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28968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3届江苏启东市东海中学九年级寒假作业语文卷(带解析) 其他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 在任何一种博大的辉煌背后,都 yn 藏着许许多多鲜为人知的苦痛和艰辛。也许正因为这苦痛和艰辛,那辉煌才更令人敬 yng 、向往和尊素。就像我们的生命,是必得要经历漫长的跋 sh 和坎坷,才能到达那风光迷人的峰 din 。 而那峰顶,也只有经过期待和失望的磨砺,才会更加美丽迷人。 答案:掩 仰 涉 巅 试题分析:无论是字音还是字形,都难度不大。只有 “巅 ”字笔画较多一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和字形。 点评: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易

2、写错的字,如形近字、难写字等要及时进行积累,并抽时间加以强化练习。 接近考试时要适当做一些强化训练的专项试题,以及时查漏补缺。 选择题 下面句子中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周围高高低低的树木 鳞次栉比 ,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就坐落在这片绿树浓荫中。 B签字售书活动开始前,作者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 “书中的观点是 无可置疑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C上海世博会开幕后,八方游客纷至沓来,大会的 接待工作井然有序, 周道如砥 。 D大自然能给我们许多启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诉我们做事应 持之以恒 ;大地能载万物,是在告诉我们求学要广读博览。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鳞次栉比指整

3、齐,一般形容建筑物。此句中与 “高高低低的树木 ”不搭配。 B“无可置疑 ”与后面的 “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说法矛盾 C“周道如砥 ” 是形容道路的,与语境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词语、成语,包括文言文中出现的成语,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词语要做到知其意,善运用。平时要在积累上下工夫,对于易于混淆的词语成语要进行比较积累。 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3分) A开展 “无烟日 ”活动,可以增强人们的自我健康保护。 B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自身是否努力。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D我们在心里由衷地感

4、谢老师多年来的默默付出。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 “的意识 ”。 B“提高 ”与 “是否 ”是一面对两面,应把 “提高 ”前面的 “的 ”改为 “能否 ”。 D“心里 ”“由衷地 ”重复,去掉 “在心里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常见病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语病的发生;还可以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作文互评中,要按以上病因把句子加以衡量,给彼此寻找病句。这样语感会逐渐增强。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就要静下心来按以上常见病因一一加以

5、衡量,只要多读几遍,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下面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3分) A宋江一 智取生辰纲 B孙悟空 大战牛魔王 C诸葛亮 挥泪斩马谡 D林黛玉 焚稿断痴情 答案: A 试题分析:题目是选择和连线题,难度不大,但是涉及到的篇目较多,所以要知道得多,而且掌握得深入。 A“智取生辰纲 ”的不是宋江,应是吴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常识的积累能力。 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要把课标要求的名著,课本上涉及到的名著都认真读一读。在读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

6、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依次填入下段文字横线上的句子,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分) 我想到,我们永远无法仰见这些壮士的面容,但是我们随时可以见到他们的重现,我们走入民间,到处都有与关云长的绘像; 。如果我们把关公的五尺长髯去掉,相信就是壮士们的写生了,他们用生命的狂歌,为中国人的历史写下 “忠义 ”两字。 紫红色的面孔 浓正的长眉 写在脸上不可侵犯的正气 丹凤的亮眼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应该有一个观察、描写的顺序, “浓正的长眉 、 丹凤的亮眼 ”是关公的主要物征,然 后再看脸和脸上的正气,较符合观察的顺序。 考点:本题考

7、查学生对人物的观察顺序的理解能力。 点评:观察人物外貌、穿戴等一般先观察他(她)们的眼神、口型,再抓住他(她)们表情特点,这些观察准确了,写出来的人物才能栩栩如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18分) 如何给地球降温 龙学峰 (1)气候学家已发出警告:未来 100年,全球气温将升高 1 5 6 ,海平面将升高 154 5 厘米,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如何给地球降温 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奇思妙想。 (2)美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爱德华 特勒去死以前曹有过设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 按照他的

8、计算 ,向空中抛洒 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 1 ,从而起到降温作用。特勒提出的办法是要模仿大规模的火山爆发。 1991年,波及范围达数百万千米的皮纳图博火山灰使地球气温下降了0 4lC,而且持续时间达好几个星期。特勒设想:可以用飞行于 13千米高空的飞机和部署于赤道上的美国海军大炮,向空中抛 “火山灰 ”。但生物化学家们却给这种主张泼冷水,他们认为,散布于空中的这些硫和铝的微粒 ,很可能会严重干扰同温层。特勒还与人合作研究过其他使地球降温的方法:在轨道上放置5万面反射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3)除了特勒以外,还有许多科学家也在苦苦思索,希

