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5届江苏省梅村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未来 ”曾经是 2011年 “国际化学年 ”的主题。你认为下列行为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保护水资源 B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 C开发太阳能、水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D实现资源的 “3R”利用,即:减少资源消耗( Reduce)、增加资源的重复使用( Reuse)、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 Recycle)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防止水体富营养化,
2、保护水资源, A正确; B、煤、石油为不可再生能源,且过度使用会导致环境污染,因此研究采煤、采油新技术,尽量提高产量以满足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 B错误; C、开发太阳能、潮汐能、风能等新能源可以有效降低人类对煤、石油、天然气的依赖,减少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C 正确;D、实现资源的 “3R”利用,可充分利用资源,减少浪费,符合主题,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化学污染及治理知识 甲、乙、丙、丁四种易 溶于水的物质,分别由 Na 、 Ba2 、 Al3 、 H 、 OH 、Cl 、 HCO3 、 SO42 中的不同阳离子和阴离子各一种组成, 已知: 0.1
3、mol L 甲溶液中 c(H ) 0.1 mol L ; 将少量乙溶液分别滴入其他三种物质的溶液时,均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丙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溶液含有 SO42 B乙溶液含有 SO42 C丙溶液显酸性 D丁溶液显酸性 答案: AC 试题分析: 0.1mol/L甲溶液中 c( H+) 0.1mol/L,这说明甲溶液一定是二元强酸硫酸; 能和硫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的一定是钡离子,则乙中一定有 Ba2+。向丙溶液中滴入 AgNO3溶液有不溶于稀 HNO3的白色沉淀生成,这说明丙一定含有 Cl-,可能是氯化铝或氯化钠;若是氯化钠,不可能和
4、乙生成沉淀,所以丙只能是氯化铝,氯化铝与碱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因此乙是氢氧化钡,则丁是碳酸氢钠,根据以上分析可知答案:选 AC。 考点:考查离子检验与共存的有关判断 磷酸燃料电池是目前较为成熟的燃料电池,其基本组成和反应原理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改质器中主要 发生的反应为 CxHy xH2O xCO (x )H2 B移位反应器中发生的反应为: CO(g) H2O(g) CO2(g) H2(g) H 0,温度越高, CO转化速率越大 C负极排出的气体主要是 CO2 D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 O2 4H 4e 2H2O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装置图可知改质器中进入的物质是烃和水,
5、反应温度是800 ,出来的是水、氢气和一氧化碳,这说明烃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 CXHY+XH2O XCO+( X+Y/2) H2, A正确; B、根据反应CO( g) +H2O( g) CO2( g) +H2( g) H 0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一氧化碳的转化降低, B错误; C、在燃料电池中,负极上燃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CO在负极被氧化生成 CO2,所以负极上排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正确; D、燃料电池中,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溶液显酸性,则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O2+4H+4e- 2H2O, D正确,答案:选 B。 考点:考查燃料
6、电池原理的应用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 A 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SO42 B 向溶液 X中先滴加稀 NaOH溶液,再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附近 试纸不变蓝 原溶液中无 NH4+ C 向 PbO2中滴入浓盐酸 有黄绿色气体 PbO2具有氧化性 D 向溶液 X中加入稀盐酸,并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 X中一定含有CO3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向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白色沉淀可能为硫酸钡,也可能为 AgCl,所以溶液中不一定含有
7、 SO42-, A错误; B、如果不加热或反应物浓度小,铵盐与 NaOH溶液可能不会产生氨气,而是生成一水合氨,因此不能根据试纸不变蓝来检验溶液中是否含 NH4+, B错误; C、向PbO2 中滴入浓盐酸,有黄绿色气体,气体是氯气。这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则 Pb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被还原,即 PbO2具有氧化性, C正确; D、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气体可能是 CO2,也可能是 SO2,且碳酸氢根离子也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加入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一定有 CO32-,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 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反应
