相应的IP设备来实现互通。当这些节点处于同一局址时,也可直接通过局域网互通。3. SGSN、GGSN与独立设置的CG间可通过IP网互连或通过数据专线互连。5.5.3 分组域SGSN、GGSN宜采用准直联方式和与之有信令关系的信令点间互连。5.5.4 路由选择原则1.用户在归属PLMN网络中使用分组数据业务时,有以下三种路由方式:(1)用户在归属省发起的业务,由归属SGSN经归属GGSN送至外部数据网。

31、(2)用户漫游至拜访省且使用通用APN业务时,由拜访省SGSN经拜访省或归属省GGSN送至外部数据网。(3)用户漫游至拜访省且使用区域性APN业务时,由拜访SGSN经归属GGSN送豆外部数据网。2.用户在拜访PLMN网络中使用分组数据业务时,有以下两种路由方式z14 (1)由拜访PLMN中的SGSN、GGSN将业务送至外部数据网。(2)由拜访PLMN巾的SGSN将业务经双方的BG送回至归属PLMN巾的省网GGSN或骨干GGSN再至外部数据网。5.6 与其他网络的互通5. 6. 1 电路域网|同句通应符合以下要求l与本电信业务经营者其他业务网的互通每个本地网内的关U局应与同本地网内本电信业务经营

32、者其他业务网的关口局直接相连,且采用近端入网的方式。2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网络的互通(1)电路域关口局与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网络关口局之间应设置直达中继电路.应避免经第三方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关口局进行中间转接。(2)当与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且在业务量较大时,宜采用不同对关口局分别连接不同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关口局。5.6.2 分组网网间互通宜通过BG设备与本电信业务经营者或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的其他分组域网络互通,双方BG设备可以通过专线相连,也可通过IP网采用VPN方式互连。5.6.3 根据业务需求,电信业务经营者提供的各种业务应实现互通。互通时应参照相关规范的要求,在要求不明确时可

33、进行协商,以保证业务的互通。5. 7 网络安全5.7.1 网络安全应符合以下要求.1. TD-SCDMA网络与其他网络之间应设置防火墙。2. TD-SCDMA移动通信网安全应分别从空中接口、核心网、承载网三大部分考虑,并应依据相应的安全保护需求、安全等级、相且信任关系、控制策略等划分不同的安全域。、15 3实际组网需要安全域间互通时,应遵循下面的几个原则(1)各安全域间应设置安全访问控制。(2)对于分组域,宜重点关注Gi域与其他域间的访问控制,域间业务开放遵从最小化原则。(3)如果域间发生通信,应在域边界点配置安全策略或设备。(4)各安全域内部可采用VLAN、MPLSVPN、防火墙等多种技术实

34、现内部网不同安全域的隔离及控制。4.在网络拓扑结构中,任一节点与网络其他节点的广域网连接中,应至少有两条物理连接。5.关键网络设备应有冗余保护。5.7.2 信息安全应采取符合要求=1.身份认证z对网络支撑系统信息的访问(用户使用网络管理系统、路由器和服务器等),应对访问者的身份进行认证,防止越权访问。TSCDMA网络应部署覆盖网络设备、主机、应用层面的账号口令、认证、授权、审计管理。2.信息加密2采用多种加密技术及安全传输协议,对传输中的重要数据流进行加密,防止窃听、泄露、篡改和破坏。3.完整性保护利用安全算法,保护路由更新信息、网络管理信息等重要信息的传递,防止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被改变。4数

35、据存储.选择使用安全数据库系统,以及基于口令、密码算法的身份验证,防止关键数据被窃取。用户、计费及网络数据要定时备份,防止数据丢失。5防恶意攻击:应具备尽可能隐藏其自身无须公开的信息的能力,具备防止自身受到的拒绝服务攻击的能力,应综合使用入侵检测、防火墙、地址绑定等多种手段加强接入控制,防止恶意攻击。6.防病毒、补丁管理应部署集中的、网络版防病毒系统,统防毒策略,及时进行病毒库升级。设备软件升级或软件补丁加载应当通过本地方式进行加载。宜优先考虑UNIX、Linux,Freebsd 等安全性较强的操作系统,并应封闭不必要的端口。 16 6 无线网网络设计6. 1 一般原则6. 1. 1 无线网设

