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 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pdf

上传人:吴艺期 文档编号:297369 上传时间:2019-07-10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624.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Q 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Q 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Q 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Q 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Q GDW 11590-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Q/GDW 11590 20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designing of electric power overhead optical fiber cable line 2017 - 05 - 25 发布 2017 - 05 -25 实施 国家电网公司 发 布ICS 33.180 Q/GDW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企 业 标 准 Q/GDW 11590 2016 I 目 次 前 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总则 . 3 5 路由 选择 . 3 6 气象条件 . 3

2、 7 光缆选择 . 4 8 光纤选型 . 5 9 金具及附件 . 6 10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 7 11 缆路防护 . 8 12 设计深度规定 . 9 13 附属设施 . 9 附录 A(规范性附录) 典型气象区 . 10 附录 B(资料性附录) G.652B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 11 附录 C(资料性附录) G.652D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 12 附录 D(资料性附录) G.655B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 14 编制说明 . 16 Q/GDW 11590 2016 II 前 言 为规范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提出并解释。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

3、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深圳市特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魏胜民、刘湘莅、齐道坤、郭新菊、席小娟、程宏伟、李本良、樊东峰、苏海芳、梁晟、张海宁、徐常志、邓伟峰、路晓军、胡鑫、谢武、刘存凯、彭永年、郭正位、景川、肖波、李勇、陈晨、杨敏、王文峰。 本标准首次发布 。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 议反馈至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 Q/GDW 11590 2016 1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总则、路由选择、气象条件、光缆选择、光纤选型、金具及附件、光缆线路敷设安装、缆路防护、设计深度规定、附属设施

4、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 750kV及以下 新建、扩建和改建的电力架空光缆缆路工程,主要涉及电力特种光缆( OPGW、 ADSS和 OPPC光缆)和普通架空光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 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314 电力金具通用技术条件 GB 50061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 GB 50545 110kV 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 DL/T 766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5、DL/T 767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用预绞式金具技术条件和试验方法 DL/T 788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DL/T 832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DL/T 5158 电力工程气象勘测技术规程 DL/T 5344 电力光纤通信工程验收规范 DL/T 5440 重 覆冰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DL/T 5448 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DL/T 5451 架空输电线路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YD/T 814.1 光缆接头盒 第一部分:室外光缆接头盒 YD 5102 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 YD 5121 通信线路工程验收规范 Q/GDW 166(所有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

6、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 269 33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规定 Q/GDW 270 220kV及 110( 66) kV输变电工程可行性研究内 容深度规定 Q/GDW 381(所有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 758 电力系统通信光缆安装工艺规范 Q/GDW 761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标准类型技术规范 Q/GDW 1784(所有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 1785(所有部分)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工程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规定 Q/GDW 1829 架空输电线路防舞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7、 Q/GDW 11590 2016 2 DL/T 832、 Q/GDW 758、 Q/GDW 7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力特种光缆 electric power special optical fiber cable 有别于传统光缆的附加于电力线或加挂于电力杆塔上的光缆,包括 OPGW、 ADSS和 OPPC光缆等。 3.2 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ground wires( OPGW) 一种具有传统架空地线和通信能力等多重功能的复合线。 3.3 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ll dielectric self

8、-supporting optical fiber cable(ADSS) 一种两点间无支撑直接安装在电力杆塔上的非金属光缆。 3.4 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optical fiber composite overhead phase conductor(OPPC) 具有传统架空相线和光纤通信能力的双重功能的线。 3.5 普通架空光缆 ordinary overherd optical fiber cable 利用电力杆路资源通过吊线形式进行敷设的光缆。 3.6 金属自承式光缆 metallic aerial self-supported cable(MASS) 一种两点间无支撑直接安装 在电力杆