8、 是自海藻灰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反应 是自智利硝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 2NaI MnO2 3H2SO4 2NaHSO4 MnSO4 2H2O I2; 2NaIO3 5NaHSO3 2Na2SO4 3NaHSO4 H2O I2。已知 NaIO3的氧化性与 MnO2相近,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I2在反应 中是氧化产物,在反应 中是还原产物 B两个反应中生成等量的 I2时转移的电子数相等 C NaI和 NaIO3在一定条件下能反应生成 I2 D NaIO3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不能作还原剂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根据反应 2NaI MnO2 3H2SO4 2NaHSO4 MnSO4
9、 2H2O I2可知,碘化钠中 I元素化合价由 -1价升高到 0价,失去 1个电子,碘是氧化产物。根据反应 2NaIO3 5NaHSO3 2Na2SO4 3NaHSO4 H2O I2可知,碘酸钠中 I元素化合价由 +5价降低到 0价,得到 5个电子,碘是还原产物, A正确; B、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反应 中得到 1mol碘转移 2mol电子。在反应 中得到 1mol碘转移 10mol电子,即二者生成等量的碘 转移电子的量不等, B错误; C、 NaI具有还原性, NaIO3具有氧化性,二者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 I2,C正确; D、 NaIO3中 I元素化合价是 +5价,处于中间价态,
10、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D错误,答案:选 AC。 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判断 下列因果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A SO2具有漂白性,故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B浓硝酸中的 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 C Na的金属性比 Mg强,故可用 Na与 MgCl2溶液反应制取 Mg D Fe在 Cl2中燃烧生成 FeCl3,故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 Fe也显 +3价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SO2具有还原性,故可使酸性 KMnO4溶液褪色, A错误; B、浓硝酸中的 HNO3见光会分解,故有时在实验室看到的浓硝酸呈黄色,这是因为分解产生的 NO2溶解在浓硝
11、酸中形成的, B正确; C、钠极易与水反应,因此虽然 Na的金属性比 Mg强,但不能用 Na与 MgCl2溶液反应制取 Mg,应该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镁冶炼镁, C错误; D、 Fe在 Cl2中燃烧生成 FeCl3,但在与其他非金属反应的产物中 Fe不一定显 +3价,例如与 S反应生成 FeS,是 2价, 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有关判断 短周期主族元素 A、 B、 C、 D、 E 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A、 B 两元素相邻,B、 C、 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 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倍或者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倍, B、 D原子最外层
12、电子数之和等于C、 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 B和 E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均为强酸 B工业上常用电解元素 C、 D的氯化物来制取它们的单质 C元素 C、 D、 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均可相互反应 D C的单质能与 A的氧化物发生置换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 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 3倍或者 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 3倍,说明 E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6,属于第 A族, E的原子序数最大,应为 S元素。 C最外层电子数为 2,则 C应为 Mg元素。 B、 C、 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 13,则 B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为 13 6 2 5,因此
