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22897-2008 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pdf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256908 上传时间:2019-07-13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80.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22897-2008 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GB T 22897-2008 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GB T 22897-2008 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GB T 22897-2008 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GB T 22897-2008 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85010Y 30 蝠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22897-2008纸和纸板 抗透水性的测定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resistance to water penetration20081 230发布(IS0 5633:1983,MOD)2009090 1实施宰瞀鬻紫瓣警雠瞥鐾发布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前 言GBT 22897-2008本标准修改采用ISO 5633:1983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本标准与ISO 5633:1983相比,主要差异如下: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ISO标准引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2、450纸和纸板 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 2008,IS0 186:2002,MOD);一一在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将SO标准引用的国际标准转化为与之相应的国家标准,即GBT 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GBT 10739 2002,eqvIS0 187:1990)。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本标准由全国造纸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制浆造纸研究院、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红、朱洪坤、蒋伟、张晓蓉。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GBT 22897-20081范围本

3、标准规定了纸和纸板抗透水性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利用浆内施胶、表面施胶、涂布、复合防水层或任何其他方法,使之具有防水或抗水性能的纸和纸板。本方法不适用于瓦楞纸板。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450纸和纸板试样的采取及试样纵横向、正反面的测定(GBT 4502008,ISO 186:200Z,MOD)GBT 10739纸、纸板和纸浆试样处理和试验的

4、标准大气条件(GBT】07392002,eqv ISO 187:1990)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抗透水性resistnce to water penetration纸和纸板阻止水从一个表面渗透到另一个表面的性能,以时间表示。4原理对纸和纸板进行恒湿恒温处理后,在标准环境和水压稳定的条件下,测定标准溶液渗透纸和纸板所需的时间。5试剂和仪器51试验溶液含有01曙红染料的蒸馏水溶液。注:水温很重要,应保持在温湿处理的温度范围内(见第8章)。52仪器521抗透水性试验仪5211圆柱形金属杯,内径1128mm土O,2mm,外径约170mm,装有进水阀门和排水阀门。5212金属套环:

5、内径1128mm02mm,外径约170mm,厚约10mm。5213橡皮垫:两个,内径各为1128mm02mm,外径约170mm。5214金属套环固定在金属杯上的方法:将橡皮垫夹于金属套环与金属杯之间,保持密封。5215压力计,可用最高压力为1 000 mm水柱的压力计。522计时器注:52 11-5213规定的尺寸用于图2的仪器,符合图1所示系统的其他类型的仪器也可使用。GBT 22897-2008D一 一刻度尺(每格1。“)j忖台j升降装置槠嚣电j,7萦惭国艇图1可用仪器的原理图图2试验仪器6取样按照GBT 450进行取样。从样品上切取足够的试样,试样表面不应有任何影响试验结果的皱褶、裂口和

6、印痕损伤。GBT 22897-20087试样的制备从每张样品上切取至少两个试样,试样尺寸为175 ram175 mm,分别进行测定。根据所用仪器的规定,也可采用其他尺寸的试样。8温湿处理和试验条件试样应按GBT 10739进行温湿处理,并在此大气条件下进行测定。9试验步骤将温湿处理后的试样放于两橡皮垫间(5213),夹于金属杯(5211)顶和金属套(5212)环间。打开进水阀门和排水阀门,将试验溶液(51)放人,直至试样下的空气排完,关闭排水阀门。使试样所受到的试验溶液的压力增加,直至压力计读数达到所规定的数值(建议试验溶液的压力为500 ram5 mm。如有规定,也可采用其他压力)。保持此试

7、验溶液的压力值,观察试验溶液的渗透现象。当第一滴水迹出现时,应记录时间。重复上述操作,记录试样的浸水面。如果渗透时间大于lo d,可停止试验,报告渗透时间为“大于10 d”。10结果的表示以每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测定结果。a)渗透时间小于2 h,读数应准确至1 rain;b)渗透时间为2 h6 h,读数应准确至15 rain;c)渗透时间为6 h24 h,应以“6 h24 h”表示d)渗透时间为24 h10 d,读数应准确至天(d)e)渗透时间大于10 d,应以“大于10 d,表示。11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项目:a)本国家标准编号;b)试样数量;c)所用的温湿处理的大气条件;d)标明试样的试验面(浸水面);e) 每个试样的测定结果(按照第10章规定表示);f)所用的试验溶液的压力;g)若所用的金属杯(5211)为非标准件,应给出横截面积;h)本标准未规定的,可能影响测定结果的任何自选的操作步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