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7770-1999 集装箱 空 陆 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

上传人:confusegate185 文档编号:244716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40 大小:89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7770-1999 集装箱 空 陆 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GB T 17770-1999 集装箱 空 陆 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GB T 17770-1999 集装箱 空 陆 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GB T 17770-1999 集装箱 空 陆 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GB T 17770-1999 集装箱 空 陆 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GB/T 17770-1999 前言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lSO8323,19850 GB/T 17770-1999 5. 1.4.3 跨接与坡顶当集装箱沿着滚棒传输系统运动时,应能够通过一个坡顶或跨接点而不出现永久性变形或损坏(见6. 12 试验11)。5. 1.4.4 箱顶强度(步道载荷)集装箱箱顶应在600mmX300 mm(24 inX12 i川的面积上能承受不小于300kg(660 lb)的垂直向下施加的均布载荷(见6.8.2一一试验7.1)。5. 1.4. 5 甲板固缚由于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在船舶运输过程中仅放置在甲板下面(见上述的两种位置),因此,对甲板回缚不作具体规定

2、。5. 1.4. 6 在滚道输送装置上底板的限动在滚道输送装置上的地面运输限动装置,不安装转动锁销接头,应提供如图7中所示的限动凹糟。每一个向外的凹槽(或锁块)的内表面应能够横向限动最大总质量(R.)的33%。集装箱底部同边横梁上的归槽部位应能承受相当于最大总质量凡的20%的向上的栓固力(见6.13 试验12)。5.1.4.7 抓槽不设置供抓臂或类似设备搬运集装箱的设施囚5. 1.4.8 用车辆或类似装置进行装载集装箱底板应能承受机动车辆或类似装置在其底板上装载时施加的集中动载荷(见6.9 试验8)。5.2 飞机限动载荷5.2.1 极限载荷空运集装箱不同于它们的地面相似物,空运集装箱作为飞机限

3、动系统的一个整体部分,因此,按飞机适航审定要求,空运型集装箱受到额外的设计复杂性条件限制。由于这一原因,本标准规定了在其他国家标准中通常不包括的设计参数。当集装箱在符合5.4. 6的滚道系统上支承,底板的限动符合5.2. 2和5.2. 3的要求,同时货物重心应在4.5规定的范围内时,集装箱的设计应能承受GB/T15140(见本标准附录B4)中给出的极限载荷。在这些载荷下,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到箱内货物装卸的永久性变形。5.2: 2 底板限动载荷在集装箱底板上施加侧向载荷。如图4所示,应通过角件施加向上、向前和向后的载荷,并且按图2和图3所示连接件插人限动凹槽。设计应允许向前和向后载荷施加在下述数

4、量的载荷承载凹槽上。1A型(40ft)集装箱:11个凹槽1B型(30ft)集装箱:8个凹槽一一-lC型(20ft)集装箱:5个凹槽10型00ft)集装箱:2个凹槽每A个凹槽应能承受向前和向后的极限载荷是8340daN08 750 lb)。如图4所示,通过限动门问传递作用在接合面上。对于向前和向后的载荷,无论集装箱的单侧或双侧的凹槽都可以承受此载荷。集装箱设计应由相等分布在箱每边上的凹槽总数的50%-60%来施加限动的垂直载荷。向上载荷应由如图4中所示的插入侧边限动凹槽的最低数量的连接件施加(见6.6. 3 , 6. 6. 4 , 6. 7. 3 , 6. 7. 4. 6.8.3和6.8.4)。

5、5.2.3 底板限动载荷1D型集装箱除5.2.2规定的要求外,当使用图5中设置的并用图6中所示的外形的连接件来限动10型集装箱向前、向后和垂直向上的极限载荷时,应设计端部限动凹槽。集装箱尺寸和位置在图7中示出35.3 集装箱的总装131 GB/T 17770-1999 5. 3. 1 箱体结构应坚固并具有水密性。5.3.2 如果箱门封闭不能完全满足通风要求,在集装箱每3m (10 ft)的长度上应提供最少为77.4cm02 in勺的通风口面积。货物移动时应适当地保护每个通风口,以保证集装箱在飞机快速减压期间,能保持所要求的通风口面积。5.3.3 在集装箱箱体应设置符合GB/T1835(见本标准