13、B元素的核外电子数为 2+5 7,即 B为 N元素。 A、 B两元素相邻, A的原子序数小于氮元素,则 A应为碳元素。 B、 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 C、 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 2+6 8,所以 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8 5 3,即 D为 Al元素 。则 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E为 S元素,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 H2SO3和 H2SO4,其中 H2SO3为弱酸, A错误; B、 AlCl3为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不导电,工业上利用电解 Al2O3冶炼铝, B错误;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元素 C、D、 E分别是 Mg、 Al、 S,则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别为 Mg( OH) 2、
14、 Al( OH) 3、 H2SO4。 Mg( OH) 2和 Al( OH) 3不反应, C错误; D、 Mg在 CO2中燃烧生成 C和 MgO,为置换反应,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以及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 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S燃烧只能生成 SO2,得不到三氧化硫, 错误; 氮气与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化合生成 NO, NO被氧气氧化生成 NO2, NO2溶于水生成硝酸和NO, 正确; 镁离子水解,则直接加热氯化镁溶液得不到氯化镁晶体,应该在氯化氢的气流中加热, 错误;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错误; 铝
15、土矿中的氧化铝溶解在氢氧化钠溶液中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中通入 CO2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分解生成氧化铝,电解熔融的氧化铝生成铝和氧气, 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物质转化的有关判断 瑞典 ASES公司设计的曾用于驱动潜艇的液氨 -液氧燃料电池示意图如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电池总反应为: 4NH3 + 3O2 = 2N2 + 6H2O B电池工作时, OH 向正极移动 C电极 2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O2+4H+ + 4e =2H2O D电流由电极 1经外电路流向电极 2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氨气的氧化产物是氮气,则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4NH3+3O2 2N2+6H
16、2O, A正确;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 OH-向负极移动, B错误; C、氧气在正极得到电子,溶液显碱性,则正极电极反应为 O2+2H2O+4e- 4OH-, C错误; D、原电池中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即电流由电极 2经外电路流向电极 1,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的电子式: B Cl 的结构示意图: C 2丁醇的结构简式: D碳酸的电离方程式: H2CO3=2H+ CO3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为 , A错误; B、Cl 的结构示意图: , B错误; C、
17、2丁醇的结构简式:, C正确; D、碳酸是二元弱酸,分步电离,即电离方程式:H2CO3 H+ HCO3 ,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用语的正误判断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正确的是 A氧化铝熔点很高,可制造用于熔融烧碱的坩埚 B二氧化硫有漂白性,可以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C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D炭具有还原性,一定条件下能将二氧化硅还原为硅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氧化铝熔点高、硬度较大,可用于制造耐火砖和坩埚等,但氧化铝能和碱反应,不能用于制造熔融烧碱的坩埚, A错误; B、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用于加工食品使食品增白, B错误;
18、C、铜、铁、海水组成原电池,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铁做负极,被腐蚀,因此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会加快船体的腐蚀速率, C错误; D、碳具有还原性,在高温下能将二氧化硅反应生成CO和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的分析应用 设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 11.2 L四氯化碳中所 含分子数为 0.5NA B 25 时, 1 L pH = 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醋酸分子数大于 0.1 NA C 1.0L 0.1 mol L AlCl3溶液中所含的 Al3+离子数为 0.1NA D 7.1 g氯气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 0.
