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9479-1988 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王申宇 文档编号:243647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468.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9479-1988 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GB 9479-1988 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GB 9479-1988 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GB 9479-1988 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GB 9479-1988 旱田中耕追肥机 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 947988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锄铲式及旋转式中耕追肥机的性能试验和生产试验。 试验内容可根据试验目的和要求以及试验条件,全部或部分进行,文中有*号者为选择项目。 2 术语及定义 2.1 行距 相邻两作物苗行中心线间的距离。 2.2 中耕深度 从锄铲形成的沟底至原地表的垂直距离。 2.3 培土高度 高于耕前地表的土壤厚度。 2.4 开沟深度 沟底至原地表的垂直高度。 2.5 开沟宽度 沟底宽度。 2.6 护苗带 作物苗行或苗带两侧的未耕区域。 2.7 施肥深度 肥料上部覆盖土层的厚度。 2.8 排肥能力 排肥器在保证工作性能前提下,所能达到的最大和最小排肥量。 2.9 排肥均匀度

2、 排肥器排出的肥料在一定地段长度内分布的均匀程度。 2.10 断条率 机具行驶中,在一定地段长度内,排肥器(单口)排肥断条总长度占测定总长度的百分数。 页码,1/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2.11 排肥稳定性 排肥器在要求的工作条件下排肥量的稳定程度。 2.12 各行排肥一致性 各排肥口在相同条件下排肥量的一致程度。 2.13 比阻 作用在单位耕作土壤横截面积上的牵引阻力。 3 试验条件与准备 3.1 试验样机 3.1.1 技术测定(见表1) 试验样机应符合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要求,质量合格,技术

3、状态良好。 表 1 技术特征表 机具名称、型号: 试验地点: 提供单位: 试验日期:年 月 日mm 项 目 外形 尺寸长宽高工作状态 运输状态 机 具 质 量 kg机具总质量 主 要 零 部 件 质 量排肥器 仿形机构单组 开沟器 培土器 中耕铲 备件及附件重 重心位置机具重心位置a h e 机组重心位置在最大工作位置苗行通过间隙 运输间隙 道路 田间 页码,2/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样机在性能试验前和生产试验后,须按附录A进行技术测定,并对机具各种状态的全貌拍摄照片。同时,分析机具在

4、试验前后所存在的有关结构设计、制造、装配质量等方面的问题。 3.1.2 易磨损及易腐蚀零件的测定 在试验前后应对易磨损零件进行测定。用测定质量损耗的方法确定磨损量。有明显损坏或变形现象应记录并摄影(易损件包括:土壤工作部件、传动链轮及链条、轴颈、轴套以及与肥料经常接触的零件)。将初测结果记入表2。 机组最小转弯半径机组 R 外侧最远点 R1最内侧轮 R2水平通过半径 R3机组在地头最小回转地带宽度m 有环结 无环结 机组的稳定性 横向稳定极限角,()纵向稳定极限角,()备注 机具工作幅宽,m 开沟器型 式 开沟宽度 深度调节范围 培土器型 式 宽度及调节范围 最大深度 中耕铲型 式 宽 度 排

5、 肥 机 构型 式 排肥轮直径 排肥口尺寸 传动速比 传动方式 肥箱容积,L 输肥管类型 肥箱材料 地 轮 轮 距 直 径 轮缘宽度 轮缘断面形状 页码,3/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 对于形状简单易测量的摩擦表面,如轴、轴承等,用量具直接测量。 直径磨损测量精度不大于0.05mm,其他尺寸测量精度不大于0.5mm,称量精度为1g(较大零件可放宽)。 机架及梁的弯扭变形可用拉线的方法测定,测出各测量点试验前后的变化量,测量精度不低于1mm。 表 2 主要易磨损件磨损测定记录表 注:初测和复测的测量方

