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 T 10.11-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涂漆.pdf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264351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DF 页数:10 大小:326.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YC T 10.11-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涂漆.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YC T 10.11-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涂漆.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YC T 10.11-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涂漆.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YC T 10.11-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涂漆.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YC T 10.11-2006 烟草机械 通用技术条件 第11部分:涂漆.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65. 160 X 94 备案号:17309-2006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YC/T 10. 11-2006 代替YC/T10.10 1993 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涂漆Tobacco machinery-General requirements一Part 11: Painting 2006-02-23发布2006-03-01实施国家烟草专卖局发布0608310001 1li 前言YC/T10(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分为如下几部分:一一第1部分:切削加工件;一一第2部分:冷作件;一一-第3部分:焊接件;一-第4部分:灰铸铁件;一一第5部分z球墨铸铁件;一-第6部分:铸造碳

2、钢件;一第7部分:铜合金铸件;二一第8部分:铝合金铸件;第9部分:锻件;一一第10部分:金属镀覆与化学处理;一一第11部分:涂漆;一第12部分:装配;第13部分:包装;一一第14部分:电气控制系统;一第15部分:电气控制系统装配。本部分为YC/T10的第11部分。本部分代替YC/T10. 10-1993(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涂濡。本部分与YC/T10.10-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YC/T 10. 11-2006 十一合并、修改了第3章、第4章的内容(1993年版的第3章、第4章,本版的第3章); 一质量要求增加了内容(1993年版的4.3.5.1,本版的3.9.5.1);一一试验方法增加了

3、内容(1993年版的表2,本版的表2);一一参考件改成资料性附录,并修改了相关内容(1993年版的附录A,本版的附录A)。本部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部分由国家烟草专卖局提出。本部分由全国烟草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144)归口。本部分起草单位:中烟机械技术中心有限责任公司、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本部分主要起草人:赵伟志、龚美华、马雄林、国学英。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一-YC/T10.10-19930 1 范围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涂漆YC/T 10的本部分规定了烟草机械涂漆的一般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部分适用于烟草机械的涂襟。2 规范性引用文件Y

4、C/T 10.11-2006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YC/T1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为本部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而,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分。GB/T 1720一1979漆膜附着力测定法GB/T 1727-1992 攘膜一般制备方法GB/T 1732-1993 攘膜耐冲击测定法GB/T 1740-1979 漆膜耐温热测定法GB/T 1743-1979 漆膜光泽度测定法GB/T 1764-1979 漆膜厚度测定法GB/T 1865-1997

5、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暴露(滤过的简弧辐射)GB/T 3181-1995 漆膜颜色标准GB/T 4054-1983 涂料涂覆标记GB/T 6514-1995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擦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T 6807-2001 钢铁工件涂装前磷化处理技术条件GB/T 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T 9761一1988色漆和清漆色攘的目视比色YC/T 10. 10-2006 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0部分:金属镀覆与化学处理3 一般要求3. 1 涂潦部位产品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一般应涂攘,但下列情况的表面或零部件可不涂漆:a) 接触烟草及其他物料的表面(特殊规

6、定除外); b) 不锈钢件及铜、铝等有色金属的内外表面(如需涂漆应按3.7.4和3.7.5进行预处理hc) 产品上的棉毛织品、皮革、人造革以及玻璃、橡胶、塑料等非金属件;d) 己涂过漆,并符合本部分规定的外购件、外协件;e) 经过电镀、氧化等表面处理的零部件。3.2 涂料3.2. 1 可选用自干型、冷固化型或烘烤固化型涂料。3.2.2 底漆、腻子、面漆及稀释剂等宜根据设备类别和涂料品种配套使用,配套情况及有关规定参见附录A。3.2.3 有特殊规定的接触烟草及其他物料的零、部件表面的涂漆,应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无毒涂料。YC/T 10. 11-2006 3.2.4 与油接触的零件内表面(如油箱、减