9、望能找到奇妙的办法给地球降温。美国物理学家洛厄尔 伍德有一个同特勒的设想一样离奇的计划: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 (即拉格朗日点 ),安装一面直径为 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他认为,这面巨大的滤光镜不但能减少温室效应,而且能充当地球的空调器:改变滤光镜的倾斜度,以增加或减少透过它的太阳辐射量。但谁来 支付超过 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 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紫外线具有清理太空的功效 )。 (4)有科学家从加强地球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的角度,探索给地球降温:将数以十亿计的白色聚苯乙烯高尔夫球投向海洋;将地球上的所有房屋的房顶都涂成白色。美国

10、的一位科学家提出了一项更具有诗意的方案:将数千平方公里的阴云 “染白 ”。通过向阴云喷一些微粒,使微小的雨滴数至少增加 10。这样,由于光学作用,层积云就会被照亮变白,就会反射更多的太阳光。 (5)还有人提出用深埋二氧化碳的办法给地球降 温。美国和欧盟已拨巨款来研究在海洋和地层中埋藏二氧化碳的办法。从理论上讲,海洋和地层可以贮藏人类在几千年间生产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要验证的是,二氧化碳溶解在海水中,是否会干扰海底生物的生存,因为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后,会使海水酸化。 【小题 1】文中第 (1)段运用列数据和举例子的方法说明了什么 (3分 ) 【小题 2】科学家特勒为了给地球降温,提出了哪些奇思妙

11、想 (3分 ) ( 1) ( 2) ( 3) 【小题 3】物理学家洛厄尔 伍德设想给地球降温的离奇计划是什么 被采用了吗 为什么 ( 4分) 【小题 4】文中第 (2)段划线词语 “按照他的计算 ”能去掉吗 为什么 (4分 ) 【小题 5】在日常生活中,你也许感受到了地球变暖的迹象。请你结合生活经验和了解的科学知识,想出一种给地球降温的办法。 (4分 ) 答案: 【小题 1】具体、准确地说明全球将变暖,给地球降温,迫在眉睫。 (3分,意近即可 ) 【小题 2】 (1)在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 (2)在轨道上放置 5万面反光镜; (3)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12、 (3分,每处 1分 ) 【小题 3】离奇计划是:在拉格朗日点 (或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相互抵消处 ),安装一面直径为 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 (2分 ) 没被采用。因为无人支付巨额费用;同时,滤光镜会破坏同温层,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2分,只答 “没被采用 ”不给分 ) 【小题 4】不能去掉。因为加点词语表明数据的来源,使文章语言表达更准确,更具有科学性。 【小题 5】示例: 鼓励家庭安装太阳能热水器 (普及使用太阳能 ),用以吸收紫外线; 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 给机动车辆安装吸收尾气设备,减少热量的排放; 按国家提倡的度数使用空调,减少热量排放,节约能源。 植树造林,调节气

13、候。 (4分,如有其它答案:,设想合理 亦可 ) 【小题 1】试题分析:精读第一段可知,在列数字、举例子之后,文章指出 “沙漠将更干燥,气候将更加恶劣,厄尔尼诺现象更为严重,全球变暖将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 ”由此可知,是为了说明全球变暖的危害和为地球降温的急迫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 点评:对于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首先要知道有哪些,即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其次要知道其特征及作用。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练习。另外,说明方法的作用是由效果的关键词和其内容上的作用两部分组成的。效果关键词如准确、 具体、形象生动、条理清晰的说明了等,内

14、容上一般证明的是运用说明方法的句子之前的句子,而且大多证明本段的中心句。即说明方法及作用的答题是有规律可循的。 【小题 2】试题分析:审题后通读全文,确定答案:范围是第二段,从前向后找关键语句,把信息提取出来即可。即:向空中抛洒铝和硫的粉末,给地球降温;在轨道上放置 5 万面反光镜;发射一颗巨大的卫星,悬于地球与太阳之间,以挡住部分太阳辐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概括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 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说明文尤其要注意开头段和每段的开头句。