19、2NA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标准状况下,四氯化碳不是气态,不能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则 11.2 L四氯化碳中所含分子数不是 0.5NA, A错误; B、 25 时, 1 L pH = 1的醋酸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 0.1mol/L,醋酸是弱酸,则醋酸的浓度大于0.1mol/L,所以含有醋酸分子数大于 0.1 NA, B正确; C、铝离子水解,则 1.0L 0.1 mol L AlCl3溶液中所含的 Al3+离子数小于 0.1NA, C错误; D、 7.1 g氯气与足量石灰乳充分反应,氯气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为 0.1NA,D错误,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
20、算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水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 K+、 Al3+、 SO42-、 NO3 B c(H ) 110 mol 的溶液: Na 、 NH4+、 SO42 、 CO32 C c(Fe2+) 1.0 mol L 的溶液: H+、 K 、 Cl 、 NO3 D含有大量 Fe3+的溶液: Mg2+、 Na 、 SCN 、 Cl 答案: A 试题分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则 A、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则 K+、 Al3+、 SO42-、 NO3 可以大量共存, A 正确;B、 c(H ) 110 mol 的溶液显碱性,则
21、 NH4+不能大量共存, B错误; C、c(Fe2+) 1.0 mol L 的溶液中 H+、 NO3 与亚铁离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C错误; D、含有大量 Fe3+的溶液中 SCN 不能大量共存,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 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图甲所示装置制取少量的氨气 B用图乙所示装置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硫酸 C用图丙所示装置从食盐水中提取 NaCl D用图丁所示装置除去 NO2中的 NO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增大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同时反应是放热反应,促进氨气挥发,可以制备氨气, A正
22、确; B、容量瓶不能用来稀释溶液,浓硫酸应先在小烧杯中稀释,冷却后再转移至容量瓶, B错误; C、坩埚用来加热固体,蒸发液体应用蒸发皿, C 错误; D、 NO2能与水反应生成 NO,不能除去 NO2中的 NO, D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醋酸除去水垢中的 CaCO3: CaCO3 2H+=Ca2+ H2O CO2 B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2AlO2 + CO2 + 3H2O = 2A(OH)3+ CO32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 SO2 NH3 H2O=HSO3 NH4 D用 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
23、I: 5I IO3 3H2O=3I 2 6OH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醋酸除去水垢中的 CaCO3: CaCO3 2CH3COOH=Ca2+ H2OCO2 2CH3COO , A错误; B、向 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 CO2: AlO2 + CO2 + 2H2O = A(OH)3+ HCO3 , B错误; C、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入冷氨水中: SO2NH3 H2O=HSO3 NH4 , C正确; D、用 KIO3氧化酸性溶液中的 KI: 5I IO3 6H =3I 2 3H2O, D错误,答案:选 C。 考点: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实验题 ( 10分)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
24、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左图实验方案,用含有铝、铁和铜的合金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 (FeSO4 7H2O)和胆矾晶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步骤 、 、 中均需进行的实验操作是 ,该操作中除用到烧杯和玻璃棒外,还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 2)溶液 A中的离子主要有 Na 、 OH 、 ;试剂 X是 。 ( 3)进行步骤 时,该小组用如上图所示装置及试剂将制得的 CO2气体通入溶液 A中。一 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为了避免固体 C减少,改进的措施是在装置 、 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 溶液的洗气瓶。 ( 4)从溶液 E 中获得绿矾晶体的实
25、验操作依次为(填操作名称) 、冷却结晶、过滤洗涤。 答案:(共 12分)( 1)过滤( 1分) 漏斗( 1分) ( 2) AlO2-( 2分) 稀硫酸( 2分) ( 3) Al(OH)3 3H =Al3 3H2O( 2分) NaHCO3 ( 2分) ( 4)蒸发浓缩( 2分) 试题分析:( 1)步骤 加过量的氢氧化钠,金属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金属铁和铜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滤即可实现分离;步骤 过滤得到的滤液 A为偏铝酸钠和过量的氢氧化钠,向偏铝酸钠中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过滤即可实现分离;根据流程图可知最终得到绿矾和胆矾晶体,因此步骤 中的试剂 X应该是硫
