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刘芸 文档编号:28964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五校”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安徽省淮北市 “五校 ”九年级第六次联考(模拟二)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9分) 在某个下着落雪的夜晚,在某个寂寥的街道上,在某处街灯的映照下,他忽然发现了久违的江南蓑衣的影子。在某个茶室和酒吧间,他看见蓑衣还有竹笠高挂在被漆的很艳红或者金黄的柱子和墙壁上,落满了灰尘。那里不适合它们的!他想,此刻,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就 l的囚犯。它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啊!那些酒客茶客是不知道的。江南的蓑衣和竹笠在经年地寻找,在远远地翘首而望。它们想,城市里总会下雪或者下雨,这样的念头能解除心头的焦渴。它们想,下雨了,主人就会重新穿带起它们,潇洒地走过雨巷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2分) 【小题 1】引颈就 l( ) 翘首而望 ( ) 【小题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 2分) 【小题 3】 “焦渴 ”在选文中的的意思是( )( 2分) 【小题 4】选文主要的修辞手法是( ),( )( )( 3分) 答案: 【小题 1】戮; qio 【小题 2】穿带 穿戴 【小题 3】非常渴。文中指蓑衣热烈的愿望,即重新被人们所使用,发挥自己作用的想法。 【小题 4】比喻 拟人 排比 【小题 1】试题分析: “戮 ”这个字比较难写, “翘 ”这个字不能读为 “qio”。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和书写

3、能力,主要是字音、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 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

4、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2】试题分析:穿戴:动词,穿着;佩戴。根据语境,带应该改 为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

5、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小题 3】试题分析:理解 “焦渴 ”的意思,不能根据其表层意思来判定,一定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其语境义才行。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含义的理解能力。 点评:解答理解词语含义类题目时,要结合所给的词语含义和具体的语言环境来作答。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特别是容易混淆的词语,不能仅凭字面意思来理解词语含义。 【小题 4】试题分析: “它们仿佛像陪酒女郎,像示众者,像引颈就 l的囚犯 ”这句话运用了 “比喻 ”“排比 ”的修辞手法; “它们的心里会是什么滋味啊 ”这句话运用了 “拟人 ”的修辞手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分析能力。 点评:

6、分析各种 修辞手法,关键在于对各种修辞手法特征的把握即可。 某班打算组织开展一次以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的主题班会。请完成以下提目:( 12分) 【小题 1】请你为这次主题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分) _ 【小题 2】你在放学的路上看到隔壁班的同学把没有吃完的零食和包装袋随手扔到路边,请你上前制止,你打算怎么跟他说?( 2分) _ 【小题 3】下面是以为同学在活动中写的一段文字,其中有几处错误,请你帮住修改。( 5分) 随着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利用自然环境的重要性。疯狂开采,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已经遭到人们的强烈反对。留给子孙

7、们一个美好、和谐的世界吧!( 6分) 文章有一处搭配不当请找出来。 语段中有两个词语的位置需要调换以下可以让句子更合理,请找出这两个词语,写在下面。 文中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找出并改正过来。 【小题 4】近年来我市以加快推进城市 转型为主线,以建设绿色淮北、生态淮北为目标,不断加大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如今,淮北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两山环绕、六湖珠连、城在山中、水在城中 ”的生态城市格局已日趋形成。生活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请你描写一下对淮北的赞叹和自己的心情或感受,用上至少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30字)( 2分) 答案: 【小题 1】略 【小题 2】略 【小题 3】 科学技术

8、后加上 “的不断进步 ”。 “保护 ”与 “利用 ”调换; “疯狂开采 ”后的 “, ”改为 “、 ”。 【小题 4】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拟写标语时,一定要突出 “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这一活动主题。如:珍惜自然资源 ,共营生命绿色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点评:拟写标题,一方面要凸显材料的主要内容,二要使标题具有吸引力。 【小题 2】试题分析:委婉的规劝,注意称呼、语气、方式,围绕节约、责任、污染危害、为他人着想等皆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点评:口语交际类题目,要求有称呼语、问候语、自我介绍,要把事情交代清楚,能达到交际的目的。另外,还要注意,语言

9、礼貌得体,语气诚恳、委婉。 【小题 3】试题分析: “随着科学技术与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 ”这句话的语病为 “缺少成分 ”,在科学技术后加上 “的不断进步 ”。 “保护自然资源、利用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这句话的语病为 “语序不当 ”, “保护 ”与 “利用 ”调换。 “疯狂开采,无节制使用自然资源的行为 ”这句话的标点符号有错, “疯狂开采 ”后的 “, ”改为“、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以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

