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290970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249.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甘肃白银市会宁一中高三上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最后一部著作人类与大地母亲的部分目录如下:可以推断此书的基本特点是 第 10章:世界的地平线 (约公元前 2500 前 2000年 ) 第 11章:旧大陆文明中心 (约公元前 2140 前 1730年 ) 第 12章:马的驯化与欧亚草原游牧生活的创造 第 13章:区域文明之间的相互关系 (约公元前 1730 前 1250年 ) 第 14章:旧大陆的民族大迁徙 (约公元前 1250 前 950年 )” A断代史 整体史观 B编年史 社会史观 C编年史 文明史观 D国别史 生态史观 答案: C

2、试题分析:依据材料其叙述基本按照时间先后,所以应为编年史,内容涉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融,所以是采用了文明史观,所以选 C 考点:史学常识 史观 文明史观 二战后两极格局的一些特征实际上在雅尔塔会议期间就已经形成。在如何划分欧洲势力范围问题上,美英所代表的西方和苏联在雅尔塔达成了所谓的 “巴尔干百分比 ”,即苏联在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占有 90%和 75%的优势;英国 (连同美国 )在希腊占 90%的发言权;南斯拉夫和匈牙利,苏联与西方平分秋色。“巴尔干百分比 ”的特征有 大国强权 两分天下 冷战对峙 美苏争霸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说在雅尔塔等会议上苏联和美国对欧洲做了两分天

3、下的划分,带有明显的大国强权色彩,所以 说法正确,该时期冷战和美苏争霸尚未开始,所以选 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苏争锋 美苏划分势力范围 下表为威廉 兰格世界史编年手册的一页。据此,对当时世界局势认识最准确的是 1957年 3月 25日 签订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另一项条约成立欧洲原子能联营。两个组织都于 1958年 1月 1日行使职能。 1957年 11月 14日到 16日 十三个国家的共产党代表在莫斯科开会。会议要求团结起来,反对外部的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在内部消除机会主义。 1957年 12月 19日 北约组织在巴黎召开最高级会议,决定在欧洲设置导弹基地。美国对

4、此项武器保有基本控制权。 A美苏两极完全控制了世界 B北约和华约已经进入备战状态 C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阵营对峙局面出现 D世界处于美苏冷战格局,新的力量已孕育 答案: D 试题分析:表中第一个事件说明欧洲的联合,新兴力量的崛起,二三个事件反映了当时世界尚处于美苏冷战对峙时期,所以可以得出 D说法正确。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954年 12月 25日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人民政协要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这些规定 A表明人

5、民政协具有参政议政职能 B反映出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 C明确了人民政协是国家权力机关 D标志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是在第一届政协会议,国家的权力机关为人民代表大会,三大改造完成于 1956 年,所以 BCD 三项说法均不正确,所以选 A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955年,中共中央发布了农业合作化必须依靠党员团员和贫农下中农的重要文件,此后 “贫下中农 ”一词在各新闻媒体频繁出现。该词在中国大地上使用达到顶峰应是在 A 1955 1957年 B 1956 1966年 C 19

6、66 1976年 D 1976 1978年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 19661976 年为文化大革命时期,该时期左倾错误泛滥,贫下中农成了最革命的阶级,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更是使得贫下中农屡见报端,所以选 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政治建设的曲折历程及其历史性转折 文革 新中国成立以后,相当长时间里,政府推行的是 “积极推进工业化,相对抵制城市化 ”方针,一度还确立了 “将消费型城市变为生产型城市 ”的方针。对城市的这种抵制在 1960年发展为完全反城市化,确定了当 时的重要政策是减少城镇人口。 19491978 年间中国城市化进程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生

7、产力水平低 B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C中共积极推进工业化方针的影响 D中共重视 “三农问题 ” 答案: B 试题分析:新中国成立后学习苏联,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消商品贸易和商业活动,不利于城市规模的扩大,所以选 B 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计划经济体制 牛军在论新中国外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一文中说,从 1952年开始酝酿,到 1954年间基本形成了新的被称之为 “和平统一战线政策 ”的对外政策。作为这项政策的两个重要目标 “ 扩大和平中立趋势 ”和 “推广和平中立地带 ”,首先落实到中国的周边地区。这一政策 A改变了中国半殖