9、塔上的金属光缆。 3.7 额定拉断力 rated tensile strength( RTS) 按光缆结构计算的拉断力,其值为各承载构件的承载截面积、最小抗拉强度和绞合系数的乘积之和。 3.8 年平均 运行 张力 everyday stress( EDS) 年平均气温工况下, 架空光缆弧垂最低点的张力。 3.9 重冰区 heavy icing area 设计冰厚为 20mm及以上地区。 3.10 稀有风速,稀有覆冰 rare wind speed, rare ice thickness 根据历史上确实存在,并显著地超过历年记录频率曲线的严 重大风、覆冰。 3.11 Q/GDW 11590 20

10、16 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 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 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 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4 总则 4.1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符合国情。 4.2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4.3 在电力架 空光缆缆路的设计中,除应按本标准执行外, 还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11、准、电力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有关规定的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颁发的强制性条文。 4.4 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标准个别条款有困难时,设计中应充分阐述理由,并提出采用相应措施的报告,呈主管部门审批。 5 路由选择 5.1 路由选择应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做到安全可靠、环境友好、经济合理。 5.2 电力特种光缆路路由选择应符合 GB 50061 和 GB 50545 的规定。 5.3 应尽量避开重冰区、线路易舞动区、鼠害严重区及影响运行安全的其他地区,当无法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缆路防护措施。 5.4 应 根据线路本体路径、杆塔结构和光缆选型确定光缆敷设路由;光纤复合架空地线( OPGW)应架设于

12、地线支架位置,光纤复合架空相线( OPPC)宜敷设在下层边线位置,全介质自承式光缆( ADSS)宜根据 空间电场强度 计算确定光缆挂点设置。 5.5 利用已有线路敷设电力特种光缆时,应进行电气、结构校验,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相关技术方案。 6 气象条件 6.1 电力 架空光缆 缆路的设计气象条件应符合 DL/T 5158 以及相关电压等级的线路设计的规定,宜采用线路本体的设计气象条件。当沿线的气象符合附录 A 时,宜采用典型气象区所列数值。 6.2 跨越高速铁 路、高速公路及重要 输电 通道(简称“三跨”)独立耐张段的设计气象条件,应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的数理统计结果,综合考虑该段的微地形、

13、微气象条件,按相应规程、规范以及附近已有线路的运行经验确定,基本风速、设计冰厚应与线路本体相同。 6.3 大跨越设计冰厚,除 无冰区 段外宜较附近一般输电线路的设计冰厚增加 5mm。 7 光缆选择 7.1 一般 规定 7.1.1 光缆选型应满足工程设计条件与通信需求,光缆芯数应根据电力系统、通信等需求确定。 7.1.2 光缆类型应根据光缆缆路的气象条件、线路电压、跨距、空间电位等确定。 Q/GDW 11590 2016 4 7.1.3 110( 66) kV 及以上线路宜选用 OPGW 光缆, 110kV 改建线路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选用 OPGW、 OPPC、ADSS 光缆。 7.1.4 35

14、kV 线路全线架设地线时宜选用 OPGW 光缆,部分架设地线时可选用 OPPC 或 ADSS 光缆。 7.1.5 20kV 及以下线路宜选用 ADSS、 OPPC 光缆或金属自承式光缆( MASS)。 7.1.6 重冰区不应采用与输电线路同杆塔架设的 ADSS 光缆 。 7.1.7 重要跨越的独立耐张段内应采用技术成熟、防腐性能良好的 OPGW 和 OPPC 光缆。重要跨越段光缆宜采用全铝包钢结构的 OPGW 光缆。普通光缆宜采用地埋方式穿越高速铁路、铁路和高速公路。 7.1.8 在同一线路上,计算条件为 15、无风 时, OPGW 和 OPPC 光缆分别与相邻普通地线和导线的弧垂值宜取一致。

15、 7.1.9 OPGW、 OPPC 和 ADSS 光缆在弧垂最低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5,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 2.25。 OPGW 光缆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导线的设计安全系数。 7.1.10 OPGW、 OPPC 和 ADSS 光缆在稀有风速或稀有覆冰气象条件时,弧垂最低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其拉断力的 70。悬挂点的最大张力,不应超过其拉断力的 77。 7.1.11 OPGW 和 OPPC 光缆架设后的塑性伸长,应按制造厂提供的数据或通过实验确定,塑性伸长对弧垂的影响宜采用降温法补偿; ADSS 光缆的塑性伸长在弧垂计算中可不考虑。 7.2 OPGW 光缆 选型 原则 7.