10、是否通 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学生平时不太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老师也讲得少,学生没有知识的积累。标点符号也是文字,正确使用能帮助我们阅读好句子,理解句子的意思。平时阅读和写作要关注标点符号的用法,多加辨析易混淆的标点符号及用法。 【小题 4】试题分析:语言组织优美、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示例:淮北真是名副其实的皖北江南啊!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中,真是比神仙还快乐幸福百倍啊。我们爱自己的家乡 淮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 点评:本题其实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围绕题目的要求、语言流畅即 可。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读懂一粒苔藓 某名山之上有条

11、小路,路旁有块巨石,石上有一小片苔藓。某天,我随意地在巨石边蹲下歇息,恰值衣袋里有一面度数很高的放大镜,于是顺便用它观察了一下那片苔藓。 天!我惊呆了。 我眼前出现的不是一片苔藓,而是一片森林,林中长着高大茂盛的 “树 ”。 我再认真地观察每个苔粒,发现它竟然是一株十分健全的 “树 ”。上面有强健的躯干,有茁壮的枝条,有青翠的绿叶。此外,还有许多花朵,甚至还能看到美丽的花蕊! 就是这么一粒苔藓,这小小的绿色生命不仅躯干完整,而且 器官健全! 我抬起头来,举目四望,看到的是崇山峻岭和莽林险涧。以前,我总觉得好像只有那些庞然大物才具有深邃的美感。谁会有兴趣关注这一小片甚至一小粒的苔藓?幸好,我关注

12、了,在一个极其偶然的情况下关注了。 那一粒苔藓,那一株苔体,与高大的乔木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小小的苔藓也在呼吸,也在生存,也在成长,也在繁衍 它们也很美。 何以美?因为它作为个体是独立的,作为躯体是完整的,作为群体是共生的。只要它们是生命,就有资格傲视一切貌似雄伟壮丽的无机物种。由无机物演示出的任何辉煌壮丽,山呼海啸、地裂山崩、雷鸣电 闪、冰雪盖地,都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在相互堆积和碰撞。 只有生命,哪怕是一粒苔藓,才有可能成为生命史、人类史、文明史的开篇者或创造者。 而且,只有生命才能体现根本意义上的平等。因为,只要是生命,就有生有死,有兴有衰。活到百年、千年可谓长寿,但不死是不可能的。从这个角度

13、来看, “生命必然有生有死 ”是一个自然的法则,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无一例外。 我们有资格藐视苔藓的生存意义么?没有! 可惜,我们常常不自觉地走进一个误区,那就是:推崇和强化生命的不平等关系,尤其是对待人! 名人和伟人是人,而平凡卑微的人也是 人 在 “都是人 ”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区别!谁若是不承认这点,一定要将一些人抬高为别人崇拜甚至膜拜的对象,都是无知和可笑的。 为此,我们真应该以十分恭敬的态度,去观察去体悟苔藓,真正读懂它们。 总之,读懂一粒苔藓大不易。 【小题 1】纵观全文,作者从 “一粒苔藓 ”读到了哪些内容?( 6分) 【小题 2】文章 段将山路边的 “一片苔藓 ”与 “崇山峻岭和莽

14、林险涧 ”进行了对比,其作用是什么?( 4分) 【小题 3】 “我们有资格藐视苔藓的生存意义么?没有!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 【小题 4】文章的语言形象而极富哲理性,请分析文中划线句的含义。( 4分) 答案: 【小题 1】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平凡卑微的生命个体也是独立的,( 2分)具有生命独特的美感与存在的价值,( 2分)要以恭敬的态度尊重一切生命。( 2分) 【小题 2】通过形象的对比突出了平凡卑微的苔藓也具有震撼人心的深邃的美感,但却常常被人们漠视,( 2分)为下文阐发自己对生命平等的思考作了必要的铺垫。( 2分) 【小题 3】( 4分)表达了对平凡而美丽的生命的由

15、衷敬意,( 2分)对人类推崇和强化生命的不平等关系、漠视普通人的无知可笑行为的强烈不满。( 2 分 ) 【小题 4】这句话深刻有力地揭示了生命与历史的密切联系,阐明了正是微不足道的生命才构成并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2分)呼唤人们思想觉醒,正视平凡卑微的价值,尊重一切有尊严的生命。(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作者从 “一粒苔藓 ”读到的内容从文章的 11-15小节的内容来概括,概括的内容 “任何生命都是平等的,平凡卑微的生命个体也是独立的;具有生命独特的美感与存在的价值;要以恭敬的态度尊重一切生命。 考点:本题考查概括要点的能力。 点评:概括要点时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找到答题涉及到的相关语段

