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nesoil321 文档编号:28930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5.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2届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九年级中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 无论是瀑布的潇洒飘 y( ),还是大海的汪洋恣肆,它们总是在运动中得到永生。这正如人的生命:是劳动,推动了人类进步;是思 su( ),升华了人类智慧。江河如果停止了流 tng( ),那么终将干 h( );人生如果停止了运动,那么终将失去生命。 答案:逸、索、淌、涸 ( 4分) 试题分析:汉字书写应注意将汉字放到词语环境中理解其含义,这样才能正确书写,如 “飘逸 ”“流淌 ”“干涸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认知汉字的能力。 点评: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确书写汉

2、字。可以结合语音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找出错别字并修改。新课标要求: “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若在复习期间进行系统性的复习往往事半功倍。教师必须在平时多强调,并注意收集学生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同时注意一些形似字、多音字、变声的形声字的认知。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两小题。( 4分) 阅读名著真的是一种享受,它带给我无穷无尽的欢乐,让我远离烦脑和忧愁。阅读名著也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它帮助我战胜寂寞和孤独,指 引我认识善恶和美丑。通过阅读名著,我懂得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朋友们,让我们一起阅读名著吧!因为是否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健。 【小题 1】上面文段中

3、有两个错别字,请加以改正。 改为 ; 改为 【小题 2】上面文段中有一处语病,请找出加以修改。(请直接写修改后的句子) 答案: 【小题 1】 “脑 ”改为 “恼 ”“健 ”改为 “键 ” 【小题 1】因为是否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把 “是否 ”删除或在 “提高 ”前加上 “能否 ”。(第一题改对一个给 1分;第二题 2分) (4分 ) 试题分析:( 1) “烦恼 ”中 “恼 ”不能写 成 “脑 ”; “关键 ”中 “键 ”不能写成 “健 ”;( 2)“因为是否大量阅读名著,是提高个人修养的关键。 ”这句话前后不一致, “是否 ”删除或在 “提高 ”前加上 “能否 ”。 考点:这是

4、关于句子语病考点。 点评:句子语病是历年中考必考题型,是语句考查最重要的题型,学生了解常见语病,能学会用修改符号对病句进行修改尤为重要。修改病句试题侧重考查考生在具体语境中修改病句的能力。修改病句以改正确、改通顺为原则,不作语言修饰,不变句子原意,正确地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 序不对、结构混乱四个方面的语病。 选择题 下列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 ) 就在阶梯教室的旁边,有一座已经废弃的三层高的旧楼房。学校的一位小伙子告诉我们,那是老早以前的理化教学楼。 ,整座楼如在灿烂的火焰里燃烧,欢呼,我仿佛能听见从火焰里传

5、来的狂歌和浩叹。 如水的秋阳透彻、清亮,洒落在红叶上,瀑布就变成了火焰的峭壁。 只见整整一面墙壁都被茂盛的枝藤紧紧地包裹起来。 一场冲天大火在眼前翻卷,升腾,盘绕,幻化,闪耀。 枝藤上的红叶像瀑布一样从楼顶倾泻而下。 A B C D 答案: D( 3分) 试题分析:观察前文, 与 “教学楼 ”相衔接,再过渡到 枝藤, 写出叶与 相连,最后 作进一步描写,所以 D选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排列句序的能力。 点评: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对于句子顺序,平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典型语段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句子前后之间的衔接;对于句意理解,要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关键语句的

6、意思。 现代文阅读 秋日笔记(尚建荣)( 16分) 打开窗户,我看见一只金铃子静静地伏在一盆早晚花的叶片上。要不是它轻轻挥动触角,我几乎就辨认不出它青绿、与花叶颜色极其相似的身子。我向前靠了靠,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金铃子。 一缕阳光从对面的楼角斜剪过来搭上窗台。它一动也不动,头朝下静静地俯爬在叶片上。此刻,我看清了它细长的折叠起来的后腿有多健美 自关节折叠处始至腹部, 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 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 大自然,才是一个被我们常常给忽视了的杰出的艺术家呀 这时你不由不去惊叹。 一点点秋风掠过,它细长而微微泛红的触角呈外八