6、的附录B幻的四个顶角件。顶角件的上表面至少要凸出集装箱箱顶6mm(l/4i川。箱底的四个角应装有符合图10要求的角件。角件主孔中心线间距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GB/T1413(见本标准的附录Bl)。5. 4 集装箱底板5. 4. 1 集装箱应有平坦的底部,在底部下面应无凸出部分。各侧梁和底角件的下表面应与箱体底丽齐1 (见图9)。5.4.2 沿集装箱的长度方向,底部表面应平直,波峰与波峰的最小间距915mm(36 in)内允许波纹度系数在3mm(O. 125 in)以内。5.4.3 在箱底的边梁处应按图2和图3的要求设计限动凹槽。设置的端凹槽应符合图7的要求。在底边梁上各凹槽之间的接触面应平坦和连

7、续,以便向机舱内自动飞机固定锁装置提供合适的接口。图3和图7所示为箱底边梁处的示意图。5.4.4 在箱内应设固货件用以加固,固货件沿箱底的周边设置,其中心线的距离为600mm(24 in),但在门槛处不设固货件,这些固货件必须是D型环状或同等物。每个固货件应能承受来自任何方向上的力,力值为1776 daN(4 000 lb)。5.4.5 lA和lB型集装箱要适应飞机的结构形式,其底部载荷在达到表2所列的额定装载量时,且侧壁未经限动情况下,箱体的自由变形范围为土9.5mm(土3/8in)。沿箱底长度方向(即向前与向后的方向)底部刚度最大值为339075N. m2/m(3XI0lbf. in2/i

8、n)或824000 Pa/25. 4 mm 0 注2这些lA和lB集装箱的要求与现行飞机有关,而对未来的飞机可以改进。5.4.6 集装箱装载到最大额定总质量在下述输送系统上作业时,为了支撑和便于移动应提供箱底板。一-在由四条滚道组成的1930mm输送系统上,从滚道中心点测量,每条滚道间距相等。每条滚道由直径38mm(. 5 in)、长度76mm(3 in)的平行滚棒组成,滚棒间隔254mm(10 in)。同时,滚棒端部倒角半径为1.5mm(O. 06 i旧,集装箱垂直于滚棒中心线移动。滚珠直径25.4mm(1 in)的万向滚轮,有51mm(2 in)的接触长度,设置在305mm X 305 m

9、m (12 in X 12 in)网状传输系统上。集装箱在其上面可全方位移动。滚珠直径为25.4mm(l in)滚珠传输装置,设置在127mmX127 mm(5 inX5 in)网状传输系统上。集装箱在其上面可全方位移动(见6.9. 2 试验8.2)。5.4.7 底板设计应允许在地面装卸时,其底部受力后产生的变形最既不能超过转接器的板厚也不能超过格栅内放在其下面的水/陆通用集装箱上角件凸出部分的尺寸,在设计时,该尺寸为19mm (0.75 in)。因此,无论在动态条件下或静态相等的情况下,底板任何部位的变形量应不大于19mm(O. 75 in) (见6.2一一试验1)。5.5 隔板和箱门5.5

10、.1 集装箱中的任何隔板,如果不牢固,可能有危险。因此,应为隔板提供可靠的安全系统,可以给出些指示,指示隔板固定在合适的位置。特别是当集装箱由底角件单独支撑或在ISO4116所述的最低限度的传输系统上时,箱门在打开和关闭位置应当可以安全地固定。5.5.2 箱门的下部边缘和它的连接金属件不应侵占如困7所示的强制性限动凹槽区域。5. 5. 3 当集装箱在门开度的宽度上,高低差达到12.7mm(O. 5 in)的不平表面上时,其设计应确保箱n快卸锁的打开和锁闭。432 GB/T 17770 -1999 5.5.4 安全装置应做成机械装置,以便指示门能可靠地锁闭。5. 5. 5 应特别注意防止水通过门

11、与箱体交接面渗入集装箱内(见6.11 试验10)。5.5.6 为了有助于人工移动集装箱,在10型集装箱门上应安装把手、皮带或手柄。这些装置应能承受任何方向上的450daN (1 000 lb)的拉力。为了便于戴手套抓握,应提供一个等于152mm(6 in)宽、76 mm(3 in)深的区域,以便握持。5.6 可择性设施5. 6. 1 叉槽5. 6. 1. 1 作为可择性设施.为满足1C和1D型空箱和重箱作业可设置叉槽。其尺寸应符合图8规定的要求。叉槽应完全贯通整个集装箱的箱底结构,以便叉车从任意边又入(见6.10-试验9)。叉槽设计应考虑货叉,而且不应超过集装箱的整个宽度。叉臂倾斜100,提起