16、2.1 OPGW 光缆的结构、机械及电气特性应符合 DL/T 832、 IEC 60794-4-10 的规定;双地线架设时,宜与另一地线相匹配。 7.2.2 OPGW 光缆应进行 短路电流 热容量和耐雷击性能校验,要求如下: a) 验算短路热稳定时, OPGW 光缆的允许温度应采用试验保证值,必要时可通过试验的方法验证所选用 OPGW 光缆的短路电流热容量; b) 耐雷击性能校验时,短路电流值和相应的计算时间应根据系统条件确定; c) 短路电流持续时间应根据系统电压等级、保护配置等情况确定; d) 双地线的架 空线路,应同时校验地线组合的热稳定。 7.2.3 中、重冰区 OPGW 光缆应满足脱

17、冰跳跃及过载对其机械强度的要求 。 7.2.4 OPGW 光缆外层线股 110kV 及以下线路应选取单丝直径 2.8mm 及以上的铝包钢线; 220kV 及以上线路应选取单丝直径 3.0mm 及以上的铝包钢线,并严格控制施工工艺。 7.3 OPPC 光缆 选型原则 7.3.1 OPPC 光缆选型应满足输电线路相关规程的要求。 7.3.2 OPPC 光缆机械特性和电气特性应与同回路其它相线基本一致。 7.4 ADSS 光缆 选型原则 7.4.1 一般要求 7.4.1.1 ADSS 光缆结构应根据跨距、弧垂、气象条件、空间电位和其他性能要求进行选择。 7.4.1.2 ADSS 光缆的结构、机械及电

18、气特性应符合 DL/T 788 的规定。 7.4.1.3 ADSS 光缆应根据安装位置进行空间电场强度计算。 7.4.1.4 对于鼠害或白蚁较严重的地区,宜采用特殊的防鼠型 ADSS 光缆、防蚁型 ADSS 光缆。 7.4.2 ADSS 光缆 结构选择 7.4.2.1 芯数较多、档距较大或承载力较大时宜选用层绞式结构。 Q/GDW 11590 2016 5 7.4.2.2 芯数较少、承载力较小时可选用中心管式结构。 7.4.2.3 跨度不大于 100m 的层绞式光缆可不设内垫层。 7.4.3 ADSS 光缆外护套选择 7.4.3.1 光缆架设区空间电位不大于 12kV 时宜采用黑色聚乙烯护套;

19、光缆架设区空间电位大于 12kV时宜采用耐电痕黑色聚烯烃护套。 7.4.3.2 具有阻燃性 能的 ADSS 光缆应采用阻燃聚烯烃护套。 7.4.3.3 护套标称厚度应不小于 1.7mm,任何横截面上最小厚度应不小于 1.5mm。 8 光纤选型 8.1 一般规定 电力架空光缆宜采用符合 ITU-T G.652B(D)或 ITU-T G.655B标准的光纤: a) G.652B 类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应参见附录 B 的要求; b) G.652D 类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应参见附录 C 的要求; c) G.655B 类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应参见附录 D 的要求。 8.2 衰减特性要求 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应符

20、合表 1的规定: 表 1 单模光纤的衰减系数 光纤类别 G.652B (D) G.655B 使用 波长 nm 1310 1550 1550 光纤束 光纤带 光纤束 光纤带 光纤束 最大衰减系数 dB/km 0.35 0.40 0.21 0.25 0.22 注: 上述衰减系数指标是 OTDR(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双向测试的平均值。 8.3 色散特性要求 8.3.1 G.652B (D)类光纤 G.652B (D)类光纤色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零色散波长 0 在 1300nm 1324nm 之间; b) 最大零色散斜率 S0max 为 0.092

