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doc

上传人:fuellot230 文档编号:29306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358.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四川成都卷)数学(带解析) 选择题 在 -2, -1、 0、 2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 A -2 B -1 C 0 D 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法则,正数大于 0, 0大于负数,两个负数相比,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 因此, , 最大的数是 2. 故选 D. 考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 在圆心角为 120的扇形 AOB中,半径 OA=6cm,则扇形 AOB的面积是(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直接根据扇形面积公式计算即可: . 故选 C 考点:扇形面积的计算 . 将二次函数 化为 的形式,结果为( ) A B C D 答案:

2、 D 试题分析: . 故选 D 考点:配方法的应用 . 近年来,我国持续大面积的雾霾天气让环保和健康问题成为焦点 .为进一步普及环保和健康知识,我市某校举行了 “建设宜居成都,关注环境保护 ”的知识竞赛,某班的学生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分) 60 70 80 90 100 人 数 4 8 12 11 5 则该办学生成绩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 70分, 80分 ( B) 80分, 80分 ( C) 90分, 80分 ( D) 80分, 90分 答案: B 试题分析:众数是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这组数据中 80出现12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故这组数据的众数为 80分; 中位

3、数是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 .因此这组 40个按大小排序的数据中,中位数是按从小到大排列后第 20, 21个数的平均数,而第 20, 21个数都在 80分组,故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80分 . 故选 B 考点: 1.众数; 2.中位数 . 如图,把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直尺的一边上,若 1=30,则 2的度数为( ) A 60 B 50 C 40 D 30 答案: A 试题分析:如图, 1=30, BAC=90, 3=60. 又 DE FG, 2= 3=60. 故选 A 考点: 1.平行线的性质; 2.平角定义 . 函数 中自变量 的取值范围是

4、( )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求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就是求函数式有意义的条件,根据二次根式被开方数必须是非负数和的条件,要使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必须. 故选 C. 考点: 1.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 . 下列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两部分沿对称轴折叠后可重合,因此,选项 B, C, D都是轴对称图形,选项 A不是轴对称图形 . 故选 A 考点:轴对称图形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幂乘除法运算

5、法则逐一计算作出判断: A .x和 x2不是同类项,不可合并,选项错误; B. ,选项正确; C. ,选项错误; D. ,选项错误 . 故选 B 考点: 1.合并同类项; 2.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 3.同底幂乘除法 . 正在建设的成都第二绕城高速全长超过 220公里,串起我市二、三圈层以及周边的广汉、简阳等地,总投资达 290亿元,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90亿元应为( ) A 290 B 290 C 2.90 D 2.90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定义,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 a10n,其中1|a| 10, 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 a的值以及 n的值 . 在确定 n的值时

6、,看该数是大于或等于 1还是小于 1. 当该数大于或等于 1时, n为它的整数位数减 1;当该数小于 1时, -n为它第一个有效数字前 0的个数(含小数点前的 1个 0) .因此, 290亿 =29 000 000 000一共 11位, 290亿 =29 000 000 000=2.91010. 故选 C. 考点:科学记数法 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 A B C D答案: B 试题分析:找到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 A、主视图为矩形,错误; B、主视图为三角形,正确; C、主视图为圆,错误; D、主视图为正方形,错误 故选 B 考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填空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

7、标系 xOy中,直线 与双曲线 相交于 A, B两点, C 是第一象限内双曲线上一点,连接 CA并延长交 y轴于点 P,连接 BP,BC. 若 PBC的面积是 20,则点 C的坐标为 . 答案: . 试题分析:联立 ,解得 或 , . 设 , AB、 BC的式分别为 , 则 ,解得 . AB、 BC的式分别为 , 分别令 ,得 P, Q( BC与 y轴的交点)为 . PQ= . PBC的面积是 20, . . 点 C的坐标为 . 考点: 1.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交点问题; 2.待定系数法; 3.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4.转换思想的应用 . 如图,在边长为 2的菱形 ABCD中, A=6

8、0, M是 AD边的中点, N是AB边上一动点,将 AMN沿 MN所在的直线翻折得到 AMN,连接 AC. 则AC长度的最小值是 . 答案: . 试题分析:如图 1,连接 CM,过 M点作 MH CD交 CD的延长线于点 H, 则由已知可得,在 Rt DHM中, DM=1, HDM=60, . . 又 根据翻折对称的性质, AM=AM=1, CAM中,两边一定,要使 AC长度的最小即要 CM A最小,此时点 A落在 MC上,如图 2. M A=NA=1, . AC长度的最小值是 . 考点: 1.单动点和折叠问题; 2.菱形的性质; 3.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三角形边

