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03.220.50 V 54 备案号:MH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 4020-2006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for aeronautical 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surveillance facili句2006-05-23发布2006-09-01实施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061023000006 MH/T 4020-2006 目次目u言l 起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4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
2、(的5 雷电防护原则.(日6 雷电保护等级(日7 直击雷防护(6)8 供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7)9 信号传输系统的电涌保护(引10 天馈系统的电涌保护(川口屏蔽与等电位连接.门川口接地系统(12)U 其他外部设施的保护.(3)14 管理和维护. . . . (13)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国内部分机场所在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门的附录B(资料性附录)防雷施工U们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提出,并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航空安全技术中心归口。MR/T 4020-2006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空中交通管理局,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
3、管理局空中交通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朝阳,李小鹏,李忠,陈甫,肖宇,李子冀,徐崇浩,徐志敏。MH/T 4020-2006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技术规范4 范围本标准提出了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雷电防护原则、雷电防护区及保护等级划分,规定了有关综合雷电防护措施和管理维护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民用航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以下均简称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防雷建设及其管理维护。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
4、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16895. 22-2004/IEC 60364叮叮3:2001 A1: 2002 建筑物电气装置第5-53部分:电气设备的选择和安装隔离、开关和控制设备第534节:过电压保护电器GB 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F AA-STD-019d 电子设备设施的雷电与电涌保护、接地、等电位连接和屏蔽要求3 术语和定义3. 1 3.2 3.3 3.4 3.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通信导航监视设施communication navigation surveillance facility 民用航空通信、导航、
5、监视系统的有关设备及其设施,包括相关建筑物、设备、附属设施、线路等。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 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雷击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 I LEMP 雷击电流的电磁效应,包括了雷击电涌电流的传导和雷电电磁场的空间辐射干扰。IEC 62305-1,定义3.33J防雷装置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I LPS 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他连接导体的总合。GB 50057-