12、并承受相当于.25R 的力是由槽顶支承货叉的,每个货叉宽度既不大于200mm(8 in)长度也不小于1828 mm(72 in)。在选择凹槽固和通孔所使用的材料时,应考虑到实际上货又是钢板的,货叉进入叉槽的角度公差为士了。5.6.2 供货物在箱内悬挂的装置是可择性设施。挂载及其移动轨迹对箱体的设计和试验可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这种部件的标准和要求要进行进一步研究和确定。6 试验6. 1 概述集装箱除符合第5章所规定的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6.2至6.13规定的各项试验。建议水密性试验(试验10)在最后进行。除非另有规定,全部试验过程中均使用设计载荷,当要求证实分析数据时,根据需要可以在极限载

13、荷条件下重复试验。凡做过这类试验的集装箱应在结构和设计参数完全恢复之后才能使用。在未对试验作具体规定时,可以通过计算或试验来验证第5章中规定的设计要求。6. 1. 1 符号R,表示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的最大总质量见表20)。而符号P表示试验中集装箱的最大装载,即P是从最大总质量中减去空箱质量T之后的质量R.=P+T P = R.一T符号R.表示陆/水(联运)用集装箱假设的最大总质量(见表2b)。6.1.2 除另有规定外,在箱内的试验载荷应均匀分布。试验5.2 (见图11川、5.3 (见图11川、6.2 (见图11c)、6.3 (见图11c)、7.2 (见图11c)、7.3 (见图11d

14、)、8.2 (见图11d)和11(见图11e)应考虑4.5中规定的重心的最大偏移。6.1.3 本标准所叙述的试验设备和试验方法并不意味着是唯的。因此为了得到所需的试验结果.可以采用其他替代的等效方法。6. 1.4 当在飞机系统上进行限动或运动时,试验系统应符合5.4.60集装箱沿着输送装置导向并可靠地在快卸锁位置上锁住,应提供合适的快卸锁和导轨。试验系统应有足够长度,以允许受验的最长的集装箱能够重复传输试验。6. 1. 5 在图11allf(试验112)示意图中显示了对6m(20 ft)集装箱施加的试验载荷反作用力(图示大约按比例绘制)。如果有限动装置的几何布局变化和试验方法变化,则在简图下面

15、的适当位置陈述。6.2 试验1堆码6.2.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一个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具有在地面能支撑两个满载的同样尺寸的陆运集装箱堆码的承载(2R.)能力。该项试验同样验证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放在货舱格栅中承受叠加个满载的相同长度的集装箱(R.)的能力。33 GB/T 177701999 6. 2. 2 方法受验的集装箱应放在四个水平的支座t。各支座均位于每个底角件下面,与角件或角结构对准,其尺寸亦与之相同。箱内装人均布载荷,箱体自重与试验载荷的总和,相当于1.8R。试验中施加的均布载荷为1.8R-T,受验的集装箱同时垂直施力到四个顶角件上,整个试验过程中集装箱应保持水平状态

16、。试验力应直接作用于角件或厚度不小于25.4mm(l in)的与角件面积同样的垫块上。每个垫块应向同一方向偏置,偏置量横向25.4mm(l in),纵向38mmCl. 5 in)。施加于每个角件上的试验载荷值应按表4确定。表4角件试验载荷每个角上的试验载荷箱型代号daN lb lA 16169 36 350 lB 13 678 30750 1C 11 187 25 150 1D 6205 13950 1)当集装箱放下时,试验载荷值要考虑到起吊装置5000 kg(lI OOOlb)的自重。6.2.3 要求整个试验过程中,底板的最大向下挠度应不得超过19mmCO. 75 in)。试验后,集装箱不应

17、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有关的作业要求。6.3 试验2一一由顶角件起吊6. 3. 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用吊具通过集装箱的四个顶角件起吊时的箱体承受能力。6. 3. 2 方法往箱内装人均布载荷,其值为集装箱自重加试验载荷之和为21丸,平稳地由四个顶角件吊起,不发生明显的加速或减速作用,试验载荷为2R.T,在起吊时,箱体的任何部分均不得触及地面。对lA、lB和lC型集装箱的起吊力是竖直的,对1D型集装箱用吊索起吊,每股吊索与水平面呈60夹角。起吊后,至少保持5min,然后降至地面。6.3.3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任何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应满足与装

