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290328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79.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学年江苏东台市三仓中学高二 12月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颈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静无为 B兼爱非攻 C仁政治国 D以德治民 答案: C 现代化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历史学家认为,欧洲近代早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科技革命与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精神层面的现代化进程。这四场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A使因信称义主张被广泛接受 B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 C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充分舆论准备 D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 答案: B 试题

2、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调动分析与比较辨别能力。从内容上考查的是对欧洲近代思想解放以及科技革命促进思想解放的表现的理解。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A项是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思想, C项是启蒙运动的影响, D项确保了代议制的逐步建立的是资产阶级政治革命,故排除 ACD三项;近代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和科技革命都把斗争矛头对准天主教会,都在不同程度上打击了天主教会,最终摧毁了天主教的精神枷锁,故 B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 文艺复兴 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 影响 某科学著作的序言中写道: “理性力学应当是研究任何力所引起的运动和产生任何运动的力的科学。因此,本书被命名为自然哲学的

3、数学原理。 ”该著作提出的理论 A推动了欧洲启蒙运动的进程 B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 C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D弥补了牛顿力学认识宏观世界的不足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处理材料和对所学的知识的识记和迁移能力,属于基础题。结合材料的分析和所学知识,该著作是 1687年牛顿撰写自然 哲学的数学原理 ,它标志著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伽利略为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C说法错误;在科学史上,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是经典力学的第一部经典著作,确认了物体宏观运动的规律,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突破的理论是普朗克的量子论,故 B、 D项说法不正确;就人类文明史而言,牛顿的经典

4、力学成就了英国工业革命,影响了了启蒙运动的进程,故 A项正确。 考点: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新的交通工 具 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以下对新的交通工具 “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的理解正确的是 A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反过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B工业化开始时的交通工具主要有汽船、火车等 C生产力发展对交通工具的革新提出了新的要求 D生产力发展为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了条件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考查内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工业化发展与交

5、通工具创制的关系梭伦改革。就题目要求而言主要是理解新的交通工具的创制对工业化的进程的影响。 B项没有表明交通工具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 C、 D都是从工业化对交通工具的影响而得出的结论。只有A项符合题意,故选 A。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革命 工业化与交通工具的关系 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危机往往孕育着新的科技革命, 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 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科学技

6、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 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 会经济跨越式发展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的理解分析, A项错在根本出路,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在于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B项逻辑关系错误,经济危机可能孕育新的科技革命,但并不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 C项说法错误,经济危机引发的电气时代和电子时代,并不属于社会形态的更替,从电气革命到电子革命,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并没有发生更替。综上所述, A、 B、 C说法错误。 D项说法恰如其分,符合题意,故选 D。 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工业

7、革命 经济危机与科技革命。 关于中国教育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是同文馆,它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 B北大红楼是新思想传播基地,主要是以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为主 C远程教育是我国大力普及九年制义务制教育的唯一渠道 D中国教育历经了向西方学习再到以传统文化教育思想为主,再到教育面向现代化的轨迹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图形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项京师同文馆,是清末洋务运动期间中国政府官办的外语人才学校,以教授西方语言为主的官办教育机构,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成立的新式教育机构,它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标志,故 A项正确。 B项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8、新文化运动前期宣传民主与科学,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故 B错。 D项中的唯一渠道明显错误。 D项不符合北大红楼的特征,故错误。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中的教育 思想解放的潮流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远程 教育 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是 A “左 ”倾错误思想的指导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C “文革 ”的发生 D “大跃进 ”运动展开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的能力,属于基础题。 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

9、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我国由此开始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但自 1957年以来 “左 ”倾错误思想逐步升级,发生了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大跃进 ”运动, “文化大革命 ”,这一错误也波及到教育领域,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出现偏差的根源。 BCD三项的根源也是 “左 ”倾错误思想的指导,综上所述,正确答案: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挫折的原因 法国文学史家爱弥尔 法盖说: “ 是明确地冷静地观察人间的事件,再明确地冷静地将它描写出来的艺术主张。 要从几千几万的现实事件中,选择出最有意义的事件,再将这些事件整理起来,使之产生强烈的