21、ps/(nm2 km); c) (1288 1339)nm 色散系数最大绝对值: 3.5ps/(nm km); d) (1271 1360)nm 色散系数最大绝对值: 5.3ps/(nm km); e) 1550nm 色散系数最大值: 18ps/(nm km)。 8.3.2 G.655B 类光纤 Q/GDW 11590 2016 6 G.655B类光纤色散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非零色散区: 1530nm1565nm; b) 非零色散区色散系数绝对值: 1) 1.0ps/(nm km) D 10ps/(nm km); 2) Dmax-Dmin 5ps/(nm km)。 c) 对 STM-64(

22、10Gbit/s)的传输系统,还要求光缆链路的偏振 模色散系数 PMDQ 在 M=20 和 Q=0.01%下应不 大于 0.2ps/(km)1/2。其中 M 为链路的光缆段数; Q 为串接光缆的 PMD 系数值超过 PMDQ的概率的上限。 9 金具及附件 9.1 总体要求 9.1.1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的金具及附件应采取热浸镀锌防腐,或采用其他等效的防腐措施,应采取均压和防电晕措施。有特殊要求需要另行研制或采用非标准金具时,应经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金具的性能应符合 DL/T 766 及 DL/T 767 中的规定。 9.1.2 与横担连接的第一个金具应转动灵活且受力合理,其强度应高于串内其他金具

23、强度。 9.1.3 线路经过易舞动区应适当提高金 具的机械强度,防舞装置的设置应符合 Q/GDW 1829 中的规定。 9.2 金具的设计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要求如下: a) 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2.5; 2) 断线、断联、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1.5。 b) 对于大跨越线路,金具强度的安全系数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最大使用荷载情况不应小于 3.0; 2) 断线、断联情况不应小于 2.0; 3) 验算情况不应小于 1.5。 9.3 悬垂金具 9.3.1 悬垂线夹应满足垂直荷载的要求, OPGW、 OPPC 和 ADSS 光缆的悬垂金具应 采用预绞丝型

24、。 9.3.2 电力特种光缆的悬垂线夹应满足垂直荷载和握力的要求;悬垂 线夹握力应符合 GB/T 2314 的规定,应不小于光缆额定拉断力的 15%,悬垂金具应配套提供接地线 ,接地线应满足短路电流的要求。 9.3.3 OPGW、 ADSS 光缆单悬垂线夹的双侧悬垂角之和不应小于 30、双悬垂线夹的双侧悬垂角之和不应小于 60。 9.4 耐张金具 9.4.1 OPGW、 ADSS 光缆的耐张金具应采用预绞丝型, OPPC 的耐张线夹宜根据制造厂提供的数据或通过试验确定。 9.4.2 耐张线夹破坏荷载应不小于光缆额定拉断力的 95%。 9.4.3 耐张金具应配套提供接地线 ,接地线应满足短路电流

25、的要求。 9.5 防振 Q/GDW 11590 2016 7 OPGW、 OPPC和 ADSS光缆的年平均运行张力上限不得大于额定拉断力的 25%,并应根据平均运行张力的上限,采取相应的防振措施。 9.6 光缆接头盒 9.6.1 光缆接头盒的选型应符合 YD/T 814.1 的规定。 9.6.2 OPPC 光缆应选用满足绝缘性能、机械性能、密封性能要求的具有光电分离功能的接头盒。 9.6.3 设计应根据光缆路由、线路本体情况,合理选择光缆接头盒的型式及安装位置, OPGW 宜选用帽式接头盒。 9.7 其他 9.7.1 余缆架的最小盘绕直径应不小于导引光缆的允许弯曲半径。余缆与余缆架的捆绑点不应

