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28964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山东济南长清区九年级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其他 阅读下面这段文字,按要求作答。(共 4分,每小题 2分) 经过一夜的航行, 4月 29日上午 8点半, “椰香公主 ”号邮轮带着首批游客驶至西沙群岛。 海天湛蓝,珊瑚相间,像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从 1992年海南谋划开放西沙至今,历经 21年,西沙终于向普通中国大陆游客揭开了神秘面纱。登岛后,不少游客纷纷拉起五星红旗拍照留念,宣誓主权。五星红旗被插到了全福岛上。 文段中画 “ ”线的句子有语病,请选用恰当的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 换用号 增补号 删除号 调位号 答案:示例 1

2、:海天湛蓝,珊瑚相间,像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的岛屿,(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示例 2:海天湛蓝,珊瑚相间,像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这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色彩的西沙群岛。 试题分析:用增补号,在 “是 ”前加上 “这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 、结构混乱等方面有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

3、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殷红 (yn )窥伺 (s)蓦然 (m )叱咤风云 (zh) B归咎 (ji)伫立 (zh)阴霾 (mi)鲜为人知 (xin) C炽热 (ch)谀辞 (y)对峙 (zh)戛然而止 ( g ) D戏谑 (xu)剽悍 (pio)冗杂 (rn)锐不可当( dng)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殷红( yn), “殷 ”为多音字,读音有 “yn、 yn”。 C、戛然而止( ji)。 D、锐不可当( dng)。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 点评:拼音

4、不仅是我们学习汉字、学好普通话的工具,更是我们的一项语言技能。汉语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有一则笑话:一人闲逛街头,忽见一长队绵延,赶紧站到队后跟随,唯恐错过什么购买紧缺商品的机会。等到队伍拐过墙角,才发现大家原来是排队上厕所,不禁 y rn sh xi

5、o。 A就是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用通俗的话说,就是 “随大流 ”。 再看第二种有趣的心理效应。许多青少年因崇拜某位明星的某些特征,比如长相,歌声,于是就不顾一切模仿明星的行为,搜集他们用过的一切东西。这其实就是 B 在作怪,它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即人们在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或坏的印象后,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的其他方面的特征。平时说的 “i w j w”就是这一心理效应的一个突出表现。 第三种叫鲇鱼效应。 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鱼变得死气沉沉,容易死亡。渔民偶然把几条鲇鱼放在鱼群里,却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由于鲇鱼喜欢挤 来

6、挤去,整个池里的鱼都被带动得生机勃勃。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引入竞争机制,也会产生鲇鱼效应 。 C ,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皮格马利翁是古代塞浦路斯的一位善于雕刻的国王,他把全部热情和希望放在自己雕刻的少女雕像身上,后来竟使这座雕像活了起来。心理学家罗森塔尔 ,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学生进行智力测验。他告诉教师们说 ,班上有些学生属于 d q wn chng者 ,并把这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事实上这些名字是从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 ,他们与班上其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末 ,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 ,他们的成绩明显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 罗森塔尔认为

7、 ,这可能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学生开始 zhn l tu jio,予以了特别照顾和关怀 ,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第五种心理效应更有趣。为了研究各种工作条件对生产率的影响,美国霍桑工厂一个大车间的六名女工被选为实验的被试者。这些女工的工作是装配电话机中的继电器。首先让她们在一个一般的车间里工作两星期,测出她们的正常生产率。然后把她们安排到一个特珠的测量室工作五星期,这里除了可以测量每个女工的生产情况 外,其他条件都与一般车间相同。接着进入第三个时期,改变了对女工们支付工资的方法。以前女工的薪水依赖于整个车间工人的生产量,现在只依赖于她们六个人的生产量。第四个时期,在工作中安排女工上午、下午