10、印象。 ”下列作品中代表这种文学流派的是 A约翰 克里斯朵夫 B唐璜 C巴黎圣母院 D老人与海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理 解分析能力。根据对材料的理解,这种文学流派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之一。文学家按照现实生活的具体状貌及本来特征,通过形象的真实描写,注重揭示现实生活内在特征、真实的一种创作方法。 B、 C 都是浪漫主义流派, D属于现代主义流派,故全部排除。 A属于现实主义流派,故选 A。 考点: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文学的主要成就 现实主义 “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

11、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美国青少 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 A电影成为美国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 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 C电影对青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 D电影提升了美国青少年的审美情趣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从材料当中“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 ”可见,这是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的影响,故选 C项。其他三项的结论都不符合题意,与材料无关。材料性的选择题所选选项一定要紧密结合材料,强调一份材料一份结论。 【考点】: 19世纪以

12、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电影的影响 造物者创造了人并对他说: “我将你置于世界的中心 以便你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将你塑造成你喜欢的形体。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属于荒诞不经,反映欧洲人早期的愚昧 B反映人文主义,是研究文艺复兴的资料 C是新教教义,有助于理解欧洲宗教改革 D阐述理性学说,出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可知:材料中的 “置于世界的中心 按照自己的意愿 ”“你也许会蜕化,变成无理性的牲畜;但是,如果你愿

13、意,也可以升华,变得神圣。 ”符合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价值的思想内涵,文艺复兴的特点是托古改制,借助宗教题材来表达人文主义精神,综上所述 B项符合题意; A、 C、 D三项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故选 B。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下图是 1964年为纪念英国某位历史人物诞辰 400周年而发 行的邮票。该人物的作品 A促成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B设计了三权分立的社会制度 C冲击了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束缚 D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图形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项与宗教改革的领袖马丁

14、路德相关, B是启蒙运动中思想家孟德斯鸠的思想, D项主要反映了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影响,从题干所提供的时间和以上分析可知, A、 B、 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根据题干中信息,图中人物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反映了文艺复兴的特色,故 C项符合题意。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下列同学对毛泽东思想的影响进行辩论,其中你认为不正确的观点是 A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胜利的思想武器 B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指导思想 C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思想政治基础 D “文革 ”期间发展成为严重的 “左 ”倾错误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15、生对基本历史知识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属于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 A、 B、 C三项说法明显正确。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的根源是毛泽东在林彪、 “四人帮 ”两个反革命集团的利用下 “左 ”倾错误严重升级的结果。 “文革 ”发生固然跟毛泽东本人晚年所犯的错误有关,但我们要把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毛泽东思想区别开来,毛泽东思想是科学的理论,他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党的第一代领导人集团智慧的结晶,因此 “左 ”倾错误是毛泽东本人的错误,并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故 D的说法错误,因此选 D。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宋人杨简任富阳主簿,断了一场卖扇子的官司。事办完后问陆

16、九渊: “何为本 心? ”陆说: “适闻断扇讼,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杨说:“止如斯耶? ”陆大声说: “更何有也! ”杨顿悟。据材料陆九渊认为 A实践是获取真相的重要手段 B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 C读书明理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D万物各有其理而万理终归为一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对心学的理解能力。由题干中陆九渊说的 “是者知其为是,非者知其为非,此即本心 ”可知他认为天理人伦存于人们的本心之中,故选 B。有关 “实践 ”的观点是王阳明的观点,故 A项错。陆九渊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 反省内心就可到到天理,读书明理体现的是向外探求,故 C

17、项错。陆九渊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故 D项错。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陆九渊的心学 清乾隆年间,戴震主张 “理存于欲 ”, “人生而后有欲、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其思想 A得到佛教人士的认同 B得到理学人士的赞同 C与文艺复兴哲人观点相近 D成为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理解材料的能力。通读材料,分析可知:“理存于欲 ”大意是:一切道德观念离开人的情欲就无法存在; “人生而后有欲 、有情、有知,三者,血气心知之自然也。 ”大意指:人的情感欲望是顺天而生的,人的欲望得到适当满足,是体天而行的合理要求。戴震的主张和文