7、字轻轻舞动了一下便一动不动了。 然而,秋天来了,寒意在一点点加重,这只金铃子,也许正是受不了这渐重的秋风才从山坡上一步步撤离的吧。 不由想起豳风 七月中的诗句: “七月在野 , 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看来,这是一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 十分钟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一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仍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三个小时过去了,我去看它,它还不声不响地伏在那里一动不动。 此时,我才看清,它有一对圆圆的泛着红光的眼睛 ,背上披着的绿色羽翎近乎有身材的两倍长。长衣托在身后,极像一个滑稽演员穿了件很不合身的蓑衣在观众面前表演。羽翎与身体的接合处,有一道极具装饰意

8、味的褐色细线。 此后,直到那缕阳光从我家的窗台移向另一片楼群,我开始担心仍然一动不动的金铃子是不是真给冻坏了。我轻轻地吹了口气,忽一下,它竟然从一片花叶跳向另一片花叶。叶片上几只针尖大小的虫子被惊吓得不知所措地跑来跑去。 晚饭后,我去看它,它已从花叶的一端移向了另一端。我伸出手指想捉住它,好让它冻僵了的身子在我生有火炉的房间渡过一夜。可我伸出的手指还未向它靠近,它 便纵身一跃从五楼的窗台上义无反顾地跳下去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蓦然间,我心头涌上一股无莫名的滋味。不是心与心的惜惜相怜,也不是杞人忧天的自作多情,更不是 我知道,我体内沉默已久的一根神经在那一刻突然就如同笔碰到纸而找到了一千个诉说的理

9、由。 抓住一片花叶,就可能抓住一丝来自对方的温暖和希望,这是一片花叶所给予这只快冻僵了的金铃子的启示。而作为万物灵长的我们,所能给予这只金铃子的又是什么呢?面对秋寒的逼近,这只不曾发出一声哀叹的金铃子,它让我秋日里的生活从此黯然失色。 夜色流水一样缓缓地弥漫开来, “唧 唧 ” 偶尔飘来的一两声秋虫鸣叫,无由间给这个秋天的黄昏涂抹了几许淡寞和虚无。我知道:在这由无数钢筋水泥和玻璃构建的密不透风的城市,无论这只金铃子和它的伙伴是如何迅疾,都是不可能像两千多年前的那群蟋蟀一样轻易地登堂入室了 仅仅薄薄的一层玻璃,它们便被永远地隔离在一个遥远的世界。 满城灯火次第亮起,今夜,这只金铃子它将在这个城市

10、谁家的屋檐下栖息?明天,它又将撤向哪里? 【小题 1】文中描写细腻感人。请对第( 2)段描写金铃子的画线句加以品析。( 3分) 它的圆润的腿骨就像一件用翡翠雕刻而成的品位极高的艺术品 在阳光的映射下,隐约可看到那透明的淡绿中一丝丝的血肉。 【小题 2】文章第五段引用了诗经 豳风中的诗句,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有人认为 、 、 三个自然段意思差不多,可以删去其中两段。其实不然,请你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4分) 【小题 4】文章最后一段话蕴意深刻,你是如何理解?结合全文并联系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 5分) 答案: 【小题 1】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1分)把金铃子比喻成艺术品生动形