6、94(2000年版),附录八外部防雷装置external lightning protection system LPS的一部分,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组成。IEC62305-1 : 2005,定义3.41JMH/T 4020-2006 3.6 3.7 3.8 3.9 3.10 接闪器air - termination system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引下线down - conductor system 连接接闪器与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接
7、地装置earth - 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接地体earth electrode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接地线earth conductor 从引下线断接卡或换线处至接地体的连接导体;或从接地端子、等电位连接带至接地装置的连接导体。3. 11 3.12 3. 13 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 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GB 50057-94
8、(2000年版).附录八接地基准点earthing reference point ,ERP 一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共用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那一连接点。GB 50057自94(2000年版).附录八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 bonding, bonding 将分开的设备各导电部分用等电位连接带、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以减少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的电位差。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3. 14 等电位连接带bonding bar 将金属装置、外来导电物、电力线路、通信线路及其他电缆连于其上以能与防雷装置做等电位连接的金属带。GB 50057-94(200
9、0年版).附录八3.15 格栅形空间屏蔽grid - Iike spatial shield 有开口特征的磁屏蔽,对有金属构件(如建筑物泪凝土内的钢筋、金属框架和金属支撑物等)的建筑物,金属构件不仅可以作为外部防雷装置,还可起到对空间磁场的初级屏蔽作用,有时将该结构称作法2 MH/T 4020-2006 拉弟笼。3.16 电涌保护器(SPD ) surge protective device 用于限制瞬态过电压和泄放电涌电流的器件。它至少含有一个非线性元件。也称浪涌保护器。3.17 电压开关型SPDvoltage switching type SPD 无电涌时出现时为高阻抗,当出现电压电涌时突
10、变为低阻抗。通常采用放电间隙、充气放电管、闸流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做这类SPD的组件。有时称这类SPD为短路开关型或克罗巴型SPD。GB 500574(2000年版),附录八3.18 限压型SPDvoItage limiting type SPD 无电涌出现时为高阻扰,随着电涌电流和电压的增加,阻抗眼着连续变小。通常采用压敏电阻、抑制二极管做这类SPD的组件。有时称这类SPD为箱压型SPDo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3.19 组合型SPDcombination type SPD 由电压开关型组件和限压型组件组合而成,可以显示为电压开关型或限压型或这两者都有的特性,这决定于
11、所加电压的特性。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注: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可能需要将第1级SPD和第2级SPD组合在一个箱体内,SPDl和SPD2之间使用退娟元件或电子触发技术实现了能量配合,这种混合型SPD可称为复合式SPD。3.20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maximum continuous operating voltage Uc 3.21 可能持续加于电涌保护器的最大方均根电压或直流电压,等于电涌保护器的额定电压。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 In 流过SPD、8/20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对SPDI