15、【小题 3】试题分析:审题后不难找到答题的范围,即第三段, “在地球和太阳之间万有引力互相抵消处 (即拉格朗日点 ),安装一面直径为 2000公里的半透明镜子。 ”是设想,没有实现的原因后半部分有介绍,即 “谁来支付超过 1000亿美元的巨额费用呢 此外,这面滤光镜不但会破坏同温层,而且还有可能妨碍紫外线的通过 ”。根据这些语句作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信息提取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首先在要审题后 确定答案:范围,提取答案:时要精读相应语段,抓住里面切题的信息,用简洁的语句做答。当然借助原文中的词语、句子组织成自己的答案:,是很明智的选择。 【小题 4】试题分析:我们把 “按照他的

16、计算 ”去掉与原句加以比较我,就可以知道 “按照他的计算 ”表明 “向空中抛洒 100万吨铝硫粉末,可以使日照减少1 , ”这一信息的来源,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的态度。去掉后就无法说明来源了。 考点: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点评:分析说明文中的词语准确性,要把它放到语境中,体会出它的意思和用法,并将删掉该词的句子和原句加以比 较。回答这类题目,一般采用三步法,即首先回答不能,然后指出该词在原句中的意思和作用,接着说去掉会变成什么情况,如与实际不符或说法过于绝对等,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所以不能删掉。 【小题 5】试题分析:根据我们的生活常识可知,应对全球变暖的办法是促进

17、全球温室气体减排 ,减少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等,因此我们应植树种草,加强环境保护,减少大气污染;少用电器;少开车,减少热量的排放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平时要养成多看、多想、多思、多记的好习惯,对于身边的事要多关心,多与同学交流 ,这样,自己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才会迅速提高。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问题。( 27分) 青春的门槛 刘心武 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了无数次,撕毁了无数次,久久地没有画成 因为他心里淤塞着一团乱麻般的思绪,他怕迈出那青春的门槛,怕失去还没有享受够的青春 是啊,青春的美好,不必详尽地铺陈,单单想到这一点便令人心醉 青春是一种

18、特权 ! “他还年轻 !”这是人们对青春期中的红男绿女的一种覆盖面极宽的赦免。可以任由他们糊涂一点,马虎一点,浪漫一点,淘气一点,懒惰一点,疯狂一点 无妨犯一点 错误,或者无妨耍一点脾气,肆无忌惮地笑,尽情尽兴地哭 因为他们正当青春,所以不要苛责他们 ! “我还年轻 !”这是自己对自己的一种几近于全面的谅解。以后的事情以后再想,以后再谈。让世界只是一幅画,生活只是一首歌,理想只是朦胧的朝霞,事业只是远方的车站 因为我们正当青春,所以只管扭动欢快的舞步 ! 然而岁月匆匆,一个那样的日子终于来临 脚尖触到了门槛,青春的门槛 ! 抬头一看,门槛外面是一个惊心动魄的世界。 迈出那门槛,责任和义务将沉重

19、地压到肩头;原来只觉得别扭而从未深究过的他人的目光,逼近面前,不得不认真地加 以剖析;啊,人际关系如此这般错综复杂,而自己终于不能再加回避;没有人轻易对你谅解和宽恕,连自己也不能不对自己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细加反刍审评;感情世界竟也变得如此迷离朴朔,原来绝不能轻言友谊和爱情;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世界不是一幅画而是一种复杂深奥的存在,生活不是一首歌而是一篇难以答好的考卷,理想必须明晰并切实地作出抉择,事业是一趟已经开来不抓紧时间努力登上去便要迅即开走的列车 啊,青春的门槛 ! 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 不迈将过去

20、 怎样地迈将过去 你怎能不迈过那青春的门槛 那是无可回避的。世上有那样一种人,他年龄早已超过青春期,但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仍停留在青春门槛以内。这种人常常因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他人而被视作低能儿,永远保持青春的活力是非常美好的,永远保持青春期的心理结构和为人处世水平,特别是超越青春期仍建立不起坚实的信仰、理想、道德观和事业心,那就不但不称其为美好,甚至要堕入丑陋和丑恶了 ! 你必须迈过那青春的门槛 ! 当你脚尖触到青春的门槛时,你必须勇敢地失去青春 ! 只有丢失青春,才能换取成熟。 只有任仲春的 劲风吹落花瓣,才能在骄阳中结出你青色的幼果。 怎样迈过那青春的门槛 要义无反顾。青春诚美好,但青

