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2T 3002-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pdf

上传人:postpastor181 文档编号:279274 上传时间:2019-07-11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547.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B12T 3002-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DB12T 3002-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DB12T 3002-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DB12T 3002-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DB12T 3002-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ICS 11.020 C 05 DB12 天津 市 地 方 标 准 DB12/T 3002 2015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 Prevention and control requirements to common risks in the elderly care 2015 - 06 - 01 发布 2015 - 07 - 01 实施 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 发布 DB12/T 3002 2015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常见风险 . 1 4 基本要求 . 1 5 防控要求 . 2 5.1 跌倒 . 2 5.2 坠床 . 3

2、5.3 烫伤 . 3 5.4 压疮 . 4 5.5 误吸 . 5 5.6 窒息 . 6 5.7 管路滑脱 . 6 附录 A(资料 性附录) 跌倒评估 . 8 附录 B(资料 性附录) 压疮评估 . 9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营养评估 . 11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吞咽功能评估 . 12 附录 E(资料性附录) 痰液粘稠度评定 . 13 II 前 言 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天津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委员会、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组织制定本地方标准,在京津冀区域内适用,现予发布。 本标准按照 GB T 1.1 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 天津 市卫生和

3、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 天津 市卫生和 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实施。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护理学会、北京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天津护理学会、天津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河北省护理学会、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孙红、李春燕、张建华、彭嘉琳、刘芳 、李德娟 、 路明、 张涛、黄高平、卢岳青、吴秋香、王俊清、王洪瑛、王英、辛胜利、李菲菲、秦爱红、侯惠如、席延荣、张莺、应岚、徐涛、陈静、贾春雨 、张克森、高荣花 。 DB12/T 3002 2015 1 老年护理常见风险防控要求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老年护理的常见风险、基本要求和防控要求 。 本标准适用于医疗机

4、构中的老年护理常见风险的 防控工作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763 无障碍设计规范 GB/T 13800 手动轮椅车 GB/T 50340 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 YY 0003 病床 YY 0571 医用电气设备 第 2部分:医院电动床安全专用要求 3 常见风险 常见风险主要包括跌倒、坠床、烫伤、压疮、误吸、窒息、管路滑脱七类 。 4 基本要求 4.1 应建立风险防 控管理制度,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a) 风险评估; b) 风

5、险标识; c) 风险告知; d) 健康宣教; e) 风险上报。 4.2 应识别老年人发生跌倒、坠床、烫伤、压疮、误吸、窒息、管路滑脱的风险因素,并告知老年人或家属可能发生的风险、不良后果及预防措施。 4.3 应指导老年人选择适宜的运动,进行平衡、步态、肌力和关节灵活性的训练。 4.4 有肢体活动不便、感知觉障碍的老年人,应有专人照顾起居。 4.5 使用轮椅、平车转运老年人时,应使用固定带或护栏。 4.6 对于风险评估为高度危险的老年人,应建立动态的评估观察记录。 4.7 对护理人员的风险防控知识培训及考核每年不应少于 1 次。 DB12/T 3002 2015 2 4.8 供 老年人使用的设施

6、应符合 GB/T 50340、 GB 50763 的要求,设备应符合 YY 0003、 YY 0571、 GB/T 13800 的要求,宜配备老年人安全防护辅助用具,应定期检查、维修并记录。 4.9 对已发生的风险事件应有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及效果评价。 5 防控要求 5.1 跌倒 5.1.1 常见风险因素 应根据表 1 的内容判断跌倒的常见风险因素。 表 1 跌倒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内 容 生理功能 视力障碍、 眩晕、 肢体功能障碍和自控体位能力下降等。 既往史 有 跌倒史; 患有心脑血管病、帕金森氏病、骨关节病、精神疾病等 。 药物 应用 使用镇静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精神疾病药等。

7、 环境 地面不平、湿滑 、 有障碍物 ;灯光 昏 暗或刺眼等。 老年人或照顾者的认知及行为 对跌倒认知不足或无认知;手杖、助步器、轮椅使用不当;着装 过于肥大 等。 5.1.2 跌倒风险评估 确认跌倒风险因素后,宜使用附录 A 进行评估,并判断风险程度 。 5.1.3 防控措施 5.1.3.1 协助老年人改变体位时,宜做到醒后卧床 1 分钟再坐起、坐起 1 分钟再站立、站立 1 分钟再行走。 5.1.3.2 应指导老年人穿合体的衣服,不宜穿拖鞋外出。 5.1.3.3 应指导老年人正确使用助步器、拐杖等辅助器具。 5.1.3.4 对使用药物的老年人,应观察用 药后的反应 及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

