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河南郑州第四中学九年级第六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骨 髓 /随 意 望 /料 想 症 结 /病 症 B 拾 级 /干 涉贮 藏 /伫 立 挣 命 /郑 重 C阴 晦 /教 诲窠 臼 /苛 税拮 据 /汇 聚 D 趱 行 /积 攒 打 盹 /混 沌占 卜 /栈 桥 答案: B 试题分析: A.su lio zhng/zhng B.sh zh zhng C.hu k j/j D.zn dn/dn zhn/zh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认读能力,主要是字音。 点评:对汉字的认读,主要是形近字、多音字容易混
2、淆读错,还有方言误读、习惯性误读都是常见的错误。字音尤其是多音字的识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五要记住一些常考的字音。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认读练习和理解运用。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先驱划时代委曲求全指手画脚 B安祥国库券浮 想联翩目不暇接 C脉搏户口薄一愁莫展莫衷一是 D提纲下脚料穿流不息锋芒必露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选项 “安祥 ”应为 “安详 ”, C选项 “一愁莫展 ”应为 “一筹莫展 ”, D
3、选项 “穿流不息 ”应为 “川流不息 ”。 “锋芒必露 ”应为 “锋芒毕露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书写能力,主要是字形。 点评:对汉字的书写,最常见的错误是形近致错,音近致错,形、音相近致错,随意简化字致错,意义相近而致错。字形的识记,一要通过读准字音,发现词语中汉字的书写错误;二要通过形声字的形旁来领悟词义,辨析字形;三要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字的书写是否正确,在理解词语含义的基础上去掌握字形,更不易出错,等等。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的分类整理,比如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积累等。同时要加强对常用汉字的书写练习和理解运用。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4、 (2分 ) 人可以选择居地, 没法选择生命之源 ,即使这里有许多你无法忍受的东西,即使这块土地被太多的人口和灾难压榨得疲惫不堪气喘吁吁。 你没法重新选择父辈,他们的脸上 着你的容貌,身上 出你熟悉的气息。也许更重要的是,这里到处隐伏和流动着你的中文,你的心灵之血。 你曾经用这种语言说过最动情的心事,最欢乐和最心酸的体验,最聪明和最幼稚的见解,你就再也不可能与它分离。 A因为隐藏流露只要 B因为刻画流露如果 C但是刻画散发只要 D但是隐藏 散发如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 “人可以选择居地,但是没法选择生命之源 ”; “脸上隐藏着你的容貌 ”; “散发出气 息 ”; “如果你曾经 ,你就再也
5、”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选词填空的能力。 点评:解答选词填空类题目,联系具体语境,一要揣摩词语的轻重程度来适应语义和语境,例如 “陌生 ”与 “生疏 ”所表示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陌生 ”表示初次接触,不熟悉, “生疏 ”则是以前有接触或熟悉,时间长了,变得不熟悉,或因接触时间不长,次数不多而不熟悉;二要限定词义的范围;三要分清词性与语法功能;四凭借语感与第一印象来作答。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 A水浒中打虎的英雄除了行者武松,还有小旋风李逵,他在沂岭杀了四虎。 B格列佛在大人国看到了那里选拔官员的奇特方法:官员通过比赛绳子上跳舞的绝技来获得高位,博得国王的欢心。
6、 C冰心在繁星春水不断唱出爱的赞歌。她歌颂母爱,歌颂童心,歌颂大自然。 D虎妞和小福子是老舍骆驼祥子里的两个女性形象,她们样貌、性格迥异,但都有相同的命运 毁灭。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选项李逵的绰号叫黑旋风。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名著阅读题型多样,内容丰富,从呈现形式上看,有选择 题、填空题、填表题、简答题;从考察内容上看,有识记积累题、归纳概括题、感悟理解题、欣赏评价题等。命题者选取名著中的一个语段,考查涉及的作者、出处、故事情节、主要人物以及对作品的理解和把握、人物形象的评判和鉴赏。这就要求我们阅读时,不仅要泛读还要对重点段落精读,深入了解作品中的人物,关
7、注人物的语言、行动,积极探究人物的性格和命运。 现代文阅读 先有天地之中,后有中岳嵩山 2010年, “嵩山历史建筑群 ” 以 “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的名字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 “天地之中 ”的概念体现了以 “中 ”为尊的宇宙 观,浓缩了嵩山的文武、天地、三教之交融的文明内涵,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嵩山的核心是少林寺、中岳庙,而要真正理解 “天地之中 ”,游览之路必须从登封市东南方向的告成镇开始。这里坐落着唐代仿照旧制建立的 “周公测景台 ”以及元代观星台。根据古代的政治统治传统,国之中央对一个政权的合法性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周朝建立后,
8、不仅迁都更靠近 “中 ”的洛阳,还要 “求地中 ”。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在夏至正午时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地便为地中,周公便在洛阳周边寻找这样的地方,在告成镇(当时名为阳城)建立 测景台。测景台以圭表为主要结构,台座为 “圭 ”,台柱为 “表 ”,表高合当时的八尺,表北端距圭的北边缘为一尺五。果然,在夏至正午之时,影长准确定格在一尺五寸。这里便是 “地中 ”了。 如果说周公测地中是政治使然,那么元朝郭守敬在此建立的观星台,则体现了古代科技进步的杰出成就。位于测景台北侧的观星台是一个放大版的圭表,整体建筑由青砖石构造,覆斗式的台身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表,而台下类似长堤的构造则为伸长的圭。圭表的扩大极大地增