18、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4 试验3一一一由底角件起吊6.4.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集装箱在由四个底角件起吊的能力,吊具与底角件承接并与箱顶上方居中的一根横担梁连接。6.4.2 方法在箱内装人均布载荷,其自重和试验装载之和等于2儿,然后平稳地从四个底角件侧孔起吊,避免产生明显的加速或减速作用,试验载荷为2R.一T。起吊力施加应选用如下角度2lA型集装箱与水平面成30。夹角;:4 1型集装箱与水平面成37。夹角$lC型集装箱与水平面成45夹角$)型集装箱与水平面成60。夹角。GB/T 17770一-1999在任何情况中,起吊力的作用线和角件外侧面的问距不应大于38mm(. 5 in)。起吊装置

19、应仅与四个底角件承接。集装箱应悬吊5min 然后降至地面。6.4.3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 5 试验一纵向栓固6. 5. 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集装箱在铁路上行车的动载情况下,亦即在相当于2R,加速作用时,承受外部纵向栓固作用的能力。6.5.2 方法集装箱的载荷均匀分布于底板上,其自重和试验载荷之和等于扎,通过集装箱一端的两个底角件底孔将其栓固在刚性固件上。为了试验均匀载荷应确定为R.-Tc试验施力值为2R.的水平力,通过另一喝底角件的底孔施加于箱体上。首先朝着固定件,然后再反向施加。6. 5. 3 要求试验时,箱子由

20、底角件支承,在箱内施以向下相当于R.的载荷,在水平方向的载荷撤掉以后,检查箱门和门问的操作是否自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 6 试验5端壁/端门强度6.6.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箱体由底角件或有关飞机限动系统栓固时集装箱的端璧初箱门所应能承受陆运和空运期间可能遭受到的纵向惯性力。6.6.2 试验5.1 陆/水(联运方式6. 6. 2. 1 方法集装箱通过四个底角件的底孔栓国将0.4CR.-T)的试验载荷按水平方向作用于集装箱的一端。除非端壁是相同的,否则,应在集装箱的相对端壁上重复该项试验。6.6.2.2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

21、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6.3 试验5.2一一空运方式6.6.3.1 方法集装箱应固定到飞机限动系统或相应系统上。按5.2. 2指出数量的快卸锁销捕人集装箱的一侧,并采用适当的方法调整锁销,以保证和侧边锁销插座凹槽的端面接触。此时,施于箱端的水平试验载荷R,-T,同时将R.-T的试验载荷竖向施加于箱体表面上。除非端壁是相同的,否则,应在集装箱的相对端面上重复此项试验。6. 6. 3. 2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435 GB/T 17770-1999 6.6.4 试验5

22、.3 空运方式,仅对10型集装箱的端壁进行6.6.4.1 方法将集装箱固定到飞机限动系统或相应的系统上,仅在前部和后部端凹槽按照图5和图6使用限动装置进行加固。按水平方向往箱体一端施加R,-T的试验载荷,同时,还应竖向施加相当于凡-T试验载荷于集装箱箱底。除非端壁是相同的,否则,应在集装箱的相对端壁上重复此项试验。6.6.4.2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 7 试验6侧壁强度6.7.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箱体由底角件或有关飞机限动系统固定的集装箱侧壁承受得住陆运和空运期间可能遭到的最大横向惯性力的能力。6.7.2 试验6.1

23、一一陆/水(联运方式6.7.2.1 方法集装箱通过由四个底角件的底孔栓团将O.6(R,-T)的试验载荷按水平方向作用于集装箱的侧壁上。除非侧壁是相同的,否则应在相对的侧壁上重复此项试验。6. 7. 2. 2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7.3 试验6.2一一一空运方式6. 7. 3. 1 方法应把集装箱固定到飞机限动系统或相应的系统上。按5.2. 2指出数量的快卸锁销应在集装箱两边等距地插入侧边凹槽,并用适当的方法调整快卸锁销,以保证垂直限动。将R,-T的试验载荷,沿水平方向施加到箱体的一侧。同时,将儿一T的试验载荷竖向施加

24、到集装箱箱底表面上。除非侧壁是相同的,否则,应在相对的侧壁上重复此项试验。6.7.3. 2 要求试验过程中,集装箱箱顶相对于集装箱底板的最大允许变形不应超过38mm(l. 5 in)。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7.4 试验6.3空运方式,仅对10型集装箱6. 7. 4. 1 方法应把集装箱固定到飞机限动系统或相应的系统上。仅在前部和后部端凹槽按照图5和图6使用限动装置进行加固。按水平方向往箱体的一端施加R,-T的试验载荷,同时,还坚向施加相当于R,-T的试验载荷于集装箱箱底表面上。除非侧壁相同,否则,应在集装箱的相对侧壁上重复