8、 a) 使用降压药应观察血压变化; b) 使用降糖药应观察有无低血糖反应; c) 每次使用镇静、安眠药后应立即卧床休息; d) 使用精神 药物应观察 意识状况和肌力 ,更换体位时应按 5.1.3.1 执行。 5.1.3.5 沐浴时水温宜控制在 39 41,沐浴时间宜控制在 10 分钟 20 分钟。 5.1.3.6 睡前应开启夜间照明设备。 5.1.3.7 地面应保持干燥无障碍,擦拭地面时应置警示牌。 DB12/T 3002 2015 3 5.1.3.8 浴室内应铺防滑垫。 5.2 坠床 5.2.1 常见风险因素 应 根据表 2 的内容判断坠床的常见风险因素。 表 2 坠床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9、 内 容 生理功能 部分肢体活 动功能障碍和自控体位能力下降等。 既往史 有坠床史; 患有心脑血管病、癫痫、帕金森氏病等。 精神因素 存在谵妄、恐惧、躁动等症状。 环境 床、平车未使用护栏,未采取固定措施。 老年人或照顾者的认知 对坠床认知不足或无认知。 5.2.2 防控措施 5.2.2.1 应将呼叫器及常用物品放在老年人易取处。 5.2.2.2 卧床老年人出现躁动或癫痫发作时,应有专人陪护,并经告知老年人或家属后给予保护性约束。 5.2.2.3 老年人在卧床状态下,应固定床档;电动床床面应保持最低位,使用后应及时复位。 5.3 烫伤 5.3.1 常见风险因素 应根据表 3的内容判断烫伤的常见

10、风险因素。 表 3 烫 伤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内 容 生理功能 意识模糊、温痛觉下降、视力障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等。 现病史 患有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病、糖尿病、脑中风偏瘫等。 环境 设施、设备放置位置不合理。 医源性因素 热物理治疗仪器、药物热疗、热水袋等使用方法不正确。 老年人或照顾者的认知 对烫伤认知不足或无认知。 DB12/T 3002 2015 4 5.3.2 防控措施 5.3.2.1 使用热水袋,不应直接接触皮肤,水温应低于 50。 5.3.2.2 使用各种热物理治疗仪器时,应按说明书要求,保持安全有效距离。老年人出现谵妄、烦躁不安、不合作时,应有专人陪护下进行治疗。 5.

11、3.2.3 药物 热疗时,应观察皮肤颜色并询问其感觉。 5.3.2.4 暖水瓶放置位置合理,并有固定装置。 5.3.2.5 管饲喂养前,流食温度控制在 38 40,应执行护理操作技术规范。 5.3.2.6 进行灌肠时,应按照护理操作技术规范测量灌肠液温度。 5.4 压疮 5.4.1 常见风险因素 应根据表 4的内容判断压疮的常见风险因素。 表 4 压疮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内 容 对压力的感知能力 有感知觉障碍 ,对皮肤受压有反应,但不能表达不适;应用鼻导管、面罩、夹板、石膏等医源性干预治疗。 皮肤情况 潮湿、水肿、 压疮 等。 摩擦力和剪切力 身体移动、体位改变及坐位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和剪切

12、力 。 身体的活动方式 需卧床或坐轮椅活动;因疾病或治疗需要强迫体位。 营养状况 进食少于需要 量;摄食能力受限;营养 指标异常等。 现病史 低蛋白血症、慢性消耗性疾病等。 老年人或照顾者的认知 对压疮认知不足或无认知。 5.4.2 压疮风险评估 确认压疮风险因素后,宜使用附录 B 和附录 C 进行评估,并判断风险程度。 5.4.3 防控措施 5.4.3.1 应给长期卧床、活动受限或感知觉障碍的老年人每 2 小时变换体位 1 次,压疮风险程度评估为严重危险时应增加翻身频次,可使用气垫床或在骨隆突处采取局部减压及预防压疮措施。 5.4.3.2 应保持老年人皮肤清洁干燥,对出汗、大小便失禁的老年人

