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对振动烈度测量仪的要求Requirements for instruments for measuring vibration severity GB!T 13824-92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2954一1987(旋转与往复机器的机械振动对振动烈度测量仪的要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对测量旋转与往复机器振动烈度仪器的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根据GH6075对旋转或往复机器的振动烈度进行测量。2 51用标准GB 2298机械振动与冲击术语GB 6075 制订机器振动标准的基础3 一般要求振动速度的最大均方根值被定义为测量机器振动烈度的单位,因此符合本标准仪器应
2、能直接指示或记录振动速度的均方根值,附录A给出f检查真实均方根值指示的方法。振动测量仪通常包括振动传感器、具有频率补偿的放大器、指示或记录仪器,以及屯源等几部分。3. 1 振动烈度测量仪的频率范围应为101 000 Hzo 3- 2 在测量频段内的灵敏度值与80Hz参考灵敏度值之比称为相对灵敏度,其偏差应不超过下表中给出的值。下表列出了110000 Hz的频率范围内允许的灵敏度偏差极限值。频率相对灵敏度Hz 名义值最小值最大值。.01 2.5 0.018 0.01 。.025 10 1. 0 0.8 1. 1 20 1. 0 0.9 1. 1 40 1. 0 0.9 I . 1 80 1.0
3、1.。1. 0 160 1.0 O. 9 J 1 5口。1.0 O. 9 1. 1 1 000 1. 0 0.8 1. 1 4 (旧。.016 0.01 0 025 10 000 。O. 01 为将测量频率范围以外的振动造成的误差减至最小,在极限频率七灵敏度应迅速地以上表和F图规定的方式下降。下图给出了在llO000 Hz的整个频率范围内相对关敏度名义值的变化过程和所允国家技术监督局1992-11-05批准1993-10-01实施的二lGB!T 13824 .92 泞的偏元,极限俏。 . 6 F . 8 6 主圭峰1 J 的 主业4 3 民恶ll 2 容3 飞二干、101) 1. 6 Z Z.
4、G: 4 :1 8111 1.6 22.f,:) 4 f, : 8j 1.6: :.f) :I 1 ,-, ti H 10 l.t 1.;1 1二均1il 叶山川li: 如何对灵敏度 . 10 揪斗忆,H I 相对灵敏度的名义值和允许的偏羔极限在某些情况下,为避免与评价机器的振动特性无关的干扰振动,有必耍进-步限制111J1量频率范闹市JK下限,为此仪器上可以装有附加的高、低滤波器。建议按照国际电工委员会(IEC)的规定选择这种滤波器的截止频率和边缘的陡度。3. 3 在选择量程时,应使被测的最低振动烈度值的示值歪少等于满量程值的30%。应当说明振动Fljf吏量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按照GB607
5、5中的表1)。例如英量程为0.2828m111/s的振动r!lJf ;J I主仪。3. 4 振动烈度测量仪的误差是由3.2条中给出的频率响应允许偏差和l在80Hz基准频斗Ltai敏出:W对值的校准误差组成的。测量误差的最大值可为指示值的士10%.其中包括在满虽也值的80%处的fi准误差。在振动传感器和指示仪器(见4.8条和5.4条)、各种形式的振动传感器闹过件(见第t市)、制击!家所提供的振动传感器与指示仪表之间各种长度的连接电缆(见14条)在所允碎的教个工作洲度JE围内,以及在电源电压布士10%的波动时.其测量误差均不能超过上述极限值。3. 5 应该用正弦振动激励方式对传感器进行校准,振动方
6、向与传感器灵敏轴之间的偏充JM不超过土500激励振动速度的总谐波失真应不超过5%.在整个测量频率范围内激励振动速度的biitlJ ft 土3%的范围内。l应豆坚t在室温20土5C的环境条f件牛f.在频率为8创oHz时采用z叫J,ms仪进行佼准。4 对振动传感器和连接电缆的要求4. 1 应采用惯性式振动传感器.测量被测对象相对I一静止参考系统的振动。4.2 应将振动传感器刚性地固定到被濒tl物体t二。在传感器E作频段内机械固定件成传感黯本吁郁不川,当出现机械共振。4, 3 在整个测量频率范围内,对符合有关标准规定的固定方式电传感器的横向灵敏度比I_i小J- 11-1:; 在灵敏辅方向上传感器的振
7、动速度线性响用最大值至少应为满量程振动速度的三俏r622 GB/T 13824-92 4.4 为表明振动传感器对被洞l物体的影响程度,应给出振动传感器的有觉!反单c为使其j重合i三更多的场合.其质量应尽口J能地小。F列h法可以判定传感器的质量是否过大用附加个质量的办法使传感器的质驻加倍,如果新的读数比原来的差12%,则说明相对才被测物体振动传感器的质量太大,其测量结果应当剔除。4. 5 振动传感器的幅值和频率范用应足够宽,以遮免起过3.4条巾规定的允许测量误差。4.6 在所有的方向上传感器至少应能承受规定的最大振动输入值的三倍.而不改变具性能4. 7 出交流卢和噪卢所引起的自激卡扰的等效输入量