16、,从中找到相关信息进行 概括。 【小题 2】试题分析:作者为了突出了 “平凡卑微的苔藓也具有震撼人心的深邃的美感但却常常被人们漠视 ”这个特点,作者将 “一片苔藓 ”与 “崇山峻岭和莽林险涧 ”进行了对比,不仅突出了 “一粒苔藓 ”的特点,也为下文作者阐释自己的阅读感悟作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学生解答这类习题时要先读懂题意,然后根据题意要求,到文章中找出相应的语句进行分析,只要内容设计合理,联系文中观点且表述正确,通顺即可。 【小题 3】试题分析: “苔藓的生命 ”看似卑微,但是作者却从中读出了许多内容,表达了对平凡而美丽 的生命的赞美。作者也借此对人类推崇和强

17、化生命的不平等关系、漠视普通人的无知可笑行为的强烈不满。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关键语句含义的理解。 点评:理解句子含义要抓住关键词 ,联系文章的内容 ,背景 ,找到背后的意义。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撇开表面意思 ;找到找到在文章中的指深一度的意思。 【小题 4】试题分析: “一片苔藓 ”的生命虽然平凡,但是生命史、人类史、文明史正是由这些平凡的生命开创的,表达了作者对这些平凡而美丽的生命的赞美与敬佩之情,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平等的对待一切生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语语境义的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的语境义,不能仅局限于词语的表层意思,一定要结合词语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理解。 诺贝尔奖的普世意义

18、大于心理慰藉 谁也不会想到 2012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会诞生在中国,也无法预测中国人实现“诺奖 ”零突破的这一天。 “诺奖 ”在形式上确实给了国人一个莫大的安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代表了评奖方对获奖者莫言的个人鼓励,也代表了对获奖作品蛙中所呈现的思维逻辑的一种关照和认同。 但是,国人的自豪感不能停留在对 “诺奖 ”简单的评说上,对于国民来说,“诺奖 ”的普世意义远大于心理慰藉。我们可以用某个奖项去衡量个人 成就,但却无法丈量整个国家阅读力和创作力。 “诺奖 ”揭晓的前一天,网上就出现了很多的预测。我们关注 “诺奖 ”,期待 “诺奖 ”,是因为从国人内心来说,还没有把“诺奖 ”当做一种常态化的东

19、西。我们太需要 “诺奖 ”给我们一个肯定,也没有过多的勇气去相信我们有能力接近 “诺奖 ”。从网上的关注来看, “诺奖 ”已从一个单纯的奖项变为举国聚焦的话题。而这也许会带来国人对奖项的盲目追逐。此次 “诺奖 ”,它只是获奖者莫言阶段性的个人成就,而且他也觉得,诺贝尔是一个重要文学奖项不是最高奖项,只代表评委的看法。他现在仍旧手写写作。 可以看出 ,莫言是进取的,无论是手写写作还是观照现实,无论是否获得诺贝尔奖,他都会一如既往地坚持,继续从事他的文学写作。而我们是否被 “诺奖 ”给束缚了 我们是否更该尝试着将这种在文学路上不断进取的心态普世化 媒体是否该把焦点聚集在对国民走进文学、崇尚文学的一

20、种引导上,而不是单纯地关注 “诺奖 ” 我们完全可以去研究所有获奖者的获奖作品,甚至去学习他们的创作热情,去体会他们的写作感悟,并且将这种热情和感悟转化为国人对人的生活、生命,甚至世界一些本质性问题的关注。这才是 “诺奖 ”过后的国人态度。 我们都知道德国人普遍热爱 阅读,并把对文学的崇尚上升为了一种国民的文化自觉意识,读书、爱书和分享书,使德国成为了 “科技之国 ”和 “哲学之国 ”。尽管我国的阅读率已开始回暖,但传统的读书方式却遭到摈弃,而且依然没有达到我们所期待的高度。我们说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也说要提高文化软实力。那么这些目标如何去实现 对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予以关照才是根本。就像

21、对于奥运会来说,我们应倡导的是运动全民化,而不是金牌唯一化。同样,对于文化,对于在 “十二五 ”规划中专门用一个章节提到的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来说,我们需要关注的是提高国民的文化意识,引导更多 的国民走进文化,探讨文化,创造文化,给国民提供更多文化基础设施,让 “诺奖 ”或者说接下来的其他各种奖项,不再只一个 “符号 ”,不再成为国人的迫切需要,而是化为一种更具普世价值的文化追逐。 (长江网 ) 【小题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3分) 【小题 2】作者为什么说我们被 “诺奖 ”给束缚了?( 3分) 【小题 3】本文所说的 “诺贝尔奖的普世意义 ”包含哪些方面?( 4分) 【小题 4】