13、应及时更换潮湿被服。 5.4.3.3 搬运卧床老年人时,应采用双人及以上人员搬运法,或采用提单式、过床易等搬运法。 5.4.3.4 应观察老年人受压处皮肤情况,不应按摩局部压红皮肤,宜应用预防压疮敷料保护皮肤。 5.4.3.5 改善老年人全身营养状况,每月测量体重不应少于 1 次,可计算体重指数。 DB12/T 3002 2015 5 5.4.3.6 应保持床单位平整、清洁、干燥、无碎屑。 5.4.3.7 使用鼻导管、面罩、夹板、石膏等医源性干预治疗的老年人,应对局部皮肤观察与防护。 5.4.3.8 卧床老年人使用便器时,应抬起老年人的臀部,防止拖拽。 5.5 误吸 5.5.1 常见风险因素

14、应根据表 5的内容判 断误吸的常见风险因素。 表 5 误吸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内 容 生理功能 吞咽功能异常、咽反射减弱等。 既往史 有显性误吸史; 患有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返流性食管炎等。 医源性因素 人工气道的建立;大量镇静药应用;管饲喂养等。 老年人或照顾者的认知 对误吸认知不足或无认知。 5.5.2 吞咽功能评估 确认误吸风险因素 后 ,宜使用附录 D 进行评估,并判断吞咽功能异常程度。 5.5.3 防控措施 5.5.3.1 进餐护理要求 5.5.3.1.1 护理老年人进餐时,应以松软的食物为主。 5.5.3.1.2 对评定为级、级、级吞咽功

15、能异常的老年人,应遵医嘱进食或给予管饲饮食。 5.5.3.1.3 应保证老年人在清醒状态下进餐,进餐时应取坐位或半卧位,颈、胸、腰部骨折或手术等不能采取坐位的患者,可采取侧卧位。 5.5.3.1.4 老年人进餐时应保持安静,不宜讲话,进餐速度不宜过快,出现呛咳应立即停止进餐。 5.5.3.1.5 老年人进餐后应保持原位 30 分钟以上。 5.5.3.1.6 出现一侧舌肌瘫痪、失语能够吞咽的老年人,应协助进餐。 5.5.3.2 管饲护理要求 5.5.3.2.1 管饲喂食物前 ,应给老年人翻身、吸痰,无禁忌症时床头抬高不应小于 30,喂养后 30 分钟内不宜吸痰、翻身、降低床头。 5.5.3.2.

16、2 喂食物时饮食入量应从少到多、速度不宜过快,顿服前后给予 温水冲管。 5.5.3.2.3 喂食物前应确定胃管在胃内并观察胃潴留量、颜色、性质。 DB12/T 3002 2015 6 5.5.3.2.4 胃潴留量大于 100ml,应遵医嘱暂停管饲喂食。 5.5.3.2.5 持续管饲喂养的老年人,翻身、吸痰时应暂停营养液滴注 。 5.6 窒息 5.6.1 常见风险因素 应根据表 6的内容判断窒息的常见风险因素。 表 6 窒息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内 容 生理功能 吞咽功能异常、咽反射减弱等。 既往史 有显性误吸史; 患有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氏症、帕金森氏病、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返流性食管炎 、

17、 肺、食道出血性疾病 等;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 医源性因素 人工气道的建立、大量镇静药应用、管饲喂养 等。 痰液粘稠情况 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气管内异物 食物、药物、呕吐物、痰液吸入气管堵塞气道,引起呼吸困难。 老年人或照顾者的认知 对显性误吸认知不足或无认知。 5.6.2 痰液粘稠度评定 确定窒息风险因素存在痰液粘稠者,宜使用附录 E 进行评估, 并 判断痰液粘稠程度。 5.6.3 防控措施 5.6.3.1 进餐护理应按 5.5.3.1 执行,管饲护理应按 5.5.3.2 执行。 5.6.3.2 对评定为度痰液粘稠者或不能自行咳痰的老年人,应及时吸痰,定时予以翻身、叩背,遵医嘱给予雾化吸入