9、角关系; 6.勾股定理; 7.折叠对称的性质 . 在边长为 1的小正方形组成的方格纸中,称小正方形的顶点为 “格点 ”,顶点全在格点上的多边形为 “格点多边形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记为 S,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 N,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 L,例如,图中的三角形 ABC是格点三角形,其中 S=2, N=0, L=6;图中格点多边形 DEFGHI所对应的 S, N, L分别是 _.经探究发现,任意格点多边形的面积 S可表示为 S=aN+bL+c,其中 a, b, c为常数,则当 N=5, L=14时, S= .(用数值作答) 答案:、 3、 10; 11.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图中格点多边形 DEFGH

10、I 所对应的 S, N, L 分别是 7、 3、10. 不妨设某个格点四边形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此时, S=1, N=0, L=6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 S=aN+bL+c, 结合图中的格点三角形 ABC及多边形 DEFGHI可 得 ,解得. . 将 N=5, L=14代入可得 S=11 考点: 1.探索规律题(图形的变化类); 2.新定义; 3.网格问题; 4.认识平面图形; 5.特殊元素法和待定系数法的应用 已知关于 的分式方程 的解为负数,则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且 试题分析:分式方程去分母得:. 分式方程解为负数, . 由 得 和 的取值范围是 且 考点: 1.分式方程的解; 2.分

11、式有意义的条件; 3.解不等式; 4.分类思想的应用 在开展 “国学诵读 ”活动中,某校为了解全校 1300名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随机调查了 5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条形统计图 .根据图中数据。估计该校 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7小时的人数是 . 答案: . 试题分析: 由条形统计图可知,样本中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7小时的人数有20人,点 , 该校 1300名学生一周的课外阅读时间不少于 7小时的人数是(人) . 考点: 1.条形统计图; 2.频数、频率和总量的关系; 3.用样本估计总体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 ,两点,若 ,则

12、 .(填 ”, ”或 ”=”) 答案: . 试题分析:一次函数 的增减性有两种情况: 当 时,函数的值随 x的值增大而增大; 当 时,函数 y的值随 x的值增大而减小 . 由题意得,函数 的 ,故 y的值随 x的值增大而增大 . , . 考点: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 . 计算: . 答案: . 试题分析:根据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的定义,在数轴上,点 到原点的距离是 ,所以 . 考点:绝对值 . 如图,为估计池塘两岸边 A,B两点间的距离,在池塘的一侧选取点 O,分别去 OA、 OB的中点 M, N,测的 MN=32 m,则 A, B两点间的距离是 _m. 答案: . 试

13、题分析: 点 M, N是 OA、 OB的中点, MN是 AOB的中位线 . MN=32 m, AB=2MN=64 m. 考点: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 如图, AB是 O的直径,点 C在 AB的延长线上, CD切 O于点 D,连接 AD,若 A=25,则 C = 度 . 答案: . 试题分析:如图,连接 OD, BOD和 A是同弧所对的圆心角和圆周角, A=25, BOD=2 A=50. CD切 O于点 D, OD CD,即 ODC=90. C =40. 考点: 1. 圆周角定理; 2.切线的性质; 3.直角三角形两锐角的关系 . 解答题 如图,在 O的内接 ABC中, ACB=90, AC=2B

14、C,过 C作 AB的垂线 l交 O于另一点 D,垂足为 E.设 P是 上异于 A,C的一个动点,射线 AP交 l于点 F,连接 PC与 PD, PD交 AB于点 G. ( 1)求证: PAC PDF; ( 2)若 AB=5, ,求 PD的长; ( 3)在点 P运动过程中,设 ,求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不要求写出 的取值范围) 答案:( 1)证明见;( 2) ;( 3) . 试题分析:( 1)应用圆周角定理证明 APD FPC,得到 APC FPD,又由 PAC PDC,即可证明结论 . ( 2)由 AC=2BC,设 ,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BC, AC的长,则由AC=2BC得 ,由 AC

15、E ABC可求得 AE, CE的长,由 可知 AP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求得 PA的长,由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 EF=AE=4,从而求得 DF的长,由( 1) PAC PDF得 ,即可求得 PD的长 . ( 3)连接 BP, BD, AD,根据圆的对称性,可得 ,由角的转换可得,由 AGP DGB可得 ,由 AGD PGB可得 ,两式相乘可 得结果 . 试题:( 1)由 APCB内接于圆 O,得 FPC B, 又 B ACE 90- BCE, ACE APD, APD FPC. APD DPC FPC DPC,即 APC FPD. 又 PAC PDC, PAC PDF. ( 2)连