22、文章最后一段提到德国人热爱阅读和国人阅读现状有何作用?( 4 分) 【小题 5】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分) 答案: 【小题 1】诺贝尔奖的普世 意义大于心理慰藉。 【小题 2】国人关注诺奖缺乏平常心,对奖项本身有盲目追逐的倾向,反而作家莫言能冷静看待自己的获奖。 【小题 3】通过关注 “诺奖 ”引导国民走进文学,崇尚文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让 “诺奖 ”化为一种国民的文化追逐。 【小题 4】通过德国人热爱阅读和国人阅读现状的对比论证,突出强调我们在关注 “诺奖 ”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国民的文化软实力。 【小题 5】略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的中心论

23、点根据标题来概括,中心论点为 “诺贝尔奖的普世意义大于心理慰藉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 点的提取能力。 点评:论点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题目、开头段、结尾段、中间,如果原文中没有明显的语句,则要根据文章内容加以概括。本文就属于最后一种,应根据对文章的理解,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用自己的话概括。 【小题 2】试题分析:这个问题根据第 2、 3、 4段的内容来概括即可。因为国人关注诺奖缺乏平常心,对奖项本身有盲目追逐的倾向,反而作家莫言能冷静看待自己的获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议论文要注意看清文章的结构,寻找文章的分论点

24、),并根据理解 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注意提取和概括一定要全面,不可遗漏。 【小题 3】试题分析:意义根据文章第 4、 5两段内容来概括。意义为 “通过关注 “诺奖 ”引导国民走进文学,崇尚文学;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文化软实力,让 “诺奖 ”化为一种国民的文化追逐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审题后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然后精读并提取出关键语句(议论文要注意看清文章的结构,寻找文章的分论点),并根据理解概括出切题的答案:。注意提取和概括一定要全面,不可遗漏。 【小题 4】试题分析:作者为了论证 “我们在关注诺奖的同时,要不断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和国民的文化软实力 ”论点,作

25、者在第 5 段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有力的论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理解能力。 点评: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四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这是必须要知道并记准确的内容。其作用要根据具体的文章来作答,一般运用论证方法的语句,证明其前面的观点(一般是分论点),要到前面的文章中去读,去寻找。 【小题 5】试题分析:文章先由莫言获诺奖给国民带来安慰和自豪感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诺贝尔奖的普世意义大于心理慰藉。然后从莫言、媒体的角度来谈关注诺奖的心态,最后进一步从文化普世的角度关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议论文论证思路的能力。 点评:议论

26、文的论证思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按照这一思路,结合文章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文后题。( 15分)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噫!微斯人,吾谁与归!范仲淹岳阳楼记) 【乙】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 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是以善为国者,

27、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管子治国)注释: 奚:疑问代词,何。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字的意思。( 4分) 或异 二者 之为: 微 斯人: 必先 富 民 民贫则 危 乡轻家: 【小题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翻译: B是以 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翻译: 【小题 3】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 2分)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小题 4】根据提示填空:( 3分) 【甲】文中表明范仲淹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 ; 【乙】文从 和 两方面论述 “治国之道,先安于民 ”。 【小题 5】【甲】【乙】两文在内容上的相同点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2分)

28、答案: 【小题 1】或异二者之为: 指上文迁客骚人的两种览物之情。 微斯人: 没有 必先富民 使 富裕,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民贫则危乡轻家: 不安于,与安相对。 【小题 2】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翻译 :不因外物的好坏,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B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翻译: 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小题 3】凡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小题 4】【甲】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 民富则安乡重家 和 民贫则危乡轻家 【小题 5】略 【小题 1】试题分析: “二者 ”中的这个 “者 ”的意思根

29、据语境来决定,此处为 “两种思想感情 ”的意思; “微 ”此处为 “否定词 ”,意思为 “如果没有 ”; “富 ”是 “使用用法 ”,意思为 “使 -富 ”; “危 ”与 “安 ”相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 A、 “以 ”是 “因为 ”的意思; B、 “是以 ”是 “因此 ”的意思,“为 ”是 “治理 ”的意思, “富

30、”是 “使 -富 ”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还要注意整个句子在翻译时保持完整性。 考点:本 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这几句话的意思为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所以,标点应该为 “凡治国之道