25、此项试验。6.7.4.2 要求试验过程中,集装箱箱顶相对集装箱底板的最大允许横向偏移不应超过38mm(l. 5 i川。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436 6.8 试验7一一籍顶强度6.8.1 目的GB/T 17770-1999 本试验是验证集装箱箱顶部承受其上作业人员所造成的载荷和空运过程中所产生最大工作载荷的能力。6. 8. 2 试验7.1一一陆/水(联运)方式6. 8. 2. 1 方法将300daN的载荷均匀分布竖向作用于箱板顶最薄弱处的600mm X 300 mm (24 in X 12 in)的面积上进行试验。6.8.2.2

26、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8.3 试验7.2一一空运方式6.8. 3. 1 方法将集装箱固定到飞机限动系统或相应的系统上。将R,-T的试验载荷朝上作用于箱驭。限动快卸锁销的总数如表5中给出的,快卸锁销应在箱两边之间相等分布并且沿着集装箱两侧等距分布。表5限动快卸锁销的总数空/陆联运)集装箱箱型代码限动快卸锁销的总数1A 24 1日18 1C 12 1D 6 L 6.8. 3. 2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8.4 试验7.3一一空运方式,仅对1D型集装

27、箱6.8.4.1 方法将集装箱固定到飞机限动系统或相应的系统上。仅在前部和后部端凹槽按照图5和图6使用限动装置进行加圆。将R.丁的试验载荷朝上作用于箱顶。6.8. 4.2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9 试验8一一箱底强度6. 9. 1 试验8.1一一陆/水(联运)方式(反复装载)6.9.1.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集装箱箱底在装卸作业过程中承受机动叉车和类似装置往复施加的集中载荷的能力。6.9.1.2 方法使用一辆轮胎式车辆进行试验。轴载为5460kg02 000 lb),每轮为2730kg(6 000 lb).试验车的行动轨

28、迹要遍及箱底的每个部位,每个车轮的接触面在185mm (7 y. in)(与轮轴平行)X 100 mm (4 in),所形成的矩形范围内的实际接触面积不得超过142cm(22in),轮胎宽度为180mm(71时,轮1) 5 460 kg和2730 kg是符合CSC(国际靠装箱安全条约UN/IMOJ箱底强度试验值的要求。437 GB/T 17770-1999 距为760mm(30 in)。试验车应在整个底板面上移动,往返一百次。试验时,集装箱的四个底角件放置在四个同一水平面的支座上,箱底结构允许自由变形。按照ISO4116的规定,将集装箱支承在单向和多向传输装置上,然后重复上述步骤。6.9.1.

29、3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9.2 试验8.2 空运方式(往返加载)6.9.2.1 目的该项试验以验证集装箱承受得住沿着飞机和地面传输系统运动的往返载荷的能力。6.9.2.2 方法按R.-T的试验载荷装载的集装箱应放在5.4. 6所述的一半液棒和一半万向滚轮(但不是滚珠装置)的系统上。系统部件的最大垂直位移应当小于0.76mm(O. 03 in)。试验时,集装箱应沿着系统移动不小于集装箱长度的距离,并返回起始位置。这种横向移动的平均速度不低于18.3m/min(60 ft/min)的平均速度,往复100次。在规定移动速度断

30、续时,应定时测定其牵引力。6. 9. 2.3 要求试验中,牵引杆最大拉力应不得超过在试验速度时最大总质量的3%或在中断时不超过最大总质量的5%。从第一个循环到最后一个循环,牵引杆拉力的变化应不超过最大总质量的0.5%.装载到最大总质量的集装箱在传输系统上,操作箱门打开和关闭,进行三次循环。门打开和关闭应灵活,并且门锁应能很容易地插入和拨出。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变形或异常,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10 试验9一一叉举(在作业叉槽时)6.10.1 日的当设有叉槽时,对lC和10型集装箱应进行本项试验。6.10.2 方法试验载荷应均匀分布于集装箱的底板上,使箱体自