12、I级分类试验也用于对SPD做I级和E级分类试验的预处理。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3.22 冲击电流impulse current Iimp 由幅值电流Ip叫、电荷量Q和比能量W/R三个参数来决定,用于SPD的I级分类试验。Iimp应在50s内达到I阳k(kA),应在10ms内输送电荷量Q(As)和应在10ms内达到比能量W/R(MJ/O) 0 10/ 350s波形是可能实现上述要求的波形之一。3.23 最大脑电电流maximum discharge current lmax 流过SPD、8/20s电流波的峰值电流。用于H级分类试验。Imax大于In。3 MH/T 4020
13、-2006 3.24 总敢电电流101al discharge curren1 I川.1在总放电电流试验中,流过多极SPD的PE(或PEN)导线的电流。注1:在IEC61643-1:2005.定义3.47中除对ho时做如上定义外,尚加注说明2这个试验的目的是用于检查多极SPD的多种保护模式同时作用时可承受的总放电电流值,它与I级分类试验关系紧密。注2:多极SPD是指该SPD可同时进行一种以上的保护模式,它不同于SPD,、SPD2的多级SPD。3.25 电压保护水平voltage protection level Up 一个表征SPD限制电压的性能参数,它可从一系列优选值的列表中选取,该值应高于
14、或等于实测限制电压的最大值,低于相应位置受保护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Uwo3.26 3.27 3.28 3.29 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ra1ed impulse with stand voltage Uw 由设备生产厂给出的设备或设备主要部件耐冲击过电压的最大值。该值与设备的绝缘水平有关。IEC62305-1 : 2005,定义3.53JI级分类试验c1ass 1 1es1s 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s冲击电压和最大冲击电流Iimp做的试验。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H级分类试验c1ass II tes1s 用标称放电电流In、1.2/50s冲击电压和最大放电电流I
15、m.x做的试验。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E级分类试验Class m tests 用混合波(1.2/50、8/20叫做的试验。GB 50057-94(2000年版),附录八4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4. 1 雷电防护区划分原则按电磁兼容的原理,把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按需要保护的空间,由外到里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 ,以确定各LPZ空间的雷击电磁脉冲的强度及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4. 2 雷电防护区划分方法4 雷电防护区分为zd 直击雷非防护区(LPZOA):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完全暴露在外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外,都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内的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完全暴露
16、的不设防区;b) 直击雷防护区(LPZOB):本区内的各类物体处于外部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之内,应不可能遭到大于所选滚球半径相对应的雷电流的直接雷击;但本区内电磁场未得到任何屏蔽衰减,属充分暴露的直击雷防护区;c) 第一屏蔽防护区(LPZl):本区内的各类物体不可能遭受直接雷击,流经各类导体的雷电流已经分流,比LPZOB区进一步减小;且由于建筑物的屏蔽措施,本区内的电磁场强度也已得到初MH/T 40202006 步的衰减;d) 第二、第三、屏蔽防护区(LPZ2、LPZ3、. . ) :为进一步减小所导引的雷电流及电磁场强度进而引人后续防护区,一般指建筑物内专设的屏蔽室和设备屏蔽外壳等。4.3 雷
17、电防护区固例雷电防护区划分示例见图1。LPZOA司 ,-、接i对tsr4至三1-在小I;-;Jr;也阳fff且界lLl:(JJVtl.!.jtj肘,D 起IH敲竹/fHJl 4 l-rfJ.气袋?史的电激进线瑞:2-一配也.f.:;3-一一馈i11线;4-一总t真地端r或母线;5-一咆激进线端J精英附近,中性线jPE(保护线)在J亮相连fH安装的划1);一日PDt0拔地线:7一一-被保护的网定安装的设备:自一一一也i饰、进线端或其Hili:.中tt线卜jPE(保护线)不了11在相iH才安装的SPlJ:1-一-单相的日D;10-一-1二周;阳f:戎相l绞导体长/Jt;FI.f2、F3一-过也流保