26、酸。因为金属铁和金属铜都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而金属铜不反应,过滤即可实现分离;过滤操作时所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烧杯、漏斗、玻璃棒; (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 A为偏铝酸钠和过 量的氢氧化钠,则其中的离子主要有 Na 、 OH 、 AlO2-;根据流程图可知最终得到绿矾和胆矾晶体,因此步骤 中的试剂 X应该是硫酸; ( 3)浓盐酸易挥发,生成的 CO2气体中含有氯化氢气体,盐酸是强酸,能溶解氢氧化铝。所以将制得的 CO2气体通入溶液 A中,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逐渐减少,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Al( OH) 3+3H+Al3+3H2O;
27、为了避免固体 C减少,需要除去 CO2中混有的氯化氢气体,可在制取二氧化碳的收集装置中增加一个洗去氯化氢的装置,即可在装置 I和 之间增加一个盛有饱和碳 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氢; ( 4)硫酸亚铁易溶,所以将混合液来制备绿矾时的操作应该是先将溶液加热浓缩、然后冷却结晶,即可得到绿矾。 考点:考查物质的制备和性质探究以及工艺流程图分析与判断等 填空题 ( 12分)工业上生产高氯酸(沸点: 90oC)时还生产了亚氯酸钠,其工艺流程如下: ( 1)冷却过滤的目的是降低 NaHSO4的 ,并分离出 NaHSO4晶体。 ( 2)反应器 2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SO2的作用是作
28、 剂。 ( 3)上述工业生产高氯酸的化学反应为 :3NaClO3+3H2SO4(浓)=3NaHSO4+HClO4+2ClO2+H2O,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 4)可以通过蒸馏滤液的方法得到高氯酸的原因可能是高氯酸的沸点比较 (填 “高 ”或 “低 ”),容易从溶液中逸出,循环使用的物质是 。 答案:(每空 2分,共 12分) ( 1)溶解度 ( 2) 2ClO2 SO2 4OH 2ClO2 SO42 2H2O;还原 ( 3) 1: 2 ( 4)低 H2SO4 试题分析:( 1)在反应器 1中,硫酸钠和硫酸反应得到硫酸氢钠。冷却过滤可以得到硫酸氢钠晶体,这说明冷却过滤的目的是
29、降低 NaHSO4的溶解度,并分离出 NaHSO4晶体。 ( 2) SO2具有还原性,在碱性溶液中能把 ClO2还原为 NaClO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lO2+SO2+4OH- 2ClO2-+SO42-+2H2O; ( 3)根据反应 2NaClO3+Na2SO3+H2SO4 2ClO2+2Na2SO4+H2O可知,氯酸钠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从 +5价降低到 +4价,得到 1个电子, ClO2是还原产物。亚硫酸钠中 S元素的化合价从 +4价升高到 +6价,失去 2个电子,硫酸钠是氧化产物。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可知,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 2; ( 4)根据题意高氯酸的沸点为 90
30、C,沸点比较低,因此可以采用蒸馏滤液的方法得到高氯酸。根据流程图可知现硫酸作为反应物进入反应器 1中,又作为生成物在反应器 2中生成,因此硫酸可以循环使用。 考点:考查物质制备工艺流程图的分析与应用 14分 )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常用CO和 H2反应生产 CH3OH,并开发出甲醇燃料电池。 ( 1)已知: CO(g)+1/2O2(g) CO2(g) H 283.0 kJ mol 1 2CH3OH(l)+3O2(g) 2CO2(g)+4H2O(l) H 1453.0 kJ mol 1 则 CH3OH(l)不完全燃烧生成 CO(g)和 H2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1、 。 ( 2)工业上常利用反应 CO(g) 2H2(g) CH3OH(g) H”、“ 增大 ( 4) b 2CH3OH + 3O2 + 4OH- = 2CO32- + 6H2O 试题分析:( 1)已知 CO( g) +1/2O2( g) CO2( g) H 283.0kJ/mol, 2CH3OH( l) +3O2( g) 2CO2( g) +4H2O( l) H 1453.0kJ/mol,则根据盖斯定律可知( - 2) 1/2,即得到热化学方程式 CH3OH( l) +O2( g) CO( g) +2H2O( l) H 443.5kJ/mol; ( 2)根据反应 CO(g) 2H2(g) CH
32、3OH(g) H0可知,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越低转化率越大。结合图象可知 X曲线表示的转化率高,则 230 的实验结果所对应的曲线是 X;根据方程式可知提高氢气的量会提高一氧化碳的转化率,所以 n( H2): n( CO) 2: 1即可,但选项 C中氢气量过量,不适合,答案:选 B; ( 3)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 H2的浓度为 0.5mol/L,则 H2O( g) +CO( g) H2( g) +CO2( g) 起始浓度( mol/L) 2 1 0 0 转化浓度( mol/L) 0.5 0.5 0.5 0.5 某时刻浓度( mol/L) 1.5 0.5 0.5 0.5 则此时 Qc(