21、春必凋零。迈过去 !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毅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 要欢欣鼓舞。青春诚美好,但青春的门槛那边更奇妙。花儿落了,会有果实。最初的果实的确是苦涩的,甚至是丑陋的,然而果实比花朵更有价值,随着 新的岁月中的奋斗,果实将逐渐硕大,逐渐饱满,逐渐光彩照人,逐渐果香四溢 青春如花,点缀得这个世界缤纷似锦,但主要是供于观看;青春后的生命果实,使这个世界变得滋养,并通过种子延续着人类的

22、文明,它就不仅是供于观瞻而是创造出新的生命 迈过青春的门槛,在失落的痛苦之后,又将获得多么大的快乐 !预支一部分那至高的快乐吧,果断而敏捷地迈过青春的门槛 ! 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他画出了一个高耸的门洞,门洞这边是一个撑壁犹豫的青年,门洞外的强光勾勒出他的剪影,他正待迈出那门洞下的门槛却还缺乏最后的一束勇气 而门洞外是一眼望不清的缤纷世界,显得神秘莫测 他该怎样才能把这幅画儿画得更好呢 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帮他来画吧 ! 【小题 1】本文以 “青春的门槛 ”为题,其用意是什么 ( 3分) 【小题 2】 “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

23、 无比坚硬不许超越。 ”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 4分) _ _ 【小题 3】下面两句话中的划线词语能否互换 为什么 ( 4分) 要 义无反顾 。青春诚美好,但青春必凋零。 (青春的门槛 ) 为了如期登上珠穆朗玛峰,四位勇士仍然 勇往直前 地行进在崎岖的山路 上。 _ 【小题 4】文中 “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 怎样地迈将过去 ”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其作用是什么?( 3分) 【小题 5】比较下面两段文字,说明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4分) 迈过去 !敢于用你还不够坚实的肩膀,承受社会压下来的责任和义务;敢于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敢于迎接微妙的眼神、莫测的心

24、机与需要仔细破译的话语 ;敢于在感情世界里经受痛彻肺腑的考验;敢于树立起宏大的理想目标;敢于以坚韧的教力和奋发的进取开创出时代、祖国和人民所需要的业绩 (青春的门槛 ) 你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把青春的内容看透吃透。这样,当你胸有成竹地走进人生的课堂,你就能够用自信的目光,把理想的风铃碰出一阵鸣响。当岁月的钟声敲响 15下 16下或者 17下 18下,你就可以自豪地说:青春,你一定在我身上绚丽 !(读者 卷首语 ) 【小题 6】文章最后三个自然段,有人说应该删去,有人说不应该删去。你的看法呢 请说明理由。( 4分) 【小题 7】 作者说要 “义无反顾 ”、 “欢欣鼓舞 ”地迈过青春的门槛,你认

25、为该如何迈过呢 ( 5分) 答案: 【小题 1】用 “青春的门槛 ”比喻人生两个阶段之间的界限,以此为题目点明题旨,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的深层思考。 (3分 ) 【小题 2】将 “道德 ”比喻成 “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 ”,表现了青年人对道德的认识是幼 【小题 3】不可以。因为 “义无反顾 ”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 “勇往直前 ”是不畏艰险,勇敢地一直往前走。这两个词语都有勇敢前行的意思,但是 “义无反顾 ”,强调认定了就不回头。 “勇往直前 ”强调不畏任何 艰难险阻,一直走下去。 (4分 ) 【小题 4】提出两个问题, “能不能不迈将过去 ”和 “怎样地迈将过

26、去 ”。作用是过渡,引出下文。 (3分 ) 【小题 5】 段都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都运用第二人称进行表述,显得亲切而热情。 段运用排比的修辞方法、增强语势,强调要义无反顾地迈过青春的门槛。 段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写出了理想的绚丽多彩。 (4分 ) 【小题 6】不应该删去,由青年人个人的思考,而推及到更多人都来思考这个问题。 (用议论方式,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来思考人生这个话题)这样才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应该删去。因 为前面已对怎样迈过 “青春的门橙 作出了总结性的回答。内容表达已经清楚,明晰了。没有必要重复。( 4分) 【小题 7】提示:从青春的责任和义务、青春的理想、学习知识和如