8、各一次 5分钟的休息。第五个时期,把工间休息延长为 10分钟。第六个时期,建立了六个 5分钟休息时间制度。第七个时期,公司为女工提供一顿简单的午餐。随后的三个时期每天让女工提前半小时下班。第十一个时期,建立了每周工作五天的制度。最后第十二个时期,原来的一切工作条件全恢复,重新回到第一个时期。老板想通过这一实验来寻找一种提高工 人生产效率的生产方式。的确,工作效率会受工作条件的影响,然而,出乎意料的是( )条件怎么改变,每一个实验时期的生产率( )比前一个时期要高,女工们工作越来越努力,根本就没关注过生产条件的变化。 通过操纵一个人的环境,让他与众人分离,特别密切地关注他,使他感到很特别,都会对

9、他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他知道人们期望他干什么,只要没有想要拒绝的特别理由,他会尽一切努力按人们的期望去干好每一件事。霍桑工厂的女工们就是如此。所以对一个人施加压力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他愉快,向他显示出他正被关心着,被期待 着做好某件事。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霍桑效应。 霍桑试验的研究结果表明了工人们的行为不仅仅受工资的刺激;影响生产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待遇和工作条件,而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小题 1】通读全文,请给本文拟写一个标题。( 2分) 【小题 2】根据你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将下面相应的术语分别填入文中 A、 B、C三处的横线上。(只填序号,写到下面横线上)( 3分)( 晕

10、轮效应、 期望效应、 从众现象) A. B. C. 【小题 3】阅读文章第 段,看拼音将相应的成语分别写在下面横线上。( 2分) y rn sh xio i w jw d q wn chng zhn l tu jio 【小题 4】阅读第 段,说一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3分) 所以对一个人施加压力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就是使他愉快,向他显示出他正被关心着,被期待着做好某件事。 【小题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心理效应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研究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B文章第 段中的画线句主要采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

11、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说明了 “鲇鱼效应 ”的特征及其在经济、文化等活动中的意义。 C第 段结尾括号内可以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虽然 但是 ” D在心理学家罗森塔尔的实验中,可能是因为老师们对这些学生予以了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的成绩得以改善。 答案: 【小题 1】五种有趣的心理效应 。 【小题 2】 。 【小题 3】哑然失笑 爱屋及乌 大器晚成 崭露头角 。 【小题 4】 “之一 ”是其中一种,起限定作用,说明对一个人施加压力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的最有效方法不止一种,还有其他方法,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小题 5】 C 【小题 1】试题分析 :根据文章中列举的五种心理效应,可以为文章拟写标

12、题为 “五种有趣的心理效应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拟写文章标题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时,首先要通读全文,看这篇文章围绕什么对象在写,这个对象有什么特征,结合这两者进行拟题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 A、看到人家做什么,自己没主张也去做,这叫从众。 B、一味的去模仿别人,这叫 “晕轮效应 ”。 C、对某件事赋予较高的期望值最终得以实现,这叫期望效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写出名词术语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时,首先阅读每一个部分的内容,根据每一个 部分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小题 3】试题分析: “哑然失笑 ”中注意 “哑 ”的写法, “爱屋及乌 ”中注意 “乌 ”

13、的写法, “大器晚成 ”中注意 “器 ”的写法, “暂露头角 ”中注意 “角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拼音写成语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关键不能写错别字,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写出正确的成语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为了说明对一个人施加压力说服他去做某件事的最有效方法不止一种,还有其他方法,用了 “之一 ”这一表范围的词语,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能力。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 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较。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

14、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最后写上 “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 【小题 5】试题分析: C、关联词语依次是 “不管 都 ” 或 “无论 都 ”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判断正误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时,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每一个选项进行逐一分析,经过比较答出正确答案:即可。 现代文阅读 冬天里的生灵 冬天的风仿佛一道魔咒,吹起时,天空变得灰暗。当它强劲地扫荡江淮丘陵时,童年的我,眼中曾经活泼的生灵,顿时蔫了下去。飞翔的鸟,飞着飞着,突然往下掉,接近地面时再拉上去,让人心中感觉好一阵惊险。 草与叶,开始枯黄衰败,枯草在风的缠绕中呜咽,枯叶沙沙地撤退。家禽