11、象地描写金铃子腿骨健美,( 1 分)抒发了作者对金铃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惊叹)。( 1分) 【小题 1】 诗中的蟋 蟀在寒寂之时还有避难之所,这与上文的金铃子的境遇构成对比; 引发下文作者对金铃子命运的思考; 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或:增添了文采)。(只要说出两点就可)( 4分) 【小题 1】不可以删去。作者特意反复描写,一方面写出金铃子寒风中快冻僵的姿态,并表现了金铃子顽强的生命力( 1分)另一方面写出我的担心和我对它的关爱。;( 1分)为下文我想捉它到房间渡夜作铺垫。( 2分) 【小题 1】 在文明的进程中已经没有了大自然的生灵的位置,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逃离; 作者为大自然的生灵的生存担忧

12、。 联系生活现实 金铃子其实就是弱者的化 身,作者强烈期盼人与人要和谐相处。( 文本理解讲到一点得 2分, 联系现实 1分, 自己感悟恰当得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这里应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赏析,画线句运用比喻,把金铃子比喻成艺术品,生动形象地描写金铃子腿骨健美,抒发了作者对金铃子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考点:这是记叙文语言赏析考点。 点评:学生应注意语言赏析的常见题型 1、分析某个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答题方法:( 1)了解用词之美 -动词形容词精辟准确,把事物说得形象具体;使用成语,为文章增色;关键词能为中心服务。( 2)掌握答题技巧:把握词语的 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类型 2:找出文

13、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理由。答题方法:( 1)了解语言美的几种形式及作用 修辞之美 -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句式之美 -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作用:句 式不同,表达的效果就不同。疑问句造成悬念,反问句加强语气,也可以从灵活多变、富有表现力等方面去品味其妙处) 哲理之美 形象而含

14、蓄,具有言外之意,富有哲理的句子。这些句子一般在文章的开头结尾。(作用:可以给人以启迪教育作用。) 内容之美 内容丰富、题材新颖又与中心连接紧密的句子。 【小题 1】试题分析:引用诗句,从引用修辞角度来进行理解其表达效果,这里是引用诗经 豳风中的诗句从内容上表明蟋蟀在寒寂之时还有避难之所,这与上文的金铃子的境遇构成对比,继而引发下文作者对金铃子命运的思考;同时引用修辞丰富了文 章的文化内涵,增添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考点:这是对修辞作用与效果的考查 点评:这里是从修辞角度来对语言进行赏析,学生应了解常用修辞的特点及作用如:比喻、拟人:生动形象地写出 xx 事物的 xx 特点。排比:增强文章气势,

15、增加感染力、说服力;对比: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反复:有强调语气,强化内容的作用;夸张:突出事物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对偶:语句整齐、意韵铿锵;反问:增强语气,强烈抒情。 学生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小题 1】试题分析: 、 、 三段,作者反复描写金铃子的境遇,写出了金 铃子顽强的生命力以及我对其命运的担心和我对它的关爱;从结构上都为下文我想捉它到房间渡夜作铺垫。 考点:理解文章段落的作用考点。 点评:某一段落在文章中的作用就是指该段在结构和内容上的作用。中考中记叙文经常出现分析文章某一段在内容或结构上的作用。内容上有:点明文章中心主旨、画龙点睛等作用;而结构上通常有:

16、总领全文、承上启下、照应前文、为下文作铺垫等作用。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就是阐释了 “人和自然生灵要和谐相处,人和人也要和谐相处 ”这一生活哲理,学生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合理说明和表述,能有所感悟合理即可。 考点:这是对文章中心主题的考查 点评:这是一种主观性较强题目。学生能谈出自己对文章内容、主旨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阐述自己感受,概括出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并能陈述理由。 养成好习惯(梁实秋)( 14分) 人的天性大致是差不多的,但是在习惯方面却各有不同,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一旦养