18、艺复兴中人文主义者重视人性,强调人的自然欲求的主张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正确答案:选 C。其他三项都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 戴震的思想 说文解字中说: “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和者。斯作仓颉篇,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是时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吏卒、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矣。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大篆字体在秦朝统一后出现 B隶书由秦朝时期囚徒发明 C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政府决策 D字体简化在秦朝成为趋势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

19、题的能力。材料记载了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统一文字的过程。统一文字先后为小篆和隶书,其中小篆是相比于大篆 “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 ”,隶书则是 “初有隶书,以趣约易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得出 D。大篆字体在战国时期的秦国就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 “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 ”说明了隶书并非是由囚徒发明,故 B项错误; “以趣约易 ”,用隶书取代篆书是有人们的使用习惯等来决定的,故 C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 秦朝统一文字 据统计:中 国 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译的 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 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 6%。 1

20、850-1899年之间的 567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 40%、自然科学占 30%、历史、地理占 10%、社会科学占 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 3 5%。英美国家著作是主要来源,占全部译著的85%, 1902年至 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 573篇著作的 62 2%。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鸦片战争前西学东渐风气已经出现 洋务运动期间开始接触西方科学 甲午战争后国人更为关注日本社会 民主共和思想在知识阶 层广泛传播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和对历史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属于组合型选择题。由题干中的 “中国 1810-1867年间,由基督教传教士翻

21、译的795部译著中,宗教类占 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 6%”可知 正确, 中的 “开始 ”错误;由 “1902年至 1904年,译著中来自日本的占全部 573篇著作的 62 2%”可知 正确; 明显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结合组合情况,正确答案:选 A。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西学东渐 皮锡瑞在师伏 堂未刊日记( 18971898 )中写到: “中国重君权,尊国制。猝言变革,人(必)骇怪,故必先言孔子改制,以为大圣人(有)此微言大义,然后能持其说。 ”该想法 A导致了尊孔复古的逆流 B着眼于维护君主专制统治 C有利于维新思想的传播 D动摇了封建思想统治地位 答案: C 试题分析

2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了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采用托古改制的方法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变法推动过程中阻力源于历史传统,托古(圣人之言)改制意在减少改革阻力,故 D正确; A选项的说法是袁世凯时期的行为; B选项的说法与题意相反; D选项的说法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 维新思想 托古改制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 “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要么完全照抄,要么全盘否定。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 ”这一思想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23、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维新变法 D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提取信 息的能力,通读材料可知,由 “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 ”、 “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 ”、 “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 ”等信息可知这是对洋务运动期间只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学习制度和思想的结果的反思,故选 B。 其他三项都不符合材料的主旨,因此不选。 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 洋务运动 “建设之首要在民生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

24、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 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 ”据此判断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主张为 A将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 B地方政府应享有高度自治权 C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问题 D建立福利社会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阅读分析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 “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 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 ”可知,孙中山的解决土地问题的方法并不是把土地分给农民,并且作为资产阶级革命者的孙中山的土地纲领的实质是土地国有制不是农民土地私有制,所以 A项明显错误。另外材料虽然说地方上的一切资源为地方政府所有,但却是为百姓所用,并不是由地方政府随意支配,

25、所以地方政府并不享受高度的自治权,所以B项错误。 C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只有 C项的说法恰如其分,故选 C项。 考点: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民生主义 上个世纪 20年代开始,列宁就在苏维埃俄国提出 “新经济政策 ”,毛泽东创建了 “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民主革命道路, 30年代罗斯福在美国推行 “新政 ”, 90年代邓小平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人类思想文明角度思考,上述四位政 治家有共同之处,其共同点表明了 A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制度没有优劣之分 B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相互学习借鉴 C历史的发展主要是历史巨人推动的 D马克思主义 “实事求是