26、少于 4处,余缆和余缆架应接触良好。 9.7.2 光缆的引下夹具应 沿铁塔构件内侧引下,引下线宜每隔 1.5 2m 安装一个卡具。引下部分在弯曲处的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弯曲半径的允许值。 10 光缆线路敷设安装 10.1 光缆 敷设 一般要求 10.1.1 施工单位应根据工程概况,光缆路由情况、光缆盘长、光缆接续位置等编制可行的光缆敷设施工方案。 10.1.2 光缆安装工艺应符合 Q/GDW 758 的规定。 10.1.3 特种电力光缆的安装技术和设备与架空线使用的一致,应采用张力放线法安装。 10.1.4 ADSS 光缆的杆塔挂点构件强度和杆塔整体强度均应能承受光缆产生的机械荷载;在各种工况

27、下, ADSS 光缆与导线或地线在档中不应发生碰撞; ADSS 光缆悬垂金 具串在最大风偏摇摆时不应碰触杆塔构件。 10.1.5 普通架空光缆的配盘、余留长度应符合 YD 5121 的规定。 10.1.6 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弯曲半径应符合表 2 的规定,其中 D 为光缆外径。 表 2 光缆最小弯曲半径标准 光缆型式 OPGW 光缆 OPPC 光缆 ADSS 光缆 普通架空光缆 静态弯曲 20D 20D 10D 15D 10D 15D 动态弯曲 40D 40D 20D 30D 20D 30D 注: 本表中数值为参考值。 10.2 附件安装 10.2.1 光缆附件的安装应符合 DL/T 5344

28、的规定。 10.2.2 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置应便于安装和维护。 10.2.3 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 置距离地面高度应不小于 5m, OPPC 光缆接头盒的安装位置应同时满足电气安全距离的要求。 10.2.4 普通架空光缆接续盒应可靠固定在电杆上或挂在吊线上。 10.2.5 ADSS光缆及 OPGW光缆接续盒应用连接件直接固定在铁塔内侧,安装在铁塔的第一级平台上方。 Q/GDW 11590 2016 8 10.2.6 OPPC 光缆接续盒应固定在专用平台或杆塔上, OPPC 中间接头盒两侧的电气连接宜采用带有并沟线夹的电力跳线跨接。 10.3 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 10.3.1 OPPC 光缆线路的

29、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 GB 50061 及 GB 50545 相关的规定。 10.3.2 ADSS 光缆对电力线路、弱电线路、建筑物等的交叉跨越距 离,在最大计算弧垂下不应小于表 3所列数值。 表 3 ADSS 光缆对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垂直距离要求 跨越物名称 最小垂直距离 m 备 注 居民区 6.0 非居民区 5.0 交通困难地区 4.0 房屋屋顶 2.0 跨越平顶房顶 2.5m,屋脊 1.1m 房屋和其它障碍物 2.0 最大风偏下水平距离 一、二级公路路面 5.5 一般道路路面 5.0 通航河流航桅顶点 1.0 最高航行水位,最高桅顶 不通航河流的水面 2.0 100 年一遇最高洪水

30、位 通信线 1.0 66kV 220kV 电力线地线的距离 1.0 跨越 35kV 电力线的距离 2.0 跨越 10kV 及以下电力线的距离 1.0 跨越 10.3.3 普通光缆对地距离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 Q/GDW 758 相关的规定。 11 缆路防护 11.1 普通架空光缆缆路防护 11.1.1 普通架空光缆缆路防护应符合 YD 5102 和 YD 5121 的规定。 11.1.2 光缆在不可避免跨越邻近有火险隐患的建筑设施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11.1.3 光缆线路在郊区、空旷地区或强雷区敷设时,应根据设计规定采取防雷措施。 11.2 特种电力光缆缆路防护 11.2.1 OPGW