17、成之后,要想改变过来却还不很容易。 例如说: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成,很多人从小就贪睡懒觉,一遇假日便要睡 到日上三竿还高卧不起,平时也是不肯早起,往往蓬首垢面的就往学校跑,结果还是迟到,这样的人长大了之后也常是不知振作,多半不能有什么成就。祖逖闻鸡起舞,那才是志士奋励的榜样。 我们中国人最重礼,因为礼是行为的规范。礼要从家庭里做起。姑举一例:为子弟者 “出必告,反必面 ”,这一点点对长辈的起码的礼,我们是否已经每日做到了呢 我看见有些个孩子们早晨起来对父母视若无睹,晚上回到家来如入无人之境,遇到长辈常常横眉冷目,不屑搭讪。这样的跋扈乖戾之气如果不早早的纠正过来,将来长大到社会

18、服务,必将处处引起摩擦不受欢迎。我们不 仅对长辈要恭敬有礼,对任何人都应维持相当的礼貌。 大声讲话,扰及他人的宁静,是一种不好的习惯。我们试自检讨一番,在别人读书工作的时候是否有过喧哗的行为 我们要随时随地为别人着想,维持公共的秩序,顾虑他人的利益,不可放纵自己,在公共场所人多的地方,要知道依次排队,不可争先恐后的去乱挤。 时间即是生命。我们的生命是一分一秒的在消耗着,我们平常不大觉得,细想起来实在值得警惕。我们每天有许多的零碎时间于不知不觉中浪费掉了。我们若能养成一种利用闲暇的习惯,一遇空闲,无论其为多么短暂,都利用之做一点有益身心之事,则 积少成多终必有成。常听人讲过 “消遣 ”二字,最是

19、要不得,好像是时间太多无法打发的样子,其实人生短促极了,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待人 “消遣 ” 陆放翁有句云: “待饭未来还读书。 ”我知道有人就经常利用这 “待饭未来 ”的时间读了不少的大书。古人所谓 “三上之功 ”,枕上、马上、厕上,虽不足为训,其用意是在劝人不要浪费光阴。 吃苦耐劳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标帜。古圣先贤总是教训我们要能过得俭朴的生活,所谓 “一箪食,一瓢饮 ”,就是形容生活状态之极端的刻苦,所谓 “嚼得菜根 ”,就是表示一个有志的人之能耐得清寒。恶衣恶食,不足为耻,丰衣足食 ,不足为荣,这在个人之修养上是应有的认识,罗马帝国盛时的一位皇帝,MarcusAurelius,他从小就摒绝一

20、切享受,从来不参观那当时风靡全国的赛车比武之类的娱乐,终其身成为一位严肃的苦修派的哲学家,而且也建立了不朽的事功。这是很值得钦佩的,我们中国是一个穷的国家,所以我们更应该体念艰难,弃绝一切奢侈,尤其是从外国来的奢侈。宜从小就养成俭朴的习惯,更要知道物力维艰,竹头木屑,皆宜爱惜。 以上数端不过是偶然拈来,好的习惯千头万绪, “勿以善小而不为 ”。习惯养成之后,便毫无勉强,临事心平气和,顺理成章。充满良好 习惯的生活,才是合于 “自然 ”的生活。 【小题 1】细读全文,说说作者的观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文章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请按课文内容在空格中补充完整。( 4 分) 清晨要早起 A

21、遵守公共秩序 B 提倡俭朴 【小题 3】文章除了列举大量的事实举例论证自己的观点外,还运用了其它论证方法,请从第 段举出一例,说说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分) 【小题 4】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引用的是古代的一句名言 “勿以善小而不为 ”,这句话在文中有何含义?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谈谈你的感悟。( 4分) 答案: 【小题 1】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3分) 【小题 1】懂礼貌(要恭敬有礼);要珍惜时间(不要浪费光阴);( 4分) 【小题 1】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 1分)作者用睡懒觉的坏处和祖逖闻鸡起舞起早的好处进行对比,( 1分)论证了 “清晨早起是一个好习惯,这也要从小时候养