8、民地的地位 B率先为印度和越南两国接受 C意在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 D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分歧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中国以及独立,所以 A的说法不正确,首先承认中国的是苏联,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政策为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结合所学该时期中国积极和印度,缅甸,越南等周边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克服了社会制度差异的 障碍,所以选 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特点 1918年,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 “我们中国人贪惰成性,不是强盗,便是乞丐,总是希图自己不做工,抢人家的饭吃,讨人家的饭吃。到了世界成一大工厂,有工大家做,有饭大家吃的时候,如何能有我们这样贪惰的民族立足之

9、地呢? ”他的意图是 A提高民族素质,迎接社会主义 B批判中国传统封建统治的流毒 C表达其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政治态度 D将创建工人阶级政党提上日程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对中国国民素质进行了揭露,其目的是希望原有的状态能够改变,以此来迎接和适应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胜利,即社会主义,所以选 A 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新文化运动 后期内容 1950年,英国政府认为,承认新中国虽不是保护英国在华利益的 “灵丹妙药 ”,但至少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的保护。而且, “如果不与这个政府建立关系,我们就不能对它将来的发展施加影响 ”。当时英国的对华认识 A反映出中英双方的战争危机消失 B反映出新中国不承认

10、旧的中英关系 C没有预料到新中国会倒向苏联一边 D与美国的对华政策高度一致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说明英国政府急于承认新中国,是为了在一定程度上维护自己的在华利益,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拒不承认列强的在华利益,英国为了尽可能的维护其在华利益被迫承认新中国,所以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中英外交 1950年,毛泽东说: “民族资产阶级将来是要被消灭的,但是现在要把他们团结在我们身边,不要把他们推开。我们一方面要同他们作斗争,另一方面要团结他们。 ”为此,中共的政策是 A欢迎资产阶级参加新政协第一次会议 B吸收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参政 C为将来取消各民主党派做好准备 D进

11、行基层选举,建立各级人民政权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新政协第一次会议是在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取消各民主党派,基层选举,建立人民政权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所以 ACD说法均不正确,所以选 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新中国初期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 政治协商制度 结合所学分析表 1,正确的是 表 1:美国、苏联、日本、中国国防开支表 (单位: 10亿美元 ) 1950年 1953年 19541961 年 1962年 1970年 美国 14 5 49 6 40 5 47 8 52 3 77 8 苏联 15 5 25 5 26 7 43 6 49 9 72 0 日本 0 3

12、 0 3 0 4 0 4 1 3 中国 2 5 2 5 0 3 7 9 9 3 23 7 国防开支少有利于二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 苏联是二战后唯一能在军事上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 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导致美国国防开支大量增加 中国国防开支在六十年代的激增是因为经济的好转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二战后日本推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战后美苏对峙苏联是唯一能和美国抗衡的国家,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均导致美国国防开支的增加,六十年代中国国防开支激增是由于对国际形势的错误估计,而不是经济形势的好转,所以选 A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日本 经济恢复发展的原因;当今世

13、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苏争锋 二战后苏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期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文革期间的经济 下图为 1965年关于法国总统戴高乐的一幅国际政治漫画欧洲,即我。这幅漫画反映了 A法国强调密切欧洲各国的联系 B欧共体各国联合与美苏相抗衡 C法国希望取得领导欧洲的地位 D欧洲的北约诸国依附于法国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漫画信息,漫画强调欧洲即为法国,将法国国旗插遍欧洲,体现了法国总统戴高乐希望取得欧洲领导地位的强烈愿望,所以选 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欧洲的联合 宋代,典卖土地、房屋的现象十分普遍,所谓 “典卖 ”,是指将土地、房

