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0774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6.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山西省夏县中学高三 10月月考政治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单选题 中国 H公司与美国某公司签订服装出口合同,约定服装单价为 24美元,一年后交货。 H公司生产一件服装的成本是 144人民币元。签订合同时汇率为 1美元 6.32人民币元,交货时为 1美元 6.27人民币元。在不考虑其他条件的情况下, H公司交货时的利润率比签约时的利润率( ) A下降 0.83% B下降 0.76% C上升 0.83% D上升 0.76% 答案: A 试题分析:签约时 H公司的单位商品利润为: 246.32 144 7.68元人民币;而汇率变化之后为: 246.27 144 6.48 元人民币,利润率利润

2、 成本 100%,故前者的利润率为: 7.68144100% 5.33%;后者的利润率为: 6.48144100% 4.5%,故利润率下降了 0.83%,因此 A正确; B、 C、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汇率变动计算。 下表是 2011年北京市部分经济指标的年度增长率。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个人所得税 14.4% 12.5% 28.6% 15.5% 26.7% 根据表中数据可以推出 2011年北京市( ) A.财政收入高于财政支出,出现财政盈余 B.个人所得税收入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C.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速过快抑制了财政收入增长 D.城镇单位

3、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抑制了个人所得税增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图表显示的是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年度增长率,是横向做出的对比,有图表数据不能准确判断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数量关系,故 A错误;个人所得税提高幅度较大,占财政收入的比重上升, B正确;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C说法错误;城镇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长有助于提高个人所 得税增长, D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国家在餐饮行业推行刮奖发票,消费者就餐后索要发票就有中奖可能,若餐馆拒绝开具发票,可向税务机关举报。关于刮奖发票,正确判断是( ) A推行刮奖发票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消费 B对无需报账的

4、就餐者可以不开具发票 C提供刮奖发票可显著增强餐馆竞争力 D索要和提供餐饮发票利于减少税收流失 答案: D 试题分析:发票是税务机关进行税务管理的基础和依据,推行刮奖发票,主要是为了减少税收流失,并不是为了促进消费,故 A不选;发票是消费者维权的凭据,故 B说法不恰当;提供刮奖发票,并不会显著增强餐馆的竞争力,故 C不选;只有 D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征税和纳税的相关知识。 S市是我国营业税改为增值税的试点城市。截止 2012年底,该市共有 15.9万户企业纳入 “营改增 ”试点范围,其中有九成企业税负减轻。 2013年 1月,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 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 “

5、营改增 ”。 “营改增 ”的积极效应是( ) 优化国家税种结构,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降低企业税收成本,增强企业发展能力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有益经济结构调整 完善国家财税制度,强化财政支出约束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营业税主要是以企业的营业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而增值税是以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个税种,营业税改为增值税使企业的税负明显减轻,企业利润增加,企业发展能力增强,故 正确,国务院决定选择交通运输业和 6个现代服务业在全国推广 “营改增 ”,这一措施必将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有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故 正确。 不符合题意。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本题考查税收的

6、作用。 2011年,国家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由 2000元提高到 3500元后,又大幅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如月销售额和营业额的最高标准都由原先的 5000元提高到 20000元。国家提高税收起征点的直接效果是( ) A促进分配公平,达到财政收支平衡 B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C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减轻小微企业负担 D刺激居民消费需求,推动企业转型升级 答案: C 试题分析: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不属于促进分配公平, A 与题意不符。B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与题意无关。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的提高,客观上有利于增加中低收入者的收入,而上调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则有 利于减轻小微企业的负

7、担 ,C符合题意, D项中有利于刺激居民消费说得通,但是否有利于推动企业转型升级,不能一概而论。 考点:本题考查调节税收的作用。 2012年,我国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实现了预期调控目标。下列调控目标、调控政策、具体措施三者对应最恰当的是( ) A控物价 稳健的货币政策 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 B稳增长 积极的财政政策 减轻服务业和小微型企业税收负担 C调结构 积极的财政政策 下调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 D惠民生 稳健的货币政策 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财政支持力度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中严控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贷款属于调结构的政策 ,不符合控物价的目标。 B