7、速器机体等内壁)涂白色或黄色耐油漆。3.2.5 涂料质量应符合涂料产品标准的规定。3.3 漆膜外观颜色3.3.1 选用外观面漆颜色的原则:美观大方、色调和谐,满足用户要求;应符合GB/T3181-1995规定的颜色或用户指定的颜色(样板)。外观面漆的颜色应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注明。3.3.2 设备特殊部位或警示部位,遵照下列规定:a) 外露的回转零件(如飞轮的轮辐)及防护装置等涂桔红色;b) 产品内表面一般涂灰色(银灰或浅灰色); c) 蒸汽管路:涂银色;d) 水管路:涂谈绿色;e) 压缩空气管路:涂天蓝色;f) 油管路:涂深黄色。3.3.3 同台(或同批)产品表面相同涂层的颜色应一致。3.4

8、漆膜外观等级漆膜外观等级特征和标注按GB/T4054-1983的规定分为四级,用I、H、四、凹分别表示,选用等级应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注明。产品外表面漆膜视设计需要可选I级、H级、田级,内表面选凹级。3.5 使用环境条件使用环境条件按GB/T4054-1983的规定分为四种,分别为Y、E、H、T(其含义见GB/T4054-1983)。根据设备使用情况应在设计图样中注明。3.6 涂料涂覆在固样上的标注3.6. 1 涂覆在图样技术要求中的标注按GB/T4054-1983的规定。3.6.2 若选用了附录A中的配套涂料,也可按其简化方法标注。3. 7 涂漆前的表面处理和质量要求3.7.1 所有涂漆表面在

9、涂漆前应进行表面预处理:a) 铸件、厚钢板和型材应进行喷砂(丸)处理,其除锈等级应符合GB/T8923-1988规定的sa2X1/2或sa2级;b) 薄钢板及不宜采用喷砂(丸)处理的板材,应进行酸洗、磷化处理,磷化质量按GB/T6807一200中的规定进行外观检查和耐蚀性检查;c) 不能喷砂(丸)的大型构件应进行机械或手工除锈,其除锈等级应符合GB/T8923-1988的st2级;d) 焊接件应修整焊缝、清理焊撞和飞溅物,并进行除锈处理。3.7.2 经过处理后的零件表面应洁净,无油、无水、无残留砂、锈迹等污物。3. 7. 3 铸件涂濡表面应平整,不应有明显的凸起、毛刺、锐边、披锋及严重凹陷等缺

10、陷。3.7.4 不锈钢制件可进行玻璃做珠或细砂轻度喷射处理以增强漆膜附着力。3.7.5 铝及铝合金制件应进行普通阳极氧化或化学氧化、钝化等处理。3.8 涂漆工艺条件3.8. 1 涂漆施工应在清洁、F燥、空气流通、光线充足的专门场所进行,且其场所和涂漆作业应符合GB/T 6514-1995的规定。3.8.2 涂漆用具应清洁。3.8.3 涂漆施工工艺条件,如:温度、湿度、干燥条件等,应符合相应漆种技术条件规定。空气喷涂用压YC/T 10.11-2006 缩空气应经油汽分离器净化过。3.8.4 大型构件内腔的涂漆(如立式打叶机)应采取有效的防爆措施,且保证良好的通风,确保人身安全。3.9 涂漆要求3

11、.9. 1 涂底漆3.9. 1. 1 按3.7要求检查涂潦前工件的表面质量,合格后方可涂底漆。3.9.1.2 经机械或手工处理的工件在6h内,化学和电化学处理的工件在24h内,应涂上底漆。3.9. 1.3 底漆应薄且均匀,不应有流挂、漏涂、起泡、皱皮等缺陷,视需要可进行12道底漆涂覆,但每道底漆应按该潦种干燥条件干透,才可进行下道工序。3.9.1.4 存放时间较长的零部件,如发现底漆脱落或出现锈蚀时,应重新进行表面处理,重涂底漆。3.9.2 填刮腻子3.9.2.1 填刮腻子应在底漆干透后进行。3.9.2.2 腻子应分次填刮,每次尽量刮薄(厚度不超过lmm),刮平。每次填刮均应在上道腻子干透后进