22、成 ”的观点,从而有力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1分) 【小题 1】这句话强调好习惯的养成要从小事做起,告诫人们千万不要因善小而不为。( 2分)比如说,在公共汽车上,总是让席给老弱病残,这具备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质,养成讲文明礼貌的好习惯;但这些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渐养 成,有了习惯也就成自然了。故此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结合实际 1分、有所感悟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从文章第一自然段 “习惯是慢慢养成的,在幼小的时候最容易养成 ”总结和概括出作者的观点是 “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 考点:这是对议论文中论点的考查。 点评:学生明确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

23、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文章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 文章标题点明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结尾归纳出中心论点; 文章中间用某个承上启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论点。 文章没有直接提出中心论点,但整体感知文本,进行归纳总结。 【小题 1】试题分析:文章在列举事实进行论证,依次从五个方面,学生从第二段学会概括和找中心句即:清晨要早起;要恭敬有礼;遵守公共秩序;要珍惜时间;提倡俭朴。 考点:这里对议论文分论点的概括和总结的考查 点评:在议论文中,学生应培养寻找中心句,总结概括文章的小分论点的能力。学生能从文章中找出支撑中心论点的分论点,能够提炼和总结分论点。 【小题 1】试

24、题分析:研读第二段,作者除了举例论证之外,还进行了正反对比论证,即用睡懒觉的坏处和祖逖闻鸡起舞起早的好处进 行对比,从而有力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我们要从小养成好习惯。 考点:这是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考查。 点评:论证方法与作用分析答题方法:具体如下: 举例论证: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格式:使用了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 (概括事例)证明了 (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格式:使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 了观点,从而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 、比喻论

25、证:通过比喻进 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格式:使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 比作 ,证明了 的观点,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小题 1】试题分析:这里应从两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好 ”,理解 “习惯 ”有好坏之分,作者重点强调好习惯的培养; “小 ”作者强调习惯应从 “小 ”培养。联系生活实例进行说明。 考点:这是对文本语句含义的理解 点评:这类试题,往往不是要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如果简单地理解为词句的表层意思,就容易理解偏差,一般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 时,一般能表述正确的含义即可得分。 文言文阅读 邹忌讽齐王

26、纳谏( 13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巨之妾畏臣 ,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巨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 ”善。 ”乃下令: “群巨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 谓战胜于朝廷。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 ( 1)今齐地 方 千里 ( 2)王之 蔽 甚矣 ( 3) 闻

27、寡人之耳者 ( 4)时时而 间 进 【小题 2】下面句子中与 “皆以美于徐公 ”中的 “于 ”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B万钟于我何加焉 C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D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小题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小题 4】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的故事,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什么启示?(至少写出两条)( 3分) 答案: 【小题 1】( 1)方圆 ,面积 ( 2)因受蒙蔽而不明( 3)使 听到( 4)间或,偶然 ( 4分) 【小题 1】 D( 3分) 【小题 1】一年以后,即使想要进谏,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3分

28、) 【小题 1】 说话要注意对象。 说话要讲究方式方法。 要委婉得体。或:我们在劝说他人时力求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意见。(只要说出两点就可)( 3 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1) “地方 ”这是两个词语,不同于现在的含义,这里 “方 ”是方圆、面积;( 2)蔽 “这里是动词,因受蒙蔽而不明( 3)使动 用法,使 听到( 4) “间 ”这里读 “jin”,间或,偶然。 考点:这是对文言文实词识记与理解考点 点评:识记和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的重点之一。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词的常用义;辨别通假字及其本字,并解释其意思;正确理

29、解一词多义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准确理解古今异义词的古义等。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 “词不离句,句不离文 ”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小题 1】试题分析:例句中 “于 ”介词,比; A,介词,在; B介词,对; C介词,到; D介词,比;所以选 D。 考点:这里是对文言 虚词的考查 点评:中考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用法的考查上。这就要求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对虚词的用法多进行归类和总结,掌握重要虚词的一般分类,然后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其准确含义。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句子要注意关键词和古文言句式的调整,这里 “期年 ”“虽 ”等词语翻译要精准。 考点:这