9、加了观测的准确度,根据这样的设计,郭守敬取得了精准的测量结果,并以此撰写出举世闻名的授时历。 郭守敬测定的一个回归年与今天现代科学测定的一个回归年只相差 26秒,比起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早了 300多年 。 位于天地中的观星台,像一个巨大的磁铁一样,将散落在嵩山脚下的各类古代建筑集中起来。据登封当地的文物工作者介绍,在概念上 “天地之中 ”与 “中岳 ”嵩山有先后之分,先有天地之中,后有中岳嵩山。按此逻辑,中岳山麓的诸多建筑,也都因此具有了 “中 ”的含义,蕴藏着极强的创造力如传承性。其中能够配得上世界遗产封号的,有 8处 11项,都是建筑上的独一无二之作。 除了观星台之外,最让人震撼的是嵩
10、岳寺塔和少林寺塔林。嵩岳 寺塔建于北魏年间,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世间罕见的正十二边形密檐式砖塔。塔的细部雕饰既有印度式样的门相,又在整体上具有中国式重楼的构造特征,体现了佛教在进入中国早期之时的意象与影响。与嵩岳寺塔相呼应,少林寺的塔林以墓塔的多样性而闻名于世。这里汇聚了自唐代以来的历代佛教僧众生前身后的成就与影响。塔林里既包含少林寺历代高僧之墓塔,也有集体供奉过世僧众的普通塔。共计 230多座,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个古塔建筑群,精尖的浮雕、书法比比皆是,是一座不可多得的艺术记录宝库。 8处 11项建筑遗存中,汉代三解、会善寺 都具有极高的建筑价值。而嵩阳书院、少林寺则与中岳庙共同构成
11、了 “天地之中 ”的儒、释、道三教的交融。从旅游角度来说, “天地之中 ”是一个颇具诗意的旅游胜地。别忘了,建筑的背后便是以 “深山藏古寺,碧溪锁少林 ”而著称的嵩山。 (节选自 2012年 3月 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题 1】第 段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一句中,语序是不能调换的,请谈谈不能调换的原因。( 3分) 【小题 2】第 段画线句,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请在下列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从语言的准确性角度,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 2分) ( 1)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在夏至正午时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地便为地中。 ( 2
12、)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年间,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世间罕见的正十二边形密檐式砖塔。 【小题 4】 “天地之中 ”是一个颇具诗意的旅游胜地,请根据文章内容,选取其中一个景点,写一则简短的导游词。( 3分) 答案: 【小题 1】这一句对应了上文的 “嵩山的文武、天地、三教之交融的文明内涵 ”; (分)更是引出下文的总括句,下文对 “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的说明与介绍,就是按照 “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 ”的顺序展开的。(分) 【小题 2】列数据。(分)用数据直观地说明了郭守敬测量结果的精准与领先,( 1分)突出了古代科技之进步。 作比较。(分)把元朝郭守敬测量的结果与今天现
13、代科学测定的结果及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进行比较,表现出郭守敬测量技术的精准与领先,( 1分)突出了古代科技之进步。 (两种说明方法的作用合在一起说也可,共 4分 ) 【小题 3】( 1) “当时 ”一词从时间范围上加以限制,( 1 分)说明人们对 “地中 ”的看法不是一直如此,这里提到的只是古代人的一种看法 而已。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 2分) ( 2) “现存 ” 一词从时间范围上加以限制,( 1分)说明我国还有年代更早的古砖塔,只是现在已不存在了,嵩岳寺塔是现在还保存着的最古老的砖塔。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 2分) 【小题 4】只要写出其中任何一个景点,生动地进行介绍即可。(只
14、抄原文得 1分,共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一句与上句 “浓缩了嵩山的文武、天地、三教之交融的文明内涵 ”相照应,同时,下文对 “登封 天地之中 历史建筑群 ”的说明与介绍,就是按照 “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 ”的顺序展开的 ”,所以,它们的语序不能调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写作意图的理解。 点评: “它是中国古代政治之成熟、科技之进步、文化之多元的绝佳体现 ”一句的语序不是随意安排的,作者下文的内容的展开都是按照这句的顺序来写的。阅读文章时,一定要注意分析作者这样安排语序的原因。 【小题 2】试题分析:
15、“郭守敬测定的一个回归年与今天现代科学测定的一个回归年只相差 26秒,比起世界通用的格里高利历,早了 300多年 ”这句话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用具体的数据准确而直观地说明了郭守敬测量 结果的精准与领先,突出了古代科技之进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的分析。主要是打比方。 点评:说明文的说明方法有多种,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下定义、作引用、作诠释、打比方、摹状貌等,在学习说明文的过程中要熟练掌握各种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小题 3】试题分析:( 1) “当时人们认为,太阳在夏至正午时的影子为一尺五寸之地便为地中 ”一句中的 “当时 ”表示一