6、法和量具精度应严格一致。 测定人:3.1.3 室内调整 按使用说明书要求,调整机具达到正常工作状态。 3.1.4 中耕机工作部件配置状态 根据使用说明书,检查中耕机在不同作业要求时工作部件配置状态,将技术特征记入表3。并绘制工作部件配置图,注明拖拉机及中耕机轮距、轮宽、行距、护苗带宽度、工作部件的种类及前后安装距离等。 表 3 机具不同作业状态特征表 机具名称、型号: 机具编号:试 验 地 点:土壤坚实度: kgf/cm2土 壤 湿 度: 测定日期:年 月 日 序号 名称 或 代号 材料 零件示意图 或测量部位 测量次数测量部位尺寸mm 测量质量g 腐蚀情况 作业量或作业时间备注1 初测复测磨

7、损量2 初测复测磨损量作业状态 数值 页码,4/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3.2 试验用肥料的物理机械特性测定 测定肥料的含水率、容积质量、自然休止角和摩擦角(见表4、5、6)等。 测定方法见附录B。 表 4 肥料含水率测定记录表 g 项目 外形尺寸 (长宽高) mm工作状态 运输状态 总质量,kg 作业行数 作业行距,cm 工作深度,cm 工作部 件数量双翼铲 单翼铲 施肥开沟器 培土器 施肥机构 肥箱容积,L 传动速比 肥料种类 施肥量,kg/ha使用动力型号 工作速度,km/h 实际

8、工作效率,ha/h 工作人员数 备 注 测定 日期试验 项目肥料 名称测定 次数样品 盒号 数样品盒质量干 燥 前 干 燥 后失去水分肥粉含水率盛有试样 杯质量肥料质量盛有试样 杯质量肥料质量1 2 3 平均 1 页码,5/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表 5 肥料容积质量测定表 g测定人: 表 6 肥料自然休止角和摩擦角测定表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 肥料名称 量杯质量量杯容积cm3盛肥量杯质量肥料质量肥料容积质量g/cm31 2 3 平 均肥料名

9、称化肥湿度 空气湿度摩擦角 休止角 1 2 3 平均 1 2 3 平均页码,6/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3.3 试验地 3.3.1 试验地的选择 应选择有代表性的、符合样机适应范围的田块。其播种质量、行数和行距等应符合中耕追肥作业机具的配套要求。试验地的面积应满足各种试验项目的要求,试验地的长度不小于100m。将各项数据记入表7。 表 7 试验地概况表 调查人:3.3.2 试验地特征调查 3.3.2.1 地形特征 坡度的变化及最深洼陷、最高隆起的大小(以cm表示)记入表7。 3.3.2.

10、2 土壤特征 a. 土壤类型; 机具型号、名称:试 验 地 点: 试验日期:年 月 日 1试验地面积 m2长度 m 宽度 m 2试验地的地势及坡度和地形 3作物种类 4作物栽培方式 5播种期 6土壤类型 7整地质量 8土壤表层茬子及埋复情况 9杂草种类 10其他 页码,7/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 b. 土壤绝对含水率和坚实度:在试验区内,两条对角线上各取五点,测定05cm,510cm,1015cm深度的土层含水率和坚实度,求出平均值,将测量和计算结果记入表8。 表 8 试验地土壤测定表 测定人:

11、 3.3.2.3 杂草情况 试验地杂草的种类、密度、高度(在试验地对角线上取三点,测定中耕前每平方米内杂草的株数,求出平均值)。测定点应用标记标明,检查中耕后除草率(护苗带内不计),记入表9。 表 9 除草率调查表 机具名称、型号: 测量仪器名称及型号:试 验 地 点:土 壤 类 型: 试验日期:年 月 日 测定点取样深度 cm土壤含水率 土壤坚实度 kgf/cm2105 510 1015 205 510 1015 305 510 1015 405 510 1015 505 510 1015 平均05 510 1015 机具名称、型号: 杂草种类:试 验 地 点: 试验日期:年 月 日行程测定

12、点 中耕前 中耕后 除草率平均高度,cm 数量 数量 占耕前,页码,8/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3.3.2.4 作物生长情况 在试验区内来回行程上各取二个点,在机具全耕作幅内,长度为1m,调查在该面积内每行植株数及总数、植株平均自然高度,记入表10、11、12。 表 10 作物自然高度测定表 测定人: 表 11 播种种植行距一致性测定表 1 2 1 2 1 2 1 2平均机具名称、型号: 作物名称:试 验 地 点: 试验日期:年 月 日测定点次 测定棵数 作物 1 2 3 4 5 平均值