12、行。3.9.2.3 腻子经打磨后,整个零件应平整,线角分明,腻子与零件表面不得有明显接痕。3.9.2.4 腻子填刮和打磨的道数,每次打磨的磨料细度级别,应视漆膜外观等级级别而定,并应穿插安排在涂中间漆或面濡各道漆之间。3.9.3 涂中间潦3.9.3.1 按3.9. 1. 3检查底漆质量,合格且干透后方可涂中间棒。3.9.3.2 中间漆一般涂两道,涂第一道后,应对外表面上影响外观质量的局部凹陷用腻子刮平,干透并经打磨后再涂第二道。注:可以按图样技术要求或工艺规定,不涂中间漆。3.9.4 涂面潦3.9.4.1 涂面漆前,检查中间漆是否完整、是否干透,对涂层损伤剥落处,应进行表面处理后,重涂底棒、填

13、刮腻子、涂中间漆。3.9.4.2 对于皿级漆膜外观等级的面漆一般涂两道,1级、E级漆膜外观等级的面漆应涂两道以上,且应按3.9.2.4的要求刮腻子和打磨,具体由工艺确定。只有在上道面漆干透后,方可涂下道。3.9.4.3 在用户验收检验前,如发现涂层局部损坏,则按3.9.4.1规定处理。3.9.5 涂层质量要求3.9.5.1 涂层质量要求见表1。表1涂层质量要求序号项目质量要求1 颜色按GB/T3181一1995和图样技术要求的规定应完整、清洁、光滑平整g无流挂、起泡、裂纹、划痕、皱皮、漏涂、剥落、泛白、失光及2 外观明显桔皮(桔纹漆除外);各色漆相互不沾染、交界清晰,外观等级符合GB/T405

14、4-1983相应级别特征3 光泽(对有光漆)对外观有直接影响的表面,其光泽应均匀一致,光泽不小于80%4 厚度80m120m 5 耐湿热性达到GB/T1740-1979的2级6 附着力达到GB/T1720-1979的3级以上7 耐老化达到GB/T1865-1997的2级8 耐冲击达到GB/T1732-1993的50cm冲击试验要求3 YC/T 10.11一20063.9.5.2 涂锤纹漆或桔纹漆的表面应呈现其特有的花纹,并要求清晰、均匀一致,潦膜丰满。3.9.5.3 特殊条件对涂层的防护要求(如耐油、碱)应在图样技术要求中另行规定。3. 10 涂漆后的要求3. 10. 1 产品涂潦完毕应充分干

15、燥后才能包装、贮存、运输。3. 10.2 产品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应使用适宜的工位器具或采取其他保护措施,以免损伤表面攘膜。4 试验方法4. 1 涂攘前,工件的表面处理质量采用目测法检验。4.2 涂漆试验方法见表20表2试验方法序号项目试验方法1 颜色按GB/T9761-1988的6.1条在自然光下目测,与GB/T3181-1995色卡或样板比较2 外观目测对照GB/T4054-1983相应级别特征3 光泽(对有光漆)按GB/T1743-1979进行测定4 厚度按GB/T1764一1979以磁性测厚法测定5 耐湿热性按GB/T1740-1979测定6 附着力按GB/T1720-1979测定7

16、耐老化按GB/T1865-1997测定8 耐冲击按GB/T17321993测定5 检验规则5.1 涂漆施工过程中,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负责对涂层质量进行检验验收。检验项目如下:a) 对3.9.5.1中表1内的序号第1、2、3项,进行逐台检验,第4、6、8项为抽检,其余项目有特殊要求时进行检验;b) 按3.7、3.8、3.9. 13. 9. 4、3.10进行施工监督,抽验工序质量。5.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按3.9.5进行全面检验:a) 新产品试制鉴定定型时(涂料和施工工艺沿用老产品时除外hb) 采用新涂层、并确定施工工艺文件时;c) 施工工艺有重大更改时;d) 按质量管理需要检查涂层质量时。5

17、.3 抽检时每种检验项目的试样(样板)数量不少于三件,样板的漆膜制作按GB/T1727-1992的规定,随产品相同工艺同时施工制作。5.4 判定规则:三件试样中若有二件及以上合格即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如果第一次试验不合格,则应加倍抽取(或制作)试样再进行检验,如仍不合格,则认为同期或同批产品某项性能不合格。4 YC/T 10. 11-2006 附录A(资料性附录)不同类别设备涂料配套、涂层外观等级、适用范围等的规定不同类别设备的涂料配套、涂层外观等级、适用范围等的规定见表A.l。5 dU20=lNOOO不同类别设备涂料配套、涂层外观等级、适用范围的规定设备类别涂料配涂料面漆颜色涂层外观等