30、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 点评: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 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 【小题 1】试题分析:语言交际要注意说话对象,场合,方式方法,力求做到语言委婉,用语得体,充分尊重被劝说者,使之受得启发、明白道理,从而愉快地接受建议。 考点:这里考查学生联系实际与个性化感悟 点评:联系生活实际,个性化感悟是近几年文言文中考种常见的题型之一,是课内文言文阅读的拓展迁移。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

31、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 结。 糊涂官( 10分) 唐临济令李回,妻张氏。其父为庐州长史,告老归。以回之薄 其女也,故往临济辱之,误至全节县。而问门人曰: “明府 在乎? ”门者曰 “在。 ”张遂入至厅前,大骂辱。全节令赵子余不知其故,私自门窥之,见一老父诟骂不已。而县下常有狐为魅 ,以张为狐焉。乃密召吏人执而鞭之,张亦未寤 ,骂仍恣肆 。击之困极 ,方问何人,辄 此诟骂。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全节令方知其误,置之馆,给医药焉。张之僮夜亡至临济,告回。回大怒,遣

32、人吏数百,将袭全节而击令。令惧,闭门守之。回遂至郡诉之,太守召令 责之,怒其误也。使出钱二十万遗张长史以和之。回乃迎至县,张喜回之报复。卒不言其薄女,遂归。 注释: 薄:待人不好 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为魅:作怪 寤:通 “悟 ”,醒悟 恣肆:放纵,无所顾忌 困极:疲乏 辄:肆意妄为 【小题 1】写出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4分) 故 往临济辱之 私 自门窥之 见一老父诟骂不 已 乃密召吏人执而 鞭 之 【小题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3分) 乃自言吾李回妻父也,回贱吾女,来怒回耳。 【小题 3】文中的 “糊涂官 ”指的是谁?请简要说出依据。( 3分) 答案: 【小题 1】 所以,因

33、此 暗中 停止 用鞭子打( 4分) 【小题 1】张长史)这才自己说明:我是李回妻子的父亲。李回待我女儿不好,我来辱骂李回。( 3分) 【小题 1】示例: 指张长史。 .他没见到所要辱骂的女婿,就不管青红皂白先大骂一场,真是糊涂。 . 指全节县令赵子余。他仅凭自己的猜想,就认为对方是狐妖作怪,立即派人捉来鞭打一顿,糊涂至极。 . 指李回。他不问清原由,居然动用武力前去攻打,如此处理政事真是荒唐透顶。 【小题 1】试题分析:词语解释要准确,这里( 2) “私 ”古今义,这里是,暗中;( 4) “鞭 ”这里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

34、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 1】试题分析:翻译文句应做到,重点词语理解正确,文言句式要进行调整,此处 “贱 ”“怒 ”翻译要准确; “吾李回妻父也 ”这是典型的 “者 也 ”式判断句,翻译时,应理解出 判断语气。 考点:这是文言文句子理解并翻译考点 点评:所谓 “理解文中的句子 ”,就是能够根据上下文的语境、领会某一个文言句子在文中的意思,能从思想内容、表达效果等方面对这个句子作深入的分析。要想理解文中的句子,就要留心句中的关键性词语,弄明白句中

35、有关词语的指代义,把握句子间的关系,看是否有活用现象,明确使用的文言句式等。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 【小题 1】试题分析:从文中内容分析:张长史没见到所要辱骂的女婿,就不管青红皂白先大骂一场 ,真是糊涂;赵子余仅凭自己的猜想,就认为对方是狐妖作怪,立即派人捉来鞭打一顿,糊涂至极;李回不问清原由,居然动用武力前去攻打,如此处理政事真是荒唐透顶。 考点:这里考查的是对人物的评价。 点评: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