18、护、图2以TN一c-S系统为例SPD的安装交界处,末级SPD安装在尽可能靠近设备处。对于不具备安装多级SPD的现场条件的供电系统(如小型台站),可安装1、2级组合型SPDCSPD1Z ) ,如SPD12不能满足公式(2)要求或建筑物内部存在雷击放电或内部干扰产生电磁场干扰时,仍宜安装第三级SPD(SPD3)乃至第四级SPDCSPD4)。8. 1. 5 多级SPD应实现能量配合。应根据每个SPD配合参数,并通过配合实验、计算验证达到能量配合。当无准确数据时,电压开关型SPD与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0m.限压型SPD之间线路长度不宜小于5m,否则,应采用退捐元件或采用内部配合好的复合式
19、SPD以及其他能量配合方法。8.1.6 所有不用的管道、电缆应拆除或做接地处理。8.2 SPD的选择8.2. 1 电源SPD应具备漏电流小(一般不大于20A)、热脱扣保护装置、劣化显示、防爆、便于检测等功能。8.2.2 电源SPD应能长寿命无故障安全运行,能耐受其额定电流的多次电涌。8.2.3 电源SPD最大持续运行电压CUC)应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中6.4.5的要求。8.2.4 不同雷电防护等级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各级电源SPD冲击电流1imp或标称放电电流10、电压保护水平Up宜符合表1要求。其中,SPD1应选用通过I级分类试验的SPD,以后各级SPD选用通过H级或E分类
20、试验的SPD。8 MH/T 4020-2006 表T电源线路SPD冲击电流I,mp或标称放电电流In、电压保护水平Up技术参数要求类型SPDj (1imp) 10/350s SPDz (1n)8/20s SPD3 (1n) 8/20s SPD, (1n) 8/20/1S 特级设施二三20kA二40kA二三20kA二10kA甲级设施二三20kA二主40kA二三20kA乙级设施:;10kA 二20kA电压保护水平Up2. 5kV 1. 5 kV 1. 52. 2倍设备额定电压1. 52. 2倍设备额定电压注l:SPD电压保护水平Up值取决于Uw与Up之间关系。注2:不间断电源CUPS)的Uw一般为
21、2.5kV , SPDz宜安装在UPS前端。9 信号传输系统的电涌保护9. 1 信号传输系统电涌保护原则9.1.1 进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通信缆线应采用金属护套电缆或敷设在首尾电气贯通的金属管道(一般采用镀辞钢管)内埋地进入,金属外护套或金属管道应两端就近接地。缆线埋地深度不应小于0.7 m,长度应符合8.1.2的要求。9.1.2 宜使用光缆代替金属导线,带有金属芯或金属外护层的光缆应在入户端将金属芯或金属外护层接地。9.1.3 进入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通信缆线在总配线架或分线盒处应加装信号SPDo9.1.4 在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无特殊屏蔽的建筑物内,当有屏蔽措施的信号线长度大于10m时,电缆
22、信号线两端应加装信号SPD;当无屏蔽措施的信号线长度大于3m时,电缆信号线两端应加装信号SPD。9.1.5 在雷电保护等级为甲级的无特殊屏蔽的建筑物内,当有屏蔽措施的信号线长度大于30m或垂直长度大于10m时,电缆信号线两端应加装信号SPD;当无屏蔽措施的信号线长度大于10m或垂直长度大于5m时,电缆信号线两端应加装信号SPD。9.1.6 在雷电保护等级为乙级的无特殊屏蔽的建筑物内,当有屏蔽措施的信号线长度大于50m或垂直长度大于20m时,电缆信号线两端应加装信号SPD;当元屏蔽措施的信号线长度大于30m或垂直长度大于10m时,电缆信号线两端应加装信号SPD。9.1.7 以上三条若建筑物有良好
23、的屏蔽,可视屏蔽程度放宽加装SPD的条件。9.1.8 所有不用的管道和电缆应拆除或做接地处理。9.2 SPD的选择9.2.1 SPD的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宜大于或等于信号峰值电压的1.2倍,响应时间应在纳秒(ns)级。9.2.2 SPD特性参数应满足通信导航监视设备对信号传输速率、带宽、插入损耗、特性阻抗的要求。9.2.3 SPD的接口型式和传输方式应与设备要求相匹配。9.2.4 进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通信缆线,在总配线架应加装冲击电流Iimp不小于2.5kA(lO/350 )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0.5kA(lO/350) (雷电保护等级为甲、乙级)的带(复合)粗、精保护信号SPDo9.
24、2.5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内安装的信号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n不应小于3kA(8/20s)。10 天馈系统的电涌保护10. 1 天馈系统电涌保护原则才0.1.1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其天馈系统的馈线、信号线、电源线应采用金属管9 MH/T 4020-2006 (盒)全程屏蔽,甲(乙)级设施宜采取屏蔽措施。10.1.2 在天馈系统的馈线、信号线引人机房人口处,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应安装冲击电流Iimp不小于2.5kA(10/350s)的SPD,甲(乙)级设施宜安装冲击电流Iimp不小于0.5kA(lO/ 350s)的SPD,SPD接地端子应就近接地或接到等电位连接