18、级使用环境条件套组别涂层种类涂料名称代号GB/T 4054-1983 适用范围简化标注示例t号名称GB/T 3181-1995 GB/T 4054-1983 底漆12道铁红或云铁环氧底漆烟机豆绿装饰要求高、价外表面涂漆按I组腻子多道原子灰腻子(按设计图纸I级、H级值高的产品,如YC/T 10. 10 A 面漆2道以上聚氨醋丙烯酸高装饰磁漆或样板)卷接机组类I组或氨基烘漆一般设备或部分A 烘蒸设备的外表底漆12道铁红或云铁环氧底漆按设计图纸Y 装饰要求较高的外表面涂漆按!H组腻子1道以上原子灰腻子E级YC/T 10. 10 A 面或样板产品面漆2道以上聚氨醋类或丙烯酸类磁漆涂料类H组底漆12道铁

19、红或云铁环氧底漆代号外表面涂漆按腻子原子灰腻子及其按设计图纸E级一般设备,涂装YC/T 10. 10 A 皿组面漆12道聚氨醋类或丙烯酸类磁漆配套或样板要求低的设备类皿组应经外表面温度超过烘蒸设备或蒸汽技术、1.C(低于历O.c)外表面涂漆按B 加热设备的内表12道专用耐温漆质量银色N级T YC/T 10. 10 B 部门的加热设备或烘类|面蒸设备进行考核A类(1、II)设外表面涂漆按u且底漆12道铁红或云铁环氧底漆认可N级备内部防锈用YC/T 10. 10 C 一般设备或部分后按类I组C 烘蒸设备的外表有关Y 设备内部温度不面文件超过100.C,与外表面涂漆按H 主且面漆2道专用无毒漆规定白

20、色或浅灰B03N级烟丝等接触的表YC/T 10. 10 C 面类E组烘蒸设备或蒸汽内表面不超过内表面涂漆按D 加热设备的内表12道专用耐温漆银色N级T YC/T 10. 10 D 250C的设备面类表A.la、叫。叫-0=lEMOOO表A.1 (续)设备类别除料配涂料面漆颜色涂层外观等级使用环境条件民号套组别涂层种类涂料名称代号GB/T 3181-1995 GB/T 4054-1983 适用范围简化标注示例名称GB/T 4054-1983 E 打叶机内表面及同C类E组与烟丝接触的表内部机构面涂料F 耐热表面、蒸汽同D类代号银色N级T 管路及其配套G 水管路应经淡绿G02参照上述方法,技术、分别

21、标上代号类质量别E、F、G、H,J、H 压缩空气管路天蓝PB09K类底漆1道部门聚氨酶类或丙烯酸类漆进行Y 面漆12道j 油管路考核深黄Y08认可K 防护涂覆后按桔红R05有关文件规定。用于与泊接触的内表面涂漆按L 耐油表面底面漆2道环氧或聚氨醋耐油漆白色或浅灰B03N级T 表面,如油箱减YC/T 10. 10 L 速器内腔等类注1:表中底漆均用于黑色金属,铝及铝合金则采用铸黄环氧底漆。注2:如果采用颜色不符合本表规定,应按GB/T4054-1983加注所需颜色;如按本表配套简化标注,也应加注所需颜色,例如若某设备某部分需深黄色,则在图纸上标注为:外表面涂漆按YC/T10.10 A类H组深黄C

22、Y08)。、注3:如果采用漆种不符合本表规定,其标注按GB/T4054一1983的规定标注。注4:内、外表面均涂漆时,一般应按先涂内表面,后涂外表面的程序施工。CON-t=.OFHhvh 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行业标准烟草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门部分:涂漆YC/T 10. 11-2006 9晤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政编码,1000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 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 印张O.75 字数15千字2006年5月第一次印刷开本880X12301/16 2006年5月第一版每定价10.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010)68533533书号,155066.2-16913 YC/T 10.11-200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行业标准 > YC烟草行业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