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T 1479-1984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 漏斗法.pdf

上传人:testyield361 文档编号:267067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7.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GB T 1479-1984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 漏斗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GB T 1479-1984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 漏斗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GB T 1479-1984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 漏斗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GB T 1479-1984 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 漏斗法.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Metallic pow ders-Detennlnati侃。fapparent density-Part 1: Funnel met hod UDC 621. 762: 531 . 754.1 GB 1479-84 何IS03923/l-1979代替GB147979 本标准这一部分规定了用标准榻斗法测定金属粉末松接密度的方法。本方法仅适用于能自由流过孔径为2.smm或s.omm标准揭斗的粉末。本标准的其他部分规定了不能通过孔径为5.0mm标准漏斗的粉末松装密度测定方法。本标准等放果用I503923/1 -1979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

2、第1部分漏斗放儿1 原理粉末从漏斗孔按一定高度自由落下充满杯子。在松装状态下,以单位体积盼末的质量表示粉末的松装密度。2取样2. 1 至少要取lOOcm3的样品,分成三份,作三次测蠢。2.2 通常,金属粉末按接收状态进行试验。在某些情况下,粉末可以进行干燥。如果粉末容易氧化,干燥应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中进行。若粉末含有易挥发物质,则不允许干燥。3 仪器3. 1端斗标准漏斗小孔盹d离两种规格,一种是直径2.5+o02mm1种是直径5.0+o02mmo真尺寸如图1所示。推荐采用t京钢铁研究曾揽生产的FL4也l型松装宿度测量:装置。国家标准局1984-01同17发布198中12伊01实施GB 14 7

3、9 84 55 标准榻斗因i3.2 圃植怀容积25士0.05cm3,内径31土lmm(见图2)。幽幽啕叩叩阳帽,w吨t的。士i一叫币36Q 蜀,甲,d刑呱唔圆柱杯因2植:高度h的尺寸待内径(功30士lmm)加工完毕后再定,应使杯子体叶(3. 0士0.1川25士川cm33.3 杯子和漏斗的制作杯子和漏斗应由非磁性耐腐蚀的金属材料制成,且具有足够的壁厚和硬度,以防变形和过渡靡捆,通常选用黄铜材料制作。漏斗和杯子的内表即要仔细抛光。3.4 支架和底座支架用于固定、漏斗。底座必须水平、稳固,不得振动,供安装支架和杯子使用。漏斗小扎底部和杯子上部之间的距离为25mm,可用定位块来调节,揭斗末日杯子必须同

4、心。各部件之间的连接见图3oGB 1479-84 nuu i 图3松装密度测定装置l一支架;2一支撑嚣I3一支架枝4一定位销,5一调节蝶钉16一底膜:7一回柱杯,8一定位块;9一描斗,10水准器3.5天早赞有足够的称室主范围,称最试样能精确到0.05go4 步骤4. 1 1守装置调辍好后,取下定位块,准备测量。4.2 堵住漏斗底部小孔,把足够蠢的待测粉末倒人孔径为2.5mm的漏斗中。4.3 启开榻斗小孔,让粉末自由流过小孔进入杯中,直至完全充满杯子井有粉末端出时为止。用非磁性的直尺刮平粉末,在操作过略中婪严禁压缩粉末和掀动杯子。4.4 如果粉末不能流过该端斗,换用孔径为5.0mm的漏斗。4.5

5、 如果换用孔径为5.0mm的漏斗,粉末仍不能j而立时,允许用imm金属丝从锅斗上部桶一次,使粉末流动。但金属丝不得进入杯子。4.6 粉末恬¥后,轻敲杯子,使其撮实一些。以免挪动过程中粉末从坏中撤出。再将杯子外部的粉末清理干净,保证杯子外部不粘有粉末。4.7 椅:最杯内粉末质撮,精确至lj0,05go5 结果5. 1 粉末质量与体积之比为松装密度,其计算公式如下:旦甲m币叩a V 25 式中:。一一松装密度,g./cm3; m一一粉末试样质最,g,v 一杯子容积,cm3o5.2 取三次测最结果的算术平均值报出最终结果,报告数据精确到O.Olg/cm3。当三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值超过平均值的1%时,要报出最高和最低值。GB 1479-84 6 试验报告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ta. 本标准号:b. 鉴别试样的必要说明$c. 样品处理情况,如果粉末被干燥,应性明干燥过程,d. 注明所用漏斗孔径的名义尺寸。如果操作过程中使用了金属丝,也应在结果中注明Fe. 计算结果;f. 本标准来规定的操作,g. 可能影响结果的任何情况。附加说明: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冶金工业部提出。本标准由冶金部钢铁研究总院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也草人李忠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国家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