25、带上。在天馈系统的电源线引入机房入口处,宜安装I叫不小于12.5 kA(lO/350s)的SPD。由于工艺要求或其他原因,无法在机房入口处安装SPD,且当线路能承受预期所发生的电涌时,SPD可安在受保护设备处。10.1.3 铁塔上架设的波导管、管线、同轴电缆金属外护层应分别在上下两端及进入机房人口处就近接地。当波导管、管线及同轴电缆长度大于40m时,宜在塔的中间部位增加一个接地连接点,室外走线桥架首尾两端均应作接地连接。10.1.4 雷电保护等级为特级的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当其同轴电缆、波导管及管道从室外进入室内时,宜在墙体上安装6mm厚的金属等电位连接板,用以连接所有穿墙的同轴电缆、波导管、管
26、道等(除设备要求屏蔽层绝缘外)。10.2 各类设备天馍线SPD的选择10.2.1 天馈线SPD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输出功率、接口型式、馈线特性阻抗、插入损耗、驻波比等要求,选用适配的天馈SPD。在无特殊要求的情况下,天馈线路SPD宜安装在收、发通信设备的射频出、人端口处。其参数参见表2。表2天馈线路SPD特性参数表响应时间nsI平均功率wl特性阻抗。I传输速率bpsI工作频率M陆二1.5倍系统l应满足系统|应满足系统l应满足系统平均功率|要求|要求|要求10.2.2 当在微披收发设备、卫星地面设备室外功放射频端口安装SPD有困难时,可将天馈线SPD安装在中频接口处。10.2.3
27、 甚高频共用系统应选择插入损耗小于0.2dB的SPD。才0.2.4DVOR/DME的监控天线应安装天馈线SPDoDVOR/DME中央天线、边带天线和仪表着陆系统(ILS)的航向阵列天线、下滑天线等承载矢量信息的天馈线,在安装SPD的同时需确保不会对发射信号的相位产生影响。10.2.5 NDB宜采用电压开关型SPD。刊屏蔽与等电位连接11. 1 屏蔽与等电位连接原则刊.1 . 1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宜联合使用以下屏蔽措施:在建筑物和房间外部设置屏蔽层、合理敷设线缆路径、线缆屏蔽等。刊.1.2应利用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所在建筑物或房间的金属支撑物、金属框架或墙内钢筋等自然构件构成一个格栅形空间屏蔽,穿入
28、这类屏蔽的导电金属物应就近与其做等电位连接。刊.1.3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应充分利用建筑物内金属构件的多重连接实现等电位,应将建筑物上的大尺寸金属件,如屋顶滴漏、排气孔、遮檐、防雨板、排水槽、下水管、门窗框、阳台、围栏、导线槽、管道、钢梯、室外金属外壳等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装置相连。11.1.4 各类线缆路由走向的布置,应减小由线缆自身形成的感应环路面积,避免线缆之间的相互干扰。11.2 等电位连接措施刊.2.1所有进入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金属管道(通信管道、电力管道、水管、暖气管等)及外来导电物,均应在LPZO与LPZl雷电防护区交界处按GB50057-94(2000年版)第6.3.4条要求进行总
29、等电10 MH/T 4020-2006 位连接,在后续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应按总等电位连接的方法进行局部等电位连接。Sl型f占构M啦?占拉!总水的等也,j连接网J在空共用撞地系统的等rl!.).主接飞,I DU ctu 等i也fi连接问:建筑物的共JTf接地系统:问U 等!也占连接网-j共JTf撞地系统的连接:ERP 砖地采准点图3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刊.2.2进入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屏蔽电缆,其屏蔽层应在两端,并宜在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当系统要求只在一端做等电位连接时,应采用两层屏蔽,外层屏蔽按前述要求处理。进入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非屏蔽电缆应符合8.1.1和9.1.1的规定。刊.2.3等电位
30、连接分为星形(S型)和网形(M型)两种方法.S型等电位连接适合于低频(kHz级)和设备较少的系统.M型等电位连接则适合于高频(MHz级)和设备较多的系统,两种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见图3。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及其机房宜采用M型等电位连接方法,特别是对于航管楼、区域管制中心、雷达站等面积大于40旷的机房应设置网形(Mm)结构连接,室内的各金属组件(设备外壳和机架、金属门窗和金属隔墙、吊顶的轻钢龙骨架、金属屏蔽线缆的屏蔽层)和直流地(逻辑地)、防静电接地、交流地、SPD的接地等各类接地均应以最短距离连接到等电位连接带(网)上,具体连接方法参见标准附录B。面积小于10m2的机房或受到条件限制时(如改造)可