27、何成才,自我价值的实现、 【小题 1】试题分析:初看题目 “青春的门槛 ”我们不觉好奇,这是要写什么呢。因此题目具有吸引读者的作用。读完全文,我们可知, “青春的门槛 ”的 “门槛 ”内外是两个不同的人生阶段,它们以 “门槛 ”为界限,由此可知,题目点明题旨,引发人们对青春深层次的思考。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题目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记叙文题目一般有概括文章的 主要内容、作为文章线索、作者感情的出发点、具有象征意义、语带双关、是全文的 “文眼 ”(提示文章中心)、吸引读者兴趣等作用。 【小题 2】试题分析: “道德是生活这个大鱼缸的玻璃外壁,原以为看似透明无妨穿游,却原来无比坚硬不许超越

28、。 ”这个句子很明显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它把道德比作是 “大鱼缸的玻璃外壁 ”,写出了青年人对道德的幼稚认识,告诫那些认为道德底线可以逾越的青年人,必须遵守道德准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理解词语(句子)必须结合语境,把词语放到句子中,把句子放到语段中,这样才能全面、准确的 理解出词句的意思。 【小题 3】试题分析: “义无反顾 、 勇往直前 ”的意思有相近之处,但 “义无反顾 ”是在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绝对不能退缩回顾。它强调认定了就不回头。 “勇往直前 ”是不畏艰险,勇敢地一直往前走。它强调不畏任何艰难险阻,一直走下去。根据语境,两个词是不能互换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

29、生对词语的理解能力。 点评:回答两个词语能否互换,一般是不能的。要从词语的意思、强调的内容、适用的范围、前后的搭配或照应等角度加以考虑。 【小题 4】试题分析: “狂跳的心啊,你能不能平静些,告诉我,告诉我,能不能不迈将过去 怎样地迈将过去 ” 细读这个句子可知,它实际上是提出两个问题, “能不能不迈将过去 ”和 “怎样地迈将过去 ”,写出了年轻人在跨过青春门槛时的矛盾心理,它的作用是过渡,引出下文的回答 “那是无可回避的,你必须跨过去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语句内容及作用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中的语句的理解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尤其是语句附近的文章内容。要看看语句写了什么,语句的后

30、面又写了什么,语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样分析,理解才会全面准确。 【小题 5】试题分析: “它们在表达上的特点 ”,我们可以通读两个语段,整体感受一下可知 ,两个语段都运用了第二人称 “你 ”;语句都很优美、具有感染力;都是在议论,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去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的理解能力。 点评:精读语段,找到它们的共同点,可以从表达方式、语言、修辞、内容等方面加以比较,在比较中找出共性和个性,并用切题的语句作答。 【小题 6】试题分析: “有一个青年,他想画一幅题为青春的门槛的画 ”照应了开头段,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年轻的朋友们啊,让我们一起帮他来画吧 ”发出呼吁,号召青年人来

31、思考人生这个话题。这样使文章具有了广泛的指导意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语段内 容与作用的能力。 点评:一般应回答不能删掉。其实是让揣摩语段的作用。理解文章语段内容一定要结合全文的内容与文章的主旨,理解写这些语段之前写了什么,写了语段内容之后又写了什么,从前后的比较中得出写此语段的用意、作用。 【小题 7】试题分析: “你认为该如何迈过呢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但是一定要围绕文章当中的话题和内容,做到态度积极向上、锐意进取即可。比如文章当中提到迈过那门槛,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意味着要直面社会,不能再加回避;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要遵循道德准则;要有理想,有事业,要不断奋斗等。我们可以借助原文中的语

32、句来作答。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点评:回答开放性题目一定要注意不可漫无边际的写一通,表面是开放,但实际与文章内容是紧密相连的,万不可不顾原文信马游缰,这样只能造成无谓的失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8分) 吕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少南渡,依姊夫邓当。当为孙策将,数讨山越。蒙年十五六,窃随当击贼,当顾见大惊,呵叱不能禁止。归以告蒙母,母恚欲罚之,蒙曰: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母哀而舍之。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君宜 顾之。 ”遂往诣蒙。酒酣,蒙问肃曰: “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