18、,促进排痰。 5.6.3.3 卧床老年人出现呕吐时,应立即将其头偏向一侧,吸净口腔内食物。 5.6.3.4 给老年人服用药物或静脉用药时,应观察药物反应,有无喉头水肿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 5.6.3.5 有窒息风险因素者宜床旁备好负压吸引装置。 5.7 管路滑脱 5.7.1 常见风险因素 应根据表 7的内容判断管路滑脱的常见风险因素。 表 7 管路滑脱的常见风险因素 项 目 内 容 DB12/T 3002 2015 7 表 7 (续 ) 项 目 内 容 意识及认知 意识模糊、有幻觉(幻视、幻听等),认知与配合能力下降。 管路 固定不牢;位置不合适;部分脱出。 各种引流液 颜

19、色、量异常。 照顾者的认知 对管路滑脱的认知不足或无认知。 5.7.2 防控措施 5.7.2.1 应观察管路位置 ,固定牢固,标识明确,定时进行评估。 5.7.2.2 发现管路扭曲、移位、堵塞、打折、受压时,应及时给予妥善固定。 5.7.2.3 应观察引流管的通畅性及引流液的颜色、量,发现异常应及时给予处理。 5.7.2.4 应检查置管长度、管路衔接处有无松动及液体外渗。 5.7.2.5 老年人翻身、排便、转运时应妥善固定管路,防止牵拉。 5.7.2.6 老年人出现谵妄、烦躁不安、不合作时,应有专人陪护,并经告知老年人或家属后给予保护性约束。 5.7.2.7 对使用机械通气的老年人,气囊压力应

20、保持在 25cmH2O -30cmH2O,出现躁动时应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 DB12/T 3002 2015 8 A A 附 录 A (资料性 附录) 跌倒评估 A.1 跌倒风险评估量 表 跌倒风险评估 可 按 表 A.1 执行。 表 A.1 Morse 跌倒风险评估量表 项目 评分标准 得分 近三个月内跌倒史 否 0 是 25 超过一个医疗诊断 否 0 是 15 行走是否使用辅助用具 不需要 /卧床休息 /护士协助 0 拐杖 /手杖 /助行器 15 轮椅、平车 30 是否接受药物治疗 否 0 是 20 步态 /移动 正常 /卧床不能移动 0 双下肢虚弱乏力 10 残疾或功能障碍 20 认知状

21、态 自主行为能力 0 无控制能力 15 总 得 分 A.2 跌倒风险程度评价量表 跌倒风险程度评价 可 按表 A.2执行。 表 A.2 Morse 跌倒风险程度评价量表 危险程度 分值 高度危险 45 中度危险 25 45 低度危险 0 24 DB12/T 3002 2015 9 B B 附 录 B (资料 性附录) 压疮评估 B.1 压疮评估量表 压疮风险评估可 按 表 B.1执行。 B.1 Braden 压疮评估量表 项目 评分标准 感觉(对压力导致的不适感觉的反应能力) 完全受损 1 分 非常受损 2 分 轻微受损 3 分 无受损 4 分 由于知觉减退或使用镇静剂而对疼痛刺激无反应; 或

22、大部分体表对疼痛感觉能力受损。 仅对疼痛有反应, 除了呻吟或烦躁外不能表达不适;或者是身体的 1/2由于感觉障碍而限制了感觉疼痛或不适的能力。 对言语指令有反应,但不是总能表达不适;需要翻身或 1-2 个肢体有感觉障碍,感觉疼痛或不适的能力受限。 对言语指令反应良好,无感觉障碍,感觉或表达疼痛不适的能力不受限。 湿度(皮肤潮湿的程度) 持续潮湿 1 分 经常潮湿 2 分 偶尔潮湿 3 分 很少潮湿 4 分 皮肤持续暴露在汗液或尿液等引起的潮湿状态中;每次翻身或移动时都能发现潮湿。 皮肤经常但不是始终潮湿,每班需更换床单。 皮肤偶尔潮湿,每天需更换一次床单。 皮肤一般是干爽 的,只需常规换床单。

23、 活动(身体的活动程度) 卧床 1 分 坐位 2 分 偶尔行走 3 分 经常行走 4 分 限制卧床 不能行走或行走严重受限;不能负荷自身重量;必须借助椅子或轮椅。 白天可短距离行走,伴或不伴辅助,大部分时间需卧床或坐轮椅活动。 每天至少可在室外行走 2 次,在室内 2 小时活动一次。 移动(改变和控制体位的能力) 完全不自主 1 分 非常受限 2 分 轻微受限 3 分 不受限 4 分 没有辅助身体或肢体不能够改变位置。 可偶尔轻微改变身体或肢体位置,但不能独立、经常或大幅度改变。 可独立、经常、轻微改变身体或肢体位 置。 没有辅助可以经常进行大的身体或肢体位置改变。 营养(日常进食方式) 非常

