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doc

上传人:livefirmly316 文档编号:296395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1-2012学年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与答案 其他 将下面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 2分) 以色列在新的占领区建立新的居民点。 海湾四国提出严禁以色列这一做法的报告。 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海湾四国的报告。 答案:联合国安理会昨天通过了海湾四国提出的严禁以色列在新的占领区建立的居民点的报告。 “语文之旅 ”综合性学习开始了,请你随我们到下列站点参加活动。(分) 【对联欣赏】下面是一副励志对联,欣赏后回答有关问题。 贵有恒,何须三更起五更眠;最无益,只怕一日曝十日寒。 ( 1)对联强调的一个字是: 。(分) ( 2)这副对联运用了对比手法,请你就此作简要分析。( 2分) 【一显

2、身手】 ( 3)如果有外国朋友问你: “什么是端午节? ”请你用汉语向他作出说明。(不得超过 50 个字)(分) 答案: 恒 上联指出了如有恒心,就没有必要起早贪黑;而下联从反面入手,说明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的是人生的大敌,从而突出持之以恒的重要性。 选择题 下面字形和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妖 娆 ( ro) 寂 静( j) 禁 锢 ( g) 豁然开朗 B风 骚 ( sho) 幽 暗( yu) 喧 嚷 ( rng) 再接再励 C留 滞 ( zh) 朦 胧( mng) 喑 哑( yin) 走头无路 D襁 褓( qiang) 凝 望( nn) 静 谧 ( m) 温声细语

3、 答案: A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极目远望 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 飨赣曛械母侍暮 鹑粢环 哦 劣赖乃 瓜殖霰鹧 姆缱恕 B在即将举行的校运会上,我班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 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躺

4、在母亲身边 王晓明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母亲大多数的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是有时候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 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 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 有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 “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 不累吗 ” “聊天。 ”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 跟谁聊啊 ”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 “不认识 ”母亲好像很是不解, “那说什么呀 ” “反正也无聊,随便说什么都行。 ”我说。 “哦。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 新躺回到床上。 我

5、又聊了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我心里突然一动。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 A ( 倍受、备受 )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母亲这次犯病,就是累病的。她病了,不但得不到我们的同情,反而谁见了她都会抱怨,都觉得她把自己累病了,害得我们也跟着受累 。每当我们抱怨的时候,母亲总是一声不吭,仿佛她真的做错了什么一样。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

6、说什么,母亲却说: “看电脑累眼睛吧 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 我答应着,拉了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我说: “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 母亲 B (惊喜、欢喜 )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 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小题 1】、根据文意,选择括号中恰当的词语填到 A、 B两处 (2分 ) A: B: 【小题 2】、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短语运用的妙处。 (分 ) 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 像很累似的 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小题 3】、阅读第 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

7、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 (2分 ) 【小题 4】、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 “母亲 ”这一人物形象的 (3分 ) 【小题 5】、第 两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3分 ) 【小题 6】、结尾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3分 ) 【小题 7】、从小我们听着 “孟母三迁 ”、 “岳母刺字 ”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 “中国母亲 ”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 “感动中国 ”年

8、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 (3分 ) “中国母亲 ”颁奖词: 答案: 【小题 1】 A备受 B.惊喜 【小题 1】 “像很累似的 ”写母亲对 “我 ”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 【小题 1】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 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 “我 ”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 【小题 1】文中有两处 “我 ”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 “干什么 ”时,从 “我 ”回答时的 “不耐烦 ”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 “不累吗 ”和第二处让我 “闭着眼

9、歇一歇 ”则反映出母亲对 “我 ”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 ”坏身体的慈母形象。 【小题 1】插叙 这两个自然段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 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小题 1】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 (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 【小题 1】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 1分;文笔优美,饱含深情, 1

10、分;中心明确, 1分。 文言文阅读 赵普 (1)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莞,家人 发 箧视之, 则论语二十篇也。 (2)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 为 某官,太祖不用。普 明日 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 选自宋史 ) 【小题 1】、划分句子的朗读节奏(分)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 【小题 2】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分) 发:

11、为 _ 明日: 【小题 3】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分) 普颜色 不变,跪而拾之以归。 【小题 4】 .赵普 “能以天下事为己任 ”,从文中看主要表现在哪两件事上? ( 分) 【小题 5】 .对赵普的举荐,太祖的态度是 “不用 ”、 “亦不用 ”、 “卒用 ”,你从太祖的这种变化中读出了什么? ( 分) 答案: 【小题 1】尝奏荐某人 为某官 【小题 1】 打开 担任 第二天 【小题 1】赵普神情脸色不变,跪在地上将奏折捡起,并带回了家。 【小题 1】晚年发奋读书,从政能力大幅提升 坚持举荐贤能之人 【小题 1】主观题,如赵普的坚持太祖的开明等 诗歌鉴赏 雨过山村 唐 王建 雨里鸡鸣一

12、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小题 1】、诗的一、二两句,写出了山村怎样的特点?( 2分) 【小题 2】、古典诗词讲究炼字,末句中的 “闲 ”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2分) 答案: 【小题 1】宁静幽美(或:曲径通幽、自然惬意) 【小题 1】妙在它不从正面着墨,而从侧面落笔,以 “栀子花 ”的 “闲 ”来反衬人们的 “忙 ”,巧作对照,情趣盎然(或: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蚕妇们去后庭中栀子花的闲适自在)。 沁园春 长沙 毛泽东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 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

13、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 飞舟? 【注释】 橘子洲:在长沙西面的湘江中。 舸:大船,这里指船只。 同学小年:毛泽东于至就读于湖南第一师范学校。年毛泽东和萧瑜、蔡和森等组织新民学会,开始了他早期的政治活动。 遒:强劲有力。 遏:阻止。 【题解 】年秋。湖南省长赵恒锡再次通缉毛泽东。毛泽东离开长沙去广州,着首词就是离长沙时所作。 【小题 1】、分别概括这首词上下阕的内容。(分) 【小题 2】、在沁园春 雪中,一个 “望 ”和一个 “惜 ”字各通领了上下阕,在本词中也

14、有两个字起到了相同的作用,他们是 “_”和 “_”。(分) 【小题 3】、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萧杀凄凉、清冷惨淡。如马致远的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而本词中,毛泽东笔下的秋景却绚烂多彩,充满 生机。试对此词写景语言作简要分析。(分) 答案: 【小题 1】上阕写眼前景物和心中所思;下阕追忆往事,表现作者青年时代的精神和理想。 【小题 1】看 忆 【小题 1】毛泽东的词作立意积极向上,昂扬奋进,在对大自然万类生物的激情关注中融入了自己对人生的积极追求,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由衷关怀。毛泽东所选取的 “象 ”,就是那些 竞相向上,生机勃勃的景物,

15、如: “万山 ”“层林 ”“百舸 ”“雄鹰 ”“游鱼 ”等。 默写 根据提示和要求填空( 8分) 鸡声茅店月, _。 _,虫声新透绿窗纱。 江山如此多娇, _。 巧笑东邻女伴, _。 卜算子 咏梅中表现梅花在恶劣的环境中依然高洁、坚贞的句子_, _。 白居易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他的不少诗歌中均表达了自己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卖炭翁中,作者以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的诗句来表达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而观刈麦中也有表达刈麦农民矛盾 心理的句子是: _。 答案:( 1)人迹板桥霜 ( 2)今夜偏知春气暖 ( 3)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 4)采桑径里逢迎 ( 5)略 ( 6)略 作文 写作( 40分) 山花烂漫,流水淙淙,星光闪烁,细雨蒙蒙 大自然中的景物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或人生的启迪。本单元的几首诗歌,均从大自然中采撷美妙的景物,弹奏出生动的乐章,抒写出诗人心中的情致,唤起我们丰富的想象和情感的共鸣。下面,请以 “感悟自然 ”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将你对大自然的某种感怀诉诸笔端。 要求:文从字顺,情感真挚,题目自拟,六百字左 答 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