8、项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减轻企业税收负担 ,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符合题意。 C项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属于货币政策 ,不是财政政策 ,不能实现调结构的目标。 D项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财政支持力度 ,属于财政政策 ,不是货币政策 ,不能实现惠民生的目标。 考点:本题考查宏观调控的知识。 如图所示,有利于实现社会结构由 “金字塔型 ”向 “橄榄型 ”转变的措施是( ) 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 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 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 逐步增加社会公共物品的供给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金字塔型的结构可以看出少数人的收入较高,而绝大多数人收入较低。橄榄型结

9、构中高收入与低收入的多占少数,符合共同富裕的原则。故增加底层收入是结构转变的措施,所以 改革税制增加社会各阶层收入是错误的,其目的是增加底层,降低高层收入, 排除; 不符题意,不选;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符合题意,故答案: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初次分配的知识。 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到 2020 年实现城乡居民 人均收入比 2010 年翻一番。这一目标的提出,体现了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 ”的原则,顺应了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盼。实现居民收入倍增( ) 要大力发展

10、社会生产力 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是促进收入分配公平的根本措施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现居民收入倍增,从根本上讲,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正确;要增加居民收入,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正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一番,故实现居民收入倍增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正确;促进收入分配公平,注重的是缩小人们之间的收入差距, 与题意不符。该题选 A。 考点:本题考查个人收入的分配。 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下列做法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11、) 促进金融、通讯等服务业发展 加 大研发投入,推进科技创新 增加出口补贴,扩大出口规模 提高存款利率,减少居民消费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发展服务业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 正确;科技创新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根本性措施, 入选;扩大出口有利于外需的增加,但与经济结构调整没有必然联系, 不选;减少居民消费 ,不利于扩大内需,对经济结构调整不利, 排除。应选 A。 考点:本题考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知识。 我国 18.26亿亩耕地中,中低产田约 70%,大量劣质土地效益低。为此,财政部制定农业综合建设规划,拟到 2020年,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 4亿亩。此举

12、有利于( ) 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扩大耕地面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价格 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 保障农民权益,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靠科学技术和综合治理改造中低产田,有利于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用现代科技改进农田,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农民收入,选 A。提高土地利用率不等于扩大耕地面积, 错误;材料未涉及土地制度改革的相关知识, 排除。 考点:本题考查科技创新的作用。 2012年 3月,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了 4个在美国的风电场。美国政府于 9月 28日以安全为由签发行政命

13、令禁止该项目的收购。在多次申诉无效之后,该公司根据美国法律向美国联邦法院提起诉讼。这一案例表明( ) A走出去的中国企业面临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的挑战 B向投资国司法部门提起诉讼是投资者维护自身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C对外直接投资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形式 D跨国并购是企业强强联合的主要表现形式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了中国某集团公司收购美国的风电场被禁止,表明美国在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A项正确。 B项说法太绝对,提起诉讼不一定是最有效手段,如果败诉,则利益得不到维护。 C项说法错误,对外直接投资并未取代商品出口成为中国 “走出去 ”的主要形式。材料主旨不是在强调跨国并购,

14、故 D项与题意不符。答案:选 A。 考点:本题考查 “引进来 ”和 “走出去 ”相结合的战略的相关知识。 贸易摩擦增多是我国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贸易大国的伴生现象。 2012年共有 21个国家针对中国发起 77起贸易调查,其中仅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金额就高达 204亿美元。为了缓解此类贸易摩擦,我国可以( ) A鼓励企业海外投资设厂 B扩大进口以平衡贸易双方的利益 C对外国相关产业采取贸易报复措施 D加大对出口企业的补贴和支持力度 答案: A 试题分析:该题以我国企业在对外经济贸易中的摩擦为材料,考查我国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采取以牙还牙的报复措施,明显错误,可首先排除

15、 C;为了达到国际收支平衡,要协调进出口规模,故 B扩大进口,说法错误; D不能解决对外贸易摩擦,且对我国其他企业而言 不公平,选项错误;为了缓解对外贸易引起的反倾销,我国可以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设厂,产品直接在国外市场销售, A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在开放型经济中,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扩张性财政政策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压力。其传导路径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实施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就会增加,所以首先是 ,用于经济建设的支出增加之后,会导致生产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增加,所以下一步是 ,生产的扩张,会导致对生产资