13、自 然 高 度 cm1 2 3 4 5 10 机具名称、型号: 作业速度:km/h试 验 地 点: 试验日期:年 月 日作 物 名 称: cm行次每50cm测一点平均值 标准差变异系数1 2 3 4 5 6 7 8 9 1012 页码,9/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表 12 作物损伤程度调查表 基 本 行2334 45 56 . . . . .邻接行 12 23 34 45 机具名称、型号: 动 力 型 号:动力地隙高度: cm 试验日期:年 月 日行程测 定 点中耕前 测定点 内总株 数中

14、耕后损伤的植株 被铲去 被压倒被埋 枝叶破碎茎杆折损 其他 总损伤率, 往 123平均1页码,10/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3.3.3 试验地规划 试验地规划如图1所示。 图 1 试验地规划 3.4 试验用拖拉机 按机具使用说明书选择配套拖拉机,要求机车技术状态完好。 3.5 试验用测试仪器 试验用的各种仪器,应在试验前按本试验方法规定的种类和计量要求做好检查与标定。主要仪器和工具见附录D。 4 性能试验 4.1 静态试验 4.1.1 排肥机构工作性能测定 4.1.1.1 排肥能力测定 试

15、验时肥箱中肥料应不少于肥箱容积的三分之二。测定按理论计算的每公顷最大和最小排肥量。 方法:将调节板调至最大、最小位置,架起中耕追肥机,使传动轮轮缘离开地面,机架呈水平状态,转动传动轮使转速与田间施肥时相似,不少于20圈,接取每个排肥口所排出的返 2 3平均总平均页码,11/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肥料,称得总排肥量,重复三次求其平均值,记入表13。 按式(1)计算排肥量: 注:在田间作业时其实际施肥量应计入传动轮的滑移因素。 表 13 排肥能力测定表 测定人: 4.1.1.2 排肥量稳定性、一致性

16、测定 将肥量调至规定施肥量,重复测定5次,记入表14。 表 14 施肥均匀度、稳定性、一致性测定表 Q10 qz/DMnN(1)式中: Q排肥量,kg/ha;qz传动轮转 N转时的几个排肥口的总排量,g;D 传动轮直径,m;M 行距,m;n 排肥口数;N 试验时传动轮转数,r/min。机具名称、型号:试 验 地 点: 试验日期:年 月 日肥料名称 排肥量 调节位置 传动速比 各口排肥量,g 排肥量kg/ha12345 平均 最大最小规定最大最小规定机具名称、型号: 传动速比:页码,12/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

17、00R.htm测定人: 4.1.1.3*肥箱内化肥装载程度对施肥量影响的测定将肥量调节器调整至规定施肥量位置。分别将肥箱内的化肥装至34、12、14肥箱容积 V。收集主轴转动1min所排出的肥料,称其质量。重复三次,将平均值记入表15。 表 15 装载程度对施肥量的影响记录表 试 验 地 点: 肥料种类:试 验 日 期: 年 月 日 肥料含水率: 段 次 行 每段内排肥量 实际施肥量kg/ha预计施肥量kg/ha均匀度变异程度 一致性变异程度1 2 平均标准差变异系 数 平 均 标 准 差变异系数 12总 和一致性变异程 度 平均标准差变异系数, 排肥器名称: 规定施肥量:kg/ha取样时间:

18、 min 试验日期:年 月 日g 肥料名称肥料含 水率试验 次数主轴转速 r/min 排肥量排肥量 平均值3/4V 1/2V 1/4V左 右 左 右 左 右 左 右页码,13/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4.1.1.4*主轴转速对施肥量影响的测定试验前分别计算不同速度作业时排肥器主轴转速范围.然后测定主轴不同转速时的排肥量,记入表16。 表 16 排肥器主轴转速对排肥量的影响测定表 123平均123平均备注 日期排肥 器 名称 肥料 名称肥 料 含水率 试验次数排肥量,g/min1 2 3