31、, 必先富民。 民 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点评:文言句读常识既考查了学生的文言常识的知识掌握,又考查了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有很大帮助。 【小题 4】试题分析:甲文中能够体现范仲淹的远大抱负的句子为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乙文中从 “民富则安乡重家 ”“民贫则危乡轻家 ”这两方面论述 “治国之道,先安于民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在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的基础上,抓住文中切题的关键语句,结合整个故事的情节,从 中得出感悟。 【小题 5】试题分析:围绕 “治理

32、国家要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即以人为本 ”作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点评:首先整体理解文章的大意,然后,根据题干的要求,抓住文章的相关语句做出切题的回答。 “有什么不同 ”这类的题目,一定要注意根据分值分点做答,写出各自的认识(看法、特点)。 名著导读 请利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下面的四个小题。( 4分) ( 1)、鲁迅在朝花夕拾中的一文中指出 “公正的裁判是在阴间 ”,以讽刺当时社会上的 “正人君子 ”之流。 ( 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中被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为线索,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

33、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 “生活教科书 ”。 答案:( 1)无常( 2)老鼋( 3)保尔 柯察金的生活经历 试题分析:( 1)鲁迅在朝花夕拾这部散文集中除了温馨的回忆,还有理性的批判,如无常批判的就是当时社会上的 “正人君子 ”之流。( 2)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在取经的途中一共遇到了八十一难,最后一难是在通天河中被老鼋翻落河中,弄湿 了经卷。( 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 “保尔 柯察金的生活经历 ”为线索,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十月革命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 “生活教科书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

34、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察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等。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不仅要泛读还要对 重点段落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 6句) 【小题 1】水何澹澹, _ 。(观沧海) 【小题 2】大漠孤烟直, _。(使至塞上) 【小题 3】素湍绿潭, _。(三峡) 【小题 4】 _,秋天漠漠向昏黑。(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小

35、题 5】 _,自将磨洗认前朝。(赤壁) 【小题 6】伤心秦汉经行处, 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 【小题 7】了却君王天下事, _。(破阵子) 【小题 8】乡书何处达? _。(次北固山下) 答案: 【小题 1】山岛竦峙 【小题 2】长河落日圆 【小题 3】回清倒影 【小题 4】俄顷风定云墨色 【小题 5】折戟沉沙铁未销 【小题 6】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小题 7】赢得生前身后名 【小题 8】归雁洛阳边 试题分析:默写时,注 意 “竦峙、清、俄顷、折戟、宫阙、做、生、身、雁、洛阳 ”等字,还要注意整个句子默写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

36、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 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默写杜甫望岳的颈联和尾联。( 4分) _ 答案:默写杜甫望岳的颈联和尾联。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试题分析:望岳为一首律诗,分为 “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 “颈联和尾联 ”为 “荡胸生曾云,决眦

37、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在默写时,注意“曾、眦、凌、绝 ”等易错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诗文 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作文 一年又一年,春草绿了;一年又一年,春华又红了。一年又一年的南风吹拂

38、,咿呀学语的孩童变成了青春勃发的少年少女。亲爱的同学,在 你们成长的过程中,有亲情友情的滋润,有成功快乐的伴随,也有烦恼挫折的困扰 .请用你手中的笔,记录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它成为你记忆中永不褪色的珍藏。 请以 “想起了 ”为题,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提示与要求: ( 1)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 ( 2)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 ( 3)不少于 600字。 ( 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篇习作是一篇半命题作文,要想写好本篇作文。首先要根据导语来补题,如: “想起了妈妈的笑脸 ”,补好题后,就要围绕补写的内容 来审题、立意,从 “

39、想 ”这个字来看,这篇习作应该是一篇回忆性的作文;从 “妈妈的笑脸 ”这个短语来看,重点要交待 “笑 ”的原因以及 “笑 ”给自己的影响。从导语来看,这篇习作主要是记录自己成长中的点点滴滴,所以,写成记叙文较好,通过记叙一件事来表现要表达的情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点评:半命题作文的补题很关键,补出的题目显示了作文的选材、立意、情感态度及语言能力,同时也决定作文成败。补全题目常用方法:避生就熟。在补题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越是熟悉的角度、内容,我们写作时的把握也就越大。补全题目,首先 要将题目变为自己所熟悉的内容,从自己熟悉的内容、擅长的体裁着手来写;化大为小。化大为小就是选择一个比较小的切入口 .从一个具体的角度切人题目 .从而将一个相对比较 “大 ”的题目缩小为一个比较 “小 ”的题目;运用修辞手法。补题时能运用修辞的可运用上修辞,使文章灵动,有吸引力,同时也显示出对语言的驾驭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