16、接 BP,设 , ACB=90, AB=5, . ACE ABC, ,即 . . AB CD, . 如图,连接 BP, , AP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PAB 45, . A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EF=AE=4. DF=6. 由( 1) PAC PDF得 ,即 . PD的长为 . ( 3)如图,连接 BP, BD, AD, AC=2BC, 根据圆的对称性,得 AD=2DB,即 . AB CD, BP AE, ABP AFD. , . AGP DGB, . AGD PGB, . ,即 . , . 与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 考点: 1.单动点问题; 2.圆周角定理;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

17、质; 4.勾股定理;5.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6.垂径定理; 7.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8.由实际问题列函数关系式 . 在美化校园的活动中,某兴趣小组想借助如图所示的直角墙角(两边足够长),用 28m长的篱笆围成一个矩形花园 ABCD(篱笆只围 AB, BC两边),设 AB=xm. ( 1)若花园的面积为 192m2, 求 x的值; ( 2)若在 P处有一棵树与墙 CD, AD的距离分别是 15m和 6m,要将这棵树围在花园内(含边界,不考虑树的粗细),求花园面积 S的最大值 . 答案:( 1) 12m或 16m;( 2) 195. 试题分析:( 1)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找出等量关系,列

18、出方程求解 . 本题等量关系为:矩形的面积为 192. ( 2)由在 P处有一棵树与墙 CD, AD的距离分别是 15m和 6m,求出 x的取值范围,根据二次的性质求解即可 . 试题:( 1) AB=xm, BC= . 根据题意,得 ,解得 或 . x的值为 12m或 16m. ( 2) 根据题意,得 , . , 当 时, S随 x的增大而增大 . 当 时,花园面积 S最大,最大值为 . 考点: 1.方程的应用(几何问题); 2.二次函数的应用(实际问题); 3.不等式的应用 . 先化简,再求值: ,其中 , . 答案: . 试题分析:先将括号里面的通分后,将除法转换成乘法,约分化简;然后代

19、a,b的值求值 . 试题: , 当 , 时,原式 = . 考点:分式的化简求值 . ( 1)计算 . ( 2)解不等式组 答案:( 1) ;( 2) . 试题分析:( 1)针对二次根式化简,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零指数幂,有理数的乘方 4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果 . ( 2)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先求出不等式组中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再利用口诀求出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解不了(无解) . 试题: ( 1)原式 = . ( 2)解 得, ; 解 得, . 不等式组的解为 . 考点: 1.二次根式化简; 2.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3

20、.零指数幂; 4.有理数的乘方;5.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 如图,矩形 ABCD中, AD=2AB, E是 AD边上一点, ( 为大于 2的整数),连接 BE,作 BE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 AD、 BC于点 F, G, FG与 BE的交点为 O,连接 BF和 EG. ( 1)试判断四边形 BFEG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 2)当 ( 为常数), 时,求 FG的长; ( 3)记四边形 BFEG的面积为 ,矩形 ABCD的面积为 ,当 时,求的值 .(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出解答过程) 答案:( 1)菱形,理由见;( 2) ;( 3) 6. 试题分析:( 1)根据矩形和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由 AAS

21、证明BOF BOG,得到 BG GE EF FB,从而得出四边形 BFEG是菱形的结论 . ( 2)根据矩形和菱形的性质,反复应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得 FG的长 . ( 3)同( 2)的思路,应用特殊元素法,列出关于 n的方程求解即可 . 试题:( 1)( 1)菱形,理由如下: FG为 BE的垂直平分线, FE FB, GB GE, FEB FBO. 又 FE BG, FEB GBO. FBO GBO, BO BO, BOF BOG. BOF BOG( AAS) . BF BG. BG GE EF FB. BFEG为菱形 . ( 2) AB a, AD=2AB, , AD 2a, . 根据勾股定理

22、,得 BE . OE . 设菱形 BFEG的边长为 x, AB2 AF2 BF2, ,解得: x . OF . FG . ( 3) n 6. 考点: 1.矩形的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5.菱形的判定和性质; 6.勾股定理; 7.特殊元素法和方程思想的应用 . 如图,一次函数 ( 为常数,且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 , 两点 . ( 1)求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 2)若将直线 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 的值 . 答案:( 1) ;( 2) 1或 9. 试题分析:( 1)一次函数 ( 为常数,且 )的图像与反比例