36、点,自己概括总结;还可以遵循 “找原文 细分析 得结论 ”思维的过程。学生学会结合文本内容来进行具体分析能从原文中找出依据。 诗歌鉴赏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范成大 (4分 ) 梅子金黄杏 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 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 飞。 注释 篱落:篱笆。 蛱( ji)蝶:蝴蝶。 【小题 1】诗中用梅子黄、 、 、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 2分) 【小题 2】诗歌中侧面烘托是较为常见的表现手法,请从这一角度赏析 “唯有蜻蜓蛱蝶飞 ”。( 2分) 答案: 【小题 1】杏子肥、麦花白( 2分) 【小题 1】因为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村中白

37、天很少见到行人。“唯有蜻蜓蛱蝶飞 ”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2分) 试题分析: 1、从诗句所描绘的 意象中可以依次了解到,本诗依次写了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等意象; 2、 “唯有蜻蜓蛱蝶飞 ”运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衬托出了村中的寂静。描写中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考点:这是有关诗歌的鉴赏考点 点评:诗词理解与鉴赏,主要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这类题往往从内容主题上、语言表达上、技巧手法上对诗歌进行鉴赏。要求学生能体会诗歌所描写和表达的情、理、景;同时从语言上抓住传神的字词;更要学会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结合等手法角度来对诗词进行赏析。 语言表达 语

38、文综合性学习。( 7分) 今年 5月 18日 是第 34个国际博物馆日。为了让同学们了解我国博物馆的相关情况,你所在的课外活动小组准备开展一次调查活动。作为小组成员,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小题 1】 2011 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 “博物馆致力于社会和谐 ”。调查开始,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写出对这个主题的理解。( 2分) 【材料】 自人类进入 21世纪以来,我们所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环境恶化与文化冲突,如何协调各种文化之间及人类与自然的矛盾,是当今世界最紧迫的任务。而博物馆保护了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汇集了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几乎所有与生产生活、文化活动及自然环境有关的物证,是人类文化与自然历史

39、知识的宝库。人们参观博物馆的过程,即是不同文化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交流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们可以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博物馆还可以为人类更加幸福的未来积累历史经验,战胜更多不可预测的苦难。 【小题 2】请你根据组员搜集的材料, 提取主要信息,着重说明我国博物馆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3分) 【材料一】 博物馆是普及知识,倡导科学精神的重要场所。现在,我国绝大部分博物馆都能对公众实行免费开放。然而,就建筑面积在 500平方米以上的场馆来讲,我国每百万人口仅拥有博物馆 0.65座,展厅面积 9.7平方米,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而且我国大部分博物馆的年利用率都低于

40、 20%,有的博物馆常年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年货节、风味小吃节、人才交流会、 “过季 ”丝绸服装展 竟成了一些博物馆最多的 “展览 ”活动。 【材料二】 据悉,目前我国共有博物馆 2300座,其中位 于东部城市的占到总量的近 70%,北京、上海两座特大城市拥有的博物馆数量就接近 300座,而中部及西部地区的众多省份博物馆的数量加起来还不到 600座。 【小题 3】在撰写调查报告 “建言献策 ”一项内容时,请你根据下面的材料,就如何激发人们参观博物馆的兴趣写出一条建议。( 2分) 要求:与前一句语境相关、句式一致、字数相等。 【材料】 有调查表明,人们对参观博物馆兴趣不高是因为其展品多为陈列性质

41、,参观者感觉单调。为此一些博物馆作了有益的尝试,比如大连大学博物馆近年来发展得很快,其秘诀就是把学生工作室设在博物馆中,举办一 些有趣的创意活动。 武汉大学的逸夫博物馆被评为 4A 景区,这与它的现代化布展手段是分不开的。它通过模拟、声光电、信息化等技术手段将展览内容生动地展现出来,使得参观者感觉如临其境,更好地融入到展馆与展览内容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来。 建议:借助创意活动增加趣味 答案: 【小题 1】博物馆运用自身保护的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 使人们认识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并运用其积累的历史经验,战胜苦难,促使社会和谐。( 2分) 【小题 1】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