33、0.50.5) ( 1.50.5) 1/3 1,这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则此时v(正) v(逆); 反应 H2O( g) +CO( g) H2( g) +CO2( g) H 0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显正反应方向进行,平衡常数增大; ( 4) 根据装置图可知, a电极通入氧气,则 a为正极, b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即向 b电极移动; 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H3OH+3O2+4OH- 2CO32-+6H2O。 考点:考查盖斯定律应用,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判断,原电池原理的分析应用 ( 16分)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查阅资料,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方法
34、以含镍废催化剂为原料来制备 NiSO4 7H2O。已知某化工厂的含镍催化剂主要含有 Ni,还含有 Al( 31%)、 Fe( 1.3%)的单质及氧化物,其他不溶杂质 (3.3%)。 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的 pH如下: 沉淀物 开始沉淀 完全沉淀 Al(OH)3 3.8 5.2 Fe(OH)3 2.7 3.2 Fe(OH)2 7.6 9.7 Ni(OH)2 7.1 9.2 回答下列问题: ( 1)操作 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 。 ( 2) “碱浸 ”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是 , 。 ( 3) “酸浸 ”时所加入的酸是 (填化学式)。酸浸后
35、,经操作 a分离出固体 后,溶液中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 ( 4)操作 b为调节溶液的 pH,你认为 pH的最佳调控范围是 。 ( 5) “调 pH为 2 3”的目的是 。 ( 6)产品晶体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 FeSO4 7H2O),其原因可能是 。 答案:每空 2分,共 16分 ) ( 1) 蒸发皿 ( 2) 2Al+2OH +2H2O 2AlO2 +3H2、 Al2O3+2OH 2AlO2 +H2O ( 3) H2SO4 Ni2+、 Fe2+( 4) 3.27.1 ( 5)防止在浓缩结晶过程中 Ni2+水解 ( 6) H2O2的用量不足(或 H2O2失效)、保温时间不足导致 Fe2
36、未被完全氧化造成 试题分析:( 1)根据流程图可知操作 c是蒸发浓缩得、过滤得到 NiSO4 7H2O晶体,因此操作 c中需使用的仪器除铁架台(带铁圈)、酒精灯、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主要仪器为蒸发浓缩溶液使需要的蒸发皿; ( 2)含镍催化剂中能与碱液反应是铝及其氧化物,其余物质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为 2Al+2OH-+2H2O 2AlO2-+3H2、 Al2O3+2OH-2AlO2-+3H2O; ( 3)由于最终制备的是硫酸镍晶体,因此 “酸浸 ”时需要的酸应该是硫酸。镍、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硫酸镍,因此溶液中可能含有的 金属离子是Ni2+、 Fe2+; (
37、4)加入过氧化氢的目的是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通过调节溶液 pH使铁离子全部沉淀,但镍离子不沉淀,以得到较纯净的硫酸镍溶液,所以根据表中数据可知 pH应在 3.2 7.1之间; ( 5)硫酸镍溶液需要蒸发浓缩结晶析出,但镍离子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镍沉淀和硫酸,所以为防止镍离子水解需要控制溶液的 pH在酸性条件下; ( 6)产品中有时会混有少量绿矾,这说明在加入过氧化氢氧化氧化亚铁离子时没有能把亚铁离子全部氧化。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氢氧化亚铁沉淀的 pH小于镍离子完全沉淀的 pH,因此产品中混有绿矾 杂质。 考点:考查物质分离的实验设计和方法应用、工艺流程图分析等 ( 16分)( 1)某课外活动小组同学
38、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 试回答下列问题: 若开始时开关 K与 a连接,则铁发生电化学腐蚀中的 腐蚀。 若开始时开关 K与 b连接,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2)芒硝化学式为 Na2SO4 10H2O,无色晶体,易溶于水,是一种分布很广泛的硫酸盐矿物。该小组同学设想,如果模拟工业上离子交换膜法制烧碱的方法,用如下图所示装置电解硫酸钠溶液来制取氢气、氧气、硫酸和氢氧化钠,无论从节省能源还是从提高原料的利用率而言都更加符合绿色化学理念。 该电解槽的阳极反应式为 。此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填 “大于 ”、 “小于 ”或 “等于 ”)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制得的氢氧化钠溶液从出口 (填
39、“A”、 “B”、 “C”或 “D”) 导出。 通电开始后,阴极附近溶液 pH会增大,请简述原因: 。 若将制得的氢气、氧气 和氢氧化钠溶液组合为氢氧燃料电池,则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已知 H2的燃烧热为 285.8 kJ mol 1,则该燃料电池工作产生36 g H2O时,理论上有 kJ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答案:( 16分)每空 2分 (1) 吸氧 2Cl 2H2O 2OH H2 Cl2 (2) 4OH 4e =2H2O O2 小于 D H 放电促进水的电离,使 OH 浓度增大 H2 2e 2OH =2H2O 571.6 试题分析:( 1) 如果开关 K与 a连接,则构成原电池。 NaC