26、 ”的思想方法具有世界性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调动分析与比较辨别能力,结合题目要求所选选项必须符合 “共同点 ”的含义。 A项明显错误; B项不符合 “新经济政策 ”; C项评价不够全面,夸大了历史人物的作物,忽视了客观条件和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20世纪 20年代列宁 “新经济政策 ”的提出是在共产主义政策不适应当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而提出的。 30年代的罗斯福新政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在自由经济政策失败的情况下提出来的。 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提出的,故选 D。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27、新经济政策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点 综合题 12分 )新文化运动是 20世纪初一场深刻的思想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绌,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历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惝恍迷离之境。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19

28、16年 ) 材料二 我们试看当时所谓的新文化运动,究竟指的是什么?就当时一般实际情形来观察,我们实在看不出它 具体的内容。是不是提倡白话文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零星介绍一些西洋文艺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推翻礼教否定本国历史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打破一切纪律,扩张个人自由就是新文化运动?是不是盲目崇拜外国,毫不抉择地介绍和接受外来文化就是新文化运动?如果是这样,那我们所要的新文化,实在是太幼稚,太便宜,而且是太危险了! 蒋介石哲学与教育对于青年的关系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的缺点是:一是在批判传统时缺乏公正与同情,忽视作家和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二是对于新观念过于轻信,而又不免混乱模糊;三是他们对于复

29、杂问题过于性急 。 周策纵五四运动 材料四 一方面,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通过 “整理国故 ”,对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也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另一方面,中国现代学术文化,几乎都是以这一时期为开端的,鲁迅的小说、梁启超和胡适等人的著作,实质上是都是 “传统的创造性转化 ”。 沈永刚论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和传承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国人对西方文明的认识过程呈现出什么特点? (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一特点的社会根源 。 (2分 ) (2)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评述 “新文化运动与传统文化

30、之历史命运 ”这一主题。 (8分 )(要求:观点明确;层次分明;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行文流畅; 250字左右。 ) 答案:( 12分) (1)特点:由学术到政治再到伦理,逐步深入。 (2分 ) 根源: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危机加深。 (2分 ) (2) 观点 (2分 ) 史实 (6分 ) 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中的封建伦理道德 (1分 ) (1)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打倒孔家店 ”) (1分 ) (2)目的:宣传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1分 ) (3)影响:动摇了封建儒 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但冲击了传统文化 (盲目批判传统,忽视民族传统的良好方面 )。 (2分

31、) 新文化运动传承了传统文化,使之焕发生机 (1分 ) (1)内容:提倡新文学。如白话小说的发展、 “整理国故 ”、研究思想史。 (1分 ) (2)影响:中国现代学术文化的开端,是一场全面的文化转型运动。 (1分 ) ( 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欧洲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在意大利,宗教改革的故乡在德国,启蒙运动的中心在法国,决非偶然,它们显然是由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 摘自董小燕西方文明:精神与制度的变迁 材料三 意大利人文主义者阿尔贝蒂认为,财富的日益增长是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家庭应当修建和装饰自己的房子,拥有珍贵的书籍和健壮的马匹。加尔文认为

32、基督教学说必须适应经济生活的需要,每一个基督徒都可以通过自己在现世的勤奋劳作与成功来证明自己是上帝的 “选民 ”。启蒙运动时期,法国有学者认为,经济也存在一套自然法则,那就是供给与需求。当政府对经济行为干预最小之时,这些法则运行得最好。 摘编自裔昭印主编世界文化史 (增订版 ) 材料四 政治上的自由是公共自由, 要保障公共自由,就应该避免把权力单独委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少数人,因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用权力来约束权力,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权力的机制,其中各种权力既调节配合,又互相制约,即权力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

33、马盛衰原因论 材料五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 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平等的。 除了法律以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自由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六 人人 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而不论其出身。人们应自由订立社会契约,组成国家。社会中应有 “共同意志 ”,人人遵守。社会契约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人民主权,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为维护这一主权,必须使人人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包括立法、司法、守法、受法律保护各受法律制裁各方面的平等。政府官员只是人民委派的工作人员,不享有主权。随着政府职位诱惑力的加大

