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1056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1.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届黑龙江大庆市铁人中学高三 10月月考生物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生长过程中,细胞的相对表面积增大,物质运输速率也增大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进行体验细胞膜制备实验 C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酒精时,颜色变化为蓝色 黄色 绿色 D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 答案: D 试题分析:细胞由小长大过程中相对表面积减小,物质运输速率也减小, A错误。猪血细胞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应用生理盐水稀释, B错误。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用于检测二氧化碳, C错误。因高温促

2、进过氧化氢分解,故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使用过氧化氢酶往往不能达到预期实验结果,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教材实验涉及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独立完成教材相关生物实验,理解实验目的、原 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 B线粒体内膜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C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答案: A 试题分析: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等有机物的彻底氧化分解, A错误。与外膜相比,线粒体内膜因附着有呼

3、吸酶,蛋白质和脂质的比值大于外膜, B正确。衰老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C正确。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组分、结构功能及代谢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将人的一个精原细胞的所有 DNA用 15N标记,然后放在仅含 14N的培养基上培养,通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再通过第二次分裂形成四个精细胞。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含 15N,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染色体只含 14N B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均有一半染色体含 15N C两个精细胞的染色体含 15N,另两个精细

4、胞的染色体只含 14N D四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 15N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于 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含 15N放射性标记的 DNA分子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复制后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都有标记。再经第二次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中每条染色体都含有 15N, 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下列有关细胞的组成成分、结构及其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葡萄糖存在于线粒体中也存在于叶绿体中 B自然界生物体内所有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都与核仁密切相关 C细菌细胞

5、中存在既含有蛋白质又含有核酸的结构 D洋葱的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所以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葡萄糖存在于叶绿体中,但不能进入线粒体, A错误。原核细胞无核仁,其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 B错误。细菌细胞中的核糖体是由 rRNA和蛋白质构成的, C正确。用洋葱根尖作为外植体进行组培,可以获得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组分、结构及功能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013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授予了三位研究囊泡运输的科学家。下列有关囊泡运输的叙述 正确的是 A囊泡运输也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

6、且消耗能量 B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C细胞器之间都能通过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D细胞核内的 RNA通过囊泡运输到细胞质 答案: B 试题分析:囊泡运输利用的是膜的流动性,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载体协助。 A错误。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形成囊泡,运输至高尔基体与其融合,再出芽形成囊泡运输至细胞膜,通过胞吐的形式运出细胞,高尔基体在囊泡运输的过程中起重要的交通枢纽作用, B正确。不具膜结构的核糖体就不能形成囊泡进行物质运输, C错误 。细胞核内的 RNA通过专用通道核孔运输, 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囊泡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

7、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以下生命历程不是由基因决定的是 A人红细胞成熟 B造血干细胞分化 C神经细胞坏死 D蛙的红细胞无丝分裂 答案: C 试题分析:细胞生长、分裂、分化和凋亡都受基因控制,而细胞坏死是细胞非正常死亡,不受基因控制, 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综合题 ( 15分)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会进行不同的物质转化,下图为蓖麻种子在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糖和脂肪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脂肪的元素组成为 。鉴定脂肪可用 染液,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被染成 色的脂肪颗粒。 (

8、2)蓖麻种子中主要的储能物质是 ,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后释放能量更多的是 ,脂肪在细胞中被彻底氧化分解的产物为 ,该过程称为 。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去向是 。 ( 3)萌发初期,导致蓖麻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填 “C”或 “N”或 “O”)。 答案:( 1) C、 H、 O ( 1分) 苏丹 ( )( 1分) 橘黄(红)( 1分) ( 2)脂肪 脂肪 二氧化碳和水 细胞呼吸(有氧呼吸) 以热能形式散失 ( 3) O 试题分析:( 1)脂肪仅由 C、 H、 O组成。鉴定脂肪可用苏丹 染液,将脂肪染成橘黄色,或者苏丹 染液,将脂肪染成红色。 ( 2)蓖麻种子中主要的储能

9、物质为脂肪,等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比较,脂肪因含有的 H比例比糖类高,彻底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更多,其彻底氧化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过程称为有氧呼吸。蓖麻种子萌发过程中产生的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散失。 ( 3)从图示知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等 质量的脂肪和糖类比较,糖类中 O占的比例大,故导致蓖麻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 O。 考点:本题考查种子成熟和萌发过程中的物质转化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 13分)回答下列与溶酶体相关的问题: ( 1)溶酶体是细胞的 “消化车间 ”,原因是内含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在

10、上合成,经 、 加工、分类和包装后以出芽方式转移到溶酶体内。 ( 2)溶酶体内 pH为 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 pH为 7左右,可见 H+以 方式进入溶酶体。 ( 3)蝌蚪尾部细胞溶酶体 膜破裂,其内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使整个细胞被酶水解消亡。这是由 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 ,它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 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4)溶酶体膜与其他生物膜相比有一些特别之处,所以溶酶体膜不会被自身的酶所水解,而能与细胞质其他部分安全分隔开。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生物膜系统的 功能。 答案:( 1)核糖体( 1分) 内质网( 1分) 高尔基体 ( 1分) ( 2)主动运输 ( 3)基