15、与家畜们不再远足,它们尽可能地贴近灶火,暖和身子。 阳光照耀的时候,暖阳像新烤出的蛋糕一样诱人。有一两只土蜂在土墙的缝隙间往来穿梭,嗡嗡鸣叫,父亲搬一把藤椅坐在院中,院里有株腊梅花吐着芬芳。他教我背两句诗,一句是 “云晴鸥更舞,风逆雁无行 ”,他说你看冬 日里的动物们,天晴了沙鸥们跳舞跳得很开心,逆风一吹雁阵就溃不成军了。另一句是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他说这是写静物,雪化了,爬满青藤的山间小路,又露出了新绿,抬眼看远处万点雪峰也露出峰顶了。诗中,冬天里的生灵,可怜又可爱,显然父亲很欣赏这两句诗。四十年后的我,如今也能体会其中的妙处。 而当时,万籁俱寂,风过小院,轻叩柴门,黄犬卧地,父

16、亲随手翻书,我和妹妹主要兴趣是在院里腐土中挖蚯蚓。不远处,溪流在冰层下艰涩地流过 阴霾在西边翻腾时,天空仿佛写满不祥的预言。人和畜,纷纷收拢在家中,青瓦铺就的屋顶, 成了冬天各种生灵的庇护。阴沉的天色反射到人的内心:严寒会来,大雪会来,或许会缺衣少食,会不会还有更多无法预知的灾难和不幸呢?冬天,人的心灵变得脆弱易感,也更善良,也更多流露出对同类和异类的爱。 有一年冬天,我顺着梯子掏了屋檐下的一窝麻雀。五只未长毛的小麻雀,像一群浴缸里的婴儿。第二天早晨,父亲对我说,昨天晚上老麻雀叫了一夜,我猜是你掏了他们的窝! 父亲脸黑,脾气暴躁,发怒时很吓人。我从灶门口端出一只鞋盒,鞋盒里垫满了这年我家做被絮

17、剩下的新棉花,这群黄口小儿 。父亲照例发了脾气,我也斗胆抗争。父亲让我把它 们全送回去,我说如果那样我就不再上学了。 我和父亲都是同样的犟脾气,父亲知道这一点。僵持了一会儿,父亲做了让步。他说他会折纸鸽子。作为补偿,他折纸鸽子给我玩。纸鸽子好玩啊,拉它的尾部它的头就向下啄,翅膀就扇起来 这个平日里不苟言笑的冷面男人,说着说着,突然出人意料地俯下身子,嘴里咕咕叫着扇动两只胳膊就在屋里 “飞 ”了一圈又一圈,他在引我上钩,以期协议的达成。我已经乐不可支。 中午时分,父亲并没有折出纸鸽子,而练习本整整撕掉了一本。他怔怔地坐在椅子上。突然双目一亮,他想起他童年一个伙伴会折这玩意儿。而那个 伙伴却在十几

18、里外的山区。 大雪盖了下来。这年冬天雪下得很大。傍晚,母亲望望白茫茫的一片天,说,为了你的纸鸽子,你父亲看来要困在山里了。说话间,父亲已抬脚进门。但见他成了雪人,眉毛上也是雪花。他跺跺脚,雪簌簌地顺着他的黑大衣落了一地。 他呵呵地笑着,从口袋里掏出纸鸽子。纸鸽子有点潮湿,但拉一拉它的尾部,头和翅膀还能动 ( 作者:查一路,文章有删改 ) 【小题 1】通读全文,根据文章内容填空。( 4分) 阳光照耀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诗。 父亲终于从十几里外的山区冒雪给我带回来纸鸽子。 【小题 2】文章开头两段环境描写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4分) 【小题 3】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共 6分,每小题 3分)