19、1 2 3 4 转速r/min 1 2 页码,14/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4.1.1.5*肥料含水率对施肥质量影响的测定按给定的肥料含水率,将水均匀地喷洒到肥料中,再测定此时肥料的含水率,直到与所给定的含水率偏差小于2时将调节器调整到规定施肥量位置,使主轴转动1min。收集排出的肥料并称其质量。重复试验三次,将平均值记入表17。 表 17 肥料含水率对排肥量的影响测定表 3 平均 转速123平均转速123平均肥料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肥料含水率 排肥器名称排出肥料量,g 平均

20、标准差 变异系数 1 2 3 平均 页码,15/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4.2 动态试验 4.2.1 施肥均匀度测定 在平坦的水泥地或其他光洁场地,中耕追肥机以正常作业速度行驶20m。取其中长度不小于3m的地段。 按10cm划分小段,测定各小段内肥料质量,记入表14(测定时排肥量不大于100kg/ha)。选择有代表性的区段进行拍照。 4.2.2 施肥断条率测定 长度在10cm以上的无肥料区段为断条。测定5m内各行断条数和最大断条长度。并计算断条总长度占排肥总长度的百分比。记入表18。 表

21、 18 施肥断条率试验记录表 规定施肥量: kg/ha 测区长度:m 试验日期 : 年 月 日 排 肥 器 名 称肥 料 名 称肥 料 含 水 率 主 轴 速 度 r/min作 业 速 度 km/h断条数及断条长度断 条 数 平 均 值断 条 总 长 平 均 值 cm占总排肥长度的百分比实际施肥量kg/ha1 2 1 2 3 4 断 条 数总 长 cm断 条 数总长cm断条数总长cm断条数总长cm断条数总长cm断条数总 长 cm页码,16/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4.3 田间性能试验 确

22、定中耕追肥机的作业质量时,在田间试验中应考虑以下因素的影响: a.土壤类型、湿度、坚实度、杂草情况、地表坡度; b.工作速度、耕深; c.护苗带宽度。 4.3.1*中耕深度、中耕前后地表和沟底不平整程度,土壤膨松度测定上述各项可同时进行测定,分别计算。记入表19。 测定时,在中耕机全工作幅宽的宽度外插两根支架,架上标尺,用水平仪校正水平。先测定中耕前地面不平整度,再在中耕追肥机通过后,测定耕后地面不平整度及扒开松土后的沟底不平整度。纵向断面只测定耕前地面与耕后沟底的断面(长度为2m),记入表19。 注:按15的比例绘出耕前、耕后及沟底断面曲线图。该断面图也可用断面测绘仪或计算机绘制,用PC15

23、00机绘图的程序见附录C。 土壤膨松度按式(2)计算,结果记入表19。 表 19 中耕深度、土壤膨松度、地面沟低不平整程度测定表 备注 D( As A)/ A100(2) 式中: D土壤膨松度,;As中耕后土垄断面面积,cm2;A中耕前断面面积,cm2。机具名称、型号: 作业速度: km/h试验地点: 轮子下陷深度:cm 动力型号: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土壤部件安装深度: cm cm行 测 最 大 中 中耕深 度稳定性中耕深度 一致性土壤仿形能力备注变 标变纵向断面 横向断面页码,17/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

24、900R.htm测定人:4.3.2 最大中耕深度的适应性测定 将工作部件调至最大耕深位置,全工作幅内的各行间间隔不小于5m,随机测定五点耕深,求平均值。考核动力在正常工作情况下,机具所达到的最大耕深,记入表20。 表 20 最大中耕、施肥深度测定表 测定人: 4.3.3 碎土质量测定 程定 点耕 深 度 范 围平 均标 准 差异 系 数 平 均准差异系数膨松度耕前地面耕后地面沟底耕 前 地 面 耕 后 地 面 沟底纵横断面图附表后标准差机具名称、型号: 轮子下陷深度: cm 试 验 地 点: 作业速度: km/h土壤部件形式: kg/cm2土壤表层内清洁程度:动力种类型号: 试验日期:年 月