14、屋等不动产出典给他人,收取一定的典价,在约定期限内原价赎回。典卖者大多数是贫困农民。据宋代朱晦庵等人编的 宋本名公书判清明集记载,当时 “豪民图谋小民田产 ”,出典人要求回赎典物时, “则迁延月日,百端推脱 ”,辗转数月,已经到了赎典截止的期限,使得出典人终无赎回之日。而宋律规定只有典契证验显然者,才允许业主收赎。这说明 A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利权 B典卖实际上是把财产的所有权实行转让 C典卖是当时豪强掠夺农民的主要方式 D通过典卖,强化了农民与地主之间的人身依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豪强利用典卖制度对贫民土地巧取豪夺,钻法律空子,说明了豪强利用典卖规则漏洞抢夺农民的土

15、地,所以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农业 农民土地问题 晋商和徽商是明清时期叱咤在商场上的两大赫赫商帮,他们凭借高人一筹的生意手腕、运筹帷幄的权略谋术获得了生意场上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富比王侯的财富,使之在商界风光无限。但有学者却对其作了如下评价: (它们 )虽然对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创造了一些条件,但遗憾的是却无法走向资本主义,它们就像生长于牛粪之上的幼苗,不管长势如何诱人,当滔天的洪水奔袭而来时,必然随着牛粪一起消失在历史的洪波之中。这主要是由于古代商帮 A发展规模受到限制 B活动得不到官府支持 C商业经营观念落后 D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商帮

16、的发展只是依附于传统手工业生产,没有自己的产品生产和加工,所以不可能走向资本主义,即商帮没有根植于生产领域,所以选 D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古代商业 明清商帮 1934年,国民政府公布合作社法,规定合作社是 “依平等原则,在互助组织之基础上,以共同经营方法,谋社员经济上之利益与生活之改善 ”的团体,它是不同于公司的另一经济组织形式。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标志着封建剥削制度被彻底废除 B有利于国共合作开展全民族抗战 C反映了国民政府规范市场经济体系 D表明社会主义公有制初步建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封建剥削依然存在, 1934年全民族抗战尚未开始,资产

17、阶级统治下也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 ABD说法均不正确,所以选 C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某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了一组历史图片,该组图片体现的最恰当的主题是 A自强求富的探索 B列强的经济侵略 C民族工业的兴起 D经济结构的变迁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片所述为中国传统的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和近代企业,由此可见在自然经济的基础上中国出现了新的经济形态即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民主资本主义企业,由此可以得出中国经济结构有所变化,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 表现 1935年 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

18、先后作了题为 “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 ”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 ”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 “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 ”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 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依托四川以应对日本扩大侵华 B将西南作为抗战大后方 C建设新四川以剿灭红军 D为迁都四川作准备 答案: A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时间为 1935年 10月,结合所学华北事变后民族矛盾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国民政府建立四川根据地是为应对日本的侵略,而不是剿共,所以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伟大的抗日战争 局部抗

19、战 秦国自襄公建国至穆公之前,共历九代国君。其中,兄终弟及 3人次子继位 1人,孙子继位 2人,不明嫡庶 1人,以嫡长子身份继位的仅 2人。这一现象反映出 A分封制度瓦解 B宗法制度松 C王位继承混乱 D中央集权确立 答案: B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为秦国王位继承情况,其中嫡长子仅为 2人,而西周时期的宗法制的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秦国这种情况有所改变,说明宗法制度有所松弛,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宗法制 唐长安四年,监察御史肖至忠弹劾宰相苏味道后,御史大夫李承嘉曾责之曰: “近日弹事,不咨大夫,礼乎? ”肖至忠却答曰: “故事,台中无长官。御史人君耳目,比肩事主

20、,得各自弹事,不相关白。若先白大夫而许弹事,如弹 大夫不知白谁也! ”李承嘉无言以对。由此可见唐代 A监察权独立于行政权之外 B监察官员不受长官节制 C监察机构内部分工混乱 D监察官员有独立奏事传统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御史大夫为唐代中央监察机构,监察御史为地方监察机构,材料中史肖至强调监察御史弹劾官员不用告知御史大夫,说明当时的监察官员是相对独立不受长官节制的,所以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唐代政治 监察制度 据山东东吕府馆陶县志载:清中叶 “本邑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大布 (俗称粗布 )一种输出境外,远销晋省。夏麦秋粮,每值丰收,水路可由卫河运至天津销售,尔时布缕粟麦鸡子等