31、采用星形(Ss)等电位连接结构,其内所有的设备和金属组件除在接地基准点(ERP)与共用接地系统相连外,均应与共用接地系统的各组件有大于10kV 1. 2/50s的绝缘。什.3屏蔽措施刊.3.1各防雷区内磁场强度的计算应按GB50057-94(2000年版)中第6.3.2条计算,当设备所在防雷区的格栅形空间屏蔽不能满足设备的耐磁场干扰水平(如10A/m、30A/m或100A/m)时,宜在设备所在房间的六面增设屏蔽网。对于没有格栅形空间屏蔽的通信导航监视台站(如砖木结构台站)根据设备电磁环境要求,宜在机房六面增设屏蔽网。屏蔽网均应导电、导磁、连续、封闭,并就近多点接地。MH/T 4020-2006
32、 刊.3.2各类机房宜设置在建筑物低层中心部位或雷电防护区的高级别区域内并远离外墙。刊.3.3应尽可能的利用建筑物楼板和墙体内的钢筋(加密)构成屏蔽网。屏蔽网格尺寸不宜大于200 mmX 200 mm 刊.4钱缆敷设刊.4.1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电源线、信号线或天馈线宜分开敷设,其中,航管楼、区域管制中心内的电源线、信号线应分开敷设在强、弱电井内,在采用非屏蔽电缆时,应分开敷设在强、弱电井内的金属线管(盒)内,该金属线管(盒)应电气贯通(金属线管接头处用跨接线可靠电气连通),钢管或金属盒在穿经每一楼层时与该楼层等电位连接预留件连接。刊.4.2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间距应符合表
33、3的要求。表3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的最小间距类别电力电缆与信号线缆接近状况最小净距(mm)380V电力电缆平行敷设130 其中之一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70 小于2kVA均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0 平行敷设300 380V电力电缆其中之一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 2kVA5kVA 均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80 平行敷设600 380V电力电缆其中之一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300 大于5kVA均在接地的金属线槽或钢管中150 注1:当380V电力电缆的容量小于2kVA,信号线缆与电力电缆都在接地的线槽中,即两个不同线槽或在同一线槽中用金属板隔开,且平行长度小于或等于10m时,最小间
34、距应为10mm。注2:电话线缆中存在振铃电流时,不宜与计算机网络在同一根双绞线电缆中。12 接地系统12. 1 原则12.1.1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防雷接地系统宜采用共用接地方式。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应按防雷接地、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设备要求的工作接地等最小值确定。一般情况下,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0.。12.1.2 应充分利用建(构)筑物基础钢筋作为自然接地体。当自然接地体达不到接地电阻的要求时,可围绕建(构)筑物增设人工接地体。自然接地体与人工接地体之间应至少用两条埋地接地线互连。人工接地体装置宜设置为环形接地体,环形接地体等效半径应大于5m。12.1.3 相邻的
35、建(构)筑物(含天线塔杆)间距不大于5m时,应围绕相邻建(构)筑物安装一个接地体;相互距离大于5m小于10m时,每个建(构)筑物各安装一个接地体,接地体可以有一个公共边才目互距离大于10m且有直接电气连接时,则每个建(构)筑物各安装一个接地体,接地体之间至少要用两条埋地接地线互连。12.1.4 接地装置的设计应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第四章第三节的要求。但.2特殊要求12.2.1 全向信标台接地装置宜以全向信标台为中心,在其周围设置辐射式人工接地体。其天线反射网的每根支撑杆应通过接地线与接地体相连。12.2.2 DVOR、ILS监控天线和航向天线宜设置人工接地体,井用埋地接地线
36、与台站接地装置互连。12 MH/T 4020-2006 13 其他外部设施的保护13.1 航空障碍灯、摄像头等元金属外壳或保护网罩的外部用电设施应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应使用屏蔽电缆供电或穿金属管屏蔽,屏蔽层或金属管两端应做就近等电位连接。其供电配电盘(柜)宜单独安装出冲击电流Iimp不小于12.5kA(lO/350s)的SPD。13.2 建筑物外部安装的各类装饰灯、空调和其他用电设施的电缆应穿金属管屏蔽或采用屏蔽电缆,其两端应就近做等电位连接,并宜安装冲击电流Iimp不小于12.5kAClO/350s)的SPD进行保护。才3.3建筑物上金属广告牌应就近与避雷带(网)等电位连接。13.4 在工作