31、身和试验载荷之和达到1.25儿,由两根模拟叉支承箱体,货叉宽度为200mm(8 in),从集装箱侧边的外表面量起,伸入叉槽的长度为1828 mm士3 mm(72 in士0.125in)。货叉应与叉槽对准。将集装箱叉起5min,然后降至地面。6.10.3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11 试验10水密性6. 11. 1 方法用12.5mm(O. 5 in)内径的喷嘴将水喷到箱体的各个表面接合部和接缝处,啧嘴导人侧的压头为100 kPaC相当于10m (33 ft)水柱的压力J.喷嘴应距集装箱1.5m(5f仆的距离,喷嘴移动速度

32、为100 mm/s(4 in/s)。允许使用若干个喷嘴同时射水,但每个接合画和焊缝所承受的水压不少于单喷嘴的压力。6. 11. 2 要求试验后,无渗漏现象。6.12 试验11滚道支承传送6. 12. 1 日的本试验是验证当水平的传输设备表面不在同一平面上时.集装箱从一种装卸设备到另一种装卸设43H GB/T 17770-1999 备移动的能力。在集装箱平衡在较高平面的一端的点上时,整个载荷由一行滚棒支撑。6.12.2 方法受验箱装载到R,-T.其重心在4.5所述的最大极限处,应沿着符合ISO4116最低要求的滚棒系统移动,并使集装箱跨越通过与另一个类似滚棒系统相接的阶梯接合处,接合处的高度差不

33、小于150 mm(6 in)。集装箱暂时停滞在较高工作台边缘上的平衡点上(简支处).最少保持5s。然后再使集装箱的后端从较高的工作台座上过渡到较低的滚捧台座上。6.12.3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6.13 试验12一车辆辘道上的栓国6.13.1 目的本试验是验证地面运输时,快卸锁插入集装箱凹槽内限动时,集装箱在装有滚捧系统的地面输送装置上传动的能力。6. 13. 2 方法应用快卸锁销把集装箱固定到符合图6的刚性支座上,如图7所示采用前部和后部地面运输端凹槽限动。快卸锁销应用适当的方法调整,以保证限动并与每个外部凹槽的内表面

34、晴合。将相当于0.33R目的水平力通过一个向凹槽的内表面葫向箱体施力,同时,相当于O.20R.向上的试验力施加于与之相应的凹槽的边梁上。试验载荷应施加到集装箱的两端的相应位置。除非凹槽和底板四边相同,否则,应对相对的凹槽重复进行该试验。6. 13. 3 要求试验后,集装箱不应出现影响使用的永久性变形或异状,并且应满足与装卸、固定和互换作业的要求。、139 GB/T 17770-1999 主/陆/水联运飞机符号至少应为高130mm(S in)和*360 mm(14 i旧。堆码符号至少应为高280mm(l1 i川和宽260mm(lO in) 0 图形的比例要适当。大写字母符号至少应为高80mm(3

35、 i旧。标志为黑底e如果集装箱的颜色与符号颜色近似,应选择一块告适底色,最好是自色,作为符号的底板.图1空/陆/水(联运)通用集装箱表示符号410 GB/T 17770-1999 尺寸单位为mm(插号内尺寸单位为in)lC 量箱中蛐蜻1.5(0.06)-X 口口申申咱10 2 99L( 117. 75_g.II7J 国E 国口回E E 口口E 6 058_( 238. 50_g.250) lB 口口口口口口lA 回 国国口一白国己主旦旦12 192_o( 4: 80. OO_g.315 口口E 口口口E E 口国回回口口口口口口E X侧加国槽之间的距离511.20士0.7(20.125士O.0

36、3) 侧壁凹槽位置尺寸单位为mm(括号内尺寸单位为in)图2 / 时35量大/1-中心抽蜡76.2+俨(3+g.o2) 2 438_( 96.0_g,阳)R1. 5(0. 06) ZY咽v圈MrgmHEm币TNah+町khHNU+唱ydT2 0 12.7 f- kZ( O.S+g.125) 问4A-A 441 侧壁凹槽详图3 图GB/T 17770-1999 尺寸单位为mm(括号内尺寸单位为in)白。.。钊白守己巳,。川己的的-ovhn.NH15.2 j运i叫什民13/16 (量大8 , ft H I I AA 2、叩+唱主可川Uittljtfi -FtfM 守JE-t、4.Flit-dy的试