21、皆为输出物之大宗。 ”此记载反映出当地 自然经济占主导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达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材料中的男耕妇织,各务本业可以得出当时仍然是以自然经济为主导,同时有大宗物品销往各地说明商品经济比较发达,所以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明清经济 特点 克里斯提尼在推行民主制的同时,也更为注重公民权的限制,移民要想获得雅典的公民权更为困难。这些外来人当时的官方名称是迈提克。只有那些对雅典做出过突出贡献的迈提克,作为一种奖励,在经公民大会的特别投票通过后才能获得雅典公民权。由此获得的主要信息是 A雅典旧贵族特权被铲除 B公民大会主要维护

22、雅典公民利益 C雅典公民权有限度开放 D外邦人不能取得雅典公民的资格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所述没有涉及到旧贵族的特权问题和公民大会的地位问题,材料强调的是给一部分有突出贡献的外邦人以公民权,所以 ABD的说法均不 正确,所以选 C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卓尔不群的雅典 公民权 马克思说: “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 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以下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通过商品倾销,推动世界市

23、场的扩大和深化 B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全球扩展的本性 C “交通的极其便利 ”指火车、轮船、飞机等先进的交通工具 D工业化大机器生产是西方国家不断扩张的重要动力 答案: C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的是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通过对外扩张把广大亚非拉国家变为了其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向各国大量倾销商品,掠夺原料,早期的交通并不是靠火车、轮船、飞机等,这些新的交通工具都是在工业革命以后产生的,所以选 C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 史实 人口迁徙有利于世界联系加强。阅读表一,对该材料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一:欧洲移民表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美国 1821 1932

24、 3420万 亚洲俄国地区 1800 1939 1200万 阿根廷 1856 1932 640万 加拿大 1821 1932 520万 美国是欧洲移民的最大流入地 移民潮加速了欧洲文明向外传播 交通方式的进步推动了欧洲向外移民 世界性经济危机是欧洲向外移民的主要原因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表格信息,美国迁入人口数量最多,所以 的说法正确,伴随着移民潮必然将欧洲先进的文明带到欧洲人所到之处所以 的所发正确,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交通工具革新便利了人口的迁移所以 的说法正确,人口迁移与经济危机没有必然联系,所以选 B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世界人口迁移 认识 恩格斯后

25、来为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写再版前言时承认: “这本书里所描写的那些最令人触目惊心的恶劣现象,现在或者已被消除,或者已经不那样明显。 ”1895年,他在最后一篇文章中说: “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陈旧了。 ”恩格斯形成上述认识的原因是 A恩格斯放弃了暴力革命的原则 B资本主义调节机制渐趋成熟 C资产阶级实现了社会主义目标 D 19世纪末社会主义运动走向低潮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更好的维护自身统治,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阶级的措施,社会矛盾相对缓和,该认识即是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所以选 B 考点:解放人类阳光大道 马克思

26、主义 发展演变 18世纪 80年代,美国政治家麦迪逊写道: “全世界将初次看到一种以颠倒一切政府的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全世界将看到整个社会权力到处服从于各部分权力;全世界将看到一个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物。 ”“怪物 ”是指 A君主立宪制国家 B邦联体制的国家 C联邦体制的国家 D民主共和制国 家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当时美国的现实,当时的美国实行邦联体制,地方权力较大,中央权力较小,不足以应对国内外的危机,即有了中央服从地方的头脑听从四肢指挥的怪现象的出现,所以选 B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美国 邦联体制 钱乘旦说:大革命后法国 “社会动荡 直到 1870年后,法国模

27、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再没有发生大规模的革命,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 ”关于 “1870年后,法国用协商手段建立起民主制度 ”的本质认识是 A标志着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 B巩固了大革命的成果 C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法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 D说明法国共和派与君主派的斗争逐渐平息 答案: C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所给时间, 1870 年即十九世纪 70 年代法国工业革命完成,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发展壮大,共和派势力增强,推动了法国民主共和制的形成,所以选 C 考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发展 民主政治的扩展 法国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 正统的、立宪的、