31、过电压保护 11.2.1.1 OPGW 光缆的接地方式宜根据线 路本体情况选择: a) 220( 330) kV 及以下线路的 OPGW 光缆宜采用逐基接地形式; b) 500kV 及以上线路的 OPGW 光缆宜采用与地线相同的分段绝缘一点接地方式或全线间隙绝缘方式,同时 OPGW 与另一根地线应采用相近结构形式,以保证其电气性能匹配; Q/GDW 11590 2016 9 11.2.1.2 接地方式设计应进行工程安全性试验(雷闪试验),使 OPGW 落雷概率不大于 45%,以确保输电线路地线系统具有较好的耐雷击性能。 11.2.1.3 采用绝缘间隙时,应使 OPGW 的间隙比普通地线的间隙稍

32、大,具体数值可通过试验验证确定。 11.2.1.4 OPGW 和分流线应有效分担返回地线的短路电流,各段 OPGW 和分流线的结构型式、长度,应结合地线热稳定校验,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11.2.2 ADSS 电场防护 ADSS光缆应根据实际挂点位置进行空间电场强度计算,挂点所处的空间电场强度控制值 (kV/m)见表4。 表 4 空间电场强度控制值 单位为 kV/m 工况 光缆外护套 PE AT 静态 动态 静态 动态 110kV 及以下单回路线路 轻度污秽 8 12 20 25 中度及以上污秽 6 10 15 20 同塔多回和 /或分裂导线 轻度污秽 15 20 中度及以上污秽 12 20

33、 注 1: 轻度污秽指 0 I污秽等级地区,中度及以上污秽指污秽等级地区。 注 2: 静态:在系统额定电压下,挂点处的电场强度恒定。 注 3: 动态:挂点处的电场强度处于短暂的非恒定状态,如系统电压的波动、金具串及光缆的风摆等。 12 设计深度规定 12.1 可行性研究内容深度要求应符合 DL/T 5448、 Q/GDW 269 和 Q/GDW 270 的规定。 12.2 初步设计内容深度要求应符合 DL/T 5451、 Q/GDW 166(所有部分)和 Q/GDW 1784(所有部分)的规定。 12.3 施工图设计内容深度要求应符合 Q/GDW 1785(所有部分)和 Q/GDW 381(所

34、有部分)的规定。 13 附属设施 当电力架空光缆缆路无法避开易受破坏的地区,如重覆冰区、易舞动区等,可根据需要增加输电线路在线智能监测系统,对线路有可能将遭受破坏的情况进行预警,减少人工巡检次数,增加运维效率。 Q/GDW 11590 2016 10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典型气象区 我国的典型气象区见表 A.1。 表 A.1 我国的 典型 气象区 气象区 大 气 温 度 最高 +40 最低 -5 -10 -10 -20 -10 -20 -40 -20 -20 覆冰 -5 基本风速 a +10 +10 -5 -5 +10 -5 -5 -5 -5 安装 0 0 -5 -10 -5

35、-10 -15 -10 -l0 雷电过电压 +15 操作过电压、年平均气温 +20 +15 +15 +10 +15 +10 -5 +10 +10 风 速 m/s 基本风速 31.5 27.0 23.5 23.5 27.0 23.5 27.0 27.0 27.0 覆冰 10b 15 安装 10 雷电过 电压 15 10 操作过电压 0.5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值(不低于 15m/s) 覆冰厚度 mm 0 5 5 5 10 10 10 15 20 冰的密度( g/cm3) 0.9 a 重冰区参照 DL/T 5440取值。 b 一般情况下覆冰同时风速 10m/s,当有可靠资料表明需加大风速时可

36、取为 15m/s。 Q/GDW 11590 2016 11 B B 附 录 B (资料性附录) G.652B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G.652B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B.1。 表 B.1 G.652B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模场直径 波长 1310nm 标称值范围 8.6 9.5m 容差 +0.7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m 容差 1m 同心度误差 最大 0.6m 包层不圆度 最大 1.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 1260 宏弯损耗 半径 30mm 圈数 100 在 1625nm 最大值 0.10dB 承受应力 最大 0.69GPa 色度色散系数 最小零色散波长