24、缺乏 1 分 可能缺乏 2 分 充足 3 分 营养丰富 4 分 从未吃过完整的一餐;每餐很少吃完 1/3 的食物;每天吃两餐,且缺少蛋白质(肉或奶制品)摄入;缺少液体摄入;不能进食水或食物; 禁食或进食全流或静脉输液 5 天以上。 很少吃完一餐,通常每餐只能吃完 1/2 的食物;蛋白质摄入仅是每日 3 餐中的肉或奶制品;偶尔进食; 或进食少于需要量的流食或管饲。 每餐能吃完大多数食物;每日吃四餐含肉或奶制品的食物;偶尔会拒吃一餐,但通常会进食; 行管饲或胃 肠外营养,能够提供大部分的营养需要。 吃完每餐食物;从不拒吃任一餐;通常每日吃四餐或更多次含肉或奶制品的食物;偶尔在两餐之间加餐;不需要额

25、外补充营养。 摩擦力和剪切力 有问题 1 分 潜在的问题 2 分 无明显问题 3 分 DB12/T 3002 2015 10 B.2 压疮风险程度评分量表 压疮风险程度评价可按表 B.2 执行。 B.2 Braden 压疮风险程度评分量表 压疮风险程度分级 Braden 六项得分 严重危险 9 分 高度危险 10 分 12 分 中度危险 13 分 14 分 轻度危险 15 分 18 分 DB12/T 3002 2015 11 附 录 C (资料性附录) 营养评估 C.1 营养评估量表 营养状况评 估可 按表 C.1 执行。 C.1 微型营养评价量表( MNA-SF) 项目 评分标准 过去三个月

26、内没有因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咀嚼或吞咽困难而减少食量 0 分 1 分 2 分 食量严重减少 食量中度减少 食量没有减少 过去三个月内体重下降情况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体重下降大于 3KG( 6.6磅) 不知道 体重下降 1 KG 3KG( 2.2 磅 6.6 磅) 体重没有下降 活动能力 0 分 1 分 2 分 需长期卧床或 坐轮椅 可以下床或离开轮 椅,但不能外出 可以出去 过去三个月内有没有受到心理创伤或患上急性疾病 0 分 2 分 有 没有 精神心理问题 0 分 1 分 2 分 严重痴呆或抑郁 轻度痴呆 没有精神心理问题 F1:质量指数( BMI)( KG/米 2, Kg/

27、m2) a 0 分 1 分 2 分 3 分 BMI 19 BMI 19 21 BMI 21 23 BMI 23 F2:腿围( CC)(公分 .cm) 0 分 3 分 CC 31 CC 相等或 31 a 如不能取得身体质量指数( BMI),请以问题 F2 代 替 F1。如已完成问题 F1,请不要回答问题 F2. C.2 营养评价量表 营养状况评价 可 按表 C.2执行。 C.2 微型 营养状况评价量表( MNA-SF) 营养状况评价分级 分值(总分 14 分) 营养不良 0 分 7 分 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8 分 11 分 正常营养状况 12 分 14 分 DB12/T 3002 2015 12

28、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吞咽功能评估 吞咽功能评估 可 按 表 D执 行。 表 D 洼田饮水试验 级别 评定标准 级 坐位, 5 秒之内 能不呛的一次饮下 30ml 温水 级 分两次咽下,能不呛地饮下 级 能一次饮下,但有呛咳 级 分两次以上饮下, 有呛咳 级 屡屡呛咳,难以全部咽下 级 正常 级, 5秒以上或 级 可疑 吞咽功能 异常 、 、 级 吞咽功能 异常 DB12/T 3002 2015 13 附 录 E (资料性附录) 痰液粘稠度评定 痰液粘稠度评估可按表 E执行。 表 E 痰液粘稠度评定量表 级 别 临床判断 I度 痰如米汤或泡沫状,吸痰后玻璃接头 或吸痰管 内壁无痰液滞留 II度 痰的外观较 I度黏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玻璃接头 或吸痰管 内壁滞留,易被水冲洗干净 度 痰的外观明显黏稠,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塌陷,玻璃接头 或吸痰管 内壁上滞有大量痰且不宜用水冲净 _ DB12/T 3002 201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地方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