37、验仍可重复用于相对的端壁.试验5.3 端壁/端门强度试验仅适用于1D型空运集装箱向前的运用载荷3 ft)ref R. - T 注1 仅在端凹槽处进行加固a2 R.-T的趋势是非强制性的。3 如果集装箱的两端不相同时,需对另一端重重作R.一T的水平作用力试验。试验5.2 端壁/端门强度试验向前的运用载荷空运方式R. - T T 注1 参阅5.2. 2加固的最低要求。2 箱底板应具有在平横向作用力的能力以防止货物的水平回转回3 儿-T是非强制性的趋势。4 如集装箱的两端不相同时.应对另一端重复作R.一T的水平作用力试验。试验6.1 侧壁强度试验陆/水(联运)型集装箱侧面运用载荷试验Q.6(R.一T

38、)注1 通过底角件底孔作加固。2 如集装箱的两侧壁不同时,应对另侧重复进行Q.6(R.-T)的7 mrrmm m mm m mm m IA 12 192 。40 。2438 。8 。2438 。8 。10 -3/8 5 -3/16 5 -3/16 1B 9 125 。29 11 ), 。2438 。8 。2438 。8 。10 -3/8 5 -3/16 5 -3/16 1C 6 058 -6 19 IO Yz 。2438 。8 。2438 。8 。一1/45 -3/16 一53116 lD 2 991 。9 9% 。2438 。8 。2438 。8 。一53/16 一5-3/16 -5 311

39、6 表B3角件定位线的有关尺寸和公差S(基准)p(基准)K,最大K,最大箱型号盯】口1ft m mm ft m 1A 11 985 39 3Ys 2 259 7 43均III 8918 29 3地2 259 7 431h2 1C 5853 19 2h, 2259 7 431la2 lD 2 787 9 123h2 2259 7 431hz 注应引起制造厂注意的是精确地控制和保持基准尺寸S和P的重要性。和P的公差由GB/T1413和GB/T1835所示的单长和单宽公差控制。图Bl和表B3的符号解释。C,=角件测得尺寸10I.5-.s mm(4-/16 in) C,二角件测得尺寸的i5mm(3%1

40、61n) mm m 盯,m19 3/4 10 16 5/8 10 13 1/2 10 10 3/8 10 D二相对角件吊孔中心或其投影基准点间距离,据以测定Dl,Dz ,D3 ,D4 .D5和D,6个尺飞t,H=集装箱外部高度K、二D,和D,或3和D.之差。即,K,=ID,-D21或K,=ID3-D.1 K,=D,和D,之间的差。因此,K2=ID, -D, I L=集装箱的外部长度p=角件吊孔中心间的宽度5=角件吊孔中心间的长度w=集装箱的外部宽度4!i 6 m 3/8 3/8 3/8 3/8 GB/T 17770-1999 有回角件-长E方向直直方向。:JII:lJ:方向.-阐方E 高l 出

41、:l:; _./ llJ:方向-、在血角件注。沿相应边测量外部长度L.高度H和宽度W.图B1角件示图附录B2(标准的附录顶角件GB/T 1835 (见5.1. 2和5.1.3)B2.1 一般尺寸要求B2. 1. 1 角件的尺寸和公差应符合图B2。每个集装箱应有两个右侧顶角件(观察者面向集装箱的任一端时而定右侧)和两个左侧顶角件,这两个左侧顶角件和右侧顶角件是对称的。图B2所示的角件仅是有债l顶角件的实例。对于左侧顶角件.仅仅是简单的换位。B2.2 详细尺寸规定和制造要求B2. 2. 1 应尽可能地去掉锐角。457 GB/T 17770-1999 B2. 2. 2 凡角件吊孔的内、外边圆角尺寸未

42、作具体规定者,圆角半径为3-?smm(1/8-/16 in)。B2. 2. 3 有两条6mm(l/4 in)半径的外圆角边同一个14.5mm(9/16 in)半径圆角边的接合处,该角应圆顺,但角件外平面应尽量少去掉金属。B2. 2. 4 如角件加了一个自选的内侧壁且按最小尺寸149mm(5 Ya in)制造,则规定的角件水平壁面与该自选的内侧壁的连接处做成不大于5.5mm(7/32 in)的圆角。如果需要较大的圆角,149mm(5Ya in)这个尺寸必须相应地增大BB2.3 强度要求角件设计和制造方法及使用的材料应保证角件符合GB/T3219和GB/T5338规定的运用和试验要求。B2.4 设