28、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人民为着自己的利益重新掌握自己的社会生活。它不是为了把国家政权从统治阶级这 个集闭转给另一集团而进行的革命,它是为了粉碎这个阶级统治的凶恶机器而进行的革命。 ”马克思所说 “这次革命 ”是指 A俄国十月革命 B法国巴黎公社 C法国大革命 D英国 “光荣革命 ” 答案: B 试题分析:结合材料内容,马克思所强调的革命是人民掌握政权,推翻原有统治阶级政府的一次革命,由此可知该革命应为巴黎公社,所以选 B 考点:解放人类的阳光大道 国际工人运动的艰辛历程 巴黎公社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建立了 “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 ”“在那里,中国的

29、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 ”。据此判断西方列强获得的特权是 居住和租地 领事裁判权 关税自主权 最惠国待遇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材料所说的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即为租界,所以涉及到了居住和租地权,同时中国人的法律不起作用,说明获得了领事裁判权,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南京条约 下框内所叙内容为某研究者收集的辛丑条 约签订及对社会影响的几段史料。据此他要论证 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趋势是 A由半殖民地向殖民地逐步过渡 B用西方民主与科学去唤醒民众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以抵御侵略 D进行民主革命成为历史的必然 答案: D 试题分析:

30、材料所述为以慈禧为首的清政府已经沦为了帝国主义国家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了半殖半封国家,为此要赢得民族的独立必须先推翻清王朝的统治,所以民主革命成为了历史的必然,所以选 D 考点: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辛丑条约 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 “中国的政治生活一旦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了 ”。费正清这句话旨在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 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 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取的思想解放作用 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 答案: A 试题

31、分析:结合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中国当时最高统治者却因此失去了统治中国的最高权威,要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十分困难,由此可知材料所述为革命后所面临的困难,所以选 A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 认识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2分) 材料一 清朝是一个与辫发纠缠在一起的朝代。单是男人头上盘旋的一条辫子,其存废留剃就与清王朝的政治命运紧密相连。 明末清初易代之际,由满、汉战争而引发的 “剃发 ”“留发 ”的发式之争,虽然最后以清王朝的军事胜利而告终。 然而为挑战清王朝剃发令, 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 “起义 ”与 “蓄发 ”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

32、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曾颁布 “蓄发令 ” ,辫发被太平天国赋予阶级性、民族性等多重含义,成为农民起义军反抗统治者的口号和目标。 摘自侯杰剃发 蓄发 剪发 清代辫发的身体政治史研究 材料二 戊戌维新期间,康有为进呈请断发易服改元折以 “辫发长重,行动则摇,误缠机器,可以立死。 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且垂辫既污衣,而篱发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 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 ”为言,力主 “断发 ”。 辫子是一束头发,然而他又维系着家家户户同王朝和传统的一种历史联系,因此剪辫子与否不啻是一

33、种严肃的政治抉择。 剪辫与否本身不会给社会生活带来多大影响,但在近代中国它显然又带有观念变革的意义。孙中山割辫子于广州起义失败之后,显示了一个革命先行者同王朝的决裂。黎元洪割辫于武昌起义的枪口逼迫之下,显示了一个旧官僚在推拽之下的政治转折。袁世凯割辫于就任民国大总统前夕,显示了一个“名义上是共和主义者,但内心却是专制君主 ”的人舍鱼而取熊掌的 权衡。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辛亥革命最大的结果是创立民国,但是民国并没有名副其实,因为中国缺乏一个能支撑民国的社会基础。所以我说辛亥革命达到了三个实质性成果,第一是剪辫,我虽然说他在 1914年还有很多人没有剪,但毕竟大部分人剪了

34、,留辫子已经是少数,剪掉辫子是多数的,所以剪辫子应该说是实现了。第二是易帜,旗换了,黄龙旗换成了别的旗。第三就是改历,以前是农历,现在是阳历了,农历虽然还在用,双历并存。 摘自傅国涌大变局中的小辫子 请回答: (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清朝出现的 “剃发 ”“蓄发 ”之争所代表的政治含义 (2分 ) (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不同的历史人物康有为、孙中山、黎元洪和袁世凯有关 “断发 (剪辫 )”的主张和行动的出发点有何不同?清朝以来辫发的变化体现了怎样的时代变迁? (6分 ) ( 3)根据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从社会史观的角度分析 “辛亥革命三个实质性成果 ”