19、A如果把文章第 段中加点词语 “收拢 ”改成 “聚集 ”,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B请从内容理解、表达效果等角度,赏析文章第 段画线句。 他呵呵地笑着,从口袋里掏出纸鸽子。纸鸽子有点潮湿,但拉一拉它的尾部,头和翅膀还能动 【小题 4】请根据文章第 段创设的情境进行合理想象,围绕 “这群黄口小儿 ”的姿态或动作,进行续写。( 3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 4分) 答案: 【小题 1】我掏了一窝麻雀,父亲让我将小麻雀送回去,我却倔强抗争; 父亲答应为我折纸鸽子玩作为补偿。 【小题 2】极力渲染冬天的阴冷凄凉( 1分),烘托冬天里的生灵的可怜( 1分),为下文写父亲对儿子和 “异类 ”的爱作

20、铺垫( 1 分)。运用欲扬先抑的写法,使文章跌宕起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分)。 【小题 3】 A “收拢 ”是合拢(把散开的聚集起来)的意思,形象地写出阴霾的冬日严寒仿佛一只无形的大手,将人和畜都圈禁在家中,表现出一种被禁锢的无奈,而 “聚集 ”一词只写出了凑在一起的动作,不能表现出冬天生灵的可怜、无奈。 B示例:画线句通过对父亲的神态和动作描写( 1分),突出了父亲历经艰辛给 “我 ”带回纸鸽子的喜悦( 1分), “纸鸽子有点潮湿,但拉一拉它的尾部,头和翅膀还能动 ”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 1 分),读来令人动容。 【小题 4】 略 【小题 1】试题分析:第 3 小节写的是 “阳

21、光照耀的时候,父亲教我背诗 ”;第 6、7小节写 的是 “我掏了一窝麻雀,父亲让我将小麻雀送回去,我却倔强抗争 ”;第8小节写的是 “父亲答应为我折纸鸽子玩作为补偿 ”;第 11小节写的是 “父亲终于从十几里外的山区冒雪给我带回来纸鸽子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情节的能力。 点评:把握故事情节,是读懂叙事记叙文的关键,也是感知文章的起点。对故事情节的概括,是近几年中考记叙文阅读的热门考题之一。学生能按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概括,应避免的是前后相互交错,力求做到前后一脉贯通。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和简洁即可。 【小题 2】试题分析:第 1、 2两段运用景物描写的作用有 :( 1)渲染气

22、氛,( 2)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3)为下文写父亲冒着严寒为我带回纸鸽子这一情节做铺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能力。 点评:环境描写的作用一般有: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形象或心情,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暗示故事的结局等。具体作用还要结合具体内容做具体分析。(结合具体的内容做具体的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 A、分别理解 “收拢 ”以及 “聚集 ”两个词语的意思,然后分析出用 “收拢 ”这一词语的好处即可。 B、为了表现对父亲的感激,作者对父亲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赞美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字、词、句含义的能力。 点评: A、重点词语品味。如何分析动词

23、、形容词的作用,解词 +基本作用 +析句 +扣中心。分析步骤: 分析动词、形容词本身的作用: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分析句子的表层意思。 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联系语段、联系全文)语言上可用如下句式表示:生动、形象、准确地描写了 +句子表义 +句子深意(表现了 突出了 ) B、重点句子的品味。修辞角度:明确修辞方法 +表达效果 +结合句意分析(人或物的特点、状态) +结合中心分析(人物心情、性格或精神以及作者情感)(表达效果常见的:用词 准确,生动形象,表达效果好,表现力强,富有感染力。特殊的:富有文学性,富有想象力,富有美感 ),格式:先确定修辞手法,再采用 “_地写出了 _或表现了 _。