16、料需求量的增加,这会使得原材料进口量的增加,下一步是 ,对进口原材料需求量的增加,导致进口成本上升,进而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最后一步是 ,因此 C项为正确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政策的影响。 财政政策是我国重要的宏观调控手段。 2013年我国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安排财政赤字 1.2 万亿元。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适度的财 政赤字可以( ) A扩大社会总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B减轻企业的税负,改善经济结构 C优化预算的结构,完善社会保障 D增加社会总供给,扩大居民消费 答案: A 试题分析:财政赤字即国家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国家扩大财政支出在市场形成社会总需求,从而促进经济增长,拉动生产,

17、故 A项正确; B项中的税负的减少不是财政赤字造成的结果,故排除; C项与题目无关,舍去; D项错误,增加社会总供给,是扩大财政收入,与题意不符。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A。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政策。 2014年 1月 4日 100美元兑人民币 628.97元,到 5月 9日跌至 619.25元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这一变化会使( ) A我国居民降低对美国商品的需求 B我国居民更多地选择去美国旅游 C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商品出口 D我国企业减少对美国的投资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表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在下跌,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相同数量的人民币可兑换更多美元,有利于我国

18、进口美国的商品,会增加我国居民对美国商品的需求,也会促使我国企业增加对美国的投资,所以 A、 D错误;人民币升值有利于进口,但不利于出口,有利于我国居民去 美国学习、旅游,所以本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2013年 4月 10日起,人民币与澳大利亚元可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直接兑换交易,无需再通过美元这一中介实现兑换。至此,澳大利亚元成为继美元、日元之后,第三个与人民币直接交易兑换的西方国家主权货币。中澳货币直接兑换能够( ) 降低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中澳双边贸易 客观反映人民币供求,稳定人民币币值 增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加快其国际化 提高人民币汇率,吸引中国人赴澳旅游 A B

19、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外贸往来中,中澳货币直接兑换,减少了以美元为中介的兑换环节,能够降低交易费用,减少因汇率变动带来的风险,有利于中澳之间的贸易发展, 正确;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两国货币直接兑换,有利于增进人民币的自由流通,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正确;因为人民币币值稳定,所以才会直接兑换, 是其原因,不是结果; 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与题意无关。该题选 B。 考点:本题考查外汇和汇率。 2012年,某县农民种植的土豆产量大增,但市场没有相应扩大,农民不得不低价销售,收入不增反降。下图的 中,能够反映这种 “丰产不丰 收 ”经济现象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

20、中已经提到 “市场没有相应的扩充 ”,这说明土豆的需求没有变化,排除 C、 D两项,另外,由于 A选项图表反映出由 S到 S的变化是供给是在不断的减少,而材料强调产量是在增大的,所以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A 项,从题干中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供给增加但收入减少,说明价格下降了,故 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价格的因素。 支持价格是指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我国某农产品的需求曲线( D)和供给曲线( S)如下图所 示。该产品的支持价格和供给数量分别为( ) A.P0, Q0 B.P1, Q2 C.P1, Q4 D.P2, Q1 答案: C 试题分析:支持价格是指

21、一国为了支持农业的发展而对粮食等农产品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格,所以这个价格必须是能够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稳定粮食的供给,故该价格应该是高于价值的,故 P1符合题意,故排除 AD, P1对应的供给数量应该是 Q4,故 C符合题意, Q2、 Q3属于需求数量,而不是供给数量,故排除 B,故答案:应选 C。 考点:本题考查商品价格对供求和需求的影响。 有消费者说,我只喜欢购买明星代言的 产品;有企业认为,通过广告遍撒鱼饵,有 “鱼 ”上钩,企业就赚钱了。这说明( ) A消费者不能盲从广告 B广告是企业成功的关键 C明星代言广告可提升企业诚信度 D代言明星的声誉决定产品的声誉 答案: A 试题分析

22、:广告对企业的成功经营有重要影响,但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在经营战略正确的前提下,企业成功经营,主要应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B 不选;广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而不是诚信度,C不选;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主要应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明星代言的声誉并不能决定产品的声誉, D不选; A正确且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亨利 福特曾说过: “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 要一匹更快的马! ”。有人说,如果真这样,汽车大王就不会出现了。材料体现的经济学道理是( ) A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产品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 C产品开发要