35、的历史意义。 (4分 ) 答案:( 1)含义: “剃发 ”代表汉人服从满族人统治的象征; (1分 ) “蓄发 ”代表着反抗和挑战清朝政权的一种政治手段。 (1分 ) ( 2)不同:康有为:侧重于富国强兵,改善国 民卫生习惯,提升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1分 ) 孙中山:表明反满清的革命决心。 (1分 ) 黎元洪和袁世凯:民主共和潮流下投机革命以保全自己。 (1分 ) 变迁: “剃发 ”“蓄发 ”“ 断发 ”(剪辫 )等都是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细节体现,从社会生活角度展现了一个专制王朝向共和时代转型的巨大变化。 (3分,言之有理即可。 ) ( 3)意义:剪辫子成为民族革命的象征,标志着清政府被推翻

36、、满洲专制统治的结束; 易帜是政治革命的表现,标志着中国封建帝制被推翻,进入了追求民主共和的新时代; 改历是与世界接轨的符号,标志着中国实际上融入了世界 ,从中国时间融入到世界时间。 (4分 )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 “挑战清王朝剃发令,很多民众起义也都发布了蓄全发令。 “起义 ”与 “蓄发 ”结合的历次反抗,发展到近代时期以太平天国为顶峰 ”可见蓄发应为对清政府统治的一种对抗,而剃发则符合清王朝统治者的要求,也即承认满人的统治。 ( 2)结合材料康有为主张断发是为了适应机器生产的需求,和军队战斗力提高的需求,所以是着眼于富国强兵,孙中山则是为了显示与旧王朝的彻底决裂,表达了革命的决心,

37、黎元洪和袁世凯都是被逼无奈投机革命,材料所述辫子的演变过程代表了不同阶层的价值观念也反 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即由君主专制向民主共和的转变。 ( 3)结合材料辫子是满清王朝统治的象征,因此剪辫等于反满,推翻清王朝统治,易帜则表明新政权的建立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民主共和的确立,中国进入了民主共和的新时期,改历即使用公历体现了学习西方融入西方。 考点: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辫子 15至 20世纪,人类历史的发展在经济领域经历了重大转变,其中货币流通、世界市场、国际贸易起了重要推动作用。( 13分) 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始自晚明 (15世纪后半叶到

38、17世纪前半叶 ),社会转型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是白银的货币化。 货币经济的扩大发展,在中国和西方几乎是同步的 晚明社会变迁研究 材料二 在 19世纪 50年代 60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 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 1870年至 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这说明发达国家和初级产品生产国家之间的国际分工以及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了。其中 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 国 19%,美国 12%,德国 13%,法国 9%。 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白

39、银的世界货币中心地位在世界上持续了几个世纪后逐渐被黄金取代。 二战后,美国把黄金与美元挂钩,创立起 “美元帝国 ”。 寇玉琪货币 :统治世界的终极武器 回答问题: (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明时期,西方国家 “货币经济扩大发展 ”的经济和文化因素。 (2分 ) ( 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世纪中期到 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2分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世纪中期英国能主导世界市场的政治、经济原因。 (2分 )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美元 帝国 ”得以建立的时代背景。 (2分 )并指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规范世界市场秩序做出了哪些努力? (2分 ) ( 4) “正如历史学家所知道

40、的,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组建一个世界, 人们甚至丝毫没有想到,也许还有另一条相反的道路,也是世界创造了欧洲 ”。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3分 ) 答案:( 1)经济:新航路的开辟,早期殖民扩张。 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 2)特点: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 (2分 )(每点 1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 原因: 政治上,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不断完善。 (1分 ) 经济上,率先完成工业革命。 (1分 ) (答到 “世界工厂 ”或殖民扩张等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可酌情给 1分