37、人员可能行走的金属栅栏或钢筋网区域,应采取等电位连接和接地措施防止跨步电压的危害,其方法可参见FAA-STD-019d3. 7. 11,必要时增设人工辅助地网。才4管理和维护14. 1 管理14.1.1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新建、改建、升级立项时,应统筹规划配套防雷设施。规划时应充分调查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雷电环境和设施特点,确定防护等级和防护方案。在整个建设过程中,防雷设施设计与施工应与建筑设计与施工、设备设施工艺设计与施工等各方面协调一致,确保达到预期的防护效果。通信导航监视设施的防雷施工参见附录B。14.1.2 从事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工程的单位应具有相关主管机构颁发的甲级或乙级设计与施工资质
38、,并有民航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工程设计、施工经验。才4.1.3防雷装置设计实行审核制度,应与通信导航监视设施建筑物和设备工艺设计同时递交审查。初步设计审核应当提交总规划平面图、防雷工程专业设计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防雷装置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及概算等材料。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内容包括申请材料的合法性和内容的真实性,防雷装置设计是否符合本标准和国家有关技术规范标准要求。14.1.4 防雷装置实行竣工验收制度。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应当提交防雷工程专业施工单位和人员的资质证和资格证书、防雷装置检测报告、防雷装置竣工资料、防雷产品出厂合格证、安装记录和由国家认可防雷产品测试机构出具的测试报告等材料。1
39、4.1.5 防雷装置投入使用后,对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隐蔽工程图纸、检测报告等,均应及时归档,妥善保管。14.1.6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保障单位应根据本标准和各地区特点,建立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维护管理实施办法,建立定期检测、雷电预警、应急处置、整改更新措施,将防雷设施的维护纳入日常维护内容,并应有熟悉雷电防护技术的人员负责管理。14.1.7 当发生雷击事故后,应及时调查、分析事故原因,评估雷害损失,进行整改完善,并按照有关程序进行信息通报。14.1.8 对防雷系统不符合本标准的新建通信导航监视设施,不宜正式投产使用。14.2 维护14.2.1 防雷装置的定期维护应至少一年一次(雷电保护等级为
40、特级、甲级的设施为两次),每年雷雨季节来临之前应进行一次全面维护。应在每次雷击之后对防雷装置进行检查测试,并及时维修、更换。才4.2.2检查避雷针、避雷带(网)、杆塔和引下线的腐蚀及损伤情况,必要时进行相应处理。才4.2.3测试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值,若测试值大于规定值,应检查接地装置和土壤条件,找出变化的原因,采取有效整改措施。14.2.4 检查内部和外部防雷装置的电气连接性,若发现连接不良或锈蚀,应及时处理。14.2.5 检测各类SPD的性能是否劣化,应及时更新。13 MH/T 4020-200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国内部分机场所在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表A.1给出国内部分机场所在城市平均雷暴
41、日数。表A.1国内部分机场所在城市年平均雷暴日数机场所在地年平均雷机场所在地年平均雷暴日数机场所在地年平均雷城市地名暴日数城市地名城市地名暴日数华北地区北京36.3 天津29. 3 石家庄31. 2 秦皇岛34. 7 邢台30. 2 太原34. 5 大同41. 4 长治33. 7 呼和浩特36.1 包头34. 7 海拉尔29. 7 锡林浩特31. 4 赤峰32 东胜34.8 通辽27.9 东北地区沈阳26. 9 大连20 鞍山26. 9 丹东26. 9 锦州28.4 长春35. 2 吉林40.5 通化35. 9 哈尔滨32.4 齐齐哈尔27.7 牡丹江27. 5 佳木斯32. 2 绥芬河27.
42、5 黑河31. 2 朝阳33.8 华东地区上海28.4 南京32.6 徐州29. 4 连云港29. 6 盐城32. 5 常州35.7 南通35. 6 无锡36 杭州37. 6 宁波40 温州51. 3 舟山28. 7 衡州57.6 合肥28.2 蚌埠30.4 阜阳31. 9 安庆44.3 屯溪60.8 厦门47.4 福州53 泉州38.4 南昌56.4 九江45. 2 景德镇58 赣州67.4 济南25.4 青岛22. 4 烟台23.2 威海21. 2 海坊28. 4 中南地区广州76.1 汕头51. 7 珠海64.2 深圳73. 9 梅州79. 6 湛江94. 6 郑州21. 4 洛阳24.