8、和由F扰场产生的外部干扰此外部激励的等效输入量,其大小如下述各值时,对测量的影响不大于10%。当所得数值与仪器在现场的方向有关时.应取其小利的值。制造厂家应当给出F列千扰F的试验结果:4. 7. 1 传感器应承受100A/m.50 Hz或50Hz的均匀磁场场强。在插入传感器之前应测量磁场场强4. 7. 2 传感器应承受在每倍频程中相对于2X10Pa的参考值,其声!五有效值为00dB的均匀空气噪声场。这样大的声压值可由随机噪声信号发生器或频音信号发生器在322000 IIz的频率范围内产哇。4. 7. 3 如果传感器和测量物体是导电连接,而且指示器是靠电网电压上作,则在传感器的接地端应供人有效值
9、为100mA的工赖地电流.并在指示设备的接地端放电u4. 8 应给出振动传感器和连接电缆的工作温度范围,在此范围内测量不确定度应不超过3.-1条中规定的极限值。4. 9 院给m传感器和连接电缆能承受而不致损坏的允许温度范围。4.10 应给Hi传感器能承受而不致损坏的任意方向上非工作的振动和冲击最大极限值c4. 11 W.绘出传感器和连接电缆(包括附加电缆)能承受并连续地正常工作的最大湿度值e如果传感器能被用在其他任何恶劣环境中,则应给出传感器耐受这种环坡的能力。4.12 应给出传感器在其安装面上由于底座应变灵敏度所造成的输出量。4.13 应给出传感器的预计寿命和计量周期。4. 14 如果在振动
10、传感器和指示仪器之间有连接电缆的话,其长度至少应为1m.制造l家应给出能用什么样的附加延伸电缆而不会超过4.7条中给出的允差。5 对指示仪器的要求5. 1 指示仪器可以是指针式仪器、图示记录仪或数字式显示仪器等。应以Vrms(mm!s)为单位标出刻度。5. 1. 1 仪器应能指示振动速度的真实均方根值。5. 1. 2 仪器的校准误差贱不超过满量程值的士2.5%。5. 1. 3 在仪器的指示部分应能很容易地读到满量程值1/5以下的值。5. 2 当一个频率在测量频率范围之内,其幅值为满量程值70%的稳态名义值的正弦信号突然加到指原器相应电压的输入端时,其初始过冲量不应超过最终读数的10%。当指针振
11、荡的峰值1主额与指针的最终位置相比,其最大值应不大于满量程值的1.5%.不能有负冲现象出现。5. 3 应当具有检查放大倍数的设备。用它可以在规定的频率上(例如50Hz)以土20的民差调节指示器的总放大倍数。5.4 应给出指示仪器的工作温度范围。5. 5 应给出指示仪器能够承受并连续正常工作的最大湿度。如果指示仪器被用在其他任何恶劣环境中,则应指出指示仪器耐受这种环境的能力。6 对电源的要求应当规定传感器和指示仪器输入电源的要求。621 Al 试验电路t, U U T GB/T 13824 -92 附录A均方根值(有效值)电压指示器的试验方法(参考件)实句锐的表方设发生拙于该放在生器日W一二与被
12、阑仪榻的极且影响应相面的网络图Al试验有效值电压指示器的电路被刷仪器F罚l方法可作为一种适合于有效值电压指示器的试验方法。所给出的值是基寸峰值因敬的定义:峰值因数zz( i 1 ) 式中20图Al所示的一般非对称矩形波的较大幅值(即U二U,或E儿,哪一个较大就是哪个), U 波形的有效值。由定义知=Jj:U2dt . ( j飞二对图Al所示的J般情况,可以表示为:U .Iu忡cu;-U2)(剖. . . . . . . . (川、624 A2 试防电路的主种特殊情况:a 对称方波r.Jp = l_J .ti1 /2 b. I对称方波非对称方波分为两种(a) U U ,t, = T/2 (h)
13、U, U ,t , = T/Z C. 贺卡;lF脉冲波U二0./, T 试验步骤G/T 13824-92 峰值网数=一(J+叫UJ)l扫峰值国数1峰伯因数=峰值因数二1十(Eri ,! L 1+1剖峰值因数在. .,. . . .,. (八1) ( i飞气、( Ati ) . . . . . . . ( A7 ) . ( A8 ) A2.1 A2.2 iE数。调节为波发生器使t,等于4ms,调节两个信号发生器的周期丁,使其等于8m ,s 0 调节正弦波信号发生器的幅度,使被视l仪器的读数约等于?商量程值90%。记下真实有效值表的A2.3 把电路撞到方i皮发生器,而且调节其幅值使在被测仪器上得到l司A2.2条巾同样的示值。记l真实有边值表的i主数。A2.4 重复A2.3中的步骤,但把周期T从8ms变到40m :s., A2.5 对于被测仪器,在T值取A2.4条中所有值时,与A2.2条和A2.3条中真实存放值表的读敬之左萨阿超过满哇啦的5%。附加说明.牛;标准Ff!全国机械振动与冲击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由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航空航天工业部五一一所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营J11、徐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