37、 0min 1300nm 最大零色散波长 0max 1324nm 零色散波长最大斜率 Somax 0.092ps/(nm2 km) 未成缆光纤 PMDQ 最大 待定 a 光缆属性 衰减系数 在 1310nm 最大值 0.40dB/km 在 1550nm 最大值 0.35dB/km 在 1625nm 最大值 0.40dB/km PMDQ M 20 段光缆 Q 0.01% 最大 PMDQ 0.2ps/(km)1/2 a 如果对于特定的光缆结构已经知道能支持对光缆 PMDQ要求的最大 PMD系数,则可以由成缆者来规定可选 用的最 大 PMD系数。 Q/GDW 11590 2016 12 C C 附

38、录 C (资料性附录) G.652D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G.652D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C.1 表 C.1 G.652D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模场直径 波长 1310nm 标称值范围 8.6 9.5m 容差 0.6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m 容差 1m 同心度误差 最大 0.6m 包层不园度 最大 1.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 1260 宏弯损耗 半径 30mm 圈数 100 在 1625nm 最大值 0.10dB 承受应力 最大 0.69GPa 色度色散系数 最小零色散波长 0min 1300nm 最大零色散波长 0max 1324nm 零色散波长

39、最大斜率 Somax 0.092ps/(nm2 km) 未成缆光纤 PMDQ 最大 待定 a 光缆属性 衰减系数 1310nm 1625nm 最大值 0.40dB/kmb 在 1383nm 3nm 最大值 待定 c 在 1550nm 最大值 0.30dB/km PMDQ M 20 段光缆 Q 0.01% 最大 PMDQ 0.2ps/(km)1/2 Q/GDW 11590 2016 13 表 C.1 (续) a 如果对于特定的光缆结构已经知道能支持对光缆 PMDQ要求的最大 PMD系数,则可由成缆者来规定可选用的最大 PMD系数。 b 波长区域扩展到 1260nm时导入的瑞利散射会增加 0.07

40、dB/km(相对于 1310nm),光纤的截止波长应不超过 1250nm。 c 1383nm 3nm处的抽验平均衰减值不大于 IEC 60793-2-50中的规定,经氢气老化试验后单模光纤在 1383nm的衰 减规定值。 Q/GDW 11590 2016 14 D C 附 录 D (资料性附录) G.655B 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 G.655B光纤的主要技术指标见表 D.1 表 D.1 G.655B 光纤 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模场直径 波长 1550nm 标称值范围 8 11m 容差 +0.7m 包层直径 标称值 125.0m 容差 1m 同心度误差 最大 0.8m 包

41、层不园度 最大 2.0% 光缆截止波长 最大 1450 宏弯损耗 半径 30mm 圈数 100 在 1625nm 最大值 0.50dB 承受应力 最大 0.69GPa C 波段色散特性 波长范围: 1530nm 1565nm min&max 1530nm&1565nm Dmin 的最小值 1.0ps/nmkm Dmax 的最大值 10.0ps/nmkm Dmax-Dmin 5.0ps/nmkm L 波段色散特性 波长范围: 1530nm 1565nm min&max 待定 Dmin 的最小值 待定 Dmax 的最大值 待定 色散符号 正或负 未成缆光纤 PMDQ 最大 待定 a 光缆属性 衰减

42、系数 在 1550nm 最大值 0.35dB/km 在 1625nm 最大值 0.40dB/km Q/GDW 11590 2016 15 表 D.1 (续) 光纤属性 参数 表述 参数值 PMDQ M 20 段光缆 Q 0.01% 最大 PMDQ 0.20ps/(km)1/2 a 如果对于特定的光缆结构已经知道能支持对光缆 PMDQ要求的最大 PMD系数,则可以由成缆者来规定可选用的最 大 PMD系数。 Q/GDW 11590 2016 16 电力架空光缆缆路设计技术规定 编 制 说 明 Q/GDW 11590 2016 17 目 次 1 编制背景 . 18 2 编制主要原则 . 18 3 与其他标准文件的关系 . 18 4 主要工作过程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标准规范 > 企业标准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