43、8 武汉34.2 襄樊28. 1 恩施49.3 宜昌44.6 沙市38.4 长沙46.6 常德49. 7 14 MH/T 4020-2006 续表机场所在地年平均雷机场所在地年平均雷暴日数机场所在地年平均雷城市地名暴日数城市地名城市地名暴日数南宁84.6 柳州|67.3 桂林77.6 北海81. 8 梧州92. 3 海口104.3 三亚69.9 西南地区成都34.6 绵阳34. 9 西昌72. 9 达川37. 1 泸州39. 1 攀校花68.1 若尔盖(九寨)64.2 重庆35.4 昆明63.4 丽江75.8 昭通56 版纳120.8 大理62.4 临沧86. 9 思茅102. 7 贵阳51
44、兴义77.4 拉萨68. 9 昌都55.6 西北地区西安15.6 延安30. 5 汉中35. 7 安康31. 7 榆林29.9 兰州22. 8 敦煌5.1 酒泉12. 9 西宁3l. 7 银)1118.3 格尔木2.8 乌鲁木齐地区乌鲁木齐6.7 喀什19.5 和田3.1 阿勒泰21. 4 哈密6.8 克拉玛依30. 6 库尔乐2l. 4 伊宁26.1 注2以上资料由地方气象部门提供,其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资料为有资料以来至1998年统计数据。实际数据以当年气象台(站)当地资料为准。15 MH/T 4020-2006 8.1 一般要求附录B资料性附录)防雷施工8.1.1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施工
45、,可参照本附录进行。8.1.2 通信导航监视设施防雷工程中采用的器材,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以及本标准规定。8.1.3 测试仪表、量具,应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8.2 接闲器8.2.1 接闪器可安装在建筑物上或塔(架)上,也可以单独设置。建筑物及塔(架)顶部的避雷针(带)应与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电气连接,并与引下线可靠连接。8.2.2 接闪器的材料及规格应当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第四章第一节的要求。当采用钢质材料制作接闪器时,宜选用热镀辞材料,并宜在加工定型后,在其底层刷一次或二次防锈漆,表面刷一次银浆漆。避雷针的针尖宜钝化,避雷针长度不宜小于300mm。在需要减少避雷针对天线
46、波形影响的场所,可使用非金属材料(如玻璃钢管)作为接闪器的支撑杆。8.2.3 接闪器安装应位置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饱满元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读完整。避雷针应能承受0.7kN/旷的风压,在高山和沿海风力较大的地区尚应增大抗风能力。避雷针在屋面或山墙(侧墙)上的安装可参见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99D501-1。8.2.4 避雷带应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的垂直拉力,支持件间距水平直线部分为0.5m1.5m,弯曲部分为O.3 mO. 5 m。8.3 引下线8.3.1 引下线可利用建筑物的柱内钢筋、金属塔(杆),也可明敷专
47、用引下线。引下线上端应与接闪器电气连接,下端应与接地体电气连接。8.3.2 引下线的材料及规格应当符合GB50057-94(2000年版)第四章第二节的要求。当采用钢质材料制作接闪器时,其防腐要求见且2.2。在需要减少引下线对天线馈线影响的场所,不宜使用金属塔(杆)作为引下线,宜采用避雷针与金属塔(杆)绝缘,并使用双层屏敲线作为专用引下线和单独接地等措施。8.3.3 明敷引下线应沿最短路径接地,应布设平正顺直,固定点支持件间距均匀,固定可靠,每个支持件应能承受大于49N的垂直拉力。支持件间距直线部分为1.5m3m。8.3.4 引下线的断接卡、防人身接触和机械损坏的保护措施要求见GB50057-94(2000年版)第四章第二节和99D501-1中的图示。8.3.5 引下线与接闪器及接地体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搭接长度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一扁钢与扁钢:不低于扁钢宽度的二倍,不少于三面施焊;一-圆钢与圆钢:不低于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一一圆钢与扁钢:不低于圆钢直径的六倍,双面施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