25、日工作部件调节深度: cm cm行程行次 测点深度 稳定性变异程度1 2 3 4 5 平均 标准差变异系数,123. . . . . . .总 计页码,18/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 中耕后在任一行间的宽度内,取0.25m2,深为中耕深度,将耕松的土块按直径(量土块长度)分为25mm以下及2550mm,50100mm,100150mm及150mm以上五级,分别称得各级土块质量。在往返行程内各测二点,记入表21。 注:小于25mm土块的质量占测区内总碎土质量的百分比, 称为碎土率。 表 21 碎土质

26、量测定表 测定人: 4.3.4 除草率测定 在原中耕前进行杂草情况检查处(见3.3.2.3)测定中耕后每平方米内的除草率,记入表9。 4.3.5 作物损伤率测定 在作物生长调查点内(见3.3.2.4)进行。在测定的长度内调查伤苗、埋苗等株数的机具名称、型号:试 验 地 点: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测定点 耕 后 碎 土 ,mm 碎土率, 25 2550 50100 100150 150 质量 质量 质量质量质量 平均c( Qz Hz)/ Qz100(3) 式中: c除草率,;Qz耕前草株数;Hz耕后草株数。页码,19/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

27、rootdatagbdD947900R.htm占总株数的百分比, 并说明其原因,往返行程各测二点,记入表12。 4.3.6 开沟培土器作业质量测定 可参照4.3.1条中耕工作部件的测定方法进行,记入表22。并将开沟培土前后断面图附于表后。 4.3.6.1*各行开沟深度稳定性及各行开沟深度一致性测定在一般开沟深度下测定,深度稳定性由纵向断面图上测得,各行开沟一致性由横向断面图上测得。在测定横向断面时,先测沟底上回落土表面的断面,再去掉回落土,测沟底断面,从图上测出各行沟底座土一致性, 并在纵向断面上测出各行沟底座土稳定性。 4.3.6.2*培土与作物茎基部密接程度测定根据不同行距的要求,在最大深

28、度及一般深度下测定。可由横向断面图上测得,记入表22。 4.3.6.3 开沟培土断面测定 根据不同行距的要求,在最大深度及一般深度下测定,从横向断面图上测出沟的底宽、上宽、边坡角、深度及培土高度,沟底座土及沟壁浮土厚度等数据。记入表22。 表 22 开沟培土器作业质量测定表 S( Ms/Mz)100(4)式中: S作物损伤率;Mz测定长度内总苗数;Ms测定长度内伤苗、埋苗总株数。机具名称、型号: 作业速度: km/h 行距: cm 试验地点:作物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cm 行 程测 定 点行 次安 装 深 度调 节 宽 度 度开沟培土断面培土高度与作物茎密度接程度开沟深度 稳定性 (纵

29、向) 开沟程度一致性 (横向)沟底座土沟壁浮土平均厚度底 宽上 宽开 沟 深边 坡 角稳定性 一致性平均标 准 差 变 异 系 数 平 均 标准差变异系数平均标准差变异系数平均标准差变异系数页码,20/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测定人: 4.3.7 施肥深度适应性测定 同4.3.2条。 4.3.8 施肥量准确度测定 施肥前后需将箱内化肥称重。根据施肥公顷数计算实际公顷施肥量,记入表23。 表 23 田间施肥量准确度测定记录表 平均Zf( fs/fy)100(5) 式中: Zf施肥量准确度;fs实际施

30、肥量,kg/ha。fy预计施肥量(已计滑移率),kg/ha。机具名称、型号: 作业速度: km/h试验地点: 排肥口开度:肥料名称: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行次 测定长度 m 实际施肥量 kg/ha 预计施肥量 kg/ha 施肥量准确度 123 . . . . .页码,21/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4.3.9*地轮滑移率及下陷深度测定滑移率可采用定圈数测距离的方法测定。测定长度不少于20m,往返行程各测两次。并同时测定地轮、仿形轮的下陷深度不少于10点。记入表24。 注:刚性轮子测量轮子的最外缘,