16、种时间上的限制,说明人们对 “地中 ”的看法并不是一直如此,这里提到的只是古代人的一种看法而已。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 准确性。( 2) “嵩岳寺塔建于北魏年间,既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砖塔,也是世间罕见的正十二边形密檐式砖塔 ”, “现存 ”一词表示一种时间上的限制,我国还有年代更早的古砖塔,只是现在已流失,不存在了,嵩岳寺塔是现在还保存着的最古老的砖塔。这体现了作者用语的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重要词语含义及作用的理解。 点评:文章中有些关键性的词句,如 “大概 ”、 “大约 ”、 “可能 ”、 “据说 ”等正是体现了文章语言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它们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小题 4】试题分析
17、:写导游词,要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为 了使导游词更加真实、生动、有条理,同学们应收集有关 “天地之中 ”的资料。因为是向游客作介绍,所以引用的数据、资料必须真实,不能道听途说、添枝加叶。当然,涉及到的一些故事、传说、笑话,可以另当别论。另外要根据题目要求,结合文章,介绍清楚各个景点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导游词的拟写能力。 点评: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一篇完整的导游词,其结构一般包括习惯用语、概括介绍、重点讲解三个部分。习惯用语分 为时的开头语和离别时的
18、告别语。开头语包括问候语、欢迎语、介绍语、游览注意事项和对游客的希望五个方面,放在导游词的最前面。概括介绍是用概述法介绍旅游景点的位置、范围、地位、意义、历史、现状和发展前景等,目的是帮助旅游者对景点先有个总体了解,引起游览兴趣,犹如 “未成曲调先有情 ”。重点讲解是对旅游线路上的重点景观从景点成因、历史传说、文化背景、审美功能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有一个全面、正确的了解,同时要提醒旅游者注意自己携带的东西,保管好自己随身的物品,这是导游词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每一棵草都 会开花 回乡下,跟母亲一起到地里去,惊奇地发现,一种叫牛耳朵的草,开了细小的黄花。那些小小的花,羞涩地藏
19、在叶间,不细看,还真看不出。 我问: “怎么草也开花? ” 母亲笑着扫过一眼来,淡淡说: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 我愣住了,细想,还真是这样。蒲公英开花是众所周知的,开成白白的绒球球,轻轻一吹,满天飞花。狗尾巴草开的花,就像一条狗尾巴,若成片,是再美不过的风景。蒿子开花,是大团大团的 就没见过不开花的草。 曾教过一个学生,很不出众的一个孩子,皮肤黑黑的,还有些耳聋。因不怎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 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这样的孩子,成绩自然好不了,所有的学科竞赛,譬如物理竞赛,化学竞赛,他都是被忽略的一个。甚至,学期大考时,他的分数,也不被计入班级总分。所有人都把他
20、当残疾,可有,可无。 他的父亲,一个皮肤同样幽黑的中年人,常到学校来看他,站在教室外。他回头看看窗外的父亲,也不出去,只送出一个笑容。 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我很好奇他绽放出那样的笑,问他: “为什么不出去跟父亲说话? ”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我轻轻叹一口气,在心里。有些感动, 又有些感伤。并不认为他,可以改变自己什么。 学期要结束的时候,学校组织学生手工竞赛,是要到省里夺奖的,这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平素的劳技课,都被充公上了语文、数学,学生们的手工水平,实在有限,收上去的作品,很令人失望。这时,却爆出冷门,有孩子送去手工泥娃娃一组,十个。每个泥
21、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作品报上省里去,顺利夺得特等奖。全省的特等奖,只设了一名,其轰动效应,可想而知。 学校开大会表彰这个做出泥娃娃的孩子。热烈的掌声中,走上台的,竟是黑黑的他 那个耳聋的孩子。或 许是第一次站到这样的台上,他神情很是局促不安,只是低了头,羞涩地笑。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嚅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刹那间,台下一片静。 B连 “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 ”也听得到。 从此面对学生,我再不敢轻易看轻他们中任何一个。他们就如同乡间的那些草们,每棵草都有每棵草的花期,哪怕是最不起眼的牛耳朵,也会把黄的花,藏在叶间,开得
22、细小而执著。 【小题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情节。( 3分) 【小题 2】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与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语句相近而含义不同, 各是什么意思? ( 4分) 【小题 3】分析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内心阳光的孩子?(可以引用原文回答) ( 3分) 【小题 4】从 A 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 ( 3分) 【小题 5】生活中,总有一些人很少受到关注。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学习本文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她)的评价和关怀。