41、。 ) ( 3)背景: ,战后美国实力膨胀和西欧地位一落千丈; 吸取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教训; (2分 ) 努力:布雷顿森林体系、 “关贸总协定 ”。 (2分 )(如答到成立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均可酌情给 1分 ) ( 4)理解: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 (1分 )一方面,工业革命后欧洲把资本主义的生产生活方式扩展到了全球,组建了一个新的世界; (1分 )但另一方面,世界为欧洲提供了市场、劳动力和原料等,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发展。 (1分 ) 试题分析:( 1)结合材料所述时间为 15世纪后半叶到 17世纪前半叶,由此可知为当时西方在经济上表现为资本主义经济萌芽产生,为了满足资本主义的需求产生了新

42、航路的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在文化领域掀起了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 2)依据材料中的 “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相互依赖程度都加强、国际分工、共同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 英国 ”等信息可以得出其特点为英国由独霸世界贸易到贸易比重降低;世界贸易由几 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结合所学可知英国独霸的原因有英国率先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 ( 3)结合所学二战使得除美国以外的资本主义国家遭到了极大地削弱,世界的重心逐渐从欧洲转移到美国,同时美国吸取了经济危机的教训要求建立统一的世界货币体系。

43、结合所学美国所做的事为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贸总协定建立了美国主导下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和贸易体系。 ( 4)材料所述为欧洲与世界的关系,一方面欧洲把先进的生产方式推广到世界,促进了世界经济和 社会的进步,同时世界也为欧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所以说欧洲改造了世界,世界也创造了欧洲。 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形成发展 演变过程 近代以来,大国关系错综复杂,意识形态斗争持续不断。 请阅读以下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克松的两段讲话: 1960年 11月 4日, “我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共产党中国加

44、入联合国。美国不应该尊敬一个不热爱和平的 海盗 式国家。 ” 纽约每日新闻 1972年, “多年来我对中华人民共 和国的态度是主席和总理全然不能同意的。把我们带到一起来的,是认识到世界上出现了新形势。 ” 尼克松回忆录节选 材料二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争斗了一个世纪,没有胜利者,都在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上有探索,资本主义在实现经济效率问题上有成就,两者必须结合,合成一个新东西,才能建成一个现实的、缺陷最少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博弈了一个世纪得出来的共同结论。 辛子陵 20世纪下半叶中美苏三国志 请回答: ( 1)据材料一,指出从 20世纪 60年代到 70年代美

45、国对华态度发生了怎 样的变化? (2分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变化的原因? (4分 ) ( 2)列举史实说明 “近代以来中国既有被美国侵略的痛苦,也有对美国民主共和政体的效仿;既有与美国的合作又有与美国的对抗。 ”(4分 ) (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 “社会主义在追求社会公正问题 ”进行了哪些政治探索? (3分 )请用史实说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经济上是如何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的。 (2分 ) 答案:( 1)变化:由敌对到关系正常化 (2分 )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或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 (或多极化 趋势出现 );美苏争

46、霸中,美国战略收缩 (或美国经济出现 “滞涨 ”)(其他言之有理的观点也可)。 (4分 ) ( 2)痛苦:八国联军侵华 (或门户开放 );效仿:建立中华民国 (或临时约法 ); 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 (或共同反法西斯 ); 对抗:抗美援朝 (或朝鲜战争 )。 (4分 ) ( 3)探索: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分 ) 转化: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和中国的改革开放利用了市场调节,西方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或罗斯福新政 )实行政府干预 (2分 ) 试题分析:( 1)材料一中 1960年的讲话反映出美国对中国的敌视, 1972年的讲话反映出美国态度有所缓和,结合中美关系缓和的原因即可以得出其转变的原因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西欧的联合、日本的崛起及亚非拉独立运动的发展;美苏争霸中,美国战略收缩等 ( 2)结合所学近代美国给中国带来的痛苦主要在于对中国的侵略表现为是八国联军侵华的国家之一,效仿美国主要体现在辛亥革命学习美国的民主共和制度,合作表现为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彼此配合,对抗表现为抗美援朝斗争。 ( 3)结合新中国成立初期民主政治建设成就及可以得出探索为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向对立面的转化主要表现为资本主义学习社会主义先进的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