31、轮缘外凸出物不计;胶轮测量轮胎承载后的静半径,花纹不计。 表 24 地轮滑移率及下陷深度测定表 测定人:4.3.10 中耕追肥机的牵引阻力及所需功率测定 根据工作部件种类,分别对中耕锄铲、施肥开沟器、培土器等土壤工作部件在进行作业时的牵引阻力(或比阻)及功率的测定。试验应在最大耕深(根据农业技术要求)及一般耕深二种情况下进行,记入表25。 . . .平均 ( L Dn)/ L100(6) 式中: 滑移率;L 轮子转动的实际距离,m;D 轮子直径,m;n 轮子转数,r/min。机具名称、型号:土壤坚实度:kgf/cm2试验地点: 动力种类及型号:松土层深度:cm 地轮、仿形轮型式:作业速度: k

32、m/h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次 数左 轮 或 右 轮轮 子 直 径 cm测 定 转 数理进 论距 前离 m实进 际距 前离 m滑 移 率 轮子下陷深度,cm拖拉机 中耕机 仿形机构左 右 左 右 1 2 3 4 平均 页码,22/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4.3.10.1 中耕追肥机滚动阻力测定 将土壤工作部件提起,整机置于工作状态(地轮、仿形轮与地面接触),在相同的作业速度测定。 4.3.10.2 中耕追肥机工作阻力测定 a.中耕追肥机作业时全部土壤工作部件入土工作的牵引阻力; b.工作部件工作

33、阻力:中耕追肥机工作阻力减去中耕追肥机滚动阻力; c.单组锄铲或单个施肥开沟器、培土器的牵引阻力。 4.3.10.3 中耕追肥机安装锄铲时的工作比阻 工作比阻按式(7)计算: 4.3.10.4 中耕追肥机所需功率测定 用各种工作部件或复式作业时,在最大和一般深度及适宜于中耕追肥作业的速度下进行。 4.3.10.5 中耕追肥机的额定牵引力利用率及额定功率利用率: K Pg/Ah(7) 式中: K中耕锄铲工作比阻,N/cm2;Pg中耕追肥机工作阻力,N;Ah各组锄铲中耕深度和宽度的断面面积之和,cm2。M pv/1000(8) 式中: M所消耗牵引功率,kW;p 机具在某工作档位牵引阻力,N;v

34、行进速度,m/s。p1( p/P1)100(9) N1 Nx/Nq)100(10) Nz Nj/Nq)100(11) 式中: p1牵引力利用率,;py有效牵引力,kN;N1牵引功率利用率,;Nx机具所消耗的牵引功率,kW;Nq牵引功率,kW;页码,23/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表 25 牵引阻力及功率测定表 测定人: 4.3.11 作业速度测定 在各项作业时,测量拖拉机实际的行进速度(m/s)。在中耕追肥机试验地段50100m距离内进行测定。 5 生产试验 生产试验的目的主要是使机具通过大面积生产

35、试验,考核其使用可靠性、耐久性、地区适应性及使用经济性指标。生产试验面积每米幅宽不少于35ha,应在作物不同生育时期进行。 5.1 试验样机 生产试验的样机必须技术状态良好,若发现问题应做记录。 5.2 使用经济性指标测定 每种作业查定应不少于连续三个班次,每班次工作不少于6h。 测定各项时间消耗,计算机具使用经济性指标,记入表26、27。 表 26 生产试验记录表 Nz总功率利用率,;Nj机具所消耗总功率,kW。机具名称、型号: 土壤湿度: 肥箱充满程度:试 验 地 点:土壤坚实度:kg/cm2行距: cm 测力仪类型: 地轮下陷深度:cm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工 作 部 件测 定 点作

36、业 速 度 km/h耕作深度耕 作 宽 度 断面面积cm2滚动阻力工作阻力每部组件工阻作力单部台件工阻作力工 作 比 阻 N/cm2功 率 kW牵利引用力率功用率利率cm N 平均 页码,24/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 机具名称、型号: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试 验 地 点:1. 机组组成:(1)拖拉机型号(配套动力) (2)工作幅宽 m (3)工作行数 2. 试验场地:(1)面积 长宽 ha (2)地势地形及坡度(3)土壤类型 (4)土壤含水率 (5)土壤坚实度 kg/cm23. 作物情况(1)

