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doc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4343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2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2届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复习检测试卷与答案 3 诗歌鉴赏 (陕西 2011)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4分 ) 西归绝句 唐 元稹 五年江上损容颜,今日春风到武关。 两纸京书 临水读,小桃花树满商山。 【注释】 本诗作于元和十年春元稹从被贬地奉召还京途中。 书:信。这里指元稹的好友李复言和白居易的书信。 【小题 1】 .诗歌前两句都是通过叙事来抒情,其中第一句对第二句起到了 作用。(2分 ) 【小题 2】 .景语皆情语,第四句以景语收住全篇。请用自己的话,对此句加以描述。 (2分 ) 答案: 【小题 1】反衬或衬托 【小题 1】 (诗人临水读罢友人书信 )猛一抬头,忽见岸上嫣红一

2、片。放眼远眺,只见商山开满桃花,春色妍丽,喜悦之情更为浓郁。 (广西桂林 2011) 诗词鉴赏。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小题。 (共 5分 )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小题 1】 .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2分 ) A上阕中 八百里分麾下炙 一句描绘了将士们 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 马作的卢飞快 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D全词反

3、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小题 2】 .对这首词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3分 ) A 沙场秋点兵 一句写阅兵场景, 秋 字为阅兵场景增添了悲凉之气。 B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一句呼应 题目,是作者与陈同甫的共勉之词。 C词的上下阕一般会 换意 ,但这首词却突破传统,词意上下贯通,展现了一幅战争场 景,甚为独特。 D 可怜 两字凸显词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从前九句的壮怀激烈陡然变为末句的黯然伤神,波澜起伏,言近意远,实为大家手笔。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C项中 “全词刻画了一个

4、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不正确,这是此人醉酒后想象的画面,并没有上场杀敌。 【小题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 “沙场秋点兵 ”一句中可以得出在秋天粮食丰收后,练兵的场景。所以 A项赏析不当。 (山东日照 2011)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小题 1】 .本诗以 春 为着眼点,抒发了 的感情。诗中直抒胸臆表达这种感情的一个词语是 。 (2分 ) 【小题 2】 . 几处早莺争暖树

5、,谁家新燕啄春泥 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3分 ) 答案: 【小题 1】喜爱钱塘湖春天美景 爱 (最爱 ) 【小题 1】 争 和 啄 两个动词,写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山东东营 201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4分 ) 敷浅原 见桃花 刘次庄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 何处飞来双燕子 一时衔在画梁 西。 注释 敷浅原:古地名,在今江西境内。 画梁:彩绘屋梁。 【小题 1】 .有人评价本诗 避俗避熟 、自出心裁,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分 ) 【小题 2】 .诗歌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

6、2分 ) 答案: 【小题 1】示例一,立意新颖,跳出借落花写惜春或伤春之情 的窠臼,通过写飞花的活泼灵动和美好际遇来抒写情志,不落俗套。示例二,构思独辟蹊径,别出心裁,将桃花飘落与燕子衔花联系起来,写飞花的经历曲折有致。示例三,发现独到,捕捉飞燕衔花的细小情景,并从中发现其审美价值,独具慧眼。 【小题 1】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小题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多读,读出诗中表达的情感。 (浙江杭州 2011)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 (1)(2)两小题。 (5分 ) 春山夜月 唐 于良史

7、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呜钟处,楼台深翠微。 (1)欲去惜芳菲 中的 惜 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这两句诗妙趣横生,为后人传诵,请作赏析。 答案: (1)表达了诗人沉醉于山中月下的美景,将要离开时依依惜别的深情。(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2)掬水 句,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 ;弄花 句,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写山花香气溢满衣衫。诗句表现了诗人可爱的童心和游玩的兴 致。 (3分,三个要点各 1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 (四川内江 2011)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8、 (8分 ) 武陵春 (李清照 )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小题 1】 .上片中, ,交代的是季节特征, 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 (4分 ) 【小题 2】 .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 浓愁 的 (4分 ) 答案: 【小题 1】 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 (各 2分,共 4分 ) 【小题 1】作者先用 日晚倦梳头 和 欲语泪先流 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用形象的比喻 (载不动 的愁 ),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 2分,共 4分 ) 【小题 1】

9、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小题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表达方式和修辞方法考虑。 (浙江省 2011)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4分 ) 淮上渔者 (唐 )郑谷 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 船移江浦 风。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获 花中。 【注释】 逐 :跟随。 浦:水边,岸边。 获: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 【小题 1】 .本诗第二句中体现渔家生活特点的两个字是 、 。 (2分 ) 【小题 2】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怎样的情景 请用几句话进行描述。 (2分 ) 答案: 【小题 1】 (共 2分 )逐 移 【小题 1】

10、(共 2分 )诗的三、四句展现了欣喜欢快的情景:白发老人钓得一条尺把长的鲈鱼,儿孙们兴高采烈地忙着在获花丛中吹火煮鱼。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并把握关键词语的含义。 【小题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注意先从字面意思考虑,然后再思索深层次含义。 (浙江台州 2011) 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小题。 (4分 ) 田园乐 (唐 )王维 萋萋芳草春绿,落落 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 【注】 落落:松高貌。 衣冠:士大夫的穿戴。 【小题 1】 .你是怎样理解第二句中的 夏寒 一词的 (2分 ) 【小题 2】

11、 .三、四两句描绘了一种怎样的生活 (2分 ) 答案: 【小题 1】这里的 夏寒 应该理解成松树葱郁、茂盛 (1分 ),给人以阴凉之意 (1分 )。评分标准: 意对即可。共 2分。 【小题 1】描绘了一种闲适、平和、质朴的田园生活。评分标准:点出 恬淡、悠然、平和、闲适 等其中一个,得 1分,指出质朴或 淳朴 等,得 1分。共 2分。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小题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从 “牛羊自归村巷 ”一句中可以得出作者描绘了一种田家生活场景。 (浙江温州 2011) 古诗文阅读 (4分 )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

12、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 ;欲别频啼四五声。 【小题 1】 .补充点评。 (2分 ) 诗人搬家作别久住的湖上亭,亭边柳条、藤蔓轻展,枝头黄莺鸣声悠悠,一 系 一 啼 别有意味,仿佛是它们 之情的自然流露。 【小题 2】 .完成随感。 (2分 ) 花草本是无情物,但诗人笔下的一草一木却多情多义,那是因为: 答案: 【小题 1】 .(2分 )依恋 (不舍、挽留 ) 【小题 1】 .(2分 ) 示例 1:诗人久住湖上亭,与这里的一草一木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示例 2:诗人移情于花鸟,借花鸟抒发自己的不舍之情。 示例 3:诗人视花鸟为挚友,达到了物我相通的地步,故能心心相印。 【小题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把握,注意品味诗中流露出的情感。 【小题 2】此题考查与诗歌的主题有关,品味语言,读出自己的情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