(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60 字左右)。( 3 分 答案: 【小题 1】略。(共 3分) 【小题 2】文题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23、”的含义是每一个人(学生、孩子)都能成才。母亲的话只是在陈述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这一自然现象。(共 4分) 【小题 3】 ( 3分 ) ( l )他有些耳聋。因为不怎么能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耳朵,微向前伸了头,努力倾听。 ( 2 )他同答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 3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 4 )让他谈获奖体会,他嗫蠕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 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以上四点,答出其中 3点即可得 3分) 【小题 4】 ( 3 分) A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小男孩尽管貌不惊人、技不出众,但他有着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
24、。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B处运用了衬 托的手法,以 “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 ”衬托环境的安静。说明小男孩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也解密了小男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小题 5】比喻贴切合理,得 l 分;评价与比喻存在内容关联,体现关怀意识,语言流畅,得 2分。(共 3分) 【小题 1】试题分析:本文主要讲的是作者的一个学生,有些耳聋,成绩也不好,总是被忽略的一个,然而,这样的一个学生,却因一组手工泥娃娃而获得了省里的特等奖。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关主要内容的概括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找出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时,人物、事件、结果等这些信息 都不能缺少,且语言要简练。
25、【小题 2】试题分析: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 ”这是作者说的,意思是每个学生都会有自己长处,不要轻视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母亲的话 “每一棵草,都会开花的 ”,是在陈述一个事实。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分析能力。 点评:怎样才能使思维直切要点,快速准确地分析其含义和作用呢?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然后把所用修辞去除,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 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3】试题分析: “因不怎
26、么听见声音,他总是竭力张着他的耳朵,微向前伸了头,作出努力倾听的样子 ”、他回我: “爸爸知道我很努力的。 ” 每个泥娃娃,都各具情态,或嬉笑,或遐想。活泼、纯真、美好,让人惊叹。他嗫嚅半天,说: “我想,只要我努力,我总会做成一件事的。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 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
27、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小题 4】试题分析: “A那笑容真是灿烂,盛开的野菊花般的,有大把阳光息在里头。 ”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孩子的笑容比作盛开的野菊花般灿烂。形象生动地表现他出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为下文小男孩的成功做了铺垫。B连 “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 ”也听得到 这句话运用了衬托 的手法,用 “阳光掉落在地上的声音 ”衬托环境的安静。说明小男孩的话引起了大家的深思,也解开了小男孩之所以成功的原因。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的赏析理解能力。 点评:对于运用了修辞手法的句子含义的分析必须理清它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根据所学修辞的知识,明确作
28、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用自己平实的语言把反话说正,委婉说直,比喻说清楚,象征说明白。意思隐晦难懂的句子,或深奥,或抽象,或省略,我们应该把深奥说浅显,抽象说具体,省略补完整。 【小题 5】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你身边的其中一人,学习本文以花喻人写出一段话,表达你对他 (她)的评价和关怀,这个人必须是不被人注意、不被人关注的,所写的话要表达出自己对这个人的评价和关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情境的理解、还原、模拟,口语交际能力。 点评:做这种情境题,一定要联系具体场景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话,有时候还要加进去自己的猜测和揣摩,使整个情境衔接顺畅,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表达时,要文明得体,简洁准