42、的博物馆数与展厅面积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大部分博物 馆的年利用率偏低。博物馆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分布不均衡。(三条信息每条 1分,共 3分。) 【小题 1】利用科技手段营造氛围(结构相同,内容符合即可)( 2分) 试题分析:( 1)材料 1用自身保护的文化多样性及生物多样性来说明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应当相互帮助、相互依存,并运用其积累的历史经验,战胜苦难,促使社会和谐。( 2)【材料一】说明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博物馆数与展厅面积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利用率偏低。【材料二】说明我国每百万人口拥有的博物馆数与展厅面积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并分布不均衡。( 3)结构相同,内容符合即 可。 考点:这是综

43、合性学习考查 点评:综合性学习考点的题型很多,也很新。有广告词的设计、主持采访、临别留言、情景对话、表格图表分析、漫画解说、新闻评说等,但一般都是以自主探究、自主设计某个具体任务为中心,要求结合具体任务所需要的语境,进行符合交际需要的语言表达练习。主要是考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进行口语交际或书面表达的能力,也有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的。教学时侧重对语境的分析和语言得体、流畅等的指导和落实。不要轻易地认为这样的题目全靠学生的临场发挥,或认为这样的题目不管怎么答都能得分。 名著导读 用水浒中的人物姓名填空。( 2分) 水浒通过写众多英雄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

44、民反 ”的主题: 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 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 他们都是被逼无奈才走上造反的道路的。 答案: 武松 鲁达( 2分) 试题分析:水浒通过写众多英雄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 “官逼民反 ”的主题:描写了 108位好汉 “官逼民反 ”的故事,其中关于武松的故事有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等;鲁智深的故事有拳打镇关西,大闹野猪林等。 考点:这是对文学及名著知识点的考查。 点评:名著 填写和选择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文学文化常识,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同时要对名著的精彩内容以及人物形

45、象细细品味。 默写 古诗文名句默写。( 8分) 【小题 1】天街小雨润如酥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小题 2】乱花渐欲迷人眼,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 【小题 3】沉舟侧畔千帆过, 。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小题 4】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 【小题 5】江城子 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 。 【小题 6】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 “其恕乎! , 。 ”(卫灵公 ) 答案: 【小题 1】草色遥看近却无 【小题 1】浅草才能没马蹄 【小题 1】病树前头万木春 【小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 【小

46、题 1】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小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8分) 试题分析:名句填写错填和漏填均不得分,这里应注意: “遣 ” “勿 ”,同时学生还应注意 “江城子 密州出猎运用典故,表达诗人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 ”等这类命题理解 要点。 考点: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文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写作 (60分 )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快乐常常伴随着我们。当父

47、母用慈爱的伞为你撑起一方晴空时,你会感到有家真好,我快乐;当同学用贴心的话安抚你孤独的心灵时,你会感到有朋友真好,我快乐;当欢歌笑语飞出课堂洒在山间野外时,你 会感到有这样的活动真好,我快乐;当知识帮你打开智慧的大门时,你会感到有书真好,我快乐;当理想为你插上腾飞的翅膀时,你会感到有梦真好,我快乐 其实,这种快乐就来自我们的心境,让我们在心中种下快乐,欣喜地去迎接每一天,这样我们就会拥有快乐。 请以 之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补全题目,可以填入 “进取 ”、 “助人 ”、 “合作 ”、 “读书 ”、 “劳动 ”、 “追梦 ”等; 文体自选; 不少于 600字 (诗歌不少于 16行 );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 “ 之乐 ”是一篇半命题写作训练。这就有很大的开放性,学生在写作时,补题就是半命题写作的关键,这里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补题,或 “进取 ”或 “助人 ”或 “合作 ”或 “读书 ” 从学生表述的主题中心都必须突出 “乐 ”,这就要求学生选材必须典型,必须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