23、利用人们的求异心理 D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会引导生产 答案: A 试题分析:正因为汽车的出现,激发了人们对汽车 消费的欲望,否则,人们将想要的是马。生产能创造出新的消费需求 ,为消费创造动力。故不难选择 A。 B错误,产品开发必须面向市场,才能实现其价值;材料反映的不是求异心理,C与题意不符;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而不是消费的反作用,排除 D。 考点:本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 中小企业是我国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 GDP中的比重约为 60%,提供了约 70%的城镇就业岗位。自 2011年以来,受需求不足、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遇到较大困难。为此,国家加大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这有

24、利于( ) A贯彻按劳分配原则 B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C解决消费不足问题 D发挥中小企业的主导作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按劳分配的前提是公有制范围,中小企业不一定全是公有制经济形式,排除 A;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有利于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积极作用,优化我国所有制结构, B 符合题意。 C 与题意无关,材料反映的是生产,不是消费; D错误,国有企业发挥主导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非公有制经济的知识。 近年来,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除传统手机制造商外,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巨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在下列选项中,能够解释 “网络公司造手机 ”原因的是( )

25、A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高于其他行业 B网络公司的业务创新速度不断加快 C传统手机制造商生产智能手机能力不足 D网络公司延伸产业链提高综合竞争力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观点错误,生产智能手机的利润率并不是最高的,许多网络公司也纷纷斥资研发智能手机,并将内置其网络产品的智能手机推向市场,目的是为了提高综合竞争力,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故 D符合题意, BC观点均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 D。 考点: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山东省自 2012年开始试点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参保费用由政府承担 80%,农户承担 20%。在保险期间,因暴雨、干旱等人力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对投保农产品造成的损失,由保险

26、公司根据受灾程度给予农民补偿。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实施有利于( ) A降低生产成本,确保农民稳定 增收 B优化资源配置,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C完善初次分配,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D降低生产风险,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答案: D 试题分析:政府推行政策性农业保险 ,在农民遭受自然灾害时可以减少损失 ,降低生产风险 ,D项符合题意。这一政策并没有降低生产成本 ,也不能确保农民稳定增收 ,A项夸大了这一政策的作用。政策性农业保险与资源配置、初次分配没有关系 ,B、 C两项与材料无关。 考点:本题考查商业保险的相关知识。 下图是 a, b两种理财产品在一定时间内的收益率走势图。就这两种产品的比较,分析正确的是( )

27、 A a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低收入者投资 B a产品投资收益率波动大,不适合投资 C b产品投资收益率上升幅度小,不适合投资 D b产品投资风险小,适合稳健型投资者投资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图示, a产品的投资风险较大, b产品的投资风险较小,由此排除 A。 a产品和 b产品分别代表收益与风险不同,不同人群承受能力不同,只有不适合的人群,而没有不适合投资,故排除 BC。 b产品投资风险低,但收益较低,适合稳健投资者,故 D入选。 考点:本题考查投资方式的选择。 A公司以巨资购入 S公司发行的股份,双方将在多领域进行深入合作,这一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 S公司带来大约 3.8亿美元的营销

28、和电子商务收入。次日,此消息引发 S公司股价大幅高开,收盘涨幅达 9.4%。 A公司与 S公司的合作推动了股价上升,说明( ) A股票是一种高收益的投资方式 B企业重组对股价会产生有利影响 C股价上升主要是由相关消息推动的 D股价受公司经营状况预期的影响 答案: D 试题分析:股票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方式,故 A项说法错误,排除;B项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影响股价的因素很多,故 C项说法错误,排除 ;引发 S公司股价大幅高升,是由于 A公司与 S公司合作,预计在未来三年内将给 S 公司带来大约 3.8 亿美元的营销和电子商务收入而引起的,故 D项符合题意。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股票价格的因

29、素。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当前,油价高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凸显,汽车消费者日趋理性,提倡环保消费和前瞻消费。这种新的消费观念催生出低油耗、低排放、一车多能的时尚新车型,并逐步引领汽车消费的新趋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的知识,分析消费新趋势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12分) 答案:( 1)促进生产的发展,拉动经济增长。带来新的供给,推动产能扩张。 ( 2)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推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3)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带动与新型汽车相关产业的发展。 ( 4)创造新的劳动力。产能扩张和相关产

30、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试题分析:通过材料,看到随着环保的意识提高,对汽车的环保要求也调高,新型能源车引领消费新趋势,体现消费形成新的需要对生产的导向作用;随之而来的是对清洁能源及与新型汽车相关的产业的带动,体现了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往往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产能扩张带来就业机会,体现消费为生产创造动力。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 三年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完成了 “三年见成效 ”的主要目标任务,成为推动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助推升级发展 科技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为此,政府 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