29、确,条理清晰。 文言文阅读 (一)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 “未可。 ”齐人三鼓。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 “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 者胜,上下同欲 者胜,以虞 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 者胜。此五者,知胜之道也。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 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 谋攻)
30、注: 用:使用。 同欲:目标一致。 虞:戒备,准备。 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小题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线词的意思。( 4分) ( 1)公将 鼓 之 鼓: ( 2)小惠未 /u 蹋 br( 3)彼竭我盈盈: ( 4)既克,公问其故 克: 【小题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 (1)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2)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小题 3】曹刿为什么要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 ?( 2分) 【小题 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 答案: 【
31、小题 1】( 1)击鼓( 1分) ( 2)同 “遍 ”,普遍 (1分 ) ( 3)充满,这里是士气旺盛答案: 1分 ( 4)战胜( 1分)(共 4分) 【小题 2】 (1)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 1分) (2)衣食一类养生的东西,我不敢独自享用,一定把它分给别人 ( 1分) 【小题 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 表现了曹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 1分。共 2分) 【小题 4】 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 “将能而君不御 ” 鲁国君臣一心,可谓 “上下同欲 ” 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 “知己知彼 ”(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
32、可。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2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鼓 ”,词类活用,击鼓。 “獭保 氨椤保 毡椤!坝 保 渎 饫锸鞘科 !翱恕保 淮识嘁澹 绞 br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意义的理解。 点评:实词与虚词的积累,是培养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基础,理解文言文中词语的含义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不可孤立地理解单个字词的含义。另 外,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比如古今异义词、动词的使动用法、通假字等,尽量做到翻译准确、恰当。 【小题 2】试题分析:翻译( 1)时,要注意把 “辙 ”(车辙印)、 “靡 ”(倒下)、“逐 ”(追逐)这些字词翻译准确。翻译( 2)时,要注意把 “弗 ”(不
33、)、 “必 ”(一定)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点评:句子翻译也是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考题型,翻译句子时,要注意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把关键词句翻译准确,另外,还要注意对特殊句式的翻译,尽量做到通顺、流畅,表意清晰。 【小题 3】试题分析: “夫大国, 难测也,惧有伏焉 ”交代了曹刿要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的原因。这表现出他是一个沉着、冷静、谨慎的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人物形象的评价能力。 点评:做人物形象分析类题目时,要结合人物具体的言行来分析其精神品质。平时在阅读文章时,要善于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小题 4】试题分析:鲁国在长勺之战中
34、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 “上下同欲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知彼知己 ”等的说法。结合语段(一)具体说明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关键信息的提取、概括、筛选的能力。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认真阅读文章,理清 文章思路,或按照作者的叙述顺序,来提炼、概括。具体做法一时从名词概念出发,提取由名词概念生发的信息或包含概念的关键语句;二是抓住重要概念或重要语句,提取对其阐释的信息;三是从文章主旨、作者写作意图、观点和情感的角度出发,寻找有关的词语或句子;四是抓住寓意含蓄的句子,从上下文提取有关信息并转换,使这些语句的寓意具体化和明朗化。 诗歌鉴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35、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小题 1】首句用黑云 暗喻敌军,一个 “压 ”字,把敌军的 情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2分) 【小题 2】最后二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 答: 答案: 【小题 1】 (2分 )人马众多 (来势凶猛或交战双方力量悬殊 ) 【小题 1】 (4分 )引用典故表达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 ” ,一个 “压 ”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