24、【小题 4】试题分析:结合经历,想象幼雀离开鸟巢的情景,在想象的时候,要合情合理,同时还要运用一种修辞手法即可。示例:伏在云朵一样的棉花上哼哼唧唧,仿佛在向我父亲哭诉什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创设情境的能力。 点评:本题为开放题,创设的情景只要根据要求合情合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 确的一项是( )( 2分) A出类拔萃锋芒毕露莫中一是销声匿迹 B重蹈覆辙别出心裁获益非浅一 g黄土 C不可思义相形见绌风雪载途苦心孤诣 D姗姗来迟随声附和更胜一筹合辙押韵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莫衷一是。 B、获益匪浅。 C、不可思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错别字的能力。 点评:汉字音形

25、义是中考必考点,要求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和现代汉语的字形,注意多音字、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的读音和字形,复习中应重点把握音形,能够准确辨别和识记。特别注意同音字和形近字的字形 。 十年春,齐师伐我。 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刿曰: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乃入见。问: “何以战? ”公曰: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对曰: “小惠未 蹋 窀右病!惫 唬骸拔 癫壹右玻 匾孕拧!倍栽唬骸靶 盼存冢 窀病!惫 唬骸 u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对曰: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 (节选自曹刿论战) 【小题 1】下面各项句中加线字

26、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 肉食者谋 之 吾既已言 之 王矣 B 何 以 战 属予作文 以 记之 C 战 则 请从 入 则 无法家拂士 D 天将降大任 于 是人也 万钟 于 我何加焉 【小题 2】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字。( 2分) 又何 间 焉 小惠未 【小题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小题 4】选文写乡人对战争的冷漠和鲁庄公的见识浅陋是为了反衬曹刿的 和 。 曹刿认为 是作战的先决条件。( 3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参与 通 “遍 ”,遍及,普遍。 【小题 3】大大小小的案件,虽然不能件件都了解得清楚,但一定要处理

27、的合情合理。 【小题 4】爱国热情 深谋远虑 取信于民。 【小题 1】试题分析: A、代词 代词。 B、凭借 来。 C、就 如果。 D、给 对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的掌握和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其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 2】试题分析: “间 ”有 “暗中、中间、参与 ”等意思,在此语境中的意思为“参与 ”。 “偏 ”为通假字,同 “遍 ”,意思是 “遍及 ”。 考点:本题考查

28、学生理解文言 词语的掌握和辨析能力。 点评:平时学习中,对于文言实词、虚词,尤其是其中的多义词要多加比较,知道它有几个意思,并分别举出例句,积累下来。遇到多义的文言词语后一定要加以联想,想一想在其它句子中该词是什么意思,这样熟能生巧。考试时再遇到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区别开了。 【小题 3】试题分析: “狱 ”是 “案件 ”的意思, “虽 ”是 “虽然 ”的意思, “察 ”是 “弄清楚 ”的意思, “以 ”是 “根据 ”的意思。除了这几个关键字外,还要注意整个句子在翻译时的完整性与完整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 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

29、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4】试题分析:曹刿作为一介平民,当国家面临危难时,不顾同乡人的劝阻,坚持要见鲁庄公,足以见出他的爱国热情。通过与鲁庄公的三问三答中,看出鲁庄公的目光短浅,同时也反衬出曹刿的才智。 “取得百姓的支持 ”也是曹刿的作战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这道题并不难,理解文章的意思之后根据题意的要求即能概括出本题的答案:。 胸中之竹 郑燮 江馆清秋,晨起看 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 ,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

30、手中之竹 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 在笔先者,定则 也;趣在法外者,化机 也。独画云乎哉! 【注】 胸中之竹:酝酿中的竹的审美意象。 手中之竹:画幅上竹的艺术形象。 意:审美意象。 定则:一般法则。 化机:此处指超出一般法则之外的、充满灵感的艺术构思。 【小题 1】用 “/”为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画一处)。( 2分) 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小题 2】用现 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独画云乎哉 ! 【小题 3】本文是郑板桥的题画之作。他强调 “ ”、 “ ”两者结合,就能凝成一幅气韵生动、令人把玩不尽的竹的图画。( 2分) 答案: 【小题 1