43、计要求B2. 4. 1 载荷角件的设计尺寸应按GB/T1835规定的集装箱设计载荷和参数确定。集装箱的角件应能承受按GB/T5338对1AA.1A和1AX型集装箱的要求所计算的载荷。设计载荷的计算详见下列各条款规定。B2.4.1.1 堆码顶角件附加载荷横向偏移25.4mm(l in) , 纵向偏移38mm(l)2 in)J B2.4.1.2起吊顶角件(旋锁、吊钩和吊链)B2. 4. 2 强制性要求角件必备的壁和面:顶角件z顶面外侧壁外端壁B2.5 顶角件的最小承被面积设计载荷680 kN 设计载荷150 kN 当吊具仅通过四个顶角件的顶孔起吊,每个顶角件内腔上部的最小承载面积应为800mm2

44、(1.24 in2)。458 GB!T 17770一1999尺寸单位为mmimgB-8 16(量小2051 ll(矗小)20.5(量大(FT瞩目2,专蝴吾同唰)同H164 A-A 19土1.56. 5+.sX.50 响hmmmZY圃)ER6-l R51+.5 R12515 LP曲白!归自四句+的ahh-R36. 5_; ,走12.5(量大635+i s 51+.5 由+嗣同-f=中二。 了、J可101515 R14. 5+ 1. 5 实线和虚线卜一和襄示角件表团相形状,角件必须依照此线制造.双点划线(-一一-)事示自选角件壁,可据以构成型角件。注459 顶角件尺寸图B2a2 GB/T 1777

45、01999 尺寸单位为m四、白lEmHB B 13/16_m 5/8(量小7/16(量J、)13/16(量大7T圃)咀队的-Y幅高的U喂蝴嘀)叫mHTT喇Eh叫p61%2 (量小3/4土1/16A一A1I4+tfX450 什山时E更N RZ+iJ刊Rl/r64 略目、7咀AH2、叶+唱伺B A卜一一I I I I 、-了Rl/4寸z+i Rl/2(最大.,泞的一:1-气l,.一-G 注实线和虚线(和一表示角件表面和形状,角件必须依照此线制造。双点划线(一一一-)表示自选角件壁.可据以构成箱型角件。顶角件尺寸图B2b4!i () 2 的1标记位置B3. 1. 1 必备标记的位置B3. 1. 2

46、识别标记GB/T 17770-1999 附录B3(标准的附录)标记要求一-GB/T1836 (见5.3.3)必备的标记诸如箱主代号、箱号和核对数字应尽可能按照图B3所规定的位置布置在集装箱上。如在图15规定的地方,集装箱的结构要求没有特殊标明时,必备的标记可竖向排列。B3. 1. 3 自选标记必需的自选标i己如最大总质量和自重应按图15所规定的位置布置在集装箱上。B3. 2 自选标记的位置自选标记应按B3.Z. 1和B3.2.2的规定布置在集装箱上。B3. 2. 1 识别标记如使用国家代号、尺寸和箱型代号等识别标记时,应设置在强制性识别标记的下面。当强制性识别标记是垂宣布置时,国家代码、尺寸和

47、箱型代号应靠近强制性标记布置。B3. 2. 2 其他标记除G/T1836规定的标记外,凡GB/T1836标准中未列的标记布置在集装箱的位置上时,应不得坊碍GB/T1836所规定的标记布置。161 恤462 GB/T 177701999 固vel;a.oo nz8 回 图B3必备标记的位置.刷恻GB/T 17770一1999A-00。MAOO。A-00。uaooooo 事唰圄匾哥剧嗣圃吨以吼嗣回荡282NS回2282NS回皿霄握制ABZU1234圈463 图B3(完)靠装箱型号1A 1B 1C 10 最大品质量且.kg Ib 20412 45 000 15 876 35000 11 340 25

48、000 5 670 12 5口DGB/T 17770一1999附亵B4(标准的附录)极限载荷标准GB/T 15140 (见5.2. 1) 表B4极限载荷标准向前向后侧向d.N Ib d.N Ib daN Ib 300 250 67500 300 250 67 500 300 250 67500 233 530 52500 233 530 52500 233 530 52500 166810 37500 166810 37 500 166810 37500 83400 18 750 83400 18 750 83400 18 750 向上daN Ib 500 420 112 500 389 220 87500 278 010 62500 139010 31 250 注:本表规定的载荷和原文是摘自GBIT15140.公制单位不包括在GB/T15140中.1)与向下载荷组合起时等于向前载荷的2/3.46 向下一一一斗daN Ib 100 085 225 000 778 140 175 000 556 030 125 000 278010 6250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