34、,人民应采取更有力的监督手段。人们在行使自由权时,绝不允许损害他人的自由,否则他自身也就不自由了。这时,共同意志就要通过法律 手段制裁他, “强迫他自由 ”。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 1)材料一反映了古代希腊神话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1分) ( 2)结合所学知识,请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为例分析材料二中 “各自深刻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 ”分别是什么?( 2分)概括材料三的基本观点及其共同精神。( 3分) ( 3)归纳材料四所体现的思想,并指出这一思想的历史影响。( 2分) ( 4)材料五体现了什么思想?有何进步意义?( 3分) ( 5)据材料六,卢梭在国家学说、人权学说、法治学说诸方面,各

35、提出了什么主张?( 3分) 答案:( 14分) (1)突出特点:神的人格化。( 1分) ( 2)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古典文化遗存丰厚;德意志处于四分五裂状态,罗马教廷的精神控制与经济掠夺; ( 2分)鼓励追求财富;主张适应现世生活,提倡个人奋斗;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2分)人文主义。( 1分) ( 3) “分权与制衡 ”(即权力分立,制约与平衡)的思想。( 1分) 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奠定了资产阶级有关国家和法的理论基础。 ( 1分) ( 4)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的思想。( 2分)对反对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起了进步作用。( 1分) ( 5)国家学说:建立契约国家;政府官 员是人

36、民公仆,受人民严格监督。( 1分) 人权学说:人民主权高于一切,人民主权就是公共意志,自由并不是不受限制的自由。( 1分) 法治学说:以法律保障人民主权;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1分) ( 12分)学校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大学。汉武帝时,董仲舒提出 “愿陛下兴太学,置明师,以养天下之士 ”的建议。武帝建元六年 (公元前 135年 )在长安设太学。太学之中由博士任教授,初设五经博士专门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 材料二 到一八七五年左右,教会 学校总数约增加到八百所,学生约二万人,这个阶段的教会学校仍以小学为主,但已有少量教会中学出现,

37、女学校也有增加。到一八九九年止,教会学校总数增加到约两千所左右,学生增为约四万名以上,开始出现大学。 材料三 北京大学创立于 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大学,1910 年京师大学堂开办分科大学,共开办经科、法政科、文科、格致科、农科、工科、商科,设十三学门,一个近代意义的综合性大学初具规模。 材料四 1912年 1月蔡元培出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持制定 “壬子癸丑学制 ”,实行小学男女同校、废除读经等改 革措施。另据大众网报道,从 2005年秋季开始,济南市有 50多所小学开始全面推广儿童经典古文诵读,从浅显易懂的三字经到晦涩难懂的孟子、论语等,越来越多的小学生加入到“读

38、经 ”行列。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董仲舒建议办太学的目的是什么? (2分 )产生了怎样的历史影响? (2分 ) (2)依据材料二,分析教会学校的建立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 (3分 ) (3)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古代太学相比有何相同之处? (1分 )又有何新的时代特点? (1分 ) (4)当年蔡元培主张废除读经的目的是什 么? (1分 )你是否赞成当今小学生读经?为什么? (2分 ) 答案:( 13分) (1)目的:培养儒家人才,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家政治地位,贯彻儒家政治理念。 (实行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仁政,限制君权 )(2分 )影响:通过思想上的统一,

39、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2分 ) (2)影响: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中国妇女的解放和社会风气的改进。培养的各方面人才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等。 (3分 ) (3)相同: 读经。 (1分 )新特点: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或政治制度。重视 农、工、商等经济类科目的教学。 (1分 ) (4)目的:通过反对封建统治思想,达到反对封建专制统治,推行民主共和理念,巩固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目的。 (1分 )同意。经学中有大量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通过读经可以达到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效果。 (2分 )或:不同意。经学代表的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经学的研读