31、】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小题 2】难道仅仅作画是这样吗 !(或 难道只有画画可以这样说么。) 【小题 3】意在笔先( “定则 ”);趣在法外( “化机 ”) 【小题 1】试题分析: “见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 ”这几句话的意思为 “袅袅炊烟,蒙蒙雾气和阳光一起在竹林间浮动 ”,所以结构为 “烟 光 日 影 露 气 /皆 浮 动 于 疏 枝 密 叶 之 间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划分句子节奏的能力。 点评:给文言句子划分节奏是一种比较常见的题型,正确地进行句中停顿,是以把握句子中的词意和语法结构为前提的。因此解答这类题时一是理解文意。可以

32、先将句子翻译出来,正确理解文意,把意思结合紧密的文字,看成一个 “意义单位 ”, “单位 ”与 “单位 ”之间往往需要一定的停顿;二是分析语法结构。在分析语法结构时可先抓动词,把跟动词有关的前后各词联系起来,观察句子的整体,往前找主语,往后找宾语或补语,再考虑其它成分,这样就可以 确定句子的语法结构,依此确定句中停顿。 【小题 2】试题分析: “独 ”是 “难道 ”的意思。除了这个关键字外,还要注意整个句子在翻译时的完整性与完整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

33、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3】试题分析:根据 “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 ”这部分分析出他强调意在笔先( “定则 ”);趣在法外( “化机 ”)两者结合,就能凝成一幅气韵生动、令人把玩不尽的竹的图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内容,在此基础之上,根据题目的要求,明确答题区域,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答案:即可。 诗歌鉴赏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34、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小题 1】试分析 “不尽长江滚滚流 ”一句的表达效果。( 2分) 【小题 2】辛弃疾不惜以夸张的笔墨渲染孙权不可一世的英姿,有什么用意?( 2分) 答案: 【小题 1】既是诗人眼前所见( 1分),又将大江和历史相联系,为下文的抒情奠定基调。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国家大事都像长江水一样逝去了,词人胸中此时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小题 2】作者极力赞颂孙权年少有为、不畏强敌,正是为了反衬( 1分)当朝统治者怯懦苟安、昏庸无能。 【小题 1】试题分析: “不尽长江滚滚流 ”,借用杜甫登高诗句: “无边落木萧

35、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千古多少兴亡事,逝者如斯乎?而词人胸中倒 来倒去的不尽愁思和感慨,又何尝不似这长流不息的江水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词语)的赏析能力。 点评:语句赏析的角度一定要知道,有修辞(比喻、拟人、夸张、反问、设问、排比等)、词语(动词、形容词、副词、叠词等)、炼字、描写方法(语言、动作、心理、神态)句式、手法、内容、情感等。 【小题 2】试题分析:我们知道,曹、刘、孙三人,论智勇才略,孙权未必比曹、刘强。稼轩在美芹十论中对孙权的评价也并非称赞有加,然而,在这首词里,词人却把孙权作为三国时代第一流叱咤风云的英雄来颂扬,其所以如此用笔,实借凭吊千古英 雄之名,慨叹当今南宋

36、无大智大勇之人执掌乾坤也!这种用心,更于篇末见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 点评:分析诗句所描写的内容时,要先理解原句的含义,在结合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写作背景,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理解。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5分)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 一天打八顿,骂三场, 那是我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 A上 面语段选自 (作家名)的小说 。人物 “她 ”是 。( 3分) B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她 ”的悲剧命运是否能够避

37、免。( 2分) 答案: A萧红 呼兰河传 小团圆媳妇 B示例:能避免。如果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家不迷信鬼神,不封建专制,她就不会挨打,不会被折磨致死。 试题分析:萧红在小说呼兰河传中表现了 “小团圆媳妇 ”的悲惨命运。对于她的命运能否避免,结合文章的内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示例:不能。 “不狠哪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 ”“我是为她着想 ”,想让她 “中用 ”,从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话中可见,呼兰河小城的人们愚昧迷信,深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自由活泼的小团圆媳妇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她的悲剧命运是必然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题、填空题