33、备不虞 ? ”肃造次 应曰: “临时施宜。 ”蒙曰: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虎熊也,计安可不豫定? ”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席就之,拊 其背曰: “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 (节选自三国志 吴志 吕蒙传,有改动) 【注】 虞:意料,预料。 造次:鲁莽,轻率。 拊( f):抚摩。 【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 4分) 数 讨山越 ( ) 君宜 顾 之 ( ) 遂往 诣 蒙 ( ) 肃于是越席 就 之 ( )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 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6分)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 【小题 3】细读节选的文字回答,鲁肃对吕蒙的态

34、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4分) 【小题 4】根据节选文字,联系下面材料,你认为吕蒙是个怎样的人?( 4分)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鲁肃过蒙言议,曰: “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节选自裴松之注引江表传,有改动) 答案: 【小题 1】 屡次 拜访 到 接近,靠近 (每小题 1分,共 4分) 【小题 2】 不探寻老虎洞,怎么能捉到小老虎?( 3分) 吕将军功名一天天显扬,不可以用原来的态度对待他。( 3分) 【小题 3】原先轻视,后来吕蒙出了五个计谋之后,转为尊重和亲近。( 4分) 【小题 4】勇而有谋,文武

35、双全,勤奋好学,学而有成。( 4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数 ”是文言文中的多义字,在此译为 “屡次,多次 ”。 “顾 ”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也较多,根据语境应译为 “拜访 ”。 “诣、就 ”的意思较为固定,根据语境用同义的词语代替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做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题,一定 要牢记课外考查看课内的原则。用心想一想,都能在课内找到这此词的影子,这样词语就不难解释了。但是平时要有一定的文言知识积累,一些文言词语的常规用法是必须知道的。 【小题 2】试题分析: “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这句话人们较为熟悉,译起来也没有难度。 第二句中的 “日 ”“故意

36、 ”是翻译时的难点, “日 ”在文言文中是 “一天天 ”, “故意 ”是两个词,即 “原来的态度,原来的看法 ”等。把这些关键词译出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语句的翻译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 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小题 3】试题分析:鲁肃对吕蒙在文中找到切题的语句,之前是 “鲁肃代周瑜,过蒙屯下。肃意尚轻蒙 ”,后来是 “因为肃画五策。肃于是越

37、席就之 ”,由此可知,一开始是轻视,以老眼光看吕蒙,后来变为尊重和亲近。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能力及概括的能力。 点评:在审题的基础上,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依据,并加以比较得出切题的 答案:即可。 【小题 4】试题分析:根据材料中的 “蒙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 ”由此可知,他是一个学习很勤奋、变得学识渊博的人。根据选文内容可知,他是一个文武双全、有勇有谋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点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侧面描写(别人的评价)等来整体感知的。概括时要做到既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诗歌鉴赏 古诗文阅读( 7分) 从

38、 军 行 【唐】 李白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 注释:呼延:匈奴贵 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 【小题 1】诗中哪些词语反映了眼前这场战争的严酷?( 3分) 【小题 2】一个 “碎 ”字和一个 “独 ”字刻画了一位怎样的将军形象?( 4分) 答案: 【小题 1】数重围 残兵千骑 独(领)( 3分) 【小题 2】 “碎 ”、 “独 ”两字刻画了一位身经百战、出生入死、骁勇无比的悲壮英雄的形象。 【小题 1】试题分析: “哪些、词语、战争的严酷 ”是审题的关键点,从前向后读诗句,仔细揣摩可以知道,这首诗写出陷入重围,战斗惨烈的场面。其中的“数重围、独、残兵、

39、千骑 ”等词语可以看出战争的严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 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此类题目在做答中要注意,首先要体会诗歌的内容,找到答案:所在诗句,本诗就四句,体会这四句诗的大意,然后根据理解在语句中提取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碎 ”“独 ”两个字都是形容将军的,放到原句中可知, “碎 ”的宾语是 “铁衣 ”,由此可知,将军陷入苦战,战斗中护身铁甲都碎裂了。表现了将军出生入死、骁勇的形象。 “独 ”刻画了一个悲壮凄凉的意境,让人犹如看见夕阳下,疲惫将军伤痕累累,带领残兵回营的画面。由此可知,这是一位身经百战,英勇无比的将军。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概括 能力。 点