36、计应满足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服务区的覆盖、质量初用户容量的要求。6. 1. 2 元线网设计应综合考虑工程在技术方案和投资经济效益两方面的合理性。6. 1. 3 无线网设计应具有前瞻性,应考虑网络的质量和稳定性,避免后期工程对元线网进行大幅度的调整。6.2 无线网网络覆盖设计6.2. 1 无线覆盖区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z1.网络指标符合国家相关技术体制的规定。2.覆盖移动通信网的目标服务区。3.频谱利用率与网络质量的统一。4.减少频率干扰。5.设置合理切换区。6.2.2 元线网络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按蜂窝结构规则进行设计。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3.综合考虑业务的多样性。4.设置合理的网络负荷。

37、5.室内外覆盖统一考虑。6.2.3 元线覆盖区设计包含以下内容21.确定移动通信网的目标覆盖区及网络容量、覆盖、质量的17 要求。2进行覆盖区业务预测,并确定业务模型。3.选择传播模型和计算传播损耗。4无线网络覆盖和容量规模估算,确定基站初始布局。5系统仿真,进行频率规划、码规划和干扰分析。6设备安装设计。6.2.4 TD-SCDMA采用智能天线技术的情况下,应根据基站扇区的数量、话务密度、覆盖要求,减少干扰的原则选择天线类型,并应在工程设计中对基站各小区天线的挂高、方向和俯仰角度进行合理设置。6.2.5 对于不易布置宏蜂窝基站的局部地区、基站区内的自区或为了增加系统容量,可采用直放站、微蜂窝

38、、室内分布系统等多种方式来满足覆盖或容量需求。6. 2. 6 TD-SCDMA无线网络应进行合理的功率规划,包括导频公共信道功率、业务信道功率、载波最大允许发射功率等。6.2.7 在无线覆盖区设计中,可采用高增益的定向天线、增大发射功率、采用特殊时隙配置等方式来扩大小区的覆盖范围。6.2.8 对于已建设有GSM系统,宜考虑GSM系统与T).叹:DMA系统的协同发展。与2G网络协同发展的基本要求如下:1.系统应支持在2G/TD-SCDMA同覆盖情况下.TD-叹:DMA用户(使用双模子机)全部优先选择接人TD-SCDMA网络,由终端控制的开机选网策略与网络控制的小区重选策略共同保证TD-SCDMA

39、用户优先驻留在TD-SCDMA网络。2.系统应支持GSM/TD-SCDMA双模移动终端在TD-SCDMA覆盖区和GSM覆盖区内的自动漫游。3.对于话音业务,初期系统应支持GSM/TD-SCDMA双模移动终端的话音业务TD-SCDMA到GSM系统间的单向切换,后期应支持系统间的双向切换;对于分组数据业务,系统应支持TD-SCDMA与GPRS之间的双向切换。18 6.2.9 在省界地带,除应进行频道分配的协调外,还应针对边界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王程措施,做好邻边地带无线覆盖区控制的设计,使得无线覆盖区和行政区划尽量保持一致。6.2. 10 在国界地带,无线覆盖区的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签署的两国无线电

40、协调双边协议,在没有签署双边协议的地带,应针对边界的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做好邻边地带无线覆盖区控制的设计。6.3 无线网网络容量设计6.3. 1 无线网网络容量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1.网络容量应根据下程满足期的业务需求配置,考虑现实性与可持续发展性,既要满足当期工程要求,又要兼顾今后的发展。2.应在不同条件下(负载、业务种类、业务质量要求、上下行数据流量不对称等)确定单基站的容量。3网络容量设计以该区域实际业务比例和业务密度为基础,并综合考虑社会经济发展等因素。4.新建及扩容无线网络应对覆盖区内的业务密度进行调查和预测,得出今后一定时期内业务密度分布的预测结果,作为网络建设的依据。6.