36、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语言的理解鉴赏。 点评 :鉴赏诗歌的语言时,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先看练得的字是什么词性,结合词性,解释词的含义、明确词的手法。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结合炼字所在具体诗句分析,写出什么景物特点或者在描摹情景情态时何效果。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在诗歌情感角度起到什么作用,并且是什么情感。 【小题 2】试题分析:。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37、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人思想感情把握的能力。 点评:把握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分析作者的感情基调,同时,要联系诗中的景、物、意象来体会。古典诗词表达思想感情大多采用较为含蓄的手法。诗人往往将感情融入景、物、人、事的描写中。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窥测诗词的情感。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情感,例如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二字,可以表达出诗人的情感,那便是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例如 “不畏浮云遮望眼 ”一句,为什么不用白云、孤云,而 用浮云呢?因为浮云可以暗指困难、挫折、障碍等。可以通过理解这个意象,知晓诗人艰难险阻
38、的精神。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 语言表达 读下列消息,按要求完成问题。( 8分)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国务院联合工作组经过七天实地调研,今天( 25日)就 “瘦肉精 ”事件向河南省政府提出四条反馈整改意见。 瘦肉精事件经媒体曝光后,河南省政府发出紧急通告,全面排查全省生猪饲喂瘦肉精情况。目前,生猪排查工作已基本结束。 联合工作组组长、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刘佩智:河南全省共检查规模在 50头以上的养殖场养殖户 59289个,抽检 223291头猪,确定阳性的生猪 126头,全省公安机关共控制到案并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68人,目前公安机关已基本查清央视曝光的销售、使用瘦肉精情况
39、以及河南省内瘦肉精来源和销售网络,对使用瘦肉精饲喂的生猪进入食品环节的有关情况在进一步核查中。 针对河南在本次事件中暴露出的监管环节存在漏洞、有关人员执法不严等问题,联合工作组向河南提出了 4条反馈整改意见。 一、依法从快从严惩处犯罪分子;二、严肃追究失职渎职人员责任;三、加快建立全程监管机制,严防此类事件不再发生;四、加强监管能建设,提高食品安全监管 早发现、早预警、早查处的能力,有效防范食品安全的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 ( 1)请给这则消息拟一个合适的标题。( 2分) ( 2)加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分) ( 3)为了宣传食品安全,提高市民的食品安全意识,班级准备搞一个 “宣传食品安
40、全进社区 ”的活动。在此次活动中同学们将向市民发放问卷,了解大家对于食品安全的了解和看法。请你就此拟写两个调查问题。( 2分) 问题一: 问题二: ( 4)食安全大于天,宣传工作要跟上,请拟写一则关于食品安全的宣传标语。(不超过 20个字)( 2分) 答案: 【小题 1】生猪排查基本结束, 工作组提四条意见(答出 “排查基本结束 ”1 分,答出 “提四条意见 ”1 分。共 2分) 【小题 2】把 “不再 ”改成 “再次 ”。( 2分) 【小题 3】示例一:你知道我们身边不安全的食品有哪些吗?示例二:遇到不安全的食品,你是如何处理的?( 2分) 【小题 4】要求:语言有号召力,能引发人的思考,容
41、易识记。( 2分)(共 8分) 【小题 1】试题分析: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从一、二段消息的导语部分提炼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标题的能力。 点评:拟题首先要提取材料的主要信息,分析材料的具体内容,找出材料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以及事件表 现的意义,组合成一句话,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删去不重要的信息。 【小题 2】试题分析: “严防 ”此类事件 “不再发生 ”就是 “发生 ”, “严防 ”同 “避免 ”均为隐含有否定意思的一类词语,其否定义容易被忽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修改能力,考查的病句类型有语义矛盾、成分残缺、关联词使用不当等。 点评:做病句修改类题目时,首先要判断句子的正误,
42、如果是病句,则先要判断它的病句类型,然后对症下药,进行修改。要尽量少改动,保留句子愿意,对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核对,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病产生。 【小题 3】试题分析:注意设计的 问题要紧扣调查的中心,符合受访人物的身份。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情境的理解、还原、模拟,口语交际能力。 点评:做这种情境题,一定要联系具体场景及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对话,有时候还要加进去自己的猜测和揣摩,使整个情境衔接顺畅,再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体会,表达时,要文明得体,简洁准确,条理清晰。 【小题 4】试题分析:拟宣传标语首先要注意宣传的主题,紧扣食品安全这个中心,其次要注意语言有号召力,容易识记,最后还要注意字