40、评:分析一个人的形象时,一定要根据文章内容、人物的言行举止等来整体感知的。诗歌的语言是相当凝练的,因此我们要透过诗句用心去揣摩它所描写的场景,所叙述的事件,这样才能体会准确。 语言表达 广告已经走入我们的生活,好的广告既是一种精神上的陶冶,也是一次现代文化的享受。请你阅读下面的广告词,按要求完成练习题。( 5分) ( 1)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份 ( 2)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推销丰田车广告词 ( 3)实不相瞒,天仙的名气是吹出来的 湖南湘潭 “天仙 ”牌电扇广告 ( 4)口服、心服 台湾一幅矿泉水广告 ( 5)不打不相识 日本一家打字机公司的广告 【小题 1】第( 1)则广告可以

41、作为哪些产品的广告词。( 2分) 我的意见: _ 【小题 2】请研读以上广告词,自己拟一则广告,范围不限,并说明其中的妙处。( 3分) 我的广告:_ 我的赏析:_ 答案: 【小题 1】 奶制品类。( 2分) 【小题 2】广告词简洁,且有一定的含意,并能说出其中的精妙之处即可。 例一:为读者杂志拟的广告:选择读者,也就选择了一类优秀文化。妙处:以优秀文化做标榜,显示了它的品位。例二:为 学校拟广告:您送给我一个孩子,我送给您一个才子。妙处:运用对偶的形式,突现了学校的教学质量之高,信心之大。(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可以作为哪些产品的广告词 ”中的 “哪些 ”提示我们不能 写一个,根

42、据二分的分值设置,我们至少要写两个答案:。根据 “没有加进什么,不过提出水份 ”的广告语,可判断出这是对液态产品的广告,如奶类、饮料类、糖浆类等。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和联想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后,首先在要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读懂语句的意思,然后进行发散思维,考虑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 “自己拟一则广告,范围不限,并说明其中的妙处 ”是题目的具体要求,即要分两步做答,先写出拟的广告语,再分析其妙处。如给苹果做广告 “每一个,都是诱惑 ”。运用 “诱惑 ”这个词语,让人们想像苹果的滋味之美。 考 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点评:平时我们要多参与语文的实践活动,在活

43、动中锻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培养对多种知识的兴趣,做到厚积薄发,妙语连珠。 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限 20字以内)( 3分)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 2008年 3月 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 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 40多个 “问题孩子 ”的江建军;身残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 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临摹永乐宫壁画的 “画痴 ”刘庸之 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人格力量。

44、答案: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3分) 试题分析:读上面的新闻可知,报道分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导语部分更具概括性,从中得出报道的主要事件是, “2008年 3月 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2007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根据 “20字以内 ”的要求,在进一步提取主干即可。 考点:考查学生对新闻的概括能力。 点评:要理解语段内容,找到新闻的针对事件,涉及 到的人物(事件、单位、个人、组织)等,在理解的基础上,把核心的事件概括出来。能用原文语句的可引用或借用。 根据下面句子的特点,仿写句子。( 2分) 母亲是疲惫时的一杯龙井,当你倦怠无力时,淡雅的馨香和醇美使你神清

45、气爽; 母亲是冬夜里的一床棉被,当你瑟瑟发抖时,贴心的呵护和温暖使你安然入梦; 母亲是 ; 母亲是 。 答案:运用比喻,句子通顺,前后一致,形象生动即可 试题分析:根据两个例句可知,字数一样,结构相同,都是 “母亲是 ,当你 时, 使你 ” ,第一个省略号要写一个偏正结构的短语,第二个省略号要写一种情境或状态,第三个省略号里写偏正结构的短语,第四个写出结果 。如母亲是冬日里的一束暖阳,当你寒冷难耐时,温柔的抚摩和温暖使你焕发活力。可以写很多,只要语意合情合理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仿写知识的掌握能力。 点评:严格的仿写,写出来的句子字数要与例句相等,结构相称,词性相对,内容相关,修辞一致。

46、不严格的字数上可放宽要求。 下面是一份对 200 名初中生课外阅读 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 【小题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 2分) 【小题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 2分) 答案: 【小题 1】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 2 分) 【小题 2】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要注意题干中的 “对 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 ”的内容,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把握方向。通过表格中的数据及比例可知,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对时文杂志、武侠小说、文学名著却不喜欢阅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点评:看到题目后,首先在要认真审题的基础上,把握表格的调查内容和答题的方向,然后根据表格的内容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根据理解得出切题的答案:。 【小题 2】试题分析:根据表格显示的结论, “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 ”这一状况,我们应该提议少看卡通画,多读一些名著、杂志、时文等,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文学知识,提升语文的素养。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表达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