40、不利于国家的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2分 ) 试题分析:( 1)第一问考查了学生了学生对董仲舒新儒学的掌握程度。学生首先要通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形成答案:。第一问要围绕董仲舒儒者的身份来回答他推行太学的 目的,作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的董仲舒推行太学是为了儒家思想自身发展的需要,即传播儒家思想,提高儒学的政治地位。第二问要从对维护封建统治和儒家自身地位的两个角度回答董仲舒主张设太学的影响。 (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教学学校数和学生数的增加等信息来看,教会学校的设立,为近代中国培养了各方面

41、的人才,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材料中 “女学校也有增加 ”又能得出其有利于妇女解放这一结论。 ( 3)本题以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与 古代太学为材料进行比较,考查了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比较辨别能力。第一问要回答的是相同点,第二问是不同点。通过材料的比较可以得出,学科的设置都有与儒家思想相关的经学。由于时代的不同京师大学堂分科办学后的教学内容也体现了明显的时代特色,出现了重大变化。 ( 4)本题的回答要结合相应的时代背景,蔡元培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也是当时北大的校长,因此蔡元培主张废除经学也是出于宣传新思想的需要,为新文化运动服务。第二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只要理由充分,可以选

42、择同意与不同意两者观点回答。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太学的设立;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蔡元培 ( 12分)儒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着中国文明发展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顺治,非能为物作则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 二程集 材料二 千万其人者,各得其千万人之心;千万其心者,各遂其千万人之欲门是谓物各付物,天地之所以因材而笃也,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也。 李贽道古录 材料三 清朝前期戴震等一些儒学思想家关于 “礼 ”的设想,隐含了一些瓦解文化专

43、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将社会秩序建立在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 “人 ”在社会生活中独立存在的空间被承认的可能性。 据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 “二程 ”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儒学面临的危机。( 4分) ( 2)据材料二,李贽对人性有着怎样的认识 结合李贽所处时代,指出影响这些认识产生的因素。( 5分) ( 3)戴震等人的思想继承发展了前人的理论成果。据材料三,说明作者对戴震等人主要观点的理解。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儒学思想发 展的认识。( 3 分) 答案:( 12 分)( 1)核心思想:万物都有规则秩序;人应当遵守伦理规范。( 2分)

44、 危机:汉唐儒学的僵化(或儒学的权威性被削弱);受到佛、道思想的冲击。( 2分) ( 2)认识:人都有自然本性;要顺应人性,使其自由发展。( 2分) 因素:专制统治加强,社会矛盾尖锐;商品经济发展;理学束缚人性。( 3 分) ( 3)观点:在规范社会秩序的同时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 2分) 认识:儒学思想因时而变。( 1分) 试题分析:( 1)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的答案:就来自于材料的阅读提取:由 “万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提炼出万物都有规则秩序,由 “父止于慈,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 ” 提炼出人应当遵

45、守伦理规范;第二问宋时儒学面临的危机,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形成答案:。 ( 2)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要从材料二中提炼出李贽对人性有着认识,抓住几个 “千万人 ”各不相同, “因材而笃 ”, “万物并育而不相 害也 ” 解答;要解答李贽的认识所产生的时代因素,从政治的专制加强、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思想上理学僵化等几个方面解答。 ( 3)本小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读材料三可知: “关于 礼 的设想 ”, 说明作者认识到戴震等人在坚持原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同

46、时,提出新的规范社会秩序的内容, “瓦解文化专制和真理独占的政治集权体制, 常识与规则之上的设想也隐含了作为个体的 人 。 ”作者还认识到戴震等人注重人性,反对思想专制。第二问的回答需要综合三则材料 ,概括出主旨,从而得出儒学思想发展与时俱进这一认识。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宋明理学 “二程 ”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李贽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 明清之际儒学发展的背景条件、时代特征和评价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0分)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

47、,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 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 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 顾准希腊城邦制度 材料二 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 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 “好父亲 ”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 美 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 材料三 (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 “在公民大会中也听 得到他们的声音 ”所采取的措施。( 3分) ( 2)材料二中的 “新贵 ”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 “耿耿于怀 ”的。( 5分) (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 “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 ”的理由。( 2分) 答案:( 10)( 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