43、数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 点评:宣传语的拟写要求语言简练,主题明确,表 达文明,富有一定的文采,具有感染力和号召力。 把下列带序号的句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只填序号 )(3分 ) 约在春秋战国之际,随着铁器的发明,取火方式又前进了一步。人们在日常劳动中用铁工具制造石器时,发现了铁石相击能迸出火花,这便启发人们创造了金与石相击的取火方法,并逐 渐提高简化成能随身携带的火镰火石。自从火镰发明以后,它便成为我国古代最流行、最实用的取火工具。:;。 用绒纸或草纸卷成的火绒纸卷,要保持干燥,用于引火 完整的一套火镰取火工具由 4部分组成 一小块微弧形的钢板
44、,用于撞 击燧石 一个筒形的双筒插,可插入火绒纸卷和长条燧石 一小块长条形的燧石,即火石 答案: 试题分析: 为总说, 提到了燧石,则可以推断 在 前,由 “可插入火绒纸卷和长条燧石 ”可推断 应排在 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乱句重组的能力。 点评:解答句子排序类题目时,首先要搞清楚所给句子的内容,然后根据内容和语境来判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有时候,会有很明显的提示性的词句,要能抓住这些关键信息。句子顺序排好后,通读一遍,检查一下句子之间衔接是否顺畅,是否符合逻辑。 默写 古诗文默写。 (共 8分 ) ( 1) _,万钟于我何加焉。 (孟子 ) ( 2) _在河之洲, _君子好逑。 (诗
45、经 ) ( 3)杜牧赤壁中揭示英雄与机遇的关系的是 “_,_”。 ( 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 _”借 “鸿雁传书 ”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_, _”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答案: (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关关雎鸠,窈窕淑女, (3)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4)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试题分析:这道题属于直接性默写和理解性默写,( 1)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辩 ”的写法;( 2)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雎鸠 ”、 “窈窕 ”的写法;( 3)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郎 ”的写法;( 4
46、)默写此句时要注意 “雁 ”、 “烛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 点评:诗文默写是语文试卷上必不可少的一种题型,古诗文默 写题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直接型默写题、理解型默写题、迁移型默写题、运用型默写题、简单赏析型默写题。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然后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学习和复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背完整,记清楚,写正确,理解透彻,对照教材原文,一字一句,不错不漏、不增不添地进行背诵和书写。另外要对古诗文中的名句要注意分类积累。 作文 题目:请以 “我不再为 _而 _”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600字的文章。 要求: 先在横线处填上恰
47、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文体自选(诗 歌、戏剧除外 )。 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否则扣分。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半命题作文, “我不再为 _而 _”,比如 “我不再为失败而流泪 ”,失败固然让人心灰意冷、情绪低落,甚至伤心哭泣。但是,在失败之后,寻找失败的原因,收拾好消极的情绪,积极面对才是正确的做法。一味哭泣、流泪,只会让自己更懦弱,只会让失败紧紧相随。写作前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在写的过程中,选材一定要典型,尽量做到文从字顺,写出真情实感,内容具体充实。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另外,书写一定要整洁美观。 考点:本体考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点评:这道半命题作文题目,没有审题障碍,可写的内容也很多,只要是来源于生活的自己的体味与思索都可以写下来。平时要注意多观察生活,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下来,以作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0分)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 “采菊东篱下 ”的悠闲, “天生我材必有用 ”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 .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最美,是美的升华。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 “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