37、作物种类 (2)作物生长高度 cm(3)作物伸展宽度 cm (4)作物行距 cm 4. 肥料种类及特性:5. 试验时气象情况: 6. 工作情况:(1)作业速度 km/h (2)单程长度的行进时间 h (3)作业(种类、内容) (4)工作深度 cm(5)地头回转业宽度7. 时间利用情况 工 作 开 始 时 间工 作 结 束工 作 总 延 续 时 间各项消耗时间工 作回 转空 行停歇总 时 间调保整养故排障除动力工 艺服 务辅 助工 作组不 织善违动 反纪 劳律自影然响其 他总 计 占总时间 页码,25/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

38、bdD947900R.htm8.机组生产率: 定额: ha/班次 ha/h 实际: ha/班次 ha/h 9.耗油量: 定额: kg/ha 实际: kg/ha 10.作业质量 11.附记 记录人:表 27 每班生产试验记录汇总表 机具名称、型号: 作业内容:配套动力: 天气、气温:作业地点: 试验日期: 年 月 日 项 目本班 累计 故障部件损坏情 况及原因分析作业量,ha/h能源消耗 kg主能源副能源时间消耗 h.min 作业时间班次时间总延时间生产率ha/h 作业小时生产率班次小时生产率工时生产率页码,26/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

39、tdatagbdD947900R.htm5.2.1 生产率 5.2.1.1 作业总延续小时生产率 5.2.1.2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 5.2.2*时间利用率5.2.3 使用可靠性 5.2.4 调整、保养方便性 机具故障排除时间h 动力部分故障排除时间调整保养时间当班机手: 记录人:Ez Qb/ Tz(12) 式中: Ez作业总延续小时生产率,ha/h;Qb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作业量,ha;Tz生产考核期间的班次作业时间,h。Ec Qcb/ Tc(13) 式中: Ec纯工作小时生产率,ha/h;Qcb生产查定的班次作业量,ha;Tc生产查定班次纯工作时间,h。K1( Tc/ Ty)100(14)

40、式中: K1时间利用率,;Ty每班总延续时间,h。K Tz/( Tg Tz)100(15) 式中: K使用可靠性,;Tg机具在生产考核期间每班次的故障排除时间,h。页码,27/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5.2.5*工艺服务系数指停机加肥料时间等。 5.2.6 燃油消耗量 以上各项计算结果记入表28、表29。 对采用合金化钢板等耐腐蚀材料的零部件的加工部位(如打孔、冷弯、焊接、涂漆等)应仔细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须详细记录。 表 28 生产查定结果汇总表 Ktb Tz/( Tz Ttb)100(16)

41、 式中: Ktb生产考核期间的调整保养方便性,;Ttb生产考核期间机具每次的调整保养时间,h。y Tc/( Tc TW)100(17) 式中: y工艺服务系数,;Tw工艺服务时间,h。Gn Gnz/ Qcb(18)式中: Gn单位作业量的燃油消耗量,kg/ha。Gnz生产查定班次的主燃油消耗量,kg。机具名称、型号: 作业地点:配 套 动 力: 作业内容:作 业 条 件: 查定日期: 年 月 日班次 项目 1 2 3 4 5 平均总延续时间h(min、s) 班 次 时 间工作时间 纯工作时间 地头转弯空行时间 工艺服务时间 非工作时间调整保养时间 机具故障时间 1km以内空行或同一场地转移时间

42、非 班 次 1km以上空行转移时间 配套动力调整保养和故障时间 自然条件造成停机时间 页码,28/40GB 947988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dD947900R.htm 查定人: 整理人: 表 29 生产试验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 机具名称、型号: 汇总日期: 年 月 日 整理人:6 编写试验报告(见表30、31) 试验报告内容: 6.1 试验任务的由来和目的(包括试验样机型号、研制单位、试验时间等)。 6.2 试验地区的农业技术要求和试验条件。 时 间组织不善停机时间 其他原因造成的停机时间 作业量,ha 纯工作小时生产率,ha/h 作业小时生产率,ha/h 班次小时生产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