31、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创新法治环境。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政府采取以上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的意义。( 12分) 答案:( 1)政府创造条件,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 ( 3)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对创新主体进行引导,推动技术创新; ( 4)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打击创新 领域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保护创新者的利益。 试题分析:审设问可知本题考查范围:经济生活;主体:政府;政府采取的措施对推动技术创新

32、的意义,属于意义型试题,意义型试题一般使用 “有利于 ” 。做好本题首先要理解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然后找到每项措施与经济生活课本章节知识的结合点。如:政府要创造条件,使人才、资本等市场充分发挥对创新的积极作用,有利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出台针对技术创新中各类创新要素的利益分配政策,有利于激发技术创新要素所有者的积极性;完善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和财政补贴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 护,健全创新法治环境,体现国家加强宏观调控,运用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对创新主体进行规范、引导和保护。 考点:本题考查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美丽中国 ”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

33、和社会建设的融合,彰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材料:高二( 1)班同学以 “建设美丽家园 ”为主题,收集资料,展开讨论。 相关资料 讨论结果 2012年 A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GDP增长 11.4%,财政收入增长 15.9%;居民人均收入增长 13.5%,消费品零售额增长14.6%,奢侈浪费之风抬头;能源消费总量 增长 4.2%,万元 GDP能耗下降5.7%;空气质量明显改善,土壤、水体质量下降;煤炭、石化产业投资规模扩大,一些重大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引发争议。 观点一:经济发展是兴国之要,有了金山银山,就有绿水青山。 观点二:生态建设是头等大事,有了绿水青山,就有金山银山。 运用经济生活

34、知识,评析材料 “讨论结果 ”中的任意一个观点,并说明该观点在思想方法上的不足。( 9分) 答案:( 1)观点一: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经济建设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态文明建设。 ( 2)观点二: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 民族生存发展。 经济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35、相辅相成。该观点没有用辩证的观点看问题,只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经济建设。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评 析题,两个观点都有正确的地方也有错误的地方,题中两个观点就经济建设的作用和生态建设的作用都只看到了其中一个方面,答题方法是正确的部分要给予肯定,说明对的理由,错误的地方除了指出来,还要加以改正。要靠经济建设的作用,经济是基础,同时也要好生态文明建设,二者相辅相成。设问要求评析任意一个观点,学生只要针对一个观点回答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关系,经济的基础地位。 科技创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驱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下表为 2008 2012年我国研究

36、与试验发展( R&D)经费 支出与经济发展情况。 年份 项目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R&D经费支出(亿元) 4 616 5 802 7 063 8 687 10 240 国内生产总值( GDP)(亿元) 314 045 340 903 401 513 473 104 519 322 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 %) 1.47 1.70 1.76 1.84 1.97 注: R&D经费支出占 GDP比重是目前国际通用的衡量科技活动规模、科技投入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该指标平均水平为 3%。 材料 2:近年来,为推进科技创新,

37、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1)材料 1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5分) ( 2)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 2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 12分) 答案:( 1) 2008 2012年我国 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 GDP持续增长,R&D经费支出占 GDP的比重不断上升,表明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5分) ( 2)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增加财政科技投入可以

38、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保障;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科技奖励制度和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以企业为主体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可以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优化人财物的配 置。( 12分) 试题分析: ( 1)第一问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的读图、理解以及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图表及注释中各种数值信息的变化情况,并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及注释反映出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本题时学生既要看到20082012 年我国 R&D经费支出不断增加, R&D经费支出比

39、重占 GDP比重不断上升,也要看到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另外解答本题还要注意通过现象看到本质,看到我国 R&D经费支出增加需要进一步得出结论,即我国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这一点考生很容易忽略掉,成为失分点。 ( 2)本题第二问要求学生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所采取的推进科技创新措施的依据。解答本题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二中推进科技创新所采取的措施,并从中找出相应的经济生活依据。题中材料 “不断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体现了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题中材料 “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 ”,体现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题中材料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既体现了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也说明了市 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还要注意本题的题目类型原因类,在组织语言时,切不可使用措施类题目的措词,否则即使知识点找对了,也不容易得分。 考点:本题考查财政的作用、我国的分配制度、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