23、函数的图像交于 , 由根据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将 代入两式联立求解即可 . ( 2)根据直线平移的性质得到平移后的式,与反比例函数式联立,消去 y,得到关于 x的一元二次方程,由二者只有 一个公共点知该一元二次方程有两相等的实数根,从而根据根的判别式 =0求解即可 . 试题:( 1) 一次函数 ( 为常数,且 )的图像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 , ,解得: . 一次函数为: ( 2)将直线 向下平移 个单位长度后,直线为: , ,化为: , ( 5-m) 2-16 0,解得: m 1或 9. m 1或 9. 考点: 1.反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交点问题; 2.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24、; 3.平移的性质; 4.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 第十五届中国 “西博会 ”将于 2014年 10月底在成都召开,现有 20名志愿者准备参加某分会场的工作,其中男生 8人,女生 12人 . ( 1)若从这 20人中随机选取一人作为联络员,求选到女生的概率; ( 2)若该分会场的某项工作只在甲、乙两人中选一人,他们准备以游戏的方式决定由谁参加,游戏规则如下:将四张牌面数字分别为 2、 3、 4、 5的扑克牌洗匀后,数字朝下放于桌面,从中任取 2 张,若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则甲参加,否则乙参加 .试问这个游戏公平吗?请用树状图或列表法说明理由 . 答案:( 1) ;( 2)游戏不公平,理由见

25、. 试题分析:( 1)根据概率的求法,找准两点: 全部等可能情况的总数; 符合条件的情况数目;二者的比值就是其发生的概率 . ( 2)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或列表,由图表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数字之和为奇数与偶数情况,利用概率公式求出二者的概率,概率相等规则合理,否则不合理 . 试题:( 1) 20名志愿者中女生 12人, 选到女生的概率为: P . ( 2)画树状图如下: 由图可知,从中任取 2张,共有 12种等可能结果,其中,牌面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有 4种,牌面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有 8种, 甲参加的概率为: ,而乙参加的概率为: . 游戏不公平 . 考点: 1.列表法或树状图法; 2.概率;

26、3.游戏公平性 . 如图,已知抛物线 ( 为常数,且 )与 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 A,B两点,与 轴交于点 C,经过点 B的直线 与抛物线的另一交点为 D. ( 1)若点 D的横坐标为 -5,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 2)若在第一象限的抛物线上有点 P,使得以 A, B, P为顶点的三角形与 ABC相似,求 的值; ( 3)在( 1)的条件下,设 F为线段 BD上一点(不含端点),连接 AF,一动点 M从点 A出发,沿线段 AF以每秒 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 F,再沿线段 FD以每秒 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到 D后停止 . 当点 F的坐标是多少时,点 M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用时最少? 答案:( 1) ;

27、( 2) 或 ;( 3) F . 试题分析:( 1)根据点在曲线上点的坐标满足方程的关系,依次求出 的值得到直线的式、点 D的纵坐标、 的值得到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 BM=9, AB=6, BF= , BD= , AF= ( 2)分 PAB ABC和 PAB BAC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 ( 3)过点 D作 DH y轴于点 H,过点 A作 AG DH于点 G,交 BD于点 F,则点 F即为所求,理由是,由于点 M在线段 AF 上以每秒 1个单位的速度运动,在线段 FD上以每秒 2个单位的速度运动,从而根据直线 BD的倾斜角是 30知道 ,又根据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知点 F即为所求,从而根据含 3

28、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 试题:( 1) 抛物线 ( 为常数,且 )与 轴从左至右依次交于 A,B两点, A( -2, 0), B( 4, 0) . 点 B在直线 上, ,即 . 直线的式为 . 点 D在直线 上,且横坐标为 -5, 纵坐标为. 点 D在抛物线 上, ,解得 .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 ( 2)易得,点 C的坐标为 ,则. 设点 P的坐标为 , 分两种情况: 若 PAB ABC,则 PAB= ABC, . 由 PAB= ABC 得 ,即 . ,解得 . 此时点 P的坐标为 , , 由 得 ,解得 . 若 PAB BAC,则 PAB= BAC, . 由 PAB= BAC 得 ,即 . ,解得 . 此时点 P的坐标为 , , 由 得 ,解得 . ( 3)如图,过点 D作 DH y轴于点 H,过点 A作 AG DH于点 G,交 BD于点 F,则点 F即为所求 . 直线 BD的式为 , FBA= FGD=30. AB=6, AF= . 点 F的坐标为 . 考点: 1.单动点问题; 2.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交点问题; 3.曲线上点的坐标与方程的关系; 4.勾股定理;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6.垂直线段最短的性质; 7.分类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