11、因 细胞凋亡 正常发育( 4)分隔和区域化 (合理即可 ) 试题分析:( 1)溶酶体内的多种水解酶本质是蛋白质,在核糖体 上合成后,经内质网加工,最后由高尔基体分类、包装后以出芽方式转移到溶酶体内。 ( 2) pH为 7左右的细胞质基质中 H+的浓度大于 pH为 5左右的溶酶体内, H+从低浓度向高浓度的运输,需载体协助并耗能,为主动运输方式。 ( 3)蝌蚪尾部自动消失属于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 4)由题意知溶酶体膜将溶酶体内部与细胞质基质分隔开,具有分隔作用,形成一个不同的区域。 考点:本题考查溶酶体组成、

12、结构功能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 13分)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水稻栽培实验,连续48h测定温室内 CO2浓度及水稻 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作用强度恒定 ),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 1)光反应过程需要叶绿体色素吸收传递转化光能。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研磨提取色素时加入 、 、 。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 。当光照强度突然降低,短时间内 C3和 C5化合物含量分别 、 ( 填 “增加 ”“减少 ”或“不变 ”)。 ( 2)实验期间,总光合速率最大出现在 h。图中 h,有机物

13、积累量最大。 ( 3)实验前 3小时叶肉细胞产生 ATP的场所有 , 6h时 CO2的移动方向是 。 ( 4)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 个,叶绿体无 O2生成的时间总共有 小时。 答案:( 1)二氧化硅(石英砂) 无水酒精 碳酸钙 H、 ATP 增加 减少 ( 2) 36 42 ( 3)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由线粒体移向叶绿体 ( 4) 4 12 试题分析:( 1)在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在研磨提取色素时加入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为了研磨充分加入少量二氧化硅,还要加入少量碳酸钙保护色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H和 ATP。光照强度突然降低,光反应减弱,生成的 H和 AT

14、P量减少,二氧化碳还原减慢, C3含量增加, C5化合物减少。 ( 2)从图示知, CO2吸收速率最大出现在 36h,即为总光合速率最大值。图示42h时,密闭温室内 CO2浓度最低,此时植物有机物积累量最大。 ( 3)实验前 3小时叶肉细胞 CO2吸收速率为 0,只进行呼吸作用释放 CO2,产生 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6h时,叶肉细胞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由线粒体中产生的 CO2向叶绿体移动,供叶肉细胞光合作用。 ( 4)当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时,图中密闭温室中 CO2变化量为 0,图中共有 4个时间点。图中叶绿体无 O2生成的时间为 3+( 27-21) +( 4

15、8-45)=12h。 考点: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系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从图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13分 ) 某植物的花有紫色、红色和白色三种性状,且由 三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五个纯合品系的紫花( AABBdd)、红花( aaBBdd)、白花甲( aabbdd)、白花乙( aabbDD)和白花丙( aaBBDD)植株若干,四组杂交组合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 请根据杂交实验结果回答: ( 1)该植物的花色遗传符合哪些遗传定律? 。 ( 2)请参照下表中白花基因型的书写格式,写出四组杂交组合中紫花和红花的基

16、因型。 表现型 白花 紫花 红花 基因型 aabbdd A bbdd D ( 3)在杂交 3中, F2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 种,出现概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 ( 4)某红花的自交后代中出现一白花植株。分析认为,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中可能有: 杂合子的后代 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 纯合子发生基因突变的结果(突变只涉及一个基因)。为探究该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上述哪一种,用已有的白花甲( aabbdd)与之杂交,请预测结果并作出分析:如果 F1的花全为 ,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则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如果 F1中白花与红花比例为 ,可知待测白花植株的基因型为 。则待测白花植株出现的原因是

17、。 答案: )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或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 2) A-B-dd aaB-dd ( 3) 7 aaBbDd ( 4)白花 aabbdd 1:1 aaBBDd 试题分析: (1)该植物的花色由三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 2)据题意推知,基因型为 A-B-dd的植物开紫花,基因型为 aaB-dd的植物开红花。 ( 3)杂交 3的 F1基因型为 aaBbDd,自交后代 F2中,白花的基因型有 aaB-D-4种、 aaB-dd2种和 aabbdd共 7种。出现概率最高的基因型是 aaBbDd,占 4/13。 ( 4)若该白花植株是杂合子隐性基因纯合的结果,则其基因型为 aabbdd,与白花甲( aabbdd)杂交后代全为白花。若为红花( aaBBdd)一个基因突变的结果,则该白花基因型可能为 aaBBDd,与白花甲( aabbdd)杂交后代 aaBbDd(白花) :aaBbdd(红花) =1:1。 考点:本题考查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相关个体基因型及比例的判断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相关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