38、、填表题、简答题;从考察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 、欣赏评价题等。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不仅要泛读还要对重点段落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默写 按要求默写。(共 7分,每小题 1分) 【小题 1】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 【小题 2】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 ) 【小题 3】吊影分为千里雁, 。(白居易望月有感) 【小题 4】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小题 5】

39、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 6】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 。(大道之行也) 【小题 7】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 祖国啊!(舒婷祖国啊, ) 答案: 【小题 1】野渡无人舟自横 【小题 2】八百里分麾下炙 【小题 3】 辞根散作九秋蓬 【小题 4】问渠那得清如许? 【小题 5】人迹板桥霜 【小题 6】选贤举能 讲信修睦 【小题 7】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试题分析:默写时,注意 “渡、横、麾、炙、蓬、迹、睦 、绯 ”凳子,还要使整个句子默写时保持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背诵默写的能力。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背诵的

40、古诗文篇段和名句;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请以 “ 也美丽 ”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 你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写你最熟悉的内容,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姓名,如需要可用 “”代替,否则扣分; 不得抄袭; 不少于 600字(如写 作诗歌不要少于 20行)。 答案:略 试题分析:半命题作文首先需要将题目补充完整。那么补充的内容应该着眼于哪些呢 关键点就在于一个 “也 ”字。 “也 ”字表现出了一种出乎意料的效果,也就是说前面所要补充的材料与 “美丽 ”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必然的

41、联系。所以在补充题目中除了那些公认的美丽的事物美丽的精神之外,需要我们换个角度,逆向思考,比如:人们往往对失败、分手、放弃、遗憾、等没有好感,甚至讨厌,由此我们也可逆向立意为 “失败也美丽 ”“分手也美丽 ” “遗憾也美丽 ” 其次,需要明确的是 “美丽 ”是本题的题眼,也是文眼。需要深入 理解 “美丽 ” 词,那是一种内涵:坚强、胆识、恒心、宽容、大气、尊重等,并非单纯的表象的 “美丽 ”。补充题目后,接下来就需要认真构思,建议考生能够冷静的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宽想。面对题目中的关键词,首先要进行辐射性思维,多角度地联想、想象,并将与话题有关的思想、具体材料大致罗列下来,从而找到源头活

42、水。(2)精思。面对罗列的材料要根据中心进行精心选择,多中选优,优中选深,深中选新。一篇作文只能表现一个主题,防止 “意多乱文 ”。 (3)实写。写 “实实在在 ”的东西,写出 “真情实感 ”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打动读者。在文体 的选择上,可以写成议论文,根据补充的关键词选择相应的论据进行写作。也可以写成抒情散文,采用排比段落横向选材进行抒情或从历史长河中起步进行纵向构思,气势磅礴的抒发情感。也可以写成记叙文,把自己亲历之事或耳闻目睹之事用细致的笔墨表达出来。总之作文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加以分析,选定最适合自己的文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点评:一 .认真审题,科学补题。要认

43、真研究文题中提示语的要求,吃透已经出示的半命题中词语的含义,明确半命题已有内容和自己待填内容的关系,从而补出合乎语法的词语或短语,与已有半命题构成完整题目。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不要忘了填写文章题目这一关键步骤。文题选择好了,在起点上你就高人一筹。确定文题时,本着以下几个原则: (1)熟悉性。选自己熟悉的,你才能顺利地写下来。 (2)个性化。选自己能感受到的东西,而不是从作文选中借来的东西。 (3)新视角。当你看到题目想到的第一个构思,而大多数人可能也会想到时,就应回避这个构思。运用 发散思维,将你想到的新视角、新构思罗列出来,再选择。确定构思之后,运用纵向思维,对题材开掘深一点。二 .扬长避短,掌握主动。填题时要明确所填内容与自己特长的关系,要根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积累,打破思维定势,补出自己熟悉的半命题,感悟最深的半命题,自己最有把握的半命题,最容易写出新意的半命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