40、l溶液为中性,因此发生吸氧腐蚀,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如果 K与 b连接,则构成电解池。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Fe作阴极,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石墨作阳极,溶液中的氯离子放电,因此电解的总离子反应为2Cl 2H2O 2OH H2 Cl2; ( 2) 电解时,阳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溶液中的氢氧根离子的放电能力大于硫酸根离子的放电能力,所以阳极上氢氧根离子失电子被氧化生成水和氧气,电极反应式为 4OH-4e- 2H2O+O2;电解池中阴离子向阳极移动,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因此硫酸根离子向阳极移动,钠 离子向阴极移动,所以通过相同电量时,通过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小于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离子数
41、; 氢氧化钠在阴极生成,所以在 D口导出; 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氢离子来自于水的电离,所以促进水的电离,导致溶液中氢氧根离子的浓度大于氢离子的浓度,溶液的 pH值增大; 燃料原电池中,燃料在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在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该燃料原电池中,氧气是氧化剂,氢气是还原剂,氢氧化钠作为电解质,溶液显碱性,则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H2 2e 2OH =2H2O; 36g水的物质的量是 36g18g/mol 2mol,消耗 2mol氢气。由于 H2的燃烧热为 285.8 kJ mol 1,则理论上有 285.8 kJ mol2 571.6kJ的热量转化为电能。 考点:考
42、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 12分 )从回收的含铜电缆废料中提取铜时,假若设计如下两种方案,回答有关问题。 ( 1)两个方案中,符合当前生产中绿色化学理念的是方案 。 ( 2)方案乙中铜溶解生成蓝色溶液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 3)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最后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通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可得到一种结晶水合物的晶体。获得晶体后对其进行检测: 先取 a g的晶体进行脱水实验,获得无水固体为( a 1.26) g 将无水固体溶于足量的水配成溶液后滴加 1.00 mol L 1的氯化钡溶液,当滴加 10.00mL溶液时,沉淀恰好完全。通过计算测知该晶体的化学式是 。
43、 ( 4)氯化亚铜( CuCl)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国家标准规定合格的 CuCl产品的主要质量指标为 CuCl的质量分数大于 96.5% 。工业上用硫酸铜等原料常通过下列反应制备 CuCl : 2CuSO4+ Na2SO3 + 2 NaCl + Na2CO3 = 2 CuCl + 3 Na2SO4 + CO2 测定 CuCl质量分数时先准确称取所制备的 0.2500g CuCl样品置于一定量的0.5mol L 1 FeCl3溶液中,待样品完全溶解后,加水 20mL,用 0.1000mol L 1 Ce( SO4) 2溶液滴定到终点,消耗 24.60mL Ce( SO4) 2溶液。有关反应的离子方
44、程式为: Fe 3+CuCl=Fe 2+Cu2+Cl , Ce4+ + Fe 2+ = Fe 3+ + Ce3+ 计算上述样品中 CuCl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乙 ( 2分) ( 2) 2Cu + O2 +4H+ 2Cu2+ + 2H2O ( 2分) ( 3) FeSO4 7H2O ( 2分) ( 4) 97.9% ( 4分) 试题分析:( 1)甲方案第一步 “灼烧 ”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粉尘、烟雾,不符合绿色理念。乙方案中稀硫酸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符合当前生产的绿色理念; ( 2)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方案乙在加热的条件下氧气与铜反应生成氧化铜,
45、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蓝色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Cu + O2 +4H+2Cu2+ + 2H2O; ( 3)硫酸亚铁溶液经过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自然干燥就会得到一种带结晶水的硫酸亚铁晶体,则根据反应式可知 FeSO4 xH2O FeSO4+xH2O a a 1.26 1.26 其中硫酸亚铁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和氯化亚铁无,当滴加10.00mL溶液时沉淀恰好完全,此时消耗钡离子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所以根据 Ba2 SO42 BaSO4可知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是 0.01mol,分解生成水的质量是 0.01xmol,则 0.18x 1.26,解得 x 7,所以分子式为 FeSO4 7H2O; ( 4)由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 CuCl Fe2+ Ce4+ 1 1 n( CuCl) 24.6010-3L0.1000 mol/L 所以 n( CuCl) 24.6010-3L0.1000 mol/L 2.4610-3mol 所以该样品 CuCl的质量为 2.4610-3mol99.5g/mol 0.2448g 所以上述样品中 CuCl的质量分数 100% 97.9% 考点:考查金属铜回收的有关工艺流程分析与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