41、3.2 可采用下列方法来扩充元线网容量:1.增加新的载波。2.进行蜂窝分裂,增加新的基站或小区。3.采用微蜂窝、微微蜂窝等。4.通过时隙配置调整。在设计中应对以上方法作出技术上及经济上的比较,合理选择扩容的方式。6.3.3 元线网容量规划应考虑满足多种业务不同的质量要求,应I作在合理的容量负荷下。6.3.4 设计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时,移动电话忙时话务量可按当19 地移动网忙时统计话务量并考虑不均衡系数、波动系数等因素后取值。6.3.5 设计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时,每用户忙时平均数据吞吐量可按当地移动网忙时统计平均数据吞吐量并考虑不均衡系数、波动系数、与话务量不重合性等因素后取值。6.4 RNC分

42、区、位置区及路由区设计6.4.1 RNC分区应遵循以下原则:1.每个RNC所控制的NodeB在地理位置上应相对集中,尽可能避免出现与其他RNC控制的NodeB在地理上交错分布的现象。2.应尽量使各个RNC所控制的业务量均衡分布。3.应尽量使RNC间切换区域避开用户密集区。4.考虑到未来的容量增长.RNC设置可考虑部分冗余。6.4.2 位置区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z1.应利用移动用户的地理分布和行为进行区域划分。2.位置区的划分应尽量不以街道为界,边界不应放在话务量很高的地方。3.位置区边界不应与街道平行或垂直,而应是斜交。6.4.3 路由区的划分应遵循以下原则:1.路由区应满足小区寻呼信道的容量

43、要求,根据PS和CS的寻呼量大小比例来确定路由区和位置区的关系,路由区可以跟位置区一致。2.在区域边界处,应减少路由区更新对系统的冲击。3.不宜跨越SGSN/RNC/LA区。6.5 引入HSDPA时的无线网络设计6.5.1 HSDPA引人可采用独立载频和共截频两种方式。6.5.2 HSDPA覆盖可结合工程的具体条件选取以下方式 20 1. HSDPA区域连续覆盖。2. HSDPA区域部分覆盖。6.5.3 宜根据网络的干扰和R4、HSDPA业务负荷和发展情况,灵活调整网络调度和资源分配策略及HSDPA与R4所占资源的比例,提高网络承载能力和资源利用率。6. 6 系统频率配置和码规划、时隙规划6.

44、6.1 T作频道应符合以下要求:1. TD-SCDMA系统可使用频段为1880 1 920 MHz和2010 2025 MHz,扩展t作频段为23002 400 MHz. 2. TSCDMA系统初期支持频段(201O2 025 MHz)的频点有9个。6.6.2 频道配置方式应符合UTRA绝对无线频率信道号(U且FCl心的规定。6.6.3 信道安排应符合以下要求:I信道间隔为1.6 MHz o 2.信道栅度为200kHz,即中心频率应是200kHz的整数倍。6.6.4 扰码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频率规划和码规划需要结合在一起统一进行。2相邻小区不应同频同码字,干扰小区不宜同频同码字。3在不同省

45、市的边界,协调基站的扰码分配,避免冲突。6. 6. 5 TSCDMA系统通过下行同步码(SYNC-DL)序列来标识小区,需进行下行同步码的分配。6.6. 6 TSCDMA可采用N频点组网和异频组网,电信业务经营者应根据可用频点的数量来选择合适的组网方案。频率分配时可号虑采用一部分频率进行宏蜂窝N频点组网,利用余下频率作微蜂窝补盲、室内覆盖等。6.6.7 频率规划宜分阶段、分步骤实施,应考虑到本期工程的合理性和将来网络发展时增加新基站的频率配置合理。对省内网, 21 应对整个区域进行统一的频率协调。频率分配应考虑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等因素。在省界和国界地区,当双方采用同一频段工作时,双方

46、应进行频率分配的协调。6. 6. 8 TD-SCDMA系统应根据基站覆盖区域的用户上下行流量特点,设置上下行时隙转接点,满足不对称的用户业务需求。6.7 系统阅干扰协调6.7.1 工程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到与其他各电信业务经营者相同或相近频段无线网络的干扰协调,除了考虑必要的保护频带外,工程设计中还可合理利用地形地物、空间隔离、天线方向去糯或加装滤波器来满足隔离度要求。6.7.2 TD-SCDMA系统与其他系统频率的干扰抑制应满足TD-SCDMA设备规范要求。6.7.3 系统间干扰主要包括同频干扰、邻频干扰和互调干扰,工程设计中应对产生干扰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以减少干扰。6.8 无线革统夭馈系统设计6.8.1 天馈系统中的智能天线分为全向和定向两种类型。设汁中可根据不同场景的需求,分别选择相应的智能天线。对于智能天线难以发挥赋形效果或者客观条件限制的场合,可考虑采用普通天线。6. 8. 2 确定基站天线挂高应遵循以下原则z1.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D通信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